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女书藏品一览(三朝书)

女书藏品一览(三朝书)

三朝书简介

三朝书,是一种女书之乡的女性独有的婚嫁礼仪文书。女子出嫁的第三天,年轻的姐妹及女友要携带糖果、水果等礼品前往新娘夫家,祝贺新婚女子结婚三日,这叫咽(吃)三朝,也有当天便将新婚女子接回娘家的,故又称接三朝。不管是咽三朝也好,接三朝也好,前往者每人要事先写就一本三朝书送给新婚女子。

三朝书的大小规格多为长二十三公分左右,宽十四公分左右。个别的长达三十公分,宽近二十公分。纸质多为棉纸,个别有用毛边z步纸的。每本三朝书一般用十六篇即对折纸十六张(共三十二页)至二十篇即对折纸二十张(共四十页)左右装订而成。封面为家织布(自种棉、自纺、自织、自染的棉布),夹层,有红布抱角,外层黑色或深兰色,内层浅兰色,外层约外三分之一处垂直嵌有一条宽约一公分半左右的栏杆线(即花边),扉页及末页均为夹层红纸。因系写好了再装订成册,因而靠装订线边一行文字往往被订住了。线装,装订针孔五个或七个,为单数。装订使用双线,迂回环绕成回字格纹,形成一条排列有序的美丽的线装图案。

三朝书竖排从右到左逐行从上到下书写,也有个别的作迂回式(或称牛耕式)书写的,即首行从上到下书写,下一行接着从下到上书写,如此循环,形成单行从上到下,双行接着上一行从下到上的书写格式。(谢志民藏有这种原件)三朝书的文字从棉纸的首页写起,只写三篇即三个夹页共计六页,必须写满,不得留下空白,这是一个不成文的规则,如末行尚有空白即使话写完了,也要再想出话来补满;若第六页末行书写到底了,但话未说完,也不允许再跨写到第七页。如需要把话写完,则将书本倒过来,在末行及倒数第二行的中缝内,继续写完。也发现有个别的将姐妹数人的三朝书合订成一本的,如这里入选的二十四到二十七篇三朝书即为四本三朝书的合订本。三朝书普遍写的是七字韵文,插有五字句的少见。每页七至十行左右不定,每行写女字七至十余个不定。每个字的宽度基本一致,但长度不一(视字的形体而定),因此每行的字数也不相等。

三朝书的空白棉纸之间,妇女们用来夹存女红用品,如针、丝线、刺绣用的图案、剪纸,刺绣用的蚕丝片和笔绘花样等等。因此,妇女们将三朝书视作礼仪珍品,保存终生,还将其当作一个女红的‘工具箱’,一辈子形影不离。

三朝书实际上是一种叙事抒情的韵文,,其叙述顺序几乎是一个模式,即先从女友出嫁后的思念与伤感之情写起再接着诉述做女人的苦楚及家庭的不幸事件,或赞扬女友幸运嫁进了一个好男家,然后是与女友互勉互励,鼓励对方要挺起腰杆做女人。其内容大体是:。

一、倾诉无可比拟的离情别绪,为女友的出嫁而深感痛惜。这在三朝书的开头便显示了出来。如:

‘五心乱溶全不静,送出妹娘冇日安’。

‘时刻在心双流泪,只气两人(两位结拜姐妹)女日休’。

‘身落秀房满三朝,……借问妹娘焦不焦’。

‘自从分开如刀割,放下高楼雪上霜’。

‘女是甚如鸟形样,刚好毛发各自飞’。

二、‘恭贺’一词成了套话,苦闷才是真情。有的三朝书开头或中间虽然也用上了‘恭贺’一词,却在‘贺’中充塞着愁和怨。如:

‘恭贺贵家逍遥乐,并冇忧焦仙洞形……连襟秀房多闹热,唯我妹娘百路焦’。

‘……上亦不安下不乐,好恩离开眼泪含含,才写粗书来看察,恭贺秀房步步高’。

‘书本供言来恭贺……可怜分开冷冷哭’。

三、诉述苦情。这里所说的苦情主要是诉述做女人之苦,家庭贫困之苦,无兄弟之苦,失父丧母等之苦。如:
‘错投红花(女人)给侬气,不由世问奈不何’。

‘侬呗两倈花(女人)无用,刚好老成去侍他’。

‘谁知今年人所害,拆散一个不成行’(注:这里将出嫁当作‘被害’‘拆散一个’是指结拜姐妹中的哪位出嫁者离乡出嫁。)

