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舌尖上的中国》:“吃货必看”~全集连播~~

《舌尖上的中国》:“吃货必看”~全集连播~~

【全套纪录片在本楼的第7-16层】

=============================================================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获好评 成为“吃货必看”

中新网 2012年05月21日 10:13 来源:重庆商报

  在食品安全问题闹得寝食难安时,近日在央视一套深夜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却红得不可收拾。它不仅成为“吃货必看”的美食纪录片,还打败各种电视剧,把守着电脑的80后、90后观众重新拖回到电视机前,每晚准点追看,微博、论坛几乎都是讨论它的影子……共7集的《舌尖上的中国》并非只是在优美的音乐、精致的镜头中让吃货们垂涎——每个人的舌尖都是一个故乡,或许在这样的情怀中,不知不觉,口水就与泪水齐飞了。

  它介绍美食

  成为“吃货必看”

  《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高端美食类纪录片,它不同于推荐烹饪大师精湛厨艺的一般饮食类节目,而是从食材采集、主食差异、加工演变等方面入手,用《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转化的灵感》、《时间的味道》、《厨房的秘密》、《五味的调和》、《我们的田野》七集故事体现广阔国土上饮食文化的差异和共存。至今已经播了五集,每集五十分钟的时间内,山东烙饼、新疆烤馕、卤水豆腐、过桥米线、酥油煎松茸、螺狮粉、全鱼宴……在高清镜头下一一展现,让一群“吃货”疯狂,尤其是影片的画面干净,食物拍摄得既文艺又美好,让吃货们无法招架。

  它诉说情怀

  成为“文化宝典”

  美食纪录片让人流口水不奇怪,看得人流泪倒是稀奇事了。《舌尖上的中国》则通过介绍各地美食名吃,来讲述一个个和食材相关的故事,一个个食材背后,真实的中国人的故事。其实,以往展现中国美食的电视节目不可谓不多,大多是名师大厨或花瓶美女的秀场。而《舌尖上的中国》则摒弃了“好好吃”、“太美味了”这样空洞的介绍,将更多画面用于展现劳动者如何捕猎、采掘、加工、制作大自然馈赠的食材。网友“马德里的星星”赞叹说:“镜头中承载了人文的关怀,一种质朴的珍惜态度贯穿其间,这种温情是绝大多数列举数据、搬弄文字、炫耀历史的纪录片所缺乏的。”有网友评价说看完后有一种别样的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体现在了美食上。在我未触及的地方,有许多充满智慧的劳动人民在艰辛寻找自然界馈赠的食材、巧妙制作各色美食,在旁白节制而温情的语调的催化下,一种感动油然而生。”《舌尖上的中国》实质是通过舌尖的那一刻感动,让观众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它牵绊观众

  成为“催泪巨弹”

  有网友说,看《舌尖上的中国》是一件情感投入很大的事。“每个人舌尖上都有一个中国,每个人舌尖上都有一个家。”“你实在很难说这部纪录片因为拍得有多么世界级而轰动全国。它能够爆红的原因,其实就是因为共鸣。”的确,看着看着,你会想起妈妈的猪肉炖粉条,他会想到外婆的栗子烧鸡……这就难怪,有不少观众被感动得饥肠辘辘、热泪盈眶,甚至声泪俱下拨通一千里以外妈妈的电话。然而,那份感动,是对吃的敬仰之情,也是对血缘中的共鸣的欣喜。

  记者还注意到,自该片播出后,片中出现的土特产都“红”了,搜索量呈爆炸式增长,比如“毛豆腐”增长了48倍,“松茸”的搜索量增长了两倍等,而很多单子都是晚上11点节目播出后产生的。网友笑说,《舌尖上的中国》已然成了一份“吃货指南”,若不是有“网购”这一“吃货利器”,就只能用舌头舔屏幕来解馋了。

  相关新闻

  导演:第二季将出炉

  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总导演陈晓卿说:“拍摄这样一部美食纪录片,是想让观众从中国特色食材以及与食物相关的一系列元素中,去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去感知国民对待生活、对待家庭、对待社会抱持着什么样的态度。”陈晓卿还介绍到,“我们特别强调要拍出那种垂涎欲滴的视觉效果。为做到这个效果,我们的团队吃了不少苦,也动了不少脑子,用了很多特有的设备拍摄,比如微距等。” 明晚,《舌尖上的中国》就要播出最后一集了。很多观众表示,短短7集显然没有过足瘾,很多故事似乎没有讲完。对此,陈晓卿回应说:“纪录片生产有它的规律,要按季度来推,这季完了,我们很快会做第二季,还会有第三季。”记者 刘咏戈

TOP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让人看饿更让人看哭

中新网 2012年05月21日 13:25 来源:上海青年报

  记者 林艳雯

  陈晓卿,曾经属于“神童级”少男,据他自称,他是上学之前就可以直接进小学三年级的那种学生。1986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主修摄影,同年被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摄影美学,1989年毕业后进入中央电视台,担任《地方台30分钟》编导。现在是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文化专题部《见证·影像志》栏目的制片人。

  从1991年开始拍摄纪录片的陈晓卿,凭借代表作《龙脊》一举成名,并多次获得国际、国内电视节的奖项。而熟悉陈晓卿的人都知道,除了拍摄纪录片,他最大的爱好就是品尝和研究美食。

  陈晓卿说:“张爱玲曾经用白玫瑰和红玫瑰做比,形容男人在选择女人过程中的首鼠两端。而作为吃货,我则把更多的犹豫奉献给了食物的选择——比如,白菜苔还是红菜苔?”其对于食物,尤其食材喜之入迷、迷之入痴,也成就了这部《舌尖上的中国》。


  青年报(以下简称“青”):陈导您好,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播出之后十分受欢迎。请问您拍摄这部纪录片的初衷是什么?

