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张经纬:《划龙舟、吃粽子并不是为了纪念屈原》

张经纬:《划龙舟、吃粽子并不是为了纪念屈原》

端午节又叫龙舟节
       端午节是中国独特而富有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我们能想到的节日习俗就是吃粽子、划龙舟(以至于这个节日的英文名就叫“The Dragon Boat Festival”——龙舟节),还有不太知名的喝雄黄酒(从《白蛇传》里看来的),用艾草、菖蒲驱除蛇虫等习俗。当然,还有“屈原”。
       可要说我们对这个节日了解多少,还真不多。今日每个民俗节日都有明确的主题,春节欢度、重阳敬老,甚至本意踏青的清明节,也固定为哀思逝者之日。但是端午节就很奇怪,如果说,粽子和龙舟还勉强和屈原联系得上,那么雄黄酒、艾草又是怎么回事?此外,南方有不少地区,每逢端午节,还会因为划龙舟发生村落“械斗”事件,以至于有些地方政府不成文地禁止这个习俗。这难免让人有些奇怪,明明是一个划船为娱的节日,传闻韩国人也要抢先“申遗”,我们不但静悄悄,还要慎之又慎。其中又蕴藏了什么难以言说的秘密?
       其实前人也怀疑端午节的起源,尤其是可疑的“屈原”。闻一多认为把屈原和端午节捆绑在一起,是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中才出现的,而端午节很早以前便已存在。他在《端午考》中设想,“端午最初只是长江下游吴越民族的风俗,自东汉以来,吴越地域渐被开辟,在吴越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对流中,端午这节日才渐渐传播到长江上游以及北方各地。”天文学家陈久金则认为,“后世的端阳(午)节就是上古越人的年节”,并提及越人“以铜鼓庆祝新年”的仪式也与端午节时间重合。
       闻一多对他的想法没有给出很明确的解答,但是他的困惑给我们提供了两点思考。第一,端午节存在着两股暗流中争锋相对的力量。一股以“龙(舟)”为偶像,赞美拼搏、争先,表现了立志在这个节日里斩获头筹的勇力和气势。另一股力量虽然具体表现繁多,但无疑都在抵抗“端午”时节所蕴藏的“灾难”——龙蛇、毒物势力。其中的共同点,都是围绕着“龙(舟)”。


古代铜鼓上的纹饰(蒋廷黻:《铜鼓》,第108页)



2000年前的原始龙舟赛
       为了解开这两种力量的起源,我们先把屈原放到一边,看一下比他更早的龙舟习俗的起源。在古代南方地区,有一种铸造铜鼓的习俗,这种习俗从云南到两广、闽、赣都有保留(江西有个县就叫“铜鼓”),甚至到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越南都有。
       这些铜鼓的鼓面和鼓身保留了大量纹饰,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鼓身部分鲜明的“船纹”。考古学家闻宥、冯汉骥、汪宁生等人已经论证,这些船纹就是“我国普遍存在的龙舟竞渡之俗的写照”。这些2000多年前的龙舟竞渡图案描绘了什么情景呢?
       云南著名汉代遗址晋宁石寨山,出土的铜鼓“战船”形象是这样的:“船大而细长,首尾翘起,船首饰鹢鸟首纹,船上同向而坐四人。船首一人头戴羽冠,羽冠向下,手执三角形器物,船中二人执矛,头戴大羽冠,船尾一人执长桨,羽冠向下。”这些人不好好划船,拿着长矛干嘛呢?
       来自广东南越王墓遗址出土的另一个铜提桶上也有类似纹饰,上面就更清楚了:其中1人高立于船台上,左手前伸持弓,右手执箭(第2船立船台之羽人头着矮冠,左手持靴形钺,右手执首级[首级披发],似属主持祭祀的首领形象)。船台前3人:头一人亦左手前伸持弓,右手执箭;第2人坐鼓形座上,左手执短棒击鼓,右手执一物。第3人(紧靠船台者)左手执1裸体俘虏(俘虏长发),右手持短剑。


