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民俗讲座之四】赵世瑜教授:《机遇与挑战:当代中国民俗学之反思》

【民俗讲座之四】赵世瑜教授:《机遇与挑战:当代中国民俗学之反思》

主办方: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主讲人:赵世瑜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
题目:机遇与挑战:当代中国民俗学之反思
时间:12月20日15:00—17:30
地点:中山大学中文堂914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回复 1# 的帖子

池子,我编不了你帖子,少一个字哦

TOP

回复 2# 的帖子

好的,已经修改好了。

TOP

不知道和安德明老师讲的侧重点在哪些不同

TOP

回复 4# 的帖子

不同学科背景的老师关注同一个学科问题,这样可以产生理论的对话呀。
至于差别在哪里,等赵老师讲完之后就知道了。

TOP

赵老师提出了“民俗学者正在做什么?”,内容纲要:
民俗学者的学术研究
民俗学者的学科训练
民俗学者的现实参与
民俗的归属:学者的,还是大家的

TOP

民俗学者的学术研究
民俗学的理论与方法:民俗学学科本位、民俗学的资料学、民俗志书写、民俗事象的传承与变迁、对非遗保护的关注

民俗学学科本位:仍然未有准确定位,以高丙中教授博士论文为开端。赵老师认为,要明确学科本位,首先明确一个概念“传承”,民俗是传承之学,作为民俗学学科存在的根本依据,可与其他学科有一条明确的界线。

对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的描述,不是民俗学一家可以垄断。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和法学都可以涉及。关键在于,民俗学史应有民俗学自己的定位,历史学取向于过去,社会人类学面向现在。民俗学应从现实入手,重视其中的传承过程和动力,哪部分被传承,哪部分被抛弃,为什么如此,怎样运作,就是民俗学最关心的问题。

TOP

赵老师以珠江三角洲的祠堂为例,说明活态民俗的自足性,应该揭示民俗传承的机制。
华侨们在大陆民俗面临政策的压力而低迷时,成为祠堂和庙宇的复兴力量。礼失求诸野,重获生机。

赵老师以刘晓春教授的论文≪资料、阐释与实践﹣﹣从学术史看当前中国民俗学的危机≫来说明民俗学的资料来源。首先,赵老师肯定了这是中文系的考据传统和优势,其次提出面对口传身授时的不足,即便有音像。此外,还外还有图像、仪式音乐等的传承,方式多样,搜集是可以的,利用的方法是什么,讨论很少。赵老师认为,博士论文撰写时要想一个问题,是否有底气说自己的具体研究论文和工作是否对民俗学的理论方法有所助益。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变迁是传承之学中的应有之义,就如同传统的发明。但要去探究其中万变不离其宗的部分。改变,接续和运作并存,学位论文研究倾向也开始以变迁居多。很多传统问题看起来正在急遽瓦解,民俗学作为传承之学如何应对这一个现实问题,是值得讨论的。要锤炼一些适用中国具体问题的理论工具,而不是一味地套用西方理论。

赵老师提到吴凡的博士论文:《阴阳鼓匠:在秩序的空间中》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307778/

TOP

本土化的研究范式仍然是一个问题。
民间文学的表演理论,到民俗学的象征符号使用,不论是证实还是证伪,抑或补充,个案都会变成西方理论的注脚,丧失区域性、个案性的研究自身的价值和活力,阐释力量被削弱。当然,这是人文社会科学普遍现象。

TOP

民俗学者的学科训练和知识体系
与人类学的分别在哪里?
民俗学的问题意识从哪里来
田野工作
民族志与民俗志

TOP

民俗学没有本科生,没有完善的课程体系,其实也就说明了学科知识体系的不完善。
硕士学生学科背景非常丰富,但是基础性知识体系不足。各自院校的培养背景和方案差别很大。应该有一些共识和共性。

民俗学与人类学纠缠不清,很多问题意识来自人类学。对意义的阐释,多数来自人类学的文化研究传统。不是研究对象的问题,而是怎么研究的问题。民族志与民俗志的差异很难分清。

TOP

民俗学者的现实参与:
主要是集中在非遗保护工作
民俗学者的优势在哪里
民俗学者与政府、民间的立场有哪些不同(应该最不具有功利性)
民间文化传统的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在哪里

TOP

民俗学者的民俗,还是大家的民俗
今天,民俗第一次成为大家的民俗,不只是民俗学者的。可能是非遗保护带来的积极影响
一方面,民俗成为人文学科的研究对象,另一方面,作为生活传统的一部分,成为现实社会的文化工具。
既是危机,也是挑战。积极性意义更大,各种学科的研究碰撞会更好地理清学科本位,有理论对话。民俗学者也要关注不同学科对民俗事象的研究。如法学对民间习俗法的研究。

TOP

民俗是人文学者共同的观察对象:
历史学家眼中的民俗
人类学家眼中的民俗
文学家眼中的民俗
宗教学家眼中的民俗
民俗学家对此怎么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