  陈晓卿(以下简称“陈”):这是得益于央视纪录频道的成立。频道需要大量的不同样式的原创作品,去年频道向台里上报第一批重点选题的时候,就想拍一部让观众、让世界了解中国美食的纪录片,于是报了《舌尖上的中国》,属于美食旅游类的。这样我们的选题类型就更加丰富了。

  青:您认为《舌尖上的中国》区别于一般的纪录片最大不同是什么?

  陈:我认为是美食和历史的交织参拌。《舌尖上的中国》在呈现各色美食之外,展示的是普通中国人的人生百味。城市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原有的大家族也在发生变化。通过饮食的故事,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人生况味,所以《舌尖上的中国》有了一层厚重的历史感。

  青:纪录片播出之后,许多观众对中华美食背后的历史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您在拍摄过程中是不是也看到了许多我们平时不知道的食物背后的文化习俗?

  陈:是的。中国人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区的人吃什么,这其中涵盖着历史和文化的因素。比如在云贵地区至今延续下来的古老的“新米节”,新米下来的时候,人们要举行仪式,往禾仓里储存稻米;新生儿降临,亲戚朋友带来的礼物是大米。而在山西丁村,摄制组拍到了一位老人的寿宴,前来祝寿的村民把自己碗里最长的一根面条送给老人,以此表达愿他长寿的祝福。

  青:许多观众原来以为中国不同地域的饮食文化差异很大,但看了纪录片后发现素材其实也是有所统一的,这是想给观众怎样的认识?

  陈:其实我们更关心的是人和食物的关系。当然,我们拍了食物的差异性,也拍到了它们的共通之处。比如说北方有凉皮,南方有米粉,这是稻米粉食的不同变种。像桂林米粉的出现,可能来自于秦始皇命军队修筑灵渠,北方的面条于是在桂林有了一种新的形式,就是米粉。

  青:您认为《舌尖上的中国》最大的魅力在哪里?

  陈:让世界了解中国。这也是纪录频道的宗旨。我们的这部片子最吸引人的地方便是能让观众了解中国,特别是要让国外观众了解今天的中国。以美食作为窗口,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中华饮食之美,进而感知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变迁,这也是《舌尖上的中国》追求的目标。

  青:您除了是纪录片的制片人之外,还是一位美食专栏的作家,中华美食在您看来是怎样的定位?

  陈:中国人热爱美食,是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厨师分级别,食材不分,每天吃着山珍海味并不意味着这种生活方式很高贵。大味必淡,往往在最边远闭塞的厨房里,你能尝到最好的人间味道。

  青:这次《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那么火,很快就最后一集了,大家都表示意犹未尽,不知道会不会有续集带给吃货们?

  陈:会有的,我自己其实也觉得不该就这么结束了。中国地大物博,美食又何止这七集所能涵盖的,所以还是会有第二季,甚至第三季。不过,现在还没开始拍呢。

  》娱是乎

  今天你吃了吗?

  林艳雯

  无意间听到的几个“段子”,让人很是入耳难忘。中国人参观动物园,只把动物分成两种:可食用和不可食用。中国人出行旅游,参观一个水族馆时,问的第一句话是:这个鱼可以吃吗?

  吃,几乎是中国人的头等大事,熟人见面第一句便问:吃了吗?无论那个时间是不是饭点。正如英国人打招呼的那句“今天天气如何”,虽然那是一目了然的事。

  任何事情都可以用“吃”来形容:吃香、吃相、吃惊、吃亏、吃醋……于是,《舌尖上的中国》在这样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横空出世,一瞬间就抓住了吃货们的胃,继而抓住吃货的心。

  一块普通的豆腐看起来也令人馋涎欲滴;一碗大众的牛肉面竟然让人内牛满面;即便只是豆瓣酱这样普通的作料也能让人心里长草……大半夜22::00这样的时间段,让一个吃货情何以堪,让一个减肥中的吃货更是苦不堪言,甚至身边有个朋友每看完一集就开车冲上大街去“觅食”。

  《舌尖上的中国》,不只是让人看饿了,更能让人看哭了。

  第一集笔者就泪盈于睫,原以为是神经敏感情感细腻过度的缘由,一上微博才发现同道中人比比皆是。那一双双制作美食的普通人粗糙的手;一张张尝到美食满布皱纹的笑脸;一句句“自然馈赠”的旁白;加上“催泪弹”似的配乐,称其五味齐全,并不为过。

  短短7集,一下就让人“大快朵颐”,唇齿留香之余,“吃货”大呼不过瘾。还好,导演陈晓卿说这只是第一季,还会有第二甚至第三季,这下吃货就放心了,就让我们在《舌尖上的中国》尽情地迷失“吃相”吧。

  》荧屏美食

  那些年,让吃货“胃口大开”的影视作品

  《大长今》

  2003年在韩国开播的54集电视连续剧《大长今》,在还原历史的同时也将许多韩式美食推向了世界舞台。

  大白菜、鸡、牛肉和冬菇等最常见的食材在主人公长今的妙手烹饪之下成为了营养丰富的菜肴,海鲜鲍鱼粥、荞麦卷饼、鱼片生菜、松茸烤牛排、伏龙肝烤嫩鸡、石锅凉菜拌饭、红枣打糕等韩国菜肴让亚洲众多美食爱好者们都对韩国的美食有了全新的认识。

