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讲座:有学无界——《民族艺术》办刊漫谈

讲座:有学无界——《民族艺术》办刊漫谈

有学无界——《民族艺术》办刊漫谈

廖明君


          这一次已是第二次来山大,非常高兴有这样的机会跟我们的老师同学交流。真的就是漫谈,最先张老师给我出的题目是“学术、学人、学界——《民族艺术》学术访谈背后的故事”,做杂志也做了十几年了,不敢说有影响吧,也有些自己的特色,有这个机会来分享一下,不一定只谈学术访谈,因为有些东西确实“不足为外人道也”。后来我就想了个题目,在高校可能不好提,但《民族艺术》作为一个杂志来讲,这是我们的一个核心,这个题目叫“有学无界”。高校谈学科建设,但《民族艺术》不是高校的杂志,而是研究院办的杂志,它的定位就是民族艺术,它没有任何一个学科可以依托的,反过来说,我们也没有任何责任去发一些学科建设的文章,但我会提到我们一个特点:一般来讲,《民族艺术》最核心的一个特点就是“有学无界”。

一、        概说:两个边缘与一个中心

先讲第一个概说:两个边缘与一个中心。你看,广西在下面,山东和北京都是中心,我们离中心是最远的。我们是两个边缘,一个是地理边缘,你看这里是国界,跟越南交界的地方;另一个是学术边缘。但是,我们要在这样两个边缘上办一个学术刊物,总不能一味自演自唱自我欣赏,而要引起中心的关注。这本身就是一个矛盾,所以,在广西办这样一个杂志,其先天条件是很不足的,我们处于一个很尴尬的位置。《民族艺术》于1985年创刊,这是85年的封面,那个年代的特点,就是当时非常的简单,而且当时我们的厅长跟我讲,北方有个《民族文学》,它发表小说、诗歌之类的文章。于是,他提出这么一个口号——北有《民族文学》,南有《民族艺术》。
当时,它主要是发表少数民族的文章,虽然也有研究文章,但学术性也不强,甚至发表散文,内容像内蒙古的那达慕节等。最初,它不是学者写的,而是一些文学家创作和发表,所以,它显得比较杂。在我研究生毕业之前,我对《民族艺术》是没有任何了解的。到这个杂志社工作以后,处于工作需要,我要编辑它的研究文章,也就开始有一些思考了。 另外还有一个,就是我不可能只做编辑,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要做学术期刊的编辑,若没有一个理念和研究领域的话,你怎么去评判其他学者的文章。我是壮族人,壮族是广西的主体民族,有些前辈们就对我说,你还是很有民族大义的,咱们少数民族有个人才真不容易。你现在在这个岗位上面了,应该为本民族的文化艺术做点什么。后来就开始了解和研究一些资料,我最早写的一本书就是壮族的生殖崇拜文化,那是1994年写的。我91年毕业,之前对此没有任何了解。但是有一点比较好,就是我在读研究生的时候,我的导师他是老复旦毕业的,他们有个传统——文史哲不分家。古典文学也是这样,国学嘛。读研的时候,书读的比较杂,哲学的包括神话研究等,对什么都感兴趣。转出来的时候是比较好转的,就是说理论还是那些东西,只不过研究对象改变了,而且恰恰少数民族的一些东西很少有人从学理层面来研究,第一次很快就被切入进去,所以,我就一面做研究一面编辑。91年,我做编辑的时候,我的任务就是每一期负责编三到四万字的稿子,那时嚣张一点讲,编三四万字没问题啊,写三四万字都还可以,那时年少气盛,确实没有什么压力,所以编辑还不是主业,一直到现在研究还是主业,编辑是第二主业。 到了1995年,我们单位一批老同志都退休了,四十岁左右的没有人选,没有人顶上来,那么就刚好给了我一个机会,那时我还是一个中级职称的助理研究员,但是因为出了那本书,就给我一个机会。从1995年年底开始,我就可以独立主持这个杂志,有了这个空间以后,那真是有些想法,找一些学者来一起把杂志办好,所以,从95年杂志开始转型了,比如杂志封面在慢慢做一些调整。坚持了五年之后,杂志有了一个很大的提升。到2005年,《民族艺术》就基本成型了。就从封面设计和风格来讲,从95年开始我们就不断的探讨,到2000年已经有点特点,但还不是很明显。到2005年,基本上就不用再每一期去探讨封面问题,他做完我过目就可以了。我对此有个要求,就是一定要是传统的文化,因为我们是民族艺术,一定要体现出它的理念。所以,从封面的每一个细节它都体现出刊物的一些情况。05年以后,杂志是在不断地完善,新的举措就不是太多了。从明年开始,我们会加两个新栏目,估计也是最后的行动举措了。这就是本杂志的基本情况,总而言之,《民族艺术》是先天不足的,它处在两个边缘和一个中心的矛盾之中,做起来难度挺大,回头来想,我们其实也算是非常侥幸。

