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长江大学非遗社团2013年会直播平台~~

如何使民俗研究和家乡调查合为一体?

讨论小组总结发言(1)


    如果我们做非遗学术研究,那么首先得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口头或无形遗产,包括各种类型的民俗传统和民间知识,各种语言,口头文学,风俗习惯,民族民间的音乐,舞蹈,礼仪,手工艺,传统医学,建筑艺术及其他艺术。
    保护非遗我们可以从两个大的方面进行:学术研究和田野考察。
    首先在学术研究方面我们可以采取各种形式进行。
       1、开展学术会议,邀请民间艺术家或者民俗学方面的专家在学校开展学术讲座,普及非遗知识。2010年在亚太酒店召开了非遗论坛。20125月,中国-巴基斯坦民俗文化交流营系列活动在长江大学文学院五楼学术报告厅举行。
       2、阅读书籍,帮助建设非遗论坛。如果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搜集资料,查阅文献,丰富民俗知识,为非遗论坛的建设做出贡献。在2009年,长江大学非遗教学进入中国民俗学界最高水平的中国民俗学网·高校联盟版块。在同年3月:我们社团进入中国著名网站海上风民族民间文化论坛,继续发展。
       3、开展课题,发表学术论文。在这方面民俗学的专家教授发表了不少论文,我们学生也可以在这方面努力。在201010月,荆州传统工艺调查组大学生创新试验计划科研立项。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一成不变的,或者是局限于书本,它是灵动的具有生命力的,它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与我们息息相关。所以在田野考察方面我们可以做出很多行动,并且与自己的生活结合起来。
可以展开民俗调查,走访民间。20097月,田野调查小组马山民歌调查与研究课题组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山民歌进行调查。20101月,家乡非遗文化大调查之湖北长阳土家族调查与马山民歌调查启动。这些活动都是通过田野调查的方式保护非遗。
关注家乡的民风民俗,介绍家乡美食。在20103月:长江非遗学社开展首届家乡美食文化节2010年暑假,我社组织第三批“深度回顾家乡”非遗大调查。这些活动都是立足于家乡,立足于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上都是长江非遗学社这些年发展和开展活动的主要方向及途径,在今后的道路中我们要学习前人的经验,继承他们不惧艰险的精神。在保护非遗的很多方面上我们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在学术方面发展的力度不够,缺少学术方面的人才,论文发表的数量不多,论坛的建设力度不够。在田野调查方面,这几年也缺少实际行动,没有充分利用好自己家乡以及荆州群众艺术馆的资源。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发展
       1、继续邀请民间艺术家和民俗学专家进学校开展学术讲座,普及民俗知识。
       2、重点培养学术方面的人才,鼓励会员了解非遗知识。
       3、让更多的会员进入民俗论坛,参与民俗讨论,建设好论坛。
    在田野调查方面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荆州群众艺术馆和自己家乡的资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我们要多走访老艺人和民间艺术家多交流,在荆州本地的磨鹰风筝,汉秀,剪纸,蛋雕,根雕,青铜铸造等民间艺术都可以成为我们调查的对象。
       2、让会员们多留意自己家乡的民俗特色,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的同学可以从饮食,节日等方面调查民俗。
    在学术和田野调查上我们要注意培养新会员,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干。在组织调查时带上新会员让他们更多的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他们知道非遗不仅仅只局限于剪纸,还有很多其他的传统工艺。我们发展他们,组织同学去学习各种床头工艺,培养各方面人才。
    希望我们在今后的道路上共同努力,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为传统文化工艺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更好的发展非遗学社,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走进我们的生活。

[ 本帖最后由 长江非遗社 于 2013-12-22 21:50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忆我往昔,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风华楚楚。

TOP

回复 59# 的帖子

这是小组讨论的成果,有不足之处还希望各位同仁们给予批评指正。为了让社团有更好的发展,也希望各位前辈针对这一讨论话题向阐述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忆我往昔,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风华楚楚。

TOP

如何加强非遗社团组织建设工作

讨论小组总结发言(2)


    对于非遗社团组织建设中出现的问题,通过本小组认真的讨论,总结了如下几点:
    1、活动空间的局限性——我们需要多组织相互学习,尽可能从多方位、多角度来联手举办一些大型的活动,提高非遗影响力。
    2、理论知识的匮乏性——定期组织会员对相关非物质文化知识进行学习。
    3、会员少而导致经费不足——赞助是一个很不错的路子,每次活动都应该积极的出去拉赞助;或与学生会、各系部合作,这样还可以减少活动顺利开展的阻力。
    4、社团影响力不够——作为特色社团,我们应该全方位的将我们的特色向学校展示出来,可以多参与学校、系部举办的大型晚会,通过作品展览或者民歌民舞等特色节目来向全校师生展现特色。


[ 本帖最后由 长江非遗社 于 2013-12-22 22:02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忆我往昔,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风华楚楚。

TOP

如何更好地保持与加强学社和社会组织机构团体的联系与合作

学术讨论小组(3)


    为进一步强化非遗社“传承家乡文化,守护精神家园”的宗旨,强化社团成员对于荆楚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充分调动有潜质的会员参与学习和传承的积极性

