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2017民间文学2课堂第9小组研讨【持续更新】

选题讨论:靖州苗族歌鼟

一、基本概况
湖南省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二:靖州苗族歌鼟
 “鼟(tēng)”是击鼓的声音,“歌鼟”原来是“多声部苗歌”的一种,即男女歌队对歌时唱的一类歌曲,而这种歌贯穿于苗民各种生活之中,由此,它成为“多声部苗歌”的代表。而后约定俗成,苗民便把“歌鼟”视为“多声部苗歌”的总称。
  “锹里”一带民俗活动较多,几乎所有的民俗活动都有特定歌唱方式的参与。如“坐茶棚”、“坐夜”、“结婚”、“打三朝”、“立夏节”以及“踩芦笙”、“歌会节”、“祭祖”等都与歌鼟密不可分。
  从表面上看,苗族歌鼟只是一种苗家的民间歌唱方式,但在“以饭养身,以歌养心”的苗族人民心中,歌鼟的意义决不仅限于“歌唱”。在无文字的苗族,借用“歌”来完成记事、交流和传承功能,选择用“歌”作为记载并传承本族文化的主要手段,他们喜庆节日以歌相贺,男女相恋以歌为媒,生产劳动以歌互助,丧葬祭祀以歌当哭,叙述苗史以歌相传。
  苗族歌鼟歌词大多为七言四句,二四句末字一般讲究押韵,通常采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其内容涉及到历史传说、祭祀礼仪、生产劳动、婚姻恋爱、劝事说理、唱咏风物等传统文化的诸多方面。其文学性强,内涵深遂,是苗家人的“口头文学”。演唱时,主要用中锹凤冲村苗族土语(酸话)演唱(饭歌用纯苗语)。“酸话”是一种与当地苗语和周边侗语不同的苗族土语,是苗语的汉化,语音近似于当地汉语,但又略带苗语腔调。歌鼟用纯苗话不好唱,用“酸话”唱才顺口、易学。
  2006年,靖州苗族歌鼟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文化局为保护主体。
二、艺术特点
山歌调(情歌调、茶棚歌调):山歌是苗族男女青年“坐茶棚”、“坐夜”、“玩山”、谈情说爱、交流感情时所唱的曲调。在“茶棚”里,男女各坐一方,女用歌问,男用歌答,形式有唱有和,韵律有起有落,节奏有快有慢。这种曲调属同声二声部重唱,歌声悠扬婉转,娓娓动听,柔媚而富有感染力。“文革”时期,“坐茶棚”被视为旧习俗遭禁止,“茶棚”拆除后,苗族青年便把对歌地点选在古树参天的山坡上,因此也称之为“玩山”。可以说,学唱“茶棚歌”是苗族青年婚恋习俗中的必然环节。因此,“茶棚歌”数量最多,占了歌鼟词库的绝大部分。
茶歌调:茶歌调又称歌谣调,是苗民在各类喜事活动中,酒宴正式开席之前喝茶点或主客对歌前所唱的曲调,也就是活动正式开始前的“引子”。这种曲调嘹亮奔放、激越昂扬、富有气势,旋律如同波浪起伏,可男女合唱,少则几人,多则几十人,甚至上百人。分讲歌、领歌、和歌,先由歌师讲歌,一人领歌,然后众人和歌。讲歌时口语性极强,听起来近似说话,实为歌师临时编歌,被尊称为歌师的人均具有“依声填词”的编歌能力,及长期而稳定的授歌经验、良好的嗓音素质和记忆能力;领歌起到定调作用,领歌者要求嗓音好,记忆力强,主要担任高音声部的演唱;和歌时由低音歌手在一个主音上依靠循环呼吸的方法唱一个持续低音,高音歌手则带有即兴色彩演唱中、高音,中、高音之间此起彼伏,与低音形成和谐的映衬,要求做到不从众,音调相差3—5度不等,所以,又称为“帮腔”。 在锹里苗寨,苗家龙头宴是苗家必不可少的盛宴,先茶后饭,席间歌伴,在有贵客、订婚、结婚、打三朝、吃年饭等场合而设,席前先摆上糖果,用大山茶叶和接骨茶叶开水泡制茶水待客(接骨茶又名草珊瑚,具有清热解毒、开胃之功效),主客之间品糖果相饮而歌。茶歌便是人们在这种比较隆重的场合用于表达喜庆生活、释放欢愉心情的一种方式。歌唱时,声部起落较大,音调似高山流水,仿佛森林松涛之声。