二、        理念:有学术而无学科界限

《民族艺术》和《民俗研究》不一样,《民俗研究》依托于民俗学这一学科,但是《民族艺术》并不依赖于哪一门学科,它是一个综合性的刊物,包括音乐、美术、戏剧等等,他不属于哪一门学科。我们的对象决定而来我们不需要徘守某一学科的界限,有学术就好。
具体来讲,第一个理念就是“跨民族、大艺术、多学科”。 一说到民族,往往先想到少数民族,后来发现我们没必要把自己框死,没有必要把汉族排除在外,作为对象来讲,这个“民族”是跨民族的,不仅仅是指少数民族。艺术是“大艺术”,依我看来,我们研究少数民族艺术,其实算民间艺术也差不多,它跟文化是紧密相连的。像张老师研究乡民艺术也是一样的,他研究信仰、习惯等与习俗有关的,所以,大艺术必须注意文化,因此它是一个综合性的对象,它要有多学科的视野,单一学科不是不可以,应该难度比较大。另外,我们不是高校,不承担学科建设的任务。如果说学科建设是制造刀具的话,我们只是使用刀具去砍柴的人。我的目标不是打制刀具,而是把柴砍来。之说以说是多学科,因为山上那么多不规则的柴,它有大的有小的,大的我用斧头砍最好,细一点的柴,用斧头砍的话,搞不好要看到自己的脚,还是用柴刀砍比较合适。比如,我是民俗学的,我用民俗学的理论来表达。还有一些更细的茅草,用斧头和柴刀砍都不行,就用镰刀把它割下来。所以,我们不是学科建设本身,我们是研究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研究院,我们是去砍柴的人,我们要砍不同学科的柴。所以,建议大家以民俗学为主,根据自己的研究对象,看多学科的书籍。以上是我们一直坚持下来的一个理念——跨民族、大艺术和多学科。
我们这个杂志为什么受到关注?举个例子。前几年,我们发了一组文章,李祥林教授从性别文化来研究中国的戏曲,这个角度很新,我们发了一系列的文章。后来,一个朋友告诉我,有一次一个北大学生做博士论文,两人聊天谈及民族艺术,那个博士讲它很受《民族艺术》那组文章的启发,他研究的是明清小说,看了李教授那一组文章之后,他觉得很受启发,觉得完全也可以从性别文化的角度来研究古典小说。我们希望的杂志其实就是,一篇文章一是解决本学科的问题,这是第一层面的价值,另一个价值就是文章的理论、视角或方法对其他学科的学者有所启发和收获。那么,这篇文章就有更高层次的价值了。作为主编来讲,一个好的杂志就要选择这种具有多种价值的文章,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强调多学科,为什么我们受到关注。
我们主张《民族艺术》所发的文章,除了具有学术理论,还要有一定的文化味道。我有这样一个体会:有一拨人不搞研究,比如一些小学老师,他们告诉我他们不搞学术研究,说研究对象都是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像神话传说之类他们小时候就已经知道的东西,他们想知道专家们怎么研究。面对这类不搞学术研究的读者,我在与学术研究无矛盾的前提下,肯定优先考虑那些拥有一定的文化味道的文章。那么,我们的对象是什么,找来找去,看起来我们的研究对象是传统的,很少做现代艺术的研究。所以,传统的研究对象、宽阔的学术视野和先进的学术理念,这也就是我们第二个办刊理念。
再一个理念就是我们基本上是实证的学术风格。这跟我个人有关,我回我的母校的时候,跟老师们聊天,老师讲研究生三年我学的古典文学没用了。我灵机一动回答说,有用,至少我一直坚持实证的方法,而古典文学是非常强调实证的。《民族艺术》提倡实证的风格,不提倡一种很玄的学理和纯理论思辨的东西。张老师的一系列文章都讲求实证,有着很扎实的田野调查。刘宗迪老师的文章,尽管他不做田野调查,但他也讲究非常实证的学术风格。在实证的风格外,我们提倡文章要有浓郁的文化味道,一定要有人文关怀的东西在里面。最基本的最朴素的学术研究,都要抱有一定的人文关怀。所以,浓郁的文化味道是《民族艺术》办刊的第四个理念。
第五点就是不以学科建设为目标,提倡打破学科边界。其实,如果你有心细察《民族艺术》的编委,会发现他们基本上都是跨学科的。他们有自己的一个基本学科,做研究却是跨学科的。同学们要有这样的理念和追求。

