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上海大学民俗学展示周4——学生展

上海大学民俗学展示周4——学生展

上海大学历届民俗学研究生学位论文

[ 本帖最后由 ymmelon 于 2013-1-25 12:02 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OP

导师:程蔷        题目:五四歌谣运动与周作人  作者:周康敏        专业:民俗学  毕业时间:2005-07-03
论文摘要:
    五四期间,一批当时中国知识界的文化精英胡适、陈独秀、蔡元培、鲁迅、周作人、刘半农等,以北大为中心,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歌谣征集活动,号召师生和全国教育界人士关心和开展搜集歌谣工作,以此拉开了五四歌谣运动的序幕。 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周作人积极参与了五四歌谣运动,担任我国第一个民间文艺研究团体——歌谣研究会的领导工作,负责编辑我国第一个民间文艺刊物和民俗学刊物——《歌谣周刊》,撰写了“发刊词”,并发表了一系列民俗民间文学方面的研究文章,对我国民俗学的倡导和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分上篇与下篇两部分。上篇着重探讨五四歌谣运动兴起的原因、发展阶段及历史贡献;下篇论述周作人在五四歌谣运动期间的活动及其民俗文化见解,并探讨他的民俗文化思想形成的原因。

TOP

导师:程蔷  作者:赵方  题目:二月河小说与民间文学   专业:民间文学  毕业时间:2005-06-22
论文摘要:
   历史小说与民间文学之间有着源远流长的关系。历史小说的最早形态孕育在“讲史”话本之中,历史小说的发展过程受到了民间说书传统长期的影响,形成了民众喜闻乐见的审美情趣特征,从人物塑造到情节建构乃至语言运用上都洋溢着世俗民众的审美趣味。 本文所说的“清帝”系列是二月河所创作的关于清代帝王历史的三部小说:《康熙大帝》(四卷)、《雍正皇帝》(三卷)和《乾隆皇帝》(六卷)。 本文以二月河的“清帝”系列历史小说为研究对象,论述其与民间文学的关系,主要是分析民间文学对二月河创作的影响。文章包括五个部分:绪论,阐明文章的主要理论依据。第一章“清帝”系列与民俗文化,论述二月河小说所描绘的种种世俗场景和人物形象。第二、三章论述民间文学英雄主题以及伦理、发迹变泰主题在“清帝”系列小说中的表现。最后是简短的结语。 本文根据二月河小说的文本、根据民间文学和小说创作理论集中论述民间文学叙事主题对作家的影响。在充分重视文本的同时,笔者特地采访了二月河本人,与他就“清帝”系列的创作,就他的经历、文化教养等做了交谈。这样,笔者就更深入具体地了解二月河是如何运用丰富的民俗文化知识积累,营造浓郁的清代社会氛围,使历史小说走向大众,使其作品被誉为当代历史小说雅俗共赏的典范,从而充实了论文的内容。兹将采访报告附于文末。

TOP

导师:田兆元  作者:游红霞  题目:蒋观云民俗思想研究  专业:社会民俗  毕业时间2008-06-14
论文摘要:

    蒋观云是我国清末民初时期的文学家和诗人,早年留学日本,曾追随康有为、梁启超参加维新变法运动,为资产阶级改良派人士。蒋观云率先引进神话概念,并发表第一篇具有现代意义的神话学论文;他也是进化论学说的早期引进者,并将该理论运用于中国社会风俗的分析,从而逐步形成富有时代特色的民俗思想。本文即是对蒋观云民俗思想的一个相对系统的研究。 本文包括五个部分:第一章对相关研究成果做文献综述,阐述本课题的意义与思路;第二章分析蒋观云民俗思想的背景和发展历程;第三章叙述蒋观云引进了西方人类学、神话学等理论,这些理论奠定了民俗学的学科基础,因此可将蒋观云誉为“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先驱”;第四章讨论蒋观云民俗思想的具体内容。蒋观云是位学贯中西的学者,一方面,在西学的刺激下,蒋观云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存在诸多弊端,与西方相比有很大差距。于是,他深刻反思中国现实,批判中国传统农耕社会中风俗的主静和保守,提倡移风易俗以鼓荡民性,实现强国新民的政治理想。另一方面,在外来文化面前,蒋观云萌发出强烈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怀,他汲汲于保种保文化之辨,试图通过追溯共同的文化渊源来增强民族凝聚力,极力捍卫中国文化的本土性。 最后总结出,蒋观云通过引进西方学说并将其用于本土文化的分析,从而奠定他“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先驱”的学术地位,社会改造与学术研究相统一、西方人类学思想与中国传统民俗观相统一,是蒋观云民俗思想的显著特点。蒋观云的民俗思想于当今民俗学的学科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和深远意义。

