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民俗学家乌丙安:赵本山徒弟现在演的不是传统二人转

回复 25# 的帖子

戴“非遗”帽子,打名人牌,挂“艺术”幌子,贪婪的吮吸......肉体和灵魂不复存在,只剩下一副空洞的形式外壳!

TOP

我们应该怎样看待文化传承过程中的变化,文化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现在本山的二人转是否可以看做是二人转发展的一种趋势?

TOP

话题太好,以小见大。

TOP

二人转转晕了吗

作者:杜洁芳

文化传播网 发布时间:2010-01-07 10:28   

   
    随着赵本山小品的走红,东北二人转风生水起,广受关注。但由赵本山作为二人转的传承人所引发的争论开始,二人转似乎“转”入了更多的争议之中。

    2003年,刘老根大舞台在沈阳最繁华的商业街开门迎客,之后在辽宁本溪、吉林长春、天津各地都纷纷设店。2008年,大舞台的掌门人赵本山被确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东北二人转的国家级传承人。在一片哗然声中,赵本山的刘老根大舞台计划没有因此搁浅,相反拓展的步伐更加紧密。短短50天时间,大舞台高调挺进北京,场面异常火爆。一面是刘老根大舞台的日益火爆,一面是专家学者的连连质疑。

    质疑声中首当其冲的当属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乌丙安,“眼下刘老根大舞台演出的节目不是传统的二人转。刘老根大舞台越发展越大,并不意味着二人转这个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取得了多辉煌的保护成果,而只是民间艺人要生存要发展的成果。”乌丙安教授的观点得到了清华大学教授肖鹰等专家的积极响应,肖鹰在多个场合阐述了自己对刘老根大舞台与“非遗”不能混为一谈的看法。

    但持相反意见的人也不示弱。“刘老根大舞台也是对二人转的保护与创新”,“让二人转通俗而不低俗,这是赵本山对东北二人转的一大贡献”。还有的人喟叹:“在为二人转命运感到惋惜时,我们也不禁想问,类似二人转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该如何发展才能延续下去?”

    事实上,争论的焦点并不在于赵本山的做法是否是对二人转的抢救性保护还是排挤性扼杀,问题的实质在于如何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商业模式下的“非遗”表演秀区别对待,使之泾渭分明。对此,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陶立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今各地均出现了用‘非遗’项目撬动经济杠杆的势头,项目被开发利用的比比皆是。但是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非遗’保护的是什么以及如何保护等核心问题。被用于商业开发后的‘非遗’项目并不是我们要保护的对象。‘非遗’的原生态及本真面貌才是真正需要保护的。”针对二人转的情况,他说:“赵本山的刘老根大舞台是商业运作的产物,它的火爆说明它的运作成功地迎合了市场,但这不是我们要保护的对象。二人转艺术究竟要保护什么,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我们应对其表演特点、传统剧目、传承谱系做深入的整理与挖掘。”

    其实,乌丙安也并未否定二人转的创新,他所指出的问题是:在市场开发中应对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二人转和当下商业演出中的二人转加以区别。“非遗”项目的保护初衷是要传承人沿袭传统,将过去留下的财富传承下去,其保护的基本原则在其本真性。

    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一位研究员同样认为,身处市场环境下的“非遗”项目不允许它一成不变只是人们的一厢情愿,但是为了迎合市场的改编应该万变不离其宗。以满族秧歌为例,不管如何编排,如何对其进行商业运作,都不能离开其核心,但有的节目却把满族秧歌编成了四不象。”对于二人转的传承,这位专家认为,刘老根大舞台中应该加入一些传统二人转的曲目表演,但这不是我们需要争论的重点所在。其实,刘老根大舞台是灰色二人秀还是对二人转的发扬创新,并无必要深究,关键在于我们真正保护的传统二人转是否流失。

TOP

回顾一下二人转的发展历史

看来有必要来回顾一下东北二人转的发展历史了。
1、在二人转的发展历程中,其特性是怎么样形成的?
2、像现在这种情形,在二人转历史中是否曾经出现?
还得请相关研究的老大解释一下。