‘只怨玉皇制错礼,给女出乡别父行。设此廷朝立过制,女在  边一世陪’。
‘大姐先离冇爷在,亦是焦枯见可怜’。

‘七倈同胞娘苦尽,几时亲情周却完’。(注:‘周却完’指为七个儿女全部操办完婚事)。

‘重归毑楼无弟兄,唯我楼中哪不气’。

‘想起先前多闹热,父母双双姐两名。谁知凶年大不好,连连落阴断心肠’。‘丑命一本悲泪世,三日三朝唱不全’。

四劝解开导新婚女友,排忧解恨,互慰互勉,在三朝书中占着相当重要的位置。如:

‘三   供言来看察,亦劝妹娘恬静心,不气楼中女日了,不由世压到深湖’。‘不气冇爷教嘱你,已是命中扯不长’。(注:‘扯不长’指父命无法延长)。

‘千般可怜搁开过,已是不由跟礼当’。‘父母双亲无儿子,留点疼心(爱心)早回程(早回娘家)’。

‘秀房安心要恬静,拨开愁眉待六亲’。

从上面所举的虽然不多的例子可以看出,三朝书作为一种婚嫁礼仪文书,实际上是一种诉苦的妇女文学。文字中透露出旧社会的妇女,结婚是一个女人生活与命运的大转折。妇女在少女时期,虽然同样受着封建礼教的束缚,但他们在不同程不同程度上得到母爱和父爱,在家庭中仍有一定的地位,而在出嫁之后,婆媳关系,夫妻关系,家庭关系,邻里关系,生儿育女,生活起居等等方面都将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本应是无限欣喜的新婚,给女人带不的却是恐慌和焦虑。三朝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作出来的。可见,三朝书中有许多句子是声声泪,字字血,也就见怪不怪了。

TOP

三朝帕:眼泪双垂提笔做

三朝帕:眼泪双垂提笔做 (下图)
眼泪双垂提笔做

李正光收藏

翻译:何祥禄

注释:唐功伟

校对:何静华

旁注:何祥禄

来源:江永女书博物馆


[译文]
眼泪双垂提笔做①。三倈回阳②奉送身。

拨开隐痍来完义③。请喜妹娘上高厅④。

起眼看来万般好。四倈脚边⑤占开个。

身在位前多为贵。公嬷刚强⑥送上厅。

父母当头把当事⑦。哥也一名弟二个。

嫂娘芳花⑧多娇惜。样样胜如人四边。

妹娘听书尽想远。世压⑨侬身跟礼行。

你挪先离来配比⑩。已是不由就世间。

今日便文提出听。只望妹娘请谅宽。

当真先离就冇用。到你完恩倚过⑾了。

背起⑿我先之时日。朝夜不离左右身。

如今拢头回府住。相伴几朝不空。

当时题言眼泪落。好义完全个送个。

粗针传名出四处。只气绣花色不全。

刚好老成合心做。就曰人来所逼身。

拆散不陪⒀怎不气。你东我西各自行。

几时转归高楼坐。耍乐逍遥仙洞身。

私厅同陪日好过。人人父双⒁兄弟遥。

设此由侬口中曰。一世同陪在毑边。

可惜可怜没空日。他家低头升不高。

多时想惊就是哭。只怨将身错投了。

三倈先离侬几载。回家坐齐请不欢。

几般几层的慈就⒂。告诉妹娘记在心。

就高就低过日子。不日知行倚过多。

样样行行先试过。难比在家于毑楼。

略将挪来题几句。又劝妹娘静点心。

你呗前生修行好。无点寒心一路愁。

身站厅前多高见。正是四边妒见了。

再后一齐不疏义。就是完全······哪 人。

不日立时就放冷。照归⒃非常于毑边。

久久相陪尽一样。才日四边妒见⒄侬。

正是同陪合心义。细说细言人疼人。·····

[注释]

①提笔做:拿起笔来写文章。

②回阳:遭遇由不好变好了。

③完文:讲友谊,增进友谊。

④高厅:祠堂。土话叫{厅}。{高厅}为{厅}的誉称。

⑤脚边:身边。

⑥刚强:身体强健。

⑦把当事:承担着家里生活及各方面家务事。

⑧芳花:芳香的花朵,比喻女人年。

⑨世压:为世俗所压迫。

⑩你挪先离来配比:你拿先出嫁这件事来打比喻。

⑾倚过:与人交往中不太拘于礼节,为当事人自谦的话。

⑿背起:回想起。

⒀不陪:不能相聚。

⒁慈就:迁就。

⒂照归:按照原来的那样。

⒃妒见:羡慕;妒嫉

[旁注]

