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院校巡礼:内蒙古师范大学社会学民俗学学院

院校巡礼:内蒙古师范大学社会学民俗学学院

院校巡礼:内蒙古师范大学社会学民俗学学院

作者:湘竹



  一、基本概况

  社会学民俗学学院是以内蒙古师范大学民俗学学科为依托,在2003年4月建立的社会学民俗学系基础上成立的教学研究型学院。涵盖社会学一级学科所属的社会学、民俗学、人类学等三个二级学科。其中,民俗学学科为自治区重点学科,是学校优先 发展的特色学科,社会学学科为校级重点学科。学院下设社会学系、民俗学与人类学系,蒙古民俗与游牧文化研究所、人类学研究中心、北方民族传统民间文化研究所、社会学民俗学数据与图像处理实验室、信息资料室等机构。现有教职工21 名,18名专任教师中,教授7名、副教授2名、讲师9名,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9名、硕士学位者9名,已经形成了职称、学位、年龄结构合理且具有创新、协作、奉献精神的学术团队。

  党政机构:

  党总支书记:莫·巴特尔

  党总支副书记:云占成

  宣传委员: 智如水

  纪检委员: 巴·孟和

  组织委员: 亓·巴特尔

  院 长: (缺)

  副 院 长: 亓·巴特尔(主持工作)

  副 院 长: 巴·孟和

  副 院 长: 智如水

  社 会 学 系 主任:额斯尔门德 副系主任:莎日娜

  民俗学与人类学系 主任:何群 副系主任:双金

  蒙古民俗与游牧文化研究所 所长:敖其 顾问:陈山

  北方民间传统文化研究所 所长:敖其

  人类学研究中心

  主任:扎格尔

  副主任:呼日勒巴特尔(常务)、亓·巴特尔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主任:敖其

  副主任:松波尔 副主任:徐新民

  二、学科介绍

  1、民俗学学科

  内蒙古师范大学民俗学学科已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从20世纪70年代末,学科奠基人哈•丹碧扎拉桑教授对《蒙古风俗鉴》进行系统研究以来,使沉睡了半个多世纪的蒙古民俗研究再现生机。1982年开始在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硕士学位点招收民间文学方向的硕士学位研究生,1994年扎格尔教授率先在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硕士学位点招收民俗学方向的硕士学位研究生,为独立设立民俗学硕士学位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扎格尔教授和敖其教授牵头申报民俗学硕士学位点,于1998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已招收10届80名研究生。民俗学学科是内蒙古师范大学重点优先发展的特色学科。2004年被评为自治区重点学科。在敖其教授及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以民俗学学科为依托于2003年成立了社会学民俗学系(2006年扩展为学院)。2008年内蒙古党委宣传部在内蒙古师范大学设立了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内蒙古民俗文化研究基地。

  民俗学学科在长期的教学与科研实践中,形成了以蒙古民俗与民俗学、蒙古民间文学与民俗艺术、北方游牧民族民俗文化为内容的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

  蒙古民俗与民俗学:蒙古民族由于其特殊的生存环境、生活生产方式,以及在历史上的特殊作用与地位,曾对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华文明的形成,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渊远流长的蒙古民俗不但是其辉煌历史文化的具体体现,也是其思维特点、审美追求和心理定式的表体特征。该研究方向的特色集中体现在其研究对象与内容的特殊性与多样性上。所谓的特殊性主要是指以游牧文明为特征的蒙古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民俗文化事象等方面。多样性主要体现在其内容的多彩多姿和由此而包含的人文内涵的丰富性上。

  蒙古民间文学与民俗艺术:蒙古民间文学与民俗艺术作为蒙古民俗重要组成部分,以蒙古族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祭祀诗文、祝赞词、英雄史诗、世俗三律、箴言、谚语、谜语及民歌与民间舞蹈、好来宝等艺术形式和民族绘画,雕塑及民间剪纸、雕刻等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深邃的文化底蕴和博大的精神内涵,集中体现了这一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从一个侧面为世人完整地再现了它的历史文化足迹。蒙古民间文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内容的丰富性和所含盖面的广泛性及体载的多样性等方面。譬如,以“江格尔”为代表的英雄史诗,以祭祀诗文、祝赞词、世俗三律为特征的韵文体等均集中表现出了上述特点。就民俗艺术而言,其特点不仅反映在其鲜明的区域性和民族性上,更主要的是取决于不同的思维方式与审美追求等方面。

