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从艺早,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发如雪,技艺传承越想越慌

从艺早,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发如雪,技艺传承越想越慌

从艺早,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发如雪,技艺传承越想越慌

袁奕顺:抓紧定个接班人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30日06:47  大众网-齐鲁晚报




  认真整理龙头。





  年纪虽然大了,袁奕顺老人依然“身兼多职”。


  本报记者 喻雯 赵伟 本报通讯员 丁向华 李慧

  手工扎制技艺多面手

  29日下午,在肥城市边院镇东向北村一座普通的民宅中,记者见到了68岁的民间艺人袁奕顺。袁奕顺是边院镇民间手工技艺扎龙灯的第三代传承人,他不仅龙灯扎得好,吹拉弹唱更是样样精通。谈及自己的才艺,袁奕顺称他小时候一方面受了小学老师的影响,另一方面受了家庭的熏陶。

  13 岁时,袁奕顺读小学,学校里来了一位多才多艺的赵老师,“当时,有才艺的人很少,赵老师又会弹又会唱,我们都认为他很有魅力,我也被这种美妙的艺术所吸引”。在一年的时间里,在赵老师的耐心指导下,袁奕顺不仅学会了乐理知识,还学会赵老师所有的技能:拉琴、唱歌、导戏,袁奕顺也成了班里小有名气的人。

  14岁,袁奕顺小学毕业后又参加了村里的故事队,跟着老师“包台”。在故事队老师多年带领下,聪明灵慧的袁奕顺学会了编排剧目,编排了《 智取威虎山》 、《 李二嫂改嫁》 等剧目,还学会了庄户剧团演员化装、演出舞台设计等,他自己也当上了各种剧目的主角,“老太太、小媳妇,孙悟空、猪八戒,故事队里的角色我都演过,踩着高跷一天走个十来里也不觉得累”,说起过去的经历,袁奕顺一脸的自豪。
  小时候的袁奕顺不仅会弹会唱,还有一项绝活,那就是受家庭熏陶,袁奕顺还是一位编织扎制手工技艺人。袁奕顺说,编织扎制手工技艺来自祖父,后来传给袁奕顺的父亲袁崇铸。袁奕顺5岁左右开始学习,手工扎制技艺学得非常快,成了民间手工技艺编织扎制的多面手。

  一个月扎出30米龙灯

  直到今日,故事队一直是东向北村的演出招牌,也成了广大村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大餐。但这在追求完美的袁奕顺看来,还是缺少点东西,他一直惦记着村里50年前的“一条龙”,坏了之后,这就成了空白。
  2006年,65岁的他萌生了充实东向北村高跷牌坊故事队节目内容,再增添一条“巨龙”的想法。他打听得知,买条现成的龙要一千五六百元,而且买来的龙大都十几米,太短了。“扎了那么多东西,别的既然能做,扎龙灯也没问题,要扎就扎最好最长的” ,袁奕顺自信地说。

  说干就干,他凭着从电视及其他地方看到的龙的样子,就地取材,竹劈条、海绵、手电筒……都成了制作的原材料。第一个龙头扎制完成后,龙头过于沉重,不易舞动。老人经过多次修改图纸,一个新的制作方案形成了。为了好的创意,他一连几个晚上都没有睡觉,之前的龙灯,每节身子里放的都是蜡烛,既不方便又容易发生火灾,为了让新龙灯“活”起来,细心的袁奕顺在每个龙节中间,加装了一个手电筒,取下灯头蒙子,方便又安全。晚上表演时,推亮手电筒金光闪闪。为了让龙须灵活自如,袁奕顺试了竹劈条等多种材料,但都不理想。 一次吃午饭的时候,门上的弹簧吸引了他的注意,他立马放下筷子,拆下来试验,看到想要的结果时,袁奕顺就像一个孩子那样高兴地跳了起来。“九节为龙,七节为鞭” ,袁奕顺在28米的黄缎子上每隔一米扎上一个节,自己用硬纸做

  编辑者语

  曾几何时,我们眼看着曾经在民间光彩熠熠的“绝活”边缘化,滑落到了“一人兴艺,人亡艺亡”的境地。袁奕顺老人的急切体现了目前整个传统文化传承的尴尬,这种发源于传统农业文明、大多以口头传承的传统技艺,面对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冲击,正以极快的速度萎缩。

