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240课堂孙修远小组——归元寺 [打印本页]

作者: 蔡思聪    时间: 2014-12-6 22:49     标题: 240课堂孙修远小组——归元寺

归元寺小组讨论区

[ 本帖最后由 蔡思聪 于 2014-12-6 22:55 编辑 ]
作者: 李芳菲    时间: 2014-12-7 10:20     标题: 关于归元寺罗汉的传说

归元禅寺系佛教禅宗寺院,约在1658年(清顺治十五年)落成,基址在明代汉阳诗人王章甫的“王氏葵园”的翠微峰下的风景区,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归元寺的罗汉,制作工艺非常特别,称为“脱胎漆塑工艺”。传说归元禅寺建成时,要塑五百罗汉,从黄陂县(现为武汉市黄陂区)请来了两个泥塑匠人。这二人既是父子,也是师徒,他们揽下了这个活路。   

 
作者: 李芳菲    时间: 2014-12-7 10:21     标题: 关于归元寺的传说

 罗汉谱是从天竺国传来的,据说全中国只有两套,一套在浙江天童寺,一在湖南祝圣寺。老塑匠跋山涉水,到了祝圣寺,一笔一笔地把罗汉谱描画好,拿回来,才动手塑像。    

  塑像容易,传神艰难。者塑匠不愿意照葫芦画瓢,他想塑出罗汉的各种神态,这可难哪!归元禅寺周围是农村,农民种地、休息、过路或者躺在树荫下睡觉,老塑匠都一个一个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巧妙地化成罗汉的神态。这还不够,有时候,他还把附近的孩子们找来,故意逗他们打闹、嬉戏,仔细观察、琢磨,连他们互相挖耳朵、扣脚板心的调皮样子也都一一记在心里,塑在罗汉的身上,那座"六子戏罗汉"听说就是这样塑出来的。    

  塑泥胎容易变形,也容易损坏,怎能千秋百代流传?老塑匠试用了很多办法都失败了。    

  一次,他看到一件福建脱胎漆器,又打听了制作的方法,便按照那种做法,用麻绒、葛布、生漆和观音土混合成的材料,把塑好的泥胎一层一层糊起来,晾干以后,注水融泥,泥水流尽了,空心罗汉就做成了。水打不湿,火烧不坏,非常结实,而且起伏坐卧、喜怒哀乐,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简直象真人一样。     

  老塑匠为塑罗汉呕尽了心血,没等塑完便死了,他儿子便子继父业,接着又塑。他的手艺也很高明,一直塑到四百九十九个,忽然心里一动,想这多的罗汉,哪一个里头没有父亲的心血?应该把他老人家也供在这里,给后人留个纪念,于是老塑匠便被塑成了第五百个罗汉。   

  所以人们传说,在给罗汉烧香时,一座罗汉一柱香,正好五百根;但要是一个一个的数罗汉,就只有四百九十九个了!   

  到归元寺数罗汉,已经成为游人的习俗。 进罗汉堂男左女右,有的从第一个罗汉数起,有的随意选择一个罗汉为起始点,按年龄依次递增,数到你实际年龄那尊为止,看看今年的时运如何。
作者: 李芳菲    时间: 2014-12-7 10:23

归元寺开山祖是白光、主峰两位俗家同胞兄弟,祖籍浙江。他们游方到汉阳兴国寺研究藏经,同时行医,行善三载。汉阳富商孙耀光、戴天成等人深受感动,故此民间出钱修建归元禅寺。“归元”二字出自佛经《楞严经》:“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意指万法归一,方便于人的门道多得很。“禅”是“思维”、“静虑”、“弃恶”等意,禅宗是佛教大乘教与儒学相结合的派别之一。
作者: 孙婧    时间: 2014-12-7 21:13     标题: 调查目的

1、调查了解佛家文化中所尊崇的五百罗汉的由来及发展。
2、调查了解归元寺罗汉堂中五百罗汉像的传说故事。
3、在调查归元寺罗汉堂文化的过程中,对佛教文化世俗化过程中产生的民间文学因素作一定了解。
作者: 李芳菲    时间: 2014-12-7 21:56     标题: 回复 5# 的帖子

五百罗汉除了归元寺有好像全国还有另外的几个地方也有,我们也可以结合起来
作者: 孙婧    时间: 2014-12-7 21:58

首先我们要对归元寺有一定了解
作者: 李芳菲    时间: 2014-12-7 22:00

在去实地调查前要先搜集相关资料,以便辅助提出访谈问题
作者: 王琰    时间: 2014-12-7 23:01

嗯嗯,最好先把咱们的对归元寺提出的一些问题汇总起来,等着去实地调查时候方便提问
作者: 王琰    时间: 2014-12-7 23:02

我对归元寺的数罗汉比较好奇,想知道这个活动是怎么来的?
作者: chenhonghao    时间: 2014-12-7 23:22     标题: 回复 5# 的帖子

中国汉地佛教尊崇五百罗汉是从五代时开始的。当时,吴越王钱氏在天台山方广寺造五百铜罗汉。显德元年(954年),道潜禅师得吴越钱忠懿王的允许,在杭州净慈寺创建了五百罗汉堂。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年),造罗汉像五百一十六身(十六罗汉与五百罗汉),奉安于天台山寿昌寺,从此各地大寺院多建五百罗汉堂。关于五百罗汉的名号,五代时(复斋碑录》有关于天台山石桥寺五百罗汉的名号,今已不存。另有南宋绍光四年(1134年)工部郎高道素所录江阴军(乾明院五百罗汉尊号碑》,将五百罗汉一一起名造姓。佛教研究者认为,碑中所举五百罗汉的名号毫无典据,是宋人附会之谈而已。但此后,凡寺院建五百罗汉堂,皆援用其名。
作者: chenhonghao    时间: 2014-12-7 23:22     标题: 回复 5# 的帖子

中国汉地佛教尊崇五百罗汉是从五代时开始的。当时,吴越王钱氏在天台山方广寺造五百铜罗汉。显德元年(954年),道潜禅师得吴越钱忠懿王的允许,在杭州净慈寺创建了五百罗汉堂。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年),造罗汉像五百一十六身(十六罗汉与五百罗汉),奉安于天台山寿昌寺,从此各地大寺院多建五百罗汉堂。关于五百罗汉的名号,五代时(复斋碑录》有关于天台山石桥寺五百罗汉的名号,今已不存。另有南宋绍光四年(1134年)工部郎高道素所录江阴军(乾明院五百罗汉尊号碑》,将五百罗汉一一起名造姓。佛教研究者认为,碑中所举五百罗汉的名号毫无典据,是宋人附会之谈而已。但此后,凡寺院建五百罗汉堂,皆援用其名。
作者: 戎子琪    时间: 2014-12-8 09:45     标题: 回复 7# 的帖子

归元寺是湖北汉阳一座具有40 0 多年历史的著名古刹, 坐落于汉阳城西5 里, 即今汉阳区翠微街横路5 号。 离咱们学校不太远,地铁就过去了!
作者: 戎子琪    时间: 2014-12-8 09:49     标题: 回复 10# 的帖子

那就得先了解下佛教文化和罗汉文化了哈,佛教是在两汉传入中国,兴于魏晋南北朝,盛于唐宋。罗汉文化也随之传人。唐代高僧玄奖翻译的《法住记》说释迎牟尼涅桨时,以佛法咐嘱十六大阿罗汉,要他们”不入涅樊常住世间,同常凡众,护持正法。“从此十六罗汉在中国广为传播。
    公元10世纪,十六罗汉变成了十八罗汉被中国广为接受。宋代文学家苏轼曾经见过这两张画,并为十八罗汉题写了十八首赞。显德元年,道潜禅师得吴越钱豁王的允许,迁雷峰塔下的十六大力士像于净慈寺,始创“五百罗汉堂”泥塑。名画家李公麟等也画有五百罗汉像。从此各地寺院始有罗汉堂、罗汉阁之传统。
作者: 戎子琪    时间: 2014-12-8 09:55     标题: 罗汉文化的一些解读

佛教依北传、南传、藏传并融汇各地区的文化,产生了不同特色的罗汉艺术。罗汉塑像虽立于寺内,与民间文化习俗和群众宗教心理、审美定势关系密切,她为艺术家创作想象提供了自由驰骋的广阔空间。如北京碧云寺把康熙、乾隆皇帝也塑进了罗汉堂,昆明的耸竹寺“五百罗汉堂”中甚至有基督耶稣的地位。
    各有千秋而又浑然一体,是归元寺五百罗汉造像与东亚地区流行的所有罗汉造像相比时最明显的区别,因此很早就引起研究者和广大信众的注意,对其造形的特异和艺术价值多有研究,关于罗汉造像创作过程的民间传说也有很多, 借着这次课题我们可以仔细的探究一番。
作者: 戎子琪    时间: 2014-12-8 09:56     标题: 回复 6# 的帖子

全国有罗汉的寺庙挺多,但是可以数罗汉的就有三个,所以研究价值还蛮大的!
作者: 戎子琪    时间: 2014-12-8 10:00     标题: 罗汉文化的一些解读2

据说现在归元寺里的罗汉数量是五百尊,而五百罗汉的出处在佛教经典中记载甚多,大致可分为佛在世说和佛灭度后说两种。五百罗汉的佛在世说为:佛在世时渡化了众多比丘群,但比较亲近贴身的约有500之数,他们追随常侍于世尊左右,直接聆听教化。
   “一时佛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围所,与大比丘众百百人俱。”(《增一阿含经》卷十二、卷四十二)“尔时世尊,与五百阿罗汉,入首波城。”(《十诵律》卷四十八)“盖阿耨达龙王者,佛在世时受别菩萨也,有神猛之德,据于昆仑之墟,斯龙所居宫馆宝殿… …于时龙王请佛世尊及五百上首弟子。”(《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所谓昆仑山者,则阎浮利地之中心也,山皆宝石,周匝有五百窟,窟皆黄金,常五百罗汉居之,阿耨大泉,外周围山,山内平地,泉处其中… …如来将五百罗汉,常以月十五日,于中说戒。”(《佛说兴起行经》序)“鸡足山东北行百余里,至佛陀伐那山,峰崖崇峻,隐嶙,岩间石室佛尝降止,傍有盘石,帝释梵王魔牛头檀涂饰如来,今其石上余香郁烈,五百罗汉潜灵于此。”(《大唐西域记》卷九)
     可见,五百罗汉是受世尊教诲最多的随行弟子,他们对佛谕理解最深,对佛戒践行最严。他们曾直接面受佛的教诲,具三明六通,俱受到佛的授记,日后皆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作者: 戎子琪    时间: 2014-12-8 10:02     标题: 罗汉文化的一些解读3

五百罗汉的佛在世时说的另一种说法是,佛在世时曾亲自渡了500位盲乞人,这500位盲人最后都成就了阿罗汉果。这可能是一组另类的五百罗汉。另外在中国还有很多关于佛在世时渡化五百罗汉的传说,但是就更为离弃和不为人知了。总之佛在世时说的五百罗汉应是同一时代、同一地域、同一人种相貌特征的古印度修行者。
作者: 戎子琪    时间: 2014-12-8 10:05     标题: 罗汉文化的一些解读4

在佛学经典中列出罗汉姓名者,如巴利文《增一阿含经》列出了40人。《奈耶杂事》卷十六至卷十八,列出了35人。《阿弥陀经》列出了16人。《法华经受记品》列出了10人。《报恩经》也列出了10人。在这些经典中罗汉姓名多有出入,但佛的十大弟子的名字却无大差错,这就是最出色的10位大阿罗汉。后世的五百罗汉名号,五百罗汉的真实姓名,搜之佛典,要集满五百之数,是比较困难的。
  特别是在中国流传和由中国传出的五百罗汉的名号与前述佛在世时的五百比丘和佛灭后结集经典的圣贤们的名字有所出入,主要还是出于五百罗汉故事流传和罗汉造像艺术发展的需要。
作者: 戎子琪    时间: 2014-12-8 10:09     标题: 归元寺的罗汉堂

罗汉堂位于归元寺之南院,占地约3500平方米。据说全国有500罗汉的寺庙仅存5个,而归元寺之500罗汉以其巧妙的田字型布局,使得罗汉堂内的通风和采光得到科学的解决,尤其以500罗汉的造型具称于世,堪称绝世之珍。罗汉造型优美,或卧、或坐、或架、或笑,无不栩栩如生人。瑞典中友协主席杨·米格尔在一次游览中风趣地说道:“方丈,这些罗汉把我们的衣服穿上,让他们走上街,人们是不会知道他们是塑像的。”据说罗汉塑像是采取的脱塑工艺,质地坚而重量轻,不怕水浸。1954年洪水泛滥,归元寺一片泽国,众罗汉漂浮在水中,洪水退后一尊尊罗汉依然完好如故。民间盛传数罗汉可卜人之吉凶祸福,故罗汉堂游人如织。
作者: 戎子琪    时间: 2014-12-8 10:17     标题: 归元寺的罗汉堂2

归元寺南院的主体建筑是罗汉堂。说到罗汉堂,民间有这样的谚语:“上有宝光(成都),下有西园(苏州),北有碧云(北京),中有归元(武汉)”。意思是说,这四座寺院的五百罗汉堂最具有代表性,是佛教五百罗汉塑像艺术的精华。

门前的门联是:“普天供应大阿罗汉;都离方广来往归元”。楹联是:“从白光开创以来,祖德惠灵长,迄今三百余年,重新广厦供罗汉;历同治中兴而后,人心沉弱,愿将二十八品,普济群生讲法华”。

“数罗汉”是人们游罗汉堂的趣事。传说人们任意从一尊罗汉开始,顺序往下数完自己的现有的年龄,这最后一尊罗汉的身份、表情和动作,便可昭示数者的命运。这一活动为人们参观罗汉堂增添了不少乐趣。

到归元寺罗汉堂数罗汉,是武汉民间早已形成的一种有趣习俗。数罗汉,看上去像是一种图吉祥的表现形式,我们可以从数到的罗汉的尊号、动作、面部表情去品味思考,看能否悟出一些人生哲理来。
作者: 乔彩文    时间: 2014-12-8 11:29     标题: 咱们具体调查的数罗汉

数罗汉是汉族民间一种广为流传的习俗。入寺数罗汉,往往先确定罗汉的起始方向,然后以脚首先跨入罗汉堂的左右,确定从左数起还是从右开始数起;也有以男女而分左右的,即男从左数起,女从右数起;更有从任意一尊开始数的。但无论哪种数法,都以行止自然、诚心实意为原则。人们入寺进香,每遇罗汉堂仍会入堂数罗汉,然后据所得签上的偈语,也可据罗汉的神态和 数罗汉功德占卜吉凶,预测运气。
作者: 乔彩文    时间: 2014-12-8 11:32

每个数到的罗汉,其实即使同一神情,个人所觉也各不相同,所以,所遇者应尽可能用心去体悟其法相所示,不要拘于偈语所述。偈语也应结合自己的心态、境况,以及其他因素独自去体会,如此必定对自己的人生会有更多指导。
还需要说明的是,一个人如果将自己的命运寄托于吉凶祸福的卜测,显然不够恰当,这对求实务真的人而言,更是害多益少。因此,在对偈语进行解读时,虽然按民间习俗揭示了每一偈语的隐喻所指,却更强调其中所蕴含的处世哲学与人生道理,即更倾向于把偈语视作人生的警语箴言,以期对求签者为人处事有所启迪。
佛的精神,在我们的生活中更多地表现为慈悲心、同情心、审慎心和谦和心,这是信佛者必须具备的立世品德,这也正是数罗汉内容的精要所在。
作者: 乔彩文    时间: 2014-12-8 11:47

调查小组会实地调查,切身体验数罗汉的过程。
作者: 王琰    时间: 2014-12-8 20:01

对的,还要结合数罗汉的疑问采访下归元寺的僧人啊志愿者啊游客什么的,作好记录
作者: 王琰    时间: 2014-12-8 20:06

调查要注意几个方面
事前:
1、到文院开具介绍信。
2、在网上了解一下:
①佛教和寺院禁忌,以及一些佛教上的基本的礼仪(如称呼寺院里的出家人为“师傅”等),在调查中互相提醒一下。
②归元寺的基本情况,不要犯低级错误,让人家觉得我们很low很没诚意。。
③归元寺隆印法师,隆印法师是归元寺的方丈,不要搞错,不要说成住持。
作者: 王琰    时间: 2014-12-8 20:06

调查中:
1、先到归元寺中转一圈,自己看一下,尤其是罗汉堂,注意认真观察。记下罗汉堂的楹联、牌匾以及其他文字。
2、看的过程中,如果旁边有导游讲解,可以听一听,建议大家放开点,与导游或者别的游客聊一聊,了解老百姓心中的“数罗汉”习俗,了解一下大家对500罗汉传说的印象。
3、一边看一边尝试提出新的问题,补充考察提纲。(因为很多问题不到归元寺是想不到的,到了一定会有很多启发和思路。)
作者: 王琰    时间: 2014-12-8 20:06

4、看完以后再去找隆印法师,因为涉及宗教,所以务必注意言行,有话要问时想一想再问,比较宗教习俗与我们日常习惯差异太大。如果隆印法师不在或者其他原因不能接受采访就请寺庙里的师傅接受别的有学识的师傅。
5、一定要记录好采访内容,如果大师说的太快来不及记录也大概记一下,事后根据记忆立即整理补充。之前可以有大致的分工,谁主要问,谁主要记。(说一点很实际的,就算法师说跑题了也要记下来,因为最后写报告的时候东西如果不够了这就是救命稻草。。)
作者: 王琰    时间: 2014-12-8 20:07     标题: 各种疑问