一、与传承人或老艺人的合作、交流

    1、建立传承人定期拜访制度
   (1)在寒暑假期间,社团组织小组做荆楚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专程访问传承人或老艺人,并搜集相关学术资料,建立或强化社团与他们之间的联系。
   (2)在拜访过程中,要努力学习传承人或老艺人所教授的知识,在总结时需要认真地反思、回味,当涉及到学习传统技艺时更要端正态度,认真学习。
   (3)在开学前不久,参与调查的成员应及时集中汇册调查报告。在学期中,社团应保持每月一次的拜访频率,通过各种沟通手段与传承人保持畅通的联系。同时,社团可凭借调查结果充分、高效地开展相对应的社团特色活动,以更饱满的热情与活力向长大学子展现荆楚文化背景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2、建立传承人定期回访制度
   (1)在与传承人建立联络关系后,社团成员、干部做定期的回访,即保持每月一次的拜访频率,在每次与传承人或老艺人学习沟通之前,将前次的学习内容后的心得和搜集的学术资料的学习有效地反馈给传承人或老艺人,以期近一步改善和强化社团与传承人或老艺人的关系。
   (2)将每次特色活动的开展情况在做完总结后及时反馈给传承人或老艺人,请教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在之后的活动开展中结合具体活动内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近一步提高活动的质量,提升活动所产生的效果。

二、与政府部门的合作、交流

   (1)加强与荆州市群众艺术馆等相关文化部门的联络,认真学习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政策、文件。
   (2)与群艺馆领导或负责人沟通、协商,通过其拥有的传承人或老艺人线索找到对象,以方便进行深入交流;主动承担“非遗日”的校园宣传工作,以及为文化局等文化单位搭建平台,在长大校园开展“非遗日”的纪念活动,丰富“非遗进高校”活动的内容。
   (3)寻找机会与荆州电视台、广播台等传媒单位建立联系,在开展社团特色或大型活动时邀请他们参与,借由媒体的影响力宣传社团;同时,强化社团成员的通讯稿、新闻稿的写作能力,积极向电视台、广播台、报纸杂志等媒体投稿,使社团走出长大,增强声誉和影响力。

三、与学校各方的交流与合作

   (1)加强与校团委的沟通和合作,认真听取并合理接受校团委领导的意见和建议,争取校团委领导的支持和鼓励,争取校团委的资金支持。
   (2)深入与学院领导的沟通和交流,争取学院领导的支持和鼓励,并将学院领导所提出的批评和建议内化到活动整个开展过程中,期望提升活动开办的质量。
    (3)认真听取非遗社历届指导老师和历届会员、干部的意见和建议,学习他们举办学术讨论和活动开办的成功经验。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忆我往昔,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风华楚楚。

TOP

如何更好地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

学术讨论小组发言(4)


各位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我是长江非遗学社新任社长杨希,今天很荣幸就 非遗社团如何更好的传承和发展非遗进高校活动 这一议题进行总结发言。
    自非遗学社成立以来,我们一直致力于将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进校园,从开办历届剪纸班,向学生教授刺绣知识,开设非遗知识讲座,以及荆楚名曲长大行系列晚会中的马山民歌,荆河戏,汉剧,为全校师生带来了一场又一场视听盛宴。成功的背后凝结着一届届非遗学社人的汗水与艰辛,在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我们依然面对着不少的困难。
    首先,由于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过于陈旧,难以被高校学生所普遍接受。所以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们可以在不改变传统文化精髓的情况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适当的改造和创新,争取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使学生用自己能接受的方式,潜移默化的了解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次,资金问题。在以往所开办的活动中,我们常常会面临经费不足的问题。虽然已经尽量节省开支,但是这样会使活动的质量大打折扣,这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也是最无奈的情况。所以,我建议,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争取群艺馆和学校的支持,可能的话与其他社团一起合办活动,使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最后,我们可以在条件具备,时机成熟的情况下,与校级部门进行接洽聘请老艺人开办选修课。在文化遗产日与文化部门合作,加大宣传力度。在节日的时候,在校园内设置展区,为同学们展示古老的节日习俗等等。
    回首过去,我们心怀坦荡,没有沉沦于昨日成功时鲜花与掌声的簇拥之中;今天,在这里,我们为长江非遗学社的未来出谋划策。没有人会永远年轻,但总有人年轻着。我相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在一代又一代长江非遗学社成员的努力下,我们的社团一定会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谢谢大家!

[ 本帖最后由 长江非遗社 于 2013-12-22 22:22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忆我往昔,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风华楚楚。

TOP

助兴节目

东校区会员、社团干部钟媛与文理学院两位女生在年会现场表演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忆我往昔,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风华楚楚。

TOP

合影1

    2013年长江大学非遗社团年会虽然结束了,但是我们通过这次的长江大学“非遗家族”的大聚会,彼此之间增进了交流,培养了友情。在会前,东校区非遗学社和文理学院非遗社团通力合作,为年会的成功举办做出了很多努力。在会上,大家回顾昨天,激扬青春的热情;畅谈话题,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共赏舞蹈,体味艺术的魅力。在会后,大家合影留念,为本次年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大家保持相互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为社团的发展献计献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贡献出自己的光和热!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忆我往昔,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风华楚楚。

TOP

合影2

从左往右依次是:第七届非遗学社社长杨希(东校区、现任);第六届非遗学社社长王永强(东校区);第四届非遗社团会长胡凯(文理学院);第五届非遗社团会长黄成(文理学院);第六届非遗社团会长王云婷(文理学院、现任)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忆我往昔,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风华楚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