  北方游牧民族民俗文化:历史上在我国北方草原先后叠出的匈奴、鲜卑、突厥、契丹等部族和延续至今的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民族,都与蒙古民族在原始信仰、文化生活等诸多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该领域的研究特点在于所含盖内容历史跨度大、涉足地域广、民族多。从历史的纵向来看,本研究领域可上溯到远古的石器时期和华夏文明,下续至今天的北方各民族。追其源头、顺其史脉、对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兴衰与始末、进行系统地发掘与研究,对了解蒙古族民俗文化的形成,乃至对整个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进行全面认识意义重大。特别是对那些曾在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但随着历史沿革与融合而陆续消失的民族文化进行搜集与研究,对继承和发扬游牧文明优秀文化传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科带头人:敖其、扎格尔、巴·孟和、何群均为博士、教授。其代表性成果为《游牧文化溯源》、《制度变迁与游牧文明》、《蒙古民间文学导论》、《环境与小民族生存》、《梅日更葛根对蒙古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等。这些专著分别获自治区社科一等奖、二等奖,民间文化一等奖、“阿尔丁”奖。

  精品课程:敖其教授主持的《蒙古民俗》、《蒙古民间文学导论》课程分别于2006、2008 年被评为自治区精品课程,《蒙古民俗》课程于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同时被授予“国家精品课程”荣誉称号。

  2、社会学学科

  内蒙古师范大学社会学学科是以民俗学学科为依托发展的。2003年获准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开始招收第一届研究生。 社会学学科逐步拓展研究领域,在师资队伍建设,本科教学和研究生培养方面 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3年开始招收社会学专业蒙语授课补习班,已毕业一届55名本科生。2005年起分别招收蒙、汉语授课 两个班。2004年被批准为校级重点学科。

  主要研究方向:文化社会学、民俗社会学。

  学科特点:社会学学科以跨文化研究为特点,以文化社会学、民俗社会学为核心,形成了以北方民族文化变迁与社会流动,牧区社会问题和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变化为研究特色和优势。

  3、人类学学科

  内蒙古师范大学人类学学科是以社会学一级学科所属的社会学、民俗学两个二级学科为依发展壮大的。2006年获准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起招收首届研究生10名,2006年开始招收民俗学与人类学专业本科生。

  主要研究方向:社会文化人类学、生态人类学

  学科特色:以多民族多元文化相容共存的北方区域社会为研究对象,形成了以北方民族及游牧社会的形成、变迁为研究特色和优势。

  三、专业教育

  1、本科教育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全面的社会学、民俗学、人类学理论知识、较熟练的社会调查技能,能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单位从事社会、民俗调查与研究、人类学田野作业、政策研究与评估、社会规划与管理、社会发展与预测等工作的专业人才。培养具有社会学民俗学人类学理论知识的民族干部和其他专门人才,用相关理论知识、方法与技能为民族地区的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服务。

  (一)社会学系

  社会学系2003年开始招收社会学专业蒙语授课班,2005年开始同时招收社会学专业蒙、汉授课班,已毕业55名学生,现拥有本科生277名。授课总学时为3588学时,学生毕业标准学分为175学分。

  课程设置:

  专业必修: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一、二)、外国社会学理论(一、二)、社会工作概论、社会统计学、社区概论、发展社会学、民俗学概论、社会心理学、西方社会思想史、中国社会思想史、内蒙古民俗、人类学通论、民俗学与人类学田野作业方法、专业实习(一、二)、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专业限选:经济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通论、城市社会学、农村社会学、体质人类学、生态学概论、宗教学概论、民间文学概论、大学语文、高等数学、社会统计与计算机应用、社会问题、当代社会学理论、专业外语、教育社会学、劳动社会学、政治社会学、文化社会学、民族社会学。

  (二)民俗学与人类学系

  2007年招收第一届人类学蒙语授课班,现在校37名学生。

  课程设置:

  专业必修: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外国社会学理论、民俗学概论、中国民俗学史、蒙古民俗、民俗学与人类学研究方法、人类学通论、社会心理学、社会统计学、西方社会思想史、社会工作概论、中国民族志、民间文学概论、专业实习(一、二)、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专业限选:中国北方民族史、蒙古史、文化社会学、发展社会学、民族社会学、社会统计与计算机应用、社会民俗学、经济民俗学、人类学名著导读、生态人类学、生态民俗学、宗教学概论、蒙古民间文学、宗教人类学、大学语文、应用写作、学术研究与学年论文、民俗图像与信息处理、专业外语。