三、作者:有学问而无学术界限

基本理念讲完,就要讲作者。作为杂志来讲,主编不一定有水平是吧,有水平也不可能写那么多,一期要二十几万字。怎么去找最好的作者,找到最好的文章,是主编水平的体现。我们认为作者是同样的有学问,而且期望他们有学问而无学术界限。他的出身背景可能是民俗学或者人类学,没关系,他不设置界限。
首先,作者队伍应该是开放式的。有些杂志做到最后,就是局限于那么十来个人的文章。对我们来讲,这个开放式需要有个过程,越往前面看,我的作者队伍越开放,到后面相对稳定下来,因为他这个年龄段的作者,经过十年的努力,变得非常优秀,他们是最合适我们杂志的作者。让我找到了,队伍就相对地稳定下来。那么,第二点呢就是依托最具实力的中年学人。你若查我们的杂志,会发现我们发过一些老专家的文章,但确实那不是我能读到的稿子。因为我在广西,他们也不认识我,我很难见到他们,我是通过中年学人来组他们老师的文章。比如,巴莫老师就帮我组了几组钟老的文章等。作为杂志来讲,只组老先生的文章也撑不起来,所以,我们还是主要依托最具实力的中青年学人。我们的中青年应该是往下延伸的,是三十岁以上的中年学者,而不是五十岁的中年,他们是我们最核心的抉择。同时,我们最引以为豪的是我们注意最具活力的年轻学人。基本上每一年都会有一两个优秀的年轻学人冒出来,比如厦门大学的王晓云(音译)。从主编来讲的话,我们还是希望有一批有活力的年轻人,作为我们的作者,这样刊物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但是,我觉得有点遗憾,就是70后的学者没像60后的学者那样集中爆发出来,很难找到像张老师、巴莫、刘宗迪等那一拨三十岁左右的学者。这是对作者来讲,我们坚持“有学问而无学科界限”。刚才也已讲到我们要依靠最具影响的老年学人 ,像钟老的文章就非常好,需要我们策划发表。那么,第五个呢,就是只要我还是主编,就坚持不以人取文,坚定以文取文,不论资排辈。像张老师、刘宗迪老师在97年的时候,都很边缘化的,我们不以人取文,只找那些名气大的人。自己朋友的文章,我不会拖太久,不合适就直接告诉他们,我的原则和标准并没有改变。从总体来讲,我们这个杂志还是依托于中青年学者。
四、栏目:有特色而无传统限制
杂志有理念有作者,更需要栏目来体现你的东西。第一个,我们敢于发系列文章。一般来讲,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杂志发表文章一年一个学者不超过一篇。我们能发系列文章的作者,就很值得关注了。我要看文章之后才发系列,刘宗迪老师在攀枝花大学时就给他发过了,他做远古神话研究,那些文章挺好的,而且发完后效果很好,像人大复印资料,他们就会转载。对我们来讲,栏目有这样一个特点:有特色而无传统限制。传统就包括刚才提到的“不发系列文章”等。