TOP

导师:田兆元  作者:明亮  题目:三峡地区嫘祖信仰文化及其复兴问题研究——以宜昌市及周边地区为例  专业:社会民俗  毕业时间:2007-06-14
论文摘要:

    嫘祖是中国上古神话人物黄帝的正妃,华夏民族的始祖母。传说是她发明养蚕缫丝,并将此技艺传播到民间,开启了远古先民穿衣的文明史。因其尊贵的身份和不凡的功绩,嫘祖被尊为“先蚕”。自周朝起,历朝皇室都会组织隆重神圣的仪式,专门祭祀嫘祖。在民间,嫘祖也成为民间信仰谱系中的一员,受到人们的祭拜。 三峡地区有着悠久的嫘祖信仰历史,但因战争、国家意识形态等原因,嫘祖信仰文化在近代遭到破坏。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国内出现嫘祖信仰复兴的热潮,其中以三峡宜昌地区的嫘祖信仰文化复兴现象格外引人关注。 本文选取西陵峡口宜昌市及其周边地区为研究对象,结合民俗学田野调查方法,对三峡地区的嫘祖信仰文化及其复兴历史进行回顾,并对该地区嫘祖信仰复兴载体——嫘祖庙和嫘祖庙会节等进行了详尽的对比和分析。 本文首先回顾国内嫘祖信仰文化发展的历史,着重在第三章介绍三峡宜昌地区的嫘祖信仰和传说,并简单分析了嫘祖信仰文化在该地区的“三峡”特色。本文的第四章借用大量田野调查资料,回顾嫘祖信仰文化在该地区的复兴过程,并分析这一过程中不同力量起到的作用以及不同动机引起的矛盾和冲突。 本文在最后阐述了自己对三峡宜昌地区嫘祖信仰复兴问题的思考:仅凭个别知识分子的力量难以承担复兴的重任,纯粹以盈利为目的的“伪宗教式”粗暴开发是复兴的致命伤。此外,政府时而关注时而漠视的暧昧态度,也是操纵民间信仰或兴或衰命运的直接原因。民间信仰长期受到官方意识形态的压抑,人们已“俗信”与“迷信”不分。将所有信仰行为都一概排斥的心理结构是影响民间信仰复兴命运的深层原因。

TOP

导师:田兆元作者:罗未玮  题目:上海地区的黄道婆信仰  专业社会民俗  毕业时间:2007-06-13
论文摘要:

黄道婆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手工棉纺织技术革新家。她是松江乌泥泾人,年轻时逃到海南,在崖州生活数十年,掌握当地的纺织技艺。元贞年间,她毅然回到家乡,传授棉纺先进技术,改革棉纺织工具,推进乌泥泾经济的发展,改变当地贫困的局面,给上海地区棉纺织业带来了巨大影响,进而促进经济发展,变更经济结构,引发社会变化。经济发展的需要、传统上的崇德报功、团结和约束同业同帮的需求促成黄道婆信仰的产生。黄道婆信仰始于黄道婆祠堂的建立。信仰者多半从事棉纺织业,黄道婆被视为棉纺织行业神。随着棉纺织业的迅速扩展,黄道婆庙宇曾遍布于上海地区的各大重镇。当手工棉纺织业衰落下来,黄道婆信仰也逐渐衰微,祭祀场所与信仰人群锐减。若长此以往,黄道婆信仰必将寿终就寝。但现实中,政府大力扶植黄道婆信仰,斥巨资维护黄道婆信仰,包括修建黄道婆墓地、改造黄母祠、新造黄道婆纪念馆等,甚至计划建造黄道婆公园以飨后人。在民间仍有民众信奉黄道婆。信仰从兴起到鼎盛,转而衰败,发展至今黄道婆凭借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功申报再次回到民众的视线中。此时,信仰出现显著变化,这种变化背后隐含着大小传统的冲突与协调。它对于我们今天如何理解政权与社会信仰具有一定的参照意义。

