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河北寻访实录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河北寻访实录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河北寻访实录

新华网( 2008-10-10 09:39:06) 稿件来源:河北日报




    蔚县上苏庄拜灯山民俗活动,自明朝嘉靖年间产生以来,距今已有450多年的历史,它伴随民间祭祀活动而产生,融入民间文化的内涵,完善自身特有的表现形式,形成了民间习俗的程序性特征,同时又吸收民间社火和民间戏曲艺术营养,形成了民俗文化的多元性特征。
2008年6月,蔚县拜灯山习俗以民俗类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原生态古堡——— 上苏庄

    行走在燕北的古村落里,笔者忽然感觉时间变得没有意义。历史在这里突变为现实,原生态的历史正躺在这偏僻之地沉沉入睡。数百年前,多民族争战的燕北一带,几乎每一座村庄外边都围着一道高高的土夯墙,是为了防范“外夷侵扰”而建的。历经几百年,土堡依然如故地挺立在这里,今天看来它们无疑成了一道奇观。

    坚固的堡门,四四方方,像碉堡,虽然貌不惊人,但是仔细看看堡门上却清清楚楚写着村名和建堡年号。有的竟是康熙甚至嘉靖和洪武年间建成的。

    宋家庄镇上苏庄村,450多年前的堡墙、堡门和堡内建筑大部分保存完好。

    俯视上苏庄土堡,形状酷似打击乐器镛锣。东西南北交错的街道是镛锣的框架,一幢幢方方正正的四合院好像一只只镛锣挂于框架之上。所以,上苏庄堡也叫“镛锣堡”。

    上苏庄堡内的地形东高西低,落差很大,条条街巷又用山石铺就,泄洪十分方便。每逢雨天,街巷中的流水通过一块块山石铺就的台阶式路面,哗哗啦啦悦耳动听地奔向村外,村里丝毫不受泥泞的影响。因此,人们又把上苏庄堡内街道叫作“响堂街”。“响堂”是这一带百姓对演奏音乐的厅堂的方言俗称。

    这“镛锣”堡的设计,“响堂”街的名称,为上苏庄堡增添了无限情趣,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些许艺术遐想。所以当地人都知道,上苏庄村里有许多独特的民俗活动:如除夕午夜祭冰灾、正月初八拜人子、家家户户竖灯杆、春节两次贴春联等等。在这些民俗中最隆重、也是最引人入胜的活动要数元宵三天拜灯山。

    灯山是指灯山楼。拜灯山是敬祀火神。敬火神不新鲜,但这里敬神的方式可谓举世罕见。

    明嘉靖二十二年建造村堡时,为使该村更加兴旺发达,取火生土之意,在堡墙南端建起灯山楼,以供火神之用。但又怕火神过旺,生出事端,便取五行相生相克的说法,在堡墙北端相对应地建起一座三义庙,供奉刘备、关羽、张飞。传说刘备是压火水星,这样就可以水火平衡。从那时起,上苏庄村每年的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拜灯山敬火神,摆香案供“三义”成为全村百姓最为虔诚的民俗仪式,代代相传。

    堡内南端的灯山楼,高达三丈,灰砖砌成,龛内没有神像,空空的只有一个巨大的梯式木架。一条条横木杠排得很密。这些木杠是拜灯山时放灯碗用的。平时没有灯碗,只是一个大木架。但村民们仍视之如神灵。

    民间祈福的灯山

    一年一度的拜灯山活动,从正月十二就开始筹备了。艺人们召集村民一边清洁灯山楼,一边准备祭祀用的供品和点灯山的灯捻、灯盏、麻油等。

    农历正月十四上午,新春的阳光格外温暖,上苏庄村沐浴在祥和之中。忙碌的村民在灯山楼和三义庙之间的十字街口竖起灯杆,并将火神的牌位供于灯杆上。从堡门外到堡内正街还要在木架上挂起纸糊的长方形排灯和五颜六色的过街纸带,上书吉祥短语。排灯为十路,取十全十美之意;因过去没有路灯,排灯的悬挂又为游人起到了照明的作用。过街纸平年挂12路,闰年挂13路,寓意月月平安、风调雨顺。

    下午,点灯山的艺人们进入最紧张的时刻。孙声和郭建民两位艺人要将数百个灯盏在灯山楼内的层层木架上摆出花边儿和吉祥字样,再把浸泡麻油的灯捻儿逐一插入摆好的灯盏内,然后将麻油过火预热除去杂质灌入壶中,拎壶为摆好的灯盏一一注油。

    夜幕降临,三义庙内以及村内大小庙宇开始掌灯、上供。全堡百姓喜气洋洋地走出家门,穿过大街缓缓走向堡南的灯山楼。一路上,跨街挂着的方形纸灯都已点亮。上边饰着彩花彩带,灯笼上写着吉语。当人们聚到灯山楼前,一种庄重肃静的气氛顿时升起。

    接着灯山楼处的民间艺人开始手持蜡烛将摆成图案的灯盏一一点燃。只见灯光点点自上而下,瞬间,一幅喜庆神秘的灯火字画映入眼帘:“五谷丰登”、“天下太平”、“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等祝福的字语带着暖暖春意融入人们的心田。在众人的欢呼声中,民间艺人将一道巨大的纱幕拉上,遮在外边,里边木梯的影子就被遮住,唯有灯光由内透出,朦朦胧胧,闪闪烁烁,美妙之极!

