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第七分会场】少数民族民俗调查与研究

【第七分会场】少数民族民俗调查与研究

少数民族民俗调查与研究,上半场

时间:13:30-15:30

主持人:施立学

杜 鲜: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东巴文化的当代生态变迁
张虎生:西藏人地关系简论
黄桂秋:中越边境壮族歌圩文化的恢复与重建
张晶晶:瑶族不同支系的历史记忆
    ——基于广西恭城东南部瑶族村庄的田野调查
林安宁:壮族傩仪调查与傩书研究初探
樊苗苗:从壮锦纹样之变窥探壮族文化的发展
贾 蔓:城镇化进程中彝族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变迁
    ——以昆明市阿拉乡撒梅人为例
徐寅岚 陈炫:德昌县傈僳族腊表制作工艺考察与再认识

[ 本帖最后由 蓝色爱德华 于 2016-11-5 15:12 编辑 ]

TOP

杜鲜老师和张虎生都没有来分会场,黄桂秋老师临时出去,所以本分会场是从第四位张晶晶开始的

TOP



张晶晶在发言

瑶族不同支系的历史记忆
——基于广西恭城东南部瑶族村庄的田野调查
张晶晶
(华中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摘 要:本文基于田野调查资料,概述了广西恭城东南部瑶族各支系的分类与构成,并具体介绍了当地瑶族不同支系在族源与祖先移居传说方面的历史记忆。当地瑶族支系的历史记忆有所差异。较早进入恭城东南部的瑶族支系中,普遍有“祖先来源于千家峒”的说法;而较晚进入恭城东南部的瑶族支系中,则盛行“祖先来源于珠玑巷”之说;在一部分瑶族支系当中,兼有上述两种祖先移居传说。笔者认为,当地各瑶族支系的祖先移居传说并不代表历史事实,而是反映了历史上的支系互动与瑶汉关系,并逐步成为当地人划分瑶族支系的一种族群边界。
关键词:历史记忆、瑶族、支系、族群边界

[ 本帖最后由 蓝色爱德华 于 2016-11-5 13:54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来自广西师范学院的黄桂秋老师在演讲

中越边境壮族歌圩文化的恢复与重建

摘 要:广西中越边境沿线有防城、宁明等八个县(区市),除了东兴市,其余7个县区都是壮族聚居区,历史上盛行壮族歌圩风俗。随着全球化浪潮冲击,传统文化功能丧失,壮族歌圩面临着歌师歌手后继乏人,歌圩听众不断流失,传统歌圩点风光不再的窘境。如何运用文化恢复、文化重建理论方法,实现壮族传统歌圩的恢复和重建,这对于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中越边境民族文化交流、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越边境;壮族;歌圩文化;恢复重建

[ 本帖最后由 蓝色爱德华 于 2016-11-5 14:13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广西师范学院林安宁老师在演讲

壮族傩仪调查与傩书研究初探

摘 要:壮族傩书的提出,对于研究壮族傩文化提供了新思路。它对于研究南方的傩文化,特别是中国环北部湾地区的傩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壮族傩书的研究可综合民俗学的田野考察、口头传统理论和文献的搜集、整理等研究方法。
关键词:壮族;傩仪;傩书;活态神话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来自云南师范大学的贾蔓老师在演讲

城镇化进程中彝族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变迁
——以昆明市阿拉乡撒梅人为例

摘 要: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提出,也将都市化文化研究渗透到了现代中国很多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城市,为多变复杂民族地区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现状认识与建设策略。昆明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城市,其中“夷”(后来发展成彝族)是最古老的的民族,昆明市东郊阿拉街道办事处彝族撒梅支系是其典型的夷文化遗存。本文拟通过对阿拉街道办事处的彝族撒梅支系服饰文化变迁来管窥在城镇化进程中彝族文化在现代与传统之间抉择的衰落与蜕变。
关键词:撒梅人;服饰;城镇化;传承变迁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徐寅岚在做报告

