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舌尖上的中国》:“吃货必看”~全集连播~~

[Flash]舌尖上的中国之七:我们的田野

TOP

美食+人情,美文+悬念,传说+历史

作者 早报记者 黄小河  东方早报 2012年05月21日08:32

  目前正在热播的央视大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几乎创造了一个中国纪录片的奇迹:自5月14日起每晚10点半,全国各地的“吃货”锁定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死守着电视机来了一场盛况空前的集体自虐。在微博上,分分钟都有用户以“舌尖上的中国”展开话题刷满、占据整个电脑屏幕。随着纪录片每晚播出,一家知名美食点评网站也冒出了围绕《舌尖上的中国》撰写的攻略,号称“因看《舌尖上的中国》吊起的胃口,在上海基本都能得到解决”,并列举沪上各大餐厅的拿手菜与纪录片中提到的菜式一一对应。看着电视机里的佳肴美味,老饕们不淡定了,“作为吃货,生在中国就对了,这绝对是一部对食物充满敬意的纪录片!”

  找寻对中国美食认同的交集点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是央视纪录频道今年继《故宫100》和《春晚》之后,推出的又一部原创大片,自5月14日至18日、21—22日7天,于央视综合频道《魅力纪录》晚间10点30分播出,并于次日晚6点在综合频道重播。《舌尖上的中国》自2011年3月开始大规模拍摄,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美食家蔡澜、沈宏非担任顾问。剧组跨越国内60个地区,涵盖了包括港澳台在内的中国各个地域,全篇共分为7集。以“食材、主食、转化、储藏、烹饪、调和、生态”等7个主题讲述了千百年来中国人独特的饮食习惯。

  然而,《舌尖上的中国》从文化角度所探讨的问题并不只是“吃”这么简单,从传统劳作到食物创新,生活的艰辛和几代人的智慧结晶,中国人“吃”的传承和变化已经逐渐凸显出它特有的国人气质。

  “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感受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趣味等方面的文化特质,这是我们拍摄这部纪录片的目的。”《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坦言,“为了站在更加国际化的角度,去繁化简,本片的节奏也更加贴近国际观众的欣赏品位。”

  一般情况下,纪录片多涉及历史、科技、人文等题材,而涉及美食的不多,加之传统美食节目表现方式较为单一,因此热播的并不多见。而《舌尖上的中国》不同的是,每一集的主线采取了碎片似的剪辑方式,进行了不同地域之间的组合和嫁接,讲述了同一种食材在天南地北之间的变化,这部纪录片破天荒的用味道营造出了一个个真实的故事。

  在纪录片正式开拍前,该片总导演陈晓卿及他的制作团队曾和蔡澜、沈宏非一起开会反复讨论拍摄角度的问题。讨论伊始,当然是漫无边际,因为中国饮食是一个庞大又过于繁复的主题,有点儿无从入手的感觉,因此,话题集中在如何用一些线索来穿起纪录片想要讲的故事,找寻“对于中国美食认同的交集点”成了最终的目标。在拍摄前,陈晓卿并不避讳称自己曾经借鉴了很多国外优秀纪录片的拍摄方法,比如像BBC与央视合作拍摄的《美丽中国》就是创作组的研究对象。

  《舌尖上的中国》是美食献给普通劳动者的颂歌,不见“烹饪大师”,不见“美食专家”,更没有“厨艺大赛”,有的是手工挖莲藕、两小时采竹笋、全中国只剩5人继承的高跷式捕鱼,70多岁黑龙江“鱼把头”、卖黄馍馍的陕北老汉、陪外婆制作年糕的浙江慈城小姑娘。《舌尖上的中国》对食物朴素细腻的描述,对人和食材的关系的微妙理解,悄然传达出几千年来中国人在劳动中所产生的智慧思考以及味觉审美,每一道食物都能勾起观者的浓浓思乡之情。而这一切,都使这部纪录片呈现出与众不同的魅力感召。

  文案创作运用

  国际纪录片的基本习惯

  “无论如何,豆腐的诞生,彻底改变了大豆的命运”,《舌尖上的中国》生动的文案让观众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现场同步感,真实到观众可以看见面团在一点点膨胀、闻到米酒飘出来的阵阵甜香,听见小笼包在蒸笼里嗞嗞作响,所有人都流着口水坚持着这每集52分钟的被虐过程,却深感幸福就在彼岸。

  在看完《舌尖上的中国》之后,有很多观众对片中的旁白印象深刻,文字精炼且恰到好处。《舌尖上的中国》的宣传负责人告诉早报记者,这个文案是经过陈晓卿一遍又一遍的删改最终成型。该名宣传负责人告诉记者,“熟悉陈晓卿的人都知道,他在制作纪录片之外,除了品尝和研究美食,就是在各大报刊、杂志编写关于美食的专栏,所以为什么能够将文案和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结合得恰到好处是不言而喻的。”经常观看国外纪录片的观众也不难看出,《舌尖上的中国》的文案创作,事实上也是使用了国际纪录片的基本创作习惯。

  在早报记者之前采访探索频道亚太地区节目总监魏克然时,他就透露了国际纪录片的制作标准,那就是“找平衡”和“抓眼球”。“在节目一开始,一个故事的主角必须在最初的30秒抓人眼球,它可能是一个事件正在发生,也可能一个人正在赶往某地,在经历过一个阶段以后,会抛出一个问题,或者一个神秘事件,制造一些麻烦,最后留给结尾一个悬念,使观众不得不跟着往下看。当然悬念一定是在结尾公布。”

  在《舌尖上的中国》里就大量采用了这样的叙述方式,比如说第一集中的“鱼把头”已经70多岁了,他这次带领大家到冰面上捕鱼,他到底能不能打到鱼呢?正当观众看着渔网被慢慢拉上来的时候,此时镜头一转又跳到其他地方,这就给观众造成了一个悬念,要接着把后面的故事看完。魏克然还说:“先要有想法,然后再要有图片,最后是文本,就像DNA曲折的螺旋上升。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怎样曲折你的故事。这才是最关键的!这一点实际上和电影制作类似,你所做的是把好莱坞和新闻进行混合,或者说是平衡。就像中国的‘阴阳’。”

  为什么《舌尖上的中国》能够在国内众多关于美食的纪录片中跳脱出来?有业内人士分析,它之所以能够吸引眼球,其投资和制作水准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方面是它并不是单纯只讲述美食的纪录片,它是把美食当做一个媒介,通过这个普通的媒介找到与这个媒介相关的、能够令大众热情讨论的东西。比如说传统价值观、人际关系、生存状态甚至是哲学思考,都能够通过这样一部片子表达出来。

TOP

上文附图:



 《舌尖上的中国》是美食献给普通劳动者的颂歌,它对食物朴素细腻的描述,对人和食材关系的微妙理解,传达出几千年来中国人在劳动中产生的智慧思考及味觉审美。

TOP

无法回避另一个舌尖上的中国

  来源:中国青年报2012年05月23日 作者:曹林

  一部以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这几天风头力压各种电视连续剧,成为连日来的微博“刷屏利器”并高居话题榜榜首,甚至让许多早已抛弃了电视的80后“吃货”们,纷纷锁定夜间的央视坐等这部“吃货指南”。人们为美食流口水,为美食的故事流眼泪,为美食的文化而感动自豪,自豪于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甚至有人高调地赞美“这才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片”。

  民众的感动是发自内心的,将“爱美食”上升到“爱国主义”的层面,虽显夸张,却也是民众发自内心的朴素表达。我倒不想沉浸于这种感动中再去赞美几句,而想反思这部唯美的记录片之外另一个舌尖上的中国。理性地审视这两个舌尖上的中国,也许更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个纪录片何以能一夜走红。

  也许这样的思考会败一些人的兴,但这是无法回避的问题,确实有两个“舌尖上的中国”:一个是央视这部宏大的纪录片借助诱人的美食和温暖的故事所展示的舌尖中国,一个是日常社会新闻中无数的食品丑闻所展示的舌尖中国。一个舌尖上的中国,充满阳光与感动,是由淳朴、温情、唯美、诱人、人文关怀、奶奶的眼泪、妈妈的手、故乡的回忆写成的;而另一个舌尖上的中国,充满晦暗与肮脏,是由有害的添加剂、地沟油、增白粉、瘦肉精、农药残留、荧光粉、反式脂肪酸写就的。

  两个中国,截然对立,后一个“舌尖上中国”的存在,更反衬出前一个“舌尖上中国”的光鲜与诱人。见惯了底线不断被突破的食品丑闻、焦虑于“不知道还有什么可以吃”的民众,更容易被这些温暖的美食故事所感动,在“每个人的舌尖都是一个故乡”的煽情和渲染中找到了一种精神抚慰,沉浸于美食故事叙述逻辑和唯美想像中的人们,回避着另一个舌尖上的中国。

  也许这两个“舌尖上的中国”都不是真实的饮食中国,普通人日常生活并不如纪录片所呈现的那样唯美和诱人,充满观赏性,仿佛生活在童话中;当然也不像社会新闻的想像碎片所拼凑成的现实那样肮脏和不堪,仿佛生活在一个互相投毒的社会中。现实的柴米油盐和人间烟火,远比那两个“舌尖的中国”更多元和复杂,那是我们的生活。

  不过,纪录片和社会新闻中两个截然对立的“舌尖上的中国”,值得深刻反思。我们无法假装生活在纪录片这个“舌尖中国”所营造的温暖和感动中,回避另一个让我们焦虑不堪的“舌尖中国”。尤其是对食品安全问题负有监管责任的政府部门,更应该从纪录片中看到现实问题。

  纪录片中的美食生产者,都是淳朴的老农,有做虾酱做了一辈子的“虾酱奶奶”,有深夜湖塘中的挖藕人、凌晨冰湖上的捕鱼老者、浩瀚大海上的渔夫。可回到现实中,为什么多是“从不吃自己做的面包”的过期面包生产者,是为了节省成本而使用地沟油的无良商人,往火锅中加无数违规添加剂的黑心店主?这种异化和沉沦,到底是在怎样一种制度路径中发生并恶化的?

  中华美食文化博大精深,有着让国人自豪的历史,一道菜就是一个故事,一个汤就是一种文化,锅碗瓢盆,透出的都是丰厚悠久的文明中国的历史人文,最直观地体现在饮食文化的器物传承中,饮食背后的风俗、仪式、伦理、趣味中隐藏着最朴素的文明。可如此令人骄傲的文明,是如何被地沟油、瘦肉精、致癌物所侵入的?老祖宗留下的饮食文明,是怎么被糟蹋的?这个尖锐的问题,无法被肤浅的感动所遮掩。

  纪录片带来的文化感动稍纵即逝,热情过后可能很快会被遗忘可唯美的镜头之外那个舌尖上的中国,作为我们必须面对的日常生活,会逼着我们去正视、思考并给出答案。

TOP

《舌尖上的中国》:返璞归真,从美食看见中国

光明网 2012-05-23 09:00:36 来源:新华日报 

  从湖北莲藕到西湖醋鱼,从陕北馍馍到新疆烤馕,从兰州拉面到潮州糖葱……最近,一部介绍中国美食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红遍大江南北,刚刚结束了在CCTV-1综合频道的首播,今起又将在CCTV-9纪录频道每晚10点与观众见面。这部纪录片拍得唯美而生活化,有网友称,这绝对是一部对食物充满敬意的纪录片!“通过美食这个窗口,更多地看到中国人、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一部美食纪录片,为何能赢得超越话题的巨大影响?

  色香味俱全,引无数吃货竞折腰

  共7集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分别从食材、主食、转化、储藏、烹饪、调和、生态等方面一一呈现美食之道。在高清镜头的拍摄下,形形色色的美食披上完美色泽,冲击观众的视觉,挑逗着观众的味觉。

  同时,《舌尖上的中国》生动的文案让观众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现场同步感。“真实到观众可以看见面团在一点点膨胀、闻到米酒飘出来的阵阵甜香、听见小笼包在蒸笼里嗞嗞作响,所有人都流着口水坚持着这每集52分钟的被虐过程,却深感幸福就在彼岸。”微博上网友“Timon_Chien”评价道。

  而网络上被疯狂分享的文案,更成为美食爱好者“按图索骥”的宝典。自《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某美食网站专门推出专题,介绍在哪里可以吃到片中美食。而据淘宝数据显示,自5月14日该纪录片开播后5天,共有584万人上淘宝找过零食特产,搜索次数达471万次,有2005万人浏览过相关美食页面,成交729余万件。

  恰逢毕业季,“舌尖上的母校”也成为微博的热门话题。清华大学率先推出了文字版和图片版,有近40万条微博参与讨论了对母校饮食的独特回忆和情结。

  面对热情的观众和巨大的影响力,该片总导演陈晓卿已表态会拍续集:“我自己也觉得不该就这么结束了。中国地大物博,美食又何止这7集所能涵盖的,所以还会有第二季,甚至第三季。”

  百味杂陈,尝遍生活酸甜苦辣

  不过,在陈晓卿看来,《舌尖上的中国》远不止是一部“吃货圣经”,而观看《舌尖上的中国》也不应该只是“吃货”的狂欢。“做纪录片,文化的东西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光讲吃,不就跟美食栏目一样了?这个片子是带着对食物的敬意来做的,希望观众能从中国人对美食的热爱中,品读到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

