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旧作】山东民俗论纲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旧作】山东民俗论纲

山 东 民 俗 论 纲山东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从山东入海,五岳之首的泰山雄踞鲁中南。境内既有绵延起伏的群山丘陵,又有坦荡辽阔的平原大川,西南部大运河沿湖区穿过山东,东部还有三千里的海岸线。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山东民俗古朴淳厚、丰富多彩的特点,也为全面开展民俗学的调查和研究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山东民俗源远流长。从古史传说和考古发掘可见,早在新石器时代,东夷文化的民俗就在山东地区大量存在,诸如饮食器物、衣着妆饰、生产工具、成年礼仪,婚姻形式、丧葬类型、图腾崇拜、山川信仰等,都显示出山东民俗的特点。商周时期,特别是齐鲁封建之后,山东曾经出现过列国殊俗的局面,但随着孔孟学说的形成,并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主流,便树立起了齐鲁礼仪之邦的整体形象。从此,以“礼”为核心的山东民俗在整个封建社会都处于主导地位,“风近邹鲁”经常被各地取为评价民俗的准则,到今天对国内乃至世界仍然产生着影响。历史上的齐鲁民俗之别,对后来山东民俗的地区差异与复杂多样有较为深刻的影响,这一史实有力地说明民俗的形成与流变是与一定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密切相关的,而这与之相关的状况又因地而异。姜尚治齐,采取的是“从其俗,简其礼”的政策,因此齐俗因地制宜,继承东夷文化传统,保存了长女不嫁、婚不亲迎、禳田祭土等风俗,较少受宗周礼制的束缚,其通商惠工、尊贤尚功等行事,更带有商品经济的色彩,所以,在当时其俗日趋新异侈华。鲁俗则试图用周礼来替代原有的文化传统,其敦本抑末、崇礼重教的举措,更带有自然经济的色彩,所以其俗比较保守古朴。齐鲁风俗虽然有如上述的区别,但是同源于东夷文化的传统,又都以礼仪为民俗思想和民俗行事的核心,齐地化礼为俗,无为而治,鲁地以礼易俗,广行教化,方法的不同,并不能改变基本内容的一致。这一时期兴起的孔孟儒家学说,对山东地区包括民俗在内的传统文化起了极大的规范作用。孔子所谓“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就是对这一时期山东民俗文化殊途同归的一个基本概括。秦汉一统之后,山东地区的民俗仍大体统一在儒家文化思想的框架之内,并形成为传统。其间虽历经数次改朝换代和异民族文化的融合,但以礼仪为核心的民俗文化传统并没有多大的改变。发展到近代,封建社会的没落,西方文化思想的传入,山东民俗开始向现代化演进。“五四”以后,特别是抗日战争开始以后,山东根据地的建立,使一代新风俗得以生成发展。根据地军民的新思想、新风尚在当时如春风吹遍山东大地,至今仍深深影响到人们思想的各方面。沂蒙山区的春节群众性文艺表演活动,至今完全沿袭根据地老传统,甚至尊青年妇女为“识字班”的称谓都一如当年。真正的风俗大变革,开始于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风新俗与古老的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山东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新的民俗事象层出不穷,使人有应接不暇的感觉,专业的研究者一时也难以理出端绪。大家都以极高的热情欢迎这些新风新俗,冷静地、深刻地研究,显然需要经过时间的沉淀之后才能完成。

