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将传统技艺融会在生活中

中外学者对话传统技艺与发展




    11月2日,由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的“2008年中国艺术人类学论坛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在为期3天的会议中,来自美、英、法、日、韩等国的专家学者围绕“传统技艺·当代社会发展”这一主题展开研讨。

    文化部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他指出,在艺术人类学的框架下探讨传统技艺与当代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是时代所交付的重大课题。当代社会发展越来越依靠高新技术和经济一体化,这种现代化模式已经深刻改变了世界各国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方式方法,也由此造成许多传统文化正在快速地消失,直接威胁到文化多样性的存在。优秀的传统技艺不仅体现了人类高超的身体技能和创造成果的精粹性、丰富性,还关联着情感、习俗、个性和精神思想。此次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在北京成功地搭建一个交流和对话的平台,以加强各国学者之间的交流,使我们有机会分享到大家的成功经验和最新思想,以便更好地承担起保护和发展文化多样性的共同使命。

    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方李莉认为,传统技艺基本是前工业文明各民族各地域性文化的产物,不仅是不同国家和地区传统的表演技艺和手工技艺的体现,也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价值体系与知识体系的重要表达方式与构成方式之一。结合当今社会发展,或在当今社会发展的背景下讨论和理解它们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这将有利于我们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重新思考不同文化的价值观以及不同文化的知识体系在当今社会继续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以便给未来的社会发展提供更多新的可能性。

    来自日本早稻田大学、韩国弘益美术大学的学者进行了主题演讲。之后的研讨分为手工技艺和表演两组进行。

    论坛开幕式之后还举行了受聘仪式,聘请台湾东华大学族群关系研究所教授兼所长乔健、日本爱知大学国际交流学部比较文化学科教授周星、美国肯塔基大学艺术和艺术史系教授Andrew L. Maske、美国芝加哥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助理教授Jacob Eyferth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翟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