  “香格里拉,松树和栎树自然杂交林中,卓玛寻找着一种精灵般的食物——松茸。”首集《自然的馈赠》,从这个在大城市餐桌上堪称奢侈品的食材说起,但对于原产地的居民来说,它更多地意味着谋生的手段。伴随着卓玛和妈妈在森林里寻找松茸的脚步,我们看到了生长在这片土地上人们的辛勤劳动:凌晨3点就要出发,采摘之后还要将菌坑掩盖好,两个月里一共挣了5000元钱……这些贴近生活的细节,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更有对劳动人民的关注。

  “一个个故事,很短,但是很生活,食材获得的不易与艰难,足以说明此舌尖,堪比刀尖。”豆瓣网上,网友“东巴”如此说。将镜头对准普通人,关注食物背后的故事,这部纪录片因此多了一份人情味。因为有着远离家乡、在淤泥里行走的挖藕人,才有莲藕排骨汤的温暖;因为有着阿公阿婆浸米、磨粉、蒸粉、舂捣的辛苦,才有全家团聚吃年糕的温馨;因为有着将虾和盐搅碎后放在竹筛上晒太阳的简单,才有老夫妇共赏日落的相濡以沫……

  “看了这片子,爱上了别人的家乡。皆因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是片中食物的享有者,所以就有了一种在场的感觉。”一部纪录片,让我们尝遍了生活的百味。

  返璞归真,从美食看见中国

  “中国人离不开吃:谋生叫糊口,岗位叫饭碗,受雇叫混饭,花积蓄叫吃老本,混得好叫吃得开,女人漂亮叫秀色可餐,受人欢迎叫吃香,受人照顾叫吃小灶,不顾他人叫吃独食,受到伤害叫吃亏,女人嫉妒叫吃醋。这是大家一见面就问‘你吃了吗?’的缘故。”

  正是有着这样的文化根基,《舌尖上的中国》在让人流口水的同时,也难免被过度诠释。

  不得不承认的是,片中新鲜的原料、精心的制作、原始的风味,唤起的是人们对于美食尘封已久的记忆,而地沟油、添加剂、工业明胶等,似乎才是人们必须面对的残酷现实。难怪有评论说,“《舌尖上的中国》是艺术,《舌尖上的元素周期表》才是现实。”

  也正是这份热爱,让《舌尖上的中国》赢得了另外一个值得思考的称呼——“爱国主义大片”。有人认为这是上纲上线、将吃无限拔高,但正如网友“JaneMere”所说,“《舌尖上的中国》能毫不做作地激发实实在在的对国家的爱,有啥不好的?”

  《舌尖上的中国》,展示了美味的食物、淳朴的劳动人民、美好的生活,这样的祖国,自然是值得热爱的。

  记者 徐宛芝

TOP

《舌尖上的中国》热播:每个人的舌尖上都有个家

光明网 2012-05-22 09:15:20 来源:南方日报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剧照。



  在各种家庭伦理剧、后宫争斗剧充斥荧屏之时,每晚10点半开始在央视一套播出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却以黑马的姿态一鸣惊人,不仅引得“60后”与“90后”同时追看,而且成为微博、天涯等热门论坛中讨论的焦点话题。

  无论从播出时间、还是纪录片本身的定位上看,《舌尖上的中国》无疑都不具备成为热播片的潜质。然而,正是在这种看似不可思议的“悖论”中,这部纪录片所引发的轰动效应远远超过同期电视剧。《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秘诀是什么?它又能带给日益受重视的纪录片市场哪些启示?通过主创、观众的说法,南方日报带您一起揭秘《舌尖上的中国》这道菜。

  头盘:诚意“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纪录片”

  一颗颗黄豆,经过手推石磨的碾压,雪白的汁液汩汩而出,再经过发酵等一系列时间的转化,最终才能成为豆腐……这个看似简单的过程是《舌尖上的中国》最寻常的叙述方式:寻找这些食物的源头,在这部纪录片中,讲述的不仅是食物,而是大自然的馈赠,植物、动物甚至是阳光、空气、风、水,还有最重要的:时间。

  “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这个纪录片。”这是总导演陈晓卿对于《舌尖上的中国》最初也是最终的定位。事实上,仅从这部纪录片所耗费的时间和人力上,就可以看出这种诚意,“这次做这个片子,从接到任务到播出,是13个月,全国拍摄地点70个,前期调研员3人、导演8人、摄影师15人、剪辑师3人”更为难得的是,这种诚意被成功地转化成了电视语言,从而被观众所认同。导演不吝时间地仔细记录食物从采摘到端上餐桌的全部过程。

  在陈晓卿看来,记录如何将自然的馈赠经过捕猎、采掘、加工、制作成食材,比像食谱一样事无巨细地记录美味佳肴的做法更加重要。网友“拥抱月亮”说,《舌尖上的中国》的温情是绝大多数列举数据、搬弄文字、炫耀历史的纪录片所缺乏的。在当下的荧屏电视环境中,这种质朴的温情则显得格外难得。网友“明轮”说:“古装戏太穿越了,现实剧太乱情了,连同线下看盘的美剧也太化外了。‘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这个纪录片’,导演的话令人印象深刻。不真诚,别忽悠。应该深思!”

  主菜:温情“每个人的舌尖上都有一个家”

  在李安的电影《饮食男女》中,父亲每周做一桌大餐只是为了能让女儿们聚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这种建筑在柴盐酱醋之上的儒家哲学理念成了电影的灵魂。这与《舌尖上的中国》有异曲同工之妙。在《主食的故事》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在浙江慈城,有一对空巢老人,他们最开心的时刻,就是儿孙从宁波回来,为他们制作可口的年糕。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年糕唠着家常,其乐融融。然而,短暂的团聚之后,儿孙们各自开车离去,家里又剩下这对老人。

  “城市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原有的大家族也在发生变化。通过吃食的故事,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人生况味,《舌尖上的中国》因此有了一层厚重的历史感。”陈晓卿说。

  引发共鸣是纪录片最常应用的手法,《舌尖上的中国》将其应用到了极致。对于每个观众来说,都能在这部纪录片中找到感情的寄托,比如那些熟悉的家乡味道,比如饭桌上和乐融融的家庭气氛,比如那些美好的旧时时光。“第一集里提到湖北的藕,让我不禁想起每年年前在襄樊做项目,天寒地冻,在大街上等半个小时才打到出租车回到酒店,立马点上一份莲藕炖排骨,绵实的藕炖出来白白的汤,孩子们一人一手擒着一个大骨头,一碗热汤,喝下去,全身都暖了。”这是属于网友“阿拉蝎”的美食记忆。

