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儒学和中国文学研究的未来走向”学术座谈会

“儒学和中国文学研究的未来走向”学术座谈会

作者:韩李良    来源:儒学高等研究院    时间:2014-04-09  

4月6日上午,由“儒学与中华文化复兴”协同创新中心和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主办的“儒学和中国文学研究的未来走向”学术座谈会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召开。

  《文学评论》副社长张国星,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朱万曙,北京大学教授廖可斌,清华大学教授刘石,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杜泽逊、何朝晖、王承略、副教授赵睿才、翟奎凤、青年教师江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邹宗良、青年教师樊庆彦等专家以及山东大学研究生、博士生、博士后40余人参加了本次学术座谈会。座谈会由杜泽逊教授主持,儒学高等研究院党委书记巴金文出席座谈并介绍了协同创新中心、儒学院、尼山论坛、尼山学堂等情况。

  与会专家就儒学与中国文学研究的关系及今后的拓展都作了精彩的论述。张国星教授认为文学及儒学,乃至于人文学科,其哲学本体都是“人”。儒学和文学实际上是对同一个本体——“人”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和阐释,并阐述了地域文化性格的定义、形成、发展以及其对学术研究及文学创作所造成的深刻影响。朱万曙教授主要谈了两点,一是以《儒林外史》为例,阐述了如何以儒学视角切入研究文学;一是儒学的发展,不仅要重视原典研究,还应从物态的文化层面,重视如文物古迹等文化遗存的研究。廖可斌教授认为理学有两面性的,它对文学的影响除了过去学术界所强调的制约、扼杀文学发展的负面作用外,还有其积极进步的一面。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理学代表了中华民族理性思维水平的提高,带有理性思维的文学作品随之而产生;一是理学的出现,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主体理性精神独立自觉,是一种跨越,也是一种飞跃。但是理学的发展也带来了两个负面影响,一是消解了中国传统的圆融的审美形态;一是出现了轻视文学趋势。刘石教授认为应重新认识“尊经”、“宗圣”、“载道”、“原道”等儒学思想对我们的思维以及文学创作及文学作品形成的积极及消极影响。邹宗良教授介绍了他长期从事的科研课题《蒲松龄全集校注》,各位专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廖可斌教授建议注释难点,作成《校笺》式成果,尤具卓见。本次学术座谈会的发言高屋建瓴,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受到与会者高度赞扬。

  座谈会之前,张国星、朱万曙、廖可斌、刘石等专家参观了杜泽逊教授主持的“校经处”,对《十三经注疏汇校》予以高度评价。
附原文链接:http://www.rxgdyjy.sdu.edu.cn/showarticle.php?articleid=2661

[ 本帖最后由 崔911122 于 2014-4-15 08:16 编辑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