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传统节庆文化论坛”在山东大学成功举办

“传统节庆文化论坛”在山东大学成功举办

“传统节庆文化论坛”在山东大学成功举办




    10月14日至15日,由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办,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承办的“传统节庆文化论坛”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召开,来自国内各高校、学术机构的25位学者参与研讨。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副主任唐建军主持开幕式,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张士闪致欢迎辞,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介绍了《中国节日志》项目的实施情况。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刘铁梁、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刘德龙、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张刚分别主持论坛的三个单元。

  开幕式上,张士闪向李松主持、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实施、数百名专家的多学科参与、多媒体记录、多方式呈现的《中国节日志》大型项目表示敬意,认为这项历时近十年的文化工程,是足以与“中国民族民间十部文艺集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相媲美的重大文化事件,必将彪炳后世。李松感谢所有的项目参与者的长期坚持与默默付出,认为《中国节日志》作为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重大项目和“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是我国第一次由国家发起的全国范围的节日调查,众多高校师生在参与这项“为国修志”的盛大事业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对于所属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也有积极促进,既坚守了求真务实的学术本位,又出色地完成了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任务。

  随后,学术论坛围绕“节日的分类与意义”专题展开第一单元的讨论。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黄永林、中山大学教授刘晓春担任评议人。山东大学人文社科一级教授刘铁梁从交流实践的角度阐述节日文化,认为节日是广大民众的一种交流实践方式,学者要以人民为中心,想人民之所想,而不能仅仅把人民当作单纯的研究对象随后,学者从“个体叙事”、“集体叙事”和“公共叙事”等概念出发展开了热烈讨论,认为节日研究的深化可以拓展民俗学的研究理念。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王晓葵从自己长期研究的战争和灾难等问题生发开来,探索现代社会中“祭日”与“纪念日”的关系与差异,认为二者的差异性主要在于内在文化逻辑的不同。前者是死者指向的人神沟通,和神灵的存在有关;后者则是随着时代发展而衍生出来的生者共向,将人与神沟通的逻辑转向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共享着“某种精神”。鉴于此,国家的节日制度安排应该考虑两者的根本差异。中山大学教授王霄冰分析比较了学术界对节日的多种不同定义和分类,提出了关于节日的三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即特定群体、官方话语和学术化的节日分类体系,并认为三个体系之间相互交织,互相影响,相关的数据库建设和研究应予以考量。云南大学教授张跃则分析了少数民族节日的基本类型、现状与特点等,认为它为民众自发或有组织参与的群体性社会活动提供了特别珍贵的公共平台。

  14日下午,第二单元围绕“节日的神圣与共享”专题展开,王晓葵、王霄冰担任评议人。黄永林“博弈与坚守:在传承与创新中发展——关于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命运的多维思考”的演讲,基于对多地区中秋习俗的深入调研,从文化社会学角度阐述了传统节日习俗与人的需求、文化传统、社会变迁、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政府行为等六个方面的关系及其各种力量之间的博弈,探讨了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发展规律和当代命运问题。他认为,未来节日文化的发展仍将在这六种力量的博弈中前行,文化的整合调适机制将有力地推动节日文化发展。刘晓春基于岭南地区丰富民俗的调查,深入分析了春节的仪式性与神圣感。他结合“身体民俗学”概念的理解,针对当下春节的神圣感日渐淡化的现象,论述了“年味”的物质性与身体感受、“年味”的核心要素,进一步分析“过”的简化与“年”的仪式性式微,最后提出重建节日仪式,重塑节日神圣感的必要性。北京联合大学教授张勃论述了传统节日的重新命名与现代转换等问题,并以七夕为例阐述节日的“名实之辩”。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耿波发表了题为“非遗文化与传统文化双重视野中的节日”的演讲,认为传统节日是一种特定的社会组织方式。在现代传媒语境下生活的“人”,同样存在着与传统节日“过节”相近的“沉浸”问题。西南民族大学教授蒋彬则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羌年”为例,论述了民族传统节日的发明和实践,最后提出“传统节日如何理解,何以保护”问题。

  15日上午的第三单元,围绕“传统节庆与公共文化”专题展开。刘铁梁、张跃担任评议人。西北民族大学副教授阿布都哈德以伊斯兰春节和晨曦的多种禁忌为例,阐释了人们在特定时间,通过举行特定仪式或遵奉某些禁忌等手段,企图预知或操控自己的将来的诉求,并将之归为不同文化设置的“仪式”功能和阈限的问题。TBI国际教育集团副总裁王学文,从美国学生参加黄帝陵公祭、欢乐春节和中国春节文化集会等几个案例,分析了国际视角下的中国节日文化传播的立意、现状和前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岳永逸题为“作为一种规训与整合机制的节日—以平郊的青苗会为例”的演讲,根据20世纪40年代燕京大学对中国乡村社会的调查资料,认为对一个具体社群而言,传统性节日是社区基于生产生活方式而组织社会的方式,旨在建构一种社会制度,是社会治理与自治的一种有效的方式、策略和制度。上海大学教授黄景春则以浦东圣堂“三月半庙会”发展历程为例,论述国家在场与当代庙会转型,发现国家政策左右着当今民间庙会的存废、兴衰、样貌、职能转变及未来走向。这一观点,引发了在场者对于“国家在场”、“学者在场”等问题的讨论。山东大学副教授刁统菊以山东曹县花供会为例,分析了地方节日与区域社会的关系,认为火神庙会在满足人们的基本信仰需求外,最大的意义是凝聚了地方社会,各个村落在活动中既有联合,又有独特的表现。

  最后,山东大学教授张士闪在题为“节日:国家政治设计与地方社区传统的礼俗互动”的演讲中,认为近十年来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持实施的《中国节日志》大型项目,是对非遗保护制度的有效延伸,也开启了挖掘中华文化生活之根的新思路。它通过广泛调动国内多学科学术力量的参与,在现有非遗保护制度的基础上,明确的以中国全地域、多民族的节日传统为目标,关注重大传统节日如春节、二月二、清明节、七月半、中秋节等在不同省区的文化差异性,细致描述数量庞巨的地方节日传统以及所连带的社区生活,以“为国修志”的严谨态度,细致记录其文化表达形式和社区价值体系,从而受到学界乃至整个社会的广泛瞩目。同时,《中国节日志》设立子课题众多,从公开招标、审批立项、中期检查到最后结项,中间又有专家会审、专题研讨、成果交流等多种形式,确保了该项目高质量的完成,其严谨的工作精神弥足称道,也为各类社科基金项目的高效运行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工作模型与实践经验。(本文作者:秦海虹 朱振华)
每天朝着梦想前进。

TOP

以下照片按发言次序排列,均由陈科锦拍摄。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每天朝着梦想前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