李正光系湖南省博物馆原陈列部主任、研究馆员,原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湖南著名文博专家,最早调查与研究“女书”的学者之一。此三朝帕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李正光前往湖南江永县新华村考察时收集到女书佚名原件,2007年9月女书文化记录工程田野调查组到湖南省博物馆拜访李先生时采集到该帕书的影像资料。2007年10月,李先生将该帕无偿捐赠给了湖南省博物馆作永久收藏。

1、回阳:情深意重的姊妹间把婚嫁当成生离死别,这是女书中常用的修辞手法。

2、奉送:送别。这是女书中常用的词汇。

3、完义、完恩:唐功伟注解为“讲友谊,增进友谊”。何静华与何祥禄认为“完义”应该注解为“了却今生姊妹间的一场情谊”。女书里常用“义、恩、情”等字来表达姊妹情谊。

4、芳花:女书里常用“芳、少(世)、情、身”等敬辞来尊称她人。

5、世压、跟礼行、跟礼当:这是女书中常用的词汇。婉曲也是女书中常用的辞格。

6、就世间、就他:“就”是女书中常见的词汇,它的语法特点很记得进一步研究。

7、人所逼:该词与前面的“世压”一样都是女书中比较悲壮的词汇。

8、私厅:家族小祠堂。每年的元宵与四月八女孩在这里举行斗牛活动,这也是女书的传承空间之一。

9、他家低头升不高:唐功伟说:“此句译错了,女书中没有这样的语句。

何静华和何祥禄说:“低头、升不高”是女书中常见的词汇,此句是结婚之后不尽如人意及身不由己之意。

10、请不欢:唐功伟也说这个词何祥禄译错了,说:“好事用请,不欢怎么能用请呢?”

何祥禄和何静华两人都坚持说:没错!这是女书里常见的词汇!虽然土话中“请”常常用作敬词,如“请喜、清高升”等;但是方言和女书中“请”除作敬词外,“请”也是个中性词,不论贵贱悲喜也都用到了“请”,如女书中常见的“请不欢”、“请量宽”、“请安乐”、“请命轻”(该词唐功伟也是说何祥禄译错了)等,这也许是由“请”的“谒见”义引申为“遭遇”义的缘故。所以何祥禄认为女书中“请”字的语法特色非常值得进一步探索。

11、高见:出类拔萃之意,并非现代汉语中的高明之意。

12、妒见:羡慕、妒忌之意。这是女书中常见的词汇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女书扇

女书扇是女书主要的书写载体之一,是女书中高雅精美之物。女书扇是当地姊妹间结交赠礼、三朝贺礼。下列女书扇为三朝扇,现为湖南省博物馆收藏,作者和书写时间不详。

[ 本帖最后由 张国伟 于 2010-4-12 23:56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三朝书:五心乱溶心不静

三朝书:五心乱溶心不静  
五心乱溶心不静

唐功伟收藏

翻译:何祥禄

注释:唐功伟

校对:何静华

旁注:何祥禄

(图片中女书内容译文【第一页】)

五心乱溶心不静。送

出妹娘冇日安。才供①粗

言来拜府。书本落文

相会身。取看愁书

崽俫②义。借问到他三

日完③。你呗茫茫不见过。放

下一个冷冷愁。好莫④


[注释]

①才供:才写下(这本三朝书)。

②崽徕:兄弟姐妹或兄弟、或姐妹的合称。这里指结拜姐妹。

③三日完:出嫁三天了。

④好莫:好不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女红绣品与女性生活物品概观

女红绣品是江永女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泛是指当地女子以针线为载体,通过纺织、编织、缝纫、刺绣、拼布等手段,经手工制作出的传统物品。江永女红绣品重在实用,重在对生活的装饰点缀,表现出浓郁的生活气息,长期以来都是与当地“坐歌堂”、“四月八斗牛”、“结拜姐妹”等特定女性生活习俗紧密联系在一起,具有扎实的民间基础,与女书文化相辅相成。

