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民俗学与中学语文教学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民俗学与中学语文教学

民俗学硕士教中学是一个重要的职业去向,既是民俗学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文化继承发展的需要。而作为教育硕士,尤其是中文专业的教育硕士,进行“民俗学与语文教育”的教育,已经十分迫切。我们在华东师大教育硕士课程中,强行介入,开设了“民俗学与语文教育”课程。也在海上风论坛开设民俗学与基础教育板块,希望唤起中学教师学习民俗学的热情,这样也就推动了大学的中文系,尤其是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民俗学民间文学的教育工作。
为此,在海上风的板块写了这样一些话:

     “民俗学与中学语文教学”是我们在教育硕士中文专业中开出的一门课程。课程是经过争取而得到设立的,这是我们扩展民俗学影响力,在全社会形成尊重民俗文化传统,热爱民族民俗文化的一项措施和举动。
    在基础教育的小学中学的语文体系里面,民间文学的分量在百分之十几到二十几不等,这不能说很少,但是如果加上其他中学课文中描写民俗文化的篇章,则占到课文的半数以上。举例说,鲁迅的《祝福》,《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民俗内容占到一半以上,前两篇就是关于民俗的作品。民俗教育缺位,难道可以成为一个好的中学教师吗?
     假如中学教育中有不当的民俗观点,到大学学习民俗学就会很难,更重要的是造成一代人错误的民族文化观念,岂可忽乎哉!
     故期待各位理解本人的用心。希望各位有志于基础教育的朋友来到这里,探讨中小学课文的民俗教育问题,使我们的社会形成尊重传统的良好风习!也使中小学教育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有更多的人文精神的渗透和关怀。

     民俗学本来就是研究民间社会的习俗的,离开了基础教育,这个学科也就会成为空中楼阁。
     其实,更重要的还不仅仅是中学,而是幼儿园,要让幼儿园老师承担外婆讲故事的角色,而不仅仅是教教英文单词,背背古诗的那样的幼儿教师。

[ 本帖最后由 suntree 于 2009-3-6 23:56 编辑 ]

TOP

给这些中学教师上民俗学课的时候他们懒洋洋的,打哈欠。作业也不上传,问题很大,要耐心和他们交流才行。
自己的教法也要改进。咳,要不怕苦难啊!

TOP

谢谢关注鼓励!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在应试教育背景下,中学教师的境界不可能有很大的提高。
所以,这是制度问题,当然也有教法问题。
欢迎交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