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民俗学与人类学的界限谁也说不清

引用:
原帖由 恩施土家 于 2010-1-15 18:20 发表
――兼与施爱东博士商榷
转自陈金文老师博客
     内容摘要:施爱东在《学科界限与学术取向》一文中从民俗学与人类学的关系;民俗学界学科取向多元化的现状;当前形势下民俗学者选择研究课题时的趋利性考虑;民俗 ...
从叶涛处得知施博士在这里朝花夕拾,匆忙赶过来。首先谢谢恩施土家把我的文章贴出来。施博士既然愿意继续商榷,鄙人也就只好奉陪。不过,因为鄙人是小学校的教书匠,又要监考,又要改卷,不比帝国高级科研单位的大学者清闲,故还是请施博士先发弘论吧。我会尽快回应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施爱东 于 2010-1-18 15:53 发表
呵呵,我等得脖子都等长了,也没等到金文兄冒个泡。
等我等得屁股起茧了,金文兄这才杀将出来,给我一个回马枪。

这几天跟王京斗法,把脑袋给斗糊涂了。
容我也休息几天。

金文兄的文章,能不能也像我一样, ...
施兄如此望穿秋水,真有点一日三秋的味道。因为就“民俗学是否具有独立学科性质”的话题老兄没有提出新的论据,我目前自然也无以回应。不过,既然来到坛上,还是聊几句再走吧。可能有点像讲课,这是职业病,大家可不要以为我得了妄想症哦。
首先,还是谈谈这篇拙作。说到这篇文章虽然意犹未尽,觉得还有可以补充的地方,但感觉底气还是很足的。我觉得老兄不会怀疑愚对民俗学基本理论的熟谙程度,同时,在近几年我也反复阅读了几本中、西方民俗学、人类学著作,民俗学如布鲁范德著《美国民俗学》、博尔尼的《民俗学手册》等;人类学如王铭铭的《人类学是什么》、弗思的《人文类型》、格尔茨的《文化的阐释》、列维斯特劳斯的《人类学讲演录》等。可能没完全读懂,但肯定不是一点都没弄懂。在写作过程中,不断请这些学术前辈或名人出来为我说话,底气自然很足。兄能言善辩,鼓舌如簧,被你忽悠得神魂颠倒者帅哥有之,美女有之(很让人羡慕吆 ),愚没有长期的积累,哪敢与兄叫阵?我看老兄这一次纵有回天之力也难翻盘,不过也无须自刎以谢你的粉丝们,关老爷还有败走麦城的时候呢!(待续)

[ 本帖最后由 陈金文 于 2010-1-18 17:24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燕赵悲歌 于 2010-1-18 17:29 发表
陈老师看的书很基础啊,都是小的上硕士一年级时导师让读的,那时可能没读懂。看看陈老师是怎么用这些书的。
--呵呵,我手里没有尖端武器,只有常规武器,更多的时候使用的是土炸弹。长期以来,我一直以几本民间文学概论作为“葵花宝典”。最近两年因为开课的原因,才读了几本人类学著作。我从没要求学生读多少本书,但要求他们必须透彻领悟基本理论。

[ 本帖最后由 陈金文 于 2010-1-19 11:31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王京 于 2010-1-18 23:04 发表


够狠!
关老爷败走麦城后,命就没了。
纵然成为泥塑,受善男信女祭拜,但无法亲自开口了。
施兄啊,想看热闹的人多呀。且不管他,说说民俗学叛徒的事。这话应该过去好多年了,记得钟老在世时,还聊起过这事。似乎钟老正与康丽,还有谁聊这件事,我恰巧赶到。钟先生问:“陈同学,你是否也会做民俗学的叛徒?”我当时尚不知是什么意思就没有回答。事后尹虎彬给我讲了这件事的原委。今天提起这个话题,我也谈谈自己的真实想法(愿钟老在天之灵原谅我)。我不以为阎先生这个叛徒有什么当不得的,人生来做什么并无定数,如鲁迅、郭沫若,还有当代作家余华都曾学医,他们都是医学界的叛徒,哪又如何呢。本人以为叛徒不叛徒无所谓,只要不做中华民族的叛徒就行。如果哪一天,我掌握了导弹技术,也许会与各位拜拜,远赴他乡去支持亚非拉人民的革命事业啦。
愚以为,大家说到这件事也只是觉得有趣,可能并无深意。不过在这里提起这事对我还是有利的,可以作为否定施博士“民俗学与人类学没有区别”的又一论据吆!

