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云大展示周】(第7集)志愿者团队里的云大人

【云大展示周】(第7集)志愿者团队里的云大人

中国民俗学会·民俗学论坛志愿者团队是一支神奇的团队。志愿者们有的是老师、有的是本科生、有的是研究生、有的是民俗学从业者、还有的是民俗学爱好者。大家来自五湖四海,从黑龙江到海南、从新疆到台湾,(当然还有暮蝉移师伊斯坦布尔。)我们中的大部分人没有见过面,但是大家却彼此“熟悉”,网络社区为学术研究带来了前所未有之变革,我们就是这一场变革的实践者。我们在论坛的名字五花八门,像英古阿格、木兰山人、风林火山、恩施土家、狄道流珠、南池子、沙野、大高、silver、robot……但是马甲下面却是一颗对民俗学共同的真心。这里是一个真正的家园,我们成功地打破了地域的阻隔、时间的的限制,形成了一个随时随地的“席明纳”,永不散场的“龙门阵”。
        余自2011年加盟高校版云南大学版块以来,得到老版主大高的帮助,得到老老版主英古阿格的支持,得到志愿者团队同学们老师们的认可,并委以管理员责任,心中感激。唯有努力建设论坛,提高学术素养,像家一样维护论坛,方可心安。论坛志愿者团队里的云大身影并不少,除了英古阿格、大高两位功勋前辈,还有开创者之一的董秀团老师,还有贝贝女、echohope、张贺等历任版主,他们的努力和辛苦值得尊敬。
        在这里我代表2011级民俗学的同学向师兄师姐们的工作表达敬意和感激,我们云大人也要感谢论坛所有志愿者们的信任和支持。
        这里引用一下英古阿格老师在2011年8月的帖子,回顾一下历史:
        庆典版块中云大志愿者团队介绍(英古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 ... &extra=page%3D6

        大高不在,代高捉刀,幸好我也是云大中人,不算越俎代庖呵。

        一、团队名称:云南大学民俗学论坛志愿者团队
        二、团队简介:以云南大学民族艺术博士点、民俗学硕士点为根据地,当初由英古阿格与董秀团发起,后由echohope:、张贺、大高、张多、贝贝女接任,形成了一个团结、活泼、认真、严谨的学术小团队,为云南大学民俗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同时为民俗学论坛的丰富、活跃、发展也是作出了有目共睹的奉献!
        三、团队成长点滴
        读书笔记、田野展示是云南大学版块的一大特色。
        团队注重田野调查,这与本身地处云南,少数民族民俗丰富多彩的实情相关,也是云南大学学术传统所致,虽地处一隅但不偏安,而是把眼光聚焦于国内外民俗学的发展新方向与深沉博大的田野。
        同时,坚守本土阵地同时,乐于交四海朋友。大高坐火车进太原,拉回来一火车的兄弟姐妹!放牛班的春天也还是云大校友呢,帮母校论坛做了好多默默无闻的好事。
        不足之处也是明显的,团队人数明显不足,基本上是由版主与几个铁杆份子在坚守,但正因为他们三年多的坚守,云南大学版块创下了诸多骄绩:版块授予功勋奖;版块主题帖突破200,总共帖数突破1000帖,位居高校中第二位,大高也受邀参加了民俗学代表大会。
        经验有几点:搞好交接工作,防止青黄不接;切磋学艺、疑义相析,鼓励发帖,形成一个畅所欲言、坦诚信任、受益多方的学术氛围与团队作风。
        不足在于老师参与太少,硕士点的同学不多,本科生与此绝缘,还是有后继无人之忧。
展望: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TOP