  甜品:接地气“美食之外是中国人的人生百味”

  陕北的老农,花三天的时间在窑洞里做馍,再花一天的时间骑着三轮车吆喝着“黄馍馍”到城里去叫卖;内蒙的游牧人家,带着母亲做的奶豆腐骑着马去遥远的山坡上放牛;岐山人结婚,村里必开臊子面做的流水席……这些普通人的生活与美食发生的联系,却带给观众别样的震撼与感动。

  在陈晓卿看来,中国人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区的人吃什么,这其中涵盖着历史和文化的因素,这也是《舌尖上的中国》要表达的。陈晓卿说,摄制组此次在南方还拍到了一些鲜为人知的习俗,例如在云贵地区至今延续下来的古老的“新米节”,新米下来的时候,人们要举行仪式,往禾仓里储存稻米;新生儿降临,亲戚朋友带来的礼物是大米。而在山西丁村,摄制组拍到了一位老人的寿宴,前来祝寿的村民把自己碗里最长的一根面条送给老人,以此祝愿他长寿。

  “我们拍了食物的差异性,也拍到了它们的共通之处。比如说北方有凉皮,南方有米粉,这是稻米粉食的不同变种。像桂林米粉的出现,可能来自于秦始皇命军队修筑灵渠,北方的面条于是在桂林有了一种新的形式,就是米粉。从饮食的角度,能够揭示出中国是个大一统的国家。”陈晓卿认为,《舌尖上的中国》更关心的正是人和食物的关系,要把挖掘到的深层次的文化信息传递给观众。

  纪录片通常被视作精英们的消遣,《舌尖上的中国》却把纪录片的格调高雅与电视的市井百味结合在一起,产生了一种独特的化学效应。“从叙述方式上来说,这套纪录片偏向剧情化、故事化、细节化,打破了一般电视纪录片大而全的手法,表现了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食物不为人所知的一面。”同济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讲师鞠薇这样评价这部纪录片。

  南方日报记者吴敏

TOP

《舌尖上的中国》:一个民族的情感共鸣

  光明网 2012-05-22 09:18:23 来源:中国青年报 

  食物是危险的,但食物更是美好的。

  辣、鲜、咸、甜,红椒、紫菜、黄鱼、海参,爆炒、慢炖、白煮……一部以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刚刚过去的一周里玩了场“吃货总动员”,连续几个深夜,无数人守在荧屏前,看得食指大动、口水涟涟。在食品安全问题闹得国人寝食难安的今天,中国人对美食压抑已久的热情就这样一夜之间被重新引燃。

  第一集《自然的馈赠》播出后,《舌尖上的中国》便成了新浪微博热门关键词,这几天的风头更是力压美剧《绝望主妇》、韩剧《屋塔房王世子》等热播剧,成为连日来的微博“刷屏利器”并高居话题榜,甚至让那些“不看电视很多年”的80后,纷纷锁定每晚22:30的央视一套,坐等这部传说中的“吃货指南”。

  更夸张的是,这部纪录片引发的“吃货效应”。来自淘宝的数据显示:5月14日开播至今,淘宝零食特产的搜索量高达400万次,片中出现的毛豆腐搜索量甚至增长了48倍。有人在微博上爆料:第一集介绍云南火腿之后,某淘宝店产生33笔订单,其中32笔是在节目播出当晚。据说,有不少吃货是按图索骥,边看电视边下订单。有网友专门制作菜单,香菇灌汤包、西湖醋鱼、葱烧海参、剁椒鱼头等片中提到的食物悉数尽收;有网友提议开个相关食品实体店;有网友呼吁干脆组个美食旅行团走一路吃一路……《舌尖上的清华》、《舌尖上的北大》等各种“舌尖体”也开始在网上雨后春笋般涌现。

  播出效果这么火,《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却表示“挺不适应”,“好多人理解的,跟我们原来想表达的,不是很吻合。”在陈晓卿看来,《舌尖上的中国》远不止是一部“吃货圣经”,而观看《舌尖上的中国》也不应该只是“吃货”的狂欢。

  “做纪录片,文化的东西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光讲吃,不就跟美食栏目一样了?这个片子是带着对食物的敬意来做的,希望观众能从中国人对美食的热爱品读到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看到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陈晓卿说。

  《舌尖上的中国》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但比起片中让人垂涎三尺的美食画面,这部纪录片更为人所称道的是它无处不在的人文关怀——这一点,在《舌尖上的中国》的海报上也有体现——既是筷子与肉,又是远山近水与轻舟。美食,和美食背后的人与事,无不散发着浓郁的中国韵味。

  从繁华的东南沿海大都市到边远的大山深处的村落,去年3月,《舌尖上的中国》开始在全国大规模拍摄。一年多时间,央视纪录频道二三十人的团队走南闯北,包括港澳台在内,选取了60多个拍摄点,拍下了一道道美味佳肴,更记录了一个个触动人心的故事。

  陈晓卿说,中国人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区的人吃什么,这其中涵盖着历史和文化的因素。“从饮食的角度,能够揭示出中国是个大一统的国家。”陈晓卿认为,《舌尖上的中国》更关心的正是人与食物的关系。

  对中国人而言,吃,大概是最能把所有中国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事了。《舌尖上的中国》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浙江慈城有一对空巢老人,他们最开心的时刻,就是儿孙从宁波回来,为儿孙制作可口的年糕,一家人吃着年糕唠家常。然而,短暂的团聚后,儿孙们各自开车离去,家里又剩下这对老人。“城市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原有的大家族也在发生变化。我们希望通过吃食的故事,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人生况味。”陈晓卿说。

  确实,被《舌尖上的中国》勾起的,不光是荧屏前的垂涎三尺,更有流泪的冲动。

  “味道是骨子里绕不开的乡愁。看到和家乡有关的部分,真的会哭。”一位网友在微博里的这段发言得到热烈响应。《舌尖上的中国》涵盖全国美食,让不少观众想起了“小时候的味道”、“家乡的味道”和“妈妈做的饭”。

  “看着笋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闪闪发亮,揭开蒸笼,冒着白花花的蒸气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响,驮着黄馍馍的大伯朴素的笑,都让人激动得落泪,多可爱的中国!”看过《舌尖上的中国》,有网友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陕北的饽饽商贩、查干湖的捕鱼老者、云南的火腿匠人、兰州的拉面师傅……在《舌尖上的中国》里,每一个鲜活的个体背后都洋溢着朴实的气息。“片子里那些辛勤劳动、有着质朴笑容的人们,才是组成这个国家最重要最真实的存在。”网友云隐归舟说。

