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会员之声

首页动态·资讯会员之声

乌丙安:把技艺原汁原味地保存下来
  作者:乌丙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7-12 | 点击数:2024
 

 <正文快照> 可以用简单的话来概括您的民艺观点吗?核心就是"人",我认为包括三个方面的人,一是民众,以当地老百姓为中心,家家户户都参与进来,从自发到自觉,要习惯性去保护、珍爱,民间的艺术必须回归到民间;二是传承人,师傅口口相传、亲手相教是民间艺术的传承脉络,从老艺人到民间工艺大师都会认真选择徒...


(原文刊于《中华手工》2011年10期)

阅读全文请下载PDF版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张丽丽】

上一条: ·[乌丙安]对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两点建议
下一条: ·从招财猫传统到借势宠物消费
   相关链接
·[周玥]刺绣非遗生产性保护中的文化协商与女性主体赋权·[周春雨]匠心琢玉:《庄子》中技艺故事的诗性智慧
·[张竹村]国际非遗保护领域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工匠管理机制分析与启示·[张洁]手艺人的共同体
·[吴贵琴 喻雨田]德昌傈僳族火草织布技艺助力乡村振兴路径研究·[王子麒]制造物与身体感
·[陆兴忍 车祖萍]基于图文互证的蹴鞠非遗技艺的中日发展与传承研究·[林美静 赵梦泽]地方技艺的空间生产:江苏大豆类非遗文化聚落生成探析
·[乐晶 万星]“地方性知识”视角下传统技艺类非遗的“跨地方”衍生实践·[段湘怀]传统手工业社会的技艺伦理生产
·[陈在扬]磁州窑烧制技艺的传承创新与文化景观构建·[比拉力·加拉力]具身认知视角下的民间技艺传承研究
·[程瑶]从饮食技艺到粮食安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中国实践及其路径选择·[邹培培]非遗语境下生产民俗对地方认同的建构路径与内在机制
·[赵永恒 郭静暄 马驰]传统体育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张丽婷 于俪婧 刘明明]非遗语境下博山陶瓷传统技艺本土性的现代化转型研究
·[张洁]体验式传承与具身化技艺·[袁宙飞 袁文军]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体系构建与实测
·[徐媛]传统技艺类“非遗”中的身体研究·[谢红萍]身体技艺、文化认同与区域发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