TOP

再谈二人台
      近些年我常讲,二人台当前要有所发展,可以借鉴二人转的发展路子,而且还建议搞研究的朋友,不妨对两者进行一番比较性研究。我本人曾经也有一些想法,想找若干典型个案,看如何能把二者的共同点、不同点好好分析分析,并且收集了一些资料。但近来本人想法有所改变,觉得研究是不是先放一放,看能不能实际干些什么。因为现在我们听到的各种议论已经不少了,用田昌安先生的话说,就是这个问题在忻州、在山西已不是个理论问题,而主要是个实践问题。关键是现在缺少实干精神,也就是说的多,议的多,抱怨的多,感叹的多,而真正起来实践的少。如果照此下去,说上100年还是没用是不是?这是我想说的一点。

    另外,还是想再说说开头提到的那个问题,二人台是否能走当前二人转的发展路子?我想这应从两个层次来分析,一是二人台艺术本身,二是市场问题。

    先说第一个。从二人转、二人台发展历史和艺术特色来讲,两者确实比较接近,演变过程、表演形式、擅演题材以及在民间的观众群、社会地位,虽不好说是一对儿双胞胎,可很象一对儿亲兄弟。但今天则大不一样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以赵本山为代表的一帮民间优秀演员把二人转带火之后,它就有点变异了,与传统二人转差别比较大。这个差别不在具体哪个传统二人转剧目的表演上,而是整个二人转演艺行业所流行的演出风格,或是每一场二人转的表演套路,或是每一对(架)二人转演员在舞台上的综合表现,均与传统二人转演出发生了深刻变异。

    首先是二人转的概念模糊了,它已成了综合搞笑的代名词。这得益(?)于它的无限发展的包容性,你看看今天的二人转,一场晚会,真正的二人转剧目的表演能占多少?我想能占20-30%就不错了,其余70-80%的时间在做什么呢?唱流行歌曲,溜嘴皮,耍杂技,讲段子,讲脑筋急转弯,与观众频繁互动,演员与演员之间、演员与乐队之间、演员与舞台工作人员之间互相糟践取笑,目的只有一个,让你乐!乐得肚儿疼,乐得前仰后合,乐得泪眼盈盈——这就是今天的二人转。我们不好说二人转如此变化的毁誉得失,但不禁要问,二人台也能这么干吗?

    在当前娱乐至上的观念风行全社会的时候,我们不能不佩服赵本山们的精明,不能不佩服二人转的包容精神,这种包容精神是由市场决定的,以市场需求变化而变化,尽最大可能去适应当今观众通俗(有时是庸俗)的文化消费需求,这一点,二人台是远远难以做到的。

    二人台艺术的发展,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处于超稳定态势,今天的《走西口》、《卖菜》、《打樱桃》、《挂红灯》与解放初期的《走西口》、《卖菜》、《打樱桃》、《挂红灯》有什么变化吗?几乎一点儿没有。今天的二人台演出与半个多世纪前的二人台演出有什么变化吗?也几乎没有。要有也只是编排手法、灯光布景、服装化妆上可能更时尚化些,整个剧种没有实质性变革和发展,更谈不上进步。二人台太纯净了,太稳定了,与时代精神太脱节了,尽管在我看来它的音乐的丰富程度、表达能力要比二人转强上许多,但它还是远远落后了。

    再说市场问题。关于这个问题,前面的议论其实已经涉及到,个人认为,青年是引领社会文化潮流的先锋,也可以说是主力军,抓住青年就抓住了时代潮流,抓住了社会文化发展趋势,也抓住了自己的发展机遇。而现在的青年早被网络文化、快餐文化、时尚文化抓走了,俘虏了,喂饱了,面对这种严峻局面,传统文化艺术怎么办?回答只有四个字:不进则退。二人转很明白这一点,在拼命追赶,但把自己累得有点儿面目全非;二人台则四平八稳,远远落在后面自怨自艾,怨谁呢?市场是很无情的,优胜劣汰没商量。如果照目前这样下去,二人台最后只能落个非遗静态保护对象的名份,逐步退出民间演艺市场,也不是什么令人大惊小怪的事。