江永女红绣品的技巧从过去到现在都是由母女、婆媳、妯娌、姐妹等世代传袭而来,通过“坐歌堂”等习俗活动加以巩固提高。江永女红绣品由于完全由手工制作,其艺术发挥的自由度便相对较大,因此图案有很大的艺术空间和想象的空间,呈现出五彩缤纷、多姿多彩的格局。作品图案多为花鸟虫鱼,如凤穿牡丹、喜鹊登梅、石榴、梅花、鹿、蝙蝠等,蕴含着荣华富贵、福寿绵绵、鸾凤和鸣、金玉满堂、喜上眉梢、连生贵子、瓜瓞绵绵等寓意,体现了当地妇女对生活的美好愿景。绣品从图案设计、工艺制作到成品交流展示,其过程往往是妇女们进行思想交流、情感交流和技艺交流的过程。

江永妇女在女红劳作中潜移默化的传承着女书文化,她们一边纺棉集苎一边姊妹结拜,她们一边织带做鞋一边传唱女歌,她们一边绣花插卉一边吟诵女书,她们一边剪花剪样一边倾诉苦情……她们绣出的每一针、每一线都包含着江永妇女的聪明才智,饱含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06年年初江永女书文化记录工程田野调查小组对上江圩、潇浦、黄甲岭、允山等女书流传区的58个村进行了为期两个多月的田野调查。采集了大量的女红物品及女性生活物品。其中,女红绣品主要有:织带、衣服、云肩、帽子、口水片、香囊钱袋、单裙头、脚包袜筒、三寸金莲鞋、绣花枕、织带等。与女红活动密不可分的物品则有:纱笼、锭香、排篝、旧箱、针筒、绣花甏、梳妆盒、纺车、织布机。

衣服。明清时期,当地妇女的服装有紧身小袖和衣宽袖宽两种,衣服的袖口、衣领对襟处都一条丝质绣花镶边,其中前者为未婚、未育的妇女服饰,后者为已育妇女的服饰。据兴福村朱艳珠讲述,古时当地妇女哺乳时是从袖口处喂奶的,当地有哺不露胸的风俗禁忌。

红裙。当地女孩人人都有红裙,每一条红裙上都绣有精美图案,其中大部分都是寓意荣华富贵的富贵牡丹、双凤朝阳等图案。如棠下村何静池出嫁时的红裙除了富贵牡丹的精美图案外,裙脚还缀有寓意生活甜蜜、幸福美满的荔枝银铃。红裙一般是在参加坐歌堂、结拜姊妹等庄重喜庆的习俗活动时穿戴。龙田、锦江等村大歌堂的《上厅歌》里唱到:“裙脚带沾粗地步,衣袖带沾粗漆台。”传统女歌《河边稚竹》也唱到:“喊出大嫂拜大拜,嫂在房中没裙围。

云肩。云肩是当地女孩参加坐歌堂、结拜姊妹等喜庆活动必须穿戴的饰物,一般绣有寓意荣华富贵、金玉满堂的牡丹花开、凤伴牡丹图案。其中白巡村欧荣增家传的云巾周边还缀满蝴蝶、蝙蝠、金瓜、蜜蜂、梅花、莲花、石榴花、柿子花等银饰。

帽子。当地妇女、小孩穿戴的帽子有鳅尾帽、凉帽、狗头帽三类。其中鳅尾帽为老年妇女所戴,帽上绣有寓意福寿绵绵的桃子、梅花鹿、牡丹花图案。凉帽和狗头帽均为儿童所戴,狗头帽一般镶有寓意神通广大的八仙银像;凉帽则花样繁多,前面部分有仙桃形的、有莲花形的、也有荔枝形的等等,帽子上面绣有寓意福寿绵绵的仙桃蝴蝶图、寓意连生贵子的莲花图、寓意喜上眉梢的喜鹊登梅图。

当地女孩的头饰很多所以不戴帽子,一般都是在头上梳个发髻,再别上金簪银簪。女歌中常常会唱到女孩的发型头饰,如江永一带的《上位歌》里新娘唱到:“两边两行五色花,是女不修戴凤冠”。《一岁女》里唱到:“十三梳个头巅界(音),十四梳个髻乌云”。同时上江圩一带也常用“髻姑表(音)”来代指已婚妇女。

