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南昌丧葬

南昌丧葬

丧葬礼仪是以儒家传统中孝道观念为核心,所反映的是百姓送死问丧的基本方式。从丧葬礼仪结构上可将这些活动分为葬前礼、葬礼、服丧之礼。清代同治《南昌县志》记载:临终,丧主及以次男女皆跪哭,撤卧荐,携纸钱出村外焚之,凡服内亲属随丧主向社坛香烧乞水,回至房中, 抬尸入殓床,启尸于堂中之殓床。前设灵位,以纸为之,即魂帛之意。含尸金银币外,兼用茶叶米。
南昌民间对死者进行吊唁,叫做“白喜事”。吊唁者都穿白衣,以志悲哀。旧时,南昌的丧葬礼仪,有一整套的繁缛礼节,一般有举丧、守灵、入殓、出殡、安葬、关山、接七等几个步骤。
举丧
旧时,百姓家中有人尤其老人死后,即用黄纸写“当在事”贴于大门楣,并用棉花缀成“素车白马”四字花圈,挂在大门两旁。发讣告和派人报丧。亲友闻讯后,送挽联、祭幛、钱纸、猪肉等奠祭品。
守灵

人死之后,由其亲属将遗体移入厅堂草席上,设置灵堂。如死在外地则不能进屋,在屋外另搭灵棚。灵堂前挂白幔、设灵牌、香炉、酒杯、供果、三牲、斋饭等物。灵柩用两条长凳承放,男停堂东,女停堂西,子媳穿白长衫、披麻布,着白袜、草鞋或缀白布鞋,戴竹箬丧冠,挂一朵白花,父丧冠左,母丧冠右。孙辈均穿白布孝服。亲友们在出殡前要不分日夜一直守在灵堂。

浴尸
南昌俗谓“抹尸”,这是入棺前的重要环节。南昌乡俗认为,给死者抹尸必须用“阴水”,死者灵魂才能到达阴间。其作法是先由孝子到水井去提一桶井水,然后由孝男孝女用一快白布浸入井水中打湿,轻抹尸体。在井边提水时,还要请吹打,鸣放鞭炮。俗称“买水”。洗尸毕,便可更衣入殓。
入殓

给死者更换“寿衣”、包裹尸体、装入棺材的全过程,谓之“入殓”。按照南昌乡俗规定,给死者换“寿衣”,要先请星卜先生或道士挑选吉日良辰,决定入殓、出殡、下厝时间。由孝男孝女去帮其换衣。寿衣的颜色,必须是青色(即黑色),意为“轻松愉快去阴间”,而且必须是上穿七件、下穿八件,谓之“七上八下”,寿衣的布料是绸料或布料,换上寿衣以及布袜、布鞋,口中放一银币,俗称“下含”后,由孝子抱抬死者头部,女儿或女婿捧脚,放死者入棺,再在死者身上铺上“百子寿被”,最后盖棺,钉上四枚“子孙钉”。
成服
死者入殓之后,其亲属按亲疏关系穿上不同的丧服,以示哀悼,谓之“成服”。南昌人多用白棉布制成丧服,远亲则以小块白布系于衣襟上表示哀悼。近代已改用黑纱袖套,戴在臂袖上。孙子、重孙辈,还要在黑袖套上加缀一小块红布以示区别。
开吊

系指入殓成服后,亲戚朋友正式开始对死者进行吊唁。其内容包括讣告延客、吊客拜祭、诵经供饭、赠花圈挽联等。南昌乡俗,有客前来吊唁时,孝子孝女要跪在灵右哭泣祭礼,吊唁者多行三鞠躬礼。富户在吊唁时,请礼生司仪,宣读祭文。所送的礼品,则由亲属中的相知者承接。吊唁之后,举丧之家还要发给吊唁者一方手帕,以示纪念。吊唁结束后,一般都办酒谢客。

招魂幡

是竖于灵柩侧或悬于死者户外的小旗。旧时民间相信,人死后魂魄会离开肉体,飘荡于空中,倘不招回就会变成游魂野鬼,因此必须树招魂幡招回。南昌旧时认为,古人招魂起初是手持死者之衣从前面登上屋顶,扬衣三呼死者的名字,请其魂魄归附在衣服上,然后从屋后下来,将衣服盖在死者身上,表示魂已归来。近代丧葬沿袭前俗,皆用招魂幡悬于户外。招魂纯属迷信,现代已渐消亡。