再一个,学术访谈。当初做学术访谈,我有一个基本的理念,就是我想打破国内学术期刊论文集化的格局。序列论文还是论文,但学术访谈就不是,它就不是纯学术论文。我们还有专栏,有两个专栏做不下去,一个是人文之辩,人文之辩本来是挺好的,后来中宣部在每个省都有一批审督员,从意识形态来讲,审督员们的观念比较左,思辨的东西更显学术水平,与当下有些关联,他们老是借此去尅我们。后来,我们想惹不起还躲不起嘛,停了一两年之后就不做了,其实,这个栏目我挺喜欢的,它有学术水平。还有一个栏目叫田野观察,就是学者们去做田野,他们的眼中的一些东西。我看了几篇后,就没有稿源了,栏目也就不开了。我们还是想打破国内学术期刊论文集化的格局,做些努力和尝试。现在,有比较好的影响的是学术访谈,我们已经把它结集出版。有些理念无法再论文中体现出来,论文的形式把它制约了,不能活泼地体现出来,后来我就用学术访谈的形式。但是,我强调访谈一定要在学术层面,要谈学术问题,你的学术理论、学术观点。朝戈金老师的“谈口头史诗的误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几年,我们开始开专栏,专栏就是一个学者的专栏,现在我们有三个学者开专栏,一个是施爱东老师的,这都是在跟他聊天时产生的想法。叶舒宪老师是另一个专栏的学者,叫神话与图像。另外一个就是辛闻(音译)。从明年第一期开始,我们开一个新栏目——学界名家。客观来讲,《民族艺术》的一些核心作者,经过十来年的努力后,成为学界的知名学者。客观上,他们确实达到了很高的学术功力,主观上,作为主编我也想利用“权力”来回报他们。学界名家这个栏目,一期一个学者,由三篇文章组成,一个是他个人的学术自述,包括他的治学经历和心得等;二是组织一篇他的学术评价文章,还有近期的一篇可以代表其水平的文章,这样就构成一期的学界名家。其他常规的栏目,我就不讲了,只讲这些有特色的几个。

五、主编:有学养而无学术圈子

谈谈主编吧。按照有学无界,主编应该是有学养儿无学术圈子。你可以有学术朋友,我跟张老师、刘老师都是学术朋友。
第一点,主编的风格就是杂志的风格。这个有点霸道,因为刊物不能没有个性,不同学者有不同的主张和结论,但是我讲如果我不合适,你就找合适的人来做。第二个就是,主编有两种风格的主编,一种是作者围着主编转,想发文章的人很多,很多人会围着主编转,我觉得这样的主编办出的杂志肯定不会太好。另一种主编就是自找苦吃的主编,就是根据刊物的定位围着作者转。根据定位去跟不同的学者联系,去找最合适你的文章,这是一件蛮苦的事情。但是,这样坚持下来的主编,杂志就会办的有特色。第三个对主编的要求,就是要有敏锐的学术眼光,就像买股票一样,你要看得出哪个是潜力股。特别是在广西,处在两个边缘的位置,那些成名的作者,你要是去抢哪里抢得过人家。所以,就要有敏锐的学术眼光。通过文章判断作者学术发展的潜力,如果是有潜力的作者,就要更多地主动跟他保持联系,这样就能合作更多一点。第四个,主编还是要以诚感人。像我们在广西,我既不是圈里人,有没有什么权力去制约。主编一定要做研究,坚持学术研究,有一定学术转型背景。这是第五点。我不是专职主编,我的时间大致上分为四部分,四分之一编杂志,四分之一在院里进行行政管理,四分之一是自己的学术研究,还有四分之一是放在家庭,特别是儿子的教育。主编有一定的学术转型背景,能更好的包容其他学科的观点。要做一个称职的主编,我觉得这五点都应该具备。
六、建议:心中有学术眼中有杂志