  如果说民间文化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文化的记忆的话,那么一代一代的民间艺人们,便是让这些记忆穿越历史时空并让濒临消逝的民间文化重新焕发出生机的根本。当前,民间艺人普遍老龄化,不少人已进入耄耋之年。如何保护文化生态环境,寻访日渐稀少的传统文化传承人,培育文化传承新生力量,正在成为社会关注热点。 说到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是对传承制度、传承环境和传承人的保护。如何在新时期建立适合民间传统技艺的培养机制,将这些“行将就木”的民间传统技艺拯救出来并焕发“第二春”,是摆在我们整个民族和每个人面前的沉重话题。

  好模子后,又用红、墨色勾画出龙身上的鳞纹。为了做到仔细没差错,老人晚上熬到凌晨一点成了家常便饭。

  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制作,一条30米长、直径半米多的巨幅龙灯在自家院子里扎制完成。2006年腊月廿六的早晨,袁奕顺老人还和家里人一起对巨龙进行祭拜,“虽然只是个道具,但作为龙的传人,那一刻还是感到很神圣”,袁奕顺深情地说。

  多才多艺带活村里演出

  10年前,在东向北村,很多人舞动着“一根玉米秆”就带领了一批人一起娱乐,后来有人“奉献”了一把雨伞当道具后,参与的人就多了起来……这对袁奕顺的触动很大,他想,自己从小就接受各种演出的训练又有好的手艺,“如何把故事队带好,让村民更好地参与”,成了袁奕顺的又一个理想。他自告奋勇承担了“导演”、“培训演员”、“制造道具”等多项工作。村主任宫文革称,元宵节前后是他最忙的时候。演出需要衣服,袁奕顺就成了服装设计师兼裁缝;故事队缺道具了,袁奕顺的创意和手艺就成了“画龙点睛”的关键;演出中演员的妆花了,袁奕顺又临时充当了化妆师……“巨型龙灯”扎好后,袁奕顺就张罗着吸收更多的人加入到故事队,为了利用好“巨龙”,袁奕顺亲自去教每一个具体的动作,盘龙、翻身、旋转……龙头过沉,为了掌握好方向力度,他都是自己先试验十几遍后再教其他人。在他的带动下,村里的残疾人也加入到了故事队演出中,“他们虽然听不到,但他们一定能感受到这种精神享受,大家都能参与互动才是目的”,袁奕顺称。

  现在在东向北村,最能让袁奕顺引以为豪的是,村里四五岁的孩子都踩着高跷在街上你追我赶地跑。“这种民俗活动是我们村的财富,我有义务发扬光大,从娃娃抓起”,袁奕顺说。村主任宫文革向记者展示了他们在春节、元宵节的演出,大秧歌、旱船、毛驴、唐三藏……这些都是袁奕顺自编自导自演的代表作。此外,在袁奕顺的带动下,村里的“高跷牌坊”也成了泰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找个接班人了却心中憾

  说到以后的打算时,袁奕顺老人沉默了一分钟,叹了一口气说,他现在最愁的就是想把他的这些技艺传下去,好让技艺不失传。

  其实,袁奕顺最大的愿望是能够让子女学会他的这些技艺,袁奕顺有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但是袁奕顺觉得女孩子学这些技能不合适,儿子又不经常回家,“没有充足的时间,没有浓厚的艺术氛围,是学不会我的这些技艺的”,袁奕顺最后遗憾地将儿女排除在外。

  现在,袁奕顺仍在村里苦苦寻找着最合适的接班人,“因为村里有浓厚的艺术氛围,而且有很多年轻人都是热爱艺术的,我现在已经物色了几个非常出色的,但还没有最终决定,我年龄也大了,我也会尽快决定我的技艺接班人,了却我心中的遗憾”。

  现在,袁奕顺老人虽然不再参加演出,但依然是个大忙人,演出服破了他要补、道具坏了他要修……

TOP

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均存在的问题啊,后继无人,年轻人想着别的,感觉乡土气味太浓而在有意识的拉开距离呢!如何发展,值得深思!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