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郎樱] “活着的荷马”居素普·玛玛依

[郎樱] “活着的荷马”居素普·玛玛依

“活着的荷马”居素普·玛玛依

作者:郎 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来源:中国民族  

--------------------------------------------------------------------------------


  


郎樱研究员在访问著名的柯尔克孜族史诗艺人居素普·玛玛依


   ·像居素普·玛玛依这样能够完整地演唱八部《玛纳斯》的史诗演唱大师,在世界上是唯一的一位·
  《玛纳斯》是中国著名的三大史诗之一,它广泛流传于柯尔克孜民众之中,是一部口耳相传的口承史诗。这部史诗描写了英雄玛纳斯及其七代子孙抗击入侵之敌的英勇事迹,每部史诗描写玛纳斯家族一位英雄的事迹。史诗《玛纳斯》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玛纳斯》是指史诗的第一部《玛纳斯》,此部主要描写英雄玛纳斯的英雄业绩;广义的《玛纳斯》是指包括第一部《玛纳斯》、第二部《赛麦台依》、第三部《赛依铁克》、第四部《凯涅尼木》、第五部《赛依特》、第六部《阿斯勒巴恰与别克巴恰》、第七部《奇格台依》、第八部《索木碧莱克》八部史诗在内的整部史诗。通过居素普·玛玛依的演唱,这部气势磅礴、23万多行的宏伟史诗才得以保存下来,流传至今。

  西方史诗基本上是书面史诗,例如古希腊史诗《伊利亚特》与《奥德赛》,中世纪欧洲史诗《尼伯龙根之歌》、《罗兰之歌》等。东方史诗也有许多是书面史诗,例如印度史诗《罗摩衍那》。这些史诗以书面形式传播,已不在民众中口头流传。而我国的史诗绝大多数是口承史诗,又称活态史诗。居素普·玛玛依演唱的《玛纳斯》是比较典型的口承史诗。口承史诗是口耳相传,因此,不同的歌手师承不同,加之每位歌手在演唱史诗时都会加入自己的即兴创作成份,因此,口承史诗的异文特别丰富。《玛纳斯》主要流传于我国新疆、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以及阿富汗北部等柯尔克孜人聚集的地域。《玛纳斯》有70多种异文,吉尔吉斯斯坦也曾出现过两位《玛纳斯》演唱大师,但是,其中一位只演唱了第一部《玛纳斯》,另一位演唱了三部《玛纳斯》。他们都早已离开了人世。其他的歌手很多,然而,他们一般只会演唱《玛纳斯》的片段。像居素普·玛玛依这样能够完整地演唱八部《玛纳斯》的史诗演唱大师,在世界上是唯一的一位。居素普·玛玛依的存在,被国内外学术界认为是一个奇迹。

  居素普·玛玛依演唱的《玛纳斯》有什么主要特点呢?与其他的《玛纳斯》异文相比,除完整性之外,居素普·玛玛依的唱本还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第一,保留的古老内容多。在他的演唱本中,古老的习俗、古老的观念、古老的神话母,非常丰富,悉为常见;第二,他演唱的《玛纳斯》内容丰富,具有较强的艺术魅力,人物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唱本的语言艺术具有很高的造诣,词汇丰富、语言生动而优美,情节引人入胜,整部史诗浑雄宏伟,气势磅礴。他能将生动、形象、富于想象力的史诗语言与强烈的节奏感、优美的曲调结合在一起,产生出强烈的艺术效果,引起听众情感上的共鸣,心灵上的震颤;第三,他演唱的八部《玛纳斯》,每部均可独立成章,单独演唱。由人物和情节将八部史诗紧密连接起来,又可构成一部完整的史诗。上部史诗的主人公(英雄)与下部史诗的主人公(英雄)是父子关系,八部《玛纳斯》呈现的是谱系式叙事结构。如此典型的谱系式结构的口承史诗,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居素普·玛玛依演唱的史诗《玛纳斯》,不仅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万物复苏的季节,61岁的布茹里生下了她的第27个孩子——居素普·玛玛依·