回煞

又称“接煞”。煞,是传说中阴司的凶神。民间俗信,人死后其亡魂为煞神所执,通常在死后第三日会回家探望,故称“回煞”。南昌乡俗还认为回煞时死者会沿路“收脚迹”,故而其家属必须陈设酒菜供于灵前,并请道士在灵堂举行接煞仪式。倘若不慎不敬,就有可能危害家人,故而南昌又有出门“避煞”之风习。此俗在城市中现已日渐消亡,但在偏僻山乡,仍有残留。

做道场

南昌民间俗信,人在生前倘有罪恶,死后灵魂不得超生,只有请道士来做道场或请僧人来做法事,设斋供奉,超度亡灵,才能求福消灾,使死者脱离苦海,超升天国。做道场通常少则一日或三日,多则七日或七七四十九日。现代已很少有人再做道场了。
出殡

清代同治《南昌县志》记载:出葬之先一日,用鸡豚酒醴奠祭,分晨奠、午奠、晚奠。五服之人于晨、午、晚必与祭。凡族友谊,则莅临吊奠。及至晚间,用灯祭,佐以鼓乐,谓之“奉丧”。翌日,发引导送,有仪仗鼓乐、祭品奠帐、挽联纸扎、冥器铭旌、像亭灵轿,令童子捧灵轿中。灵柩用八人,有开龙头扛至三十二人者。服亲及戚属在引布内,族友谊在引布外。沿途亲友路祭,则役人停举,主丧者及其子弟哭谢来宾之不至墓所者。宾退,行如初。
出殡时,请道士念经,请“八仙”用“龙杠”、“龙绳”将棺材抬出室外,子媳、孙辈在棺材前跪拜后,按男左女右跪伏棺材两旁,丧锣一响,嚎啕大哭。这时先亲后友,依次朝棺材跪奠酒。拜奠毕,将棺材抬起,扛向墓地。此时,童男童女撑纸幡引路,孝子孝媳拄“哭丧杖”,亲友随后送葬。有的在棺材两旁拉两条白布,孝子孝媳、孝婿孝女在白布内行走。沿途敲锣、散丢纸钱,俗叫“买路钱”。在祠堂门前要稍停留,叫“朝祖”;路上有亲友祭奠要停下,叫“路祭”;过桥时要停下烧香焚纸,叫“祭桥”。直到把棺材抬到墓地。
安葬

将棺材埋入土中,再堆砌坟墓,树立碑石,谓之“安葬”。按照南昌乡俗,墓穴挖好后,要先燃放一挂爆竹,再把棺材放入墓穴之中。穴底切不可垫砖块,必须让棺材直接落在泥土上,俗谓“落土为安”。棺材放进墓穴后,要由孝男(长子或长孙)先铲三锹土,以尽孝道,然后跪在穴旁低头致哀,待役工填完了坑穴,堆好了坟墓,立好了墓碑之后,孝男先下跪磕三个头,接着其余子女皆一一下跪磕头,燃烛、焚香、烧纸,最后再放一挂爆竹,安葬才告完毕。
关山
指下葬后三天,临墓启土,用肉一片,鸡卵小鱼各一,祭山神三天,用米粉按死者生年的岁数多少做饼,祀于墓前,以为可安土神。
做七
清代同治《南昌县志》记载:“凡丧必用僧,接三朝、接七。接三朝,僧举灵幡,孝子率家人各以纸捻燃火烧棺数匝,盖三日大斂之意。接七者,丧之七日其前夕,延僧诵经。夜半僧举灵幡迎于门外,举家哭。既入,设酒食奠。余七皆然,满七止[谓七七四十九日也]。惟末七不接,设果食,灭灯烛,早寝,五七必返女于家哭,无女则使侄女代之。接五七多由婿家作佛事。灵屋必女买,无女则侄女买。设灵屋必于五七以内,终丧并主焚之。接七者,取易七日来复义然。佛家之说死者不复。”
南昌丧葬习俗“接七”。即人死之后,每隔七天接一次七,请僧道做道场,诵经设斋,祭奠死者,依次至七七四十九天为止。南昌地区做七,头七要在大门口贴挽联,设灵座,供灵牌,竖灵幡,受唁开吊。前四个七均要请僧人念经,一般是请四到八个和尚念《金刚经》、《地藏经》、《弥陀经》,为死者超度亡灵。在做五七时,必须由死者的亲生女儿哭灵。南昌民间认为五殿阎王最恶,听了女儿的哭声就会心软。同时,在做五七时,女儿还要烧纸箱、纸柜、纸灵屋。六七通常由女儿女婿主持。七七俗谓“末七”,又称“断七”,是做七的最后一个七日,南昌民间通常设供桌,供祭果品,焚香奠酒,燃点余烛,僧道诵经,亲友祭奠,然后撤灵堂,烧掉灵幡、哭丧棒、孝鞋等,请神主人宗祠或正堂供祀。丧事至此,则已告一段落。
服丧
古称“丁忧”,又叫“居丧”。即祖父母或父母死后,子女或长房长孙按规定时间为死者服丧。服丧的时间,春秋时规定为三年,实际上是二十五个月,即从死时的这个月算起,至第三年的第一个月止。

