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二十四节气”踏上申遗之路

“二十四节气”踏上申遗之路

作者:王福州 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4-5-6 第3版

原题:申遗:面向传统撷英 面向未来传承

   
编者按:38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位列缔约国排名第一;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当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一届大会主席,成为该组织历届“掌门人”中的首位中国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培训中心设立在北京——中国非遗保护,在承袭文化传统的同时,镌刻着新的历史,被国际同行赞誉为“中国经验”。在重视传统文化复兴的今天,非遗保护道路依然漫长,意义更加深远。


    “清明断雨,谷雨断霜。”随着“谷雨”这一节气的到来,春天的脚步渐行渐远,农耕的节奏则随之加快。继去年珠算成功申遗,农历二十四节气,这一镌刻着农耕文明印记、跳动着传统文化之脉的精神符码,不久前踏上申遗之路。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人类创造力、想象力、智慧和劳动的结晶。对一个民族来说,非遗是珍贵的传统文化记忆和精神血脉的延续;对于整个人类而言,是滋养心灵的精神家园。中国对非遗这个词不再陌生,始自2001年昆曲被纳入世界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申遗,即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申请加入世界遗产这个具体的非遗保护行为,也逐渐成为我国公众关注的话题。

    申遗申什么?

    拓展申遗视野,兼顾文化传统的多样性与世界性

    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经多次不同文明的碰撞与融合;在广袤的地理空间里,不同地域孕育了不同的民族,滋养着多样的文化传统——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拥有名目繁多的文化遗产,优先选择哪些推向世界来申遗?既要考虑其迫切性,又要兼顾多样性与世界影响力,可以说,申遗路上自有其节奏,自有其轻重缓急。

    以新近申遗的二十四节气为例,它将天文、物候、农事、民俗完美结合,千百年来一直被我国人民所沿用。尤其在追求“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力求建设美丽中国的今天,二十四节气所蕴含的古老智慧深有价值。相较于最近网络热议的韩国暖炕申遗,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含量更厚重,其当代性与对世界其他国家发展的借鉴性也更为深远。

    如今,我们已有38个项目分别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遗代表性名录项目、优秀实践名册项目和濒危抢救性项目,位列缔约国第一:古琴艺术和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代表着中国古典审美情趣;剪纸、皮影戏蕴含着浓浓的民间气息;侗族大歌、格萨尔、玛纳斯、呼麦、藏戏等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已有1300多年历史的中国雕版印刷技艺,不仅实现了诸多中华典籍的流传,而且推动了世界文化传播史进程;沿承7000多年的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既在历史上创造了中华本土的建筑经典,还深刻影响了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的建筑文化……面向未来,展现出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当代性与世界性,是这些项目共同的特质。

    申遗是终点站,还是加油站?

    申遗只是一种手段,面向未来,传承文化传统的基因是根本

    非遗潜藏于经史子集,也存在于传统伦理道德,更扎根于伟大的民族精神,在重视加强传统文化调研与保护的今天,非遗更是我们的重要“索引”和宝贵财富。让非遗面向未来,是传承文化的需要,也是保持文化多样性和持续性发展的需要。申遗成功,有助于扩大非遗影响力,增强非遗保护力度,但还需小心重申遗、轻保护:申遗,说到底,不是为了加入联合国非遗名录或名册,而是为了提高人们对文化遗产的重视,为了更好地传承其蕴含的文化传统。在我国非遗保护的道路上,申遗是值得记取的精彩华章,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积累、不断探索的传统文化保护经验。

    我国10余年来的非遗保护之路,在国际上被誉为“中国经验”。这是一条依据国情,以传承人为核心,以持续传承为重点,以保护文化多样性并促进各民族、社区、群体和个人间的相互理解、尊重和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政府主导、民众参与、扎实推进的传承保护之路。非遗保护十余年,从初始单一的项目保护,到整体、系统和综合的全面保护,已经走在自觉科学保护的道路上。一方面,积极立法保护。继《文物保护法》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文化领域的第二部法律,标志着我国非遗保护走上历史新阶段。另一方面,大力推动与其他国家的合作。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我国成为世界上最早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国家之一,我们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开展了近10年,比如与周边国家就非遗传承保护展开联合申报和共同保护:已申遗成功的蒙古长调就是我国与蒙古国合作的成果,与土耳其、东盟等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正在进行之中。此外,与非遗项目的丰富性相适应,我们建立起多层次、多维度的传统文化保护体系。比如,通过全面普查,建立起包括数量、项目产生的渊源、演变的历史过程、现状、传承人、保护措施等在内的我国非遗基本情况“台账”;建立国家级和省、地、市级四级名录保护体系,以及对国家级传承人名录进行公布的制度;设立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保护文化生态空间的完整性和文化资源的丰富性,等等。