  《舌尖上的中国》用一个个具体的人物故事串联起祖国各地的美食生态,这其中,有制作的技巧,有艰辛的劳作,有相濡以沫的真情,有端上桌的美食,也有食物的演变过程,有方寸间的方桌厨房,也有广袤的祖国山河……“《舌尖上的中国》这类片子其实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片。因为爱中国饮食,所以更爱中国。”资深媒体人陈女士在微博上这样写道。

  “其实它讲的不是美食,而是深入美食背后,讲文化传承,探讨当今社会中人类该如何善待食物、如何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文化学者胡野秋这样评价《舌尖上的中国》。

  2012,“皮鞋很忙”。在各种添加剂泛滥、食品安全遭受前所未有的威胁的今天,强调传统饮食的安全观念,契合当今人们的心理需求。一位网友说,“看《舌尖上的中国》,觉得各种美食各种美好;看当下新闻,觉得各种食品各种剧毒。”当我们越来越习惯用怀疑的眼光去一遍遍审视身边的食物,当公众将“吃什么”的筛选重心转移为“不能吃什么”,当“吃货”们越来越发觉已经山穷水尽没得可吃的时候,这个社会人和人之间应有的信任正在消失,几千年饮食文化也面临颠覆或消亡。一想到食品安全,一想到防腐剂、甜味剂、着色剂、明胶、甲醛、三聚氰胺,舌尖上就剩下元素周期表的味道了。好在,有《舌尖上的中国》,它唤醒了我们关于传统食物的记忆,让人有落地生根的安定感。在这个意义上,《舌尖上的中国》已经超越了一部美食纪录片。

  正在举办的第65届戛纳电影节,其组委会主席南尼·莫莱蒂曾特意点名观看了《舌尖上的中国》片花。央视纪录频道总监刘文说:“纪录频道的宗旨就是要让世界了解中国,为此,在这部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我们也力求通过国际化和市场化的途径,实现国际传播的探索。”

  据悉,《舌尖上的中国》将于5月23日登陆央视纪录频道,展开第二轮播映。陈晓卿表示,目前在海外纪录片市场分类里,美食旅游类节目占有非常大的比重,而中餐享誉海外,用美食讲述百味人生,用一种温和的方式讨论一个国家的变迁,“这是中国真正软实力所在,没有任何阻碍,可以达到全世界。”

TOP

《舌尖上的中国》:缱绻在味蕾之间的东方况味

新浪  2012年05月21日09:57  上海青年报

  “一碗汤里喝尽一个时代的味道,一只枇杷也许是一个永远不再来的夏日”——在过去的一周内,央视播出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超乎想象”的热度风靡荧屏和网络。

  这部纪录片在端上视觉饕餮盛宴的同时,更记录了中国千年沉淀下来的饮食文化,以及一菜一羹背后的人情温暖。很多“吃货”表示,好想边看这部纪录片边在手边备份美食,既饱眼福,又饱口福,回味主题后,还是一碗温暖的“心灵鸡汤”。

  本报记者 林艳雯 实习生 金承舟 吴婉菁

  丰富的食材 高清镜头下,东方美食端上“深夜盛宴”

  从查干湖捕鱼到南海渔夫,从山东烙饼到新疆烤馕,从卤水豆腐到过桥米线……从5月14日开播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仿佛中国料理的美食大全。这一部仅有7集的纪录片取代多部热播电视剧,成为热点话题。该剧被誉为“吃货观众的必追剧”最大原因,莫过于它在让观众们“一解眼馋”的同时也随着电视机的镜头走遍中国各地,踏上了寻找让中国人为之幸福且引以为傲的料理之旅。

  有网友调侃道:“与其说这是一部美食纪录片,不如说它是一部《中国国家地理》来得合适。”正是因为这种返璞归真的还原美味,让观众感受到了中华美食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舌尖上的中国》,吃的是五谷杂粮,品的是甜酸苦辣,感悟的是数千年的历史积淀。”更有观众称看完纪录片感触最深的是“食品安全危机下对食物返璞归真的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国内第一部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更是用高清技术将制作美食的过程还原到极致。翻炒,拍打,擀面……生活中厨房里再普通不过的细节动作都被清晰,真实地拍摄下来,让许多观众有了想亲手烹饪的冲动。

  另外,如果要说“勾人馋虫”的最大法宝,那便是在高清镜头下那些五花八门的美食了:茄汁肉夹馍、鱼头泡饼、醉湖蟹……在高清镜头下这些美食披上了完美的色泽,光看着就让许多观众垂涎三尺,欲罢不能。

  连《舌尖上的中国》的制作者、美食专栏作家陈晓卿也曾调侃:“中国人从来不把自己限制在一张乏味的食单上。深夜继续残酷大规模发吃。”

  传承的炖锅 洗手做羹汤,提供原料者是最可爱的人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舌尖上的中国》开篇就从食材的采集入手,一定程度上所体现出平时看似简单的竹笋、莲藕、江鱼等基本食材背后采集者艰辛的一面。

  它所探讨的问题并不仅仅是“果腹”这么简单,传统、传承、劳动、收获,艰辛之余也包含着一种警醒——生活的艰辛和传统的消亡成为隐含在背后的一种危机感,此刻“舌尖”犹如“刀尖”一般刺激着观众对食物和饮食文化的态度和认知。

  在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所所长田兆元教授看来,这部纪录片正是在号召人们对当下的饮食文化进行反思。“中国的饮食文化原本是很博大精深的,美食也是很丰富的。但如今现代社会中人们却生活饮食单一化,每天多是工作餐,用餐被‘标准化’了。”

  对此,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王东老师也深有体会,“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是很讲究的。”王教授说,“不是单纯地‘为了吃而吃’,什么时候吃什么,什么地方吃什么,和什么人一起吃什么,都有很深刻的讲究。美食不仅仅是美食,和文化是紧密联系的。”

  同时,田教授还认为,《舌尖上的中国》有助于引导当下人们采取更为健康的饮食理念,“节目中很多美食都是来源于自然的馈赠”。田教授提到:“这有助于倡导人们一种回归‘真材实料’的饮食理念,寻找一种更为健康的饮食习惯。”

  知名影评人鸿水表示,《舌尖上的中国》对于美食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的精致讲解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很好地将美食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内美食节目内容普遍单一的情况下,《舌尖上的中国》通过不同的视角,则能让观众思考美食背后的意蕴。