  史诗演唱大师居素普·玛玛依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于1918年4月出生于新疆西南边境阿合奇县卡拉布拉克乡米尔凯奇牧村。阿合奇县是柯尔克孜人聚居的小县城,位于天山南部的高寒山区,边远偏僻,交通极不便利。而居素普·玛玛依生活在牧村,位于遥远的深山之中,要进县城的话,还需骑马走两、三天的时间。由于地处边远,这里较少受现代文明的冲击与影响,柯尔克孜民族古老的民间文化保存得较为完整。在这里,《玛纳斯》的演唱活动十分活跃,每逢喜庆节日民众聚会之时,到处都可以听到演唱《玛纳斯》的歌声。自古以来,阿合奇县就是《玛纳斯》流传的重要地区,也是出史诗演唱大师的宝地。20世纪初叶,享有盛誉的《玛纳斯》演唱大师居素甫阿洪与额不拉音等人,都是阿合奇县人。居素普·玛玛依从小就生活在浓郁的民间文化氛围之中,生活在热爱《玛纳斯》的人民群众中。

  关于居素普·玛玛依的诞生,还有一段颇为神奇的经历:他的母亲布茹里生了26个孩子,存活了一子一女。由于她连续生了26个孩子,仅存活了两个,其他24个孩子均夭折了,为此她十分伤心,并感到身心疲惫,身体虚弱。丈夫玛玛依携妻外出,到吐鲁番、阿克苏和喀什等地,让妻子休息疗养,还到温泉、圣人陵墓等地去祷告祈福。回来以后,60岁的布茹里竟奇迹般地怀了孕。一天,她做了一个梦,梦见一对老夫妻从她身边走过,老婆婆回头把一个布包递给她说:“你受了很多苦,送给你一件东西。牦牛是神圣的动物,牦牛神会保佑你平安!”说完,这对老人便神秘地消失了。她从梦中惊醒,梦中的情景历历在目,她相信这个梦对腹中的婴儿来说无疑是吉兆。1918年4月,在万物复苏的季节,61岁的布茹里生下了她的第27个孩子——居素普·玛玛依。婴儿落地时,全身长满了浓密的胎毛,40天以后才脱尽。关于居素普·玛玛依诞生的传说,与《玛纳斯》及突厥史诗对于英雄诞生的描写有异曲同工之处。柯尔克孜、哈萨克、维吾尔等突厥语民族的英雄史诗,一般都是以年迈的夫妇外出祷告、祈子,年迈的妻子在梦中得到神助而神奇般地怀孕以及英雄特异诞生作为史诗叙事的开始部分。