德昌县傈僳族腊表制作工艺考察与再认识

摘 要:德昌傈僳族人腰间传统的傈僳挎包,傈僳话叫“腊表”,也叫“勒些”,是傈僳族男女老幼随身佩戴的喜爱之物。傈僳族男人身上的腊表是傈僳母亲或爱人深厚情感的承载,傈僳族女人身上的腊表是傈僳姑娘心灵手巧的展示窗口。从原料制作、刺绣工艺、排布形式、演变发展四个方面能够看出,在德昌这块土地上,傈僳族的腊表艺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它有着能够继续传承下去的土壤。那隐藏在传统傈僳族腊表艺术背后的浓厚情感,是傈僳族历史的传递、是傈僳族独特文化的传播,更是傈僳族民族精神的传承。
关键词:傈僳族;德昌县;腊表;制作工艺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第七分会场上半场结束,施立学老师没有进行点评。

上半场应有8位老师发言,实有5位老师发言

[ 本帖最后由 蓝色爱德华 于 2016-11-5 15:05 编辑 ]

TOP



休息期间,徐寅岚在和参会者讨论相关问题



休息期间,播放的广西果平县傩戏仪式



左起:林安宁、张晶晶、黄桂秋三位老师在进行讨论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下半场开始

少数民族民俗调查与研究,下半场

时间:16:00-18:00

主持人:黄桂秋

黄任远 于晓飞:凌纯声和赫哲族民俗文化研究

黄适远:游牧文化表达:“马”在哈萨克音乐舞蹈中的镜像考察

何红艳 金惠萍:科尔沁蒙古族植物花卉纹样的文化解读

施立学:东北皇家御围场及围场文化

王天军:丝绸之路鹰猎习俗及其文化交流研究

李言统:传统与发明——以大通鹞子沟花儿会为例

阿布力米提·买买提:从民俗语言学角度谈语言、语言道德与人际关系

石维刚 龙宗清:湘西苗语疑问代词的浅析

TOP



来自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伊玛堪研究中心的黄任远老师在做报告

摘 要:中国著名民族学家凌纯生率先开始实地田野调查,他的代表作《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展现了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成为中国民族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凌纯声在1930 年搜集到的300余件赫哲文物是北京亚洲原始渔猎文化的活化石,是渔猎社会的百科全书。赫哲族文化在凌氏调查86年后发生了巨大变化,作者经过研究得出结论:一是以物易物向商品经济发展,二是单一渔猎向多元经济发展,三是万物有灵向无神观念发展,四是传统文化向多元文化发展,五是由区域封闭向现代开放发展,六是由贫穷落后向富裕文明发展。
关键词:凌纯声;田野调查;赫哲文化;传承发展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来自新疆艺术学院的黄适远老师在作报告

游牧文化表达:“马”在哈萨克族音乐舞蹈中的镜像考察

摘 要:马和诗歌是哈萨克人的两只翅膀。在游牧生活生产中,对马的崇拜直接启蒙了有关马的舞蹈和音乐,如表现唐代的马舞即著名的《舞马倾杯曲》,到后期哈萨克人卡勒角勒嘎(黑走马)、马奶酒舞。到白山布的有关表现马文化的奎依(套曲)的出现,标志着对马文化审美的高度成熟。可以说,马是牧区哈萨克族家庭生活的不可或缺一份子,更是其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游牧文化;马;哈萨克人;音乐舞蹈;镜像考察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何红艳老师缺席报告

TOP



来自吉林省民俗学会的施立学在作报告

东北皇家御围场及围场文化

摘要:清入关统一全国后,太平盛世,兵戈休矣,旗人渐疏骑射。为保持manz**八旗跃马弯弓,纵横驰骋,研习武备,以防染指汉习,清廷先后在京畿永定门外设置了南苑围场,热河木兰围场。在东北,改沈阳为陪都,称“盛京”管理东北地方,将钟灵毓秀的长白山及其附近地区,视为清龙兴之地,爱新觉罗列祖列宗兴邦建业的发祥之地,设置了封禁近三个世纪的盛京围场、吉林围场、北部岳尔索济围场。当年发生在这块土地上的古代行围的宏大场景,獐狍鹿群的惊疾奔突,熊虎豹猪与人的生死角斗,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都已经成为遥远过去的神秘传说。即使生活在围场的人们,也难以体验和领略那惊心动魄的神秘。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王天军、李言统、阿布力米提·买买提、石维刚四位老师缺席报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