  《中华小当家》

  《中华小当家》是改编自日本漫画家小川悦司同名作品的动画片,讲述了清朝末年一个少年厨师披荆斩棘最终成为第一神厨的故事。

  主人公的座右铭:“料理是带给人幸福的东西”。更是有专业吃货们将动画片中的“锅巴料理”,“升龙饺子”等菜谱做了一番深入研究,总结出了一篇名为“中华小当家菜谱可实现性研究”的日志,让人惊叹不已。

  《食神》

  倘若说起名厨形象,亚洲区内能和韩国的“大长今”一较高下者,恐怕唯有星爷的《食神》了。

  电影《食神》讲述的是周星驰扮演的原本骄傲自大的名厨在失去名厨头衔后,一番“得而复失、失而复得”的故事。电影中颇具喜感的“撒尿牛丸”和“黯然销魂饭”等美食也与周星驰诙谐的表演深入人心。

TOP

舌尖上的中国》打败热播剧 各集水准不一引质疑

中新网 2012年05月21日 15:28 来源:新闻晚报

  记者 轩召强 报道

  本月14日起,一部以美食为主题的七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悄然亮相央视一套,没人会预料到,这部在晚间22:30非黄金时段播出的纪录片会在短时间内引爆观众的“胃口”,迅速跻身微博热门话题榜,网络上的点击率甚至一度超过众多热播的影视大片。

  今明两晚,《舌尖上的中国》将播出最后两集,从本月23日起,该片还将在CCTV-9央视纪录频道每晚22:00播出。对于 《舌尖上的中国》意外走红,不少观众坦言是“眼泪与口水齐流”,“流口水”自然是因为片中让人垂涎欲滴的中华美食,而“流眼泪”的原因,则是被纪录片所流露出的人文关怀精神所感动,“结合了亲情乡愁,会联想到自己在外时候对家乡菜的想念”。

  美食纪录片“一夜成名”


  当古装穿越、宫斗婆妈等“重口味”电视剧大行其道之时,“人淡如菊”的纪录片却在大多时候与“热闹”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不过,这次《舌尖上的中国》却让一贯低调的纪录片成为关注的热点,尽管节目是在晚上22:30这一非黄金时段播出。而且,该纪录片在短时间内便冲上新浪微博话题榜,在天涯论坛也引起广泛热议,豆瓣网友给它打出了9.6的高分。相比之下,近期几部所谓热播的电视剧倒是逊色了许多。

  《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高端美食类纪录片,它不同于推荐烹饪大师精湛厨艺的一般饮食类节目,而是从食材采集、主食差异、加工演变等方面入手,用《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转化的灵感》、《时间的味道》、《厨房的秘密》、《五味的调和》、《我们的田野》七集故事体现广阔国土上饮食文化的差异和共存。

  纪录片刚刚播出一集,网友在微博上的讨论就达到了刷屏的程度,纷纷在网上发表 “吃货感言”——“那个白吉馍腊汁肉做好以后切了一刀……那个酥脆的声音……我暴走了! ”“作为一个要减肥的人,晚上看《舌尖上的中国》,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自虐精神? ”“《舌尖上的中国》讲的虽是美食,但给人带来更多的是感动。看着笋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闪闪发亮,揭开蒸笼冒着白花花的蒸汽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响,驮着黄馍馍的人的朴素的笑,都让人激动得想落一点泪去,多可爱的中国。 ”

  “家乡的味道”冲击心灵

  “让我想念妈妈做的饭了……”同为“吃货”,一位网友在微博上的这番感言却引来无数转发,不少人纷纷表示,《舌尖上的中国》带来的不仅是美食,“那种儿时的味道、家乡的味道”更能冲击心灵。

  与以往常常邀请美食名家来单纯介绍各地菜系流派的节目相比,《舌尖上的中国》却另辟蹊径,以浓浓的生活气息和人文气息成功突围。“从叙述方式上来说,这套纪录片偏向剧情化、故事化、细节化,打破了一般电视纪录片大而全的手法,表现了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食物不为人所知的一面。而且节目并没有单一地从地域来区分饮食文化,每一集都会覆盖不同的地域,切合中国的主题,让本地观众看来亲切,外地观众看来新奇。 ”同济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讲师鞠薇这样评价道。

  在鞠薇看来,现在很多美食节目都是一种消费引导模式的节目,就食物讲食物,只吸引你去消费和品尝食物。而《舌尖上的中国》则是由食材说到食物,追溯食物之本,也就是食材,然后引申到文化。 “它强调的是经验的分享,也就是一起获取食材的经验,一起加工食材的经验以及一起分享美食的经验。就像他们说的,和家人在一起,吃什么其实是其次,这是这套纪录片的核心。 ”

  “鄙人以该片总顾问的身份,对‘不难看’的说法深表赞同。 ”这是资深“吃货”、美食专栏作家沈宏非在微博上对《舌尖上的中国》相当谦虚的推荐语。在接受采访时沈宏非也说,很多年轻人不知道食物来自哪里,也不了解草根人民怎么吃东西,这部片子重视的还是人和食材的关系和状态。 “我每集都看,确实很独特!其实它讲的不是美食,而是深入美食背后讲文化传承,讲现今社会中人要如何善待食物,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文化学者胡野秋这样评价 《舌尖上的中国》。在各种添加剂泛滥、食品安全被前所未有受到重视的今天,强调传统饮食的安全观念非常契合当今人们的需求。

  分集水准不一引发质疑

  虽然《舌尖上的中国》在观众和业界收获赞声一片,但同时也难免因其中存在的一些“瑕疵”而遭来部分观众质疑。网友“丁丁大叔”就直言不讳:“《舌尖上的中国》无疑是水准之上的作品,但4集之后,掩玉之瑕亦渐显露。每集导演不同,对文字和影像的驾驭能力各异,终导致集别水准参差。整合及包装方式亦有提升空间。目前为止,我比较喜欢第3集。 ”

