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2013年《民俗研究》目录

2013年《民俗研究》目录

《民俗研究》2013年第01期
非遗论坛
坚守与变通——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中的几个关系(刘德龙)
谁的文化,谁的认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中的认知困境与理性回归(刘正爱)
基于民众日常生活需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以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中心(朱以青)
文化认同与西部“非遗”的公法保护(雷秋玉)
社区性组织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实践与作用——以厦门龙源宫的“文物化”过程为例(邵媛媛)
田野回望:“非遗”保护与“被保护者”的真实世界——以东北渔猎、使鹿民为例(何群)
家庭教育传承对于“非遗”保护的价值和意义——以新疆少数民族民间文化传统为例(薛洁、韩慧萍)
民间文学
游戏童谣“牵郎郎”释说(王娟)
解析故事构成要素:雅各布森的理论视角(祝秀丽)
昭君戏在民间社火中的传播形态(徐翠)
民俗学立论的童话与现代性启蒙(黎亮)
民间信仰
驯鬼年代:鬼与节的文化生态学思考(张小军)
民间信仰能促进社会整合吗?——对湘东仙人庙的个案研究(陈彬、陈德强)
民俗宗教与村庄政治:山西义村“三官大帝”供奉之考察(卫小将、尚立富)
煤窑神信仰与民国初年的山西大同矿区社会(张月琴)
清代白帝天王信仰分布地域考释——兼论白帝天王信仰与土家族的关系(龙圣)
田野报告
婚约彩礼习惯与制定法的冲突与协调——以山东省为例(康娜)
交换型代际关系:农村家际代际关系的新动向——对江汉平原农村的定性研究(孙新华、王艳霞)
山东枣庄地区“仁兄弟”现象的人类学考察——以枣庄市市中区涝坡村为例(王明远)
学术评论
生产性保护:文化主体研究视角的理性回归——“第三届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王燕妮)
个人心史与学派历史勾连的困境与张力——评《李安宅与华西学派人类学》(齐钊)



《民俗研究》2013年第02期
女性民俗专题
社会性别研究中的“父权制”概念探讨(满珂)
“抗争”之辩:多重能动性、性别和马拉维政治(<美>丽莎•吉尔曼)
妇女当家:对农村家庭分工与分权的再认识——基于五省一市的6个村庄调查(陈讯)
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近代女神信仰(李从娜)
构建生命之美:女性民俗与当代江南女性(毛海莹)
民俗史
“耳听为圣”与先秦乐官的听风习俗(付林鹏)
“左史记言右史记事”新考(刘斌)
地方社会孕育的习俗传说——以明清湘潭食槟榔起源故事为例(周大鸣、李静玮)
岁时习俗的生态民俗学考察——以江南“照田蚕”为中心(周晴)
逝去的水神世界——清代山西水神祭祀的类型与地域分布(李峻杰)
传统中国乡村民众时间生活的类型划分及其结构关系——以江南地区为中心的研究(王加华)
田野报告
本主崇拜的村落记忆——对滇西南石龙村大黑天神信仰的个案考察(杨晓勤)
苗族村落社会中的文化生态嬗变研究——以纪巧村1989年以来春节习俗的渐变为例(麻勇恒)
应用民俗学
现代语境下的民俗艺术传播(张兰芳)
动漫•角色•符号:日本当代都市民俗的意义表达(韩若冰)
多元互动中的旅游展演与民俗变异——以丽江东巴文化为例(杨杰宏)
学术评论
浪漫主义传统与中国民俗学者的责任——评周星主编《国家与民俗》(王霄冰)

《民俗研究》2013年第03期
学术前沿
从民到公民:中国民俗学研究“对象”的结构转换(户晓辉)
民俗复兴与gongm**相联结的可能性——古典理想与后现代思想的对话(吕微)
民俗学与地理学交叉研究的理念与实践(董晓萍、王静爱)
劳作模式与村落认同——以北京房山农村为案例(刘铁梁)
生命经验的裸写:都市民俗志的潘多拉盒子(岳永逸、孔雪)
民俗史
平常的日子与非常的控制——一次晚清乡村危机及其社会结构的再思考(赵旭东)
“血社火”历史文化新探(李永平)
图形映像:“胜”与民俗观念(韩澄)
轿子的形成、演变与跨地域传播(张之帆)
战后日本manz**移民“记忆之场”的生成——以20世纪60—70年代原开拓团的建碑、祭奠活动为中心(赵彦民)
民间信仰
《清华简•赤鹄》篇与“后土”人格化(姚小鸥、卢翮)
商代的神灵世界——从帝臣看商代的神灵关系(王进锋)
多面的他者:16至20世纪中叶西方视野下的萨满形象(郑文)
狐魅崇拜的早期流变(任志强、庞晓蒙)
韩国龙信仰形成的研究(高福升)
民间文学
论秦巴谷地的民歌与民俗(陈建宪)
裂变中的传承:上海都市传说(魏泉)
论作家文学对民间童话的创造性传承与建构——以芥川龙之介的《桃太郎》为例(杜文倩)
学术评论
“醮会道释:港澳朱大仙信仰展”暨“中国渔民信俗研究与保护”学术研讨会综述(王熹)
区域民俗研究走向何方——兼评《黄河三角洲民间艺术审美研究》(王学文)