    我这样分析,并非主张二人台也亦步亦趋走二人转这些年来的路子,也搞大杂烩,也搞综合搞笑,我觉得那很可能会毁了二人台。有人说,二人台是农耕文明或游牧文明的产物,现在已经是工业文明、信息社会了,没落乃至是衰亡是必然,我怎么想也感到不应该是这样。

   现在这个社会物质很丰富,条件好些的天天象过年似的。你可能在外面,场面上天天鸡鸭鱼肉,甚至山珍海味,但为什么晚上回家还想喝碗小米粥?吃点儿老咸菜?从生理上讲这是一种口味调剂,从精神上讲这是一种文化认同,喝小米粥就老咸菜疙瘩,也是一种精神慰籍,尤其中老年人更可能是这样,因为他丢不掉自己从小养成的饮食习惯,这也是个饮食文化的传承问题,这个烙印只要从小打上了,不论你走到天南海北,一辈子休想磨掉。

    前些年我在阎锡山故居无数次地接待过先生的一些侄辈们,有的生活在台湾,有的长居美国,这些人在那些花花世界,什么好东西没尝过?可回到家乡,就要让我们找什么油炸糕、烂酸菜之类的东西让他们吃,他们说小时候家里妈妈就给吃这些东西,1949年离开大陆就再也吃不到,但一辈子忘不了。半个世纪后,少小离家老大回了,还想吃。这仅仅是一种裹腹需求吗?非也,这是一种文化情怀。十多年前我在台湾访问,应邀到阎锡山原侍从秘书、现台北市山西同乡会负责人原馥庭老先生私宅作客,书架上一排排盒式录像带,就有晋剧和二人台。这就是一种深人骨髓的文化归属感,正所谓山不亲水亲,人不亲土亲,政治不亲文化亲!

    话扯远了,再扯回来。因此,要想让咱们的二人台有大出息,必须把它真正推向演艺市场;要想把它真正推向市场并站稳脚跟,就必须下大力气培育青年观众;要想成功培育一茬又一茬青年观众,就必须能拿出适销对路的二人台艺术产品;而要想拿出适青年销、对青年路的二人台艺术产品,就必须沉下心来研究当代青年的文化消费心理。

    以上这些事都不做,老是拿爷爷奶奶、老爷爷老奶奶看过的那些“旧存货”来让当代青少年品尝,他咽得下去吗?久而久之,青少年都远离二人台了,以后又有几人去学它、演它、看它、欣赏它呢?这条文脉不就慢慢断了吗?

    说到这里,又想到另一个话题,即二人台历史上为什么能够流传那么久远和广泛?回答这个问题固然答案很多,比如其表演条件要求不高啊,二人台的音乐优美啊,农耕游牧文明时期人们娱乐方式单一啊,等等。但我个人认为,可能更为重要的是其思想性,即二人台作为草根艺术,最容易反映劳苦民众的心声,歌之心中之所歌,唱之心中之所唱,也就是心中有什么忧愁就唱什么忧愁,有什么高兴就唱什么高兴,有什么愤恨就唱什么愤恨,有什么企盼就唱什么企盼,无需何人审查,不用哪里批准,几乎是随心所欲了。我认为,纯真,及时,自由,率性,这可能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不是常说“文以载道”吗?与人们现实生活紧密关联的某些“艺”,是不是也有这一功能呢?再深一步说,一些与民众现实生活有所关联的“文”或“艺”的衰落乃至消亡,是不是也是因为它难以继续承载这种“道”,而与民众生活和情感渐行渐远所致呢?尽管这也许不是最主要的原因,但恐怕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民间传统演艺中,尤其是演人物讲故事的戏剧作品,历来是叙述悲苦哀愁的居多,控诉社会罪恶、人性卑劣的,要比歌颂赞美的多多了。百姓有什么喜悦欣然之事,其心情一般不会用戏剧这种方式来表达,而是以歌和舞的,类似于狂欢的方式来释放,而只有悲苦哀怨,才会编成戏文,来倾吐、来诅咒、来鞭笞、来讽刺、来揭露、来控诉,二人台的好多传统剧目不也是这样吗?正所谓悲剧最震憾人心,《走西口》就是二人台剧目中最具代表性的悲剧。