  抛开对纪录片本身的肯定之外,对同样是疯狂“吃货”,喜欢收看各类美食节目的同济大学讲师鞠薇而言,《舌尖上的中国》给她带来的“口水”却并不算太多,她认为,“虽然带给(我)视觉上的刺激远远超过其他美食节目,但里面多讲究食材,对现有食物的表现比较少,所以对唾液腺刺激不大。反而还不如看星尚的美食节目时那么激动,流口水,然后记下来是哪里。 ”

  对于片子分集水准不一的质疑,《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这样回应,“这次做这个片子,从接到任务到播出,是13个月,全国拍摄地点70个,前期调研员3人、导演8人、摄影师15人、剪辑师3人,对我来说,短期缩短差距,统一是一个硬道理。虽然是一部作品,但是编导来自各种栏目,电视语法不同,一年出这个样貌,我作为执行总导演,已经算取得局部胜利了。 ”

  节目将推第二、第三季

  近年来,央视纪录片早已成为一块金字招牌,无论 《大国崛起》,还是 《故宫》 、 《同饮一江水》 、《面条之路》等,均在观众中引发强烈反响。如今,这部 《舌尖上的中国》再度成为收视焦点。不过,短短七集的容量难免让许多 “吃货”心生 “不满”。对此,总导演陈晓卿表示, “纪录片生产有它的规律,要按季度来推,这季完了,我们很快会做第二季,还会有第三季。”


  主创者说

  总导演自己也是“吃货”

  陈晓卿:展示美食背后的人生百味

  □记者 轩召强


  晚报讯 时下荧屏,美食节目可谓遍地开花,从推介、制作美食到各类厨神大赛,均能引来无数 “吃货”竞折腰。而如今央视热播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却似一匹黑马“一夜走红”,就连该片总导演陈晓卿近日也成了大忙人——忙着应付各路媒体的采访,忙着给同为“吃货”的热心观众们“答疑解惑”。

  如果你是纪录片爱好者,那应该对陈晓卿这个名字并不陌生,现为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文化专题部《见证·影像志》栏目制片人的他,曾凭借《远在北京的家》、《龙脊》等在业内享有极高声誉。而除了制作纪录片,“吃货”是陈晓卿的又一代表性符号,因为他最大的爱好是品尝和研究美食,在《TimeOut》中文版、《天下美食》等报刊开设有美食专栏。将纪录片和美食这两个他最热爱的事业结合在一起,对陈晓卿而言,实在是再幸福不过的事情了。

  陈晓卿透露,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完全得益于纪录频道的成立。“频道需要大量的不同样式的原创作品,去年频道向台里上报第一批重点选题的时候,就报了《舌尖上的中国》,属于美食旅游类的,这样我们的选题类型就更加丰富了。 ”而在陈晓卿看来,《舌尖上的中国》不能简单地拍成一部展示美食的纪录片,创意之初最关键的问题是找好定位。 “CCTV-9纪录频道的宗旨就是要让世界了解中国,那么我们的这部片子要怎么做才能让观众了解中国,特别是要让国外观众了解今天的中国,这是我们最关心的。 ”他说,以美食作为窗口,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中华饮食之美,进而感知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变迁,这是《舌尖上的中国》努力追求的目标。

  “在呈现各色美食之外,《舌尖上的中国》展示的是普通中国人的人生百味。”片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浙江慈城,有一对空巢老人,他们最开心的时刻,就是儿孙从宁波回来,为他们制作可口的年糕。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年糕唠着家常,其乐融融。然而,短暂的团聚之后,儿孙们各自开车离去,家里又剩下这对老人。“城市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原有的大家族也在发生变化。通过吃食的故事,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人生况味,《舌尖上的中国》因此有了一层厚重的历史感。 ”陈晓卿说。同样,片中还描绘了一群香港老人,他们总是聚在一起,做着他们最拿手的饭菜,聊着他们年轻时的故事。他们彼此搀扶,彼此取暖,彼此分享生命中的温馨和苦痛。美食在这里,显然已经成为人与人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 “中国人热爱美食,是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厨师分级别,食材不分,每天吃着山珍海味并不意味着这种生活方式很高贵。大味必淡,往往在最边远闭塞的厨房里,你能尝到最好的人间味道。 ”陈晓卿说。

  娱记快评

  才下舌尖,又上心头

  □舒晓程

  记得有一年,在母亲生日之时我精挑细选了一只不锈钢无油烟炒锅,价格昂贵、原料进口,为的是让母亲在厨房中忙碌时能多一份省心,少一份油腻。如今,这口锅最常待的地方是墙角,父母弃之不用的理由是:锅虽好,却炒不出中国菜应有的热闹。习惯了一把新鲜的时蔬下锅噼里啪啦响,几下翻炒便因为油的包裹显得鲜亮诱人,自然看不惯菜在锅子里静悄悄地笃熟。哪怕无油无烟无需照顾,这些都不足以让中国的家庭煮妇煮夫们放弃那原有的繁琐。他们坚定地认为,大铁锅里出来的美味,才是真正的中国之味。而这就是中国人对吃的执着,渗透在角角落落,质朴却让人倍感安心。

  母亲做的菜自然好味,那喷香金黄的藕饼、酱香浓郁的油焖冬笋、甜蜜扎实的红烧肉……永远都是我心中至高无上的味道。尽管如此,自家厨房的海纳百川却从未将我的味觉养刁。对于吃的追求,不在于投入多少金钱、口味多么挑剔,我一直说,能安然坐在米其林三星餐厅里吃着刚从弄堂里买的葱油饼的人,才是真正懂得生活之人。