酒歌调:酒歌是苗族人民宴请客人,在宴席上以歌助兴、以歌会友时所唱的曲调,属男声多声部合唱歌曲。苗民性格豪爽,热情好客,各种群体性交往活动非常普遍,几乎每寨都有歌师。特别是在各类喜庆活动的酒宴上,他们以歌相互祝贺,相互夸赞,表明结交之诚,抒发友爱之意,并带有赛歌性质。主客之间歌来歌往,众主宾齐和,场面热闹,气氛浓厚。演唱时全用真嗓,声音浓厚,情感奔放。和茶歌调一样,酒歌调也分讲歌、领歌、和歌,但比茶歌调更富有气势。
烟歌调:“烟是和气草,没有可以讨,忧闷吃袋烟来解,忧愁唱支歌来玩”,这是锹里苗歌歌调的一种,一般是一群男女聚集围坐在一起调侃抒怀,女子给男子敬烟表达对对方的尊敬和好感。烟歌的唱法以四句歌词清唱,声音沉稳畅快,调子温和婉转,气氛在烟雾缭绕中和谐轻松欢快。如遇有对方盘问烟歌根古,即究其烟袋和火镰的来历,就用款歌唱法应对。
饭歌调:饭歌是酒后吃饭时所唱,唱腔酷似茶歌调,但唱法又截然不同,有鼟的味道,音域宽宏粗犷,音调跌宕起伏,声音抑扬顿挫,给人无数美感,所讲所唱全部用苗语,趣味横生、诙谐幽默,可使人开怀大笑,由一人讲歌,一人领唱,众人合歌。
款歌调:款歌优美、抒情,较为欢快,在茶棚、坐夜、酒席以及平时常用此腔调,由一人唱高调,一人唱低调,即一人主唱,一个帮腔,帮腔之人在帮腔时要掌握主唱下句的歌词,才能唱得和谐优美,否则会跟不上腔,出现滑腔的现象,所以双方必须配合默契。
担水歌调:担水歌是当地的苗族青年举行婚礼的第二天,男方为了打糍粑给新娘带回家作为酬谢,而请新娘担水泡米,在担水过程中所唱的曲调。担水时新娘在“六亲客”(即六位男歌手)和伴娘的陪同下,挑着水桶,唱着《担水歌》缓缓而行,每走五六步,便要停下来男女对唱一段。一路上歌声朗朗,尽管水井近在咫尺,但一唱一和至少要两小时才能结束这一活动。演唱时,为一人“讲歌”,二人“和歌”,曲调优美动听,音韵和谐。此曲调除新娘担水时唱以外,其他社交场合也可以唱和。
嫁歌调:新娘嫁日晚上,要和父母哭诉养育之恩,和兄弟姐妹哭诉手足之情。“哭嫁”最感人肺腑,它是衡量女子才智的标志。父母对女儿的“哭嫁”多是劝歌,且由父母代唱,郎家歌师闻听“哭嫁”声悲切动人,便以歌相劝,你一曲,我一段,哭成一团,众人见状,也纷纷落泪。
三音歌调:三音歌调是以担水歌调、款歌调、茶歌调在一句歌词里用三种音腔的结合唱法。声调高低起落有序,时而粗犷,时而柔美,给人以无限美感。
童谣调:童谣节奏明快、活泼欢乐,适合在比较喜庆的场合演唱。
三、传承价值
苗族歌鼟作为一种在特殊地域和特殊族群中使用的民间歌种,其价值主要有三点:
(1)学术价值:在中国民歌中,多声部侗族大歌已为世人认知,而多声部苗族歌鼟却不见经传,两者同处同一地区流行至今,并且又有本质的区别,无论从音乐方面,还是从历史、民俗、语言学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2)艺术价值:体现在它独特的旋律及和声的音程关系上,是对立与统一的结合体,是劳动人民天才的艺术创造力所形成的奇特艺术现象,更是当今音乐创作难得的借鉴、参考之本。
(3)实用价值:发掘、抢救、保护苗族歌鼟,对“锹里”地区乃至整个少数民族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丰富苗族群众文化生活,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传承意义
随着“锹里”地区交通和通讯的发展,当地苗族与外界长期相对隔绝的状态被打破,苗族歌鼟赖以生存、发展的传统文化空间在迅速萎缩;重要的歌师、歌手逐年递减,当地苗族同胞对歌鼟的兴趣日益淡漠,苗族歌鼟及其代表苗族传统文化正面临着后继无人,濒临失传,被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同化的巨大危险。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靖州苗族歌鼟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TOP