1、数罗汉的规矩是怎么样的,有什么讲究?这些讲究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怎么来的,为什么要这样讲究?老百姓在数罗汉时都是祈求什么的?
2、五百罗汉的故事在那些佛教经典中有过记载?如果有多部经书中有过记载,分别是怎么记载的?中国汉代佛教尊崇五百罗汉是不是从五代的时候开始的?
3、每一个罗汉是否有自己的名字,这名字是一开始就有还是后人附会的?每一个罗汉有没有自己的故事?或者是否有几尊最具代表性的罗汉有其背后的故事?
作者: 王琰    时间: 2014-12-8 20:07

4、关于塑造这五百罗汉的黄陂王氏父子有什么传说故事吗?
5、罗汉塑好之后的几百年间有什么故事?(如几次水灾后罗汉经历了怎样的修复?)
6、老百姓对五百罗汉的故事有什么认识?
7、请法师为我们介绍罗汉堂的楹联、牌匾等。(相关的东西看到了就多问问,只要不触犯禁忌就好。)
作者: 王琰    时间: 2014-12-8 20:08     标题: 关于塑造这五百罗汉的黄陂王氏父子有什么传说故事

归元寺五百罗汉是湖北黄陂县王氏父子用九年时间塑成的。黄陂至今是湖北的雕塑之乡,有悠久的泥塑历史传统,技艺朔熟,艺人辈出。据《归元丛林罗汉碑记》,归元寺的五百罗汉,是以南岳衡山祝圣寺的五百罗汉石刻拓本为依据,进行加工提炼,创造而成的。工艺上采用“脱胎漆塑”,又称“金身托沙塑像”。先用泥胎塑成模型,然后用葛布生漆逐层沾贴套塑,称为漆布空塑,最后饰以金粉。它的特点是抗潮湿,防虫蛀,经久不变。两百年间罗汉堂几次受水灾侵袭,罗汉满堂漂,但水退后罗汉仍完好无损,可见雕塑工艺之高超。
作者: 王琰    时间: 2014-12-8 20:09

归元寺占地面积175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万多平方米。寺内古木参天,泉清水碧,曲径通幽。院内由云墙分割成为北院、中院和南院三个各具特色的院落。大雄宝殿、藏经阁和罗汉堂分别组成三个院落的主题建筑群,通过两个圆洞门把院落和建筑群融为一体。山门内便是中院即正院,院内有钟鼓楼、斋堂、念佛堂等建筑,还有翠微泉、翠微古池、翠微亭等景观。院内梅花、桂花、玉兰、紫薇等百花竞艳,松柏、棕榈青春长驻,山石盆景相照辉映,形成景色宜人的“翠微妙境”。这里的翠微泉,泉水晶莹澄澈,取之不竭。翠微亭边的墙壁上,镶嵌着开山祖师白光的《翠微泉》诗。归元寺造像颇多艺术珍品,大多集中在中院的主体建筑大雄宝殿。佛分三组,前为韦陀、弥勒、地藏,中为释迦牟尼坐像,两侧为其弟子阿难和迦叶。释迦“偏袒右肩,结跏趺坐”,神态庄严静穆,宝相威仪自生。佛像后的背光是用樟木雕刻而成的“五龙捧圣”的图案,象征着佛法无边、光焰万丈。佛像后是一组海岛观音像,只见海岛观音赤足站在鳌头上,手持净瓶柳枝,左右侍立着龙女和童子。背后是一面高达八尺的泥塑悬崖峭壁,足下碧波万顷,怒涛汹涌。整个塑像向前倾斜。人们仰视上去,似见观音衣袂飘动,踏浪徐来。佛像前的樟木供桌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木刻珍品,一宽—尺五寸,高六寸的垂栏上,精工雕刻着唐玄奘取经回长安时,君民夹道欢迎的五幅图案,有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和李世民以及文武百官、侍卫、庶民百姓等各色人物;在亭院殿墙、林木山水等景观,幢幡宝盖、香炉蜡台等仪仗。幢幡飘拂,香烟缭绕,人欢马腾,盛况空前。
作者: 王琰    时间: 2014-12-8 20:09

北院的主体建筑是藏经楼。藏经阁1920年至1922年兴建,是一座两层五开问的楼阁式建筑,高约25米,顶为兽头大脊,鱼角搬爪,斗拱飞檐,古朴玲珑,当面为四柱通天,双凤朝阳,五龙戏珠。整个建筑、门扇窗牖,涂朱绘彩,刻画镂雕,精巧壮观,金碧辉煌,是武汉市唯一一座砖木结构的古建筑物。这里珍藏着许多佛教文物,除《藏经》外,还有佛象、法物、石雕、木刻、书画碑帖及外文典籍等。
作者: 王琰    时间: 2014-12-8 20:09

南院的主体建筑是罗汉堂。门前有联:“普天供应大阿罗汉;都离方广来往归元”。楹联是:“从白光开创以来,祖德惠灵长,迄今三百余年,重新广厦供罗汉;历同治中兴而后,人心沉弱,愿将二十八品,普济群生讲法华”。
作者: 戎子琪    时间: 2014-12-9 12:05

不过听说罗汉堂不可以照相,有点遗憾啊
作者: 戎子琪    时间: 2014-12-9 13:00

罗我奶奶就特别信佛教,她给我就讲过罗汉的一些事情。汉属佛教神系第三等级“ 声闻部” 的神抵有二大罗汉、四大罗汉、六罗汉、九罗汉及至十六、十八、五百罗汉等名称。中国的罗汉造像,一般仅限于十六、十八、五百之数的三种。这三种罗汉,唯十六罗汉有明确的经典依据,,十八罗汉系从十六罗汉发展而出,,五百罗汉的出处则有多种说法,,莫衷一是。
作者: 戎子琪    时间: 2014-12-9 13:02

但是无论哪一种有关罗汉的经典, 都没有明确载叙罗汉像制作的仪轨和具体的形象特征或身份的证物。即便是明标十六罗汉的尊名,但也只是笼统地说十六罗汉皆具“ 三明六通八解脱等无量功德,离三界染, 诵三藏,,博通外典,承佛救故, 以神延自寿量… … 此十六大阿罗汉及其眷属随其所应,分散往处,现种种形,蔽隐圣仪,同常凡众密受供具,令诸施主得胜果报。” 除“ 同常凡众, , 外, 再无一一的具体特征。
作者: 戎子琪    时间: 2014-12-9 13:03

罗汉形像既无经典上的具体依据,,也无外来的图样范本。因此造作的自由性是很大的。罗汉形象便随作者的创意而定。造像中同名异相或异名同相的情况很常见。就以俗称为“ 降龙、伏虎” 的二尊罗汉为例,在杭州烟霞洞十六罗汉中是第四和第十四尊者。在苏州紫金庵十六罗汉中则是第十一和第十二茸者, 苏轼《应梦罗汉记》( 《东坡全集》卷三八) 记岐亭庙中“ 有阿罗汉像,左龙右虎。” 则集降龙伏虎于一身,清代乾隆皇帝又钦定降龙伏虎为十七和第十八尊者等等。可见经典只是提供了罗汉的名称,而形象的制作完全是自由的。
作者: 戎子琪    时间: 2014-12-9 13:04

所以归元寺里罗汉堂的罗汉形象,也就是这些罗汉形象的表现形式之一了。咱们观看的时候可要仔细观摩每一尊罗汉的造型外貌,我看那些香客都赞栩栩如生呢!
作者: 戎子琪    时间: 2014-12-9 13:10

一些较大的寺庙多塑有五百罗汉像,像归元寺就是的,一般分两殿供奉。他们或坐或立,或俯或倚,嬉笑怒慎,神态各异。有的帽履整洁,有的衣衫潦倒。他们慈眉善目,妙相庄严;也有怪诞狰狞,动作诡异的;有伸足屈膝,打坐箕踞的;有住杖持珠,合十摊手的;有矫揉作态,念念有词的;有闭目凝思,参禅人定的。想想就觉得是千姿百态,各呈其趣。
作者: 戎子琪    时间: 2014-12-9 13:13     标题: 回复 29# 的帖子

如第463 尊罗汉是陀怒尊者,周围有6 个童子,为罗汉挖耳, 掩嘴, 遮眼等, 称“ 六戏弥勒”。六即眼、耳、鼻、舌、身、意。它告诫佛门弟子,不要为凡情所染。塑像中把孩子的天真烂漫,娇稚顽皮和罗汉的慈祥憨厚的神态刻画得淋漓尽致。“数罗汉”是人们游罗汉堂的趣事。据说我们任意从一尊罗汉开始,顺下数完自己的现有的年龄,这最后一尊罗汉的身份、表情和动作,便可昭示数者的命运。这一活动为人们参观罗汉堂增添了不少乐趣。
作者: 戎子琪    时间: 2014-12-9 13:16     标题: 归元寺名的解读

以归元命名, 不只汉阳一寺。仅就释印顺《太虚法师年谱》中的记载, 有宁波归元庵、重庆归元寺等。归元是何含义?吴汝钧《佛教大辞典》的释文是: “归元, 又称归寂。从迷妄的世界脱却出来, 归向生命的本元, 即死亡。” 此即《楞严经》上所说“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但是, 《归元历史》抄本中却作了这样的解释: “易曰元者善之长也, 乾元资始,坤元资生, 而易行乎其间, 此万法归一”。“形色, 天性也, 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 然则父母所生固可弃若土苴乎? 佛教未立, 圣学大阐, 则曰万化生乎身。佛教既立, 则曰一切法无我, 是无我者纯一切法, 以归元外其身, 而真身存之大旨也。我相坚固, 是弃自其真身而不知归也,形亦乌乎践哉?” 又说: “盖以宗门有万法归一之旨, 谓一者元也。”
   可知, 归元即归一, 而所谓一, 就是摒弃了以自我为有实体的我相, 存留精神意义上的真身。简言之, 归于佛的精神,这种精神按照禅宗的理解, 是与孟子所言人性本善的善相通。这就是归元的含义。
作者: 戎子琪    时间: 2014-12-9 13:17

归元是佛法用语,不了解的同学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些困难,所以我总结了一下归元的含义分享给大家
作者: 戎子琪    时间: 2014-12-9 13:19     标题: 回复 30# 的帖子

要想知道老百姓对数罗汉的认识,我觉得最便利可靠的就是现场问问香客,或者归元寺周围的居民。数罗汉算是一项十分有特色的活动,肯定了解的人不少,我们可以随机和人们交谈下对这个行为的看法。
作者: 戎子琪    时间: 2014-12-9 13:20     标题: 回复 26# 的帖子

而且隆印法师有新浪微博喔,我们可以采取网上互动的形式和法师交谈有木有
作者: 乔彩文    时间: 2014-12-9 17:44     标题: 回复 45# 的帖子

是啊 现在的文化传播方式已经普及到网络的各个角落,我们可以多方面收集。
作者: 乔彩文    时间: 2014-12-9 17:45     标题: 补充对罗汉的理解

罗汉,是阿罗汉的简称,梵音译(Arhat)。含有杀贼、无生、应供等义。杀贼是杀尽烦恼之贼,无生是解脱生死不受后有,应供是应受天上人间的供养。是 伟大的佛陀 得法 弟—子 修证最高的果位。
作者: 乔彩文    时间: 2014-12-9 17:46     标题: 回复 47# 的帖子

罗汉者皆身心六根清净,无明烦恼已断(杀贼)。已了脱生死,证入涅盘(无生)。堪受诸人天尊敬供养(应供)。于寿命未尽前,仍住世间梵行少欲,戒德清净,随缘教化度众。
作者: 乔彩文    时间: 2014-12-9 17:48     标题: 与佛、菩萨的区别

菩萨
菩萨,是梵文音译“菩提萨埵的简称。其“菩提”汉译是“觉悟”,“萨埵”汉译是“众生”,或“有情”(一切有感情的动物),全译应是:“觉有情”,“道众生”,“觉悟的众生”之意。根据这个词意,中国古代翻译的佛经中,还把菩萨译为“开士、大士、圣士、法臣”等名称。如民间常把 观世音菩萨 称为“观音大士”,把 普贤菩萨 称为“普贤圣士”。
中国大乘佛教创立后,根据“人人具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理论,把凡是立下宏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都人物都称之为菩萨。后来这个名称后来更加扩大化、更加世俗化,人们常把那些精通佛法,德高望众的寺院高僧和在家居士也称作“菩萨”。
作者: 乔彩文    时间: 2014-12-9 17:49     标题: 回复 49# 的帖子


佛,是佛陀(Buddha)一辞的略称,古时也写成浮屠或浮图。英文是Buddha。佛陀的意思是“觉者(觉悟的人)”。“佛陀”是印度早就有了的字,但大乘佛教给它加了三种涵义:
①正觉对一切法的性质相状,无增无减地、如实地觉了;
②等觉或遍觉不仅自觉,即自己觉悟,而且能平等普遍地觉他,即使别人觉悟;
③圆觉或无上觉自觉觉他的智慧和功行都已达到最高的、最圆满的境地,所以大乘佛也叫无上正等正觉。
“佛”这一个字,有体、有用。从它的本体上说是“智慧”,从它的作用上来讲是“觉悟”。就体上讲,智有三种 :第一、“一切智”:用现代哲学的名词来讲,就是正确的了解宇宙的本体;这样的智慧,在佛法里称为“一切智”。第二、“道种智”:种是指种种繁多的现象,宇宙之间的现象,种类无量无边,这许许多多的现象,怎么产生的?从哪里来的?现象、过程如何?后来结果如何?能够正确明了宇宙万象一切世间的智慧,叫做“道种 智”。第三、“一切种智”: 就是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究竟圆满的明了,没有一丝毫的迷惑,也没有一丝毫的差误,这样的智慧,叫做“一切种智 ”。 伟大的佛陀,具足这三种智。由这个智慧起作用,当然,对于整个宇宙人生的真相,得到完全正确的了解。
智慧起用就是大觉。 伟大的佛陀 在经上给我们说“觉”也三类:
第一、是自己觉悟了这是自觉。
第二、是能够帮助别人觉悟,这叫做觉他。
第三、是圆满的觉悟。
因此,“佛”之一字,包含整个宇宙人生的本体、现象、作用,凡是能觉察、证悟这种真理的人,就是大乘佛。
作者: 乔彩文    时间: 2014-12-9 17:53     标题: 回复 50# 的帖子

自己看到的罗汉堂的罗形态各异,颇似人间百态。但是整齐的排列在一起就会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在圣洁的罗汉堂采访时,耳里听到的都是诵经声音与佛教音乐,眼睛看到的就是金粉所塑造的佛像。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下,自然而然地心灵被净化了。而且更加理解宗教二字的含义。所以咱们的研究终会导向一种精神的信仰本身。
作者: 李芳菲    时间: 2014-12-9 20:02     标题: 回复 51# 的帖子

对,在那种环境的熏染下会油然而生出一种神圣庄严之感,这也正是佛教文化世俗化的一种表现,所谓信则灵不信则无,数罗汉之所以能够延续下来,也是基于人们有这种信仰需求,同时佛教文化也在这种活动中潜移默化地产生了精神上的影响。
作者: 李芳菲    时间: 2014-12-9 20:08

关于此次调查的主题我们就可以由数罗汉这一表象化的活动去深入探究香客信仰观念,罗汉精神和其存在的社会价值影响等
作者: 李芳菲    时间: 2014-12-9 20:12     标题: 关于罗汉信仰问题

关干罗汉概念的由来, 最早见干汉末支谦所译的《太子瑞应本起经》: “ 一心之道, 谓之罗汉。罗汉者, 真人也, 声色不能污, 荣位不能屈, 难动如地, 已免忧苦, 存亡自在。”我国罗汉信仰由十六罗汉的观念起始, 尔后发展到十八罗汉和五百罗汉, 罗汉信仰从附属于对佛陀的尊崇中析出独立而日趋成熟。
作者: 李芳菲    时间: 2014-12-9 20:13     标题: 回复 30# 的帖子

归元寺还有相关的主题网站,我们也可以参考借鉴。
作者: 李芳菲    时间: 2014-12-9 20:14     标题: 回复 45# 的帖子

法师好新潮,哈哈,不过还是面对面交流比较清楚也比较有诚意~
作者: 李芳菲    时间: 2014-12-9 20:16     标题: 回复 25# 的帖子

可以采访香客他们来数罗汉都有什么愿望没,可以为日后研究香客信仰做准备
作者: 李芳菲    时间: 2014-12-9 20:17

搜集了一些关于归元寺罗汉堂的资料,罗汉堂始建于清道光年间, 毁于咸丰年间, 重建于光绪年间,
迄今1 0 0 余年历史。罗汉堂是寺内最著名、最富特色的主要建筑,呈田字形布局, 在十字分割线上辟四个天井式内院, 保持堂内良好的通风和采光。罗汉堂内50 0 罗汉据传是黄破王氏父子二人塑造,父亲塑造了9 年后去世, 儿子接着又塑了3 年, 共费时12 年多, 精心塑制了这无与伦比的艺术杰作。
作者: 李芳菲    时间: 2014-12-9 20:21

自归元寺内供奉50 0 罗汉后, 远人游客更是络绎不绝, 寺庙影响与日俱增。道光皇帝欣闻开山祖师白光、主峰道行不凡, 深表嘉许之意, 于是追赐玉玺一方, 用阴文篆刻“ 救赐归元禅寺曹洞正宗传三十一世白光主峰禅师之印” 。当时按钦定, 由于归元寺有皇帝亲赐玉玺, 于是归元寺门匾可以直书, 与全国许多寺庙之门匾均横书相比, 归元寺自显出独特风格。
作者: 李芳菲    时间: 2014-12-9 20:22