    如果说“中国经验”是国际社会对我国非遗保护已有成绩的肯定,直面新规则,挑战旧惯例,在完善已有经验的同时,开始新的探索,则是文化传承路上新的成长点。如联合科技部和教育部,开展学术研究与梯队建设,为非遗传承保护提供学术支持。最近,“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等非遗项目被成功列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城镇化进程中的非遗传承保护”被列项国家社科基金:借力学界,共同保障传统文化在未来的传承之路。再比如为部分非遗传承人争取到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待遇,打破长久以来非遗传承人被视为“匠人”的边缘化身份,提高传承人的社会地位与荣誉感、责任感。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科研机构、学校和企业联合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成班带徒”的非遗项目教育列入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入学范畴,从而从根本上解决非遗后继人才匮乏的问题。

    面向未来的两大观念

    “了解过去的一千年,是为了更好地建设未来五百年”

    面向未来,两大观念的重塑尤为关键。其一,提高对非遗保护使命的认识。100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数次巨大的冲击,中国当代城镇化进程是最为切近的一次。作为传统文化基因的携带者,非遗如何在自保的同时,担当起对传统文化的责任?我们正在陆续推出相应的扶持计划,如针对随着传统古村落的消失而渐行渐远的民俗、传统手工技艺与地方戏曲的保护计划。我们需意识到非遗所强调的不仅是物质成果,其蕴藏在这些物化形式背后的精湛的技艺、独到的思维方式、丰富的精神蕴含等,更是非遗的本体。例如,古琴艺术,我们看到的是古琴和演奏家,而构成真正意义上非遗的,是我们看不到的古琴的发明、制作、弹奏技巧、曲调谱写、演奏仪式、传承体系、思想内涵等等。如古琴艺术,很多非遗项目虽然通过物化的形式得以呈现,但其价值主要依赖传承人口传心授。也正因此,非遗重视人的价值,重视活的、动态的、精神的因素,重视技术、技能的高超、精湛与独创性,重视人的创造力,以及通过非遗反映出来的该民族的情感及表达方式、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等。这对于我们复兴先进的文化传统尤为关键。其二,对于已成为非遗保护“中国经验”重要组成部分的“生产性保护”,我们需要深化对其内涵与外延的研究。在提出“生产性保护”以来的这3年中,已有两批共98家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向社会公布。不过,生产性保护不仅仅意味着茅台、五粮液酿造等物质层面的技艺传承,还应拓展到对舞台艺术等精神产品的生产性保护。同时,需认识到生产性保护不等同于工艺品的工业流水线生产。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所述,非遗保护要“合理利用,适度开发”,不是为了保护而保护僵化地留住历史,更不是在市场经济进程中过度开发。非遗项目有其自身的艺术规律,核心技艺要防止机器化和规模化生产,选徒带徒有其自身特性和要求,不可随意改变,生产性保护之路也需多彩多样:如多个非遗项目的综合性保护、单个项目的深度保护、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有效融合的保护模式等等。

    “了解过去的一千年,是为了更好地建设未来五百年”。非遗同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教文化共同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石。非遗保护的真正目的,在于面向未来的传承文化传统,在于为中国当代文化的创新与世界文明的发展提供动力。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少年时,祖父教我这首《二十四节气歌》,开启了我感知世界的新视角;多年后,我的孩子在城市的春天里唱念这支歌。生命,不正是因为这样的点滴传承,晕染出融融暖意吗?非遗保护的实践诉求,不正是通过唤起一代代年轻人的文化自觉,从而渐渐确立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强吗?

    可以相信,在全社会的关注和呵护中,承载着中国传统与中国智慧的非遗将在未来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http://epaper.ccdy.cn/html/2014-05/06/content_124106.htm

TOP

作者是文化部非遗司负责人,所以“二十四节气”申遗看来是正式启动了。。。

文化部非遗司简介:
http://www.ccnt.gov.cn/gywhb/jgs ... 0111121_278093.html

TOP

不是说按排队的话,今年排到火把节么?

