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在线讨论】研讨主题:物质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与实践

引用:
原帖由 后溪男孩 于 2010-11-12 08:46 发表

文化遗产=文化遗产项目?
关于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的表述,首先声明一下这是我自己的总结,按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文化遗产的界定,说的还算靠谱,只是这个文化遗产项目和文化遗产没有说清楚,现在澄清一下:个人认为文化遗产项目所针对的是文化遗产,一个是能指,一个是所指!我想这样表述会不会清楚一点,清各位指正!

TOP

静山姐姐的“建筑之意于建筑,应该也算是非物质之于物质了吧”
哈哈,让我想起了一句禅语:“名名者悉空,名名不可得,一切法无名,而欲问名字,欲求真实名,未曾所见闻,夫生法即灭,云何而问名,说名字语言,皆是假虚设!”
哈哈,若按佛教的说法,我们都不用讨论了!
开个玩笑!调节一下气氛!大家继续!

TOP

引用:
原帖由 张贺 于 2010-11-12 16:00 发表
看来溪哥对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等的概念有很多看法啊!并且非常不认同现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那么,溪哥是怎么看待这几个概念的呢?
惭愧,我怀疑或想探讨这几个概念的合理性,
即想和大家探讨这个几个概念是否是“伪概念”?

TOP

引用:
原帖由 张贺 于 2010-11-12 16:29 发表
静山姐姐的“建筑之意于建筑,应该也算是非物质之于物质了吧”
哈哈,让我想起了一句禅语:“名名者悉空,名名不可得,一切法无名,而欲问名字,欲求真实名,未曾所见闻,夫生法即灭,云何而问名,说名字语言,皆是 ...
索绪尔有同样的理论观点。

TOP

陈勤建老师的《都市更新进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合理利用》

虽然陈勤建老师的这篇《都市更新进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合理利用
——以上海川沙古镇为例 》文章只是初稿,但是读了之后很有启发。
作者以上海川沙古镇为例,探讨如何在都市更新进程中对现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好保护,合理开发和创意利用。
其中,从文化遗产经济学的角度对川沙古镇的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进行了研究设想,
并提出城市应该利用当地历史文化遗产一定的文化元素、文化基基因的传递,创意重构,推进历史文化遗产的创新文化产业。
据此,有如下几个问题愿聆听高见:1.哪些遗产元素可以或是比较容易进行创意产业开发?它们能够将深藏的遗产价值表达出来吗?
2.哪些无法或是很难进行文化产业的创意开发的文化元素,它们又该如何在都市更新进程中保得一席之位?
3.我们进行文化产业开发的目的是什么,是市场利用遗产来赚钱,还是遗产利用市场来宣传保护,如果二者不能得兼,该怎么办?

TOP

城市应该利用当地历史文化遗产一定的文化元素、文化基基因的传递,创意重构,推进历史文化遗产的创新文化产业。
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文化的发展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TOP

建议读一下霍布斯鲍姆的《传统的发明》
或许大家会对文化遗产与其产业化有更深入的认识

TOP

引用:
原帖由 蜗牛 于 2010-11-13 13:42 发表
虽然陈勤建老师的这篇《都市更新进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合理利用
——以上海川沙古镇为例 》文章只是初稿,但是读了之后很有启发。
作者以上海川沙古镇为例,探讨如何在都市更新进程中对现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

鄙人认为一个重要途径是,文化遗产由专业性的文化公司来运作。

当下所谓的文化公司多为地方政府和某个投资者签订的一种开发合同,没有严格的准入机制。

专业的文化经营公司应该由市场资本运作着和专业性的文化人才组成。开发

TOP

回复 46#张贺(老师、师兄、师姐) 的帖子

先自报家门:鄙人系长江大学本科童鞋。
论坛小名;子慧
老师,不敢当哦!
请多指教!
这里好热闹,今天星期天,我就放半天假,不自习了,惦记这里好久了!

[ 本帖最后由 刘慧 于 2010-11-14 10:32 编辑 ]

TOP

回复 45# 的帖子

还记得北大歌谣学运动么?
当年的民俗学革命前辈们的拿腔热血啊,着实让吾辈们敬佩!
撇开政治因素,前辈们那时的心里,也应该是揣着一个梦的吧!

TOP

回复 50# 的帖子

与其说是“非遗进校园”,不如说是“非遗回归校园”!
非物质文化遗产,维系的是一份情感,儿时的记忆,成长的足迹,各自的家乡,共有的家园······
很多很多······
联系到当下的教育理念,我说我们是在补上一堂课!
这堂课是因为在大学以前因为升学压力而落下的。
民俗学运动首发于北大校园,再次呼唤回归校园!

TOP

回复 47#木兰师兄 的帖子

这样的事俺们也做过哦。
呵呵,剪纸展览兼展销!
原本以为可以为几个艺人老师攒点手工费,结果······
赞叹声很多,但谈到“钱”这个字眼,大家都很尴尬。
想想其实也能体谅大家的处境,无产阶级嘛。
校园销售自然是无前景可言,毕竟校园不是世博园哦。

TOP

回复 49#蜗牛老师 的帖子

关于宣传,说来还真是没少做!
记得我们长江非遗社刚成立那会,首要工作就是“宣传”。
虽然有些小活动有炒作嫌疑,但迫于发展需要,还是网罗了各路媒体朋友。
不过现在来看,我们已经从最初的热情回归到了一种理性。
宣传继续做,但必须建立在踏踏实实,实实在在的调查的基础上的。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TOP

回复 50#张贺(老师?师兄?师姐?) 的帖子

这样一个团队,我们在摸索中。
虽然已经成立一年多了,但感觉还只是完成了“从文化遗产的传承、理念主题、风格技法到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市场信息、产业发展等进行系统研究,这样才能确保非遗传承人的良性发展。”这一发展模式中的很小的一个环节。
尤其感觉后备力量不足啊!
但我们还是充满了信心的。

TOP

回复 51# 齐鲁师兄的帖子

“非遗走进校园和课堂的形式多种多样。如果说非遗走进校园是为了宣传如何开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同学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更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这一点是没有疑问的!这是我们的原始信念!
这应该不能算是一种无奈之举。
联想到当下社会、高校的泛娱乐,我们需要注入文化这个基因。这个文化联系到的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等各类民俗事象。是我们的根!
再联想到当下教育理念,我们缺少一点“情”。家乡情,家园情。敢于担起家园发展,民族兴盛的这份责任,是这种情的集中体现。我们的教育不是培养无感情的才人。
非遗进高校的目的很明确: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将情与知相结合,以非遗社团这样一个小集体为核心,联合各级文化部门,协助政府,集众人之智慧与力量,做好非遗传承人的保护和非遗的传承!
当然,这其中会有一些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现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