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蓝花布上的文化潜质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蓝花布上的文化潜质

蓝花布上的文化潜质


作者:章方松



2009年2月2日 09:35  选稿:上官贤  来源:东方网   



  在浙东的乡村,女儿出嫁必有一副花夹被。花夹被又名双纱被。双纱被用靛蓝染色。这种染色是用一种特殊的制作方法。人称为,蓝夹缬。小时候,我看着花夹被上的印花图案。祖母会给我讲起蓝花布上状元赶考的图案里的故事。并说,小孩子家,长大后要好好读书,考上状元。听着祖母的故事,我每天睡觉起床,都会留意看着花夹被上的状元赶考形象,想着自己一定要好好读书,对得起祖母的期望。一条花夹被的图案,也就深深地印入了我童年的脑海里,成为永恒的文化记忆。
  一
  最近读到张琴女士的《蓝花布上的昆曲》一书,使我又回到了童年的花夹被的情感之中。作者坚持五年的艰难岁月,走访浙江深山老林,偏僻的乡村,真正做到了“礼失求诸于野”的学者精神,解构花夹被的丰富文化内涵,令人实在感动。更为令人启迪的是,从一条区区的蓝花夹被上,发现了许多人文潜流的内涵。使我从中感发出许多文化的美学蕴意。
  读着《蓝花布上的昆曲》一书,使我从中感知到:作者以多维视野,审视印花布上的戏剧图案以及纹样造型,分别从古温州的永嘉等地昆剧的《白兔记》、《杀狗记》、《蜃中楼》、《西厢记》、《义侠记》中,发掘戏剧文化内涵与印花布之间的内在联系,大大地丰富与拓展了印花布的研究范围,以及文化内涵。为跨学科研究与多维视野中,认识民间工艺文化意味,提供了大量潜在的文化信息。难得可贵的是,从中发现与提示中国南戏与昆剧的历史走向的内在联系性,并给人以启发“非遗”的文化美育功能与意义。从中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感受:
  (一)、区区的一条蓝花布,它不仅仅是具有实用与审美价值,还可以从中发现中国古代《诗经》描述的服饰审美所蕴含的审美意味,一直流行到上世纪后期中,逐渐消失的文化意味的流程。从这一流程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了中国乡间传统工艺与原始上古审美人文精神的流程。
  (二)、区区的一条蓝花布,里面靛蓝的染色,制作的纹样,所表现中国昆剧的文化故事,以及丰富的花鸟走兽的纹样,每一格图案与色彩纹样,文化涵意,都是蕴意着一定的文化内涵的意味,从中表现了中国人的实用工艺品,是十分讲究综合的美。
  (三)、区区的一条蓝花布,蕴意着的丰富文化内涵,分别以昆剧内容为粉本,以单元为图案,展示戏剧内容。图案简朴精美,人物造型神态自若,线条刚健有力,将戏剧内涵与工艺流程,相结合深入仔细分析,道出其中文化精神与工艺特色的奥妙。这是民间艺术精神的寄托,从中发现人文精神的印记,也可以看到地域人文精神流程的轨迹。这是一种综合人文精神的体现,草根文化精神的经典。
  (四)、区区的一条蓝花布,如果从温州地区的民俗文化与认识,里面也是蕴意着十分丰富的文化涵蕴。温州隶属瓯越文化区域,历史悠久,民间文化丰富。比如,从瓯越民俗来理解温州是一个具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的地区。汉代时,温州建立“东瓯王国”。当时,“东瓯王敬鬼,俗化焉”,民间“尚巫渎祀”之风甚盛,并有“端午竞渡,用以祈赛”之俗。隋唐时,温州一带“尚歌舞”(《隋志》,并以歌舞娱神。唐顾况诗:“东瓯传旧俗,风日无边好,何处乐神声,夷歌出烟岛。”宋代,俗信巫祝禁忌,好佞佛,并信仰海龙神,“奔走拜伏,咒诵呶杂”(宋叶适《水心集》)。至明代,灯彩民俗进一步发展,有首饰龙灯、走马灯、珠囤以及竹丝、料丝、麦管诸灯(姜准《歧海琐谈》)。这些内容虽然与印花布,没有一定的联系,但是从发散思维去解构,温州的印花布里面,还有待研究挖掘的民俗内涵,还是十分丰富的。
  二
  从张琴同志的《蓝花布上的昆曲》来认识,以据证求实,多维视野的思维去研究印花布的丰富文化内涵。印花布的色彩清淡高雅,与农耕的宁静、淡泊有着一致性。农耕社会的生产与生活的土壤消失了,文化的基因也就随着变异了。花夹被能否重新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走向世界的意义呢?我个人认为,作为具有生态与美学意义上的印花布,通过一系列的开发,还是有着潜在的生命力。
  如果我们将印花布的花夹被,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深入理解与挖掘其文化价值,我个人认为,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的意义:
  (一)、由于全球化的经济与文化的冲突与交融中,世界各民族的轴心文明,都发生了重要的变革,导致了大量具有各自文明特色的民族文化,快速的消失。所以联合国非常重视对非物质文化保护的工作。人谓当前新经济挑战着中国,有着以网络为基础,以科技为动力,以创新为灵魂,以全球化为背景等诸方面的特征。在此全球化的文化冲突背景中,如何保护与弘扬中华民族本土文化,显得十分重要。特别是当前所面临的中西文化冲突中,让更多的人理解与理悟中国传统优质文化的内涵蕴意,也是当前作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任务。
  (二)、中国地大物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各民族各地方都有着自己的本土地域文化特色,作好宣传与弘扬中国丰富多彩的本土人文精神,是有着的重要意义。面对着大量的非物质文化的流失,大家形成了共识,作好这方面的工作,显得有一种刻不容缓的境地了。中国的优质民间文化,也是人类共有共享的文化。保护中国传统民间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从某种意义上理解,也是共同保护人类的文化。随着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向着全球化发展,世界各地的文化,也会成为全球共享的文化。
  (三)、非物质文化,别看是一条区区的印花布,但它对人的潜在性伦理与审美的教育与影响,不亚于学校的教育。非物质文化对人的潜移默化的审美功能和社会和谐作用,现在正逐渐步为全社会所认识。印花布的图案,美在均衡精致,对称协调,与中国传统书法的篆刻玉玺造型一致性。但也表露出一种封闭与刻板的形式。这与中国园林花窗与围墙造型的一致性。以及文化礼教有着内在的联系性。
  (四)、“非遗”民间文化是一个地域历史文化的淀积与精神的活化石,具有强烈的自然形成和地域历史文化的传承力,是人们生活的文化系统中的一个部分,是一种具有人的情感和信仰,心绪的深层次的人文精神意义。对人的生活与文化的熏陶,有着不可代替的功能。“非遗“民间文化,具有强烈的地域文化性,又能感染着人们的审美心灵。从地理与人文的地域文化来认识,比如说,温州历史上是一个地处东海一隅的偏僻地方,保留了大量的原始文化特质,比如语言里,保留了大量有唐诗古韵,与诗韵的平仄的传统语音特色。戏剧文化的教育,是乡间民间文化心理教育的重要途径。中国民间文化对社会的和谐稳定起着重要的潜在效应。
  (五)、在挖掘整理乡村民间艺术、风俗等非物质文化及人文、自然景观等物质文化过程中,尽可能的保留地方特色文化元素,保护体现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的恬静优美、悠然自得的田园风貌。人的文化需求是一个多功能的社会综合整体,作为构成社会秩序的民间传统文化,是经过历史文化经验建立的一个深度理性化过程,是整合人的生活和精神的空间。富有意味的是,现代的植物学家为研究被危害植物的遗传基因,必须探寻它的基因故乡。现在人们像当初没有意识到对自然环境的保护重要性那样,还没有意识到民间文化群落的消失,文化生态破坏和文化资源减少的严峻性。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建设不断地深入,人们已经越来越关注自然生态资源的保护和建设,但是还没有重视另一种精神生态资源的流失。其实作为人文精神的民间文化资源,对于优化一个地域的文化素养是极为重要。在当前新经济挑战着每一种文化的激烈竞争的情况下,保持、挖掘与弘扬一个地域的民间特色文化,使其成为一个地域人文精神之根,这就显得更其它任何东西都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当前,我国正处于国际新经济发展的挑战时期,面对着西方文化的冲击与挑战,落实好这些要求,进一步加强对“非遗”民间文化建设,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十七大报告中又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因此,从这一理念出发,文化民生的理念顺势而出,惹人关注。文化是一个地方综合实力的核心,灵魂与精神支柱的重要标志和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是人的感情、愿望、理想、价值观的观念形态,蕴藏在每一个人的心灵中,具有重要的潜移默化作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