  2、研究生教育

  培养目标: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新世纪专门人才;在研究学科方面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学科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熟练地运用该学科的调查与研究方法。具有独立从事该学科某一研究领域的研究能力,并能提出独到见解,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利用专业外文资料;培养从事所研究学科理论工作、教学与科研工作、参与和组织旅游、影视、文化艺术等社会文化事业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一)民俗学学科专业研究方向

  1998年经国家教委批准,获民俗学硕士学位授予权。

  1)民俗学与蒙古民俗:①民俗学理论研究;②民俗事象研究;③蒙古民俗文化研究。

  2)民间文学理论与蒙古民间文学:①民间文学理论研究;②民间文学体裁研究;③蒙古民间文学作品研究。

  3)北方民族民俗文化研究:①民俗文化比较研究;②北方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研究。

  (二)社会学学科专业研究方向

  2003年获社会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招收第一批硕士学位研究生。

  1)文化社会学:①牧区社会问题文化学研究;②北方民族文化变迁与社会流动;③北方民族文化社会学研究。

  2)教育社会学:①农村牧区教育研究;②民族教育历史与现状研究;③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

  (三)人类学学科专业研究方向

  2007年获人类学硕士学位授予权。

  1)社会文化人类学:①蒙古族社会文化研究;②北方各民族社会文化研究。

  2)生态人类学:①草原生态环境人类学研究;②内蒙古各民族文化发展问题研究;③民族民间文化生态研究。

  3、发展规划

  本科教学:深入进行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改革,逐步建立起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深化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搞好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配套改革,以先进的科学与文化知识成果教育学生,将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使学生尽早地参与到科学研究和社会、生产实践中,提高其人文素质、学科素质、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大胆尝试课堂教学改革,注重师生互动与讨论式教学,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意识。

  师资队伍建设:对担任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中青年教师,开展现代教育思想与观念,教育理论与实践、现代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培训,熟悉和掌握现代教学手段,适应教学现代化要求。积极引进国内外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社会学专业人才,提高师资的专业化程度。积极向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京大学社会学专业输送现有师资进行专业进修,以提高专任教师的专业素质。通过网络互动交流,及时掌握本专业最新动态和前沿成果,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全面加强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

  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充分发挥校博物馆的文科教学实践基地的作用,做好共建民俗馆的工作。在加强社会学专业理论与实践性课程的同时,加强具有民族性、地区性特色的课程建设。社会学专业研究重点,拟放在牧区社会问题研究和城市社会问题研究等方面。为此,已在锡盟东乌旗设立了纯牧区形态的社会调查实习基地;在伊盟建立半农半牧区实践基地。从而同各基地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具有长期合作关系的互助互利的实践基地。

  实验室建设:社会学、民俗学专业均属实践性很强社会科学学科。因此,正在筹建“社会学民俗学数据与图像处理实验室”,将对社会学专业民俗学学科师生的教学与科研提供有效的科研与教学实践场所。

  教材建设:社会学民俗学学科专业是全国唯一的蒙语授课的学科专业。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除使用国家教委组织编写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之外,根据自身的特色和需求,编纂社会学民俗学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特色课程的蒙文教材。学校从2003年开始已着手此项工作,到2007年年底,拟出版23种社会学民俗学专业的蒙文教材。现有4门课程的教材已纳入学校蒙文教材和内蒙古自治高校蒙文教材编写出版计划之中。

  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以本科教育推动研究生教育,以研究生教育带动学科发展。我们已充分认识到社会学、民俗学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美好的前景,并根据专业的学科特点和已有的经验,将要积极拓展继续教育。

