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施爱东]告别田野——于中国现代民俗学研究策略与方法的反思

看了之后,受益匪浅。
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

看了2月份期间我的跟帖,现在觉得还是那么个理儿。

TOP

看多了后,不敢动笔啦。对于一个学习农业技术的人员,后来又走上职业教育的人来说。

TOP

回复 18# 的帖子

马老师好!清新的田野作业永远是我们这个版块所希求的。有实践而后又文论,至于文论,能够做到什么成色就做到什么成色,不要强求,何况我们这个论坛,在这里,还是以“谈”为主的。

TOP

1,有着理工科背景的学者,真是人文学科增益的巨大财富。
2,学生赞同老师所讲:增强基本逻辑训练,这是基本功。

TOP

明天我就要去做一个调查了,看到施老师这篇文章,我受益匪浅……

TOP

智者的指点,请擅自珍重!

TOP

无法告别的田野呵!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

文章是好文章,只是

文章是好文章,只是管理员siliver应该好好排排版,该弄空格的地方,该分行的地方都弄一下,看起来也舒服。现在这样看着真的有点累。

TOP

好文百读不厌,谢谢西北狼顶起此贴。
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

这个文章有个副标题,现在回头看,也许当初加上副标题,文章不会引起这么大的争议,但是也可能不会有这么大的反响,所以对这个事情还是要一分为二的看。。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

原帖好象不是这个。在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吧。
是草民,非草寇。

TOP

拜读拜读

此贴发人深省,入门研究僧拜读。

TOP

牛贴已经快进入到马年了。。。可是真正明白何为田野的人是否有增加呢,我们从知网上检索到的海量“田野”论文,大多数充其量只算是简单调查和简单描述。我想起一个事情。。。多年前有一部《橘子红了》的电视剧,很成功。可是一夜之间就冒出“荔枝红了”、“苹果红了”……(这种事情枚不胜举,翻拍四大名著都已经让人麻木了。只能感叹那是真的名著。)可见我们的文化风习有一个特点就是容易“泛滥”,人口基数带来的不是创造的基数,反倒是模仿并稀释的基数。田野也是如此,简单的调查走访就号称是田野研究,甚至连简单的走访也不能自拔。在这个过程中,真正的田野作业就被稀释了。我想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就很难呢,更遑论“中国智造”。学术界不改变浮夸、好大喜功、标签、跟风、撒谎、重复性研究、抄袭、仿造的恶习,对人类文明的贡献甚至超不过有史以来任何朝代。

TOP

其实严谨、系统、深刻、透彻、准确、全面的调查本身就是研究的结果。只是这样做学问的人现在非常非常少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