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第六分会场|村落民俗与乡村建设调查与研究(1)(2)

第六分会场|村落民俗与乡村建设调查与研究(1)(2)

2017年10月29日(星期日)
08:30—10:00第六分会场:村落民俗与乡村建设调查与研究(1)
召集人:张士闪
林晓平:客家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析论——以赣县白鹭村为例
赵梦:科学理性与人文关怀并存——元阳县箐口村田野作业反思
区锦联:土改移民、村庄边界与融入研究——对广东新兴县水湄村的人类学考察
杨文龙:“挂三官”仪式中习俗存续分析――以山西祁县东城村“挂三官”祭拜还愿仪式为例
刘宸:从屯堡文化看相对劣势条件下的文化安全维护
许静:生态民俗学视角下社会变迁中山林管理的延续与重构——山东省上端士村山林管理的田野调查报告

TOP

发言人:林晓平
发言题目:客家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析论——以赣县白鹭村为例
发言内容:本文以“中国传统村落”白鹭村为例,对客家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问题进行了探析。文章首先阐述了客家传统村落丰富的历史、民俗文化资源及其魅力;继而对客家传统村落保护与客家文化传承方面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第三,从确保对客家传统村落文化元素特别是古建筑的保护、处理好客家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人”的关系问题、积极利用本地文化与教育资源开展传统村落的文化保护传承、建设村史馆、建设美丽乡村以及发展旅游业视野下客家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等方面,对客家传统村落的保护及利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发言人:赵梦
发言题目:科学理性与人文关怀并存——元阳县箐口村田野作业反思
发言内容:田野作业是民俗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学者们曾从技术层面和学术伦理角度,对田野是“实验场”还是“我们生活本身”这一问题展开了争论。本文以在云南省元阳县箐口村的调查经历为例,梳理了研究过程并从多角度解读当地存在争议的行为,认为田野调查需要“人文关怀”和“科学理性”兼备,民俗学者进入田野一定会对当地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未必是无益的;学者在秉持“人文关怀”的同时,也需要理性分析具体的被关怀主体。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会议现场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发言人:杨文龙
发言题目:“挂三官”仪式中习俗存续分析――以山西祁县东城村“挂三官”祭拜还愿仪式为例
发言内容:“挂三官”是流行于山西省祁县东城村的一种民间祭祀还愿活动,本文在描述这一民俗事象中,剖析了仪式的过程、仪式的器具、仪式的音乐等表意属性。并指出了仪式在于凝聚人心、传承、延续习俗的功能。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观看《我就是没领了个证》影片,引发大家的思考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发言人:刘宸
发言题目:从屯堡文化看相对劣势条件下的文化安全维护
发言内容:贵州安顺屯堡是以明朝屯军后裔为主体形成的一片汉族聚居区。从空间上看,屯堡文化地处大西南腹地,深入西南少数民族文化区域,却保持了明确的文化身份;从时间上看,自明代以来600余年历经人世沧桑而较好地承袭了文化传统。在相对劣势条件下,屯堡在敏感的文化身份观念、超越宗族血缘联系的文化认同、良好的文化生态等因素的作用下,较好的维持了其文化的独立性。当前西方文化在全球的强势传播,对中国文化安全形成了巨大压力。这一背景下,屯堡文化现象对于探讨中国文化安全问题有着特殊的研究价值。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发言人:许静
发言题目:生态民俗学视角下社会变迁中山林管理的延续与重构——山东省上端士村山林管理的田野调查报告
发言内容:本文是以田野调查资料为基础, 并依据有限的文献资料, 对山东省淄博市上端士村的山林资源管理的历史进行系统梳理, 并通过民俗志的形式, 具体描述上端士村在社会变迁中山林林资源管理的延续和山林资源管理方式重构的基本情况,展现了上端士村村民在保护山林这一共有资源中所体现的作用,提供了生态民俗学中人与自然良性互动的一个案例,为共有资源有效管理和利用提供了借鉴意义。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五位学者发言完毕,讨论环节进行中~~~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会议现场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10:30—12:00村落民俗与乡村建设调查与研究(2)

召集人:林晓平
张士闪:学者与民众:当代村落民俗志书写中的视角融合
白晓梅:内蒙古裔美国学者包国义及他的科尔沁村落民俗系列调查记录
魏宏欢:村落空间与地方记忆的互建——以四川省传统村落立档分析为例
张启龙 张文艳 张统夏:拍摄“村庄记忆”影像的实践与探索
——以山东省菏泽经济开发区村庄为例
应超群:地方性文化的实践逻辑
——一个村落、民俗与节日的叙事

TOP

发言题目:学者与民众:当代村落民俗志书写中的视角融合
发言人:张士闪
发言内容:近年来学界劲吹“田野风”,进入村落成了时尚,特别是有老建筑遗存的古村,更是纷至沓来。热衷于进村者,并非都出于对村落价值的珍视,与对村落发展的关怀,但对村落的影响却是强大而持续的。在这一切的背后,是国家战略聚焦乡村,社会资本涌入乡村,乡村成为当代社会的焦点。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发言题目:内蒙古裔美国学者包国义及他的科尔沁村落民俗系列调查记录
发言人:白晓梅
发言内容:本文介绍和阐述了内蒙古裔美国学者包国义及他的五篇系列科尔沁民俗调查,通过实地调查,用英文详细详细记录了自己的故乡-上个世纪解放前的内蒙古科左后旗巴音忙哈嘎查的蒙古族村民传统习俗及变迁,并发表在美国期刊。本人把五篇论文从英文翻译到蒙古文并连载在《蒙古学研究》杂志。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会议现场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发言题目:村落空间与地方记忆的互建——以四川省传统村落立档分析为例

发言人:魏宏欢

发言内容:村落作为物质空间承载着一方水土所养一方人的集体记忆,是当地文化传统和情感维系所在。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村落正面临着高速消失境地。为保护中国传统村落,中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应运而生,试图保护和记录下如今保留不多的中国传统村落。本文以四川省传统村落立档调查为研究对象,首先从空间的角度阐述了四川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结构,然后通过村落空间与地方记忆之间的互建关系,探讨村落空间与地方记忆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影响。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