TOP

回复 3# 的帖子

火把节是2012年提交的,两年的评审周期,今年11月底见分晓。

二十四节气过去提交过,今年应为“重启”,什么时候有结果还得另说。

TOP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农历二十四节气

类别:民俗
地区:中央   
编号:Ⅹ—68
申报地区或单位:中国农业博物馆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期,中国古代先贤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订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它们是: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它们是: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它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相差1至2天。

二十四节气为中国大众所普遍接受,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二十四节气的影响,一些节气和民间文化相结合,已经成为人们的固定节日。最著名的清明、立春、立夏、冬至都融入了节日的氛围,夏至、暑伏也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以致民间有“冬至饺子、夏至面”、“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说法。在这些节令中,往往伴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

二十四节气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其中既包括相关的谚语、歌谣、传说等,又有传统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工艺品、书画等艺术作品,还包括与节令关系密切的节日文化、生产仪式和民间风俗。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TOP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九华立春祭、班春劝农、石阡说春

2006年5月20日,“二十四节气”作为民俗项目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1年5月23日,浙江省衢州市的“九华立春祭”、浙江省遂昌县的“班春劝农”、贵州省石阡县的“石阡说春”作为民俗类项目,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TOP

九华立春祭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2011/6/27 15:53:15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九华乡外陈村,地理位置在东经118度48分387秒,北纬29度06分113秒,衢州九华梧桐祖殿是当地立春民俗活动的主要场所。

  农历立春日为祈福日,它的主要活动有:祭拜春神句芒、迎春接福赐求五谷丰登、供祭品、扮芒神、焚香迎奉、扎春牛、演戏酬神、踏青、鞭春牛等,构成了衢州地方特有的民俗活动。而鞭春牛是九华立春活动的重要环节,也是活动高潮,由人扮句芒神鞭打春牛,地方官行香之礼,以表示劝农勤劳和春耕的开始,具有浓郁的衢州地方特色,表达了人们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财物丰盛等愿望,以此为开端,带动二十四节气民俗活动,有其独特意义。

  衢州九华梧桐祖殿立春民俗活动,通过“神”的造像来传播农耕文明和天、地、人的自然生态关系,弘扬其向往美好生活、顺应季节规律,掌握自然常识,适时动员农耕、发展农业生产等文化内涵,对建设和谐社会有着现实的意义。

  这种世代传承的民俗文化活动形式和活动载体是国内少有的,目前村中执掌这一民俗活动的传承人年事已高,后继乏人,面临濒临消亡的危险。因此衢州梧桐祖殿及立春祭祀应当受到政府的重视,作为国家珍宝予以保护,让古代延续至今的民俗文化得以长久保存和发扬。

TOP

班春劝农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2011/6/27 15:45:49



  “班春劝农”是遂昌的传统迎春文化形式。“班春”即颁布春令,“劝农”以劝农事,策励春耕。自古以来在遂昌任职的县级长官都要在春耕来临之际,举行鞭春礼仪,颁布春令、劝农耕作,名曰“班春劝农”。

  明代著名文学家汤显祖任遂昌知县历五载,以勤政爱民、兴教化、励农桑著称。立春前一日,遵制率僚属迎春于青郊,祭春神、鞭土牛、向士民赠“春鞭”,以鞭春礼仪,向邑人颁布“春耕令”,并作《班春二首》。乾隆年间,迎春活动演变为社会瞩目,全民参与的民俗活动。遂昌县城于立春日,制札“春牛”,导以仪仗鼓吹,游行东、西、南、北四门,观者塞路。民国后,官方劝农活动不再举行,民间上规模的迎春活动也一度中断。然而,城乡民众在立春日,家家备香烛,祭天地(神),插梅花、鸣鞭炮,以示“迎春接福”。

  20世纪80年代后,大田村村民自发组织上千人参与的班春劝农活动,基本复原古代祭春活动场面。从此,遂昌西部地区民众纷纷效仿,规模也越来越大,成为遂昌城乡群体的民俗活动。2009年,大柘镇大田村建立了“班春劝农”活动基地,举办一年一度的班春劝农活动。同时建立了大田“民俗馆”,收藏农耕文化的实物资料,对农耕文化采取系统的保护。