TOP

导师:王继洪  作者:许晶晶  题目:洋泾浜英语与近现代上海都市民俗文化  专业:民俗学  答辩日期:2011-06-13
论文摘要:

洋泾浜英语是近代上海自1843年开埠以后,在中西文化交往过程中所产生的,主要是上海方言与英语接触并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混合口语。它不仅属于上海的地方文化,更是近代以来中国在接受西方经济文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在近百年的上海社会文化和生活习惯等方面产生过深刻的影响,折射出中西方文化交往的轨迹,值得进一步重视和研究。本文以上海洋泾浜英语为主要研究对象,阐述上海从近代开埠以来洋泾浜英语的产生所反映出的都市民俗文化特征,由此考察近现代海派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并深入探讨在这一文化变迁过程中人们的生活、心理状况及社会关系的状况。绪论部分简述了对洋泾浜英语的研究缘起,从而确定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论文正文从对前人有关洋泾浜英语和上海都市民俗文化的研究综述开始,梳理归纳出前人研究的概况并在此基础上引出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目标。接着具体阐述上海洋泾浜英语形成的历史背景,以及洋泾浜英语在语音、语法以及词汇上的主要特征。随后,罗列汇总近代上海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洋泾浜英语词汇,并且从中西方文化融合的角度,描述洋泾浜英语在社会交往中的运用情况。在此基础上,重点展开在洋泾浜英语盛行时期对上海都市民俗的具体阐释,笔者分别从商业贸易、服饰饮食、文艺娱乐三方面的民俗文化进行深入剖析,来表现出当时中西方文化交汇下兼容并蓄、趋新善变、崇尚洋派的上海都市民俗特点。进而把洋泾浜英语所折射出的都市民俗文化特征与海派文化的产生与发展联系起来;自洋泾浜英语这一具有海派性质的方言诞生,对中西文化交融的海派文化也起到了不容忽视的沟通桥梁作用,促进了海派文化的发展与提升,并且在本文最后提出了海派文化发展对上海市民的民俗文化精神的积极作用。

TOP

导师:王继洪  作者:宋治梅  题目:丰子恺漫画的现代民俗学意义  专业:文艺民俗学  答辩日期:2010-06-07
论文摘要:

丰子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漫画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和翻译家。其丰子恺漫画开创了我国漫画界的新纪元。值得注意的是,丰子恺从事文艺创作之时,正值我国现代民俗学开创与发展之始,其漫画作品丰富的民俗内蕴为我们从民俗学及其学科史视角对其进行分析与探讨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本文从民俗学视角观照丰子恺漫画及其艺术创作理念,挖掘丰子恺漫画丰富的民俗内蕴,从而揭示其对现代民俗学发展所具有的意义,意在引起民俗学人对丰子恺漫画之民俗学价值的重视和进一步的挖掘。 绪论部分综述丰子恺漫画及其研究现状,从而确定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论文正文从丰子恺的成长经历及艺术生平入手,阐释了其漫画艺术作品之所以具有丰富的民俗意蕴的背景原因,具体从丰子恺童年的乡土民俗文化积淀、国外绘画艺术的启发、社会时代思潮及佛教的影响等几个方面予以分析,在此基础上重点展开对丰子恺漫画丰富民俗意蕴的具体挖掘与梳理,从漫画所呈现的当时民众的民俗生活场景及其浸透着的传统民俗性格和民族精神、江南地方民俗风情、护生漫画的民俗教化功能等四个方面进行论述,进而把丰子恺漫画艺术创作置于我国现代民俗学的发展轨迹中予以审视,揭示其对我国现代民俗学发展所起到的呼应与推动作用,最后论述了丰子恺漫画对于我国当前艺术创作民俗化、民族化的借鉴意义。