TOP

南昌庙宇

“庙”在古代指祖庙,即祭祀祖先、供奉祖先神位的地方。其繁体字(“廟”)为会意字,“广”表示屋舍,“朝”指朝廷,意为宗庙与朝廷同尊。皇帝死后,要立一个庙号,即神庙称号,体现出以神立制度为重要内容的庙祀文化的基本成分。古代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宗族始祖作为大、小宗即嫡氏族和旁氏族的共同祖先,庙位最尊,称为“太庙”,它所享受的庙祀也最为重要;“昭庙”指帝王的子庙,在太祖庙西;“穆庙”指帝王的孙庙,在太祖庙东。庙号非“祖”即“宗”,称“祖”的一般都是始受命的开国之君。明朝有所不同,朱棣并非开国之君,称为明成祖,这个“祖”是主动称祖。

万寿宫(道教)
万寿宫在历史上形成了两大分支:一支是省外万寿宫,约有670余座,主要分布于我国中、东、西部。以京、津、沪、渝四大直辖市为例,其万寿宫各具特色。北京市的江西会馆,属官宦士绅型,各府县会馆多商帮型;天津、上海、重庆市内万寿宫属商帮型,辖县则多移民型,大都有娱神戏台。充分说明了明清时期江西先民在全国的政治经济实力。另一支是江西省内万寿宫,遍布江西各地, 它作为江西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几乎成了江西人精神寄托的神秘殿堂,既是道士斋醮行法和信男善女朝圣敬神的宫观,也可供众人瞻仰和观赏,它包含着乡缘、地缘、亲缘、道缘在内的情缘。万寿宫在江西境内约有560余座,最具影响的是南昌城内的铁柱万寿宫和新建县西山的玉隆万寿宫。

