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上海大学民俗学展示周4——学生展

导师:黄景春  题目:上海竹枝词中的新年习俗研究  作者:王育婧  专业:民俗学  日期:2011-06-13
摘要:

竹枝词作为一种通俗诗体,最早是由巴蜀间的民歌演变过来,后经过唐代刘禹锡的创作而变成了一种文人诗体,对后代影响很大。竹枝词是以书写文本形式保留下来的口传文化的重要遗产,对于现在来说,它兼有社会学、民俗学、史学、甚至历史地理等多重价值。上海竹枝词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内容丰富,且创作者众多。从内容上看,上海竹枝词是描写和记录他们自己生活中的事物的真实情况,内容不仅包括了上海的风土民俗、历史掌故、社会变迁,还涵盖了山川形胜、百业风貌,是上海地区整体文化风貌和人文地理的一种地方知识的真实记录。某种程度上整理出来的上海竹枝词可以看做风土志,成为上海其他历史材料的极好补充。 以往对上海竹枝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现存竹枝词的搜集整理,将上海竹枝词作为史料辅助工具的研究方向也多偏向于上海开埠后某一领域的分析。所以结合上海竹枝词来研究上海开埠前后的岁时方面的民俗特征还是一个新领域,且具有跨学科意义。根据上海竹枝词的史料特征对从古代至近代的新年民俗进行考察、分析,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了解和考证上海新年习俗的转变过程。 第一章从竹枝词研究的现状出发,确定了全文研究视角——上海竹枝词与上海新年习俗结合研究的可行性及其意义;第二章通过对上海竹枝词进行分析、整理,探讨了古代上海新年中的各种习俗;第三章通过分析开埠之后的上海竹枝词中反映的新年新俗,并和传统新年习俗相比较后,分析其变化趋势;第四章在前三章的基础上总结了上海新年习俗的整体四个特征。 整篇文章主要依据顾炳权的《上海历代竹枝词》和《上海洋场竹枝词》来对上海从古代到开埠后的近代时期新年习俗做了分析和比较,最后探讨其民俗特点和产生根源。通过竹枝词和新年习俗的结合,建构了文学与民俗研究跨学科的框架,探索文学、民俗学相结合研究的双重价值和理论意义。

TOP

导师:黄景春  题目:“三言”中的民间信仰  作者:李舟舟  专业:文艺民俗学 日期:2010-06-17
摘要:

“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是明朝末年冯梦龙编纂整理的宋、元以来白话短篇小说的选集,搜集和遴选的范围广泛,多收唐宋传奇、宋元话本、文人笔记丛、野史奇闻。“三言”中包含着丰富的宗教文化内涵,涉及佛教、道教、原始宗教、民间信仰等多个方面,题材范围广泛,内容丰富。中国民间信仰是一种多神的信仰,它融合了佛、道两教,以及原始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民间神祗,成为民众普遍的信仰形态。“三言”作为冯梦龙搜集民间故事的杰出代表作,真实反映了这种多神的民间信仰,它既涉及佛道两教,还包含丰富的民间信仰资料。民间信仰素材成为冯梦龙编纂“三言”的重要内容,并被故事化、形象化,同时也成为冯梦龙通俗文艺观的重要体现。 以往“三言”的研究多着重作品考证、文本的文学和艺术价值、以及其对通俗文学的贡献。在学术界文化研究热潮的带动下,小说与宗教文化的结合研究是一个新领域,具有跨学科的意义。对“三言”的民间信仰文化内涵进行全面的考察,探寻鬼狐世界的魅力,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了解小说的文化意蕴。 第一章从“三言”和“民间信仰”研究的现状出发,确定整篇文章的研究视角---“三言”与“民间信仰”结合研究的可行性及其意义;第二章探讨“三言”作品的来源和冯梦龙对“三言”编纂,揭示“三言”中民间信仰内容出现的必然性;第三、四、五章分别从宗教人物形象、他界、故事情节三个方面研究“三言”中的民间信仰,这是整篇论文探讨的重点和核心;第六章分析民间信仰的世俗性,探讨“三言”中民间信仰的文化意义。 整篇文章研究的基础是晚明民间信仰文化对 “三言”故事搜集、编纂及其内容的影响,进而整理分析“三言”中的民间信仰,并将其分类和系统化分析,最后探讨“三言”故事的民间信仰特点和内涵。通过对“三言”和民间信仰的结合研究,建构文学与民间信仰研究的跨学科框架,探索文学、民俗学、宗教学结合研究的多元价值和方法论意义。