TOP

导师:王继洪  作者:江小林  题目:江绍原:民间礼俗迷信研究的先驱——论其在民俗学研究方面的特殊贡献  专业:中国民间文学和民俗文化 答辩日期:2008-06-14
摘要:

江绍原的学术研究涉面很广,他不仅是国内外著名的比较宗教学家,也是我国著名民俗学家,民间礼俗迷信研究领域的拓荒者。江绍原在北京、广州、杭州等当时民俗学中心的活动中都有多方面参与,为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但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当时相关刊物上发表的民俗学文章多属文献资料的排列或乡俗的描述,缺乏深入研究,江绍原充分利用西方理论知识并结合中国传统治学方法对多种民俗事象给予解释和分析,这是他民俗学研究的独特之处。本文拟从这一视角出发,把江氏民俗学研究置于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发展脉络中加以观照。 论文分绪论和正文,绪论阐明研究目的、学术意义、研究方法,综述国内外有关江绍原民俗学研究文献。正文第一章简介江绍原的生平、成长环境和时代背景的影响及其民俗学研究的基本状况。第二章先回顾了民间礼俗迷信研究史,再从人生礼俗、姓名迷信、岁时节日、医药民俗四个方面重点考察江氏民间礼俗迷信研究的具体领域,从而较为全面地揭示出江氏民间礼俗迷信研究理论体系的建构和其礼俗迷信研究的独特性。第三章着重探讨江氏有关民俗学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的深入研究,进而关注江氏民俗研究向纵深方向迈进的特点。其中民间信仰方面研究包括“小事物”迷信、血液迷信、宗教法术研究等。第四章从对“礼俗迷信”的理解,民间文化的重视、宽泛的民俗观、强调“人的自觉”等方面来归纳出江氏民俗学思想的基本构成。余论部分对江绍原学术研究中显现的治学态度和精神作了总结。笔者认为,对江绍原学术历程及其民俗学思想的梳理,不仅是中国现代民俗学史的必要内容,而且对于学科目前和未来的发展也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故抛砖引玉,期望引起更多学者关注这一目前尚属研究薄弱的课题,对江绍原民俗学研究思想做出更精深的探讨。

TOP

导师:王继洪  作者:赵楠  题目:从江阴、诸暨两地赵氏家谱看清朝江浙地区的义田制度  专业:文艺民俗学  答辩日期:2007-06-14
摘要:

义田义庄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用以维护和保障宗族和氏族整体利益的一种“善举”,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民俗的一个重要方面。以往有关义田义庄制度研究的文章为数不少,但是其资料来源多着重于地方史志,而以宗族家谱的记载为主,来研究某个姓氏在特定时期、特定地区内的义田义庄制度,尚不多见。有鉴于此,本文试图以江苏江阴的《暨阳章卿赵氏宗谱》、《石桥赵氏宗谱》及浙江诸暨的《暨阳南门赵氏宗谱》、《赵氏清门宗谱》等家谱资料为主要文本,阐述清朝时期江阴、诸暨地区的赵氏宗族所实行义田义庄制度的概况及特色,揭示其义田义庄内部的管理体制和宗族组织及其宗族内部的宗法伦理道德,并从理论上分析义田义庄制度对巩固封建宗法制的重要作用,从而为充实我国社会文化史上有关义田义庄制度的研究做些切实的工作,并尝试让占我国古籍数量比重巨大的谱牒文献能在学术研究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TOP