铁柱万寿宫
始建于西晋怀帝永嘉六年(312), 初名旌阳祠,坐落在南昌市区章江码头的广润门内,由于地处南北航运的枢纽位置, 又是洪水的多发地区,以许真君铁柱锁蛟、治理水患而闻名于世,是人们传颂许真君治水“功迹”之地。
唐代,江西划为“江南西道”,经济日渐繁荣,全国各地来赣的商贾川流不息,南昌可谓“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唐宪宗元和(806—820)年间,韦丹被任命为江西观察使,在南昌修筑赣江大堤,旌阳祠改为“铁柱观”。北宋时,铁柱观已成为江南两路百姓的共同朝拜中心。大中祥符二年(l009),宋真宗将铁柱观改用“景德”年号,赐名“景德观”。许多江西籍名儒崇敬许旌阳。神宗熙宁九年(1076),南丰曾巩知洪州军,重修铁柱观,并请王安石撰写了一篇掷地有声的《重建许旌阳祠记》,更提升了南昌铁柱万寿宫的文化品位。
南宋嘉定元年(l208),宁宗赵扩御书“铁柱延真之宫”匾额竖于宫上,将观改为宫;元贞元年(1295),成宗继承皇位,尊孔崇儒,佛、道并用,对南昌铁柱宫倍加重视,又将万寿宫原额“铁柱延真之宫”改赐为“铁柱延真万年宫”。加“万年”两字,在于让百姓颂扬皇帝万岁之意。明代朱元璋来到南昌城,首先是去铁柱宫,降御香,成为第一个在铁柱宫进香的皇帝;嘉靖四十五年(1566),世宗赐南昌铁柱延真万年宫为“妙济万寿宫”,并御书“神仙怡世”,封许逊为“神功妙济真君”。从此,万寿宫成为省内外祀奉许真君祠庙的共同称号。
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铁柱万寿宫毁而复建。张位(1533--1605,新建人,官至吏部尚书)作《重建万寿宫记》云:万历二十八年冬十二月兴工,“首创真君殿一重,高若干,方广若干,悉从旧制。……继前门二门,继诸仙殿两廊、铁柱池、钟鼓楼,又继圣像易铜以塑;继画四壁仙邮册迹,继建玉皇阁;继前街门,外用墙围之,左右开雍门,又前辟小沼,深三尺,宫以内诸水皆潴焉。至万历戊申(1608)冬告成”。
铁柱万寿宫的重建, 吸引着来往南昌的商旅留连不已。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 (1552-1610)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三年(1595)来赣,从南安乘船到南昌登岸,偶然观览铁柱宫,见宫规模宏大, 周围集市热闹非凡,他便走进宫内,被一群好奇的百姓围观。后来在他的传记内写道:“庙建设宏伟,里外都是做生意的,好像天天开商展会似的,极为热闹。”把铁柱万寿宫介绍到了欧洲。清仁宗嘉庆九年(1804),江西大旱,巡抚秦承恩祷雨成功,以为是许真君显灵作法,奏请加封许逊,奉旨加封“灵感普济之神,官为致祭”,铁柱万寿宫再次被定为江西地方行政官员举行祭祀的场所。鸦片战争爆发后,开五口通商,西方宗教渗入内地,江西人仍然保持着对许真君的信仰。清文宗咸丰二年(1852)五月十九日,太平军赖汉英围攻南昌,江西巡抚张芾守城,将许真君像悬于德胜门楼。太平军两次轰城,均得化险为夷。人们认为是许真君显灵; 清德宗光绪三十三年(1907),江西省成立总商会,办公设在铁柱万寿宫内。
辛亥革命期间,江西的同盟会员丁立中、胡廷銮等在万寿宫商会召开会议,响应武昌起义,宣布江西独立。民国元年(1912)十月二十日,李烈钧任江西都督,邀请孙中山先生来南昌,在万寿宫商会举行欢迎会,孙先生发表《造成共和因果及国民应尽之责任》演说。铁柱万寿宫又成为一个政治活动中心。民国四年(1915),铁柱万寿宫附近失火,延烧宫内,两座大殿被焚,只剩许真君铜像,省、市各界十分痛惜,市民焦灼,陈筱梅以南昌总商会和慈善总会长兼万寿宫重建总理名义与其他商绅向全省募捐重建,聘请能工巧匠,历经五年,费工三十万个,终于在民国八年修缮完成。新落成的铁柱万寿宫,整个建筑占地十余亩,宫内前后殿均七列五进架梁式建筑,正殿外有天宫牌楼,上额为“忠孝神仙”匾额。正大殿、夫人殿、谌母殿、三元殿、戏台飞檐仰空,金碧辉煌。宫殿布局错落有致,既具有雄伟壮观之貌, 又含有清雅幽静之境;既是道教庙宇,又具有艺术宫殿的明清建筑特色。
抗日战争时期,南昌被日军占领,万寿宫遭蹂躏。抗战胜利后,南昌总商会主持整修,又使万寿宫焕然一新。每年立秋前后举行庙会,香客如潮,各县各乡农民携带农产品进城赶庙会,可谓商贾云集,贸易兴旺。1966年“文革”时期,铁柱万寿宫惨遭浩劫,宫内神像法器被纵火焚毁,殿堂拆毁,现仅剩一段断垣及三元殿、谌母殿等残垣破壁。经多方呼吁,人民政府支持,于2000年2月在南昌城区象湖重建万寿宫,2004年5月竣工。同时,南昌市西湖区人民政府正在着力打造万寿宫历史街区,使之成为体现南昌市井民情的特色街区。