  热爱美食,自然少不了平日看看别人的食评和最新的餐厅介绍,久而久之觉得这些似乎都变了味,满眼的 “这个超好吃”、“沪上最人气”……似乎没有人会在意美味背后的东西,而浮躁和强塞式的评论大都还能激起吃货们的热情,一群抱团喊着组队前往的人往往最后都会念上一句,“什么嘛,根本就没有说的那么好吃”。有些事物,特别对于食物来说,基于物质而非发自肺腑,即使激起一时之性,也上不了心头。

  而《舌尖上的中国》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它的包容、质朴、安然的中国原味。要知道,农间的灶火并不会因为简陋而逊于酒店的炉火;家庭煮妇们也不会因为少了一张专业证书就做不出顶级的美味;食物的味道好坏,也不会因为它自身的贵贱而划出等级。正因为这样特别却在意料之中的平淡,有人看着鼻酸了;有人买了车票就要回老家吃上一口久违的乡味;有人推掉了应酬,只为多尝尝妈妈的味道……返璞归真,平静如水;才下舌尖,又上心头。

  《舌尖上的中国》引“吃货”按图索骥

  □记者 轩召强

  晚报讯 新疆烤馕、卤水豆腐、过桥米线、酥油煎松茸、螺狮粉、全鱼宴、油炆冬笋……透过《舌尖上的中国》的高清镜头,无数诱人的美食,让众“吃货”们为之疯狂。 “一上线就被《舌尖上的中国》刷屏了。这纪录片就是吃货福利啊,酥油煎松茸、螺狮粉、全鱼宴、油炆冬笋……高清摄影机真是拿人命,口水都流一地了,绝对是深夜的大杀器,都快要饿哭了!”网友“八卦_我实在是太CJ了”在微博上如此发泄自己的“观后感”。

  当然,“吃货”们的疯狂不仅仅停留在语言上,更重要的是更加疯狂的实际行动上。 “《舌尖上的中国》一定是淘宝出资拍的。观看期间我至少30次忍不住打开淘宝搜索有没有这个吃的。 ”网友“风息神泪”深夜12点发出的微博迅速引来众多同好的转发,许多网友也忍不住纷纷上网按图索骥,根据纪录片提供的线索来“淘”美食。


  有网友在微博上透露,自5月14日央视播出首集节目中提到 “云南诺邓火腿”后,淘宝上一家专卖该品牌火腿的网店下单量便急速飙升。记者通过浏览该网店发现,在5月14日之前,该店仅接到一笔订单,而在14日23:00之后,订单量便如坐上火箭般迅速增加,截至今日凌晨,该卖家已接到59笔订单,而且刚开始标价为298元的同一款商品,5月15日调整为338元,5月19日再次调整为368元。

  此外,有媒体从淘宝方面获得的数据也显示出吃货们的疯狂:5月14日以来,淘宝零食特产的搜索量达到近400万次,环比增长13.54%,共成交5,823,954件。 《舌尖上的中国》中出现的土特产搜索量更是爆炸式增长,其中毛豆腐增长了48倍,松茸搜索量增长了两倍。

  “速食”《舌尖上的中国》

  第一集:自然的馈赠

  本集选取生活在中国境内截然不同的地理环境(如海洋、草原,山林,盆地,湖泊)中的具有代表性的个人、家庭和群落为故事主角,以及由于自然环境的巨大差异所带来的截然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为故事背景,展现大自然是以怎样不同的方式赋予中国人食物,我们又是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了解在世代相传的传统生活方式中,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获取食物的故事。

  第二集:主食的故事

  本集着重描绘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关主食的故事,展现人们对主食的样貌、口感的追求,处理和加工主食的智慧,以及中国人对主食的深厚情感。

  第三集:转化的灵感

  腐乳、豆豉、黄酒、泡菜,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具有一种芳香浓郁的特殊风味。这种味道是人与微生物携手贡献的成果。而这种手法被称作“发酵”。中国人的老祖宗,用一些坛坛罐罐,加上敏锐的直觉,打造了一个食物的新境界。

  第四集:时间的味道

  腌制食品,风干晾晒的干货,以及酱泡、冷冻等是中国历史最为久远的食物保存方式。时至今日,中国人依然对此类食品喜爱有加。本集涉及的美食主要有腊肉、火腿、烧腊、咸鱼(腌鱼)、腌菜、泡菜、渍菜,以及盐渍、糖渍、油浸、晾晒、风干、冷冻等不同食物保存方法,展现以此为基础和原材料的各种中国美食。

  第五集:厨房的秘密

  与西方“菜生而鲜,食分而餐”的饮食传统文化相比,中国的菜肴更讲究色、香、味、形、器。而在这一系列意境的追逐中,中国的厨师个个都像魔术大师,都能把“水火交攻”的把戏玩到如火纯青的地步,这是8000年来的修炼。本集主要透过与具有精湛美食技艺的人有关的故事,一展中国人在厨房中的绝技。

  第六集:五味的调和

  每一种美食,经过中国人的精心烹饪制作,呈现了不同的味型与气质。本集要探究中国人烹制各种口味所需不同调味料,展示丰富的调味料的制作工艺,解密中国人高超的调味技术。10个故事,涉及川、鲁、粤、淮扬四大基础菜系和新疆、云南等有代表性的地域美食,通过展现丰富多彩的烹饪文化,讲述当下中国人的真实生活,表达他们的真实情感。

  第七集:我们的田野

  以餐桌上的美食为出发点,继而将视线投向生产出各种美食原材的广袤田野,探究美食的来源,它们是如何被人类以各种方式培育出来,并突出体现生态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这一集在呈现中国美食多样性、地域差异性和农业多样性的样貌同时,讲述了中国人为了食物顺应自然、改造自然的故事。

