|
•中国民俗学会2025年年会论文•
仪戏张力中的基质要素:以西南地区阳戏为例
黎星月
(云南大学文学院)
摘 要:在仪与戏的纠葛中,我国西南地区的阳戏同时存在三种形态。从最初的趋傩还愿到兼有还愿与娱人双重性质,还愿是阳戏生存的核心要素,但湘西的阳戏已然变成娱人的民间小戏,似乎阳戏正经历“非傩化”的历程。三种形态不是层层迭代的演化关系,由于湘西“巫”传统和娱人小戏的发达,此地阳戏发展为民间小戏,娱人是阳戏发展的核心要素。但黔渝地区的阳戏生长环境与湘西不同,“三圣”信仰与还愿使得黔渝阳戏能保持仪戏的平衡,“非傩化”并不一定是西南地区阳戏的最终归宿。无论是还愿娱神,还是娱人小戏,阳戏演化的基质要素始终掌握在文化持有者手中,符合主体希望的演化路径有助于打破非遗保护中的“本真性”迷思。
关键词:阳戏;基质要素;“非傩化”;本真性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