山东地域辽阔,地形地貌多样,自然条件制约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因而在大一统的山东特色中又分别构成各自不同的地域特色风俗。山东大体有如下几类风俗各具特色的地区:山东的腹地济南、青州、泰安、兖州一带,一向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自古四民有常业,六礼有常仪,岁时有常节,衣食住行有常制,其民俗传承对周围各地有典型意义,可以作为山东民俗的代表。这一地区中的曲阜、邹城为孔孟故里,泰安有五岳之首的泰山,民俗特色尤为显著。孔氏、孟氏的家族习俗不仅影响当地,而且远及于国内外。孔府的家族亲族俗制、祖神祭祀、婚礼丧礼、年节习俗、衣食住行都可以作为大家望族习俗的典型。泰山是历代皇帝封禅之地,也是百姓朝山拜神之所,俗称“济南府人全,泰安府神全”,是研究民间信仰的一座活的标本库,也是开发民俗旅游资源的一个热点。东部沿海地区,以渔民习俗和外出经商的习俗为特色。渔民以日照、荣成、蓬莱、长岛等地最具典型性。以成山头为界,半岛南部的海域,渔民习惯上称呼为“南海”,其渔业生产习俗受长江口一带的影响较多,渔船以鸟高、排子为代表,又善用    子网、架子网等定置渔具;半岛北部海域,渔民习惯上称为“北海”,典型的渔村集中于荣成龙须岛、蓬莱大季家、刘家旺、长岛砣矶岛、莱州三山岛等处,渔业生产习俗以驾“大瓜篓”、打风网(围网)为特色,并且可以举为渤海湾的代表。南北渔村的海带草房、玉米面饼子、海产食品、天后崇拜、行船禁忌等习俗,都为别处所不多见。沿海渔民沿袭“齐人好逐利”的传统,外出经商的习俗历数十代而不衰。这方面突出的代表是蓬莱、龙口(黄县)、莱州(掖县)的沿海地带,“蓬、黄、掖”的买卖人不仅在东北有很大影响,在京、津、沪等地也多见他们的足迹。鲁东南的沂蒙山区,古代文明发祥较早,但现代经济发展缓慢,它既有山地特点,又较多地保留着传统的民俗事象,诸如居住方面的干杈石草顶房屋,饮食方面的煎饼卷大葱,衣着方面的大红大绿,以及巫觋信仰、口头文学的丰富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这一带根据地、解放区所形成的影响至于今天的一系列良俗,这些良俗可以成为今天直接继承的财富。鲁西南、鲁西北地区,为黄河冲积平原,直接与黄河有关的民俗独具特色,如筑堤防汛的民俗、黄河航运的民俗、渡口渡船的民俗、黄河水神信仰的民俗、滩区的台房村落、滩地的耕作习俗等等。沿黄居民的平顶房、蓑墼房,衣着方面的土机织布、紫花布、蓝印花布、彩印花布,特有的地方戏曲曲艺、音乐舞蹈、民间工艺(如剪纸、刺绣)等,都有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资格。山东的城市民俗也能独成系列,其中又有各种不同类型。济南是一座千年古老大城市,旧街巷、老字号、古风古俗遍地,它同时又是一座泉城与湖城,北国江南的风采天下所独有;青岛是一座百年之间拔地而起的大城市,又隔海与上海相望,现代城市的气氛最为浓烈;烟台城市的发展以明代防御所城为起点,在近代逐渐将周围村庄纳入市区,最能显现城乡汇融、土洋并举的特色。

一方土产与特别技艺,往往造成地方的特有风俗,山东在这方面有不少例证。因特产而形成特别风俗的,如烟台被称为苹果之乡,莱阳为梨乡,肥城为桃乡,德州、昌乐为西瓜之乡,乐陵、无棣为枣乡,章丘为大葱之乡,苍山为大蒜之乡,菏泽为牡丹之乡,平阴为月季之乡,平邑为金银花之乡等,各地都有与自己的特产相关的一些民俗事象和民俗活动。因为特别的技艺而形成风俗的,如苍山的兰陵镇、安丘的景芝镇、即墨城的酿酒、卖酒、饮酒习俗,东阿、阳谷、平阴制作阿胶的古俗,栖霞、牟平、乳山等地放养柞蚕、织蚕绸、吃蚕蛹蚕蛾的风俗,昌邑、博兴、临沂等地印制、穿着蓝印花布的风俗,嘉祥等地印制、穿着、使用彩色印花布的风俗,潍坊、平度、高密、阳谷张秋镇、聊城、惠民清河镇印制、销售和民间张贴木版年画的习俗,高密聂家庄、临沂褚庄、苍山小郭、惠民河南张与火把李、莘县等地泥玩具艺人的从艺风俗,郯城樊埝、鄄城刘家旋木玩具艺人的从艺风俗,曲阜楷雕艺人的从艺风俗,菏泽面塑艺人的从艺风俗,即墨、胶南、福山等地雕果模和果模流行的风俗等等。