  四、主要师资

  教授: 扎格尔 敖其 巴孟和 何群 亓巴特尔 额斯尔门德 呼日勒巴特尔 莫巴特尔

  副教授:乌仁其其格 铁安

  讲师:双金 苏金星 额尔德木图 萨日娜

  扎格尔,男,蒙古族,1949年2月出生,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内蒙古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内蒙古师范大学科技处处长。兼任内蒙古民俗学会理事长;国际蒙古学协会会员;亚细亚民俗文化研究会会员;中国《江格尔》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蒙古文学学会副理事长、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方向:民俗学、文化社会学、民间文学、蒙古文学。1978—1982年在内蒙古师范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读本科,获学士学位;1982—1985年在内蒙古师范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研究所读研究生,获硕士学位;1995年被蒙古国科学院录取为在职博士生;1997年在蒙古国科学院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获语文学博士学位。1992年晋升为副教授;1998年晋升为教授;1993年被批准为硕士生导师。1993—2000年任蒙古语言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分管科研、教学工作;2000年任内蒙古师范大学科技处副处长(主持工作);2001年任内蒙古师范大学科技处处长。教学工作:用蒙汉双语为本科生、研究生讲授多门课程,1994年以来分别以蒙古史诗、蒙古民间文学、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方向招收硕士研究生47名(毕业23名、在学24人)。本科课程:民俗学与蒙古民俗、蒙古民间文学、蒙古族古近代文学、蒙古族近现代文学、《江格尔》专题、《蒙古秘史》专题。硕士研究生课程:民俗学概论、民俗调查与研究方法、蒙古民俗研究、《江格尔》专题、《格斯尔》专题、《蒙古秘史》专题、蒙古史诗专题、尹湛纳希专题。主持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主持3项,参与1项,参与国际合作科研项目1项;主持省部级社会科学项目5项,参与1项、主持自治区高校科研项目2项,参与2项。科研成果获奖共12项,其中:省部级7项,厅局级5项。出版学术专著、参与撰写的著作共9部,其中:独立完成的学术著作2部,主编学术著作4部,参与撰写的学术著作,3部。发表学术论文,共50余篇。

  敖其,女,蒙古族,1954年11月生,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民俗学、文化社会学、民间文学、蒙古文学。兼任国际蒙古学协会会员;亚细亚民俗文化研究会会员;亚细亚蒙古民歌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民俗学会理事;中国蒙古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江格尔》研究会理事;内蒙古民俗学会副理事长、学术委员会主任。1978—1982年在内蒙古师范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读本科,获学士学位;1985—1988年在原系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获硕士学位;1997—1999年在蒙古国科学院攻读博士,获博士学位。1997年晋升为副教授;2000年晋升为教授。1998年任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1997年至今担任系属蒙古民俗与游牧文化研究所所长;2003年起任北方民族传统民间文化研究所所长;2003年起任社会学民俗学系主任。教学工作:用蒙汉双语为本科生、研究生讲授多门课程,主编教材《蒙古民间文学导论》(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9年),参编教材《蒙古民俗学》、《蒙古文学史》分别获全国高校少数民族优秀教材一、二等奖,《蒙古民间文学导论》获自治区优秀蒙文教材一等奖。1998年以来招收硕士研究生40名(毕业14名、在学26人)。本科课程:民俗学与蒙古民俗、蒙古民间文学导论、蒙古族古近代文学史、蒙古族现当代文学史、《蒙古秘史》专题、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硕士研究生课程:民俗学原理、民俗学史、民间文学概论、《蒙古秘史》专题、民俗社会学。承担科研项目共14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主持1项,参与3项;省部级社会科学项目,主持2项,参与3项;自治区高校科研项目,主持2项,参与3项。科研成果获奖共15项,其中:省部级9项,厅局级6项。出版学术著作共9部,其中:独立完成学术著作2部,担任主编或副主编4部,参与撰写的著作3部;编写高校教材7部,其中:担任主编2部、参与编写5部。发表学术论文共40余篇。