多谢张多的张罗呵!
    接到张多版主的英雄帖,要我对云大版块及志愿者团队历史罗嗦几句。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在本世纪初崛起是当代中国民俗学史的一件大事,它以其特有的平等、民主、自由风格,基于学科前沿的深层探讨,赢得了广大民俗学学者及爱好者的认同,客观上成为成为民俗学理论探讨、扩大中心,但后期的青年论坛趋向于小众化,圈子化、象牙塔化;这也无可厚非,因为学术探讨不是请客吃饭,没有相应的学术训练、游戏规则、知识积累,则意味着更多人成为旁观者。基于此,巴莫、爱东、叶涛等老师在2008年率先聚义商讨依托民俗学会,成立一个更有广泛参与性的民俗学网站,与青年论坛形成雅俗共赏、互动共赢的格局,应该说这也是民俗学界学术自觉的体现。巴莫老师对网站风格、版块、宗旨进行了精心的策划、制作,并在2008年仲夏推出试点版,并在国内民俗学界广招版主,我就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报了名,无意中与晓龙、双霞、启福、昭阳等人一道成为了开坛版主。
    2008年年底在天津开民俗学年会,云南大学董秀团博士也与会,巴莫老师与我俩进行了交待,要求作为西南民俗学重镇的云南大学开好这个头,尤其组织、建设好志愿者团队。回去后我主要负责云南大学版块的管理,董老师负责与民俗学专业老师的联系、沟通,段炳昌、黄泽等老师予以响应,在民俗学硕士生中进行了动员宣传,要求参与、利用好这个学科平台,黄老师的学生也积极参加了版块管理工作。大高就是一个榜样。
    2006——2010年我在云南大学读博士,期间动员了echohope:、张贺、大高参与到云大版块建设中,后大高又动员了张多、贝贝女。可以说云南大学志愿者团队建设没有出现青黄不接现象,保证了云大版块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本版块参与者不多,但一直保持进步、拓展态势的关键动力所在。我起了点开创之功,更多的业绩是在大高、张多任上取得的。他们不仅以身作则,率先力行搞好版块建设,并与网站志愿者一道,为中国民俗学网的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赢得的口碑也是云南、云大的荣光,值得致敬!
    当然,光有付出的事业是没有可持续动力的。付出与回报是相互的,正因为在付出的同时,可以关注民俗学学科前沿的理论动态,与坛内新锐、大佬亲密接触,参与到民俗学共同体建设进程中,感受与民俗学同成长的沉实,从而极大地弥补了云南地处边缘,信息交流不畅,学科发展方向受制等局限。刘魁立、朝戈金两任会长、巴莫、爱东、叶涛等老师一直强调志愿者团队重在建设学术团队,要不断出成果、出人才,并事无巨细、学科内外予以悉心指导,促进了志愿者本人的学术成长。这也是志愿者团队的魅力所在。我们欣喜地看到大高、张多为代表的新锐们在路上披荆斩棘,上下求索,取得了骄人成绩,作为一名前任版主,倍感鼓舞与骄傲。“铁肩担大义,妙手著文章。”一个人如果在社会中找不到一个中心,就找不到自己。典雅的会泽院,沧桑的至公堂,沉淀成“会泽百家,至公天下”的云大精神,并从一代代的云大人身上得到秉承与弘扬。
    民俗学之学在于学理,学科理论建设永远是民俗学的核心重任,从民间文学到民俗学,从芬兰地理—历史学派到普罗普的故事形态学,乃至晚近口头程式理论、表演理论、诗学民族志理论成为当下民俗学三大理论基石,民俗学与社会文化人类学、语言学、宗教学、文学等多元学科交叉、平行、比较研究呈现加快趋势,我们如何通过这一宏大的民俗学现代性通过仪式,也是每个云大民俗学人的重责所在。
    云南的文化多样性特征是举世罕见的,众多民族的口头传统、民俗仍以活形态样式保存、传承着,其间蕴含着巨大的学术生长空间。学术资源并不意味着学科优势,尤其在交通、信息、科技更为便捷、发达的条件下,学术资源的共享性愈加明显。云大民俗学的学科立足点不只是属于一校、一个专业,它是云南、甚至是西南的,这也意味着我们需要坚定信念,自知之明,不断地吐故纳新、开拓创新,方能有所作为,才不愧这片七彩故土,不愧这个伟大多彩的时代。

[ 本帖最后由 英古阿格 于 2013-1-10 12:01 编辑 ]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

时间可以雕琢一切,我们的论坛,时间的见证
沟通可以理解一切,我们的论坛,沟通的榜样
志愿者可以达成一切,我们的论坛,志愿者的家
  携手可以超越一切,我们的论坛,携手的明天
感动可以温暖一切,我们的论坛,感动的点滴
快乐可以发动一切,我们的论坛,快乐的学术
希望中国民俗学的明天更美好!!!!!