西汉南越王墓出土铜质提桶上的船纹图象



       古代铜鼓图案显示,华南古人坐着龙舟不是划船,而是拿着兵战斧、弓箭,一边战斗,一边用俘虏的首级祭祀!这是不是久已消失的古代传说呢?明末广东诗人邝露著有《赤雅》一书。书中记录了大量明末时广西民族风俗,其中一则生动描述了“桂北竞渡”的情景:“桂林竞渡,舟长十余丈,左右衣白数人,右麾白旗,左麾长袖,为郎当舞。中扮古今名将,各执利兵,傍置弓弩。遇仇敌,不返兵,胜则枭而悬之,铙歌合舞。十年一大会,五年一小会,遇甲戌为之,有司毫不敢诘。”
       非常有意思的是,这些人并不安于划桨,而是“各执利兵,傍置弓弩”——与铜鼓船纹图像活脱无异——他们手持兵器,仿佛是去专门寻仇。遇到仇家“胜则枭而悬之”,不但要把死者枭首,还要悬挂,“铙歌合舞”。看来这种铜鼓纹饰上的祭祀习俗,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通常把这种习俗称作“猎头”——今天职场“猎头”本意就是从这儿来的——但是,古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粽子是最古老的“方便”食品
       《南州异物志》等文献提到了古代广西乌浒人的“猎头”习俗,他们虽不乘舟,但往往会在春月外出斩获外人首级,用首级祭祀“田神”,回家进行保佑农业兴旺的巫术,在猎头成功后还伴随“击铜鼓歌舞饮酒”的庆祝活动。“猎头”是古代世界各地民族都普遍存在的习俗,从西欧的凯尔特人到南太平洋的毛利人都有记载。根据对当代猎头者的研究显示,“斩获一个死者的头颅,就控制了他的灵魂”的观念曾经广泛流行,斩获越多死者,就有更多的“灵魂大军”为之驱役,这样众多仆从可以提供丰厚的农业收成。


毛利人的独木舟,藏于新西兰奥塔哥博物馆。张经纬 图



       天文学家陈久金认为,最初的端午节为夏至日(农历五月十五左右)——一年中北半球太阳直射地面时间最长一日(白天最长,黑夜最短)——而不是农历五月五日,而这天为百越人的新年。从这个角度来看端午竞渡的性质,这个假说或许可以成立。在每年这一天,百越人集体乘驭“龙舟”出发,猎取新的人头,肥沃新年的土地——谁能在龙舟赛中争先夺得竞标(一个来自江中的死者),便将预示下一年的丰收。
       有了这样的思路,我们再看端午节的各项莫名的习俗,就有了答案。端午节起源传说除了和屈原有关的版本外,还和春秋的伍子胥、东汉的孝女曹娥有关,后两者都是一般意义上“吴越”地方居民。无论是水神祭祀还是名臣、孝女祭祀,都无法概括这三者之间的共同点。但他们具有共同的死亡方式(溺于江中),以及和龙舟习俗的结合方式——划龙舟的目的是为了“拯救”(捞起、获得)他们的尸体,而非使之复活。
       那么,有人作为猎头一方,必然有人作为牺牲一方。既然猎头者往往乘坐象形为“龙”的战船,那么一切以“龙”为敌的方式,无论象征(以兰草、菖蒲等剑状物象征斩杀蛟龙)还是物理(用雄黄等矿物毒杀虫、蛇)方式克制“龙、蛇”,都会成为感到威胁一方,具有防御功能的厌胜之术。这就使该节日同时融合了相互抵触的主题。
       最后,有关端午节的其他习俗,比如“吃粽子”和“寒食”(后者是一个与春秋晋国人“介子推”故事有关,易于混淆于清明节的风俗),在“猎头”文化中,也能得到圆满的解释。据研究,猎头活动为了避免误伤同族,需要(划行龙舟)前往相当距离之外的异族地盘,选择与己无关的外人,因此,需要携带“方便”熟食,而“粽子”就是一种适合古人长距离行军的“速食”。【无需生炊便可进食,防止被他人窥破踪——发表版本无此句。】从这个角度上说,粽子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旅行食品”。将粽子与拯救屈原联系起来,只是后世旁观者的一厢情愿。


粽子



与时俱进过端午
       我们从古代文献和铜鼓纹饰中,窥见了端午习俗神秘的原始形态。今天看来有可能会让我们产生一些不适感,但至少可以证明,这是中国文化非常底层、独一无二的部分,也是其他国家无法抢注的文化遗产。
       现今由“划龙舟”而引发的村落械斗在华南诸省时有发生——械斗的原因,往往是参与竞渡的龙舟划出了本村河道范围,进入外村河区(让人联想到一种具有明显冒犯性质的“外来杀气”)。但和历史文献和图像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迁。端午节大都褪去了早期那种强烈的暴戾气氛,留下来的是甘美的粽子、激昂拼搏的龙舟竞赛。
       由此可见,对待传统,大可不必守旧如旧。 【不论是历史节日还是儒家传统,古典时代的遗留并不表示都是不可抛弃的瑰宝,只有将传统逐渐更新,剔除其中无法与现代对接的陈腐成分,才能与时俱进,融为我们今天欣赏、审美的主题。——发表版本无此段】


本文发表于《澎湃新闻》【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38202
文字版来源于作者豆瓣主页:http://www.douban.com/note/504744946/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大王派我来巡山啰~~~~~

TOP

关于端午节起源的梳理:

大王派我来巡山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