  诚意的佐料 用情才感人,不知不觉让人眼眶湿润

  与普通美食节目不同,《舌尖上的中国》在介绍料理的同时,自然地依托于一个个普通家庭,让人们看到大江南北的生活温情。画面上那一张张充满皱纹的脸,一双双粗糙但饱满的大手,无疑不是对“漂”一族的一种灵魂冲击和亲情召唤。外出打工的游子,打拼多年后回到家乡和母亲一起学做最熟悉的泡菜;又或者年夜饭全家团聚其乐融融包饺子的画面,让很多人都在心底品嚼出更难忘的况味。

  知名影评人藤井树连日来疯狂追看《舌尖上的中国》,她向记者感慨,这部纪录片,展示的已经不仅仅是美食那么简单,“它通过独特的视角,通过饮食文化入手,展现老百姓的生活状态,富有人文气息,引人入胜。”

  在她看来,这部纪录片不仅在娱乐性上做得很成功,更加富有现实意义。“它把美食当做文化来写,不仅仅停留在‘吃’这一表面现象上,更多的是揭示这方水土、这方人情,把它引申到文化传承的意义上来。”而且“地域覆盖广泛”,各地的乡土人情都有展现。

  藤井树还很赞赏片中细致的人物描写,认为这很“巧妙”,“从人的作息到各种处事方式,揭示当地人的生存状态,以小见大,从实质入手,通过实实在在的人来讲述老百姓的故事,从而更富有人情味。”

  而在影评人鸿水看来,通过对普通劳动人民与他们家庭朴实的描写,《舌尖上的中国》拉近了导演与观众们的距离。“它的受众包容性很广,面向不同的群体都有针对性。”这会让无论男女老少都更容易产生共鸣,从而把他们都带到纪录片所构设的世界中,“因为美食几乎是对所有人都有吸引力的。”

  本报记者也致电了多位纪录片从业人员。有一位比较新锐的纪录片导演向记者坦言:“一看就知道,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导演可以拍出来的,好看是因为导演自己本身肯定是个绝对的吃货,只有对美食有感情的人才能拍得出,技术手段是其次。就像妈妈做的菜,重的是心意,让人不知不觉眼眶湿润。”

  这位纪录片导演认为,《舌尖上的中国》让他觉得很值得学习,“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走心,纪录片虽然是纪实,但如果是麻木的纪实而没有用情至深,那么观众也不会买账,可能这就是它的成功秘诀吧。”正如片中所说:厨房最大的秘密,就是没有秘密。纪录片最大的成功,就是不仅仅记录。

  诗意海报

  由视觉设计师张发财制作的《舌尖上的中国》戛纳参展海报(如上图),远看是一片腊肉,近看则似中国山水画。这体现了“中国哲学对美是兼容并收的。清雅和香腻非但不敌对,还可以做到和谐统一”。

  隽永旁白

  ●厨房的秘密,表面上是水与火的艺术。说穿了,无非是人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和谐关系。因为土地对人类的无私给予,因为人类对美食的共同热爱,所以,厨房的终极秘密就是——没有秘密。

  ●不同地域的中国人,运用各自智慧,适度、巧妙地利用自然,获得质朴美味的食物。能把对土地的眷恋和对上天的景仰,如此密切系于一心的唯有农耕民族。一位作家这样描述中国人淳朴的生命观:他们在埋头种地和低头吃饭时,总不会忘记抬头看一看天。

  ●中国人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不仅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变通,更是顺应自然的中国式生存之道。从古到今,这个农耕民族精心使用着脚下的每一寸土地,获取食物的活动和非凡智慧,无处不在。

  ●“鲜”是只有中国人才懂得并孜孜以求的特殊的味觉体验。全世界只有中文才能阐释“鲜味”的全部涵义。然而所谓阐释,并不重在定义,更多的还是感受。“鲜”既在“五味”之内,又超越了“五味”,成为中国饮食最平常但又最玄妙的一种境界。

  ●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

TOP

《舌尖上的中国》文化魅力的新开掘

《 光明日报 》( 2012年05月28日   01 版)



    当穿越、宫斗、伦理、谍战等类型电视剧在荧屏大放异彩之时,纪录片总给人一种“人淡如菊”的高雅之感,与“热闹”保持着一定距离。而最近由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打造的7集高端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却让低调的纪录片成为社会各界的关注焦点。尽管节目是在央视一套22时30分非黄金时段播出,收视率却超过该频道这一时段播出的电视剧栏目30%,围绕其展开的各种话题屡次登上网络热点排行榜,豆瓣评分高达9.5分,引发了各界对文化魅力、健康饮食习惯和故土情怀广泛热议。

    呼唤文化认同

    “你看《舌尖上的中国》了吗?”“你是哪儿人,你们那里有什么好吃的?”这几句话成为最近人们见面打招呼的常用语,分享各地美食成为大家共同的谈资。正如学生观众何婷所说:“谈着谈着,大家发现,被《舌尖上的中国》勾起的,不止是面对荧屏时的垂涎三尺,还有一种身为中华儿女对中华美食、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有种想流泪的冲动。”不只是在国内,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亚生活了多年的李琪看到画面上鲜美的故乡美食,顿时潸然泪下;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一群美国学生跟中国留学生张一杨一起在网上观看该片,张一杨边看边给朋友们讲解,充满自豪。

    《舌尖上的中国》背后的价值还不止于此,它还跨越了不同文化的障碍,让世界各国的观众认识了中国的美食,认识了中国的文化。美国网友史蒂芬留言说,刚看了第一集,我了解到了,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高原、山林、湖泊、海岸线。这种地理跨度有助于物种的形成和保存,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这么多潜在的食物原材料,真是令人震撼。在这些美食的召唤下,我对中国这个陌生的古老国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正在计划去那里进行一次美食之旅。

    这一刻,中国纪录片在全世界光彩照人、熠熠夺目。这正好契合了主创的心愿。“以美食作为窗口,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中华饮食之美,进而感知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变迁,对其产生亲近感,形成一种文化认同,这是《舌尖上的中国》努力追求的目标。”该片导演陈晓卿在创意之初就为自己定下了这样的高目标。拥有如此雄心壮志的还有出品方央视纪录频道,总监刘文介绍道:“纪录频道的宗旨就是要让世界了解中国,为此,在这部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我们也力求通过国际化和市场化的途径,实现国际传播的探索。”

    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何苏六对该片的国际化叙事手法表示认同。“题材的选择让该片几乎没有‘文化折扣’。主创从‘吃’入手,展现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本土文化。”著名纪录片导演梁碧波评价说:“全片基调优美清新,具有国际范儿,堪称中国纪录片行业的一个新标杆,不仅为我提供了学习的榜样,也为中国纪录片找到了发展方向——关注现实,关注当下,关注人对生命的追求。”

“舌尖”的“魅力效应”

    酸、甜、苦、辣、咸,这是我们舌尖每天碰触的味道。《舌尖上的中国》将这些抽象的感觉具化为生动、鲜活的镜头,用《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转化的灵感》、《时间的味道》、《厨房的秘密》、《五味的调和》、《我们的田野》7集故事,记录下中国各地富有传奇色彩的美食文化。

    《舌尖上的中国》勾起网友们对味道的重温或想象:“画面上那切了一刀的肉夹馍,那酥脆的声音,那晶莹剔透的油水……我流口水了!”“从山东烙饼到新疆烤馕,从卤水豆腐到过桥米线……《舌尖上的中国》仿佛中华美食的影像辞典。”“藕从河底挖出来,火腿抹好盐吊起来,满渔网活蹦乱跳的鲜鱼,蒸笼里冒着蒸气的白馒头——多质朴而华美的中国饮食文化啊!”