五百罗汉信仰兴起于晚唐五代时期浙江天台山, 伴随出现相关绘画和雕塑活动。南宋江阴军乾明院五百罗汉尊号的出现, 促使名像合一的五百罗汉图像体系形成。在南宋都城杭州创建的净慈寺五百罗汉堂,以田字殿结抅体现罗汉救世思想, 成为后世营造典范。清代中期以来, 因乾隆皇帝倡导,一度衰歇的罗汉堂再度兴盛, 除京畿地区敕修殿堂外, 更多见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 与其地禅宗兴盛的背景不无关系。现存清代四大罗汉堂分别存在于禅宗、律宗和汉藏融合的佛教寺院。罗汉殿堂皆位居寺院中轴线一侧,建筑结抅继承净慈寺田字殿式样, 图像布局具有高度一致性。堂内雕塑以佛像为主尊, 五百罗汉以环绕方式逐层排列。诸菩萨、神僧与护法像等大多位居田字殿中轴线上, 与五百罗汉像组合配置, 在强调罗汉住世、传法、救济众生的同时, 也表述了菩萨下化众生、禅宗祖师传灯、神憎信仰, 以及往生净土和成就法身等多种思想观念。灵山一会、天台山祝颂等题额楹联, 反映了佛教徒再造五百罗汉道场的意图。
作者: 李芳菲    时间: 2014-12-9 20:28

根据资料显示,北京碧云寺、新都宝光寺、苏州西园寺、武汉归元寺四处。此所谓“ 四大罗汉堂”, 在建造之初未必为规模最大、名声最著者, 但他们将罗汉堂最具代表性的净慈式样保存至今, 使我们有机会窥见历史上罗汉堂的面貌。
作者: 李芳菲    时间: 2014-12-9 20:29

由此看来,归元寺的500罗汉堂还是有很重大的研究价值的,我们就可以从数罗汉这一活动入手。
作者: 2012213469    时间: 2014-12-9 22:48     标题: 关于五百罗汉的由来

关于五百罗汉的来历,在佛教中有多种说法:一是如《十诵律》中载,释迎在世时,常有五百弟子随侍听法传
道。一是在释迦涅槃后,参加第一次结集或第四次结集的五百比丘。在《舍利弗问经》中又说,弗沙秘多罗王毁灭佛法后,有五百罗汉重兴圣教。唐玄奘《大唐西域记》中则记载:摩揭陀国有一千名佛僧,其中五百名是修成了正果的罗汉僧,另五百是凡夫僧,国王名叫无忧王,对他们都很敬仰。由于五百罗汉僧平时不露真相,无忧王不知道他们是罗汉增,只当一般佛僧看待。有位叫摩诃提婆的凡夫僧发表违背教规的言论,造成佛僧思想混乱,无忧王决定处死这一千名佛僧。这时,五百罗汉各显通,腾云驾雾而去,在迦湿弥罗国的一个山谷里隐居起来。无忧王知情后专程来道歉,并在国都按五百罗汉模样塑造了五百尊像。从此,五百罗汉像就流传下来,并传到中国。尽管说法不同,但罗汉被认为是“断尽烦恼,堪受世间供养之圣者”。
作者: 2012213469    时间: 2014-12-9 22:49     标题: 中国的五百罗汉

中国汉地佛教尊崇五百罗汉是从五代时开始的。当时,吴越王钱氏在天台山方广寺造五百铜罗汉。显德元年(954年),道潜禅师得吴越钱忠懿王的允许,在杭州净慈寺创建了五百罗汉堂。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年),造罗汉像五百一十六身(十六罗汉与五百罗汉),奉安于天台山寿昌寺,从此各地大寺院多建五百罗汉堂。关于五百罗汉的名号,五代时(复斋碑录》有关于天台山石桥寺五百罗汉的名号,今已不存。另有南宋绍光四年(1134年)工部郎高道素所录江阴军(乾明院五百罗汉尊号碑》,将五百罗汉一一起名造姓。佛教研究者认为,碑中所举五百罗汉的名号毫无典据,是宋人附会之谈而已。但此后,凡寺院建五百罗汉堂,皆援用其名。
作者: 2012213469    时间: 2014-12-9 22:53     标题: 回复 62# 的帖子

罗汉最初是传统佛教的代表,但现在数罗汉已经成为老百姓祈福许愿的一项活动,我认为我们可以研究一下数罗汉对民间文学的影响。
作者: 2012213469    时间: 2014-12-9 22:57     标题: 佛教的世俗化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g5NTY4Njgw.html
这是一个网友上传的一段一位僧人在闹市出售拜佛用品的视频,是不是佛教已经完全世俗化了?佛教世俗化有没有好的一方面?
作者: 2012213469    时间: 2014-12-9 23:01     标题: 佛教微电影《惜春令》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kWcrK5gCokE/
这是归元寺摄制的全国首部佛教微电影,剧本很震撼,制作也很精致,推荐给大家。这部微电影让人思考,作为一个不信佛的人,除了烧香拜佛祈福许愿,佛家教义还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影响。
作者: 2012213469    时间: 2014-12-9 23:06     标题: 佛教称呼上的禁忌

对出家众的称谓,佛教有一些讲究。中国人一般称呼男出家众为“和尚”,女出家众为“尼姑”,或者称“姑子”,其实这种称呼是不准确的,特别对尼众的称呼更是一种不尊重的表现。
  其实遵照佛教的制度,只有大丛林(寺院)的方丈才能称为“和尚”。此外,沙弥的剃度师也可称为和尚;比丘的得戒师也称“戒和尚”。所以,其他僧人一般都不能称和尚,和尚实际上是很尊重的称呼。对于和尚可称为“和尚”、“大和尚”、“方丈”,教外人可称“大法师”、“法师”,居士可统称“某某师父”。凡是剃度出家的男性,年满20岁,受了具足戒的则称做“比丘”。受具足戒五年之内的比丘,还没有资格收授徒弟的,居士可称他们为“师父”,教外人可称“某某法师”。应该注意的是,教外人同僧人交往中,不要直呼其号,因为这样做显得不尊重僧人,容易引起信教群众的反感。
  对于女众出家人,称其为“尼姑”并不合乎佛制。正确的称呼是:年龄满18岁,在受了十戒的基础上再加六法,为随学比丘尼。居士称“某某师父”,教外人称“某某法师”。受过具足戒的就是比丘尼,教外人可称“某某尼师”、“某某法师”、“某某师父”、“某某师太”。也有称尼众寺院的住持为和尚的。
  以上所讲的各种禁忌主要是中国汉传佛教所规定的。
作者: 2012213469    时间: 2014-12-9 23:09     标题: 寺院禁忌(1)

我找了一些寺院的禁忌,我们去实地调查的时候一定要多多注意,尊重宗教习惯呀!
1. 我们在参观寺庙的时候,不要踩踏在庙宇的门槛上,那个好比是佛祖和菩萨的肩膀,如果踩在上面是对佛祖和菩萨的大不敬。

2. 忌称呼不当。对寺庙的僧人应尊称为“大师”、“法师”、“师父”,对住持僧应尊称为“长老”、“方丈”、“禅师”。对喇嘛庙中的僧人应尊称“喇嘛”,即“上师”之意。

3. 忌礼节失当。与僧人见面的行礼方式为双手合十,微微低头,或单手竖掌于胸前,头略低,忌用握手、拥抱、摸僧人头部等不当之礼节。

4. 忌谈吐不当。与僧人、道人交谈,不应提及杀戮之辞、婚配之事,以及食用腥荤之言,以免引起僧人反感。

5. 忌行为举止失当。游览寺庙时不可大声喧哗、指点议论、妄加嘲讽或随便乱走,不可乱动寺庙之物,尤忌乱摸乱刻神像。如遇佛事活动,应静立默视或悄然离开。同时也要照看好自己的孩子,以免因孩子无知而做出失礼的事。

6. 在寺庙里忌讳走回头路,比如在万年寺里放养乌龟的池子中间有座长寿桥,走过此桥后就不要原路返回了。

7. 不能用右手摸寺庙里面的东西,因为右手是杀生的手,是不净的。只能用左手。比如在万年寺里面的六牙大白象,摸它的象腿祈福的时候是男的摸左腿女的摸右腿,而且都用自己的左手,顺时针转三圈才能达到祈福的效果。

8. 我们在寺庙拍照的时候不能把自己和佛与菩萨放在一起拍,那样是对佛和菩萨的不尊敬。

9. 拜佛的时候要五体投地(地藏菩萨不能拜)。

10. 拜佛之前,应洁净身体。我们在拜佛之前,应当先洗净身体及双手,最好不吃蒜、葱、鱼、肉、酒,及嚼槟榔、吸烟草,口污臭,对佛菩萨祷告是相当不敬的,纵使与人说话,满嘴臭腥味亦是不礼貌的。更何况是拜佛呢!
作者: 2012213469    时间: 2014-12-9 23:10     标题: 寺院禁忌(2)

11. 入寺庙,服装要整洁朴素。女人到寺庙拜佛,千万不可穿迷你裙或露胸露背之衣服,有失礼仪,勿让小孩到佛堂内奔跑嘻戏。

12. 进佛寺,不得由中门入,当从旁门入,依左臂而行。入寺内不踏门槛(门底下隔板),进入佛堂内,不得高视佛面,当即低头即作礼拜,更不得溜达作观赏,东张西望,若要观佛面,应站立于堂外丈远而观之,方合乎礼制。于佛堂内不得大声谈话、喊叫、跑跳,勿随地吐痰或随地擤鼻涕。

13. 勿将寺庙当观光地区。踏进佛寺内为礼拜佛菩萨,消除业障,需心存恭敬虔诚,方得感应,万不可在佛寺内随便大笑或嘻皮笑脸,非但不能消业障,反犯了不敬三宝之罪矣!应保持威仪庄严之相,以示对诸佛菩萨之恭敬,方得感应,若欲笑之,应保持小声,并以袖口掩之。切勿将清净庄严之佛门圣地,当作观光圣地,其因果可大矣!

14. 入佛堂拜佛之前,应将随身物、衣、帽、手提袋放于地上,而后再行顶礼拜佛 ,千万不可将皮包、衣、帽、手饰随便放置于桌上。佛堂中央,不得站立或礼拜, 佛堂中央位置,是住持礼拜位置,一般人请勿站立或礼拜。

15. 有人礼佛,勿从前面过。合掌空心,十指并拢,朝天,不可倾斜指。

16. 于佛殿内只能右绕,不可左旋,以示正道。大众共修绕佛时,注意转角处,不须住脚问讯,只要向上齐眉即可。

17. 于殿内不可谈世俗言语,更不可大声喧哗,除听经闻法,全体禅坐外,不可坐于殿内,即使讨论佛法,亦不可高声言笑。

18. 于佛殿内,不得支脚、倚壁、靠桌、托颚叉腰站更不可笠杖倚壁而立或涕唾污秽等,坐时不可箕坐。站立时应放掌或合掌站直,以示恭敬。

19. 在大殿内勿打呵欠、吐唾液、放屁等,逼不得已时,应退出殿外。打呵欠时应以袖掩口,吐唾液时用卫生纸包好放于口袋内,勿进进出出影响大众。

20. 三门又称山门,中间叫空门;东侧叫无相门(从门外看就是右边的);西侧叫无作门(从门外看是左边的)。走哪个门对游客来说没有什么大讲究,而且有的寺院为了管理方便只开中间的门。(也有说法:普通游客,进门只能走右边的那道门,中间那道门叫空门,只有出家人才可以出入的。)进门时,女客先迈右脚,男客先迈左脚,都要注意,一定不能踩在门槛上,而且这步子,需迈得越大越好。)
作者: 2012213469    时间: 2014-12-9 23:10     标题: 寺院禁忌(3)

21. 烧香:一般进到寺院需按寺规上三炷香,拜完要将三炷香按顺序插入香炉,并且严禁擅自燃烧大香,以免伤人并造成环境污染。民俗中的烧香,三炷为自己祈福,六炷为两辈人祈福,九炷为三代人祈福。而十三是一个极致,十三炷香就是功德圆满的高香。
烧香应该是左手拿香,右手拿烛,因为常人用右手杀鸡剖鱼,如果是左撇子的话,则反之。先点燃香,要越旺越好,人们就常说香火旺盛嘛。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握住香,高举过头顶作揖。烧香后再叩头。
上香动作:

 ①、拜佛时,信众取香三枝,在灯火中点燃,拿在手里,走到拜凳之前;

 ②、面对佛像,恭敬站立,两手举香;

 ③、举香时,手如问讯状:两手之食指及中指夹着香脚,两大拇指抵住香脚之尾端;

 ④、将香平举至眉间,与眉平齐,双目净观佛像庄严,观想与佛相应,眼观鼻,鼻观心;

 ⑤、将香放下,右手拿香脚,左手插香,两香间距离为五分。

22. 顶礼(及俗语“叩头”):虔诚顶礼十方诸佛菩萨即两膝、两肘及头着地,以头顶敬礼,承接所礼者双足。向佛陀圣像行礼,舒二掌过额、承空,以示接佛足。又称头顶礼敬、头面礼足、头面礼。

跪拜的姿势是这样的,双膝跪在蒲团上,双手合什,注意,这个双掌合什要注意手心处呈空心状,高举过头顶,向下至嘴边停顿,可许愿,再向下至心口,默念,再摊开双掌,掌心向上,上身拜倒。

23. 地藏王菩萨能不能拜?查资料好像可以拜。没有什么特殊说明。既然寺庙里有地藏王菩萨,为什么不能拜呢?

24. 过去佛不能拜吗?(可以拜。说过去佛不能拜的是一个传说。说皇帝是现在的佛,不用拜过去佛。拍马屁的说法。普通人当然可以拜过去佛了。)

25. 孕妇能不能拜佛?查资料称可以拜。(说不能拜的是迷信说法)

26. 来月经的女子能拜佛吗?(没有任何忌讳。您见过尼姑因此离开寺庙么?佛教没有这种理论,这是民间信仰,不值得相信。)

27. 在寺庙里,能不能求签?(不可以。佛教没有这种东西,自然也就不行。佛教有个理论叫做“无常”,就是事件什么事情都不是一定的,求签不就是违背这个理论了么?)

28. 在寺庙里,能不能求护身符?(佛教没有护身符。但是有把咒文、经典刻在佛牌上的。这是可以的,但是还要心诚,心不诚的话,就算释尊的舍利在您身上,也不是功德。)
作者: 2012213469    时间: 2014-12-9 23:19     标题: 归元寺隆印法师

以下是隆印法师的介绍~
隆印法师1957年8月出生于湖北江陵,1981年11月在归元寺出家并拜昌明法师为师,1983年12月在归元禅寺受具足戒,1985年7月任归元寺监院,1989年任武汉市佛教协会副秘书长,2001年武汉市佛教协会第八届代表会议当选为副会长,2001年7月至2003年7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在职研究生班学习,2004年兼任东西湖景德寺住持,2007年1月任汉阳区旅游协会副会长。

隆印法师曾任武汉市青联第六、七届委员,汉阳区政协第十、十一届委员,武汉市第十、十一届政协委员。
1981年,因缘成熟,法师至武汉归元禅寺,恳请昌明法师为其披剃。昌明法师观其相貌不俗且为青年才俊,甚喜,从其请。为观察历练,昌明法师命师充火头。隆印法师乐从师命,并侍奉昌明法师及寺中老龄僧众。七月后,昌明法师观师性温且低调踏实,堪为大用,又命师于丈室随侍,并襄助各职事事。

1983年12月,法师于归元禅寺受具足戒,戒和尚昌明法师为其赐法名隆印,盖取“隆法印心”之意。

1984年,法师被任命为归元寺监院,是为当时全国最年轻之监院。法师职监院事至2007年,凡23年。其间接法于昌明法师,为临济四十八世,法号悟印;曹洞四十九世,法号斯印。

2007年4月26日,法师继承昌明方丈遗志,在四众拥戴下,升座为武汉市归元禅寺方丈,身体力行,光大佛法,护持三宝,为构建和谐社会尽心尽职。同年的11月7日主席以个人身份专程来访归元禅寺,并留下“爱国利民”题词,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佛教的关注及关怀。

法师多年来致力于慈善事业,为洪灾和5.12大地震等积极祈福弥难、捐款捐物,受到社会赞誉。

隆印法师积极参政议政,慈悲奉献,先后荣膺武汉市政协委员、武汉市佛教协会副会长、湖北省人大代表、湖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武汉市青联委员等职。法师在积极参政议政的同时,还利用自身所学教化一方百姓,把自己对佛学的领悟著书两本,为《佛教如是观》、《觉海语丝》。
作者: 2012213469    时间: 2014-12-9 23:25     标题: 隆印法师的微博

http://weibo.com/gylongyin?from=myfollow_all
这是隆印法师的微博,推荐给大家~里面阐释了很多人生的道理,看来佛教在我们身边的影响不仅仅是数罗汉这样的世俗佛教的习俗,还有很多哲理的启迪。
作者: 2012213469    时间: 2014-12-9 23:31

印度古代惯用"五百"、"八万四千"等来形容众多的意思,和我国古人用"三"或"九"来表示多数很相像。五百比丘、五百弟子、五百阿罗汉,在佛教经典中固然是常见的,但并不意味着是固定的数字。可是随着十六罗汉的崇奉,五百罗汉像也便在五代时期见于绘画和雕塑,不久便有许多寺庙建立了五百罗汉堂。后人又附会地列举五百罗汉的名字,其实都是没有根据的。至于近代某些寺院中塑造的五百罗汉像,许多形象都是出自匠人的臆造,或者采自神话小说,以至流于怪诞,失去了佛的出家弟子应有的合乎戒律的威仪。

以上是引自百度百科的一段话,里面说近代许多寺庙中五百罗汉形象都是出自匠人的臆造,或者采自神话小说,以至流于怪诞,失去了佛的出家弟子应有的合乎戒律的威仪。我们可以找一找有没有近代塑造的具有五百的规模的罗汉像,如果有,我们可以和归元寺的罗汉像对比一下。
作者: 2012213469    时间: 2014-12-9 23:34     标题: 归元寺的文化活动

http://weibo.com/1799833402/ByPQ ... me&type=comment
12月1日,“闻香悟道”为主题的禅修活动在归元禅寺禅艺斋二楼善缘书画院举行,大家欣赏禅舞、闻香、分享心得、抄经、回向,一切都在宁静与祥和中进行,不大受大用,不大喜大悲,由焚香,给自己营造一个清净的环境,借由抄经,给自己营造一个清谅的心境。放下琐事,放下烦恼,放下功利。
作者: 2012213469    时间: 2014-12-9 23:38     标题: 五百罗汉的名号是真的吗?