我喜欢的神——毘沙门天(佛教护法之天神)

我是一个忠实的动漫迷,在看动漫《野良神》的时候我被一脸帅气又性感的毗沙门天所俘虏。在看动漫的时候我知道毗沙门天是最强的武神也是福神。当我在百度中翻找毗沙门天的时候才知道他是佛教护法之天神。在四大天王中,北方多闻天王单独出现的场合较多。在这种情况下,常以梵名音译称之为“毗沙门天”。相传,毗沙门天经常维护如来道场,由此而得时时听闻如来说法,故名多闻天王。据说他与吉祥天女是夫妻(一说兄妹)。在印度,他又是主司施福护财的善神,故其在四天王中信徒最众。敦煌壁画中的毗沙门画像,在他渡海之际,常常散下金银财宝。

最强的武神传说来源:
毗沙门天王在唐代极显一时,当时释不空译出《毗沙门仪轨》,尾题记载一个传说。
此后,毗沙门天又被军旅视为保护神。直到宋代,诸军寨中也常建有天王庙。毗沙门天的信仰到元明而渐衰,取而代之的是完全中国化的托塔李天王。而在《封神演义》等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中,四大天王也都被赋予了中国式的寓意,传说他们被安排去各掌“风、调、雨、顺”之职。
上杉谦信戎马一生,击败了无数强敌,享有越后之龙,北陆守护神的美誉。他自诩为佛教中战神——毘沙门天的化身,毕生以“义”为信条,高举“毘”字战旗进行圣战,所以后世人们往往称他为“军神”。

TOP

童话与个人成长经历

童话与个人成长经历
关于这些童话故事其实我没有看过完整的版纸质版书籍,大多是通过小时候的动画片或小人书知道的故事梗概。关于《格林童话》中《白雪公主》、《灰姑娘》以及《青蛙王子》一类的王子公主故事,感觉里自己的生活很遥远,我是在田野山间长大的泥腿子,完全没有做过幸福梦幻的“公主梦”。讲一下我感触最深的《小红帽》的故事吧。
《小红帽》的故事讲述了一个人见人爱的小姑娘,喜欢戴着外婆送给她的一顶红色天鹅绒的帽子,于是大家就叫她小红帽。有一天,母亲叫她给住在森林的外婆送食物,并嘱咐她不要离开大路,走得太远。小红帽在森林中遇见了狼,她从未见过狼,也不知道狼性凶残,于是告诉了狼她要去森林里看望自己的外婆。狼知道后诱骗小红帽去采野花,自己到林中小屋把小红帽的外婆吃了。后来他伪装成外婆,等小红帽来找外婆时,狼一口把她吃掉了。幸好后来一个勇敢的猎人把小红帽和外婆从狼肚里救了出来。
在我的家乡也流传着一个类似于小红帽的故事,故事很长。讲的时两姐妹一起去外婆家,在途中遇到一个老巫婆,老巫婆想吃两个小女孩就谎称她是两姐妹的外婆。小女孩很警觉的说:“我的外婆嘴角有颗痣,你不是我们的外婆。”老巫婆急忙捡起地上的一颗羊屎贴在嘴角说:“你再仔细看看,我是不是你们的外婆。”两姐妹看了果然有一颗痣,就相信老巫婆和她一起回家了。晚上的时候,要睡觉啦,老巫婆说:“妹妹比较小和我睡一头,姐姐谁另外一头。”半夜的时候姐姐听见有咯吱咯吱的声音,她发现“外婆”在啃妹妹的脚趾,她发现这个老巫婆不是“外婆”了。姐姐沉着的喊外婆说:“外婆,我要上厕所,你可不可以陪我去。”(忘了)只知道结局是姐姐用烧开的水将老巫婆烫死了。
这个故事现在想起来很不合常理,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深受其影响。因为我家也是两姐妹,我有一个大我四岁的姐姐。在小学的时候我们每个周末都会到农村的外婆家去玩耍,而且基本上就我和姐姐两人一起去的。关于外婆家的神秘恐惧以及去外婆家的路上不要和陌生人讲话这一点一直到我初中才渐渐成熟。另外对于姐姐的英勇以及对姐姐的崇拜一直持续到今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