《民俗研究》2013年第04期
学术前沿
定位于现代社会日常生活的民俗学——“国际比较视野下的民俗学前景”笔谈(吕徵等)
文化本真性:从本质论到建构论——“遗产主义”时代的观念启蒙(刘晓春)
民俗学史
神话学视野中的《圣经》观照(梁工)
中国文化的一统与多元何以达致?——中西学界有关神明“标准化”与仪式“正统行为”的争论(杜树海)
古史辨、文化实践与蔡元培的民族学观(苏敏)
关公信仰问题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闫爱萍)
民俗文物
民俗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民俗博物馆建设(单霁翔)
数字民俗博物馆的建设与推广(周蕊、戚桂杰)
民俗文物:领域抑或视角?(关昕)
政治与遗产互动下的曲阜孔庙——以蒙元帝国前期孔庙的破与立为中心(王方晗)
艺术民俗
作为中国文化遗产的“洋风建筑”(李丕宇)
论瓦舍勾栏的兴废与说话艺术(张莉)
庙会献戏与村民生活的表达——以安国药王庙会为个案(李向振)
鲁南地区云肩技艺的考察及思考(崔荣荣、牛犁、王闪闪)
作为生活技术和权力技术的民俗仪式变迁——对解放区文学中民俗仪式的关照(张霞)
饮食民俗
由墓葬装饰品看赵宋王朝北方“民间盛宴”(陈章龙)
流动的家乡风味——饮食的记忆和想象(王素珍)
生态的“神符”饮食密码——黄河三角洲民俗剪纸中的生态饮食文化(孙永奇、孙笑非)

《民俗研究》2013年第05期
非遗论坛
资源化与遗产化:当代民间文化的变迁趋势(徐赣丽、黄洁)
超越“遗产观”的中国民俗学发展(陈映婕)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道德价值探究(李占伟)
民俗史
魏晋南北朝乳名考说(盖翠杰)
辇舆威仪:唐宋葬礼车舆仪制的等级性与世俗化(王铭)
明代大统历的社会流动与时间意义(陈雪)
清代民国的汉人蒙古化与蒙古人汉化(樊如森)
传统乡规民约何以可——兼论乡规民约治理的条件(周家明、刘祖云)
民间信仰
“三位一体”的火神——生活世界中的神话记忆模式研究(高海珑)
隋唐五代民间秘密宗教的开端(李浩)
明代的旗纛之祭:中国古代军事性祭祀的高峰(郭红)
王渔洋小说中的科举俗信(辛明玉)
民间文学
多面性“箭垛式人物”的形成原因及其启示(王伟杰)
赵飞燕故事及其小说变奏(阳清)
冯梦龙的民歌编纂(徐文翔)
西方人视域中的朝鲜鹊桥传说(石建国)
田野报告
从成年礼到同辈共同体:上海农村“庆号”习俗的社会学考察(马流辉)
家庭策略视角下的农民分家方式探讨——基于闽南北山村的考察(王利兵)
身体背后的社会:社会人类学视角下的台湾“宋江阵”研究(周传志)
学术评论
《中国古代民间故事长编》的特色与价值(刘守华/)
评陈连山《<山海经>学术史考论》(洪玲芳)

《民俗研究》2013年第06期
民俗学史
民俗学志与另类的中国民俗学小史:重读杨堃博士旧文(岳永逸)
民族志文本与文学文本----- 格尔茨《作品与生活》的文本现象学(李清华)
纽厄尔与美国民俗学会、会刊初创期的民俗学(蔡文娇)
美国公共民俗学会理事长Timothy Lloyd (罗仪德)访谈录([美]罗仪德、游自荧、丁珍)
民俗史
秦风余响:西和七夕风俗的复兴(刘锡诚)
“飞龙在天”:端午龙舟竞渡习俗考源(王若光、刘旻航)
从《老子》母性生殖崇拜的角度解读《太一生水》―― 兼论其在先秦学术史上的意义(于成宝)
从庙堂到民间:明清时期泰山文化之转变(周郢)
清代赘婿家庭地位探析(李伟峰)
艺术民俗
略论傩及其文化系统(陶思炎)
岩茶产制中的“技”与"术"------ 兼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手工艺"(肖坤冰)
乡土文化的传承、延续、断裂与再造―― 以山东菏泽面塑手艺发展变迁为例(杨帆)
武术民俗
从市井拳师到武术家的理想代表―― 早期黄飞鸿电影英雄形象的建立与其社会背景(彭伟文)
梅花拳何以成为"义和拳运动"的主导力量(唐韶军、戴国斌)
田野报告
民俗学学术伦理追问:谁给了我们窥探的权利?―― 从个人田野研究的困惑谈起(刁统菊)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院落的价值和功能探析(袁明宝、朱启臻)
地域文化的悲情叙事―― 以汕尾陆丰地区鬼节为例(郭凌燕)
随俗与立异:江淮地区一个乡村基督徒的春节习俗(周典恩)
从集市透视农村消费空间变迁―― 以胶东P市为例(徐京波)
学术评论
读《中国古代民间信仰:远古---- 隋唐五代》------兼论马新民间信仰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王玉喜)
禁忌理论研究的重要突破(王文兵)
《民俗研究》2013年总目录

附《民俗研究》2013年度中英文目录链接http://iwr.cass.cn/zjxqk/minsuyanjiu/201303/t20130329_14606.htm

[ 本帖最后由 lishihu 于 2014-4-15 11:14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