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运河记忆——嘉兴船民生活口述实录》首发座谈会在京举行
[打印本页]
作者:
cfngroup
时间:
2017-1-20 16:52
标题:
《运河记忆——嘉兴船民生活口述实录》首发座谈会在京举行
《运河记忆——嘉兴船民生活口述实录》首发座谈会在京举行
《运河记忆——嘉兴船民生活口述实录》已由上海书店出版社正式出版。2017年1月15日,这部书的首发座谈会在清华大学举行。座谈会由中国民俗学会、嘉兴市人民政府主办,嘉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嘉兴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叶涛主持座谈,参加座谈会的领导、专家有中国民俗学会会长朝戈金,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张志学,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国内联络部主任侯仰军,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刘晓峰,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泳超,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施爱东,嘉兴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王伟荣,嘉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金琴龙,嘉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陈云飞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聊城大学等国内高等院校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应邀出席。嘉兴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王伟荣在座谈会上致辞,嘉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运河记忆——嘉兴船民生活口述实录》主编金琴龙介绍了本书的编纂情况。国家图书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聊城大学的代表接受了赠书。
一、关于中国大运河(嘉兴段)申遗情况
地处杭嘉湖平原江南腹地的嘉兴,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革命传统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大运河穿城而过,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的美誉。7000年的人类文明史,2500年的文字记载史,1700多年的建城史,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中国大运河与长城一样,是中国的文化符号。中国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活着的、流动着的重要人类遗产,也是孕育嘉兴城市的“母亲河”。千百年来,京杭大运河流淌不息,已融入了嘉兴的血脉,绵延110多公里,奠定了嘉兴“左杭右苏、南北通衢”的运河古城地位,对嘉兴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形成了独特的江南水乡文化及自然景观,也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2006年,国务院公布京杭大运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嘉兴作为大运河重要申遗城市之一,共有6段河道、2个遗产点入选其中。
近年来,嘉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运河保护工作。先后开展了运河遗产普查、保护规划编制等工作,实施了运河遗产保护修缮、环境整治等一系列工程,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完成了运河遗产界桩、标识系统设置,以及两个运河文化遗产展示馆陈列展示。特别是通过资源整合,建立了嘉兴大运河(嘉兴段)监测中心,受到国际遗产专家和国家文物局的充分肯定。
二、关于这部书的策划背景
这部书的策划、启动,要追溯到2013年,当时,中国大运河申遗已进入了最紧要的阶段。嘉兴市的初衷,是为了配合运河的申遗,从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彰显大运河的遗产价值。大运河的遗产价值,首先在于运河河道本身,以及运河沿线众多的文物古迹,它们承载着运河的古老历史,是运河曾经辉煌的明证。但运河毕竟是一条流淌了2500年还没有衰竭的河流,除了物质性的遗存,它留给我们的还有运河水所滋养的生活。将运河比作一幅长卷国画,运河人民的生活构成了画中必不可少的细节,缺少这部分内容,画卷的价值也要大打折扣。有鉴于此,嘉兴市将关注的焦点落在运河船民身上,为这个日益边缘化的群体撰史、立传,通过船民的口述历史,从一个具体而微的角度,呈现大运河的独特文化价值。
嘉兴地处东南,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是运河沿线的一座重要城市。嘉兴境内水网密布,以运河为骨干,共有八大水系。过去,人们的生活对船极为依赖,外地的物资由船运入,本地的特产由船输出,船又是连接城乡的主要交通工具,航船、栈船,其作用等同于今天连接城乡的公共汽车,渔民捕鱼靠船,生意人做买卖靠船,甚至打拳卖药、唱曲演戏都以船为载体,部分船民甚至没有陆地上的居所,常年以船为家,生老病死都在船上。可以说,嘉兴的船民群体,在运河江南水系乃至整个运河流域是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近几十年来,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船民群体正在急剧缩小,大部分船民已经不操旧业,上岸定居,而且其中的大多数人年事已高。为船民群体留下一份客观、真实的记录,刻不容缓。