TOP

导师:黄景春  题目:《玄怪录》《续玄怪录》中的民间信仰——人与神仙、精怪及鬼的关系探析  作者:樊文星   专业:文艺民俗学  日期:2009-10-08
摘要:

本论文在借鉴前人研究资料的基础上,首先对《玄怪录》《续玄怪录》及其作者进行了简单扼要的论述,并对当下学界有关民间信仰的概念做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将民间信仰对象概括为精怪、神仙、鬼魂和冥吏四大类,并依次将其分为三章来分别讨论其与人之间的关系纠葛。最后依据前面的分析,对《玄怪录》《续玄怪录》中的民间信仰特点进行总结。综上所述,以证明在《玄怪录》《续玄怪录》中,人与神仙鬼怪的关系实际上反映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形与神的关系。

TOP

导师:黄景春  题目:山西省阳泉市冥婚习俗调查与研究  作者:贾玉洁  专业:文艺民俗  日期:2008-06-18
摘要:

冥婚这一习俗普遍存在于中国及世界各地,国内外的学者都对其予以了广泛关注。就国内的研究而言,学者们大体上依据历史文献、小说文本和在田野调查基础上三方面进行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历史文献、小说文本上,田野调查的文章则相对较少。台湾学者虽有较多的田野调查,但也都立足于台湾本岛,对大陆冥婚的现状则很少有人涉及。 因此,本文将以田野调查为基础,以山西省阳泉市为调查单位,描述该市的冥婚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的选题意义,国内相关研究现状,本文的创新之处、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第二章从冥婚的历史、现状及类型三个方面介绍了我国冥婚的概况。第三章描述了山西省阳泉市的冥婚现状。首先,介绍阳泉市的概况;其次,通过当地当代方志文献和笔者的田野调查两大方面来描述阳泉市的冥婚现状。其中,田野调查中的冥婚主要通过冥婚的类型和冥婚的过程两大部分来展现。该地的冥婚有三种类型:第一、死人与死人之间的冥婚;第二、死人与人偶之间的冥婚;第三、死人与活人之间的冥婚。冥婚的过程基本上是比照当地的婚礼进行的。第四章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阳泉市冥婚依然存在的原因。最后,结语部分指出冥婚不应被简单地贴上“陋俗”、“迷信”的标签,应该从文化史的角度来看待冥婚习俗,对它有一个较公允的态度和一个较全面的看法。

TOP

导师:黄景春  题目: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器物精怪研究  作者:郑艳  专业:民俗学,民间文学  时间:2008-06-13
摘要:
精怪信仰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也是中国民众思想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从山精水魅到狐仙花妖,在中国古代小说中都有经典形象。本文即选取精怪中比较鲜见的器物精怪,探讨其生成、表现以及与人的关系。 导论部分从考察古代小说中的志怪传统入手,逐步转入对精怪的定义以及分类,从而确定整篇文章的视角——研究中国古代小说中庞大精怪体系下的器物精怪族群。第一章首先对器物精怪进行界定,说明其名称的来由及其基本范围,然后揭示器物精怪在精怪中的独特性质;第二章主要是分析器物精怪的生成条件及其所具有的幻形与原形的双重生命性征;第三章详细论述器物精怪在人世生活中的作祟等行为表现以及人面对精怪的种种态度,并说明在人类决绝的手段下,器物精怪的最终下场只能是失败;第四章通过挖掘器物精怪现象背后的思维、信仰、意识等社会文化内涵,来说明器物精怪这一文化现象并非实有,而是存在于人们思想中的幻象。 整篇文章通过分析古代小说中器物精怪的生命历程,说明其在人们意识中的形象、表现,旨在揭示器物精怪始终处于人类思想控制之下,成为人类感觉自我、展现自我、肯定自我的精神载体,从而揭示人类自我精神的张扬。

