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跨年讨论】非遗保护和产业开发是否矛盾?请发表意见~~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市场经济是大势所趋也好,是洪水猛兽也罢,毕竟已成主流。关键是如何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如何找到二者的归宿。尘归尘,土归土,相辅相成,并行不悖。二者有一定的结合可能,如在市场经济的魔棒下,诸多传统文化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这也是皆大欢喜的大团圆,尤其政府官员乐见其成,毕竟有益于政绩的广大发扬。但当下之忧是相关宣传话语过于放大、神话化这种政绩,反而埋下了诸多隐患,甚至会引发诸多乱象。毕竟传统文化与文化产业二者在性质、特点、价值观、方向等方面不可混为一谈,二者也存在着矛盾的一面,以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最后的结果是共输,共败。
我所在的小城丽江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教材。
丽江古城、三江并流、东巴古籍相继申报成功世界文化、自然、记忆遗产后,成为多快好省地、急功近利地发展旅游、塑造地方品牌、发展地方经济、追求政绩的工具。国内外游客蜂涌而至,外商纷至踏来,GDP直线上升,“形势在片大好”,另一面,原来洋溢着浓郁的人间烟火的古城沦落为一座旅游商品超市,原住的纳西居民纷纷外迁,商客反客为主,主体的置换带来了古城的文化置换,古城出现了空壳化、商品化、庸俗化的诸多弊病。
以前有“东巴不进古城”之说,东巴文化的根据地仅局限偏僻的山村,现在“东巴”已经入住古城,假东巴、假东巴画、假东巴字大行其道;纳西族的另一支系摩梭人的走婚习俗也是局限于远在古城100多公里的泸沽湖畔,现在也渗透到丽江古城来,酒吧里的“去走婚吧”已经成为招徕游客的广告词,知遥兄提到的遭遇就是一个现实版。
这样就宣传了、弘扬了民族文化?更多的是对一个民族文化的误解、亵渎,继而是文化的扭曲、异化、脱落、断层……
大家都熟视无睹,司空见惯。也有不少学者大声呼吁、严厉批评、据理力争,但往往被政府、资本强大的力量淹没、消解,只赢得“保守”、“学究”、“泥古”、“清谈”的几顶帽子。
当然,除了与众所周知的当下体制的原因外,也与国际一体化的大气候,游客整体素质及诉求,学术影响力,民间力量偏弱等诸多因素也有内的关系。
说来话长呵,但也是个不得不说,说了也白说的话题呵。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


陈兄久违了呵!学习!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

张老师过谦了呵!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