    我们说,今天我们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践行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这就说明今天这个世界,不科学、不和谐,甚至一些罪恶的东西还在大行其道,民众的怨愤和不平还有很多。要构建和谐社会,这些罪恶和不平需要铲除,这些怨恨与愤懑需要渲泄,我们有了越来越成熟的民主与法制,民众渲泄愤懑、申张正义的渠道也比过去多多了,当今传播最为迅捷,覆盖面最为广泛的互联网和手机短信段子,比古代人们编段戏文上台又说又唱,功效不知提高了千倍万倍亿倍,这是不是也是民间戏剧走向没落的重要原因之一呢?

    然而有意思的是,近年来一些视频网站充斥了全国各地自编自演自拍的戏曲(音乐)电视剧、小电影,统称为民间DV,有的还特别火,一些艺术上虽很不堪,但社会穿透力不凡的作品,点击率动辄就是十几万、几十万。尽管这些剧作以此种途径与广大观众见面不会获得什么经济效益,但其传播速度和影响力万万不可小视。它正是利用了网络媒体这个可称之为“无限”的现代传播手段,实现了利用其它方式所无法实现的愿望,达到了利用其它方式所无法达到的目的,我们能说这不是一种成功吗?

             (写于2009-3-3,原载山西民间艺术网,未完待续)     


[ 本帖最后由 车前子 于 2010-7-7 22:33 编辑 ]

TOP

这是鄙人去年3月写的一篇小文,没写完。我在里面也提到了这些年赵本山二人转,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二人转了。因此我非常认同乌丙安先生及以上各位老师的观点。有意思的是,就因为对这个问题的认知有分歧,我和一些很好的朋友争的不亦乐乎。

[ 本帖最后由 车前子 于 2010-7-7 22:36 编辑 ]

TOP

炒作和草根?

TOP

我支持赵本山的改造,也同意乌老师的看法,非遗到最后都不是传统了…文化部搞的全国非遗晚会是传统的吗?显然不是,原真性只在学理上存在,但我们无法指责文化部搞错了~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

掺乎两句。传统艺术的改革也是一直存在的。现在乌老等学者肯定的是赵等的产业化道路,但不把这种改革看作是继承传统的改革,不认为这是在传承传统艺术。
竹林青青,微风徐来

TOP

基本上赞同,称的上传统的值得传承的非物质文化不仅仅是刘老根大舞台上的简单表演,有着更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传统,而赵本山的刘老根大舞台似乎离传统越来越远。

TOP

俗民的传统就是民俗文化,变了调的曲子只会博得众生一笑而被忘得干干净净,因为它没有任何信仰。

TOP

“退出机制”既然已经制定出来,而且很多所谓“传承人”在文化部领导及相关专家的“巡视”中已然出现了致命的问题,那么就应该依照规定办事,不能让“非遗法”和“传承人认定法规”就这么成为一打废纸!不管这个传承人是谁,身份如何,“开刀”又怎样!

TOP

非遗保护的是传统,产业开发的是新奇!这两者相辅相成,但却又截然对立!传统与产业的发展应是两条平行线,在文化发展规律面前都是平等的,不存在谁压倒了谁,而它们的中兴与消亡则由社会淘汰,而这个社会则是全民——官员+学者+艺人+普通人——组成。因此,我认为,传统不一定不适应现代,而现代面向未来亦不可避免的变成传统。之所以进行传统保护,其核心即在于在文化发展的平行线上为未来保存更多创新的元素,而不是为了钱、权而单线的向传统索取进而摒弃传统,所以非遗传承人的核心责任和义务不在于敛财造势,而在于保持传统的原生态!

[ 本帖最后由 孟令法 于 2014-11-22 20:42 编辑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