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运河船民生活口述历史调查工作,正是我们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为配合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大运河保护与研究而启动的一个重要创举,旨在切实加强大运河嘉兴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留住“母亲河”的血脉与基因,留住文化记忆与乡愁,进而引发学界、全社会对整个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与关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关于运河船民生活调查与文稿编撰工作
2013年4月,嘉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文联和杭州师范大学签署了合作协议,在嘉兴市范围内开展运河船民口述史调查工作。调查对象主要是嘉兴市运河水系范围内,曾经长期在水上劳作、生活,以船为家的船民,以及他们的后代。同时,也适当选择了嘉兴以外地区几位运河船民,向他们也作了类似的调查。
国内外已经出版的口述史著作,大多是以一人之力完成的,《运河记忆》这本书则是聚合众人之力的产物。参与调查、撰稿的主体,是嘉兴市的基层文化工作者,他们的思想深度、文字表达水平固然比不上大学或研究所里的学者,但他们拥有从事这项工作的天然优势,为学者们所不具备,他们生在基层,长在基层,对基层的生活极为了解,他们中的有些人本身就是船民后代,或者亲属、熟人、朋友中间就有船民,由他们以唠家常的方式做口述采录工作,必定能有不一样的收获。
60多位基层文化工作者参与了调查、撰稿。70多位分散在嘉兴各水域的船民成为口述史采录对象。这项工作全面铺开后,嘉兴市所辖各县(市、区)文化、文联部门积极配合,很快展开行动。2013年的夏天非常热,嘉兴经受了连续高温天气的炙烤,参与人员不畏酷暑,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很快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批口述文稿陆续出炉。到2013年12月召开第一次改稿会时,全市已经完成口述文稿初稿40多篇。2014年5月,第二次改稿会在杭州召开,收到的稿件超过了70篇。文稿数量已经超过预期,文稿质量则良莠不齐,有些已经达到出版水平,有些则连是否符合口述史体例都有待商榷。每一位作者,为了提高文稿质量都花了很大的心血,为了补充内容,他们一次次地拜访口述人,最多的进行了五六次访谈才完成文稿的写作。杭州师范大学的老师参与了定稿过程,在学术规范上进行把关。先后总共召开了三次改稿会,始终把文稿质量放在第一位,放弃了一批内容上有欠缺的稿件,质量过关但主旨接近、内容雷同的稿件,只能优中选优,忍痛割爱,70多篇初稿经过数次删改,付梓出版的共有45篇。
嘉兴市还请了专业的摄制团队,拍摄了部分船民的影像视频,作为文字材料的补充。影像是对船民当下状态、处境的直观记录,有着文字所没有的直接性。为了使吴语地区以外的读者也能看懂视频的内容,船民所说的每一句话都配有字幕。受光盘容量的限制,拍摄内容不得不大幅度压缩,完整的船民视频,将作为资料妥善保存起来。
2014年6月,2015年6月,利用在嘉兴召开全国性学术会议的两次机会,邀请当时来嘉兴的国内知名民俗学专家,举行了两次书稿论证会。乌丙安、贺学君、赵宗福、陈勤建、叶涛、刘晓峰等民俗学界极有影响力的专家参与了论证。与会专家对于书稿的主要方面予以了充分的肯定,同时又对其中一系列必须改进和推敲的问题提出了中肯的批评,为书稿的进一步修改完善指明了方向。
四、关于这部书的编撰体例与内容结构
这部书分上下两册,近50万字,收录了嘉兴船民生活口述实录40份,嘉兴以外地区,浙江杭州、湖州、江苏昆山、吴江、山东济宁代表性船民生活口述史材料5份,并附录有11位船民的视频记录片,及两篇相关的散文随笔。书的主体部分,根据船民所从事行业的不同,分为三个篇章:“航运春秋”、“渔家岁月”和“船上百业”。其中,航运春秋17篇,渔家岁月14篇,船上百业14篇,不同类型文稿的数量,大致反映了不同类型船民在整个船民群体中的比重。显然,航运和捕鱼,是运河嘉兴段船民在运河水系从事的两大主业。船上百业体现了嘉兴船民的多样性及船上文化的丰富性,其中涉及的戏文船、高竿船、踏白船等,都是嘉兴地区独有的。每篇口述文稿的篇幅大约在五千至一万字之间,个别的超过了一万字,内容涉及船上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了如实反映船民的生活史,及社会变迁在这个群体上产生的影响,对船民弃船登岸改换身份后的生活也作了如实的记录。船民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人生礼仪、社会交际、信仰习惯等也有其特别之处,这些内容因其显著的民俗特性,在书中有着重的体现。全书成于众人之手,文字风格难免各异,总体而言,要求文风朴实,行文尽可能贴近口述人的口吻及语言习惯。当然,记录并整理方言本身就是一件困难的事,加上口述人讲述过程中思维的跳跃性和语言的非逻辑性,适当的后期加工是必不可少的。原则上,尽可能保留讲述人的口语特征,尽可能减少采录整理人员对口述文本的主观干预。
五、关于这部书的价值、意义
《运河记忆——嘉兴船民生活口述实录》是嘉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嘉兴市文联与杭州师范大学合作,并广泛利用本地区的文化资源,历时四年,完成的国内首部大运河船民生活口述实录专著。这部书的出版与发行,是中国大运河嘉兴段抢救与保护又一个新的重大成果,也是中国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项具有重要价值和创新意义的口述历史记录与研究的初步尝试。因此,加强对这部著作的研讨和宣传,有利于彰显中国大运河历史积淀与文化魅力,有利于提高公众对大运河的保护意识,让保护运河、传承文化、美化家园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保护文化遗产的成果。
这是一部关于过去的书,记录的是船民口中的历史,他们的喜怒哀乐,生老病死。现实中,船民这个曾经自成天地的群体已经彻底边缘化,并且仍在继续萎缩凋零下去。本书收录的船民,大多数是七八十岁的老人,最老的年近九十,六十以下的只有寥寥几位。本书初稿文字还在整理中,就已经有至少两位接受访谈的老船民过世。他们也许还算幸运,毕竟他们的名字和故事留在了书中,更多的人,悄无声息地离开了,没有留下任何响动。其实何止船民,我们国家认定的非遗传承人,其中的大多数也处于极为尴尬的境地,他们被时代抛在身后,无法真正与这个时代对话。还有更多的未被认定的默默无闻的人,他们来自旧的生活,旧的行业,身上有旧的传统,旧的操守,他们和现代社会格格不入,被社会发展的洪流冲刷到了边缘地带。这是历史发展在社会生活中造成的鸿沟。这部为一个边缘群体留影、造像、立言的书,是在鸿沟上架设桥梁的一次尝试。
京杭运河嘉兴段(辑自明潘季驯著《河防一览》卷一)
文章来源:嘉兴文艺网 2017年01月17日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www.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