西山万寿宫
西山万寿宫坐落于南昌市新建县西山,东距南昌市30千米。它创始于东晋,距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经历代不断修葺和扩建,形成了一处规模宏伟壮丽的著名道教宫观。这里向称逍遥山,属西山山脉的余脉,丘陵起伏,佳木繁荫, 千百年来,随着朝代的更迭,几经兴废, 从民间纪念祠堂衍变为宫观。南北朝时改祠为观,名为“游帷观”。传说许逊用蜀锦制成帷幕围置于谌母的黄堂而得名。到了宋代,“游帷观”香火更为兴盛,政和六年(1116),徽宗亲书“玉隆万寿宫”赐额,升观为宫, 并以当时西京 (今河南洛阳) 崇福宫为蓝本,敕令重建真君殿、三清殿、夫人殿、谌母殿、玉皇殿、三官殿六大殿,十二小殿,六阁、七楼、七门、三廊。在宫的旁边还建了三十六堂,供道士起居之用。整个建筑气势宏伟, 蔚为壮观。这时万寿宫已发展到极盛时期。
在西山万寿宫里,最古老的要算高明殿前的两棵柏树了,其中一棵“瘗剑柏”,为许真君亲手所植,距今已有1600多年。相传,许真君把孽龙精擒住以后,就把斩蛟剑埋在了这棵柏树下,并对后人说,如果以后有孽龙危害人民,就可取出宝剑斩杀它。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万寿宫的进香朝圣极其热闹;北伐战争时期,为了超度阵亡将士,于民国十五年(1926)在西山万寿宫举行了一次规模浩大的“万人缘”,李烈钧等军政委员献送花圈,历时十一天,非常隆重。1930年7月30日,毛泽东、朱德等率红一军团总部到达西山万寿宫,在此召开军以上干部会议,会上决定派两纵队进军距南昌30千米一带的石子墩、生米街攻击牛行车站,进行“八一”示威军事行动。同时红军在西山访贫问苦,宣传革命道理,在万寿宫东边的围墙上,红军战士用石灰水写下的“红军是工农的军队”等大幅标语,字迹至今依稀尚存。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3月27日,日寇侵犯江西,南昌沦陷,日本侵略军占领西山达六年之久,宫外一百多所店铺和住屋被日军烧毁,正殿的尚书楼、夫人殿、真武殿、文昌宫等被日军拆毁,宫内的铁钟等珍贵器物都被日军劫走。许逊神像因迁移到松湖镇黄堂宫谌母殿内,得幸免罹难,整个万寿宫被日军占为碉堡。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多次拨专款进行维修,1957年被列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朱德委员长专程前来西山,旧地重游,指示要妥善保护好万寿宫等文物古迹。可惜“文革”中遭浩劫,神像被捣毁,所有的匾额诗画被付之一炬,石刻人物故事被凿去,或用水泥砂浆覆盖,两吨重的铁钟被粉碎成一堆废铁。道士被迫还俗,民间朝拜遭禁。改革开放以后,西山万寿宫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经过几十年的精心建设,现已建成八个大殿:高明殿、关帝殿、谌母殿、夫人殿、三清殿、玉皇殿、三官殿、财神殿及万寿阁等,占地26000多平方米。门前竖有两座石狮、许真君擒蛟雕塑、八角井, 宫内有二十四孝墙画,整个宫观焕然一新,庄严壮观。

