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纳西古乐

纳西古乐

纳西古乐
纳西古乐分两个部份,一是纳西族先民在约七百多年前创制的《崩石细哩》,汉译为《白沙细乐》,是流传在丽江纳西族乡间中的一种古典音乐技术形式,《白沙细乐》里有歌,也有舞,但它的主要成份是器乐合奏。《白沙细乐》用于丧事或是重大的祭祖节的活动中进行奏乐,是一部风俗性的音乐套曲。当时更有专门的乐工其演奏技艺相当高超。后来演奏者多为半职业的民间艺人,受人邀请时参加演奏活动。

  根据地方志史料,在十九世纪中叶,即距今二百多年以前丽江便流行着《白沙细乐》了,并且当时就说是在元朝(1260?/FONT>1368)流传下来的音乐。据1962年丽江县宣传部关于《崩石细乐》的调查,该乐曲共计有《笃》,《一封书》,《三思吉》,《阿哩工金拍》,《幕布》等十四首。

  《白沙细乐》在解放前夕已频于消云失传。解放后,党和政府对《白沙细乐》十分重视,前后曾组织有十多起学习、采访和搜集整理活动1956年丽江县文化部门还组织了一个业余民族乐队,参加昆明举行的“云南省民族,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并获得一等奖。原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吕骥称《崩石细哩》是“中国音乐的活化石”。

  二是丽江洞经古乐,它是中原道教与纳西族民间音乐相溶合的奇异乐种,历史悠久,在丽江纳西族民间中广为流传。它奇迹般保存了部分中原地区早以失传的唐,宋,元时期的词,曲牌音乐。

  纳西古乐是祖国文化宝库中一束光彩夺目绚丽多彩的乐坛奇葩,为热民所共赏。
文章来源:民大在线学子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