TOP

石阡说春

铜仁网 2012-10-16 10:26:11 通讯员 黄树定 摄影报道



  “说春”古名“鞭春”。其俗渊源甚古。每岁“立春”时节前后,“春官”手端“春牛”走村串寨,挨户说春。本县花桥镇坡背村封姓家族,相传是唐朝开国年间所封的春官“说正春”,封姓享受“鞭春之礼”待遇,民国时期到省政府办有说春“执照”,按封地说春。除坡背村封姓外,县内各地皆有“春官”,时至今日,艺人上百。说春词曲调简单,唱读时讲究“字正腔圆”。“正春”说得出本身根源;“野春”(耍耍春)不拘古节,灵活应变;“花花春”几乎全是吉语。其内容主要是说“二十四个农事气”、说“渔樵耕读”、说“四大布周”,内容涵盖历史、地理、人文等方方面面。

延伸阅读:

说春(石阡县)



  “说春”是石阡侗族人民世代流传下来的一种民俗活动,主要流传于石阡县花桥镇坡背村,活动范围辐射到全县各地。石阡,位于贵州省东北部,隶属铜仁市,东毗江口、岑巩,南接镇远、施秉,西连凤岗、余庆,北交思南、印江,是一个深处贵州东北部腹地的山区县。石阡境内地形复杂、地貌多样,山地多、平地少,五陵山脉之南支斜贯全境。石阡多地下热泉,素有“热泉之乡”的美誉。

  说春,古名“鞭春”,其俗渊源甚古,时至今日,每岁“立春”时节前后,县内约有一百多个“春官”,手端“春牛”,走村串寨,或入县城,挨户说春。说春之人,称为“春官”。据考证:“春官”是我国二千多年前就有的官名,负责掌管邦国的礼节。据《周礼》记载:“以宗伯为春官,掌邦礼”。唐代也将礼部长官称为“春官”,从此朝中以“春官”为礼部的代称。历唐宋至明清,“司天官”属下有“春官正”“夏官正”等官名,明太祖设春、夏、秋、冬四官,谓之“四辅”。而有关“说春”之俗的文字记载,最早见载于宋朝。(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立春》说:“立春前一日,开封府进春牛入禁中鞭春。开封、祥符两县,置春牛于府前。至日绝早,府僚打春,如方州仪。”开封是宋王朝的东京都,所谓“如方州仪”即效尤地方风俗,到皇家宫廷内去行鞭春之礼。这说明当时各地专州就已经盛行说春之俗了。据旧《明史安然传》载:明宣德年间,石阡长官司正长官安然,负责管理“迎春”事宜。清朝是承袭明朝制度的。乾隆《府志》所载的“迎春”礼俗,明代早已盛行。据《石阡府(县)志》载:明、清时代,每岁立春之时,石阡府僚人等要整装集队,扎“芒神、纸牛”,“迎春于东郊”,打马游街,大排宴席,“行鞭春礼”,然后赴城南“劝农厅”,石阡知府要“劝农行耕”,并带头犁田等。民国时期封姓还到省政府办理“执照”,按地域说春。“春官”在规定范围内说春,“立春”气节一过,说到哪寨哪家,就把“春牛”放置在哪家人供奉,第二年又去从哪家人说起。清末明初直至解放前夕,是“说春”发展的鼎盛时期,“说春”范围不再有地域之分,每年立春前后,艺人遍布全县各乡镇,活跃在仡佬、侗、苗、土家等各兄弟民族的村村寨寨中,时达数十日。