[ 本帖最后由 陈金文 于 2010-1-18 23:49 编辑 ]

TOP

文献乎?田野乎?

文虽鲁钝,为坛子做贡献的热情还是有的,深夜未寐,再贡献一贴。
说到民俗研究是应该做田野,还是应该回归文献,本人以为两种方法都无不可,关键看谁做的问题。同样做田野收获不一样,同样做文献收获也不一样。做文献的人很多,能写出《孟姜女故事转变》的只有一个;做田野的人不少,能获得马凌诺夫斯基似的美誉的也没有几人。
  有的人连日常的生活事理都不明白,行万里路没用;读万卷书也没用。
--我们争论这个问题,就像争论一块肉是该蒸、该煮,还是该炒,争了半天却一直没有顾及食肉人的牙口如何。

TOP

引用:
原帖由 施爱东 于 2010-1-19 00:51 发表

金文兄:
你得区分两个概念。
一个是学理上的民俗学与人类学。
一个是社会学层面的民俗学圈与人类学圈。
愚悟性比较差,施兄就多说几句吧,把意思讲清楚.我到晚上才有时间回复,你先讲演一番如何?

TOP

引用:
原帖由 王京 于 2010-1-19 01:30 发表


有个预感,如果是自制的土炸弹,不好说。但说话请太多学术前辈,未必就有利。估计一板砖还真不一定能砸得不能翻身。好戏要来,各位,抢板凳!
这人比较阴险啊!

TOP

引用:
原帖由 施爱东 于 2010-1-21 09:21 发表

我的意思是,所谓的叛徒,从这一学科转到了另一学科,其实只是从这个学术圈跳到了另一个学术圈,并不一定代表他的学术理念、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等等发生了质的变化。
我的意思是,所谓的叛徒,从这一学科转到了另一学科,其实只是从这个学术圈跳到了另一个学术圈,并不一定代表他的学术理念、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等等发生了质的变化。 [/quote]
这几天监考、阅卷,焦头烂额,原以为施博士在此期间会发一番弘论,今天上网一看,施博士还是在纠缠什么概念问题,而且寥寥两句,看来,在被我那万字长文商榷之后,施博士实在再也组织不起象样的进攻了。
其实,文虽鲁钝,施博士的话还是看懂了的,之所以要施博士再做说明,意思是提醒他给愚尽量少用这样艰深的语言,不然会把我吓跑的吆。愚以为施博士让我区分的两个概念即,一个是我们争论的学科概念,一个是指的阎先生在学界交往的圈子,不知施博士以为然否?不过,因为施博士理论成癖的原因,将其称为“一个是社会学层面的民俗学圈与人类学圈”,这就不那么容易懂了。哎呀,学者就是学者,你看施博士的表述是多么理论!学人在学界交往的圈子也被他置于了“社会学”层面。
施博士一向指鹿为马,我何时混淆了这两个概念(权且称为概念吧)?不过我以为它们的关系还是密切的。施博士以为学术界的圈子就是那么好跳的吗?倘如施博士所言,不改变学术理念、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等就从一个圈跳到另一个圈,我看办不到。尽管施博士高才,我看也跳不动。且不说让他跳进袁隆平、陈景润们的圈子,就是让他跳进美学圈、红学圈,恐怕他也跳不动。施博士也许会举出一些例子来反驳我,自然也只能是一番徒劳。由于历史的原因,个别老一辈学者在几个学术圈里或许都能说上话,这种现象是容易理解的。至于个别年青一点的学者为什么会在几个学术圈里能“通吃”,我想施博士是明白人,大概不难悟透其中的蹊跷。我向来不否认偶然,但一向反对以个别说明一般。
施博士,今天就聊到这里,多有得罪!前几天,一位老兄与某辩论之后,竟要“另作它想”,着实把某吓出一身冷汗。愿兄也不要请出“伟丈夫”吆,愚虽生于齐鲁,身高尚不及兄也。咱们是君子动口不动手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任双霞 于 2010-1-22 03:24 发表
几天不来,硝烟四起啊。
且做壁上观。
童谣云,鸡斗鸡斗,擀饼熬肉。。。