TOP

导师:黄景春  题目:地方文化系统中的大众爷信仰——以福建省平和县慈惠宫庙会为例  作者:叶青云  专业:社会民俗  时间:2008-06-13
摘要:

本文是对福建省慈惠宫庙会的个案研究。在以往的庙会研究中,研究者多以庙会的集体仪式为切入点,重点阐释庙会的象征意义及其对建构社区、社区认同的作用,而轻视了庙会、神灵传说在信仰生成、社区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本文中,笔者通过田野调查,以慈惠宫庙会为依托,通过对大众爷原型、传说及其生命力的论述,揭示了庙会与信仰在地方文化系统中所起的作用,目的在于揭示信仰与传说在民众生活中的意义——地方性信仰与敬奉神灵的集体仪式共同界定着神灵与民众生活世界间的关系,建构着民众的社区生活。 在结构上,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交代研究本选题的学术意义,并对大众爷和庙会已有的研究成果作了综述。 第二部分对慈惠宫庙会所依托的村落环境作了介绍,并描绘分析了2007年慈惠宫庙会的盛况。 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有关山格大众爷的相关传说及信仰内容,并对大众爷信仰兴盛的原因做了分析。 第四部分则分析了慈惠宫庙会的生命力所在,最后对其未来走向作了预测。

TOP

导师:黄景春  题目:乡村过年的民俗娱乐:以山西省太原市杨家村为例  作者:郭然  专业:文艺民俗学  时间:2007-06-13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杨家村过年的民俗娱乐活动。娱乐与休闲在民众生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娱乐休闲活动本身很难从复杂的现实生活中剥离出来。看似单纯的娱乐活动,却与民众信仰、心理寄托、物质需要、精神需求紧密联系,不但具有游戏成分,同时还承载着多种社会功能。尤其是乡村中的娱乐活动,更是信仰隐喻、价值判断、经济联络、社交机遇等,是多种社会活动共时存在的复合体。对乡村民俗娱乐活动的关注,正体现了对乡村的文化关怀,在今天建设新农村之际,具有不言而喻的现实意义。 民俗节日是集中体现乡村娱乐的特定时段,具有丰富而充裕的文化内涵。在乡村生活中,过年是一年之中最重要、最非常的时段,各种娱乐休闲活动集中展现出来。本文从过年这一特殊时机切入乡村娱乐活动,选择这样一个角度切入,考察过年期间乡村娱乐活动的历史和现状,希望以此探讨社会生活自近代以来所发生的变化,尤其是要描述、记录今天杨家村娱乐活动的现状,分析其来历和将来发展的走向,并就有关问题提出自己的一点见解。 本文选择杨家村这个典型的城乡结合带为调查地。这里传统与现代因素并存,显示出了时代变迁下的“新”的乡村的特点,在过年的娱乐活动方面,该地很多娱乐活动具有地方特色,同时也具有我国北方的普泛性。本文以杨家村为解剖点,有时也会引用晋源区地方志、民俗志中的文献记载作为佐证,也引用相邻村落对过年的记录作为参考文献。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增强研究的实证性和可靠性,也扩大了本文的研究视野。 本文共包括五个部分:绪论、调查地概况、节庆娱乐活动、日常化娱乐活动与理论思考。笔者在对调查地进行田野作业后发现,当下过年期间的民众娱乐生活除了具有节日狂欢性质的特殊活动之外,还有占有重要位置的日常化的娱乐活动,因此本文将研究对象粗略分为节庆娱乐活动与日常化娱乐活动两部分,并分别对其展开考察。在考察节庆娱乐活动时,根据民众的活动地点与活动范围,本文分别以家庭式节庆娱乐活动与广场娱乐活动为着眼点,逐个进行描述与探讨。在广场娱乐活动一节,将田野作业中获取的材料与民间人士记载的文本进行纵向比较,以获取该地节庆娱乐活动的演变轨迹。对调查地日常化娱乐活动的考察主要集中在村民的电视收视行为描述与分析上,并对村民喜爱的电视节目进行简要的文本分析。