山东民俗文化由古及今,因移民、交通、外出谋职等原因,发生地域的交流,因此,外地影响山东、山东影响外地的情况不断发生,表现于民俗演变,形成了吸收与开放的态势。因移民而带来民俗文化新成分的情况,以明朝初年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在山东人心理上产生的影响最为深刻。明初推行“移民就宽乡”的民垦政策,当时山东许多县份被列为“宽乡”,从洪武二年(1369年)到永乐年间(1403—1424年),大批移民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山东西部的今德州、滨州、聊城、泰安、菏泽、济宁一带。其中一部分又先后由滨州一带东迁,东部原住民与先移过去的,自称“占山户”,后移过去的,被称为“买山户”。这样,明初山西移民几乎遍及山东各地。“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这首歌谣,在山东二十几代人中一直流行不衰。山西风俗影响山东居民的痕迹历历可数。如寒食节不火食,相传是因为纪念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忠臣介子推,寒食节民间所制面燕也称为“子推燕”。另外,今鲁西北数县居民,多有明代初年由直隶(今河北省)枣强县移民而来的,他们当中也有歌谣流行:“要问老家在哪里?直隶省的枣强县。”他们居住的地方,年画、泥玩具等民间工艺品,至今与枣强风格相近。明初由四川移到山东的,多集中在莱州,因此莱州风俗多有与其东邻不相同的地方,连称“院子”为“天井”这样的细节也一直保存到今天。黄河口附近的利津县和垦利县,在近代经历过几次官方安排和民间自动进行的移民,在这里可以看到移民使民俗文化融汇但还没有完全融汇的各种现象。垦利本为利津析地设置,其土地几乎全部为黄河在近百年携来泥沙淤积而成。利津人的垦荒者称这里为“大洼”,垦荒之后称为“垦利洼”,地方在今垦利县城左右,风俗与利津相同;县城东北一带,垦荒者多来自寿光与广饶,而以寿光为主,风俗近似寿光;近黄河口处,1935年由官方安排从东平、梁山、平阴、阳谷等地迁来水灾后的灾民,他们基本保存着鲁西南地方的风俗。六十年代,开发胜利油田,数万工人携家带口来到黄河口,在原来东营村的地方建设成一座东营市,石油工人中以四川籍、陕西籍、东北籍的工人最为集中,于是,东营又成为四川、陕西、东北风俗与当地风俗杂处的地方。这种暂时“各据一方”的现象正好使我们看到风俗融汇的初级阶段。因交通影响山东风俗的典型,首推京杭大运河两岸。元明清三代曾繁盛一时的京杭大运河,山东地段北起德州,南至台儿庄,沿河造就了不少码头城镇,如德州、临清、东昌(今聊城)、张秋、大安山、济宁、南阳、台儿庄等处,这些城镇因受南北漕运船只(俗称“运粮船”)船员的影响,地方风俗与山东其他地方多有不同。如,城镇中大多有一个竹竿巷,集中了东南一带才常见的竹编店铺;街面上开设茶馆,其铺面格局、卖茶、饮茶风俗与江南茶馆大致相同。济宁的玉堂酱园由苏州沿运河迁入,至今保持江南风味并且仍用“姑苏老店”的招牌。临清的哈达织造因喇嘛沿运河进京而兴旺。江南以马桶陪嫁的习俗在东昌(聊城)沿运河的部分村庄流行。凡此种种,都可以作为商品生产发达,交通便利,民俗文化交融,最终必然走向大统一的先声。外出谋职带来的民俗文化交融,当举山东人下关东这一段历史。山东人下关东有两种不同类型:一种是携家移住东北农村和林区,带有逃荒的性质,俗谓“被逼无奈下关东”;一种是,家在山东,但大半生在东北做生意人,俗称“住地场”。一般说,前一种人将山东的风俗带去东北,后一种人将东北的部分习俗携回山东。长期的交流使隔海的两个大地区民俗文化有许多相关联的方面。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两个在山东与东北同样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秃尾巴老李的故事和人参故事。被称作“秃尾巴老李”的一条秃尾龙,被山东、东北(特别是黑龙江)两地的人共同传颂,他的性格酷似山东汉子。他的家乡在山东,但在山东何府何县,说法纷纭,这反映了下关东的山东人来自山东不同的地方。秃尾巴老李在东北却只镇守黑龙江,这反映了,闯关东的山东人在异乡汇聚成一个有共同乡土文化的群体。秃尾巴老李每年春季都要回山东上坟,一路上必有风雨冰雹,这无妨说是远在东北的山东人强烈思乡念祖情绪的浪漫表现。黑龙江上的航船起航时,船家必高声喊叫:“船上有山东人吗?”乘客必争答:“有!”传说这样秃尾巴老李便会用心保护航行平安。这又明显地反映了身处异乡的山东人互相照顾的那种优良风俗。关于人参和放山采参的传说,同样充满了山东人开发东北的历史影子,山东和东北的民间故事都说东北的人参是由山东跨海过去的,公人参留在山东,所以山东人参稀少,母人参去了东北,所以东北人参多。这一方面如实描述了两地人参分布的情况,另一方面,用文学语言讲出了山东人移民东北的历史。长白山区放山采参的人尊崇一位行业神,俗说“老把头”,传说是山东莱阳一位姓孙的人,当年他率众入山采参,迷路死在山中,却不忘为同伴指路。这个故事更直接地道出了山东人开发东北时曾有许多人从事采集人参的艰苦劳作。山东风俗受东北影响以胶东最为突出。长白山满族故乡有过年以豆面蒸灯的风俗,灯中有一盏仓囤形的,俗称为“月”,蒸灯时看“月”中水气卜来年各月份水旱。这一风俗在长白山区几近失传,但在山东荣成、文登民间,至今保存完好。