这是我在百度百科上找到的所谓的“五百罗汉名号”,只说是名号,也没有其他的任何说明,大家查查资料,看看这个到底是真的还是后人牵强附会的吧!
1、阿若忄高陈如尊者

2、阿泥楼尊者

3、有贤无垢尊者

4、须跋陀罗尊者

5、迦留陀夷尊者

6、闻声得果尊者

7、栴檀藏王尊者

8、施幢无垢尊者

9、憍梵钵提尊者

10、因陀得慧尊者

11、迦那行那尊者

12、婆苏盘豆尊者

13、法界四乐尊者

14、优楼频螺尊者

15、佛陀密多尊者

16、那提迦叶尊者

17、那延罗目尊者

18、佛陀难提尊者

19、末田底迦尊者

20、难陀多化尊者

21、优波毱多尊者

22、僧迦耶金尊者

23、教说常住尊者

24、商那和修尊者

25、达摩波罗尊者

26、伽耶伽叶尊者

27、定果德叶尊者

28、庄严无忧尊者

29、忆持因缘尊者

30、迦那提婆尊者

31、破邪神通尊者

32、坚持三字尊者

33、阿{少免}楼驮尊者

34、鸠摩罗多尊者

35、毒龙皈依尊者

36、同声稽首尊者

37、毗罗胝子尊者

38、伐苏蜜多尊者

39、阇提首那尊者

40、僧法耶舍尊者

41、悲察世间尊者

42、献华提记尊者

43、眼光定力尊者

44、伽耶舍那尊者

45、莎底苾蒭尊者

46、波阇提婆尊者

47、解空无垢尊者

48、伏陁蜜多尊者

49、富那夜舍尊者

50、伽耶天眼尊者

51、不著世间尊者

52、解空第一尊者

53、罗度无尽尊者

54、金刚破魔尊者

55、愿护世间尊者

56、无忧禅定尊者

57、无作慧善尊者

58、拾劫慧善尊者

59、旃檀德香尊者

60、金山觉意尊者

61、无业宿尽尊者

62、摩诃刹利尊者

63、无量本行尊者

64、一念解空尊者

65、观身无常尊者

66、千劫悲愿尊者

67、瞿罗冉阝含尊者

68、解空定空尊者

69、成就因缘尊者

70、坚通精进尊者

71、萨陀波仑尊者

72、乾陀诃利尊者

73、解空自在尊者

74、摩诃注冉阝尊者

75、见人飞腾尊者

76、不空不有尊者

77、周利盘特尊者

78、瞿沙比丘尊者

79、师子比丘尊者

80、修行不著尊者

81、毕陵伽蹉尊者

82、摩利不动尊者

83、三昧甘露尊者

84、解空无名尊者

85、七佛难提尊者

86、金刚精进尊者

87、方便法藏尊者

88、观行月轮尊者

89、阿那分提尊者

90、拂尘三昧尊者

91、摩诃俱絺尊者

92、辟支转智尊者

93、山顶龙众尊者

94、罗网思惟尊者

95、劫宾覆藏尊者

96、神通亿具尊者

97、具寿具提尊者

98、法王菩提尊者

99、法藏永劫尊者

100、菩注尊者

101、除忧尊者

102、大忍尊者

103、无忧自在尊者

104、妙惧尊者

105、严土尊者

106、金髻尊者

107、雷德尊者

108、雷音尊者

109、香象尊者

110、马头尊者

111、明首尊者

112、金首尊者

113、敬首尊者

114、众首尊者

115、辨德尊者

116、羼提尊者

117、悟达尊者

118、法灯尊者

119、离垢尊者

120、境界尊者

121、马胜尊者

122、天王尊者

123、无胜尊者

124、自净尊者

125、不动尊者

126、休息尊者

127、调达尊者

128、普光尊者

129、智积尊者

130、宝幢尊者

131、善慧尊者

132、善眼尊者

133、勇宝尊者

134、宝见尊者

135、慧积尊者

136、慧持尊者

137、宝胜尊者

138、道仙尊者

139、帝网尊者

140、明罗尊者

141、宝光尊者

142、善调尊者

143、奋迅尊者

144、修道尊者

145、大相尊者

146、善住尊者

147、持世尊者

148、光英尊者

149、权教尊者

150、善思尊者

151、法眼尊者

152、梵胜尊者

153、光曜尊者

154、直意尊者

155、摩帝尊者

156、慧宽尊者

157、无胜尊者

158、昙摩尊者

159、欢喜尊者

160、游戏尊者

161、道世尊者

162、明照尊者

163、羔等尊者

164、慧作尊者

165、助欢尊者

166、难胜尊者

167、善德尊者

168、宝涯尊者

169、观身尊者

170、华王尊者

171、德首尊者

172、憙见尊者

173、善宿尊者

174、善意尊者

175、爱光尊者

176、花华尊者

177、善见尊者

178、善根尊者

179、德顶尊者

180、妙臂尊者

181、龙猛尊者

182、弗沙尊者

183、德光尊者

184、散结尊者

185、净正尊者

186、善观尊者

187、大力尊者

188、电光尊者

189、宝杖尊者

190、善星尊者

191、罗旬尊者

192、慈地尊者

193、庆友尊者

194、世友尊者

195、满宿尊者

196、阐陀尊者

197、月净尊者

198、大天尊者

199、净藏尊者

200、净眼尊者

201、波罗密尊者

202、俱冉阝舍尊者

203、三昧声尊者

204、菩萨声尊者

205、吉祥咒尊者

206、钵多罗尊者

207、无边身尊者

208、贤劫首尊者

209、金刚昧尊者

210、乘味尊者

211、婆私吒尊者

212、心平等尊者

213、不可比尊者

214、覆藏尊者

215、火焰身尊者

216、颇罗堕尊者

217、断烦恼尊者

218、薄俱罗尊者

219、利婆多尊者

220、护妙法尊者

221、最胜意尊者

222、须弥灯尊者

223、没特伽尊者

224、弥沙塞尊者

225、善圆满尊者

226、波头摩尊者

228、智慧灯尊者

229、栴檀藏尊者

220、迦难留尊者

230、香焰幢尊者

231、阿湿卑尊者

232、摩尼宝尊者

233、福德首尊者

234、婆弥尊者

235、舍庶独尊者

236、断业尊者

237、欢喜智尊者

238、乾陁落尊者

239、莎伽陀尊者

240、须弥望尊者

241、持善法尊者

242、提多迦尊者

243、水潮声尊者

244、智慧涨尊者

245、众具德尊者

246、不思议尊者

247、弥遮仙尊者

248、尼驮伽尊者

249、首正念尊者

250、净菩提尊者

251、梵音天尊者

252、因地果尊者

253、觉性解尊者

254、精进山尊者

255、无量光尊者

256、不动意尊者

257、修善业尊者

258、阿逸多尊者

259、孙陀罗尊者

260、圣峰慧尊者

261、曼殊行尊者

262、阿利多尊者

263、法轮山尊者

264、众和合尊者

265、法无住尊者

266、天鼓声尊者

267、如意轮尊者

268、首火焰尊者

269、无比较尊者

270、多伽楼尊者

271、利婆多尊者

272、普贤行尊者

273、持三昧尊者

274、威德声尊者

275、利德声尊者

276、名无尽尊者

277、阿冉阝悉尊者

278、普胜山尊者

279、辨才王尊者

280、行化国尊者

281、声龙种尊者

282、誓南山尊者

283、富伽耶尊者

284、行传法尊者

285、香金手尊者

286、摩挐罗尊者

287、藏律行尊者

288、慧依王尊者

289、降魔军尊者

290、首焰光尊者

291、持大医尊者

292、藏律行尊者

293、德自在尊者

294、服龙王尊者

295、阇夜多尊者

296、秦摩利尊者

297、义法胜尊者

298、施婆罗尊者

299、护妙法尊者

300、王住道尊者

301、无垢行尊者

302、阿婆罗尊者

303、声皈依尊者

304、禅定果尊者

305、不退法尊者

306、僧伽耶尊者

307、达摩真尊者

308、持善法尊者

309、受胜果尊者

310、心胜修尊者

311、会法藏尊者

312、常欢喜尊者

313、威仪多尊者

314、头陀僧尊者

315、议洗肠尊者

316、德净悟尊者

317、无垢藏尊者

318、降伏魔尊者

319、阿僧伽尊者

320、金富乐尊者

321、顿悟尊者

322、周陀婆尊者

323、住世间尊者

324、灯导首尊者

325、甘露法尊者

326、自在王尊者

327、须达冉阝尊者

328、超法雨尊者

329、德妙法尊者

330、士应真尊者

331、坚固心尊者

332、声响应尊者

333、应赴供尊者

334、尘劫空尊者

335、光明灯尊者

336、执宝炬尊者

337、功德相尊者

338、忍生心尊者

339、阿氏多尊者

340、白香象尊者

341、识自生尊者

342、赞叹愿尊者

343、定佛罗尊者

344、声引众尊者

345、离净语尊者

346、鸠舍尊尊者

347、郁多罗尊者

348、福业除尊者

349、罗余习尊者

350、大药尊尊者

351、胜解空尊者

352、修无德尊者

353、喜无著尊者

354、月盖尊尊者

355、栴檀罗尊者

356、心定论尊者

357、庵罗满尊者

358、顶生尊尊者

359、萨和坛尊者

360、直福德尊者

361、须冉阝刹尊者

362、意见尊尊者

363、韦蓝王尊者

364、提婆长尊者

365、成大利尊者

366、法首尊者

367、苏频陀尊者

368、众德首尊者

369、金刚藏尊者

370、瞿伽梨尊者

371、日照明尊者

372、无垢藏尊者

373、除疑网尊者

374、无量明尊者

375、除众忧尊者

376、无垢德尊者

377、光明纲尊者

378、善修行尊者

379、坐清凉尊者

380、无忧眼尊者

381、去盖障尊者

382、自明尊尊者

383、和伦调尊者

384、净除垢尊者

385、去诸业尊者

386、慈仁尊尊者

387、无尽慈尊者

388、飒陀怒尊者

389、那罗达尊者

390、行愿持尊者

391、天眼尊尊者

392、无尽智尊者

393、遍具足尊者

394、宝盖尊尊者

395、神通化尊者

396、思善识尊者

397、喜信静尊者

398、摩诃南尊者

399、无量光尊者

400、金光慧尊者

401、伏龙施尊者

402、幻光空尊者

403、金刚明尊者

404、莲花净尊者

405、拘冉阝意尊者

406、贤首尊尊者

407、利亘罗尊者

408、调定藏尊者

409、无垢称尊者

410、天音声尊者

411、大威光尊者

412、自在主尊者

413、明世界尊者

414、最上尊尊者

415、金刚尊尊者

416、蠲慢意尊者

417、量无比尊者

418、超绝伦尊者

419、月菩提尊者

420、持世界尊者

421、定花至尊者

422、无边身尊者

423、最胜幢尊者

424、弃恶法尊者

425、无碍行尊者

426、普庄严尊者

427、无尽慈尊者

428、常悲愍尊者

429、大尘障尊者

430、光焰明尊者

431、智眼明尊者

432、坚固行尊者

433、澍云雨尊者

434、不动罗尊者

435、普光明尊者

436、心观净尊者

437、那罗德尊者

438、师子尊尊者

439、法上尊尊者

440、精进辨尊者

441、乐说果尊者

442、观无边尊者

443、师子翻尊者

444、破邪见尊者

445、无忧德尊者

446、行无边尊者

447、慧金刚尊者

448、义成就尊者

449、善住义尊者

450、信澄尊者

451、行敬端尊者

452、德普洽尊者

453、师子作尊者

454、行忍慈尊者

455、无相空尊者

456、勇精进尊者

457、胜清净尊者

458、有性空尊者

459、净那罗尊者

460、法自在尊者

461、师子颊尊者

462、大贤光尊者

463、光普现尊者

464、音调敏尊者

465、师子臆尊者

466、坏魔军尊者

467、分别身尊者

468、净解脱尊者

469、质直行尊者

470、智仁慈尊者

471、具足仪尊者

472、如意杂尊尊者

473、大炽妙尊者

474、劫宾那尊者

475、普焰光尊者

476、高逸行尊者

478、得佛智尊者

479、寂静行尊者

480、悟真常尊者

481、破冤贼尊者

482、灭恶趣尊者

483、性海通尊者

484、法通尊者

485、悯不息尊者

486、众心尊者

487、导大众尊者

488、常隐行尊者

489、菩萨慈尊者

490、拔众苦尊者

491、寻声应尊者

492、数劫定尊者

493、注法水尊者

494、得定通尊者

495、慧广增尊者

496、六根尽尊者

497、拔度罗尊者

498、思萨埵尊者

499、注茶迦罗尊者

500、愿事众尊者
作者: 乔彩文    时间: 2014-12-11 12:43     标题: 从归元寺官网中得来的一些资料

所谓归元,即归真、归本、出生灭界,还归于真寂本元之意。归元禅寺属于佛教禅宗五家七宗之一的曹洞宗,故称归元禅寺。它与宝通寺、溪莲寺、正觉寺合称为武汉的四大丛林。 归元禅寺建筑紧凑合理,寺院坐西朝东,寺内分前、后两区,前区(老区)由北院、中院和南院三个各具特色的庭院组成,分别拥有藏经阁、大雄宝殿和罗汉堂等三组主体建筑群。
作者: 乔彩文    时间: 2014-12-11 12:45     标题: 回复 77# 的帖子

南院主体建筑罗汉堂,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咸丰年间毁于兵燹之乱。同治年间,归元禅寺重新修建了罗汉堂。我们现在看到的罗汉堂是1998年7月动工,在原址上进行大规模维修重建,于2000年9月竣工的。这座崭新的罗汉堂完全保留了原罗汉堂的布局、规模和风貌。
作者: 乔彩文    时间: 2014-12-11 12:47     标题: 回复 78# 的帖子

数罗汉非归元寺独家,而数法有自己的特色,即定、应二式。所谓定式,以男左女右原则定数向;所谓应式,不分男女,按跨门槛时先迈之足为原则定数向。而后根据自己的年龄,随心所欲地从任何一尊罗汉顺序数,有多大年纪就数多少尊,数到为止时再看这尊罗汉的尊号、动作、面部表情等,再到出口处买张对应的“罗汉单片”,看偈语昭示一年的运气。
作者: 乔彩文    时间: 2014-12-11 12:54     标题: 回复 79# 的帖子

1850年 始建五百罗汉堂。
1852年(太平天国运动期间) 归元禅寺遭太平军兵燹,禅堂寮舍尽毁。
1858年 归元禅寺主持雪严常禧广募众缘,在一片废墟上重建寺院,基本恢复原貌。
1868年 钟鼓楼重建。
1887年(一说为1889年) 归元禅寺得到了清朝光绪皇帝敕赐的“归元禅寺”四字匾额以及《龙藏》一部。由此,提升了归元禅寺在佛教丛林之中的地位。
1889年(光绪十五年) 德宗赐“归元禅寺”四字并《龙藏》一部。归元禅寺由民间寺院提升至皇家寺院。
1902年 罗汉堂重建,保存至今,是寺院中最有声誉的建筑。
1911年10月 武昌首义爆发。民军总司令部以归元禅寺南,粮站也建在寺内。因此,清军连连炮击归元禅寺,攻破汉阳后,摧毁了寺内大雄宝殿、禅堂等建筑,仅五百罗汉堂、老藏阁、普同塔三处幸免于兵祸。
作者: 乔彩文    时间: 2014-12-11 13:40     标题: 回复 80# 的帖子

发现归元禅寺官网上有数罗汉的应用,可以实现往上数罗汉,咱们展示的时候可以用上。
作者: 王琰    时间: 2014-12-12 09:58

嗯嗯,网上还有归元寺的主页啊,里面好多介绍归元寺文化的东西
作者: 2012213469    时间: 2014-12-12 21:14     标题: 罗汉的地位

阿罗汉,即自觉者,在大乘佛教中罗汉低于佛,菩萨,为第三等,而在小乘佛教中罗汉则是修行所能达到的最高果位。
作者: 2012213469    时间: 2014-12-12 21:16     标题: 回复 81# 的帖子

还有网页啊,这么棒!大家都可以去看看
作者: 2012213469    时间: 2014-12-12 21:18     标题: 罗汉与菩萨、佛的区别

看到好几个同学都不知道罗汉和佛、菩萨的区别,在这里说一下哈
菩萨,是梵文音译“菩提萨埵的简称。其“菩提”汉译是“觉悟”,“萨埵”汉译是“众
生”,或“有情”(一切有感情的动物),全译应是:“觉有情”,“道众生”,“觉悟的众生”之意。根据这个词意,中国古代翻译的佛经中,还把菩萨译为“开士、大士、圣士、法臣”等名称。如把观音菩萨称为“观音大士”,把普贤菩萨称为“普贤圣士”。
在佛教初创的小乘时期,仅把释迦牟尼累世修行的前身和尚无成佛的悉达多王子称为菩萨。大乘佛教创立后,根据“人人具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理论,把凡是立下宏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都称之为菩萨。后来这个名称更加扩大化、世俗化,人们把那些精通佛法,德高望众的寺院高僧和在家居士也称作菩萨。菩萨的任务是将所有轮回中的众生度化成佛。
作者: 2012213469    时间: 2014-12-12 21:19     标题: 罗汉与菩萨、佛的区别

佛,是佛陀(Buddha)一辞的略称,古时也写成浮屠或浮图。英文是Buddha。佛陀的意思是“觉者(觉悟的人)”。“佛陀”是印度早就有了的字,但佛教给它加了三种涵义:①正觉对一切法的性质相状,无增无减地、如实地觉了;②等觉或遍觉不仅自觉,即自己觉悟,而且能平等普遍地觉他,即使别人觉悟;③圆觉或无上觉自觉觉他的智慧和功行都已达到最高的、最圆满的境地,所以佛也叫无上正等正觉。