TOP

导师:钟宗宪   题目:台湾七夕习俗的母性结构研究   作者:钟琴   专业:民俗学  时间:2011-06-13

摘要:
岁时节俗活动由中国古代长期的农业生产活动发展演化而来。人们根据天候、气象等的变化,总结出农业生产的相关经验与习俗,进而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的岁节令习俗。这些岁时节令活动随着时代的推移与社会的发展,同人们的精神文化与心理愿望相契合,以各类民间习俗表达人们的崇神辟邪、驱灾避厄、子孙繁衍、喜庆丰禳等信仰与心理愿望。从而以强化家庭、家族与民族的情感联系,满足人们对安全感、归属感的需求;强化和调节人际关系,进一步整合社群,强化民众的集体意识;调适社会成员的生活,满足人们放松身心的娱乐性需求。 七夕节日习俗即是此类岁时节令活动之一,经历了两千多年的传承演变,衍生出丰富的节俗活动,呈现出其文化内涵的重要性与和多元性:七夕文化给予了我们丰富的文化遗存,自由神圣的爱情观、勤奋朴实的劳动观、积极进取的精神、纯正规范的道德观等一系列的价值观念,以及诠释的爱情永恒的主题及其现实的意义,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文化领域中自觉不自觉地反复出现,展示其永恒的文化魅力。以乞巧为核心的传统七夕习俗,在台湾形成了以母神保护儿女信仰为主题的做十六岁成年礼及其相关习俗,进而发展衍化出不同于中国传统七夕的信仰与习俗系统。 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台湾地区特殊的“七娘妈生·做十六岁”成年礼习俗进行实地的调查与记录,探究七夕节俗在台湾地区的发展演变,以及在以乞巧为核心的传统七夕节俗文化之外的母性信仰意涵。通过对台湾地区现存七夕节日习俗的发展、演变与现状进行全面的记录和梳理,深入地了解现在台湾的节日习俗概况;同时,对台湾的七夕习俗系统进行信仰与仪式逻辑分析,进而探讨在“母性”关怀与信仰心理下,台湾七夕习俗系统中以七夕为核心的母性信仰结构进行探讨,进而对目前关于七夕节俗文化的研究,提供一个可能的参考视角。 本文首先对台湾地区的七夕习俗现状进行记录与梳理。台湾传统的七夕做十六岁成年礼,在当地政府的主导下已发展成广为流传的“府城七夕16岁艺术节”。府城传统的七夕做十六岁之俗并非台湾所独有,而是沿袭自大陆沿海之闽、浙二省,只是传至台湾之后在台湾发展出了新的信仰传说与习俗内涵,形成了以织女为中心的母神信仰,以及在此种信仰下的做十六、捾絭、拜契等相关母神保护儿女习俗。比较传统冠礼与府城之十六岁成年礼,发现两者有着截然不同的仪式指向,前者体现的是对于未来社会和人生的训练与认知,是一种个人身份的转换;后者所体现的则是对儿童阶段养护和护佑进行酬谢、感恩,是以脱离儿童状态和庆祝成长阶段结束为中心。 其次,对传统的七夕习俗及其文化蕴含进行溯源分析,再比照台湾之各地七夕习俗行事,可发现台湾七夕习俗的母性保护儿女信仰主题,在中国传统七夕习俗中即有其深层文化因子,传至台湾后,在台湾特殊的文化背景下交叠发展,逐渐形成台湾现存的七夕习俗形态。对台湾特殊的地方文化背景作简要介绍,并分析与七夕密切相关的牛郎织女神话故事在台湾的主题变异,以探讨七夕习俗在台湾特殊地方文化语境下所发生的演变。 最后,对台湾地区以做总结。

TOP

导师:陈志勤  题目:傩文化传承群体的现状及其“新传承”——以江西省萍乡市石洞口傩班为例   作者:刘凤  专业:民俗学  时间:2011-06-14
摘要:

傩文化被认为是传承了两千多年的传统文化,但在解放以后特别是在文革中基本处于消失状态,改革开放后在各种力量的努力下得以再生,现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背景下,傩文化又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其中,因为传承群体以及地方政府的运作,呈现出了一种“新传承”的现象。以往有关傩文化的研究大多偏重于傩文化起源流变、宗教信仰、文化内涵等侧面,对传承群体和传承方式的研究涉及较少,而近年以来虽然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人有诸多关注,但是在傩文化再生、发展的过程中传承群体的能动性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揭示。本文旨在通过对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赤山镇丰泉村石洞口傩神庙的调查,分析与傩神庙相关的传承群体的现状,并揭示其中的傩文化“新传承”现象。通过这样的有关传承群体在场的傩文化的研究,或许可以从一种新的视角来理解现在的傩文化现状;并且对传承群体的能动性、自律性的揭示,也可为目前文化保护工作中以政府为主转向以传承群体为主的过程中,提供一个可借鉴的具体实践案例。本文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围绕傩神庙、傩文化的再生、发展过程中傩艺人、当地政府、地方文化人士等行为相关者的调查,首先揭示在改革开放后石洞口傩文化恢复过程中傩文化传承群体的作用;然后阐明在石洞口傩文化旅游资源化的背景下以及在传承群体与当地政府互动中,所呈现出来的傩文化的“新传承”现象。具体分为以下五章:第一章主要综述与本文有关的已有的研究成果;第二章是对调查地江西省萍乡市石洞口傩神庙的一个概况描述;第三章论述石洞口傩文化在新时期的再生过程,以及当地传承群体在傩文化再生过程中的自律作用;第四章揭示石洞口傩文化的“新传承”方式;第五章为本文结论部分,主要探讨在傩文化传承过程中各传承群体形成的嵌套式结构。通过以上五章内容的研究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石洞口傩神庙以及傩文化在经历了解放后特别是文革期间的断层之后,在其再生过程中傩文化传承群体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二,在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石洞口傩文化出现了“新传承”方式。这种“新传承”不仅体现在傩舞的传教培训、傩庙的管理方法以及傩庙的传承主体上,而且还体现在傩文化传承主体互动而形成的嵌套式结构中,这两个层次构成了石洞口傩文化的“新传承”的体系;第三这种“新传承”体系不仅体现于石洞口傩文化在当下的发展过程中,有可能对于其他民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TOP

导师:陈志勤  题目:《关于民俗文化的发明与地方文化建构的研究——以“罗店划龙船习俗”为例》  作者:许莉萍   专业:社会民俗   时间:2010-06-08
摘要:

2003年以来,中国全面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现在已经可以看到各地自开展这项保护工作以来所产生的各种新的文化现象,其中的是非也引起社会和学界的极大关注。我们可以这么说:利用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已经成为谋求地方发展的手段之一;而在民俗主义论以及传统发明的背后却是地方发展的需求。对于这样的一种社会状况和发展趋势,在民俗学的研究中已经是不可能回避了,甚至还必须通过深入地研究进行反思指导实践。 鉴于此,本文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罗店划龙船习俗”为例,考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统节日法定化和国际民间艺术节这些背景之下,民俗文化的发明现象以及地方文化的建构过程,以此进一步探讨传统民俗文化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综述与本文有关的已有的研究成果;第二章考察“传统”划龙船习俗的再生过程;第三章揭示划龙船习俗的传承与发明现象;第四章探讨地方文化的建构过程:从“金罗店”到“划龙船罗店”、从“划龙船习俗”到“龙船文化”的文化转化过程;最后一章为结论部分,是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的关系的探讨。 通过以上几章内容的研究和分析,本文结论可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从罗店镇民俗文化的发明现象和过程中可以看到一个发明的结构关系,即在传统化的基础上呈现多元化的文化发明的结构,兼具国际化与现代化现象;第二、通过罗店镇的事例可以看到在民俗文化的保护、利用、发明的过程中,也完成了其地方文化的建构,使过去的“金罗店”成为了现在的以划龙船文化为特征的“划龙船罗店”, 使小文化的“划龙船习俗”成为了大文化的“龙船文化”;第三、通过以上地方文化的建构以及民俗文化的保护、利用、发明这些层面的考察与分析,关于传统文化、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一种事实:对民俗文化的利用是一种保护的措施,同时,对民俗文化的发明(创造)也是一种保护的方式。保护、利用、发明都是我们现阶段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种文化客体的几个侧面。