导师:耿敬  题目:女性主义影响下的美国民俗学  作者:杨晓晶  专业:民俗学  日期:2011-06-12
摘要:
20世纪中后期以来,美国民俗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这一时期开始,美国民俗学不断走出欧洲中心主义,开始显示出自己的学术创造性。从1960年代以来,美国民俗学界讨论的议题和领域不断的扩大。美国民俗学讨论的要点如果单指我们所熟悉的美国表演理论、民族志诗学和公众民俗学是不全面的。关于民族主义、女性主义、性别和通俗文化的研究也不断出现。美国民俗学研究不断贴近美国社会,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研究。本文通过概括收集美国女性主义民俗学的研究材料,分析女性主义民俗学研究新视角。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综述与本文有关的已有的研究成果;第二章概括美国女性主义产生的背景;第三章概括分析美国女性主义的发展历程;第四章概括分析美国女性主义民俗学主要代表人物,研究方法以及对美国女性主义民俗学研究的新视角;最后一章为结论部分。通过以上几章内容的研究和分析,本文结论可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美国女性主义思潮推动美国女性主义民俗学的产生,美国女性主义民俗学成为1960年代以后美国民俗学的一个分支,值得关注。第二,美国女性主义民俗学迎合美国社会关注现实的变化从而改变研究对象和方法,也通过从1960年代开始,美国民俗学整体研究的转变,透视出美国民俗学向实用民俗学发展,美国民俗学不断成为更有实际价值的学科。第三,反思中国民俗学应如何借鉴美国民俗学,如何适应社会的变化发展,从而更贴近社会,成为社会化的学科。

TOP

导师:耿敬  题目:成人宣誓仪式的国家在场——以2007年南京市暨下关区十八岁成人宣誓仪式为例  作者:韩瑜  专业:仪式研究  日期:2009-06-17
摘要:

成年礼,又称“成人礼”、“成丁礼”, 是古代社会对内部青年男女成员实行的通过仪式。传统成人礼是一种关于接纳部落成员,并以某种特殊形式来完成仪式的习俗。我国汉族地区的成年礼已经消失多年了,十几年前在城市首先出现新的礼仪,此即十八岁成人宣誓仪式。 成人宣誓仪式一般是公共性仪式活动,本文力图展现的就是一场真实发生在城市广场的当代成年礼,这是消失许久的汉族成年礼俗在新历史条件下的公共表达。我们试图探究当代成年礼究竟表达了什么,如何表达的,这些意义表达和表达方式背后服务的逻辑又是怎样的。 笔者曾于2001年亲自参加过南京市在当时新落成的南京长江二桥广场举行的成人宣誓仪式,于是选取2007年南京市暨下关区十八岁成人宣誓仪式为调查对象,对仪式过程进行详尽叙述,试图描绘成人宣誓仪式的基本面貌,并以中国古代成年礼为比较对象,展示结构与象征元素的双重差异,以埃德蒙•利奇的仪式研究理论为分析方法,挖掘仪式象征的古今转换,最终的结论是国家这个符号贯穿了整个仪式,并征用成年礼试图建构青年的行动逻辑。

TOP

导师:耿敬  题目:“天女羽衣”传说与日本民族的集体意识  作者:陈婧  专业:社会民俗  日期:2008-06-19
摘要:
长期以来,神话传说研究一直在民俗研究中占据重要位置。芬兰--地理学派,俄国文论家普罗普以及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等均对对民间故事和神话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及观点。中国学者顾颉刚、鲁迅、叶舒宪、贺学君等也对中国的神话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西方众多的研究理论中,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尤具代表性。荣格认为,神话是人类集体无意识积淀在特定时代的显现,不同的原始神话熔铸了不同的民族心理积淀,即不同的价值取向和观念认同。 “天女羽衣”传说作为日本古老的民间传说,一直流传于日本各地,历经千年沧桑,至今犹以各种文学艺术形式广泛流传在日本人民中间,对日本的文学和精神影响甚为深远。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对于了解日本民族文化以及日本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如今,“天女羽衣”又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融入了现代新兴的动漫文化之中。本文旨在借用荣格的无意识理论来分析“天女羽衣”传说与日本现代漫画《梦幻妖子》,并将古今的这两个不同文本进行对比。运用荣格集体无意识理论分析两个文本相同以及不同之处,从中找出《梦幻妖子》不同于“天女羽衣”传说的新的因素,并尝试对新因素存在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从而探讨日本的民族精神。这有助于发掘日本文化传统和心理积淀,从而从更深的层次上读解日本民族精神。同时,将民间传说研究与新兴产物--动漫结合起来,用西方的理论进行分析,也为民间文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为用西方的理论研究东方文化提供了一个范例。