  居素普·玛玛依的家庭是典型的民间文艺之家,他的父亲玛玛依是一位憨厚朴实的牧民,酷爱史诗《玛纳斯》;母亲布茹里和姐姐势甫罕都是当地相当著名的民歌手。玛玛依很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为了让孩子们受到良好的教育,继承本民族的文化,他把家中仅有的马匹作为学费,先后把两个儿子——巴勒拜和居素普·玛玛依,送到当地有名望的学者那里去学习文化知识。居素普·玛玛依的兄长巴勒拜是柯尔克孜民族民间文学的搜集家。他经常随着驼队在丝绸之路上云游,足迹遍及中亚各国。每到一处,他都要去寻访故事家,记录他们讲述的民间故事;寻访歌手,记录他们演唱的叙事诗;遇到玛纳斯奇,他更是会详尽地记录他们演唱的《玛纳斯》;只要有《玛纳斯》的手抄本或是刊有民间文学作品的书籍,无论价格多么昂贵,他都要购买。他最大的功绩是记录了阿合奇县史诗演唱大师居素甫阿洪和额不拉音演唱的《玛纳斯》,并将其进行艺术加工,使之成为完整的八部《玛纳斯》唱本。他把自己搜集、记录、整理的《玛纳斯》资料,交给比他年幼26岁的弟弟居素普·玛玛依。居素普·玛玛依从8岁开始就在哥哥巴勒拜的关怀、指教下学唱《玛纳斯》。每到晚上,父母点上煤油灯或蜡烛,让儿子为他们念诵英雄史诗,一遍念完还要念第二遍、第三遍。巴勒拜也经常让弟弟背诵史诗的片段,考查他对史诗内容的熟悉程度。他还教授有关史诗演唱的技巧,例如,告诉他要依据史诗情节的发展与变化,加一些手势动作、表情变化、变换音调等等。英雄在拼杀时,要提高声调、表情要严肃;在忠告劝慰时,要大量运用谚语、格言,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渲染;描述妇女形象时要运用比较优美、亲切的语言;表达苦闷与悲哀情感时,声调要适当降低,表现出悲哀的气氛。手势动作和声调融为一体,创造出一种情感交融的完美境界。居素普·玛玛依从8岁至16岁,仅用了8年时间便把哥哥巴勒拜记录、整理的20多万行的八部《玛纳斯》全部背诵下来。玛纳斯子孙八代的业绩,上百个人物,几十个大大小小事件,在他的头脑里梳理得清清楚楚。人们随便问到史诗中的任何一个人物,他都能滔滔不绝地从此人物的祖先谱系叙述起,历数他祖先几代与玛纳斯家族的关系,然后再详细地介绍此人一生的所作所为,还会讲述他子孙后代的种种经历。巴勒拜对居素普·玛玛依的影响是巨大的,他对居素普·玛玛依日后成为名震四海的《玛纳斯》演唱大师,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居素普·玛玛依对其兄充满崇敬与感激之情,每当说到自己学唱《玛纳斯》的经历时,他首先提到的就是他的哥哥巴勒拜。

  然而,与其他著名的《玛纳斯》演唱歌手一样,居素普·玛玛依在谈及自己获得演唱《玛纳斯》本领时,依然坚持“梦授说”。他曾对人说过,他8岁那年曾做过一个梦,梦中见到了玛纳斯、巴卡依、阿勒曼别特等史诗中的英雄,这些英雄告诉他:“40岁以前不要唱《玛纳斯》,40岁以后,你一定会成为大玛纳斯奇。”梦醒后,他就会唱《玛纳斯》了。就笔者所知,居素普·玛玛依从60年代初到80年代末一直坚持“梦授说”。值得注意的是,居素普·玛玛依多次提到40岁以前不要演唱《玛纳斯》之事,有时说是父母不让他在40岁以前泄露梦授内容,有时又说是梦中英雄们告诉他40岁以前不要唱《玛纳斯》。对于此事,他在1990年6月写的一篇文章中这样解释道:“我父亲常常告诉我在40岁以前千万不要在众人面前演唱史诗。因为《玛纳斯》是神圣的,年轻时演唱会招来不祥。我听从父亲的忠告,尽管背会了全部史诗,却从来没有在公共场合演唱过。”“梦授说”在史诗演唱艺人中普遍存在,这是史诗神圣性与神秘性在口承史诗中的遗存。

  20世纪30年代,尚不满20岁的居素普·玛玛依,接连失去了两位最亲的亲人——他的父亲与他的兄长巴勒拜。父亲与兄长的去世,使居素普·玛玛依受到很大的打击。他进山牧羊,或放鹰狩猎时,就放声演唱《玛纳斯》,以排解心中的忧伤和孤独。他还常常在睡梦中演唱《玛纳斯》,声音之大,把家人都吵醒,见他唱得汗水淋漓,不忍将他唤醒。平时,他也自言自语地低声吟唱史诗,如醉如痴,以致别人与他打招呼,他也听不到。村里的人以为他患了精神病。