    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所所长田兆元评论道,这部纪录片正是在号召人们对当下的饮食文化进行反思。中国的饮食文化原本是博大精深的,美食也是很丰富的。但现代社会中的人们生活饮食却单一化,每天多是工作餐,用餐被“标准化”。《舌尖上的中国》介绍的很多美食来源于自然馈赠,有助于倡导人们回归“真材实料”,寻求一种更为健康的饮食习惯。

    北京的刘俊义本来为不知请女友父母吃什么而一筹莫展,《舌尖上的中国》介绍的一家极具民族特色的“蒙古包”餐厅,让他灵机一动:带他们去品尝地道的烤肉,欣赏京城的夜空。不只是他,自从《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观众们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根据片中的介绍按图索骥。一位网友甚至把里面的美食按地区、种类制成一张美食地图,贴在微博上。还有很多人边看电视边在网上下订单。淘宝店主卢迪迪说,在第一集介绍完云南诺邓火腿当晚,她的淘宝店就产生了32笔订单。据了解,从5月14日《舌尖上的中国》开播至今,淘宝零食特产的搜索量超过400万次,环比增长13.54%,共成交500多万件,让不少网上卖家沾光。在网上不胫而走的还有“舌尖体”,如“舌尖上的清华”、“舌尖上的北大”、“舌尖上的广院”等等。

    才下舌尖,又上心头

    其实,时下荧屏上美食节目并不少见,为什么《舌尖上的中国》却似一匹黑马“一夜走红”,引来无数观众竞折腰?知名影评人鸿水指出,片中对于美食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的精致讲解让人印象尤为深刻。它完美地将美食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内美食节目内容普遍单一的情况下,它通过不同的视角让观众思考美食背后的意蕴。”

    “让我想起了妈妈做的饭……”一位网友在微博上的感言引来无数转发。不少人表示,《舌尖上的中国》带来的不仅是美食的享受,弥漫在片中浓郁的“儿时味道、家乡情怀”仿佛一碗“心灵鸡汤”,更让“漂泊在外”的人们从心底品咂出难忘的况味。

    《舌尖上的中国》并不以菜系进行划分,而是在地域上采取了大范围的跳动,不只呈现出高级饭店大厨烹饪时的精湛技艺,还把镜头更多地对准普通家庭的厨房故事。画面上一张张充满皱纹的脸,一双双粗糙饱满的手,还有端上桌一盘盘热气升腾、喷香扑鼻的吃食,道出了来自大江南北的生活温情,让人们看到美食背后强大的人文力量。恰如片中的一句解说词:“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孔令顺认为“才下舌尖,又上心头”这八个字刚好道出了他观看《舌尖上的中国》后的感受。“我们从片中看到了包容、质朴、安然的中国原味。农家的土灶并不因简陋而逊于酒店的炉火,母亲没有专业厨师执照照样做得出无尽回忆的美味,食物的味道也不应以自身的价钱而划出等级。因为片中弥漫着的那种熟悉而又遥远的味道,特别却在意料之中的平淡,有人看着鼻子酸了,有人看着心头紧了,有人不远千里回老家只为吃上一口久违的乡味,也有人推掉了应酬要陪父母在家做一顿家常菜。”

    本报记者 牛梦笛 李 蕾

TOP

《舌尖上的中国》可复制 让人于戾气中发现尊严

搜狐 2012年05月28日08:16来源:经济观察报  经济观察报 评论员 刘彤

     在中国,还没有一部纪录片像《舌尖上的中国》这样火爆,到了人人争说的程度。吃货们不仅津津乐道其制作的精美,还纷纷身体力行建立起相关的小小产业链,“淘宝数据”在微博上发布称,仅节目开播后5天,584万多人上淘宝找零食特产,成交729余万件,其中,最“受宠”的是云南诺邓火腿,5天内成交量增长了17倍。一家淘宝上的诺顿火腿店近一月卖出的45件火腿中,有44件是在节目开播后才下单的。

  一部纪录片走红,本是文化现象,但被普遍读出文化之外的深意,显然与当下食品安全的现状挂钩。不知多少人“看完《舌尖上的中国》,怔怔地看着广告升起,心里空落落一片。他叹息了一声,继续给韭菜浇上蓝矾。妻子低头不语,含泪为白菜喷上甲醛。夜深了,咸鸭蛋安安静静躺在苏丹红上,四下无声,收地沟油的板车吱吱扭扭驶出深巷……”引号里那段在网友中广为流传的帖子,一点也不夸张。中国人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按说我们是有福之人,却落得如此凄惨的下场,无法让人不悲叹。

  食品行业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这个行业的普遍失守,是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市场如此之大,做假成本如此之低,惩罚如此之轻微,商人的趋利本性只需克服小小阻碍就能得到极大回报,中国的食品行业焉能守得安全?口口声声要让危害人民健康的食品企业罚得倾家荡产,但食品行业至今还没有一家无限责任公司。中国乳制品产业可以算个典型,一个三鹿倒下去,千万个蒙牛站起来,我们今天执行的乳业标准,居然低于25年前的国标,成为全球最低标准。跟乳制品商人谈道德,简直是开玩笑,牛根生还一肚子委屈呢,人家是在创民族品牌。