TOP

又是大高不在,等师兄田野回来也要补上感言哦!!
    那么我就乘着读过英古老师的鞭策后,说说我自己的感言。
        所谓感言,首当“感谢之言”。感谢之情不好挂在嘴上,唯有行动。所以,此处省略三千字!
        感言,“感动之言”者也。人心之所受感染,故由心而生,发感为言。我首先是被民俗所感。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余心之所致,乃吾土之文化。在这条少有人理解,被认为偏执的道路上,我从未后悔,也从未感到现实的种种弊病无可救药。我没有过过缺衣少食的艰苦岁月,但是我从未被金钱所奴役。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长大,我庆幸父母的淡泊气节给了我起码的保护。于是,我决心探索文化的奥妙,并在学习中感到快乐。对文学、文化、人文的快乐感,支撑着我度过了NNNNNNN场考试。我不是考试的成功者,也不算失败。但毋庸置疑,我没有成为考场上的机器,我还幸存了独立的个性和思考,不管对错。
        民俗文化、民间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了我,对土地和人生的情感,使我放弃了心爱的“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等考研专业,选择了民俗学!
        因为备战考研,我发现了民俗学论坛!它足以改变我的人生!
        云南大学,我之所以选择它,最主要的考虑是云大在民族文化和人文学科上的特殊积淀和底蕴。
        就这样,我和民俗学论坛云南大学版块结缘!
        既感之,就要惜缘。所以,我在这里成长,学习,进步。我在这里认识了全新的和我志同道合的学友,我在这里开始了新的生活。在我的“生活世界”里,论坛就是我的生活文化,是我的主观经验里的民俗生活的一部分。

[ 本帖最后由 张多 于 2014-11-17 16:03 编辑 ]

TOP

力挺张多

张多在云大板块付出了很多辛劳,我们都亲眼目睹,你是俺们的骄傲,挺你!

TOP

回复 5# 的帖子

都说11级超团结,这是大家共同的努力。也借此机会,感谢11级云大民俗学的论坛志愿者:罗洁、乔永娥、王迪、苟正霞、杨梦晗。。。

TOP

黄泽、董秀团教授对论坛的寄语

由于目前只征集到黄泽、董秀团教授对学科和论坛的寄语,不另开新帖。
黄泽 教授:云大民俗学由前辈开基,我辈薪火相传可也!
董秀团 教授:民俗学论坛是民俗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平台,它在研究生、教师、爱好者之间架起平等对话的桥梁,希望论坛越办越好,希望一代一代同学用心维护。

TOP

民俗根脉,薪火不绝;会泽百家,东陆崛起。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

前辈筚路蓝缕,希望云大民俗学学科在我辈要更好!

TOP

感动啊,我一定要努力考上啊

TOP

接续前文一下,本版第四代掌门人朱卿已经顺利接掌东陆派,朱卿同学适当时候也补一个感言。希望本版日益成长,枝繁叶茂。

TOP

首先,祝贺张多的考博成功!
其次,也为你们云大有序更替表示由衷地祝贺!
大王派我来巡山啰~~~~~

TOP

看到这个贴了有一段时间了,回应的有点不及时,原因之一就是不知该如何去表达,今天借着2014届各位学姐学长答辩的日子——毕业的日子,来这里说些话。
        我进入论坛志愿者队伍是张多引荐了,大致从从2012年就在默默关注论坛,刚开始的时候在本科母校西北民大版块发一些帖子,很荣幸在考研进入云大,在入学之后正式成为云大版块的版主,后来在志愿者团队同学鼓励下同时担任了电子书斋版块的版主,也是深感自己的责任在增加,我想我要尽自己的努力做好的职责,担负起团队的信任,也为这个团队添一点自己的力量!

        看了云大版块的志愿者团队建设的历史,真真切切看到云大志愿者前辈在这里辛勤耕耘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的传统,因而我也是倍感压力,我除了及时在论坛里发出云大声音之外,还要向前辈看齐,在学习上也不落后,是压力也是动力,也驱使我不断学习努力,继承前辈的传统,同时做好接班工作,让云大板块一直活跃下去,成为云大民俗学子沟通交流的一块平台和宝地,不断发展壮大。

        最后呢,其实在这团队里真的是一件幸事,有这么一群从本科到博士同学,还有老师的交流讨论的环境,这么便捷的交流,让我感觉自己不再孤单,在这个充满活力的队伍中,自己也受鼓舞。这同时也是互助的队伍,也很感谢帮助我成长的老师和同学,祝志愿者团队一直生机永存!

TOP


再接再厉!培养后人无绝期啊!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

回复 1# 的帖子

学长心中去北师了。我可以加入这个东陆派这个志愿者团队吗?老师说十月份年会在昆明,我也想去参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