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暑期学校】2013年华东师范大学现代日本民俗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生暑期学校招生简章

【暑期学校】2013年华东师范大学现代日本民俗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生暑期学校招生简章

2013年华东师范大学现代日本民俗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生暑期学校招生简章



一、主办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
二、举办目的
    为促进民俗学学科发展,增强民俗学及相关学科研究生的学术素质和社会责任,开拓学术视野,培养比较民俗学的思考方式,搭建跨校学术交流与合作平台、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与学术共同体。由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主办的“现代日本民俗学的理论与方法”暑期学校,面向全国各高校民俗学及相关专业研究生招生。
    本届暑期学校将依托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专业学科优势,邀请中日两国专家教授授课,于2013年8月26日至9月1日举办“现代日本民俗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生暑期学校。期望借此使学生全面了解日本民俗学发展的历史脉络,掌握日本民俗学的基本理论与田野调查方法,对中国民俗学的本质和特征有进一步的认识,对民俗学在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位置、特点及与相邻学科的关系有更深刻的理解。除了理论课程外,本届暑期班也安排了田野实践,希望借此提升研究生的独立调研水平,为中国民俗学的研究与发展进一步积蓄力量。
三、举办时间及地点
举办时间:2013年8月26日至9月1日
课程培训地点: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
课程简介:日本的民俗学创始于20世纪初,把反对西方学术霸权,树立日本学术的主体性,探求日本基层文化的核心作为其目标,提出了“方言周圈论”、“重出立证法”等理论方法。在方法上,通过对日本全国的民俗文化进行全面的调查,积累了成熟的民俗志的方法。同时,日本的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直接影响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保护国际条约的制定。在近年,随着老龄化和城市化程度化加深,日本民俗学家开发出诸如“回想法”等应用民俗的访谈记录法进行精神干预,以及对城市移民的生活状态进行民俗志式的描写等新的方法,还有运用记忆理论把战争、灾害、事件等题材纳入民俗学研究领域的新探索。
    本课程首先对上述日本民俗学的历史沿革和理论方法作概论性的讲解。在此基础上,由两位日本著名的民俗学家对日本民俗学的研究方法、民俗学与人类学的关系、民俗学研究与当代都市研究、民俗学在东亚海域民俗文化研究中的应用等具体课题作讲授。同时,针对中国民俗学的人文倾向,由在日本研读社会学的学者介绍日本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探讨作为社会学的一部分的民俗学的可能性。课程还安排“中日民俗学比较研究”,由中日两国民俗学家以对谈的方式讨论两国民俗学的异同。
    本课程还安排一日田野调查实践活动。调查由中日两国师生共同进行。
本课程由华东师范大学三位教师和两位日本学者共同担任。设置学科前沿课程8门和实践创新课程2门,授课共 36课时,2个学分,为时7天。考核方式为课题报告。
四、授课教师
小熊诚    神奈川大学教授、日本现代民俗学会会长
松尾恒一  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研究部教授、日本民俗学会常务理事
陈勤建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
王晓葵    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教授
张文明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
五、学员报名与选拔
(一)招生对象及名额
本届暑期学校招收国内外高校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共计40名(其中华东师范大学校外学员20名)
(二)报名条件及办法
1、国内外高校民俗学、民间文学(民间文艺学)、民族语言文学、人类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在读博士生或硕士生。
2、学生需全程参与,并于课程结束后一个月内提交课题报告。
3、学生可通过参加首届海上风都市民俗学论坛提交论文,论文入选后,参加论坛及暑期学校的食宿费用由主办方承担;也可以只报名参加暑期学校,期间一切费用自理。
4、本届暑期学校全部采用网上报名方式,不再接收纸质报名材料,有意申报者请按要求填写报名材料后以附件形式发送邮件至haishangfeng@163.com,邮件请注明“暑期学校报名”)
5、报名截止日期为2013年7月30日。
六、 费用说明
本暑期学校不向学员收取费用,参加首届海上风都市民俗学论坛提交论文者,论文入选后,参加论坛及暑期学校的食宿费用则由主办方承担。单独报名参加暑期学校者,期间一切费用自理。
七、 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上海市东川路500号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
邮政编码:200241
联系人: 程鹏,苏长鸿,刘慧
联系电话:18818273656,18818563977,15021066649
E-mail: haishangfeng@163.com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