“佛”这一个字,有体、有用。从它的本体上说是“智慧”,从它的作用上来讲是“觉悟”。
就体上讲,智有三种 :第一、“一切智”:用现代哲学的名词来讲,就是正确的了解宇宙的本体;这样的智慧,在佛法里称为“一切智”。第二、“道种智”:种是指种种繁多的现象,宇宙之间的现象,种类无量无边,这许许多多的现象,怎么产生的?从哪里来的?现象、过程如何?后来结果如何?能够正确明了宇宙万象的智慧,叫做“道种 智”。第三、“一切种智”: 就是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究竟圆满的明了,没有一丝毫的迷惑,也没有一丝毫的差误,这样的智慧,叫做“一切种智 ”。释迦牟尼佛,具足这三种智。由这个智慧起作用,当然,对于整个宇宙人生的真相,得到完全正确的了解。

智慧起用就是大觉。佛在经上给我们说“觉”也有三类:第一、是自己觉悟了这是自觉。 第二、是能够帮助别人觉悟,这叫做觉他。第三、是圆满的觉悟。

因此,“佛”之一字,包含整个宇宙人生的本体、现象、作用,凡是能觉察、证悟这种真理的人,就是佛陀。
作者: 2012213469    时间: 2014-12-12 21:21     标题: 归元寺五百罗汉的故事

汉阳归元禅寺的五百罗汉,千姿百态,个个都塑得传神动人。有年涨大水,所有的罗汉都淹在水里,但是水退后再看罗汉,却仍然一个个都是好好的。

  归元寺的罗汉,水泡不坏,这有个来历:
  
  那年归元禅寺建成,要塑五百罗汉,从黄陂县请来了两个泥塑匠人。这二人既是父子,也是师徒,他们揽下了这个活路。

  罗汉谱是从天竺国传来的,据说全中国只有两套,一套在浙江天童寺,一在湖南祝圣寺。老塑匠跋山涉水,到了祝圣寺,一笔一笔地把罗汉谱描画好,拿回来,才动手塑像。
 
  塑像容易,传神艰难。者塑匠不愿意照葫芦画瓢,他想塑出罗汉的各种神态,这可难哪!归元禅寺周围是农村,农民种地、休息、过路或者躺在树荫下睡‘觉,老塑匠都一个一个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巧妙地化成罗汉的神态。这还不够,有时候,他还把附近的孩子们找来,故意逗他们打闹、嬉戏,仔细观察、琢磨,连他们互相挖耳朵、扣脚板心的调皮样子也都一一记在心里,塑在罗汉的身上,那座“六子戏罗汉”听说就是这样塑出来的。
 
  塑泥胎容易变形,也容易损坏,怎能千秋百代流传?老塑匠试用了很多办法都失败了。
 
  一次,他看到一件福建脱胎漆器,又打听了制作的方法,便按照那种做法,用麻绒、葛布、生漆和观音土混合成的材料,把塑好的泥胎一层一层糊起来,晾干以后,注水融泥,泥水流尽了,空心罗汉就做成了。水打不湿,火烧不坏,非常结实,而且生动、逼真,简直象真人一样。
  
  老塑匠为塑罗汉呕尽了心血,没等塑完便死了,他儿子便子继父业,接着又塑。他的手艺也很高明,一直塑到四百九十九个,忽然心里一动,想这多的罗汉,哪一个里头没有父亲的心血?应该把他老人家也供在这里,给后人留个纪念,于是老塑匠便被塑成了第五百个罗汉。

  所以人们传说,在给罗汉烧香时,一座罗汉一柱香,正好五百根;但要是一、二、三、四……数罗汉,就只有四百九十九个了,你看神不神
作者: 2012213469    时间: 2014-12-12 21:24     标题: 十八罗汉

http://v.ku6.com/show/1Sn_iYjKK2rnqYGy.html
这是某地的十八罗汉,大家来和归元寺的五百罗汉对比一下吧~~
作者: 2012213469    时间: 2014-12-12 21:27     标题: 分享一篇博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fca7720100hj33.html
原文:
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原本的东西渐渐被世人遗忘。真的会变成假的,假的会被当成真的。然而真实的东西却往往会借一些神话传说中记录下来。鸡足山是释迦牟尼佛大弟子摩诃迦叶的道场,据说,当初释迦牟尼佛派500罗汉护送摩诃迦叶到鸡足山开法传场,度化众生。《鸡足山罗汉传说》收集的即是这些罗汉的神奇传说。读《鸡足山罗汉传说》,也许你能透过时间的迷雾,看到“教外别传”的端倪。
   本篇摘自《鸡足山罗汉传说》第167-170页,许天侠编著:《鸡足山罗汉传说》,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

黑莫莫(即紫马黑罗汉)见群狼退出很远,领着六畜进了个山洞。七折八弯,见里面燃着灯,黑莫莫示意六畜不要出声,自己小心翼翼走到灯前,看清灯盏后是一具白骨骷髅,吓得往回就跑,跑得没有力气,坐下捧着下巴想想,又壮着胆向灯亮处蹑手蹑脚走去,对着白骨骷髅叩了叩头,说:“哪里的神圣,何方的神灵,我是无意走来这里的,有什么旨意,你就说吧!”黑莫莫说完,又连连叩了叩头,不见有什么动静,嘀咕道:“什么神?又不说话,我怎么知道你想什么!”黑莫莫感到很困,打着哈欠,伸伸懒腰,倒头睡在白骨骷髅座的台阶下。
睡梦中,黑莫莫觉得身上有一个一模一样的自我,走了出去,被一个浑身穿着白衣的中年妇女牵着,向一个黑黑的深洞走进去。走了好长好长的路,来到座巍峨的大殿,处处古色古香的。黑莫莫好奇的东张西望,白衣妇女牵着他,在大殿大门上拍拍门环,大门自动开了,又走进去一段路程,过了几个天井,几重楼阁,才听到一句听不懂的声音传来:
“摩诃般若波罗密多,摩诃般若波罗密多,摩诃般若波罗密多。”
那白衣妇女放下他的手,说:“你莫乱走动,跟着念吧!”
白衣妇女合掌跟着念,黑莫莫也跟着念,初时,黑莫莫感到很拗口,多念几次也就熟悉了。黑莫莫发觉念这咒语有股奇异的力量,随着声音的宏亮清晰,慢慢地,周围的一切都不存在,化成了一道金灿灿的光柱,如龙卷风般旋转着,向一个水晶般的天空撞击,不时放出阵阵撞出的雷鸣电闪。惊心动魄的奇异现象,刹那间消失得无影无踪。黑莫莫又听到白衣妇女的声音传来:
“是大明咒,是大神咒,是无上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黑莫莫虽然是第一次听到什么咒,什么苦,但有一种熟悉感、亲近感,还有一种神秘感。没用多少时间,黑莫莫就记住了。那白衣妇女说:
“黑莫莫,记住刚才所念的那一句咒语,刚才这段是解释前面一句的,也是告诉你怎么运用之法。”
黑莫莫点点头,大着胆问:
“这位神仙,你是谁,为什么要领我到这里,给我听这些陌生又熟悉的咒语?”
白衣妇女道:
“你看着刚才的金灿灿光柱了吗?”
“看到了!”黑莫莫答。
“那是金光阵,是冲破一个世界,进入一个世界的东西。一叶一世界,一花一如来,它就是叶,一种叶变幻的金光光柱,那如来是光中的声音,是摩诃般若波罗密多。”
“这位神仙,你是谁呢?”
“好!你静静地站着,闭上眼,从两眉中间向外观。”
黑莫莫照着做,两眉中间“哗”的出现一个闪电,炸得那些如渔网似的方格,碎如一片萤火虫般的亮点往下掉,不久出现一个图像:
一个年轻魁伟的出家人,合掌站立在一个着红衣露胳膊坐着的中年人身旁,这中年人的全身被光环金灿灿的包住,他的双腿盘着,脚心向上。嘴动着,似乎讲述什么。那合掌站立的年轻魁伟光头出家人,不时问什么,不时点点头。
黑莫莫看不明白,这与自己有什么关系。
“睁开眼!”白衣妇女道。
黑莫莫睁开眼,白衣妇女又问:“看到什么了吗?”黑莫莫点头。白衣妇女继续说:“那是你前几世的过去情况,你就是那个年轻的和尚。”
作者: 2012213469    时间: 2014-12-12 21:35     标题: 推荐一个网站~~

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more.asp?lm2=377
有很多的佛教故事~
作者: 2012213469    时间: 2014-12-12 21:38     标题: 罗汉与大象的故事

这就是上节课展示的小组讲的故事,可以很好的阐述佛家的因果轮回观

从前,有兄弟二人随佛出家。哥哥每天精进持戒,打坐参禅,却忽略了随众作务,只勤修定慧,少修福德;弟弟则是勤劳工作,布施济众,广修福德,但不能守持如来清净戒律,多有毁犯。

后来哥哥往生之后转世为佛陀的弟子,修得了罗汉道,而弟弟却投生到大象群中,变成了象王。因为这头象前世布施修福,这一生有大福报,不但色泽美丽光滑,更是力大无比。国王非常宠爱这头大象,把大象封为「百户王」,并用金银珠宝把它装饰起来,并派专人照顾大象的饮食起居,让它在宫廷过着舒适奢华的生活。

修成罗汉的哥哥情况就不一样了,一次国内饥荒,罗汉哥哥他衣衫褴褛,托钵七日,都是空钵而回,饥饿和寒冷一直困扰着他。他饿得连腰都直不起来了,有时只得少许饮食,茍延生命。

一日,罗汉哥哥在路上托钵时,看到前世的弟弟投身在畜生道成为一头大象,但却身套绫罗绸缎,披挂璎珞珠宝游行街道,城里百姓都以美味佳肴来供养它。

罗汉知道过去世他与大象的因缘,于是在黄昏时去象住的地方,对大象说:

「我和你前世都有罪业,你好好回忆往事吧!」

大象蒙罗汉哥哥加持,当下回想起过去世的种种因缘。大象自知前世所造的罪业,忧愁不乐,从此绝食。

国王知道大象绝食,便派人查明原因,才知道日前黄昏有一沙门抚摩象耳,喃喃自语,当夜大象就不再进饮食了。

「那沙门到底说了什么?」国王有点愤怒地问。

「没有听清楚他说什么。」象王的守卫回答。

国王立刻吩咐卫士:「你马上带几个人去请那位沙门过来一趟。」

不一会儿,卫士便将那位沙门请来。

「尊贵的沙门,请问您跟我的象王说了什么?它自从见了您之后,就闷闷不乐、不再饮食。」国王着急地问着。

「我只与它说我与你过去都有罪业,并没有多说别的。」沙门回答说。

沙门并向国王说明他与大象过去的因缘,国王听了以后,深深体会到因果报应,果然丝毫不爽。后来就流传着这么一首偈:「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璎珞。」
作者: 2012213469    时间: 2014-12-12 21:42     标题: 五百菩萨的大愿

过去旷野菩萨化身为鬼,散脂菩萨化身为鹿,慧炬菩萨化身为猕猴,离爱菩萨化身为羚羊,尽漏菩萨化身为鹅王,一共有五百名菩萨都各自化身为种种飞禽走兽的模样,而且他们的身体都发出智慧的光彩。每一菩萨都举起一盏明灯,让灯光高高照着,照亮整个天地,因为五百菩萨都要去供养各地的佛。

疑心菩萨见到五百位菩萨变成各种模样,便问旷野菩萨说:

「你们为什么要变成这种样子去供养十方佛呢?」

旷野菩萨说:「因为在过去九十九劫时,有一位佛叫毗婆尸。当时我与这五百位菩萨都是同一父母生下的亲兄弟,我们受持五戒,行善助人,一同供养尸弃佛、毗舍浮佛、鸠留孙辟等诸佛。那时敬脂菩萨在尸弃佛等佛面前立下誓言说:

『希望我来世化作鬼神的模样,教化因贫穷而行恶事的芸芸众生。就算有什么凶神恶煞,我也要为他讲三乘之法,帮助他得到解脱,然后成就菩提道。』

还有一万二千多名鬼王对这个世界发下重大的誓愿:

『我们要调伏一一切众生,使他们敬法求道,投生善趣,并超脱轮回苦海。如果有恶鬼毁坏正法,我们一定前去降伏。因此,我们变成这样的鬼身,来调伏刚强众生,令他们皈依正法,修学佛道,发愿成佛。』」

旷野菩萨看着疑心菩萨继续说:「我现在变成鬼怪,是为了人间一切众生。我有金刚咒语,可以使一切恶鬼不能加害众生。如婆罗门、剎帝利、吠舍、首陀罗四等种姓的人,远离行恶之心,也可以使所有鸟虫禽兽生出善心,不做恶事,远离一切恶行和恐怖、惧怕。

我发下大誓愿要引导众生,念这段金刚法咒令,使一切众生不做邪恶的行径,所以现在化身为鬼怪,以实行我立下的誓愿。」
作者: 2012213469    时间: 2014-12-12 21:45     标题: 太虚法师的潮音草舍诗存

大家来找找那些是和归元寺有关的?
登太白山呈八指头陀(丙午)

  巍巍一太白,独冠万山雄!云压金峨白,霞蒸玉几红;
  松杉青掩映,岩石碧玲珑。苦行感星宿,深林涌梵宫;
  钟声流远籁,花雨散遥空。大法宏临济,单传继少崧;
  甬中称佛地,宇内仰禅宗。棒喝谁能会,诸方拜下风。

  游玲珑岩

  危峰插半空,岩石峙玲珑;烟树迷春洞,云林送晚钟;
  鹿鸣青巘外,猿啸翠微中:一段天然境,优游兴不穷。

  雨后同八指头陀作

  雨过秋山净,寒生夜月微;老禅从定起,浑欲著棉衣。

  圆瑛禅兄由天童寄咏梅诗至和韵答之

  寒月照禅床,清辉冷袭裳;溪声流日夜,梅萼绽风霜;
  未睹三分白,先闻一段香。禅心澹无著,消息露堂堂。

  次八指头陀闻江北水灾韵

  客自江北来,未言泪先垂,为述灾荒状,惨然异恒时。
  斗金易斗粟,一粟一珠玑;眼看秋收至,聊以慰衷私。
  波臣复为虐,横流淹没之;舍宅皆无存,飘泊失所栖。
  一片渺茫里,四顾绝烟炊;哀哀怀中孩,号号向母啼,
  哭声震天地,死生悲别离!死者葬鱼鳖,生者熬寒饥;
  贸男并鬻女,博得升斗赀;隔日粮又尽,空肠转若雷。
  辗转殒沟壑,谁为掩其尸?髑髅弃荒野,只供禽兽肥。
  斯民亦何辜?上天胡不慈?我悯饥馑苦,欲化稻梁施!
  嗟兹众苦宅,满目皆疮痍,未能出三界,低徊空自悲!

  山楼晓望

  危楼插半空,倚眺最高峰,树锁朝烟碧,山含旭日红。

  松径闻钟

  禅关五里植青松,远寺朦胧薄雾封;独有耳根无隔阂,又闻送到一声钟。

  即 事

  鸠唤庭前鹊噪林,问谁算得定阴晴?只看太白峰头上,已积浮云数丈深。

  入太白山口占

  青松万树锁禅关,迷径樵夫入未还;修到白云知几世,寻常出没不离山。

  度夏天童寺

  入夏苦炎郁,安禅太白峰。悬崖千丈瀑,空谷一声钟。
  静夜宜明月,芳邻是古松;寻源临绝巘,洗钵一惊龙。

  和昱山岩居韵(丁未)

  深宵定起欲三更,独坐蒲团对月明,最爱石窗虚不掩,清光寒映佛前灯。

  和八指头陀月夜泛太湖

  乘兴携禅侣,扁舟泛太湖;潮痕平两岸,水势汇三吴;
  月皓沙弥净,风恬浪不粗;扣舷聊自咏,此乐世间无。

  和圆瑛禅兄返闽韵

  为感秋空雁字横,十年游倦赋归程;应怜听惯他乡语,反觉惊闻故土声。
  遨游不复计春秋,静夜回思往事悠;赢得半肩诗卷返,甬江重取木杯浮。
  两岸芦花照眼秋,孤猿长啸韵悠悠,江枫摇落苹蘩白,夜泊扁舟古渡头。
  海涛怒作涌崟峦,万顷苍茫眼界宽,鹭岛虎溪名胜迹,诗痕披当画图看。

  秋雨与昱山作

  雕寥九月秋,惆怅霏霏雨;萧瑟暮林寒,蓬茸荒草腐;
  伤将佛日蒙,思揭魔云睹;耹彼滴无停,恼人心最苦。

  重九登高与池莲昱山同作

  识得苍狗幻,浮生诚如寄,忽忽光阴几,童年耄易至。
  春冬秋夏四,时时物景异,重阳今已莅,佳节宁忍弃!
  且为引朋类,蹑屩破冥翠。霏霏寒叶坠,群山如醉睡;
  搜寻穷幽邃,空谷惊魑魅。行行岩岫次,各契烟霞志;
  嗟彼役名利,辜负逍遥地。

  读憨山梦游集

  寒月一轮天外堕,等闲把断死生条,混融法界空诸有,教义禅宗一杖挑。

  足成古句二首

  遁世翛然脱俗尘,优游惟与水云亲。心虚不慕朝中贵,道大宁忧钵内贫!
  千里关山两芒屐,半瓢风月一闲身;(古句)于徐自适烟霞性,往返天台雁宕频。
  汗漫九垓上,踽踽已忘秋。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
  (古句)裁云持衲补,渡海取杯浮。了却看山愿,天涯足迹周。

  秋杪书怀

  竹愈清臞人愈瘦,吟魂憔悴诗难就;阶砌寒蛩剧可怜,呜咽犹自鸣宵昼。
  忆昔艳春候,芳草成茵铺锦绣;
  炎炎盛夏时,手摘芙蕖香满袖,秋来灵岩攀,古桂野菊开岩岫;
  而今一一凋零尽,回首不禁生感叹!