青云谱道院
江南名园青云谱道院,位于南昌城内青云谱路259号。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青云谱历史悠久,历经周、西汉、东晋、唐、宋、元、明、清数朝,系唯一环境保存完好的江西净明道教发源地。相传2500余年前,周灵王之子王子晋在此开基炼丹。西汉末年,南昌尉梅福曾弃官隐居于此,后人建“梅仙祠”祀之。大书法家王羲之任临川典试时,在此临池作书,并洗笔于“莲池”。魏、晋之际(239-374),许逊于“梅仙祠”治水,于此始开道教“净明派”,并建“太极观”。南朝诗人谢灵运任临川内史时,在道院内居住,注释《老子道德经》。明初,太祖第十六子宁王朱权在此修道。明末清初朱良月(即朱耷,号八大山人)偕其弟朱秋月(即牛石慧)隐居于此,“欲觅一个自在场头”,且耕且读,进人了艺术创作黄金时期。后人慕其贤,集资改建为“青云圃”。嘉庆二十年(1815),改“圃”为“谱”。
现在的青云谱建筑群,规格和风格与清光绪年间重建的道院大抵相同。屋宇布局以关帝殿(祀蜀汉关云长)、吕祖殿(祀吕纯阳真君)、许祖殿(祀许逊真君)为主体,殿宇中部为方丈堂,三殿逐次递进,曲廊相通,甚是幽雅。现辟为八大山人纪念馆。青云谱旧大门在围墙西端,是一座雄伟的石牌坊,上悬“青云谱”石匾,门后是八大山人手书“众妙之门”。二门门楣上刻有“净明真境”四字。方丈堂左名“黍居”,右名“鹤巢”,壁悬他的手书对联:“谈叶趣中皆合道,文词妙处不离禅。”前后三殿和殿庑右边的斗姥阁,是八大山人和他弟弟牛石慧的书画陈列室。从南耳门出陈列室,便是巧借地势,因形造景的亭台、水榭、假山、小桥、花木、溪流,错落有致,相得益彰,十分优美。

南昌孔庙
中山路上孔庙  孔庙又称文庙,也叫庙学。在南昌中山路上(今中国人民银行处),曾有一座江西省规模最大的孔庙,它始建于宋代,初建时只建有一个大成殿,所谓大成,是指古代称音乐一变为一成,九变为九成,至九成而乐终称为大成,由此引申为集中前人的成就,形成自己完整的学说体系称为大成。所以“大成”是后人对孔子最崇高的评价。在民国时,孔庙附近有大成巷、大成左侧、大成右侧等街巷名称。至于大成巷,也就是现在的繁荣巷(“文革”时,因“批林批孔”而改名),至明正德十五年兴儒时增修、扩充了一次,直至民国时期。
扩充后的南昌孔庙主要建筑位于中轴线上,辅助建筑在东西两侧,并采取高低、开合、层次、广狭、疏密、对称的手法。进大成门数步,即是石栏围绕的泮池,两翼有“腾蛟”、“起凤”二亭分立。泮池中有石桥通过,过石舫经棂星门至大成殿,地势渐高,使大成殿成为南昌孔庙核心。在棂星门,东有金声门和名宦祠,西有玉振门和乡贤祠,供奉着南昌历代先儒、先贤的雕像和牌位。
南昌孔庙与山东曲阜孔庙一样,是仿皇宫而制,建筑多含九、五,大成殿为五间,九脊、九级台阶,五升斗拱,九架桁,东西庑各九间。有的重檐叠拱、飞桷凌空;有的画栋雕梁,琉璃丹顶,造型独具匠心,工艺精湛奇特。大成殿中,祭祀木雕孔子立像高两米余,冕服垂琉,巍巍王者之尊。孔庙是石木斗拱承载结构,大成殿建在高台基上,棂星门、石牌坊、泮池均系石结构,所用石料全是由花岗石或整块大麻石雕琢而成,雕龙木料基本上是巨大杉木或樟木,在木料之间的结合处则用竹钉将其固定,以增强建筑的抗震性。同时,大门外有广场,东西有坊门,门楣上东有“道冠古今”、西有“德配天地”等字,足以显出南昌人对孔子的膜拜。在广场南面,有山字形的屏墙照壁,上有“鲤鱼跳龙门”、“海屋添筹”、“梅花魁首”、“福禄寿全”、“桃李盈庭”等几幅寓意诗书礼乐的巨画。
孔庙一进门处,靠右手四五米处的墙边有一座郭坡像,郭坡(谐音)是民间传说的看地神,负责勘察风水。对此,南昌还有关于郭坡的民间故事。孔庙西侧的名伦堂内,存放着各种祭品、乐器、典籍等文物,并且在大成殿的孔子塑像前的供案上,也放着许多造型别致的祭品和乐器,大殿两侧还立着配祀十哲木像,均栩栩如生,形态各异。省城对孔子崇拜的人很多,他们经常在孔庙里杀猪、宰羊、杀牛,以祭祀孔子。
1929年南昌中山路兴建后,孔庙后东西坊门开放,行人不必绕屏墙而行,广场辟为“大成公园”,成了三教九流的露天场所。1935年的一次火灾把孔庙烧毁殆尽,庙被毁后,那里就成了一块空地,以后种花栽树,人们茶余饭后在那里玩耍。此后在平地上开了个露天电影院,旁边有卖茶的场所,生意兴隆。
绳金塔内大成殿   绳金塔文庙建有孔庙的主殿----大成殿。于2001年建成,占地面积800多平方米,由钢筋混凝土建成,象征权威的门前8根盘龙柱后,3尊各两吨多重的铜像立于其中。3尊铜像中孔子像居中,左边是他的大弟子颜回,右边是弟子澹台灭明。大成殿的主体结构分为两层,大厅内和地下室各一层。在大厅内四周壁上刻有孔子的36幅壁画,地下展室厅内是有关江西历代状元的介绍。在龙纹汉白玉栏杆的烘托下,整个大殿更显宏伟。建筑风格类似山东曲阜孔庙,具有恢弘气势,从外观颜色上则是仿效南京夫子庙的青瓦、红柱,更增添了民俗色彩。