TOP

导师:常峻  题目:汉语民间谜语民俗结构、文化意蕴及传承保护研究  作者:张闻  专业:民俗学  时间:2011-06-13
摘要:

本文选取汉语民间谜语为研究对象。如今谜语被收录到“国家级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它主要分为民间谜语和灯谜两大类。民间谜语也被视为事物谜、儿童谜语。它是由百姓在生产生活中总结创造出来的一种口传文学,是包含着先人智慧以及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信息的民俗体裁。国内对灯谜也就是文义谜的结构、制作技法、猜射技巧等的研究较丰富,而可能由于民间谜语主要来源于口头和民间,没有严格的制作规定又较易猜,所以对民间谜语的研究不多且比较单一,在民俗结构和民俗文化意蕴层面的研究更少。笔者将使用西方尤其是美国民俗学者对谜语的研究理论来分析民间谜语的民俗结构分类和民俗文化意蕴,从而总结出汉语民间谜语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结合对民间谜语的使用情况问卷调查数据资料,试图找出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场合中如何推广民间谜语的使用及创作的方法,也是保护和发展汉语民间谜语的有效途径。 正文包括绪论和五个章节。 第一章绪论部分交代了选题的目的和意义、与选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第二章较详细地列举出本文将参考使用的西方理论:阿兰·邓迪斯(Alan Dundes)和罗伯特·乔治(Robert A. George)提出的谜语民俗结构研究理论(固定的民俗结构使谜语等口传文学不会受语言翻译、文化差异等因素的束缚。)和阿切尔·泰勒分类法(通过划分谜面的事物性质分类,而不是以谜底的性质分类。他共分出大约七大类,细分为1749个型式。)第三章主要分析汉语民间谜语的民俗结构,找出具有汉语民间谜语民俗特点的结构核心,并且依据民俗结构分类和核心来总结制作和猜射民间谜语的方法。第四章试图使用泰勒分类法对汉语民间谜语进行分类,按照新的类别逐一分析民间谜语蕴含的民俗文化意蕴。在研究民间谜语的功能和使用中,强调民俗文化意蕴的传播。第五章主要结合对汉语民间谜语使用情况问卷调查收集到的数据资料,谈谈汉语民间谜语的功能和使用现状,提出四点推广民间谜语的保护对策。第六章是总结和展望。 本文通过使用新的西方理论,并不是否定和摒弃国内现有的关于谜语的研究成果,而是试图开创汉语民间谜语的新的研究角度和思路,希望能为如何保护与传承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有效的方法,也能引起各界对民俗保护与传承的关注与思考。

TOP

导师:常峻  题目:张爱玲作品与上海都市民俗文化  作者:储洁  专业:民俗学  日期:2010-06-06
摘要:

自开埠后,上海都市民俗文化吸收传统与现代民俗因素,铸就新旧交融的民俗文化形态。在四十年代的上海,张爱玲用纸笔记录下处于社会转型期间的都市面貌,为我们都市民俗研究提供了一扇窗口。她的书写不迷恋于五光十色的都市表象,而是以独特的日常生活视角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普通市民的社会民俗生活画,着力于剖析在社会转型期间都市民俗文化对民众心理、民众生活的影响。 本文运用文艺民俗学相关理论梳理张爱玲文学作品中都市民俗文化的存在形态与表现特征,分析文艺作品与都市民俗文化之间的交互关系。包括都市民俗文化如何制约作家本人思维、如何对其创作产生影响,作品中如何体现都市民俗风貌,以及文学作品对都市民俗文化的变异和传承产生的影响。 首先,通过分析张爱玲本人的成长环境、学习经历、文化背景阐述处于新旧文化冲突、交融中的上海都市民俗文化对张爱玲本人及其文学作品的影响。 其次,从三方面考察张爱玲在作品中如何展现上海都市民俗文化。第一,张爱玲在作品中通过描画上海都市市民的居住环境、街景展现上海都市的独特风情。第二,张爱玲把人物在新旧冲突中的心理状态融入日常生活中,在看似平淡无奇的日常交往中展现传统文化的制约力。第三,通过描写混杂中西元素的婚恋习俗,透视当时的社会状况与人物思想矛盾。 再次,通过对当下部分市民的调查,了解张爱玲在当下市民群体中的形象与影响力。 最后,通过对张爱玲的作品与都市民俗文化交互关系的分析,总结文学作品对都市民俗文化有重要的意义。植根入都市民俗文化的作品会持续不断地影响市民的深层民俗意识,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传统民俗思想与行为模式始终对民众日常生活起制约作用。优秀的文艺作品正是源于这一点,与读者产生共鸣,得以拥有鲜活的生命力,在读者心中成为永恒的经典之作。