口水片。口水片是两岁以前的小孩佩戴的,它的图案常常和凉帽相似。

香囊钱袋。香囊系女子饰物,其上绣有福寿绵绵的蝴蝶仙桃图。钱袋为男子饰物,其上绣着寓意瓜瓞绵绵的蝴蝶恋金瓜图。

单裙头。当地妇女有穿戴单裙下厨做家务的习俗,并且都在单裙上部镶上一块梯形的绣花布,这块绣花布就叫单裙头。单裙头上都绣着牡丹花、芙蓉花、梅花、喜鹊等图案。

当地妇女穿戴单裙还有一个传说故事,朱家湾卢转华家里就祖传了一块印证这个传说故事的单裙头。单裙当地妇女又叫它“蒙心裙”。相传古代有个美貌聪明的女子婚配给了一个不聪明的傻男人,有一天女子的丈夫下地干活遇见一神仙下凡,神仙骑马走到地边问女子的丈夫:“锄地郎,锄地郎,锄头落地有几行?”。女子的丈夫傻了,于是回家问妻子,女子教丈夫如何如何。第二天女子的丈夫又下地干活,老远看见神仙骑马过来就大叫到:“骑马郎,骑马郎,马蹄落地有几行?”神仙听着纳闷的问道:“谁教你的?”男子说是他老婆教的。神仙听了后想见见这位聪明的凡间女子,于是神仙对男子说:“明天我到你家吃饭,叫你老婆用两样东西做九样菜出来。”男子回家后对妻子说:明天要你用两样东西做九样菜出来招待客人。第二天男子带神仙回家做客,只见桌上只摆着一盘韭菜炒鸡蛋,男人问妻子怎么只有一盘菜呢?妻子说道:韭菜韭菜九样菜,加上蛋子已经十样菜了。听凡间女子这么一说神仙顿生嫉妒之心,饭后神仙从手中变出一件单裙送给凡间女子,叫女子穿上单裙下厨免得油污弄脏衣裙。神仙走后女子穿上神仙送的单裙去打扫厨房,谁知刚穿上单裙就感到一阵天旋地转,大病三天到床不起。三天后天资聪颖的凡间女子所有的聪明才智都被蒙住了似的,变得比她的傻男人更傻。所以当地妇女把代表家务活的单裙喻为“蒙心裙”。然而当地妇女经过千百年的抗争最终用巧手在“蒙心裙”上头绣上向往美好生活的精美图案,为被蒙住的心争得了一缕阳光。

脚包袜筒。缠足的妇女裹好裹脚布后,再裹上脚包,然后再包上袜筒。所以当地妇女们都在袜筒上面绣上精美的莲花、牡丹、竹叶花等图案。

三寸金莲鞋。民国初年以前当地有妇女缠足的习俗,女孩子四、五岁的时候就被父母缠足。在当时大脚女子一般没社会地位、嫁不到体面的夫家。于是大家都往绣花鞋上争相做着文章。三寸金莲鞋由顺向鞋和草履两部分组成。顺向鞋只有三、四层布,花绣在鞋尖处,多为牡丹、莲花、梅花图案。草履鞋底很厚为千层底,在鞋跟后面绣花,其中新娘上轿时穿的三寸金莲鞋必须是绣着莲花的红鞋,拜堂时穿的必须是绣着喜鹊登梅的青鞋。

绣花枕。绣花枕头是日常生活物品,也是新娘出嫁时摆在箱杠被子上面被当作出面花的嫁妆之一,所以绣花枕都绣得很吉祥精美。这些精美吉祥的图案常常是鸳鸯戏莲、鸾凤和鸣、双凤朝阳、喜鹊报春、红梅报喜等。

织带。织带是当地重要的日常生活用品,常常用作背带、缝制带子被、扎脚包、捆襁褓、拉幼儿学步、扎裤带等。当地妇女织带的工具很简单,只有长凳、扁担、竹刀等三样工具。当地妇女织出的带子都很精美,而且每根带子上都只有竹叶花、苦瓜骨花、蝙蝠花、梳子花、鲤鱼跳龙门、姜太公钓鱼等精美图案,其中有些带子上还织有与女书“王、甲、田、日”等字型相似的符号。

女红花样。女红花样包括女书花样图案和剪纸花样。女书花样图案以八角花图案为主,女书八角花源自上古九宫八卦之数,八角花里面通常画有:蝴蝶寿桃图、金瓜蝴蝶图、鸳鸯戏莲图、富贵牡丹图、兵书宝剑图、葫芦笙箫图等。剪纸花样图案通常有:大红喜字、龙凤和鸣、双凤朝阳、莲花、梅花、蝴蝶、喜鹊等。