最后,给大家一些建议,就是心中有学术眼中有杂志。有些学者有这样的疑问,杂志不用他的文章是不是杂志对他有意见。作为一个好的主编,不可能篇篇文章都发,他大多数选的都是好文章,所以,不会有好文章不发,而去发一些不好的文章。心中光有学术没有杂质是没有用的,有些作者因为眼中无杂杂志和一些技术问题而不能发表文章,这是很遗憾的。
首先,第一点就是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文章一定要解决某个问题,不能只说一些不痛不痒的话,必须要有问题意识。再一个,我们强调作者最好有跨学科的学术视野,包括文章的材料来源,比如不能只是来自民俗学,像研究乡民艺术的问题,要运用其他学科的理论等等。从引用的材料就可以知道一个作者的视野如何,因而要具备跨学科的学术视野。另外一个,就是要了解杂志的学术理念和风格。一个杂志有影响,它肯定有自己的学术理念和风格。现在我最怕的就是,有些作者打电话说要投稿给你,可他连我们的杂志都没看过,我建议我们的年轻学者不要投机取巧,要根据自己文章的特点找合适你文章的杂志。像中国社会科学等其他优秀的刊物能发的文章,我们不一定要发,因为风格不一样,所以不是说我们不发的文章一定不好,而是文章风格不合适。你要想文章采用率高,就要根据自己文章的特点、内容、领域和风格去找这样的杂志。建议大家看近期的杂志,因为好的杂志是在变化的,它的重心会有些调整,而且要看杂志的栏目,衡量自己的文章在哪个栏目最合适,要有针对性。
此外,要根据文章的内容拟定一个合适的标题。《民族艺术》有大量的文章是艺术学的,他们有些很不得体的标题,真是让人哭笑不得,所以标题也是很重要的,它就像一个人的眼睛一样。写文章前会有个题目,但如果有心用心的话,在写的过程中不断琢磨,写完文章可能会换一个更合适的标题。写好论文的内容提要非常重要,文章的内容提要一定要写到位,现在已经不青睐甚至不允许出现“本文以。。,具有。。价值”、“笔者”“本人”等,这种提要是没有观点的,所以一定要注意该如何写提要。对初学者而言,必须要了解杂志所用的论文的长短,对年轻学者来说,六千字到八千字已经不错了,这样用起来不麻烦,要注意文章的长短问题。再一个呢,要重视文章的注释,现在国家对注释没有个统一的规定,各式各样的都有,不能说人家的不好。但是,对《民族艺术》来说,你必须按照我的注释规定来,否则只能退回。每一个杂志的注释标准都不一样,你想要投稿给这个杂志,就要研究它的注释标准、格局和风格,按照它的文章风格来写。一般而言,某个杂志会统一采用某种格式和标准。注解的信息要齐全,不要出现遗漏页码等低级错误,不然后来会很被动地去补改。所以,注释信息要齐全,格式与杂志的要求保持一致。就像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一样,对材料的注解和索引一定要全面。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尽量不要一稿多投。从技术层面,作者要尽量对主编表示尊重,通过邮箱抄送发送文章是非常令人恶心的低级错误表现!
拉拉杂杂的漫谈了不少,作为一个知名学者和专业杂志,最好要做到有学无界,这是我的观点,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判。谢谢。

(录音整理:孔军。)

TOP

赞一个
平和的心是金

TOP

这年头办刊难,办学术刊物,办有思想,有品味的刊物难上加难!
《民族艺术》从一份地方刊物办成全国民俗学、人类学、艺术学界有影响的学术刊物,实属不易,廖明君先生功不可磨!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