对于山东民俗的调查与研究,是八十年代以来才全面展开的。虽然起步较晚,但山东省的民俗学工作者在民俗调查、理论研究、学术机构和理论阵地的建设等方面都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令国内外学术界瞩目的成绩。山东作为齐鲁故地,礼仪之邦,蕴藏着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这为开展民俗调查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进入八十年代以来,山东的民俗学工作者在全省范围内有计划地进行民俗学的田野调查,这些调查成果集中反映在《山东民俗》(1988,山东友谊书社)、《齐鲁文化大词典·民俗篇》(1989,山东教育出版社)、《山东省志·民俗志》(1996,山东人民出版社)、《孔子故里风俗》(1993,华语教学出版社)、《泰山民俗》(1996,山东画报出版社)、《东明民俗》(1999,中国文史出版社)、《荣成民俗》(1997,山东画报出版社)等著作中。 在民俗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民俗史的研究等方面,山东的民俗学者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中《中国民俗文化论》(1997,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中国民俗史论》(1992,河南大学出版社)、《中国古代民俗》(1991,香港新闻出版社)、《中国古代饮食文化》(1989,山东教育出版社)、《中华礼俗纵横谈》(1989,山东教育出版社)、《中国民间游戏与竞技》(1997,上海三联书店)等著作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山东在民俗学的学术机构和理论阵地的建设、高层人才的培养方面居于全国领先地位。由400多名会员组成的山东省民俗学会,每年都召开学术讨论会,其中“全国首届民俗学基础理论学术研讨会”、“全国首届民俗与旅游学术研讨会”、“中国民俗学1994年学术研讨会”、“海洋民俗文化学术研讨会”等会议,在推动我国民俗学的理论建设、拓宽学术研究领域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山东大学早在八十年代中期就建立了民俗学专门研究机构,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是国内高校中为数不多的专事民俗学研究的科研机构之一。由山东大学主办的《民俗研究》杂志,是我国民俗学界唯一公开发行的理论刊物,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较高声誉。1997年,山东大学成为我国首批获得民俗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第一届民俗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已于1999年秋季入校,这标志着山东省民俗学高层人才的培养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除山东大学外,山东师范大学、山东艺术学院、山东教育学院、青岛海洋大学等高校中也开设有民俗学的课程。在民俗学的应用研究方面,山东也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山东的民俗学工作者配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参与了各地的移风易俗活动,并在活动中宣传民俗学知识,提倡推广新风俗。在山东省的旅游规划与开发、地方史志工作、文物发展与规划、民俗博物馆的论证与建设、民间工艺品的抢救与保护、民间手工艺人的保护、电视报纸媒体的民俗宣传等方面,山东的民俗学工作者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原载《山东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 本帖最后由 叶涛 于 2008-9-13 07:35 编辑 ]

TOP

旧纲不旧,其命维新。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