  忽闻山鬼在旁揶揄笑,嗤君徒探三藏妙,幻境尚未知,焉能窥玄奥?
  不见云:万法咸从妄识熏,变成种种颠倒相,阴阳迁流寒暑分,
  一切形声无非自心之影响,是以譬之干城兼镜象,
  达者于此不追想。
  吾闻其言确且切,冷地回思思亦绝,吁嗟乎!
  物理荣与枯,心外原是无;迷头认影枉为境界风所驱。
  莫更道木樨秋香,芙蓉冬妍!请观天上月,今年何减昔年圆?

  自题小影

  十分相似幻耶真?普印千江月一轮。我不是渠渠即我,身离于影影同身。
  几时剃染成僧相?何处丹青著色尘?万法了知皆意象,不妨呼作假名人。

  和圆瑛兄闽海舟次韵

  偏觉月光今夜清,披襟小立嫩寒生。参差两岸荻芦白,灼烁一江星斗明;
  笛里离愁吹不尽,舟中浅睡梦难成。每逢客路频思返,返得家乡更悄情。

  读六祖坛经

  漫道卢能不识丁,坛经最著祖门庭,讲堂妙释风幡诤,终古光辉丽日星。

  寄陆镇亭翰林用圆瑛兄韵

  欣从笺锦挹清光,绮似云霞冷似霜;儒雅风流近寥落,唯公诗卷发奇香!
  笔管城髡砚积灰,吟怀今被好诗催;学他贾岛骑驴背,一手为敲一手推。

  偶 成

  灰飞葭管又将春,学道依稀未识真;唯佛能知因念佛,无尘可出始超尘。
  梦中悟梦重迷梦,身外非身恰是身;渐已当前无一物,白云空翠冷相亲。
  各有苍苍一块天,青岩冷抱白云眠;浮华我不怀荣辱,明月何须计缺圆!
  山里寻山山合笑,影中顾影影相怜;虚空突出金刚眼,觉后空空无大千。

  晓 行

  出门犹自问西东,笑我无端入路中,隔岸芦花飞欲尽,朝霞引著一轮红。

  初晴即景

  浮云散尽见峰峦,暖坐蒲团任意观,竹翠松青无限景,谁能收拾上毫端!

  冬暮舟过九折岩

  一舸冲波上,行经九折岩;篙头三尺湿,峰髻一轮衔。
  微韵生寒溜,斜风横片帆;蒹葭盈两岸,望似白云缄。

  舟中莫夜

  滴残更漏梦阑珊,两岸乌啼入耳酸;起看繁霜白蓬背,冷冷水逼一灯寒。

  舟过汶溪

  野航过我此三回,已是薰风欲放梅;文种宅知何处是?武陵溪色费疑猜。
  一湾水入山中去,两岸山移水底来;转忆前番秋夜好,芦花映著月明开。

  清溪晚眺

  山臞皆露骨,水冷欲生皮;叉手风前立,婆娑战不支。

  和云泉慨世诗(戊申)

  世乱乘桴浮海游,几年鸿爪九垓周。临风一洒忧时泪,吐气将为泽国湫;
  宝剑腾辉无限意,金瓯欲缺不胜愁;图南未展垂天翼,惆怅茫茫五大洲!

  即 事

  今早雨还今晚晴,凉阶唧唧乱虫声,秋云淡白山青紫,且坐溪头看月生。

  舟中即景

  猎猎风声两岸芦,碧溪清浅一舟孤,斜阳影里枫千树,半幅秋山好画图。

  闻 蛩

  寒月一窗初有光,孤灯冷对坐昏黄,短吟长啸总无赖,愁听秋蛩鸣两廊。

  深 夜

  独坐寒宵尽,寒宵忽已深,一灯冷相对,惆怅去来今。

  秋 晓

  簌簌风生北,曈曈日出东,空庭闻木落,秋老寂寥中。

  送 别

  大江秋老雨丝丝,偏是别离逢此时!看到渺茫云水阔,征帆几片顺风吹。

  中 秋

  一生能有几中秋!应对月明捐尽愁;数点残云断不续,碧天无际望悠悠。

  答惠敏

  望断吴山一发青,诗筒遥寄若为情;教人最是销魂处,寒雁月明三两声。

  秋菊和僧度韵

  但向霜篱敦晚节,不同桃李斗容姿;后雕岂独推松柏,木落林空乍放时。

  游虎丘与吴中友人同作

  踏遍山隈又水隈,梅应笑我鹤应猜。虚空世界浑无住,领袖文章不易才。
  天女散花何处室?生公点石此间台。而今一觉繁华梦,惨澹斜阳照古槐。

  寓甬江东用前韵答吴中诸友

  遁迹安然不自猜,禅关近筑甬江隈,遥望日落登高阁,为看潮生独上台。
  唯是我人能爱我,是真才子解怜才;得君俊逸清新句,月下沉吟倚古槐。

  偕惠敏善亮游鸡鸣寺(己酉)

  春风弄衣袂,得得一登临,龙种欲何觅,鸡鸣且共寻。
  台城一悲古,世界几回今;不见月湖月,惟闻流水音。

  扫叶楼题壁

  莽莽神州此一楼,凭栏须是最高头。三山隐约窥天外,万里苍茫入眼悠;
  牛斗已无王气射,禹畴空有乱云浮。登临恍读伤心史,遥对莫愁无限愁!

  秋江晚眺

  江上一为眺,江干争渡喧;日沉帆倒影,潮落岸留痕;
  枫老丹霞映,波晴白雪翻。薄寒忆归去,灯火见前村。

  寿八指头陀六十

  几经吟座拜翩翩,染得衣香久更鲜。黄面老今年六十,白毫光满界三千,
  偶从禅意得诗趣,不住中流况两边!八指名成寿无极,恒河沙数未能诠!

  清溪晓坐(庚戌)

  一片迷离断后魂,可怜欲觅已无痕;心香缕缕难为价,识浪微微别有源。
  度世偏宜成石佛,前身应是侍祇园。根尘恰似空华歇,独向清溪听晓猿。

  偕栖云由沪赴粤舟次

  九死痴魂还作梦,一生知己不多人(借句)。岂无大泽名山隐?何事轻尘软浪亲!
  幻海飘蓬余结习,乱云笼月见精神。赍将万斛明珠泪,槁立斜阳独笑颦。

  长寿寺为羊城巨刹今没为市廛遗趾犹有可辨赋此志感

  可怜烟绿尘红市,旧是谈空说有场;长寿不堪成短命,几回经此涕淋浪!

  羊城光孝寺六祖发塔及风幡堂在焉今大半沦为茶酒之肆怆然有作

  风幡非动镜非台,一物都无是本来;五叶灵花开已萎,谁能培此旧根荄?

  赠 别

  悠悠一遥别,落落两无言;不向江干送,怕闻江上猿。

  和毋楚愚金陵怀古

  不堪回首大江东,霸业空余气尚雄;千古废兴归野哭,九州吹息尽雌风。
  腥膻未许灵波涤,天地终遭毒雾蒙;一片河山残照里,好看无奈不禁红!

  白云山能仁寺小憩

  花木蔚然处,禅房空气清。闲闲疏影动,脉脉嫩香生;
  弥喜岚光净,微闻流水声。此间信幽绝,小憩足怡情。

  安期岩听雨

  微雨蒙蒙湿石楼,坐听岩溜泣神州;无端百感茫茫集,苦语哀思不自休。

  登白云寺楼题壁

  一楼大有苍茫意,万树高参蔚蓝天;此是白云最深处,狂吟惊起老僧眠。

  和哭庵居士见赠原韵二首

  太虚如太虚,那怕白云掩?太虚如太虚,岂畏红尘染?
  青山宜白云,重重为之掩;红尘飞不到,何处得相染?

  随易哭庵汪澹宁盛芰舲金芝轩周检斋张伯纯于明若诸公游郑仙岩

  再叠前韵

  青山遥相映,白云低相掩;行过岩缝间,衣上苍苔染。

  登鹤舒台

  一自成仙去,名山鹤有台。白云迎客掩,丹桂傍岩开;
  铸此灵奇境,应穷造化才。一亭秋寂寂,煮茗共倾杯。

  戴君蔼天为卜葬地至双溪赋赠

  粤海仰乔木,空山幸识荆!林楸奇气郁,丛桂妙香迎;
  清浅双溪水,潺湲万古声。斜阳澹秋草,何处卜佳城?

  归双溪寺

  鹃泣山中月,龙蟠天上池;游当秋寂寂,归合夜迟迟,
  岩石坐忘世,溪云吟入诗;寒蛩苦呜咽,应亦为悲时。

  和秋澄重宿双溪寺韵

  翛然重向此徘徊,诗兴游怀两未颓。溪水潺湲流似故,山林葱郁气佳哉!
  百年陈梦三生石,一片斜阳万古怀;料得秋风凭眺里,白云黄叶总成堆。

  宿景泰寺(智药三藏开山)

  如此长风未可乘,只宜高卧白云层;霜钟韵破深宵梦,石壁光生古佛灯;
  晓色寒凝千叠翠,月明曾照六朝僧。他年纵有卢行者,手植菩提愧未能。

  卢祖梅庵

  不见梅花影,萧萧叶落亭;鸟归飞更疾,山睡看还青;
  宿雨欺残菊,灵风度古馨;袈裟一角地,四顾独惺惺。

  舟过羚羊峡

  峡入羚羊若管窥,舟吞摩竭费猜疑。平平过去初无险,细细端详亦大奇。
  两岸芙蓉青绰约,一江缃绮碧参差。看山要有看山眼,彻骨还须不损皮。

  鼎湖莲洞

  窈窕莲花洞,溪声静里听。峰晴云暮白,地暖草冬青;
  积翠侵衣冷,回飙带虎腥。凭栏默然坐,无语对山灵。

  白云山讲经(辛亥)

  渐到云深处,微温霭晓暾;峰高积寒翠,松老露奇根。
  色相皆空相,无门即是门;钟声生灭里,溪水自潺湲。

  安期岩访梅

  向阳才见数枝开,便把春光漏泄来,得气独先天地物,托根深在水云隈。
  冰饥玉骨花魂瘦,冷月尖风鹤梦回。忽忆西湖林处士,吟肩寒耸几低徊。

  慰盛侯季莹哭弟

  不堪交臂已非故,可奈回头岁又新!容易光阴客中过,最难兄弟老相亲!
  寻常啼笑纷哀乐,渐觉悲欢隔梦尘;且共忘情游物外,眼前惜取白云春。

  邀汪公莘伯游白云山叠前韵

  桂香犹记染衣巾,又见寒梅照眼新。高士倦抛青史卧,野人闲与白云亲,
  乾坤梦里惊棋局,涕泪樽前洒麴尘;溪上好花开恰半,且来同赏早迟春。

  答僧度感怀

  翩翩散去怜飞鸟,落落相看惜晓星;闲狎白鸥忘岁月,遥观红日浴沧溟。
  无心石女春难动,入梦金仙睡欲醒;莫向色声边上觅,性天风月本无形。

  明月闲叙

  瘦月缘山上,寒蛩伏草鸣,暗香窗外满,虚白室中生;
  坐久衣微冷,谈深语倍清,轻风飒然至,天籁杂吟声。

  摩星岭晚眺

  万仞峰巅独啸吟,余音散入海潮音。寸心渐共孤云远,只手舒援大陆沉。
  陌上人都归日落,天涯客不畏风侵。班班点点翔空际,莫辨山禽与水禽。

  春日漫兴答哲迹

  夕阳红褪近黄昏,远远青山淡淡痕;细草芊绵霁春色,和风骀荡养花魂。
  临流漫动匿王感,听鸟休因望帝冤;闲恨闲愁自朝暮,暂能欢乐且忘言。

  赠濠隐七律五古各一首

  溪声落落无今古,山色悠悠自旧新;蒙叟道穷天地閟,坡公心与物民亲。
  精魂各有三生石,世界谁怜一聚尘!独抱杞忧濠上隐,浑忘花月满帘春。
  粤山绕珠江,碧螺缠银练,映作琉璃色,画出芙蓉面。玲珑安期岩,
  莽苍越王甸,鹤舒昔曾登,双溪乍相见,分明旧精魂,重向石上现。
  吟心与禅心,浑然成一片;秋高又春深,往来愿忘倦!

  偶成柬冰弦

  乾坤白茫茫,古今青蒙蒙,光明聚千里,风云舞万能。
  艳艳荧荧春桃李,凄凄清清秋芙蓉,黑自为乌白为鹄,曲自为棘直为松;
  平等社会一群蚁,专制帝国一窠蜂;经纶世界怜巧蛛,肥遁皋泽悲寒蛩。
  物各有知能,物各有蔽封,腕上慧剑皆现成,罗网重重当决冲。

  速梁节庵江霞公游白云山

  乾坤可爱是仙才,涧畔青蒲掩绿苔;三岛十洲渺何处?莲花台对鹤舒台。
  山上白云轻似絮,溪边青草净如茵,春光不独晴时好,细雨微风亦可人。
  叠嶂层峦澹碧环,满山花正半开间,十分春色全留住,寄语坡公且往还!

  读哭庵丁戊集和醇韵二首

  四海名花酿酒醇,修罗一饮醉千春。冷云尽化缠绵雨,酣梦偏多涕泪人。
  山外溪流有清浊,瓶中粟米杂新陈。支离破碎逢今日,欲率天民作地民。

  乾坤一榼酒清醇,万古千今醉里春。卓尔立时浑有物,块然忘后更无人。
  风云日月天仍丽,礼乐诗书迹尽陈;沧海桑田经百变,应怜犹是葛天民。

  春晓雨晴

  万壑烟岚霭晓窗,四山晴黛锁珠江,微风吹绉池塘水,脉脉春寒未易降。
  树树叶藏啼鸟绿,山山花放杜鹃红;白云不锁东西路,付与游人自在通。

  赠雁峰柏师

  造化洪炉多神奇,不拘一格铸人才,擎头戴角英灵汉,法界游戏时往来。
  天上群星拱北极,山川佳气汇南台,七十二峰各雄杰,雁峰实为五峰魁。
  闻道雁峰寿佛寺,异迹尤称世所稀。寿佛乃是彬州产,一登衡霍心地开,
  自性宝藏用不竭,神功圣德般般齐。一旦因缘时节至,潜辉幽光扬太微,
  金刚倒作金刚垞,楖标横担头不回。东州全州无定踪,彼岸此岸两俱离,
  一去全州尤奇绝,河流能塞山能移!消息悠悠迄今日,五百再来应符期。
  乃有柏公天人师,生禀岩岩超世姿,唯兹法运浸衰日,披裟笑挽颓波颓。
  重为山灵增颜色,纪物志事征歌诗,兴怀前贤启后贤,恢恢鸿业振古垂!

  和柏公原韵

  寿佛宗风自一家,名山胜事总堪夸!月台望塔玲珑远,烟雨弥空罨?罒画遮;
  春满潇湘长青草,日生沧海吐红霞。衡峰七二饶佳趣,宛似芙蓉朵朵花。

  次易实甫昌华小榭题壁韵

  破浪乘风百粤游,白云深处小勾留;廿年尘世愁无限,此日新愁倍旧愁。
  高山流水吟长短,红日白云空去来,贸贸一春无好意,欢颜暂为读书开。
  酒人颜色半红酡,大野高原夕照多,如此江山且歌哭,料应无奈落花何!

  读屈贾列传

  天生天杀大难才,珠璧相投竟见猜!洒尽伤今怀古泪,后人还为后人哀。
  我畏多才甚不才,不才能免世惊猜,灵均灭没长沙夭,造物生才大可哀!

  杂 感

  孤怀欲伴苍松老,举世唯宜白眼看;占得湖山供啸傲,瓦甃不易水晶盘。
  书剑聚成千古泪,英雄都化两间尘。从今删却闲愁恨,卧看荒荒大陆沦。
  孤吟断送春三月,万事都归梦一场;护取璧间双宝剑,休教黑夜露光芒。
  月影波光两不侵,五湖烟水寄闲吟,松魂鹤梦浑无著,剩有悠悠独往心。

  答邓尔雅

  日月抛人急,风云入世深,江河空浩渺,山岳自??嵚。
  佛性不生灭,英雄几古今!为怜天亦老,应有杞忧心。

  游海幢寺

  法幢何峻伟?高出海云颠。雨滴林间翠,晴凝江上烟;
  奔腾慕龙象,飞跃羡鱼鸢。太息成寥落,人天两黯然!

  移居江西别墅

  数级石通仙馆阁,一泓泉拟小蓬瀛,斜风急雨初晴后,坐纳新凉水上亭。

  笑似焦鹩占一枝,大难身世费支持;只怜得共神仙住,苦雨凄风也自宜。

  漫 感

  微风细雨酿余寒,花落春归路未干;偶共片云江上驻,最宜圆日海中看。
  浮生岁月蹉跎易,如此乾坤进退难!寄语鲁人休也便,一般蕉鹿梦须残。

  月夜不寐叠前韵寄汪公笃甫

  雨时犹带一分寒,炎夏方长未易残。远客偏多愁里感,故乡只在梦中看!
  年来却为嘤咛误,此际真成去住难。别有忧思眠不稳,非关月影上阑干。
  人间溽暑又严寒,易葛移裘总觉难。剑作龙吟亦徒尔,梦如螺旋未能残。
  一天星斗明明见,满地胭脂默默看;万种愁怀谁遣得,晓猿啼彻大江干!

