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9幅清初民俗画现长春观

9幅清初民俗画现长春观

9幅清初民俗画现长春观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09日08:15  长江商报

  由珍贵矿物料手绘而成专家鉴定为民间作品,存世量极少



  本报讯(记者 罗义 实习生 夏盼)昨日,在武昌长春观内惊现一批年代久远的巨幅民俗画,这些作品栩栩如生,为该观一居士所有。经民俗专家鉴定,画作为清朝早期民间作品,由珍贵的矿物料手绘而成,目前存世量极少。据了解,目前长春观已向相关部门申请修建民俗展馆,这批珍品有望进馆展出。

  民俗画四尺整张规格

  昨日下午,在武昌长春观内,记者有幸目睹了这批画作。这批民俗画共有9幅,分别为3对门神、一张取经回归图及一对腾龙图,品相较好。其中3对门神规格一致,为标准的四尺整张规格,取经回归图为60cm×50cm,腾龙图为30cm×120cm。

  画作的所有人邓居士将民俗画一一展开,铺在长廊地板上展示给记者观摩。据他介绍,这些作品是历时数月从民间收集而来,经过不少周折,耗费的精力、财力都十分巨大。为便于保存,他特意请人将画作一一作了初步装裱。

  记者看到,这些作品中的3张巨幅门神图工序尤为复杂,构图饱满,人物造型优美生动,栩栩如生,人物、装饰物,乃至服装的褶皱处都具有极强的立体感,肌肉、胡须、眉毛等细节处更是一笔一画,精心绘制。

  专家:为清初民间作品

  武汉民俗专家刘谦定现场观摩画作后介绍,这批作品绘制手法均以点线为主,先勾画后填色,填色比较讲究,以天然的矿物料作为颜料绘制,选用纸张为桑树纤维制成的桑纸。根据人物造型、作画材料及手法可以断定,这些作品均出自清朝早期。

  “现在已经极其稀少,保存如此完好实属不易。”刘谦定表示,古时传统的门神多分为武门神、文门神、神仙门神三类,人们张贴门神多意为保家人平安,喜庆吉祥之意,虽然当时产量较大,但为消耗品,留存于世的极少。近代的门神多为印刷品,篇幅也较小,而这批作品中3对门神像,篇幅巨大,保存完好,尤为珍贵。

  据了解,之前长春观已向有关部门提交申请,在观内修建民俗展览馆,以展示民间文化为主,目前正待相关部门审批。这批作品所有人邓居士称,如果展览馆能得到相关部门审批建立,他将考虑把这些作品无偿捐给展览馆,供市民参观。

TOP

我市发现康熙年间民俗画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09日07:59  武汉晚报

  


  




  本报讯(记者 翁晓波)昨日,我市长春观居士邓先生在民间收集到一批清代时期的民俗画。专家称:这些画出自清康熙年间,非常珍贵。

  这些画包括三幅保存完好的“门神”,一幅《西游记》画和一幅“腾龙”画。画面栩栩如生,尤其是《西游记》画,里面的人物形象和现在的《西游记》形象大不相同:所有人物的衣着都是清朝的,猪八戒的头就是个猪头、孙悟空的头则是猴头。

  为鉴别这些画,邓先生还专门请来了武汉市著名民俗专家刘谦定。一看到画,刘谦定就肯定地说:“三幅门神是清代中晚期的作品,《西游记》和‘腾龙’”都是清康熙年间的作品。

  他分析说,这些画所用的颜料不是现在的化学颜料,而是矿物彩料,所以保存到现在一直色彩艳丽。再者,这些画都是手工绘制,不像现在印制的作品,画中的人物、山水都很立体。画纸也是清代的纸本。

  上图为《西游记》画和“门神”画
  记者 翁晓波 摄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