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杨金杰】戏剧的活化石:关索戏

【杨金杰】戏剧的活化石:关索戏

【杨金杰】戏剧的活化石:关索戏

2015-06-03 杨金杰 中国民俗学论坛

流传于昆明市阳宗海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下属阳宗镇小屯村(原属玉溪市澄江县)的关索戏,于2011年6月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阳宗镇有一句歇后语:小屯村的关索——祖传。至于具体说祖传有多少年了,估计没人说得清了。85岁的关索戏省级传承人李本灿回忆,小时候曾听爷爷说,关索戏在诸葛亮平南时期就有。而中国傩戏协会会长曲六乙评价:“关索戏是戏剧的活化石”,指出了关索戏的久远历史。

  关索戏在云南仅只流传于小屯村,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汉族村子,全村I60余户700多人,距昆明约一个半小时路程。平时到了村子,感觉小屯村和别的村寨没什么区别。但到了春节,一切都显得不同。

  祭药王的神秘仪式

  每年的正月初一到十六,小屯村必跳关索戏,似乎不跳关索戏,年就过得不完整。周边邻县和其他州(市)的群众,也会从四面八方涌入小村子,使这个宁静的村子变得十分热闹。

  关索戏在春节正式演出前,要在腊月选定一个吉日举行“祭药王”。仪式在灵峰寺举行。这是小屯村一座重要的寺庙,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七年(1668年),由正殿、前殿、厢房组成四合院,殿内供奉五显灵官、文差、武差、牛王、五谷太子等17尊神像,主神是“五显灵官”,庙内梁柱写“蜀魏吴好汉盖世存天下;刘曹孙人物妙算传世间”楹联,昭示着与三国的渊源关系。

  选定的吉日当天,在五显灵官的神像前,由关索戏导演(一般由演刘备、关羽的年长者担任)在一张红纸上写“敕封有感风火药王”,左右两边分别写上“鼓板仙师”、“声音童子”,贴于灵峰寺上殿的神位上,这就是药王关索的牌位。细心看,就会发现牌子里边的“火”字是倒着写的。据村民讲,不倒着写的话会引起火灾。挂完牌位,众人将存放于箱子里的20多个关索戏中主要人物面具取出,按前四、中六、后五的顺序供在神像前的木桌上。

  将面具放好,祭药王仪式就要正式开始了,这在当地又叫“立药王”。药王不立是不能演关索戏的。先由几个参加演出的演员在本村村道上捕捉一只公鸡(当地人称“撵鸡”,无论是谁家的鸡,只要见到就可以捉)。公鸡撵来了,要让它自己啄几粒米、嘬几口酒才显得吉利。有时候公鸡被撵得都绕村子跑了大半圈,不敢吃米,但大伙只能耐心等。等公鸡啄米吃、喝了酒后,然后把鸡杀了,将血滴进酒碗里,用一根鸡毛蘸点血酒抹于面具上,然后演员跪在“药王”牌位前,由抱鸡的人念“领生(牲)词”,完毕后将鸡血滴进酒碗,全体演员喝完鸡血酒后祷告:“药王大将,今年我们诚心诚意替您家玩玩,请你保佑我们清吉平安……”

  整个仪式,演员们跪拜有序,虔诚,肃穆,庄重。

  祭完药王后,演员们就开始排练,一直到年三十。年三十晚上,演员们洗完澡,吃住都必须在灵峰寺里,不能回家,不食腥。近年来,随着年轻演员的加入,规矩有了些变化,如洗澡可以不在寺庙中,晚上也可以回家睡觉,但不可行房事。

  独特的表演

  今年春节我去小屯的时候,刚好是正月初一。这天是演关索戏的队伍最忙碌的时候。关索戏不仅在本村演出,有时还到阳宗坝子的各村巡演。每到一村,演出队伍先要绕完村中所有街道,称为“踩村”;巡回中路过街道,则称为“踩街”;应村民约请到家中唱一些祈求清吉平安、吉祥祝贺的祷词,称为“踩家”。队伍所到之处,深受欢迎。

  早上10点多种,关索戏的队伍出现在街头,众人纷纷让至两边。而百姓们早在自家门口燃起松柏枝。队伍就在一路的欢呼声中到了阳宗镇。下午2点来钟,他们先随耍龙、耍狮、花灯、龙灯等各种表演队绕镇子表演一番,踩街、踩巷,然后到村民家中踩家。踩家完毕,主人家一般都会给一些礼钱作为酬谢。

  “踩街”和“踩家”结束后,关索戏正式演出。村中稍微宽阔一些的场子,就是演出的戏台。

  每次演出都是从《点将》开始的。这一出戏,讲的是蜀国皇帝刘备和丞相诸葛亮把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关索等角色(大将)点出来,进行分封,接受任务。演员均用本地方言唱白。但见刘备、诸葛亮站在正中央,等待分封、点将的人分列两边。黄忠领旨后,走入场子中央,表演一番武打动作后,站回原位。

  分封点将结束后,全体演员退场,开始演出正戏。在20多出常演的剧目中,以二人对打的武戏较多,讲究套路,不得乱来。

  按规矩,关索戏只能在白天演出。所以,太阳落山之前,演员们就回到灵峰寺将戏服、面具等归置好。从大年初二开始,关索戏的队伍就走得更远些,为周围的村子和乡镇踩街和踩家。每进一户人家,同样能收到主人家一份礼钱。

