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千万次庆典之谁说六一是儿童的专利:童年趣事会(有奖)~~

童年的端午记忆

端午记忆
【按】这是去年端午的一篇回忆,看到大家都晒旧作,只是文字稍作修改,凑凑热闹。
    闲来无事,想知道大家的端午节是怎样过的,回忆回忆过去的端午经历,也是一种幸事。

    人的记忆中,节日文化的印记是最深刻的,年复一年,这种记忆在不断加深,也在不断变化。就如端午习俗,当我离开家乡,融入都市生活之后,端午留给我的记忆是非常模糊的,最清晰的记忆还是童年、少年时期的。因为那时的记忆是亲身经历,后来的记忆是异地文化濡染,记忆往往淡漠。特别是在五方杂处的都市生活,每至端午,听听大家的讲述,看看端午的过法,真不知这些举措和行为是从哪里来的,南方的、北方的抑或是本地的,真说不准。更谈不上对自己思想感情的潜移默化和影响。留住童年的记忆是幸福的,端午使我想起了童年。虽然没见过龙舟竞赛,没听说过纪念屈原的传说,但端午节仍然是有滋有味。

    我的家乡是甘肃一个偏僻的农村,现在归属兰州市。每当人们问起我是哪里人时,答曰:“兰州人。”但我必须加一个限制词做后缀:“郊区的”,以免引起误会。因为兰州是一个泛称。

    家乡虽然偏僻,但端午习俗却丰富多彩,记忆深刻。每当端午将临时,最高兴并盼望过节的是年青人和儿童。在我们家中,最忙碌的要数哥哥和嫂子们。他们要筹备端午的各项用品。绣荷包(香包)、蒸糕、采艾蒿,折杨柳、制雄黄酒、搓五色绳(五彩缕)、捉蟾蜍(癞蛤蟆)。端午采艾。据说此时的艾蒿药性最好。采来晒干,以备药用。比如针灸必用艾。我就见我的大嫂将大蒜切成片,放在患者的穴位上,然后捻一小撮艾置于其上,用香点燃艾蒿,让热力通过蒜瓣渗透到穴位,达到治疗疾患的目的。所以在我的家乡并不将艾蒿悬于门户辟邪,完全是以药用为目的。我的家乡不产菖蒲,端午悬于门户的是杨柳。在十年九旱、地处高原的家乡,只有耐寒、耐旱的杨柳可以生长,而且村子里也没有几棵树,家家户户要插杨柳,就只好到有树的人家去偷折杨柳树枝,此事树主人显得特别宽容,并不责骂。不管采取什么手段,端午当天家家户户门前都是杨柳飘逸,和谐温馨。我的家乡还有一种风俗,就是端午节妇女和小孩都要包红手指甲。这种美甲的方式很特别。采来指甲花(学名凤仙花,我们那里叫海纳花),加入白矾捣碎,据说容易上色。到了晚上,家中的主妇和孩子们将手握成拳头,在指甲部分敷上捣碎的指甲花,用布包扎起来。第二天早上手指甲便被染得通红,比现代都市女性染的红指甲要好看得多,但不知这是那路讲究。端午最有特色的是戴香包,五彩缕、抹雄黄酒。绣香包属于农村妇女女红手艺的一种,也是妇女们在端午节争献手艺的好机会。香包用绸缎做成,里面装有香草和中草药,如苍术之类,药香扑鼻。端午当天孩子们带上各式各样的香包,由于香包做工精美,抢香包成了我们那里特殊的风俗。五彩缕是用各色棉线搓成的,戴在小孩的手腕、脚腕、脖颈上,再在脑门、手腕、脚腕涂上雄黄酒,据说这样虫蛇就不会伤身。五彩缕不可中途扯断,要戴到自然断去。前两年到甘肃西和考察七夕文化,发现那里的女孩子端午的五彩缕要戴到七月七,届时将其取下结成一条绳,做牛郎织女相会的天桥。也算是甘肃本土特色吧。

    端午最有趣的是捉懒蛤蟆。家乡有一句俗话“癞蛤蟆避端午”,是说懒蛤蟆到端午这一天都躲起来,很难找到。端午这一天我都要追随哥哥们到田埂、石板下找,找到了就捉回家,将一锭墨从口中塞入蛤蟆的腹腔,挂在房檐下风干。据说端午这一天蛤蟆的毒性最大,这样它的毒液就会渗入墨中,民间将墨研成汁,用这种汁治疗毒疮,腮腺炎,十分灵验,这就叫以毒攻毒吧。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节日文化总是和当地的自然环境、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信仰习俗相联系的,如今我们的生活方式在发生着变化,然而家乡的端午习俗在我的脑海中永远是凝固的,这种儿时的记忆,每逢端午总是挥之不去,它使我变得年轻。

TOP

再晒一篇回忆文字

“小年”的回忆

又到了腊月二十三,傍晚时分,听到远处稀稀落落的爆竹声,这声音来自居家附近的村落,是祭灶、送灶的爆竹声。可见北京郊区的农民还是很重视这个节日的,由此也勾起我美好的回忆。