    这时,身着盛装的点灯山的艺人们上供、烧香、礼拜后,鸣炮发令,拜灯山活动开始。

    拜灯山是灯山活动中最为壮观、热闹的场面。村民们事先选出一名父母双全的男童为“灯官”,装扮成县令模样,坐在由四名衙役抬着的独杆轿上,由村戏班子里的演员粉墨浓妆伴其左右,两名翻穿皮袄的丑角前面领引,从戏楼出发一路敲锣打鼓向灯山楼行进。

    沿途,围观的人群熙熙攘攘,好不热闹,原本只有三四百米的路程要走上半个多小时。当灯官一行来到灯山楼的供桌前,只听一声吆喝:“拜灯喽!”灯官领头叩首拜祭,虔诚地祈求新的一年丰衣足食,国泰民安。

    列队、设案、焚香、作揖、施叩礼、敬拜火神,其态甚虔。四周的村民,没有一个笑嘻嘻的,更没人说话,全是一脸的郑重和虔诚。在这种气氛里感受着火神的存在。

    以灯官为首的一行人等拜祭灯山后,从原路返回。这时,村民们和观光者都可自由拜祭。有小孩儿的父母还会将孩子高高举起攀援灯杆,以取长高、高升之意。一些已婚未孕的小媳妇们会在灯山楼前上香烧纸、磕头拜祭之后,还偷偷进入灯山楼内取六只灯盏,请回家中,供于灶王爷神位前,求得添儿增女,继承香火。

    正当有些人还在灯山楼前、灯杆之上祈祷许愿的时候,灯官一行在围观人群的簇拥之下已经回到戏台。这时,鞭炮鸣,鼓乐起,大戏开。至此,点灯山、拜灯山活动落下帷幕,人们又沉浸在委婉动人的戏曲故事之中……

    抢救与保护

    蔚县拜灯山民俗社火活动,伴随民间祭祀活动而产生,经过约400多年的发展,融入民间文化的内涵,完善了自身特有的表现形式,形成了民间习俗的程序性特征,同时又吸收民间社火和民间戏曲艺术营养,形成了民俗文化的多元性特征。蔚县历史上虽有多处拜灯山社火活动,但多已失传,唯有上苏庄的拜灯山习俗保留至今,且独特而完整,因而具有稀有性特征。由于拜灯山源于民间祭祀,注入了老百姓敬神尚贤、祈求平安的精神寄托,形成了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赤诚性特征。

    拜灯山活动作为蔚县古老而独特的社火活动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她是活态的,具有传承性。但如果活态的载体——— 老艺人不存在了,她的艺术生命也会随即结束。所以保护民间艺人与传承艺术之间有着不可隔断的联系。蔚县历史上究竟有过多少位拜灯山的艺人已无从考证,就目前健在的艺人来说,大多是垂垂老者。

    赵国胜,年近八旬;赵翠,年逾古稀……他们已无力再拜灯山了,只能口传心授,带徒传艺。已是不惑之年的孙声和郭建民两位艺人,正在学习如何将这项古老的仪式传承下来,三年来,他们几乎每年都为村民表演拜灯山。

    然而,拜灯山习俗所面临的资金、人才、资料等抢救与保护问题已十分迫切。近几年,当地政府对她的保护渐渐重视起来。县文化局副局长郑玉军告诉笔者,蔚县许多村都有拜灯山的社火活动,各村的活动内容不尽相同,有配合演戏的,有配合演奏乐曲的等等。由于年深日久,别村的拜灯山习俗多已失传,只有上苏庄村保留至今,所以弥足珍贵。蔚县在2003年成立了专门保护拜灯山习俗的相关机构。宋家庄镇聘请河北、山西两省民俗专家对拜灯山习俗进行了专题论证,确定了抢救保护的目标与现状管理。宋家庄镇还设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拜灯山民俗保护领导小组,把拜灯山民俗保护工作纳入镇、村干部考核内容。目前,当地政府已出资5万多元,用于抢救和保护这一古朴的民俗活动。

    “我们宋家庄镇已把古民居保护及拜灯山民俗活动,作为文化产业项目进行开发,其深厚的民俗底蕴和独有的文化特色,将吸引大量游客并成为民俗文化的亮点,预计该项目投资2000万元,通过招商引资及民间入股等形式投入建设,计划两年内完成。”宋家庄镇宣传员李春志高兴地告诉笔者,拜灯山民俗活动的保护与开发正在寻找一条和谐发展之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