我们等着呢,。。。
为了这小妮子爱看热闹的毛病,我只好拼出老命与她施师叔叮当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施爱东 于 2010-1-23 19:00 发表

东瓶兄千万别以为我是在这里喊冤。
因为有一个语境你不了解。

其实我只是想纠正金文兄在“民间文化青年论坛”那边说到的一个谬论,
他老说我们干不了别的,只好在民俗学这里混碗饭吃(大意如此),
我想表达 ...
施兄啊,你想歪了,陈某怎么可能是在说你呢。我主要是就个人经历谈的,如果影射他人,陈某也就不厚道了。
就是怕人误解为影射,我当时做了详细解释。贴子还在,你可以回过去再看看,应该能够看出我的解释是诚恳的。大家是怎么走上民俗研究之路的,可能情况不同,因人而异。就我想,在中国干一行爱一行是比较现实的;爱一行能不能干上那一行还很难说。至于兄,热爱民俗研究而又得遂心愿,肯定是一个幸福的人了,愚向兄谨表祝贺。--我好像看到兄跳起来了,唉,不小的年龄了,小心腿脚吆!

[ 本帖最后由 陈金文 于 2010-1-25 01:57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施爱东 于 2010-1-23 10:28 发表

不瞒你说,我还真不是你说的干不了别的行当,只能干民俗学的。
我本科学的是天气动力学,
硕士学的是文艺学,
博士学的是现代文学,
博士后才是正宗的民俗学。

我在硕士期间以及硕士毕业后很长一段时间,不 ...
想当官,没当成;想当诗人,到现在还是打油水平;喜欢文学理论,研究水平太低,文学理论(美学)圈不认,还是要研究民俗,写几篇文章换点油盐酱醋,混个衣食无忧。当然,也不敢说自己研究民俗的水平多高,能在这个圈里混,全靠咱民俗学界有海纳百川的胸怀。
--这是讲的我自己,没有任何影射别人的意思。应该有几个人知道,我研究生毕业后曾在某镇、某市连续做了几个月的秘书;我确实写过诗,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在《黄河诗报》上还有诗歌发表,在高校论坛上,我还专设了一个“天天打油”栏目;至于喜欢文学理论,可以说明的是,我在文学理论教研室呆了10年。
  在辩论的时候,我喜欢呈口舌之快,但绝对不会像鲁迅那样(当然,整体上讲,我不及其万分之一),与顾颉刚吵架,殃及顾某的鼻子,如果无意间伤害了哪位仁兄,金文在这里有礼了! 
    至于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广西民族大学宣传周”当中学生对我的美誉,本人概不接受,不让他们灌水也不行,就热闹不起来。对于论坛来讲,是一种策略,大家千万不要认为老陈还真把自己当成什么人物了,如果那样,我就羞于见人了。

[ 本帖最后由 陈金文 于 2010-1-8 01:00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施爱东 于 2010-1-25 08:48 发表


嘿嘿。
金文兄,你这是典型的断章取义,好在你民间文化青年论坛那边的帖子还在,我把它扒拉出来了。
你上面这段话的前面还有一句,被你引在这里的时候给删掉了。
我给你引出来:
“施博士是最早顶我的贴的, ...
施兄啊,这样说,不厚道的人就不是我了。当时把你给“我们”的时候,我就道了歉:“对不起,未经施博士同意,我把他给我们了”,有此一句吧?当时老兄并无异议,现在旧账重提,确实不该啊!愚看,应该受同情的人应该是我啊!
施博士云:“他(指陈某)老说我们干不了别的,只好在民俗学这里混碗饭吃”--看到施博士的狡猾了吧,一个“我们”,就让我成了孤家寡人,众矢之的!他是在发动群众啊!

[ 本帖最后由 陈金文 于 2010-1-25 11:59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施爱东 于 2010-1-25 12:05 发表

金文兄,你这折旧速度也太快了。
才过去两星期,咋就算“旧”账了泥?
要是才过两星期,会计就以“旧账”为由不报你的发票,我看你才要跳脚。

另外,那个“我们”更正为“咱们”,把你也“统一”进来,如何? ...
很好,既然是“咱们”了,也就无须再辩了,又到“啵”一个的时候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