“祭灶”,民间又称为“小年”。俗语说“过了腊月二十三,打发灶君上了天,再有七天过新年。”这预示着忙年已到了尾声,年关即将来临。记得小时候家里人是很重视“祭灶”的,他们早早就请来灶王神像,买来糖瓜,准备祭灶之用。那时交通不便,办年货要到170华里开外的兰州去买,马车的行程是两天。遵循“女不祭灶,男不拜月”的古训,腊月二十三这一天,我的大哥便承担着祭灶的任务。晚饭前,他便撤下旧的灶王神码,换上新的灶王神码,供上糖瓜,食品,点上香,虔诚祭拜。一幅鲜红的“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横批:一家之主)的对联将灶王爷神龛布置得焕然一新。然后捉来一只大红公鸡,让其仰着身躺在灶王神龛前,又一次跪拜祈祷,等大红公鸡扑棱一下翻起身时,表示灶王爷已经领了一家的情,上天汇报去了。旧时的灶王神码要放在锅灶里烧掉,据说灶王爷是通过烟囱上天的,大红公鸡充当灶王爷的坐骑。糖瓜本来是贿赂灶王爷,同时用来粘灶王爷的嘴,让他在玉皇大帝面前少说或不说坏话,没想到祭祀完毕,却成了我们口中的美食,至于大红公鸡的处置,要等到过年时才能享用它。

大年除夕新的旧交替之际,人们在欢度新年时不忘记祖先,要将祖先接回家过年;夜半子时要燃放鞭炮,迎神纳福,接福、禄、寿、喜诸神共度佳节,而我的老家却不叫“接神”而叫“接灶”,即将灶神接回家,不能有送没有接,灶神是一家之主,过年哪能没有他呢。过完年,其他的神要送走,唯独灶神要留在家中共度春秋。要送也要等到来年。所以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我们这个家无论谁当家,灶王才是一家之主。他每年都要到玉皇大帝那里去汇报家中的善恶,所以家里人做事总是处处小心,生怕得罪了灶王爷,弃恶从善更是每个人行事的准则。那时在我的观念中,厨房有了灶王爷,显得格外神圣。每到厨房做事,先要看灶王爷一眼,好像灶王爷总是用眼光盯着你。现在想起来,信仰的确是约束一个人行为,培养其道德品质的妙方,我们不能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在家中设灶王的神龛,灶王爷就像安插在家中的督察,随时都在监视一家人的行为,这一无形的手,掌握着很大的权力,不由你不恭敬从事,谨慎做人。

TOP

又一篇旧文

童年记忆中的中秋
    回想起来,在北京已经度过了48个中秋,但没有留下任何记忆。倒是在节日里经常思念起家乡的中秋,想起儿时中秋夜的情景是那样的和谐、美好与温馨。记得那时每到中秋,大嫂都要忙着做月饼。那月饼可不是市场上买的那种,而是用面粉蒸制的。单就月饼的尺寸而言,直径大约就有50多公分(也就是半米),市场上贩卖的月饼是何等渺小。这样的月饼要制作两个,其中的一个在面粉里戗进各种香料,如姜黄、红曲、苦豆、胡麻、桂花、藏红花等,另一个是千层的,每一层也放上各种香料。这两个月饼一实一虚,符合阴阳理念,用来供奉月神。傍晚时分大人们将院落打扫得干干净净,撒上清水,空气中弥漫着凉爽气氛。晚饭后,天井中央摆上供桌,供上月饼和瓜果梨桃。明月升起时,上香祭拜月神,然后全家人分享月饼及甜美的瓜果,其乐也融融。仪式虽然简单,记忆却是美好的,丝毫没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感喟,更没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奢望。只有皎洁的月光滋润着心田,觉得世界是如此的美好,生活是如此的甜美。

进城了,生活环境变了,中秋节只剩下吃月饼了,未免有点失落,这失落持续了48年。

今年的中秋似乎与往年不同,身份变了,变成国家法定的节日了。记忆又一次升腾,想想今年的中秋一定是人气倍增,必定是花好、月圆、人寿。自己觉得不应寂寞,且听说有几位朋友来访,共度中秋,于是忙着布置一番。家中的阳台是赏月的好地方,急忙请出家中珍藏的兔儿爷,让其坐了上座,摆上月饼瓜果,西瓜还按照老家的习俗,切成月牙状,并燃起红烛,显得煞有介事要过节的样子,其实是为了唤起儿时的记忆。

今天果然是友朋满座,其中还有我的老朋友,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副会长韩国江陵大学教授张正龙一家。晚饭后举杯邀明月,明月在云间,把酒问青天,今昔零八年。说话间雷电交加,大雨倾盆,如果说“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是吉祥语,今天则是瑞雨兆丰年了。在雨声的陪伴下畅叙友情,共度良宵,乃是别样的中秋激起记忆的余波。

[ 本帖最后由 陶立璠 于 2010-6-1 10:25 编辑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