纱笼。纱笼为圆形密封的竹制品,是当地女孩必备的生产生活用具。绣花时用来装丝线和绣品,姊妹间来往时用来装丝线绣品和女书,贺三朝时用来装糖果和女书。

锭香。锭香为圆形敞口的竹制品,是当地女孩必备的女红劳作用具。纺纱时用来装纱锭,纳鞋时用来装纱装鞋。

排篝。排篝是一种用当地特有的笢竹编制的平滑密致敞口的竹制品,是妇女使用的一种生活用品。妇女行村(走亲戚)时用它来放米、放糕饼糖果、放鸡蛋等礼物,并在排篝上面盖上一条靛蓝色的帕子。遇红白喜事时妇女用它来装粑粑走家串户,将粑粑分发给族人,以表答谢之意。

箱。箱是当地重要的生活物品,也是体现妇女家庭和社会地位高低的重要物品。新娘出嫁时以拥有十二只红箱的嫁妆为荣耀。

针筒。针筒是尾指大小的银质或铜质器物,妇女把它佩在腰间用来装绣花针和缝衣针,每个针筒上面都雕刻着龙凤图案。

绣花甏。当地的绣花工具都是一种直径20厘米左右的圆形竹圈,而没有发现较长较宽的方形绣花工具。当地的绣花甏小巧方便,不拘场合妇女们都能从事绣花活动。

梳妆盒。梳妆盒大都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可以收放的镜子,下部为两层或左右的相隔的小抽屉用来放胭脂水粉或发簪等饰品。每个梳妆盒都漆着大红油漆,并且画有鸳鸯、龙凤、喜鹊、梅花等图案。

纺车。纺车是妇女主要的女红劳动工具,妇女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从事纺纱劳动,她们从当年的九月要纺到第二年的四月,而且常常老老少少聚集在一起纺纱。她们一边纺纱一边传唱女歌、一边纺纱一边吟诵女书。

在女歌和女书里常常有关于纺纱的内容,如《正月新年日好过》和《造衣自从》歌里分别唱到“四月春紧急忙做,邀世收车做事情……九月一啊齐兴车纺,与世高楼同用心”、“穿起新衣去哪里,穿起新衣去舅家。去到舅家什么事,去到舅家纺棉花。

织布机。当地织布机有高机和矮机两种,但目前大多都已尘封废弃不用了。田野调查中了解到织布是粗活重活,缠足的妇女都不从事织布劳作,从事织布劳作的为没有缠足的大脚妇女。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中国“女书习俗”抢救保护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本站讯(记者 杨兰)8月28日,中国“女书习俗”抢救保护研讨会暨“女书文化记录工程”项目结题汇报会在北京举行,全国妇联副主席洪天慧、省政协副主席刘晓以及国内外女书研究专家学者共200余人参加了会议。我校女书研究中心7名人员到场,其中校代表在会上做了重要发言。

本次会议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湖南省文化厅、永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是继2006年在我校举行的第六届全国女书学术研讨会后,国内外女书研究专家、学者的又一次聚首。

研讨会围绕“女书习俗”抢救保护这一主题展开。来自江永县的女书传承人通过女红、女歌、女书书法等“女书习俗”的现场展示,为与会者讲述了一个关于女书的神秘而凄美的民俗故事。我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庆福代表段超副校长、冯广艺教授在会上做“挖掘女书习俗文化价值 保护世界人类文化瑰宝”的主题发言。他从女书习俗的内涵和特征、文化价值,以及我校对女书习俗文化的研究、女书习俗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议等几个方面与专家学者进行交流。我校计算机科学学院院长王江晴还就“女书信息化工程”这一重要问题发言,展示了我校利用信息技术在保护女书这一世界瑰宝的重要工程中取得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女书输入法设计、女书网站建设、女书文献flash展示系统、女书联系手写别样本采集系统等。文学与传播学院08级新闻专业学生李敏也在会上就“女书流传地区的庙会习俗”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据悉,上世纪八十年代,我校学者在湖南江永首先发现了女书这种世界上唯一的由女性使用的文字,并成立了国内外最早的女书文化研究中心。近三十年来,我校为女书文化的收集、整理、研究、保护做出了重大贡献。

作为一名大学生代表,参加如此高级别的学术研讨会,会有什么样的感悟与收获呢?为此,记者采访了从北京开会归来的08级新闻专业学生李敏。李敏表示,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她们今年成功申报了学校重点研究项目“女书习俗文化研究”,撰写了论文《女书流传地区的庙会习俗》,受到大会邀请并在会上作交流发言,收获很大。在今后的专业学习中,她们将更加关注女书文化以及其他民俗文化的研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