  有个明显的事实是,从震惊到愤怒再到调侃直至麻木,基本是国人对待食品安全问题的步步撤退,因为要活下去。问题天天都在曝光,但饭还得一顿顿吃,头脑不迟钝点,是要活活饿死的。明知是地沟油,小饭馆生意依旧好,明知是明矾,早上人人都在啃油条,麻木,成了活下去的策略之一。《舌尖上的中国》却挑动得日渐麻木的以食为天的人又兴奋起来:片中向我们展示,原来,其实有另一个世界,在那个世界里,人和食物是平等的,一样有尊严,而且,这才是世界本来应该有的样子,这个世界我们值得拥有。食品安全的恐怖现状让人类尊严消失殆尽,这部片子却让人们在戾气中发现了尊严,那种欢欣鼓舞,稍加引导,就能成为一种正面的力量。片中提到的美食,大多数并不是松茸之类奢侈品,而是青稞、莲藕、豆腐、牛奶这样的基本食物,维持着我们生活最基本的需要。找回基本面的食品尊严,才能维持人类起码的尊严。还是在淘宝上,片子播出5天后,淘宝烹饪套装搜索次数环比涨143.75%,用于传统烹饪的蒸锅、砂锅、石锅等成交量涨幅最大,分别为70.86%和33.4%。这种对美食的DIY热情,对传统的回归,无疑就是正面的力量所拉动。

  不知编导是有心栽花,还是无心插柳,一部纪录片,居然在让人窒息的食品安全铁皮墙上凿开一个出口。这才是真正文化的力量,不是学几个讲话,上市几个文化企业所能比拟。

  《舌尖上的中国》是可以复制的,以中国的文明程度,光是衣食住行,拍出同样精良的《笔尖下的中国》、《城墙上的中国》、《瓷器折射的中国》、《丝线缠绕的中国》不是难事。但如果那些维系了我们几千年的笔尖、瓷器、城墙、丝线只能出现在纪录片里,而我们的现实生活不过是如梦魇般充满毒素和戾气,到处是被无良商业扭曲的文化,拆毁的古建,假冒的古董,那真的就是说,有尊严的“中国”早已远去,我们将死无葬身之地。即便如此,我们也盼望着一系列的《中国》出现,好一点一点积聚正面的力量。

TOP

专家学者盛赞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 光明日报 》( 2012年05月31日   01 版)

    本报北京5月30日电(记者李蕾、牛梦笛)由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社主办,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协办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研讨会今日在京举行。来自文化界、传媒界、美食界的专家学者刘效礼、朱羽君、王一川、边疆、尹鸿、张同道、贾磊磊,留学生翠花、“80后”观众代表姬少亭以及主创共聚一堂,围绕该片的思想内涵、艺术特色、社会反响等方面展开深入热烈的研讨。

    中央电视台台长胡占凡在致词中指出,《舌尖上的中国》以“让世界了解中国”为创作宗旨,不仅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巨大变化,更表达了中国人在新时代中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用镜头下的“美食”传递着中国社会悄然发生的变化,以独特的人文视角表达中国的文化价值理念,使“中国题材、世界表达”这一国际化的传播理念又一次得到了国际市场的验证。光明日报副总编辑何东平表示,《舌尖上的中国》创造了一个传播奇迹,在荧屏上拓宽了中国文化的疆域,为中国文化宝库增添了新内容。饮食文化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的宝藏有待挖掘。运用现代传播、现代经营方式,中国文化将产生更加深远的国际影响。

    由央视纪录频道推出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是该频道今年继《故宫100》和《春晚》之后,又一部精心制作的原创大片。

    该片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感受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趣味等方面的文化特质,不仅让观众见识到特色食材以及与食物相关、构成中国美食特有气质的一系列元素,而且让他们从中了解到中华饮食的精致和美好,以及美食背后传统文化的隽永和深沉。该片5月14日起在央视《魅力·纪录》栏目播出后,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

    与会专家学者对该片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认为,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关键是要深入挖掘,并找到合适的传播形式。《舌尖上的中国》从文化视角出发,把镜头对准了当代中国的普通人,用高品质影像、国际化的制作手法,描绘了中国人的烹饪哲学和对生活的热爱,让观众用舌尖感知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片中记录的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看见的烹饪与美食,而展现的却是蕴藏其中看不见的悠久文化传统,传递的是普通中国人最基本的、共同的情感,这就让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之“魂”和生动形象的电视纪录片之“体”完美结合,把纪录片的格调高雅与电视剧的市井百味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观众产生共鸣,达到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这是中国纪录片领域的一次成功尝试,值得推广。

    央视总编辑兼副台长罗明、纪录频道总监刘文、《舌尖上的中国》总编导陈晓卿等也发了言。据悉,《舌尖上的中国》已完成第三轮播出,还将亮相央视财经频道、科教频道以及外语频道等。目前他们正在筹拍《舌尖上的中国》续集,将视角放眼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TOP

《舌尖上的中国》为什么这么红

中国民族报 2012-6-1  □ 苑广阔
 

  近日,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受到人们的热烈追捧。在充斥着谍战剧、偶像剧和宫斗剧的电视屏幕上,一部满怀情感、具有文化底蕴的美食纪录片,无疑成为一缕清风,打开了观众的心门。人们开始疯狂地搜寻这些远离都市的美食,诺邓火腿、内蒙古奶豆腐、云南松茸……这部纪录片引发的蝴蝶效应还在继续。

  一部美食纪录片,不但引发了收视热潮,而且其影响力正从荧屏走向现实,甚至带动了烹饪器具的热销。《舌尖上的中国》到底有着怎样的魅力?为什么能够引起喜欢美食和并不热衷美食的观众的喜爱?

  首先,现在的电视荧屏,跟风现象严重,什么类型的电视剧火爆,马上就涌出一大堆类似的电视剧,几十个频道都长成了一副面孔,难免会让观众感到腻味和厌烦。而那些风靡一时的相亲类、鉴宝类电视节目,弄虚作假成风,缺乏真诚。所以,以真实记录、原生态呈现为基本特征的《舌尖上的中国》引发观众热捧,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其次,看过《舌尖上的中国》的观众都知道,里面所介绍的美食,其食材绝大多数取自天然,不但远离污染,更远离各种化学添加剂、色素,都是真正的绿色无公害食品。也正是因为其健康、绿色、无公害,所以才赢得了除美食家之外普通大众的关注。毕竟,我们可以不追求色香味俱佳的美食,但我们却不能不吃饭,不能不关注食品安全。在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的今天,这一点尤易引起观众的关注和兴趣。

  最后,《舌尖上的中国》不仅仅是一部美食纪录片,更是一部人文纪录片、乡愁纪录片,所以才引起了天南海北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从天寒地冻的东北查干湖,到四季如春的海南岛,这部片子的拍摄可谓是走遍中国的江南塞北。当观众在荧屏上看见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人文历史,自然倍感亲切,难掩激动,进而激发内心的思乡情愁。

  正是这些看似毫不相关的因素综合到一起,才成就了《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的成功,不但为其他纪录片的拍摄提供了范本,而且也为影视剧的拍摄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TOP

看完后,发现很多的老味道随着爷爷辈的人们会流逝了一般,那些美味也许只能透过这一系列的片子保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