  题景吾所作屈原泽畔行吟图

  萧瑟湘波憔悴人,焄蒿凄怆二千春,由来造化难天问,何事哀吟叹不辰!
  浮生宜狷亦宜狂,怕读离骚末后章;泽畔于今复何有!秋风衰草澹斜阳。

  崖门吊古用陈独漉原韵

  斜风横雨不胜吹,沉碎河山万古悲。乔木蟠龙思故土,落花啼鸟怆空祠;
  甘心衔石同精卫,忍死餐薇孰伯夷!夜夜怒涛惊拍岸,停舟垂泪独寻碑。

  粤友言别

  说别真成别,言归今始归。无端来复去,不识是耶非!
  岁月身如掷,风云手懒挥;千峰万峰顶,长啸一沾衣。

  普陀怀冯君木居士和原韵

  平生弈弈飞动意,欲决沧海回横流;忽逢慷慨悲歌士,各有沉沦破碎忧。
  力弱难援天下溺,心孤遑恤众人仇。别来思子不可见,望断苍茫云尽头!

  般若精舍与湛庵昱山同作

  不入尘劳境不融,圣贤仙佛一般空。高天广地微茫里,万古千今梦幻中;
  心镜虚明非拒物,耳根圆彻不妨聋。欲凭海水为喉舌,吐抱倾怀一折衷。

  功到洪炉点雪融,矫然鸾凤翅摩空!青山不逐浮云变,群象虚涵碧海中。
  如此波涛喧宇宙,要凭霹雳振顽聋!慧光不返娑婆照,谁慰殷殷古佛衷!

  酬印光法师

  日月回互照,虚空映还掩,有时风浪浪,有时云黯黯;
  万象恣妍丑,当处绝尘点;虽有春秋笔,亦难施褒贬。
  余霞散成绮,虚空忽縇染,恰恰红尘漠,恰恰青天湛,
  悠然出岫云,无心自舒敛。泰山未尝增,秋毫未尝减。

  闻锡麟了公述因

  佛身集无尽,证入法华禅;闻性声常住,灵山会俨然。
  弥陀离念得,极乐自心圆;何必破颜笑!袈裟夸独传。

  续昱山千步沙晚眺诗七韵

  夏日携知己,行行千步沙。凉飔动衣角,人影落涛花,此乐真无极!
  山高水更赊。奇峰疑叠浪,松老布重杈;境胜浑忘俗,泉清可煮茶。
  梵宫疑远翠,绿树映流霞;遥指浓阴处,疏钟古佛家。
  日临波似锦,风到水如纱。丛柏参天立,林楸夹道遮。
  (昱山)忘情狎鸥鸟,杜口拟毗耶,不识青牛气,羞乘白鹿车。
  为天忧老大,与海斗豪奢。神理薪传火,玄机兔脱罝。
  江山恣游眺,瓶钵足生涯。漫索枯肠句,当弹却手琶。
  迟迟一来去,归路夕阳斜。

  寓锡麟禅院自题所居楼曰万绿轩系之以诗

  万绿悠扬翠霭空,嫩黄几上列群峰;阴浓昼静浑无事,抱膝长吟乐此中。
  葱笼佳气袅晴空,深碧池塘浅黛峰,月满帘栊花满树,此身疑在翠屏中。

  次韵答黄鹄山人

  数载愁颜一旦开,千年重见远公才。堂皇几坐菩提树,谈笑曾登般若台;
  高蹈还殷入廛愿,前身应是净居来!自惭羽弱飞无力,洙泗颓波挽未回。(昔憨山以曹溪喻洙泗)
  入廛垂手几秋春,阅世双眸久更新。诸佛不离生死际,满街都是圣贤人。
  六传正法只衣钵,

  百丈清规及米薪。应是莲花淤泥里,在尘不染倍情真。
  未能相喻不言言,默尔潜消万劫冤;举世方随云变幻,几人深见道根源!
  微茫浅雾笼新月,黯澹斜阳照古原;祸极天心犹未悔,沉沉大陆待谁援!
  中原破碎复支离,不幸人生值此时!灵运中年感哀乐,东坡老笔杂欢悲。
  阴成绿叶嗟无及,丝尽春蚕不自知;猿鹤沙虫凭变化,伴君黄鹄且吟诗。

  招宝山望海

  海天此雄镇,风浪拍山高,浩荡一楼古,登临万虑抛。
  峦光横户牖,云影卧波涛;脉脉斜阳里,微闻钟磬敲。

  太白颂八指

  德本多生植,禅风一世高;性须缘起尽,心肯有情抛;
  愿力超侪辈,慈怀靖怒涛。高吟起沉寂,松下细推敲。

  寓爱俪圆与白慧同作

  南风愠解百忧襟,品石评花喜莫禁。浊世不期逢净土,尘中何幸获知心!
  清游细赏名园胜,小住同为击钵吟。无限情怀谁遣得,空山流水怕闻琴。
  林泉只合涤烦襟,何事临风悲不禁!万树蝉声身世感,一园秋色古今心。
  诗成白璧难为价,肠断青山独苦吟。邈矣中郎不复见,谁从焦尾识奇琴!
  碧沼青林惬素襟,孤怀渺渺意何禁!江山不尽苍生泪,岩壑弥伤赤子心。
  荷盖潇潇来夜雨,桐阴寂寂寄秋吟;乾坤落寞人天老,入世当弹霹雳琴。
  涕泪纵横百衲襟,英雄气沮最难禁!不存佛见况生见?强说禅心胜侠心。
  檐溜有声添客感,松涛无限作龙吟。成亏何与漆园事,苦为昭文论鼓琴。

  爱俪园闲步

  竹猗猗外草茸茸,水榭风楼几叠重;更喜清音慰寥寂,蝉声浓似树阴浓。

  爱俪园赠别白慧

  竹木参差路易迷,柳依依外草萋萋。逢君却喜秋风健,似我真宜陋巷栖。
  玄理偶于无得得,物论须是不齐齐。天涯异日重回首,应忆轻鸿爪雪泥。

  赠小隐(即乌目山僧宗仰)

  万卷图书万叠山,抗心千古绝援攀;人天各有苍茫感,凄断秋声暮色间。
  风云出入未苍颜,壮志曾窥豹一斑;怀抱古今谁尽得,南阳高卧自闲闲。

  天童秋晴晚步

  秋苍暮翠掠衣寒,满地虫声各楚酸,积雨新晴云尚乱,石桥小立听飞湍。

  随侍天童八指和尚将有联全国佛徒北请护教之行

  秋雨初晴佳气增,松阴三里侍陪曾。携将太白山头月,要续玄黄佛性灯;
  法运能回凭大愿,枫宸得达幸中兴!澄清局定归来日,高卧青云第几层。

  重至西方寺赠昱山

  往返何憧憧?离合何匆匆?等闲一为别,等闲又相逢。
  忆曾与子此阅经,联吟夜守孤灯青,那堪南北东西后,钵囊书箧仍飘零!
  几年嬴得发种种,胸翅复刺愧且悚,德未加修业未进,此外宁足较轻重!

  坐破蒲团浪费草,研穷三藏空数宝,肮脏人寰潦倒频,人心何心犹羡早?
  惟君皭然出尘滓,物外逍遥清且奇,碧梧玉溪高士魂,寒松瘦竹幽人姿!
  相向话旧两缱绻,不觉夕阳红一线;枫林遥映疑桃花,疑及桃花羞人面。
  吁嗟乎!虚空奚故有天地?天地生人复何意?孰主张是孰纲维?颠之倒之毋乃戏!

  赠湛庵归普陀

  又泛轻舟去水汀,秋风聚散怅浮萍!林峦薄暮烟微紫,蟋蟀征宵草尚青;
  海国应怜人窈窕,天涯怕看月娉婷。此行遮莫增离思,珍重黄花晚节馨!

  重游慈邑观音寺

  林峦却喜此幽深,两度来游兴不禁。万木萧森余态好,九秋风雨峭寒侵。
  遥闻汉水繁生杀,(乍闻武昌起义)只盼中原早起沉。笑我人天忘管带,隐山未解辨薇吟。

  秋夜对月

  蟾光澹澹抹阑干,风露凄清秋水寒;独木赵州桥一座,度驴容易度人难。

  秋 菊

  木叶下茫茫,秋篱菊始黄。孤标傲群卉,劲节耐繁霜;
  桃李羞同艳,芳菲冷自香;西风飒寒袂,幽赏又残阳。

  怀澹宁道丈(传闻弃官入罗浮)

  寂历幽扉镇日扃,天痕薄暮压檐青;三杯白酒忘身世,一卷黄庭养性灵;
  秋月满轩吟菊颂,春风半席检茶经。(借联)料应太息人间世,自鼓瑶琴只自听!

  同锡麟了公报恩自公访赭山心恺长老

  古寺禅林曲径通,偶随飞锡入云中,松篁薄暮深深翠,木叶经秋澹澹红。
  倍觉山明兼水秀,转因天巧施人工。品题不少名流笔,高旷遥追怀葛风。
  钟声悠邈隔林通,寺在深苍密翠中。水自土中流出赭,霞飞天末晚来红。
  人间此地高禅隐,海内同称书法工。鸟语啁啾杂清梵,匡庐莲社有遗风。

  养痾宁波观音寺

  遍觅身相不可得,知谁痛痒养谁痾?四蛇忽尔争专制,一箧骚然失共和。
  我佛多情谈般若,众生不觉病维摩;观音枉有圆通耳,无奈人间瞆瞆何!

  寄君木居士用前度韵

  吾喙三尺天难诉,零涕空溢寒江流;幽抱不关谢尘事,苦茶无力解奇忧。
  腐骨何妨齐舜跖,文心容易铸恩仇。丈夫存想应空阔,那许青丝坐络头?

  钓鱼台访古

  空闻钓鱼台,烟没不可见;寒江呜咽中,独立深缱绻。

  漂母祠怀古

  淮阴落魄孤穷日,胯下归来黯断魂;漂母一双千古眼,独从寒苦识王孙。

  咏淮关篆香楼木本玉兰花次淮关道程商霖韵

  渺渺清淮此一楼,神州在望巩金瓯。(时淮城方光复)甘棠自是多遗爱,勤政偏能作雅游;
  载酒看花饶逸兴,佩兰纫蕙忆前修。我来恰喜方含蕊,空际纷纷香雪浮。

  驻将玉貌千年好,应较璚花一现强。叶叶皆成青色宝,枝枝齐放白毫光,
  春深往往香如海,夜静溶溶月满廊。风雪来游寒正酷,待时无限惜芬芳。

  淮江舟次

  夕照乘明月,悠悠一舸过。茅庐如比栉,土屋满长河。
  流水江南活,平原淮北多。此行未辜负,得句且吟哦。

  车经龙华站口占(壬子)

  桃花如海向人红,便欲和车住此中;机笛一声飞似去,最怜回首已朦胧。

  登平湖报本寺塔

  夏日携胜友,清游破寂寥。数峰横远近,一塔耸云霄。
  高览穷天地,幽居绝叫嚣。微吟入神理,胸次自萧萧。

  当湖泛舟(湖心有瀛洲书院)

  扁舟划破湖如镜,共向瀛洲觅胜来,堤柳临风不禁舞,池莲含蕊待时开;
  远山隐约登楼见,近水容与绕院回。游兴吟怀俱不浅,留连相与久徘徊。

  甬江重晤会泉禅友

  一世风云舞万龙,甬江何幸故知逢!年来纵脱真无状,陡忆森森太白松。

  赴鄞西接待寺访圆瑛兄途次

  春色欲归归亦得,我心如醉醉无依;垂杨堤上绿千里,桃树枝头红已稀。

  别 聊 叟

  漫从离合动悲欢,境变情真兴未阑;独抱孤怀不求诉,经多奇险转忘难。
  聊将怆恻缠绵意,强作疏闲放达观。他日入山重有约,与君同当梦痕看。

  怀故人诗八首

  湛庵禅长

  去年于此日,白华一笑逢,狂名昔曾识,清谊便相浓。
  肝胆有如镜,合离无定踪;颇能略形迹,令我思俞钟。


  明微论师

  孤光瞩玄閟,高蹈自奇矜;爱我意偏挚,真理期共寻。
  也怜今日事,有负故人心!那得清溪上,重披明月襟。

  琴志楼主

  一世惊才大,千山共壮游。鲁连高蹈海,王粲感登楼。
  瓜却明州暑,诗吟粤秀秋;匡庐有精舍,归隐与谁俦?

  丰城剑人

  诗心秋水澹,剑气暮虹飞。元咏冥神理,高怀慕采薇。
  书藏星宿海,香染芰荷衣。忆昔凭将护,温存意入微。

  澹宁道丈

  吟髭清可数,仙骨几生修?异地隆乡谊,珠江厌宦游;
  忘情参太上,有梦入罗浮。应与梅庵李,同为第一流!

  君木居士

  最怜乍相见,深谈不觉多;热情溢颜色,奇语入诗歌。
  论世余忧愤,交人慎涅磨。迢迢一问讯,消息近如何?

  心薇画哲

  妙画寓至理,华严悟法门;独从色尘界,深究道根源。
  救世心殊苦,平民说永存,横流汨天地,凭与息奔腾。

  尚同文侠

  不是圣贤死,那得盗贼止!我意尚无为,唯君同所喜。
  别来一年余,精神常注此。大地无町畦,何妨隔千里!

  宿舟中和张天放韵

  豪气雄怀渐已无,只余吟思满江湖。卧看天上走星月,默识生前旧路途。
  狂圣说兴情易伪,东西人倒醉难扶。可怜今后益寥落,不见屠沽有丈夫。

  题 壶

  垂天有翼壮南图,高举还须积息扶;好把风云珍重待,冰心如月贮银壶。

  秋夜枯坐

  四壁秋蛩渐有声,小楼寒气袭衣生,神酸意楚浑无赖,苦茗盈杯独自倾。

  偕铁岩暮抵越城

  秋水澹摇千里碧,暮山遥逼一城青;扁舟破浪浮来远,良友欢谐笑未停。
  非有古怀探禹穴,更无褉事集兰亭;但将慷慨悲歌意,偶向黄垆寄独醒。

  心丧八指头陀二绝

  相随学道白云层,棒喝当头领受曾;从此更无师我者,小窗垂泣泪如绳。
  万树梅花竟埋骨,一轮明月孰传心?遗诗自足流千古,翠冷香寒忆苦吟。

  嘉善东园张天放同坐

  武水古名地,文明昔所称。深谈有同调,小住雅相应。
  晓日融残雪,寒塘解薄冰;东园闲向暖,恍若梦游曾。

  岁 除

  千秋万古除俱尽,咄咄今宵岁又除。只不乾坤之道息,偕亡物我以心虚。
  生涯草草劳看镜,世界花花误读书。无语那堪窗渐白,冻梅浑欲向阳舒。

  春宵感事与玉皇式海同作(癸丑)

  崚崚怪石静如佛,点点春山淡欲无。漫道元龙有豪气,偏宜罔象得玄珠。
  潮流满地来新鬼,荆棘参天失古途。最是令人思不置,雪山深处一穷夫。
  从来般若原非有,最是贪嗔不可无。颠倒乾坤见魔力,总持凡圣此灵珠。
  图南漫作鲲鹏变,成佛当行鸟兽途。忽地横刀向天笑,万星今夜属狂夫!

  别江西光孝寺大桩

  暂得春申十日聚,别君竟去我何心!岂真离合有天意,欲遣悲欢成苦吟。
  护教殷勤见宏抱,容余疏放亦知音。此生未便相忘去,好共庐山面目寻。


  同吕重忧由沪赴杭与郁九龄陈稚兰泛西湖八首

  车中口占

  一片难寻干净土,同车幸托好良心,养痾剩有西湖好,山秀波明古到今。

  西湖孤山

  久羡孤山胜,蹉跎始一游。梅宜新月映,鹤共暮云收;
  啼鸟迎人立,清泉绕石流。高僧与高士,风韵此长留。(高僧指孤山圆师)

  由道村转唐庄

  唐庄幽秀道村新,都是未漓天趣真,湖水浅深山远近,凭临处处总宜人。
作者: 2012213469    时间: 2014-12-12 21:46     标题: 潮音草舍诗存(二)

游灵隐寺

  叶舟共登岸,乘兴恣幽寻。古寺潜灵隐,名山豁我襟。
  苍岩勒群象,一线透天心。骤雨来林际,溪声助小吟。

  三潭月影

  淋浪涕泪平生感,破碎湖山烈士坟;到此未能坐忘去,却从潭影玩天痕。

  雷峰塔

  吴越无王已千载,南朝遗迹尚纵横;岿然五级明妃塔,留得雷峰夕照明。

  岳 坟

  皇皇壮语轰天地,痛饮黄龙酒一杯,豪气到今莽飞动,岂徒庙貌供人哀!

  游湖心亭

  湖心亭外翠烟浮,千里何曾负此游!四面青山凭眺里,料应解尽重忧忧。

  偕杨一放王芝如杨紫林释却非泛舟游石屋

  稽山青蒙蒙,镜水碧悠悠;骤雨送新凉,云气同奔牛。
  乘兴携知己,适彼莽苍游。扁舟泛容与,款乃橹声柔。
  放浪形骸外,谈笑聊自由。石屋洵幽绝,遗迹供寻搜。
  寂寞安禅地,林翠拥佛楼。诸子皆彦俊,能先天下忧。
  社会本无性,习俗相沉浮;终当舍群扰,濯足沧海流!