TOP

《舌尖上的中国》高清下载链接

TOP

建议大家吃饱饭后再看此片,昨天下午我空着肚子看,边看边流口水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TOP

最近真是火啊,吃货当真有福了。想说找来看看,这就有了。

TOP

《舌尖上的中国》火过电视剧 人文情怀是胜出之道

2012年05月23日 14:1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5月23日电 题: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火过电视剧 人文情怀是胜出之道

  中新社记者 马海燕

  一部以美食为主题的7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2日晚结束在央视一套的播出,一道道美食让人回味无穷。在食品工业化时代,人们仿佛又从该片中找到了对传统美食的热情和敬意。该片也让央视一套每晚10点半的收视率超过同时段的电视剧。有关专家认为,其成功之处在于突出的人文情怀。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著名纪录片学者张同道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这部片子之所以火爆,首先在于其选材具有高度的大众性,所谓“食色性也”,不分阶层、不分民族、不分年龄的人们都离不开食物,所以它能获得最广泛的认同,也就有了最广泛的观众基础。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贯穿全篇的人文情怀。和该片总导演陈晓卿是朋友的张同道说,陈晓卿本人就是很有品位的美食家,他把这种概念带到作品里,从普通食物中提炼人生情怀,他很早就想拍这样一部纪录片,终于在去年3月付诸实施,成片过程也异常艰辛。

  据了解,该片的创作团队在一年多时间里,选取了中国最具美食风味的60多个点,从城市到乡村,拍下一道道美味佳肴的同时记录了一段段历史。陈晓卿表示,这个片子是带着对食物的敬意来做的,希望观众能从中国人对美食的热爱中品读到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看到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香菇灌汤包、西湖醋鱼、葱烧海参、剁椒鱼头……一道道美食背后是劳作者的艰辛,是中国历史的变迁。张同道认为,比如蒙古人怎么迁移,迁移后怎么对食品进行改造适应当地的气候,这其中不知不觉渗透的是一种历史。片中的食物大多是偏远地区的传统工艺,更能让人们回归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中国人怎么把豆子变成豆浆、豆腐、豆丝等,这其实是一种智慧。在什么季节吃什么是一种情怀,还有那种萦绕心头的乡愁都会被片中的美食勾起。

  张同道说,“乡愁”是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怀,不管是从南方到北方,从国内到海外,所谓最好吃的菜是妈妈做的菜,最好的东西是故乡的东西,最好的回忆是童年的回忆。《舌尖上的中国》勾起的不光是对美食的垂涎,还有流泪的冲动。

  “因为爱中国饮食,所以更爱中国。”该片把一批已经不常看电视的“80后”、“90后”又重新拉回电视机前,收到了传统爱国主义教育没有的效果,也许这是该片的“意外收获”。

  据报道,第65届戛纳电影节组委会主席南尼•莫莱蒂曾特意点名观看了《舌尖上的中国》片花。其海外单集销价也有望超过《故宫》保持的单集最高5到6万美元纪录。陈晓卿表示,目前在海外纪录片市场分类里,美食旅游类节目占有非常大的比重,而中餐享誉海外,用美食讲述百味人生,用一种温和的方式讨论一个国家的变迁,“这是中国真正软实力所在,没有任何阻碍,可以达到全世界。”(完)

TOP



第560期
2012.05.23



导语:辣、鲜、咸、甜,红椒、紫菜、黄鱼、海参,爆炒、慢炖、白煮……一部以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刚刚过去的一周里玩了场“吃货总动员”,连续几个深夜,无数人守在荧屏前,看得食指大动、口水涟涟。而它不仅点燃了中国人对美食压抑已久的热情,更是拨动了中国人深处的那根情感的心弦。

[详细][视频-《舌尖上的中国》] [读书-《舌尖上的狂欢》] [网友评论]






无论从播出时间、还是纪录片本身的定位上看,《舌尖上的中国》无疑都不具备成为热播片的潜质。然而,正是在这种看似不可思议的“悖论”中,这部纪录片所引发的轰动效应远远超过同期电视剧。


收视率居高不下,一跃成为微博“刷屏利器”第一集《自然的馈赠》播出后,《舌尖上的中国》便成了微博热门关键词,这几天的风头更是力压美剧《绝望主妇》、韩剧《屋塔房王世子》等热播剧,成为连日来的微博“刷屏利器”并高居话题榜,甚至让那些“不看电视很多年”的80后,纷纷锁定每晚22:30的央视一套,坐等这部传说中的“吃货指南”。
更夸张的是,这部纪录片引发的“吃货效应”。来自淘宝的数据显示:5月14日开播至今,淘宝零食特产的搜索量高达400万次,片中出现的毛豆腐搜索量甚至增长了48倍。有人在微博上爆料:第一集介绍云南火腿之后,某淘宝店产生33笔订单,其中32笔是在节目播出当晚。据说,有不少吃货是按图索骥,边看电视边下订单。
有网友专门制作菜单,香菇灌汤包、西湖醋鱼、葱烧海参、剁椒鱼头等片中提到的食物悉数尽收;有网友提议开个相关食品实体店;有网友呼吁干脆组个美食旅行团走一路吃一路。[详细]