  关索戏演员阮继生介绍,关索戏的唱腔有长板、短板、报信板、七字板、十字板、哭板、大刀腔等。演唱没有复杂的器乐伴奏,只需敲锣、打鼓即可,听起来节奏感很强,非常精彩。

关索戏有人物,有情节,有故事,有冲突,有故事的独台戏或连台戏,所以就特别好看。据说,过去关索戏有100多个剧本,但后来有些失传,有些在“破四旧”的时候被烧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又可以演关索戏了,龚向庚和儿子凭记忆,整理出30多个剧目。
龙泉寺送大香

我第二次去小屯的时候,是正月十四,正赶上阳宗镇送大香的日子。

这一天,关索戏表演队伍要和其他村子的表演队共同为过年的乡亲表演节目,同时他们还承担着把大香送上龙泉寺的重任。大香是一根高达7.1米,顶口直径为1.3米,底部直径为0.6米,中间香为新砍柏木制成,四周竹篾编织,外层裱以三国内容为主的彩画,如桃园三结义、千里走单骑等。据介绍,这个仪式主要是祈愿吉祥安康之意。

早上10点多,数千人的祭祀队伍在新街村委会老街上聚集,来观看的人更是达四五千人。两柱大香放在架子车上,用绳索牵引,大香前边十六名男女各执五色旗,再前面由四名男子鸣锣开道,最前面是老者抬火盆焚香柏、抛洒净水。关索戏队伍紧随大香后。秧佬鼓迂回跳跃边舞边行,灵动飘逸,节奏感极强。再后是秧歌、耍龙、耍狮、花灯、龙灯等近10支文艺队载歌载舞。整个送香队伍长近两公里,穿街过巷,不一会出了村子,越过田野,沿着崎岖的山路盘旋而上,前往位于山顶的龙泉寺。

到了龙泉寺,其他队伍就在寺庙前的场子里按照各乡、各村依次排好队,等关索戏的队伍护送大香进入寺中再表演节目。大殿内,关索戏的演员们在玉帝面前横排开来念颂词。此时,大香安放在寺门口,用梯子搭着,把700-800公斤香面(锯木、柏枝叶、细沙)填装大香内。

正月十五早上,由村中长者主持点香仪式,大香点燃后,一两个月不会熄灭。正月十六是正元上会,中午以后,人们就可以将点燃的小香插在大香上祈愿。

正月十六演出结束后,所有演员要回到灵峰寺,先到“药王”神位前脱戏装,然后两人一组,先朝寺门外作揖、叩头,表示谢天地,再转向神位跪下磕头,对着药王的神位说些感谢的话,然后将戏装仔细叠好,交给寺中的管理者放入木箱之中,等来年再用。等到半夜的时候,关索戏演员们把药王的神位请回到村西头一个叫“南潭”的地方,村里人都认为那里是村子的发源地。

血缘与谱系

阳宗有句顺口溜:“小屯村,玩关索,传留子孙”,说的就是关索戏演员角色是世袭的,由父亲传给儿子,儿子又传给孙子,没有子嗣只能从侄子或亲属中替代。今年33岁的周如文,他的爷爷、父亲演的是张飞,到他还是专演张飞。

81岁的关索戏省级传承人李本灿回忆:小时候曾听爷爷说,关索戏在诸葛亮平南时期就有。还有观点认为,关索戏是三国时候的“样板戏”。它对戏剧研究者有着非凡的吸引力。

2009年9月,玉溪市澄江县文化馆提出,将关索戏作为云南省申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项目,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一致同意推荐小屯村关索戏申报。期间,在文化部评审专家建议下,调查小组对关索戏的“传承谱系及传承人”进行了补充调查,理清了关索戏两条最重要的传承谱系:龚兆龙→龚成中→龚元明→龚其富→龚丕基→龚占鳌→龚向庚→龚自文;李成龙→李连才→李增寿→李本灿→李本信、李本能→李本源。

2011年6月,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国务院正式公布,关索戏榜上有名。

2009年12月,昆明市成立阳宗海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管辖范围为呈贡县七甸乡、宜良县汤池镇、澄江县阳宗镇3个乡(镇)。这意味着,申请更改关索戏保护单位是迟早的事。作为关索戏的申报地区玉溪市澄江县将少了一个国家级项目;而关索戏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荣誉,则属于了昆明市。

面对这一结局,作为原来申报地区澄江县和保护单位澄江县文化馆显得很坦然。“关索戏是我省优秀的传统戏剧,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只要老祖宗留下来的优秀遗产能发扬,不要断送在我们手中就好了,具体谁来保护我觉得无所谓,保护好了就行;但以后我们还是会关注的。”澄江县文化馆李金芳馆长说。

而接手关索戏保护的阳宗海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和作为保护措施的基层践行单位阳宗镇,也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去年春节期间,由当地政府引导,民间自发组织了龙泉寺上元盛会。目前,阳宗海风景名胜区社会事业局对关索戏的保护已有一个较为完善的考虑:对现有的老艺人进行重点保护,积极支持传承人开展传承工作,进一步对关索戏进行重点调查,整理出版相关研究著作等。


(作者单位: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文章来源:云南日报 2012-07-06
微信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NzU1MjUxOA==&mid=206004729&idx=1&sn=9ec62d9ad0da3a9ca47519621b2ea7b5#rd

[ 本帖最后由 若只如初见 于 2015-10-8 17:22 编辑 ]
欢迎关注“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