  石阡县内说春的“春官”,分为“说正春”和“说野春”两种,全是农民。相传,花桥乡坡背村封姓是唐朝开国年间所封的“春官”,属于“说正春”。 据封氏称其“说正春”的来历是:相传唐朝开国初年,大封功臣,封氏兄弟封福兴、封福宪立下战功,当朝天子问他们要封什么官,二人异口同声说要当“子孙官”。古时候分封到外地的诸候王,各霸一方,都是子孙世袭。于是唐天子封他俩为“春官”。并且解释说:“春官”就是掌管一个地方的礼节,每年向封地内百姓讲一讲农事季节,一年之计在于春,不违农时就行了。兄弟二人想:这样的官子子孙孙都做得。于是“谢主隆恩”,封到黔地来了,沿袭至今。封氏讲春的范围是:镇远、施秉、天柱、八拱(三穗)、剑河五县。坡背封家只讲镇远、三穗二县。那时候,“春官”不说春,也不叫“讲春”而是“派春”。即将“春贴”印制出来后,交官府发下去,并收钱粮上来,统一交给封家,改朝换代后,有的官员不执行旧礼制,对封氏说:“你们封家既是春官,知礼知春,就应该去说给百姓知道,不能坐收钱粮。”封氏想:当初唐天子也是这样封过的。于是说:“要去说春可以,但是你们这些当官的吃五谷,靠人民养活,也要带头犁田,劝农行耕。”关于古代“春官”的认定,大多为有此方面的天赋及兴趣爱好的农人。其传承方式以自然传承和自发传承为主,现主要代表性传承人有:封复智、封家年、封复元、包正桥、封万明、封香寿等。

  作为侗族的民族传统,“说春”保存了独特民间音乐艺术、民间说唱艺术的原本文化圈子,既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文化成分,又在其他民族中传播,表现出石阡侗族独特的农耕意识。其残留有较多侗语因子,对侗族民族语言及其变衍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同时,“说春”“春词”的演唱采用侗以及土家、苗、仡佬等民族民间曲调来演唱,是研究各民族民间音乐及其交融的主要例证。

  解放初期,全县封氏春官有二三十个,野春官几百人,说春范围遍及湖南、三穗、镇远等地。至今,年轻人外出务工,不愿亲自参与说春,出现传承断层,后继无人,组织“说春”难度加大。现封氏春官仅有74岁高龄的封家年老人还在继续说春,全县野春官也仅有十几个还在小范围的活动,说春已表现为自生自灭的濒危状况。

     来源: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2012-9-21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人大代表李修松建议将二十四节气和气象谚语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07日

  中国气象报记者王晨 赖敏报道 “二十四节气和气象谚语是中国文化的印记,如果丢失了,是一种让人痛心的损失。”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文化厅副厅长李修松呼吁,将其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李修松说,二十四节气和气象谚语是中华民族的智慧,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理应申遗。

  他的申遗理由有三。首先,在传统的农业社会里,它们对指导农业生产非常重要;在今天,广大农村农民群众还在运用二十四节气,掌握天气气候规律,科学地安排日常生产生活,顺应农时、不违农时,科学种田,争取农业丰收。“当然,客观地说,随着农民进城打工、弃农经商等现象的发生,二十四节气和气象谚语的功能性似乎有减弱的趋势。”他坦言。

  其次,它们是中国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和民俗活动中积累下来的,是经验的总结。“比如,‘小暑打雷、大暑破圩’‘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惊蛰一犁土,春分地如筛’‘清明前后点瓜种豆’这些农谚是有规律可循的,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准确定,并且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另外,李修松认为还有一点非常重要:从文化上界定,二十四节气和气象谚语很有研究价值。如果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对现代气象学和科技发展可能会有所帮助。从这个层面来看,它们应该是国家级别里最高层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月4日,中国气象局党组印发一号文件《中共中国气象局党组关于推进气象文化发展的意见》,也提出“气象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明显提升,气象软实力显著增强,为气象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而二十四节气和气象谚语,不仅是气象文化的一种体现,也是气象部门在经济社会发挥作用时的一个帮手。

TOP

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扩展项目)中的二十四节气

农历二十四节气(三门祭冬、苗族赶秋、安仁赶分社、壮族霜降节) 浙江省三门县,湖南省花垣县、安仁县,广西壮族自治区天等县

TOP

引用:
原帖由 放牛班的课堂 于 2014-5-6 21:01 发表
类别:民俗
地区:中央   
编号:Ⅹ—68
申报地区或单位:中国农业博物馆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期,中国古代先贤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到秦汉年间 ...
二十四节气的规律在马家窑彩陶图饰中就有反应,说明古人早在五六千年前就掌握了其运行规律。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对人类的贡献,掌握了此气象运行规律,农业丰收就有了起码的保障。
气象规律与中医理论是中华民族的两大护身符,有此才保证了中华民族至少五千年文明史的绵延不绝。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