  居素普·玛玛依一生经历曲折、坎坷,他曾当过牧民,在深山牧放羊群;他曾骑马、驯马参加赛马比赛;他曾在戈壁丛林驯鹰、狩猎;他也当过农民,在田里种麦子;他还当过教师,教柯尔克孜儿童读书识字。这些劳动与人生的体验对他演唱《玛纳斯》、提高《玛纳斯》演唱水平大有裨益。他对周围的人说:“任何事物你看到和没有看到,讲述起来肯定有所区别。亲眼目睹的事不可能不产生一定的影响。我的生活经验对我演唱《玛纳斯》无疑是有影响的,举例来说,《玛纳斯在吐鲁番种麦子》、《赛麦台依的骏马塔依托勒》、《托勒托依的猎鹰》、《赛麦台依的白隼》等情节,现在唱起来肯定比我当初学唱时要生动得多。我认为这就是百闻不如一见的道理。”他演唱的《玛纳斯》继承了先辈玛纳斯奇的传统,同时又加进了自己的创作,融进了他一生的劳动经验以及对于人生的体验与思考,从而使这部史诗更加绚丽多姿、丰富多彩。

  居素普·玛玛依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年届古稀的父母为了能够见到儿子成家,便在居素普·玛玛依9岁那年,为他娶了妻。新郎新娘虽然年幼,但是,婚礼却办得相当隆重。3年后,他们圆房。居素普·玛玛依24岁时,对一位年轻貌美的哑女倾心,提出要娶她为二房。但是,受到哑女阿依提比比家人的非难。在姑娘的默许下,居素普·玛玛依得到同龄男友的帮助,实施抢婚成功。他的两位妻子以姐妹相称,和睦相处。解放后,根据婚姻法,实行一夫一妻制,居素普·玛玛依选择了没有生育的哑女阿依提比比,与生有两子的妻子赛丽罕办理了离婚手续。离婚后,居素普·玛玛依与前妻及孩子们依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在生活上予以关照。居素普·玛玛依现有3个孩子(包括一个领养的女儿),7个孙子,6个孙女,1个重孙。他们都生活于故乡阿合奇县,有的从医,有的从教,有的从政,但是,其中的绝大部分是牧民,生活在深山之中。居素普·玛玛依是这个大家庭中和蔼可亲的家长,他关心着每个子孙后代的成长。

  ·居素普·玛玛依每天要唱8至12小时,做记录的同志手麻了,可以替换另一个人,但歌手是不可替换的·

  居素普·玛玛依是一位杰出、天才的史诗演唱大师。两千多年前,有了天才的荷马,希腊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才能够成为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两千年后,在柯尔克孜人民中出现了荷马式的居素普·玛玛依。由于他的出现,宏伟的英雄史诗《玛纳斯》才能完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像居素普·玛玛依这样天才的史诗演唱大师百年难遇,进入到21世纪以后,恐怕是千年也难寻觅到了。他的智慧、博学、才能、超凡的记忆力,他对于柯尔克孜民间文化的丰厚积累,都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变得越发的珍贵。作为《玛纳斯》研究者,我们有幸与他生活在同一个时代,有机会与他相处,与他对话,向他请教,实为幸事。

  居素普·玛玛依从8岁起学唱《玛纳斯》,他刻苦努力,过目成诵,表现出惊人的记忆力能,学唱几遍,便能将内容全部记住。居素普·玛玛依具有丰富的人生经历,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和丰厚的民间文化功底。他是一位有知识、有文化、见识广、博闻强记的《玛纳斯》演唱大师。他熟谙柯尔克孜民族的社会历史、天文地理、民风民俗、宗教信仰等多方面的知识。他熟悉柯尔克孜民间文化的各种体载——神话、传说、史诗、叙事诗、歌谣、民间故事以及民间谚语,他本人就是一座柯尔克孜民间文学的宝库。

  居素普·玛玛依是在1961年的《玛纳斯》的普查中被发现的。他当时43岁,半天劳动,半天演唱。为了使他便于集中精力演唱史诗,他被接到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首府阿图什。他演唱得非常投入,当时参加《玛纳斯》搜集、记录和翻译工作的玉赛音阿吉说:“居素普·玛玛依当时正是年富力强、充满激情之时,只要让他唱,他就会滔滔不绝地演唱起来,一唱就是连续3、4个小时,做记录的人手麻写不下去,他却依然充满激情,不知道累。”负责这项工作的刘发俊说:“居素普·玛玛依每天要唱8至12小时,做记录的同志手麻了,可以替换另一个人,但歌手是不可替换的。”连续唱了7个月,唱出5部《玛纳斯》。

