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第六分会场|村落民俗与乡村建设调查与研究(3)(4)

大家积极讨论,你来我往,十分精彩。传承与保护,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既要借鉴,也要有自己的特色,建设速度不能太快。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落后的村庄,文化并不落后,保存自己的传统比较好,不要着急开发,占有自己的优势,有些虽然格局在,但文化气息已经失去,而且出租的房屋作为商铺。以福建土楼,当地人失去自己的土地,开发没有考虑民生的问题;山西的张壁古堡是保护的成功案例,集体搬迁新社区,有自己原有的风俗、祭祀等,当地老人作为导游,对当地如数家珍,感到自豪。突出特色,是自己制胜的法宝。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老师们的发言十分精彩,在休息期间大家热闹讨论,交流学习。

TOP

16:00—18:00村落民俗与乡村建设调查与研究(4)

召集人:林全洲

杜韵红:生态博物馆的自我变革:一种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创新模式

刘百灵:洛阳明清时期乡村碑刻刍议

黄皓:民间家谱的当代沿承对记住“乡愁”的意义初探
——基于粤西地区天堂村仔刘氏和高要四甲黄氏两族的田野调查

沈昕 牛津 蔡海燕:徽州目连戏楹联的文化解读
——以祁门县环砂村目连戏楹联为例

刘旭青:谣谚的文化旅游广告功能——以浙江为例

肖志鹏:旅游开发对乡村民俗变迁影响——以贵阳市镇山村为例

唐韶军:“亮拳、玩拳、说拳”对村落社区的文化构建——基于冀南广宗县前魏村的梅花拳田野调查

[ 本帖最后由 刘洁洁 于 2017-10-29 16:04 编辑 ]

TOP

发言题目:生态博物馆的自我变革:一种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创新模式

发言人:杜韵红

发言内容:生态博物馆具有遗产地原址保护及环境整体保护的功能,在日常运行中通过开展社区参与及自身实践,以此保存历史记忆,促进文化传承。因此,生态博物馆对于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具有先天的优势。事实上,日益发展的新博物馆学理论不断冲击着传统博物馆的变革与创新,随着新博物馆学理论的不断创新发展,传统博物馆如今已进行了大胆改革尝试,通过转变博物馆的核心职能,把服务于观众放在首要位置,强调“以人为中心”, 改变了以往“以物为中心”的传统,让观众走进博物馆体验文化,感受文物,发挥文化属性的亲和作用,走进博物馆成为一种常态生活方式,逐步实现文化反哺于大众的宗旨。在中国本土业已落地生根的生态博物馆作为西方后工业文明时代的产物,在进入中国乡土社会后,经历了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适应发展,但是,生态博物馆运营模式仍然滞后于村落文化的发展变迁及文化再生产的社会现实需求。本文重点讨论生态博物馆面临农耕文化遗产不断遭受全球化、工业化、城镇化的冲击,遗产濒临消失,业已落地的中国生态博物馆模式需不断调整突破,实现自我变革与创新,通过引入新博物馆学理论,将生态博物馆工具属性的作用移植进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中,以整体、活态、原生、村民参与为前提,实现文化遗产的保护、展示、展演、生产与再生产,充分发挥乡土文化遗产的衍生、创新开发作用,在村落景观文化中通过观众与当地人的互动在场体验,实现对文化的整体保护,代际传承。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发言题目:洛阳明清时期乡村碑刻刍议

发言人:刘百灵

发言内容:乡村碑刻墓志中蕴藏着家族谱系、移民迁徙、民间信仰、乡规民约、村寨变迁等大量乡村社会史料,它们是刻在石头上的民间历史档案。可以补正史之缺,纠文献之误。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是宝贵的文化财富。由于对乡村碑刻墓志的史料价值认识不足,保护措施不力,它们的保存现状令人堪忧。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乡村碑刻墓志重要的史料价值,以及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做好乡村碑刻墓志的文物保护工作,让它们在学术研究中发挥更大作用。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大家在认真听讲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发言题目:民间家谱的当代沿承对记住“乡愁”的意义初探
——基于粤西地区天堂村仔刘氏和高要四甲黄氏两族的田野调查

