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斗转星移,江河不息,吾辈诸生,抚今思师|ECNU清明祭

斗转星移,江河不息,吾辈诸生,抚今思师|ECNU清明祭

斗转星移,江河不息,吾辈诸生,抚今思师|ECNU清明祭

发布时间:2016-04-04

“斗转星移,江河不息,先师去矣,逝者如斯。吾辈诸生,抚今思师······”


今天我们怎样纪念先师?



清明◆ 忆先师 祭先贤




  清明节前,闵行校区孟宪承先生铜像前举行了一场庄重的祭奠活动,这是华东师大连续第三年举行以“缅怀学术先贤,继承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清明文化传承活动。


祭奠华东师大首任校长孟宪承先生



主祭方阵



仪式现场



祭文回顾了孟宪承先生业绩,师生表达继承先生遗志,努力创获智慧、陶熔品性、促进民族和社会发展,“吾辈后生,践之行之”的决心。


  在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博士生雷天来的带领下,身穿汉服、头戴柳环、手持素菊的主祭方阵齐诵《祭孟宪承文》,缅怀先生“传道授业,严谨不苟,严苛学训,桃李辈出”的高尚的师德与卓越的功绩,并表达了“吾辈后生,践之行之”,继承先生遗志,努力创获智慧、陶熔品性、促进民族和社会发展的决心。


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田兆元教授奠酒


  祭文诵读完毕,校统战部副部长安俭教授向孟宪承先生铜像敬献柳环,全国政协委员、社会发展学院丁金宏教授燃香,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田兆元教授奠酒,全场师生依次有序向前鞠躬行礼,敬献鲜花。






全场师生依次有序向前鞠躬行礼,敬献鲜花


  出席活动的校城市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上海市社会学会副会长罗国振教授动情地说,“尊敬的孟校长,出生在1893年,1967年去世,今年是逝世49周年,明年正好是50周年。我们的学生永远记住孟校长,有孟校长才有华东师大,才有丽娃河与樱桃河的文脉绵延。”



机关党工委刘婕发表感言


  机关党工委副书记刘婕老师说,我们一起来追忆孟宪承老校长,对于我们每个师大人来说,是一种鞭策,是一种鼓励,除了追忆外,我们还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老校长,成为一位勤奋合格的学生,一位称职的员工。孟宪承书院副院长苏振兴老师在发言中说,饮水思源、继往开来需要深深的铭记和坚定的守护。因为,唯有铭记,才能感悟老先生理念的力量;惟有守护,才能守望教育的希望和未来。
  “从某种意义上说,孟宪承是我们新中国当代的孟子,我们永远要怀念他,我们这种纪念活动,希望能够成为宝贵而光荣的校园文化,我们一起秉承孟先生的教育思想,把华东师范大学办得更好。”丁金宏教授说。

  仪式最后,师生们“分食献果”,祭奠活动圆满结束


社发院师生在胡焕庸先生铜像前祭拜


  社发院师生还到位于法商楼北楼的著名人口学家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的铜像前举行祭祀仪式,缅怀胡焕庸先生的学术贡献以及学科创建伟业,表示继承遗志,追求卓越。





清明◆尊师敬学 化礼成俗




  清明自古就是中国传统习俗中最重要的节气之一。作为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每年的这个时候,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或扫墓祭祖,追思先人,或踏青郊游,享受大自然的清新。但是,在现代社会时间与空间的局限中,莘莘学子多求学于异地,往往不能回归故土,亲身感受清明传统习俗。因此,为了把清明节中“祭祖拜宗,慎终追远”的文化情怀、精神内涵、民族特性发扬光大,我们以缅怀高校先贤的形式,重温孟宪承老校长的治学精神和教育理想,期望在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中前行,以实现师大人的大师梦!

  今年,华东师大牵头华中师范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等十二所高校、科研院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社团和研究生,联名发出《“缅怀学术先贤,继承传统文化”——中国高校传承清明节活动倡议书》,倡议全国高校师生在清明期间,以一束鲜花、一杯清酒、一篇祭文,祭祀高校先师前贤,传承学术传统。在国内高校引起较大反响。

  “我们要在国内高校中积极带头,将清明节的学科大师祭祀纪念作为校园文化传承的重要举措,兴起一种尊师敬学的礼仪,化礼成俗。”活动倡导人、著名民俗学家田兆元教授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