TOP

导师:耿敬  题目:表演实践中人际交流的缺失与中国民间曲艺困境——以上海独脚戏为例  作者:许玉洁专业社会民俗  日期:2008-06-15
摘要:

中国民间曲艺艺术源远流长,种类繁多。但多数民间曲艺现在的生存状况却不容乐观。国内不少学者、曲艺演员以及脚本作家对出现此种情况的原因做了很多有益的分析,诸如娱乐方式多元化、脚本作家的缺乏、演员断层、观众娱乐需求的变化等。但少有从演员与观众的互动角度来进行分析的。 独脚戏是上海富有地方特色的代表曲艺形式。本文选取上海独脚戏为个案,运用理查德•鲍曼的表演理论,通过分析独脚戏表演实践中演员与观众的交流互动情况,发现独脚戏的表演方式从早期的即兴表演逐渐演变为按照既定脚本的固定表演,在这个过程中,观众渐渐被排除在脚本的二度创作之外。 本文认为中国民间曲艺的生存愈加艰难的内在动因,是演员与观众的直接人际互动和交流日益弱化,甚至缺失,导致观众的二度创作作用消失。

TOP

导师:耿敬  题目:茶馆民俗与茶人生活—俗民视野中的成都茶馆  作者:余瑶  专业:社会民俗 日期:2007-06-13
摘要:

民俗指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是由各种程度不同的习惯组成的巨大集合,它既为个人提供方便,也对个人构成限制,以保证群体关系的协调。如果我们不对这种在民众生活中产生重大影响的文化现象进行研究,我们就对自己的基本民生世情缺乏全面的了解。过去由于种种原因,民俗学家对民俗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民俗事象而忽略了民俗的主体——俗民,即承载民俗事象的民俗人。其实,在民俗养成的各项习俗化活动中,始终是俗民在操纵民俗,是俗民的生命活动提供了民俗事象展开的动力。因此,民俗学研究理应以民俗的主体为中心,研究了解在民俗中如何养成了俗民,俗民又如何负载着民俗。 本文选择作者生活并熟悉的成都市作为研究调查点,成都是四川的首府,不论是谁,在什么时候只要提到成都,都不得不提到成都的茶馆。成都茶馆作为一种民俗文化,对俗民的生活习性、行为方式等都起着一定的塑造及导向作用,形成了一系列与之相联系且具有民俗风格的茶馆心理、茶馆行为和茶馆人生。论文主要通过对成都几个不同类型特点的茶馆进行田野调查,并结合前人已有的文献资料,运用社会学、民俗学的基本方法,对成都茶馆这一环境空间下的俗民——茶人进行分析。以期从他们自身的视角来关注茶馆这种民俗文化现象,关注俗民对自身的理解和定位。 全文共分四章,六个部分。首先是绪论,回顾了目前学术界对于茶馆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构想和研究方法。第一章,纵向地梳理茶馆的发展历史,对成都茶馆的特点给予了特别说明。在此基础上,横向地比较了中外茶馆的异同。第二章,三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运用分类法,将成都茶馆里的茶人分为茶老板、堂倌、茶馆艺人、小商贩和茶客等,通过访谈,对这些不同身份的人物进行了分门别类的分析。第四章,综合以往的文献成果和访谈资料,探寻在茶人自己的眼界中,茶馆这一民俗事象之于他们这样身处于事象中的俗民是怎样的。最后是结语,探讨成都茶馆作为一种民俗文化现象对于成都茶人的本真意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