佑民寺(佛教)
佑民寺始建于梁天监(502—519年)年间,坐落于南昌市内八一公园北面,东湖东畔,初名大佛寺。据传,梁天监年间,豫章王萧综的老师葛鱼覃 住宅的东南,有一口“蛟井”,井中有蛟龙相斗,震撼房舍。于是,豫章王便为老师在井旁造了一尊巨大的佛像,以镇蛟龙。太清初年(547),萧综干脆把自己的王府住宅施舍出来做寺庙,以安置这尊大佛,因称大佛寺。唐开元(713—742)年间,改称开元寺,清顺治(1644—1662)年间又称佑清寺,1929年,始称佑民寺。曾经是禅宗著名高僧马祖道一弘法师道场。寺内有巨大铜佛,为南昌一大宝。佑民寺铜佛、钟楼铜钟、普贤寺铁象,号称旧时“南昌三宝”。寺正殿有清嘉庆时所铸巨大铜接引佛一尊,高1.6丈,重36000斤,谚云:“南昌穷是穷,还有三万六千铜。”市民对该寺极为看重,至今依然香火旺盛,故夸张其词云“先有佑民寺,后有豫章城”。“文革”期间,寺及铜佛均遭毁,然铜钟尚遗留。1986年9月以来,佑民寺逐渐得以恢复重建,至1991年初,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钟楼相继竣工,延僧开放,香火颇盛。
天宁寺(佛教)
位于湾里区梅岭国家风景名胜区的南招贤镇巷下村天宁山隈,始建于唐开元(713-741)年间。时律宗高僧惠钦律师因“安史之乱”离京,经钟陵绝江至南昌西山,于双岭崇胜院、洪崖翠岩寺、香城寺三者之间辟山开田,创“光孝寺”。会昌法难,寺毁。唐宣宗时诏复,改名“天宁寺”至今。1949年,早回尼师偕徒衍慈驻锡重修,改为尼众道场。“文革”又毁。1986年顺因尼师发愿重修,今已辟为占地50余亩的大型女众丛林,现由涵伟尼师主持。
翠岩寺(佛教)
位于南昌市湾里区翠岩路北端,坐落在梅岭乐麓湾里盆地内。背靠洪崖山(又名伏龙山),其上有最高峰释迦峰,次高峰达摩峰,低峰灵官峰。翠岩寺始建于南北朝,是江西著名的寺庙之一,它与香城、双岭、云峰、奉圣、安贤、六通、蟠龙同为“西山八大名刹”。唐武德年间,改寺名曰洪井,随后又改翠岩,南唐更名翠岩广化院。北宋以后,寺庙逐渐败落,明朝竟然废为民居。清朝顺治七年(1650),香城寺僧慧习、可学倡议修复古寺,吏部侍郎熊文举、知州陈弘绪力赞,并礼请古雪上人主持庙事。抗日战争期间,古寺部分殿堂被日本侵略军烧毁。抗战胜利后,寺宇得到修缮,又请本乡石工雷世森在洪崖亭下峭壁上,镌刻了“阿弥陀佛”四个大字。

