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在浮躁的大地上挖一口深井——读《影像中的国》

在浮躁的大地上挖一口深井——读《影像中的国》

新浪 2013年10月09日09:53  读书专栏  作者:范典



  “端起相机,不过是我打量这个世界的借口。”一位摄影师如此说道,他的话语虽轻,却使这种工业时代冷冰冰的技术产物,被赋予了人性的色彩。在如今数码科技包围我们的时代,摄影已然成为我们观察这个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台,在媒体触及不到的角落,手机、网络都为影像提供了最直接的展示平台。

  世界变化如此之快,中国的崛起让我们几乎无从辨识,幸好有那么一批玩摄影的人留住了中国往昔的印迹——《影像中的国》留住的是他们当年的时光,他们是真实记录中国影像的“眼睛”,也是这片创造奇迹的土地上的“良心”,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访谈集,更重要的是,它将中国摄影群体的成长和重要流派的形成进行了梳理,是从口述中建立的一部史著,里面有摄影师个人的精神成长史,从国家动乱年代走到现在,大起大落的人生境遇、时代氛围、命运历程……它的厚重,是一种年代秀,是一场时代展,从北京“四月影会”延伸出的是精神,而非一个组织,并未因解散而消散。

  “四月影会”是文革后在北京民间组织的一个独立摄影组织,主要成员包括王志平、金伯宏、王立平、罗晓韵、王苗、李晓斌、李英杰等人,这些人员都出生于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他们的青年时代,面对国家政权稳固、新生活发生突变,开始注重精神内核的充实。相机成为了他们审视社会的时髦工具,为了呼应政权机制,当时的艺术作品几乎成了“高大全”、“假大空”的摆设。这个摄影组织因为由一群年轻人组成,经常聚集一起研究西方摄影经验,当然在思想上比较有前瞻性,尽管他们不能免俗的会拍一些呼应时代的作品,但也尝试拍摄不一样的照片,比如避免“摆拍”,使被拍对象在一种更自然的情绪和氛围中真实体现。

  不论“四月影会”后来是不是被“招安”,它都是中国摄影史上不能被“绕过去”的一段,其中产生的几位代表人物及它的社会影响是不容忽略的。像鲍昆,虽然是影会中的后起之秀,但他对后来一些摄影组织的成立和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像上海的“北河盟”、北京的“裂变群体”。摄影在他看来,不应是娱乐和艺术的玩物,而更应具备一种深层次的负担,“我们抵制社会娱乐化倾向,因为它是一种毒药。我们的社会现在太需要一些公正的价值观了,希望这些年轻人拿着照相机娱乐自己的时候,还有一层意识——你应该再做些什么?能否为未来公民社会的建构做一些贡献?”

  是否有担当,和能否为这个社会进程提供重要作用,成为了摄影师的一种职能。书里引用了诗人于坚的话说:“一个历史学家说过,时间有三段:第一段是新闻时间;第二段是时代,时代是二三十年流行的时期;第三就是永恒。”摄影作品是否能够成为永恒,是否在未来站得住脚,最重要的还在于这位摄影师的内心是否应付得了时间赠予他的考验及社会列出的考题。他们中的很多人都认为,摄影不是为艺术,而应贴近生活、真实记录状态,否则反而“变成了阻断你和社会进行联系的工具”。每个时代都有好有坏,评判它的历史意义和价值不在当下,而是应该隔着距离去客观审视会比较恰当。这不是摄影师的任务,他们只需在按下快门的那一刻,尊重自己的内心、尊重影像的真实度,这就够了。   

  书中一些摄影师有的英年早逝,有的出国镀过金,有的转而搞理论研究,可是他们内心对摄影的热爱程度是一样的,对摄影的价值意义的认识和理解是相同的。玩摄影不可能足不出户,也不可能特立独行,他们之所以组成群体,是可以在相互的经验中汲取到灵感。很多人在那样一个刚刚开放的社会环境中,根本不了解摄影,况且在胶片机时代,玩的都是成本,只有扎实的学习理论基础,在尽可能的实践过程中解决技术问题,才可能让影像准确的定格下来。在而今过于商业化的浪潮冲激之下,摄影开始功利化、娱乐化、低俗化,它不再成为神圣的充当“上帝之眼”的工具,这是抛给摄影师的一个更大的考验:如何从饱和化的视觉传播年代中坚持自己的“良心”和“决心”,不以形式取胜,而是真正扎根于社会,从浮燥的景象中挖掘出让人印象深刻的故事?

  读完此书,才发觉每一张平面的照片,实际上就是一口时代的深井。当它与你的人生经历吻合时,它是你灵魂的记忆,当它与社会进程契合时,它是人类精神的一口深井。

  书籍信息:
  作者: 李玉霄 / 沈洪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副标题: 影像中的国 出版年: 2013-7-15 页数: 352 定价: 49.8 丛书: 中国国家地理&腾讯新闻 合作书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