发言人:黄皓

发言内容:作为维持宗族组织的要件之一,家谱在现代化发展的社会里失去了原有的政治与社会功能,当代人是否还有沿承家谱的必要和意义,应当如何保护和利用使其既能发挥传承文化的作用,又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笔者通过对粤西地区天堂村仔刘氏和高要四甲黄氏两族族谱的修缮与传承情况、祭祖仪式以及生活状态的参与式观察与文献调查,认为民间家谱在当代沿承中可将其作为诉说祖宗故事的蓝本。通过家庭教育,按照家谱上记载的祖宗故事,诉说家族的历史,未尝不是一条可以追寻原乡、记住“乡愁”的复归之路。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发言题目:徽州目连戏楹联的文化解读
——以祁门县环砂村目连戏楹联为例

发言人:沈昕

发言内容:徽州地区是目连戏的发源地之一,也是楹联文化长久盛行的地区。徽州目连戏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融合了徽州当地的楹联文化,从而创作出了独具特色的目连戏楹联。徽州地区的祁门县环砂村,又称为“目连村”,是徽州目连戏最为活跃的古村落,千百年来该村目连戏楹联文化长盛不衰。本文以《徽州文书》第一辑第9 卷中收录的环砂村105对演目连对联为研究材料,并结合其中的祭文、书信等,分析徽州目连戏与楹联文化之间的联系,解读徽州目连戏楹联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与社会功能。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听了沈老师的发言,想到老家安徽,古徽州、徽商、祠堂、西递、宏村~~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发言题目:谣谚的文化旅游广告功能——以浙江为例

发言人:刘旭青

发言内容:乡土情结是乡土谣谚产生的文化根源,它不仅是出于对家乡美的自豪感和由衷的赞美,也是乡人寄托乡情的载体。民众以谣谚的形式,对家乡的名胜古迹、风土物产、地方特色美食等,或作综合性的评估、或作精准的概括、或作由衷的赞美。这些凝聚着民众智慧的艺术语句,不仅成了历史文化名城、城镇巨埠的名片,也成了名胜古迹、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地方物产、地方特色美食的文化广告词,起着吸引游览者的作用,在弘扬和推介城乡旅游、风土物产和地方特色美食上,具有奇特的魅力。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发言题目:旅游开发对乡村民俗变迁影响
——以贵阳市镇山村为例

发言人:肖志鹏

发言内容:民俗普遍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它相对稳定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客观环境的变化,必然会发生些改变,在乡村体现得尤为明显。本文以贵阳市镇山村为例,拟探讨旅游开发对乡村民俗变迁的影响,认为旅游开发虽然不是乡村民俗变迁的唯一因素,但却是一个主要因素,要使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传承民族风俗,把握好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还有最后一位老师分享文章,在开始之前,唐老师向大家行了个抱拳礼,开始他的发言~

TOP

发言题目:“亮拳、玩拳、说拳”对村落社区的文化构建
——基于冀南广宗县前魏村的梅花拳田野调查

发言人:唐韶军

发言题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利用文献资料法和田野调查法,从亮拳、玩拳和说拳三个角度深入剖析了冀南广宗县前魏村梅花拳的文化生存态势。指出,在村民对梅花拳的文化自觉越来越强烈的时代背景下,梅花拳的传承和发展已经与村落的变迁和进步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在构建当地村落社区文化空间的过程中越来越担当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从文化的角度而非技术的视角来审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梅花拳,就显得尤有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通过两天民俗学年会丰富的论文分享,来自马克思、哲学、文学、考古、艺术、体育等学科的学者、老师、同学们,从多角度对民俗进行阐述,收获颇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