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讲座信息

首页动态·资讯讲座信息

【讲座】王晓葵:“记忆的跨文化比较研究——以战争和灾难为例”(11月21日周五14:00)
  作者:中央民族大学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心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11-19 | 点击数:10572
 


  讲座题目:“记忆的跨文化比较研究——以战争和灾难为例”
  主讲人:王晓葵(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所长)
  主持人:包智明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 
  时 间:2014年11月21日(周五)14:00-16:00
  地 点:中央民族大学北智楼201会议室

  内容简介:

  围绕南京大屠杀、东京审判、唐山大地震、阪神大地震等事件,中日两国是如何通过记忆空间的建构来呈现其意义的?
  本次讲座将分析在建构记忆空间的过程中,政治权力、文化传统、地域社会、当事者之间的复杂力学关系发挥何种作用。

  演讲者简介:

  

  王晓葵,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民俗学研究所所长。1964年出生于北京,1985年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2001年日本名古屋大学国家开发研究科博士课程毕业,获学术博士学位。先后任教于南京大学、中山大学、日本爱知县立大学。现任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民俗学研究所所长,兼任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客座研究员。主要著述有 《 記録と記憶の比較文化史》(共著)≪明治維新と文化≫(共著)、≪現代中国への道案内Ⅱ≫、《民俗学与现代社会》 等。

  关于本系列讲座:

  为促进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中央民族大学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心从2012年12月启动“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系列讲座”。讲座拟邀请国内外从事地区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在中心开展讲座,讲座的学科背景可以包括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史学、政治学、国际经济和人文地理等多个学科,讲座内容侧重对于世界其他国家和各地区的政治经济与社会文化的深入研究,尤其是(但不限于)以田野调查为主要方法的社会科学研究。

 

  文章来源:民俗学论坛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讲座】刘湘晨:影视人类学的前沿呈现(11月18日周二下午14:00)
下一条: ·薄松年:新春话年画
   相关链接
·[穆昭阳]寒婆传说中的地景呈现与文化意涵·[周连华]家族传说与村落记忆
·[郑博宇]日本素戋呜尊神话对中国“水”传说的化用·[赵月园]非遗记忆下的民间信仰空间构造
·[徐永安]云南沧源县佤族猎头习俗记忆调查·[邢怀焱]文化符号视域下探究民俗活动的生成与延伸
·[肖志鹏]历史记忆何以构建:诸葛亮传说的历史记忆、书写与文化景观研究·[肖波 宁蓝玉]从传说意象到旅游地标:文化记忆视角下鹊桥的创新转化
·[夏磊]彝族土主信仰调查研究·[吴玟瑾]从地景轶闻到全民记忆:嘉庆君游台湾传说的文本化历程研究
·[吴竞尧 牛乐]“艺术在地化”与“在地化的艺术”·[翁瑾亮]北岳祭祀的当代转向
·[王佳]仪式·记忆·精神:北疆民俗文学内涵探析·[宋毅林]佛教东传与祛疫符号的生成
·[石国伟 孔令垚]地方医神信仰的现代性实践·[牛聪]从地方文化记忆到国家文化标识:赫哲族“伊玛堪”在“乌日贡”大会中的传承重构与功能特征
·[罗凯文]从鼓舞到遗产:安塞腰鼓的文化变迁·[刘艺萌]革命中的女性记忆塑造
·[林玲]抗日战争时期炎黄神话的族源记忆和认同凝聚·[李牧]共舞:海外华人春节庆祝中的舞蹈与舞会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