  巴孟和,男,1954年生,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蒙古国乌兰巴托大学客座教授、蒙古国科学院语言文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外籍博士生导师,内蒙古民俗学会。巴 孟和教授在蒙古宗教文化、民俗学、蒙古文学等研究方面颇有造诣,在国内外较有影响的学者之一。 社会兼职:国际蒙古学学会会员;中国蒙古文学学会理事;内蒙古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内蒙古自治区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内蒙古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1973年9月—1975年7月,在内蒙古蒙文专科学校读专科(现更名为内蒙古民族高等专科学校);1978年3月—1982年1月,在中央民族学院读本科;1982年2月—1985年1月,在内蒙古师范学院读研究生;1999年7月—2002年2月,在蒙古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学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2002年6月获语文学科学博士学位。1995年评为副教授;2001年晋升为教授;1999年为民俗学专业硕士生导师;2003年为宗教学专业硕士生导师;2005年被聘任为蒙古国科学院语言文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外籍博士生导师;2006年1月被蒙古国乌兰巴托大学聘任为客座教授;2007年5月被蒙古国成吉思汗大扎撒大学聘任为客座教授。2002年9月—2003年5月,任内蒙古师范大学外事办公室副主任;2003年5月—2004年12月,任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学院教务部主任;2005年1月—2006年9月,任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副院长;2006年9月至今,任内蒙古师范大学社会学民俗学学院副院长。从1985年2月执教以来,给全日制本科生和后期本科生先后讲授过: 民俗学与蒙古民俗、蒙古族民间文学概论、蒙古族古近文学、蒙古族现当代文学、社区概论、民族学概论、文化人类学通论、北方民族史、蒙藏文化关系史略、新时期蒙古族文学、蒙古族宗教文学、宗教社会学、蒙古文化、蒙古国现代文学史、蒙古民俗文献学、宗教艺术、蒙古族传统文化与宗教、宗教与民俗。科研项目:(1)《蒙古宗教文学研究》,第一合作人,省部级课题(教育部),1993年9月—1996年8月;(2)《梅日更葛根研究》,第一合作人,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项目,1996年9月—1998年9月;(3)《蒙古民俗探源》,自治区课题,第二合作人,1997年9月—1999年8月;(4)《梅日更召法会经文研究》,第一合作人,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项目,省部级课题,2002—2005年;(5)《梅日更葛根作品研究》,主持,内蒙古古籍整理研工作委员会项目,2001—2003年;(6)《蒙古族生态保护习俗》,第一合作人,内蒙古自治区高等院校科研招标项目(地厅级),2002—2004年;(7)《对梅日更召佛教文化的抢救与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4—2007年。获奖:(1)科研奖:省部级一等奖1项(集体,排名第二)、省部级优秀奖1项(个人)、地厅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2)教材奖:省部级一等奖1项(集体,排名第三)、二等奖1项(集体,排名第五)、优秀教学研究论文三等奖2次(地厅级)。出版专著5部、编辑出版学术著作7部、教材3部(参编)、出版译著2部。在国内外省部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

  何群,1963年11月出生,教授,人类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民族学博士后。内蒙古师范大学社会学民俗学学院民俗学人类学系主任、公共管理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环境与小民族生存及比较研究;民族社会学与北方多民族社区、文化演化研究。

  哈斯巴特尔,男,蒙古族,1964年生,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民俗学、民间文学。讲授主要课程:蒙古民间文学、民俗学、蒙古民间文学、蒙古文化史、民间文学与民俗文化。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1.蒙古族传统物质文化保护与开发研究,全国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4XMZ011,2004-2006,主要参与人;2.蒙古族生态保护习俗,内蒙古教育厅项目,2002-2005,主持;3.蒙古族土地保护习俗之探,全国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7-2010,主持,07BMZ018。代表性学术论文:《〈三国演义〉对蒙古民间文学的影响》,《内蒙古大学学报》2005年5期;《人变石头母题之探》《内蒙古社会科学》2004年4期;《蒙古族珍品-水獭皮》,《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3期;《水神及其保护习俗》,《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1期;《蒙古族野生动物保护习俗》,《内蒙古社会科学》2007年3期。学术获奖:《蒙古族马鬃尾之探》,专著,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6年;《灵魂及其文化嬗变》,专著,内蒙古师范大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2007年。

  铁安,男,蒙古族,1961年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民俗学、民间文学。讲授主要课程:民俗学概论、蒙古民间文学、蒙古民俗、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史、文化人类学。承担学术研究课题:1、《草原文化工程草原非物质文化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项目,2006年,参与;2、《蒙古学百科全书》-民俗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7年 参与;3、《资源开发环境与小民族生存—赫哲族、鄂伦春族个案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参与;4、《民间故事的文化人类学阐释—蒙古民间魔法故事中的仪式、习俗反映》内蒙古师范大学课题,2007年,主持。代表性学术论文:《蒙古民间孤儿故事的文化历史渊源》,《内蒙古大学学报》2004年3期、《国外民间故事研究评述》,《蒙古语言文学》2004年3期、《蒙古民间动物故事的文化意蕴》,《赤峰学院学报》2004年1期、《蒙古民间阿仁珠拉故事与金马驹传说的传承关系》,《内蒙古大学学报》2007年3期、《满族与蒙古族民间流传“金马驹故事”之比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1期。学术获奖:《蒙古民间魔法故事类型研究》(专著),2007年,获内蒙古师范大学科研二等奖。


转自:湖南社会学网 更新时间:2009-12-8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