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国民俗学会2014年年会论文•   城镇化还是非农化 ——“珠江模式”与珠江三角洲城镇化的初步思考 彭伟文 (浙江师范大学) 仅仅是产业结构上脱离农业向其他产业转化,并不一定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城镇化的根本在于城市文化的形成,亦即人本身的城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非农化水平会越来越高,但是另一方面,非农化带来的人口聚集又会制造新的问题。随着农业户口的取消,户籍意义上的城乡二元化差距将会在一定程度上被缩小。在此之前,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进行了一些尝试,试图缩小外来劳动力和本地居民之间的差距,如将非户籍人口纳入养老、保险体系等。这些尝试,有助于缩小城乡、本地和外地等身份壁垒,增加流动人口粘性,稳定地区人口结构。但是,这些恐怕还是无法真正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可见,珠江三角洲难以在非农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城镇化,很大程度上恐怕正是因为珠江模式造成的。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将是下一步需要思考的问题。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本文责编:王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