TOP

导师:常峻  题目:汨罗江畔端午节习俗研究——以渔街市村为例  作者:唐韡  专业:社会民俗  时间:2009-06-17
摘要:

端午节作为仅次于春节的传统重大节日之一,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民俗内涵,一直以来为学者们所关注。综观学界,对端午节源流的探析梳理以及具体民俗事项的研究是比较繁多的,这类著述多从古典文献中寻求论证,采用的多是传统的单学科研究方法,尔后出现了一批用人类学观点来研究端午节的文章,这方面有诸如闻一多先生、李亦园先生、江绍原先生等,这种跨学科的研究思维和方法的使用为端午节研究注入新的血液。近年来,随着韩国端午祭的申遗成功,重新点燃了普通民众对端午节的关注和热情。学者们开始关注中国传统节日在海外的发展和变异,从节日传承和保护的角度重新对端午节进行审视,亦成为当代端午节研究上的一种新趋势,在这方面刘魁立先生、贺学军先生、高丙中先生等学者都纷纷拟文发表自己的看法。但是我们也注意到,虽然有一批以地域为视角的端午节个案研究类论文陆续产生,包括对甘肃临潭、湖北西塞神会、安徽马鞍山等地的端午节研究,但总体看来,数量仍十分有限。对具体区域中端午节的全面研究仍比较薄弱,所以笔者选取了深受楚文化影响的汨罗江畔渔街市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渔街市村端午节期间的仪式过程、传统活动、历史传说的调查分析,探悉当地端午节所具有的文化特点以及端午节在当地的民俗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并且针对当地端午节的传承和保护提出笔者的一些看法和措施。 第一部分,介绍渔街市村独特的地理位置,整个村落的自然环境和历史形成,并对当地的民风民情作简要描述。 第二部分,对当地的端午节最主要的仪式活动——龙舟竞渡作全面的介绍,包括竞渡前的准备活动、龙舟竞渡的举行、以及竞渡后的欢庆活动三个部分。这一部分既有对当地龙舟竞渡历史的梳理,也有通过田野调查对当地龙舟赛的实况记录,尽量展现当地的端午节龙舟竞渡的完整风貌。 第三部分,通过笔者的田野调查,真实地展示汨罗江畔渔街市村的端午节期间的各种活动,并对这些活动的历史渊源做一定的梳理。 第四部分,从咒语、祷词和传说三个方面,对当地的端午节口传系统进行记录和整理,并针对其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第五部分,在全面记录渔街市村端午节各个民俗活动和民俗事项的基础上,挖掘和探讨当地的端午节俗的文化特点。 第六部分,从节日的文化功能研究入手,分析研究渔街市村端午节的文化功能。 小结,从非物质文化保护的角度出发,对当地端午节的传承和保护,提出笔者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TOP

导师:黄景春  题目:茅山道教传说研究   作者:吉黎霞  专业:民间文学  日期:2008-06-13
导师:黄景春  题目:《老乞大》《朴通事》与元代饮食习俗研究        作者:陈双双  专业:  民俗学  日期:2012-06-14
导师:陈志勤  题目:传统民间信仰与现代地方精神的整合——有关西塘七老爷信仰的研究  作者:朱超宇  专业:民俗学  时间:2012-06-14
导师:常峻           题目:彝族“亡灵超度”仪式中的生命观研究----以贵州毕节市某家庭调查为例  作者:李慧  专业:民俗学  时间:2012-06-14

TOP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