网友交口称赞:口水与泪水齐飞《舌尖上的中国》刚刚播出第一集,微博上大家就开始议论,“《舌尖上的中国》看得我垂涎欲滴。”“作为一个要减肥的人,晚上看《舌尖上的中国》,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自虐精神?”随后,该片很快冲上新浪微博话题榜,在天涯论坛也引起广泛热议,受关注度瞬间超越近期所有电视剧。而且,该片的口碑也不逊色,豆瓣网友给它打出了9.6的高分!
被《舌尖上的中国》勾起的,不光是荧屏前的垂涎三尺,更有流泪的冲动。“味道是骨子里绕不开的乡愁。看到和家乡有关的部分,真的会哭。”一位网友在微博里的这段发言得到热烈响应。《舌尖上的中国》涵盖全国美食,让不少观众想起了“小时候的味道”、“家乡的味道”和“妈妈做的饭”。
也有在海外的留学生写道:“有无数好心人友情提醒,千万别在饿着肚子的情况下观赏此片。可纵使饱腹,当那些你再熟悉不过的食物被放大得犹如一种理想时,徘徊他乡,逗留异国的游子们,不可避免地被一种乡愁击中了要害。”[详细]


“舌尖体”顺势走红,各种恶搞纷至沓来《舌尖上的中国》近期热映,不少人自然开始点评或怀念起“舌尖上的母校”……于是,《舌尖上的清华》、《舌尖上的北大》、《舌尖上的人大》拍摄应运而生。
“舌尖体”的走红也自然而然的伴随着恶搞。有网友调侃道《舌尖上的英国》应该这么拍:在这个国家的中心伦敦,人民比较喜欢吃fish and chips;而在相对于中部的曼城,人们则还是喜欢fish and chips;但是在遥远的爱丁堡,那里的人民更喜欢被油炸过的fish and chips。还有网友说道:《舌尖上的中国》是艺术片,《舌尖上的美国》是喜剧片,《舌尖上的英国》是恐怖片,《舌尖上的韩国》是科幻片。




有网友调侃道:《舌尖上的中国》是艺术片,《舌尖上的美国》是喜剧片,《舌尖上的英国》是恐怖片,《舌尖上的韩国》是科幻片。






娱乐至死的时代,一部深夜播出的纪录片能挑起网民热情,实属罕见。《舌尖上的中国》触动的,究竟是中国人的哪一根神经?


民以食为天,《舌尖上的中国》有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一颗颗黄豆,经过手推石磨的碾压,雪白的汁液汩汩而出,再经过发酵等一系列时间的转化,最终才能成为豆腐……这个看似简单的过程是《舌尖上的中国》最寻常的叙述方式:寻找这些食物的源头,在这部纪录片中,讲述的不仅是食物,而是大自然的馈赠,植物、动物甚至是阳光、空气、风、水,还有最重要的:时间。
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这个纪录片。这是对于《舌尖上的中国》最初也是最终的定位。事实上,仅从这部纪录片所耗费的时间和人力上,就可以看出这种诚意,这个片子,从接到任务到播出,是13个月,全国拍摄地点70个,前期调研员3人、导演8人、摄影师15人、剪辑师3人。更为难得的是,这种诚意被成功地转化成了电视语言,从而被观众所认同。导演不吝时间地仔细记录食物从采摘到端上餐桌的全部过程。
记录如何将自然的馈赠经过捕猎、采掘、加工、制作成食材,比像食谱一样事无巨细地记录美味佳肴的做法更加重要。网友“拥抱月亮”说,《舌尖上的中国》的温情是绝大多数列举数据、搬弄文字、炫耀历史的纪录片所缺乏的。在当下的荧屏电视环境中,这种质朴的温情则显得格外难得。网友“明轮”说:“古装戏太穿越了,现实剧太乱情了,连同线下看盘的美剧也太化外了。‘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这个纪录片’,导演的话令人印象深刻。不真诚,别忽悠。应该深思!”[详细]


温情打动人心,每个人的舌尖上都有一个家在李安的电影《饮食男女》中,父亲每周做一桌大餐只是为了能让女儿们聚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这种建筑在柴盐酱醋之上的儒家哲学理念成了电影的灵魂。这与《舌尖上的中国》有异曲同工之妙。在《主食的故事》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在浙江慈城,有一对空巢老人,他们最开心的时刻,就是儿孙从宁波回来,为他们制作可口的年糕。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年糕唠着家常,其乐融融。然而,短暂的团聚之后,儿孙们各自开车离去,家里又剩下这对老人。
城市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原有的大家族也在发生变化。通过吃食的故事,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人生况味,《舌尖上的中国》因此有了一层厚重的历史感。
引发共鸣是纪录片最常应用的手法,《舌尖上的中国》将其应用到了极致。对于每个观众来说,都能在这部纪录片中找到感情的寄托,比如那些熟悉的家乡味道,比如饭桌上和乐融融的家庭气氛,比如那些美好的旧时时光。“第一集里提到湖北的藕,让我不禁想起每年年前在襄樊做项目,天寒地冻,在大街上等半个小时才打到出租车回到酒店,立马点上一份莲藕炖排骨,绵实的藕炖出来白白的汤,孩子们一人一手擒着一个大骨头,一碗热汤,喝下去,全身都暖了。”这是属于网友“阿拉蝎”的美食记忆。[详细]