  1964年,由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新疆文联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三方组成的《玛纳斯》工作组成立,居素普·玛玛依是工作组成员之一。在这一期间,他又对5部史诗进行了补唱,增加了6.1万行,此外,又新演唱了第六部《阿斯勒巴恰与别克巴恰》。至1964年,居素普·玛玛依演唱的19.6万行的6部《玛纳斯》记录完毕。

  “文化大革命”期间,大部分记录文稿与翻译稿散失。1979年底,居素普·玛玛依被接到北京,他又重新开始从第一部唱起。在此次补唱中,最大收获是他新加唱了第七部《索木碧莱克》和第八部《奇格台依》两部史诗。居素普·玛玛依演唱的柯尔克孜文的《玛纳斯》(共8部18册)于1995年全部出版完成。至此,居素普·玛玛依的8部《玛纳斯》演唱本被记录、整理、出版,完整地予以保存下来。

  尤其令人惊异的是,除《玛纳斯》之外,居素普·玛玛依还会演唱多部英雄史诗。记录完成史诗《玛纳斯》之后,他的诗才灵感,如喷涌不息的泉水,如驰骋如飞的骏马,遏制不住,连续演唱、记录了10部英雄史诗。现已出版的有8部:《艾尔托什吐克》、《库尔曼别克》、《巴额西》、《托勒托依》、《萨依卡勒》、《玛玛克绍波克》、《阔班》、《七个可汗》。即将出版的还有2部:《阿吉巴依》、《江额尔木尔扎》。他将记忆中的哈萨克史诗《七个可汗》一鼓作气地记录下来,仅第一部就是1.47万行,它于1993年出版以后,在新疆引起巨大的轰动,哈萨克人民衷心感谢居素普·玛玛依为他们保存了失传的英雄史诗,在出版座谈会上,哈萨克人以最高的礼俗——赠马、赠袍,向史诗演唱大师表示尊敬与崇拜之情。在柯尔克孜民间故事集中,同样也收录了不少居素普·玛玛依讲述的民间故事,他讲述的故事内容丰富,篇幅较长,别具特色。

  居素普·玛玛依的成就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德国史诗研究家赖希尔曾访问过居素普·玛玛依,听了他的演唱与讲述,这位德国学者感到惊喜和震惊。他在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上,报告了居素普·玛玛依的成就,引起巨大的反响,各国学者誉称居素普·玛玛依是“活着的荷马”,是不可多得的杰出史诗演唱大师。吉尔吉斯斯坦著名作家青吉斯·艾特马托夫对居素普·玛玛依予以极高的评价,说他是“整个柯尔克孜民族文化传统的代表”。

  居素普·玛玛依在保存《玛纳斯》与柯尔克孜传统文化方面的成就卓著,1980年,他被选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联副主席,并举家搬到乌鲁木齐市,住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联为高级知识分子修建的公寓。为表彰他在史诗《玛纳斯》挖掘、抢救工作中所做出的贡献,1990年12月26日,他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职称评定办公室授予高级研究员的职称。1995年,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举行的《玛纳斯》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开幕式上,吉尔吉斯共和国总统亲自向居素普·玛玛依颁发了金质奖章,以表彰他为弘扬柯尔克孜民族文化所立下的不朽功绩。1998年,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为居素普·玛玛依的80寿辰举行了隆重的祝寿活动,赠马、赠袍、献诗献歌的仪式极为庄严,他成为柯尔克孜民族引以为豪的民族英雄。柯尔克孜人民群众热爱这位伟大的歌手,他们敬仰他,崇拜他,视他为圣人。妇女们争相举着婴儿,让他抚额为孩子祝福,她们相信智慧与福运一定会随着老人之手传导给孩子;乡亲们争穿他的衣服,他们相信智慧与福运会随着他的衣服传导给自己。

(责编:李小林 天粒)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