礼拜堂(基督教)
基督教于11世纪中叶分裂为天主教和正教(即东正教)。天主教传入江西不但时间早,而且在江西传播范围广、影响大。明末著名传教士利玛窦即在南昌留下天主教及西方科技文化的影响,他在南昌传教的成功,不但使南昌成为明末清初中国四大传教中心之一,而且奠定了传教士向当时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两大城市南京、北京传教的基础。
南昌基督教礼拜堂原名志道堂,坐落在民德路124号状元桥东端,建于1923年。该堂前后临湖,右傍东湖及百花洲,风景宜人,有所谓“风景教堂”之称。该教堂在建筑设计上飞檐展空,挑角拱翘,古朴典雅,红瓦盖顶,工艺也较精湛,内部装修富丽堂皇、气派,是一座西式的宫殿式建筑。教堂由华人任牧师。是解放前南昌基督教的主要教堂之一,可容纳700人。

松柏巷天主教堂
南昌天主教原有两天主教堂,即南昌市松柏巷14号(今松柏路23号)和罗家塘1号(今松柏路57号)天主教堂。始建于1922年,原占地1.1万平方米,教堂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由法国传教士孟德良主持建造,属罗马式建筑。松柏巷天主教堂先是九江教区南昌总铎区的总堂,1946年江西总主教府成立后,总主教周济世将主教府自九江迁至南昌,自此南昌升为主教区,同时又是江西总主教区总主教府所在地,九江则成为南昌主教区属下的一总铎区。松柏巷天主教堂成为江西总主教府(与南昌主教府合一)总主教(与南昌主教合一)的座堂。“文化大革命”时期,教会受到严重冲击和破坏,宗教活动被迫停止,教堂神职人员和江西省天主教爱国会、南昌市天主教爱国会工作人员被清除出教堂,教堂被封闭并占用,一度改作中共南昌市委党校礼堂,后又改为南昌市西湖区人民政府礼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全面拨乱反正,党的宗教信仰政策逐步得到落实,江西省及南昌市天主教爱国会恢复活动,教徒的宗教生活也逐渐恢复。松柏巷的两座教堂先后于1980和1986年归还给天主教会,重新开放。除广大教友外,在南昌的一些外国专家,也常来松柏巷教堂过宗教生活。1980~1987年间,人民政府通过各种渠道,拨款修缮教堂、整修房屋。恢复后的江西省天主教爱国会和1980年成立的江西省天主教教务委员会均设在松柏巷14号(即今松柏路23号)教堂内,是江西教区主教座堂。

清真寺(伊斯兰教)
位于南昌市中山路醋巷15号,通称古寺。始建年代,一说建于1673年清康熙年间,另一说为清道光四年(1824),由马哈两位穆斯林集资购民房一栋改建。该寺为南昌市现存唯一一座清真寺。据寺内碑文记载,民国十八年由清真寺首士等捐助,将原单层建筑改为砖木双层结构。
全寺占地400多平方米,坐南朝北,呈长方形,分为前栋和后栋。大门呈八字形,正面上端石刻匾额镌刻着“清真寺”三个大字。整体建筑采用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观瞻古朴。前栋下层为大小净(沐浴)水房,上层为办公室,前后栋之间有一天井相连,可通风照日。后栋为主要建筑,大殿设在楼上,约100平方米,可容纳200人做礼拜。西南角设有厢房一间。楼下大厅作会议及节日等活动之用,东西两侧是经堂、教长室、接待室。在厅尽头有天井与前栋天井遥相呼应。
清真寺1981年批准为南昌市伊斯兰教合法宗教场所。市伊斯兰教协会设于此。对外开放以来,接待了大批海内外穆斯林和友好人士来寺礼拜及访问。南昌清真寺已成为江西省颇具影响的穆斯林宗教活动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