断不了的文化传承,美食之外是中国人的人生百味陕北的老农,花三天的时间在窑洞里做馍,再花一天的时间骑着三轮车吆喝着“黄馍馍”到城里去叫卖;内蒙的游牧人家,带着母亲做的奶豆腐骑着马去遥远的山坡上放牛;岐山人结婚,村里必开臊子面做的流水席……这些普通人的生活与美食发生的联系,却带给观众别样的震撼与感动。
中国人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区的人吃什么,这其中涵盖着历史和文化的因素,这也是《舌尖上的中国》要表达的。摄制组此次在南方还拍到了一些鲜为人知的习俗,例如在云贵地区至今延续下来的古老的“新米节”,新米下来的时候,人们要举行仪式,往禾仓里储存稻米;新生儿降临,亲戚朋友带来的礼物是大米。而在山西丁村,摄制组拍到了一位老人的寿宴,前来祝寿的村民把自己碗里最长的一根面条送给老人,以此祝愿他长寿。
“我们拍了食物的差异性,也拍到了它们的共通之处。比如说北方有凉皮,南方有米粉,这是稻米粉食的不同变种。像桂林米粉的出现,可能来自于秦始皇命军队修筑灵渠,北方的面条于是在桂林有了一种新的形式,就是米粉。从饮食的角度,能够揭示出中国是个大一统的国家。”陈晓卿认为,《舌尖上的中国》更关心的正是人和食物的关系,要把挖掘到的深层次的文化信息传递给观众。[详细]



有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这个纪录片,这是《舌尖上的中国》最初也是最终的定位。






永无乡(neverland)代表着美好愿望能得以实现,它来自梁实秋翻译英国作家詹姆斯•巴里的小说《彼得•潘》。而《舌尖上的中国》所传递出来的平静和温情,则成为了现代中国人所追逐的“永无乡”。


与其说是在谈“吃”,不如说是在写“人”对中国人而言,吃,大概是最能把所有中国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事了。《舌尖上的中国》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浙江慈城有一对空巢老人,他们最开心的时刻,就是儿孙从宁波回来,为儿孙制作可口的年糕,一家人吃着年糕唠家常。然而,短暂的团聚后,儿孙们各自开车离去,家里又剩下这对老人。“城市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原有的大家族也在发生变化。我们希望通过吃食的故事,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人生况味。”陈晓卿说。
“看着笋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闪闪发亮,揭开蒸笼,冒着白花花的蒸气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响,驮着黄馍馍的大伯朴素的笑,都让人激动得落泪,多可爱的中国!”看过《舌尖上的中国》,有网友发出了这样的感慨。陕北的饽饽商贩、查干湖的捕鱼老者、云南的火腿匠人、兰州的拉面师傅……在《舌尖上的中国》里,每一个鲜活的个体背后都洋溢着朴实的气息。片子里那些辛勤劳动、有着质朴笑容的人们,才是组成这个国家最重要最真实的存在。其实这部片子讲的不是美食,而是深入美食背后,讲文化传承。[详细]


它带给习惯了浮躁社会的人们最大的冲击《舌尖上的中国》聚焦在烹饪上的时间并不多,更多的画面是在展现如何捕猎、采掘、加工、制作自然馈赠的食材,整个过程看上去充满神秘气息,夹杂着为生活、为生存而流下的汗与泪。有网友总结,《舌尖上的中国》的火爆原因应该归功于:“不是空洞地宣扬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以美食背后的制作工艺和生产过程入手,配合平常百姓的生活,让观众既流口水又长知识,还能在情感上引起共鸣。”
还有不少观众从片中看出了感恩之情。“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些家庭小作坊的劳动者脸上满足、灿烂的笑容。他们对自然感恩,而我们要对这些食材的提供者感恩。”“餐桌上常见的莲藕,原来是工人如此艰辛劳动的成果,无言的感动。”“镜头里,他们笑得很满足,从他们身上我看到的是对生活的热情,知足常乐。有时候我们是不是想要的太多,反而忘了简单生活的真谛?”[详细]


它唤起的怀乡感更对已经变形的社会和心理有着疗伤式的平复作用无独有偶,今年一本名为《江城》的书一直高居了各大书店的销售榜首。《江城》所展现的是何伟作为支教志愿者眼中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涪陵,作者一面叙述着朴实的日常生活,一面以一个异乡人的身份,小心地揭开一座小城市的生活环境、文化习俗的神秘面纱。无论是《江城》还是《舌尖上的中国》,里面的人,不是每天看到的焦躁、紧张甚至愤怒的模样,而是温和的、从容的、微笑的。
与其说《舌尖上的中国》抓住了电视机前观众舌尖的味蕾,不如它说正在悄悄地唤起每一位观众心中的文化热忱。网友“东来岭人”在微博中说:“民以食为天”是这个农耕文明的最高政治箴言。画面里的天、地、阳光、森林、河流、海洋是真正的生命源头,它所唤起的是一种“怀乡感”。它对这个已变形的社会和心理具有某种疗伤式的平复作用。
《舌尖上的中国》挑动的何止是舌尖,更是中国人内心深处那一根心弦。在快节奏、高速度的现代都市生活中,这根充满着情感的心弦已然布满灰尘,而社会和心理也被外来的压力不断地挤压变形。但是,《舌尖上的中国》所传递的温情、平和、从容,悄然拨动了这根几乎被遗忘的心弦,那从心底涌起的,汹涌澎湃的感情,将美好于记忆和梦想中迸发出来。




《舌尖上的中国》所传递出来的平静和温情,成为了现代中国人所追逐的“永无乡”。






提及文化并非一定要鸿篇巨制,以温馨细腻的角度来阐释真诚,试着让壮阔的文化变为涓涓细流,从每一个颗心底发源,更能滋润人们的心田。


凤凰网 评论频道 出品 欢迎收藏
编辑:魏巍


网址:http://news.ifeng.com/opinion/special/shejian/

TOP

[Flash]舌尖上的中国(预告片):中国美食传承千年文化

TOP

[Flash]舌尖上的中国之一:自然的馈赠

TOP

[Flash]舌尖上的中国之二:主食的故事

TOP

[Flash]舌尖上的中国之三:转化的灵感

TOP

[Flash]舌尖上的中国之四:时间的味道

TOP

[Flash]舌尖上的中国之五:厨房的秘密

TOP

[Flash]舌尖上的中国之六:五味的调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