  赠鄞东大善寺授济杜多

  如此宗风扫地时,衲僧何幸有吾师!闲从画里存天趣,(工绘关帝像)
  偶值禅余咏史诗。貌悴骨刚神自足,经行长坐老忘疲。
  蒲团一个红尘外,嗒尔知雄以守雌。


  叠前韵赠大善寺主识川

  绝技神拳噪一时,南洋多士慕从师。(曾授拳术南洋公学)
  羹君别具过人力,愧我空吟慨世诗!入定江天绝尘扰,随缘大善殚劳疲。
  当机杀活浑无事,垂老英雄剑未雌。

  题自真禅丈华严阁

  萧然斗室净无尘,光满琉璃月满轮。法界重重帝珠网,玄关寂寂谷神津;
  莲花经罢千声佛,菱镜台空万化身。夺境夺人浑不二,相逢语默总天真。

  颂扬州天宁寺主铭帘六十

  五陵佳气今犹昔,十丈琼花开又新。秋桂香中添鹤算,晓钟声里证莲因。
  华严此地曾初译,僧校当年忆最真。不信人间有消长,灵山原是四时春。

  微意兼赠穆穆斋

  物有俱生情,曰我爱我慢:我爱屈我慢,迁客悲鸿雁;我慢屈我爱,达人齐鹏鷃。
  茫茫宙合间,万象同诞幻,种识成瀑流,吾身尤大患;经世亲所尝,无往非破绽。
  长风翏翏中,飘堕莲花瓣,溷圊与绣茵,美恶何装扮?随分纳些些,往来绝追谏。
  青山笼浮云,渐亦幽间惯;嗒然我丧予,爱慢尽烹轘。徒劳明珠投,不为按剑盻。
  喙鸣天地合,随顺语谩谩;天地合喙鸣,莫逆视?月晏?月晏。

  访陆镇亭太史以诗文集见赠阅次依原韵书怀

  阅世只令双眼冷,孤吟肯共寸心违。都无可意奢遮物,剩有蒙头破纳衣。
  一壑松涛寒谡谡,万山云气晓微微。筑关坐断未来际,好与人间绝是非。

  题君木居士逃空图即次原韵

  众生不至尽成佛,三毒未可连根拔。色声纷为增上缘,哭罢落花哀秋蝉。
  一间之隔亦何远,矌劫可怜空追伴!
  狂心只爱镜中头,举世茫茫貉一邱,夫子乃以一遁了,嗒焉若丧更无求。
  皋益不嗄能儿子,因其固然顺其理。
  琉璃天笼芙蓉山,别有意境非人间。蹴踏尧圣追务许,不管大陆走狼虎。

  赠圣根即次原韵

  万法唯心古佛宗,妍寻且喜得相从。秾华渐觉人情幻,淡泊方知道味浓;
  容易少年成老大,最难交久礼弥恭;何时共向深山住,静看秋空雁影冲!

  叠前韵寄佛佛

  尽捐尘累入空宗,洒脱唯应一钵从。佛说原知身外妄,闲情偏向境边浓。
  忧天汝亦能多感,玩世吾真大不恭;倘得同心重忏悔,好将生死网罗冲。

  答玉皇

  闲坐沉吟日又昏,夕阳红映野人门。尊前涕泪增秋感,劫后河山剩梦痕;
  救世君犹多壮志,问天予已欲无言。只期珍重好身手,留待旋干与转坤!

  叠前韵赠别古润

  未老谁怜志已昏,聚谈只盼过柴门,无情别梦人千里,最感窥窗月一痕。
  倘得凤凰重出世,肯为鹦鹉独能言。万年末法君须记,珍重灵鳌负大坤!

  赠佛严佛耀佛曦

  同向鸡峰五体倾,最怜难弟复难兄!优昙再现期三佛,烟水休辞过百城。
  吾教人才慨秋落,僧园种草喜春荣。嗟予十载空无就,不觉叮咛倍有情。

  答赤城散人式昌

  山寒林翠薄,对月一调筝。落拓穷途阮,高幽处士彭。
  都无媚世骨,偏有爱才情;海内谁知己?晨星数点明。

  赠方粹彦次原韵

  未能成佛且成仙,此日春生醉里天。病影婆娑增斌媚,吟声激越转清圆。
  不妨世谛论三五,无碍心经字半千。便欲攒眉出莲社,醰然横卧麴尘边。

  叠前韵赠二酉室主

  羡鸳鸯亦羡神仙,愿化情云补恨天!灼灼春花凭蝶恋,娟娟秋月向人圆。
  微茫古意诗三百,广漠灵椿寿八千。一般凄绝都无奈,毕竟禅边胜侠边!

  晚从毛家堰起岸至金仙寺

  万山如睡水无声,夜色朦胧看不清;郤爱梵钟闻远寺,一湾新月照人行。

  探禹王亭

  晓色凝寒翠,龙珠占胜形。立疑波欲涌,看若梦曾经;
  海气喷衣白,墟烟濯发青;数椽凭绝顶,传是禹王亭。

  从慈济医院返金仙寺舟次

  衔山落日薄崦嵫,红衬寒霞碧水涯;三两归舟如箭急,我心闲煞独吟诗。

  别金山寺主莲风

  初逢曾忆八年前,疑是灵山夙有缘!宏誓同深悲愿契,(曾同组佛教宏誓会)高栖遥觅海云边。
  四檐澹霭笼青嶂,万顷苍霞涌白莲。信宿临行还缱绻,何时再至礼金仙?

  临行次玉皇韵

  人生难遣别离情,况是冲寒破晓行!自怅几回还自慰,天涯到处有逢迎。[借句]

  答二酉室主见怀次原韵

  闭门曾拟续骚经,孤愤韩非意莫宁;纵是佯狂称放达,肯因浇俗汨明灵!
  习禅未得三心断,驰想终难一息停。喜有多情老渔父,频吟新句慰飘零。

  怀陈纯白

  寒窗深坐一灯昏,苦忆轩昂磊落人。幽渺张皇尽劳瘁,肺肝郁勃发光芒。
  僧曹醉梦频惊唤,佛理微茫藉引伸。最是令人倾到处,超然谄忮独精神!

  怀角虎居士

  等身著作气如虹,瑰玮文章海内工。博达都无儒佛见,忠贞饶有顾黄风;
  孔颜乐处终身志,禅净归途出世功。半载依依交莫逆,别来謦欬未能通。

  癸丑除夕

  独坐不成欢,无言意自殚。朱颜随岁改,华发映灯寒。
  指日怜孤剑,观星感定盘。天涯久零落,未得一枝安。

  赠李大冶(甲寅)

  几回话旧夜迟迟,往事迷离亦可悲!空有霸才难造世,能全傲骨愿违时。
  饮冰还向火边住,得志终须天下为。万古愁肠一杯酒,醉中吟苦不成诗。

  赠章巨摩

  结交三载几离合,入世两人咸烦忧;便欲千山万山去,嗒然坐忘高峰头。

  怀湛庵即答原韵

  落叶乱西风,悠然小屋东。迢遥千里远,皓洁一轮同。
  逆旅悲劳雁,余生慕蛰虫。料知今夜里,应在苦吟中。

  和王舜琴感怀

  四时乘寒暑,荣枯各有次,萧然天地秋,木叶纷萎坠。枫林衬夕阳,灼灼添风致;
  未几摇落尽,祗余松柏翠。天乎实为之,宁曰能自弃!鱼龙失江湖,濡沫互嘘吹;
  郤怜沙上鸥,相狎亡猜忌。

  答王舜琴次原韵

  与君游逍遥,为君歌大风,相期翔寥廓,一飞冥玄冲。不二岂成异,吹万何必同?
  习俗听浮沉,聊作信天翁。悠悠六月息,会须有遭逢;世变方无已,前途宁终穷!

  题半残牡丹图

  富贵浮云耳,从无不散筵;日来风雨急,憔悴几人怜!

  次镇亭山人八十自寿原韵

  淹留禹穴几经旬,竟误彭公上寿辰。佛尘未陪支许席,儒宗共仰绮黄邻。
  文章岂独传当代!天地常留不老身。一院松筠三径菊,镇亭山下许知津。
  都无余恨到心头,尽管人间春复秋。只有国家兴废感,难禁民物乱离愁;
  此心落落凭谁说,举世滔滔与伍羞。恰好忘机游物外,喙鸣天合不惊鸥。

  茫茫宦海倦游归,悟彻蒙庄杜德机,吟席追随几髦士,钓台古今一蓑衣;
  山林有约寻禅隐,薇蕨堪餐且乐饥。应笑知非非亦尽,更无七十九年非。
  客中容易过光阴,况是来鸿去雁沉!未得筵前称拜手,半因病久阻归心。
  耆英社散空追慕,松鹤吟成苦自禁;为祝南山寿无极,也将俚句谱瑶琴。

  至太白山礼八指和尚冷香塔

  却忆乘槎粤海归,梅花明月记依稀。(时方营寿塔成,曰冷香,师自撰塔联曰:
  传心一明月,埋骨万梅花,李梅庵书)。
  出山杖履追随去,阅世沧桑志愿违。
  北上何堪骸骨返,(民国元年冬,师为佛教会事寂于北京。)
  今来已是物华非!青葱墓木微蒙雨,凭吊难禁涕泪挥!

  宿天童寺

  巍巍太白峰,两浙冠名胜;峨峨天童寺,千古宅贤圣。
  翠嶂界晴空,寒云生幽谷;溪流乱清籁,岩花吐奇馥;
  岚光荡曦阳,钟声破晓发;百万青琅玕,掩映玲珑石。
  曾忆十年中,染衣初来此,以之数往还,猿鹤皆伴侣。
  一别今三载,得得重相顾。山色浑如昨,自怜颜非故。

  何况哲人萎,空余冷香塔!展礼一惆怅,林楸惨然白。
  净师主禅席,两岁今云余,道风播远近,气象日开舒。
  圆兄大心士,华座绕龙象,七处心何在?三界空情想。
  (时净心长老请圆瑛法师讲楞严经,方至七处征心。)
  反闻何所闻?我来刚一宿,自笑非永嘉,都无觉不觉。
  明朝入尘去,回首松关远;天末青芙蓉,夕阳遥指点。

  三游玲珑岩谒幻人法师墓

  玲珑片石掩空苍,三度来游感喟长。古径盘肠苔自绿,幻师遗骨土犹黄。
  潺潺不断溪泉水,馥馥微闻草木香。鬼焰龙涎诗句好,护持应得碧纱囊。

  北窗晚眺与佛佛王吟雪同作

  远山撑落日,古渡乱流霞;倦鸟归林急,高楼入望赊。
  空怀避秦世,何处访仙槎?小立西风里,行行清泪斜。

  过阿育王寺

  璎珞垂垂映宝幢,岚光云影晓空蒙;千年古刹今无恙,横卧苍苍玉几峰。

  访青干禅丈重宿云隐庵与良弼善亮同室

  江中一帆斜飞扬,江边古渡垂绿杨,树树蝉声噪夕阳,花木深处藏禅房。
  旧雨相逢疑故乡,不谈世变谈家常。园蔬取作羹与汤,山厨饭熟胡麻香。
  雄风便欲披襟当,连朝烦热今清凉。恍从崎岖游康庄,草间闪烁流萤光,
  烂然群星浮空苍,新月娟娟悬松篁,林翠霭霭云气黄。长歌掩扉踞藤床,
  座中二友善且良,笑语杂出浑相忘,独我睡酣魂高飏。鸡鸣喔喔醒眼张,
  半窗红透惊曦旸。太息人生同眇芒,犹如焦鹿藏诸隍;谩分清浊歌沧浪,
  只合振衣千仞岗。

  赠别许良弼(用杜子美胡马行韵)

  芙蓉宝剑胡青骢,丈夫得之驰西东,超山越海乐其乐,一笑糠秕尘世功。
  气壮理顺良知致,胸襟浩浩性真至。交游须得黄金挥,肯让陶计善牟利。
  冷面热肠心如铁,路见不平眦双裂。儿女情铸英雄身,胭脂色映肝胆血。
  猛虎能搏蛟能骑,陆沉却喜无人知。与君共约林泉老,送君风雨轻就道。

  喜雨与余笑予同作

  一天风雨过危楼,涤尽炎氛洗尽愁;小立忽惊衣袖薄,方知时节已清秋。

  次韵陆爱伯感怀

  终须长夜晓,看日浴扶桑。家国方多事,心斋漫坐忘;
  君怀鹏变志,我感雁成行。欲作神农帝,寻将百草尝。

  舟中遇张寄塍

  两月思君心独苦,一声唤我耳先知,扁舟共度穿山海,风雨声中听读诗。

  赴普陀舟次

  年年世上劳薪积,五渡莲洋暗自伤。齐到沧桑亦萍絮,听来风雨胜宫商;
  云兼波浪涌晴白,山接空蒙极迵苍。一丸弹向东南去,海面痕留匹练长。

  憨杜多嘱题其师弈济像

  我有素心友,悬居东海隅,相逢智虑竭,浑然忘猜虞。
  展示像一轴,云是先师真,索我题其额,瞻仰仪天人。
  生平乃未识,予舌忽如结,窗外风萧萧,默坐无言说。

  题遁庵居士所得朐山新出唐程夫人墓志铭

  有碣有碣出朐山之土,题曰唐程夫人墓志铭,摩挲几人辨鱼鲁?
  费隐道不间夫妇,焉用肃肃列两庑!独行庸德偏堪嘉,粲粲儿女思哀苦。
  凭此肫肫渊渊精神贯天地,陵谷迁移未朽腐,字字还如新发硎,蓬莱名乡征邃古。
  遁庵居士飞奇思,登高一呼万窾怒,琳琅满轴光矞皇,杂糅精莹众妙聚。
  岩啸潮鸣一灯惨淡中,沉吟聊接诸君武。

  闭关普陀

  刹那无尽即千年,应笑长生久视仙。世相本空离寿夭,人心积妄计方圆。
  圣尧盗跖名奚择,白骨红颜色并鲜;万物一椎齐粉碎,一椎今亦不须怜。

  此心根喜便根忧,恰是低昂称两头;纵得四禅成不动,还应三解住无求。
  何妨脱粟蛇同饭,偶羡清濠鲦共游!梦入旋螺凭宛转,沙虫孑孓亦风流。

  傀儡知经几出场,等闲搓短又拖长。多爱终成不定聚,无求孰辨自由方;
  了知净土非天国,肯信回光即故乡。但得此心同赤子,自然垦地不虫伤。

  丈夫一悔无多事,活把心肠死下来。为道原须求日损,忘情那怕便身灰!
  萧然已是无长物,送者都将返自崖。(借韵)寄语世间休错认,卜梁倚有圣人才!

  赠别湛庵归邗江

  秋雨萧萧,沾履及袍,彼上人者,来自江皋。
  一杯沧海,千里迢遥,亦裹糇粮,亦狎惊涛。
  天涯良觌,道谊孔昭,欣添丰韵,长髯飘摇。
  作十日醉,苦无醇醪。何以兴只?新诗一瓢。
  秋风怒号,行色摇摇,彼上人者,归乘浙潮。
  一声珍重,万木刁调,离愁渺渺,别绪忉忉。
  波兼月涌,浪拍山高,明星疏逖,碧天寂寥。
  我心如结,师形其劳。何以慰只?歌此长谣。

  闻圣根死用湛庵韵哀之

  有此悬崖撒手才,廿年前亦不须来。一波起灭悲瓯海,两地殷勤忆岭梅;
  顿觉知音人世减,转难成佛我心灰。而今一哭酬谁好,痛泪都从肚角回!

  南岳山樵自太白山来晓起有诗乃和原韵

  偶从蝶化悟蝉联,消息春回枯木禅;不梦周公梦梅隐,冷香飞度一臞仙。

  答南岳山樵见赠次原韵

  灿然黄月出松关,遍界圆明绝倚攀;雾翠霞苍笼不住,玲珑高峙石斑斓。

  和南岳山樵韵赠昱山

  堂堂高坐石磐陀,不向山前勘老婆,碎梵零钟无壁落,悠扬云影度清波。

  续冰弦见怀诗依韵却寄

  海山风浪意潺湲,一纸悲涛映恨颜。可奈花空眚犹病,明知念妄梦难还。
  愿持骨肉酬劳侣,痛割头颅舍我悭。珍重故人游绝域,(君有身毒之游)
  鹫峰吟寄白华关。

  慰一幻病中即叠哀圣根韵

  人生一例屠场豕,步步都趋死地来。枯骨冢中颜比玉,黄金台上业成灰。
  好从病榻寻安乐,莫便欢场忘苦哀!萍絮沧桑了无住,不妨弹指入轮回。

  送胜安返蜀(乙卯)

  打坐禅关亦足哀,羡君犹有故山回;一帆相送春风好,莫待秋深万木摧!

  憨杜多破关有诗征和次其韵

  镜是轩辕剑太阿,等闲心胆落天魔。双离语默国摩竭,独立苍茫山普陀;
  面掩麟伤曾堕泪,尸居龙见恐兴波。期君促膝松根下,百尺凌云笑茑萝。
  入不厌深是竹林,绿阴浓处枕瑶琴,尽容百舌能多口,不许一人知此心,
  浑似有情纷笑骂,看疑无病亦呻吟。春山睡足石窗晓,漠漠轻烟绕翠岑。
  何必聪明何必呆?独来独往独徘徊。龙吟莫漫惊枯木,豹变宁须守死灰!
  携手真人骑日月,不容余子共欢哀。百千三昧毛头上,心殿重重为汝开。

  送别湛庵返楚

  得得重飘沧海舟,去秋曾共咏东楼。一山旧雨联新雨,千里乡游继客游。
  不可教应怜孺子,再相逢约在扬州。黄鹂叫得人心碎,别有奇愁胜别愁。

  题憨杜多作兰帧

  心头几点血斑斓,吸自欧蛮战骨寒;本是隔洋腥臊气,化将芳艳与人看。

  却非痴剑自秣陵秋来有诗次其韵

  幽居原异困砖磨,呼吸常通万里波。读到赋成亡是少,吟将诗好却非多。
  忽逢蹈海来痴剑,空忆望风倒义戈。为问石头城下路,夕阳红得近如何?
  前朝折戟认沙磨,淘尽英雄此逝波。落落秋心今是少,沉沉春梦昨非多。
  出天容我倚长剑,回日问谁挥短戈?记有黄金瘗秦世,秣陵佳气竟如何?

  赠钱塘葆瑺医师

  零落蛮花犵鸟身。(君久在闽幕中)空多才艺究天人。荀卿非相墨非命,一例何曾送得贫!
  缁衣重作故乡身(癸丑出家,甲寅返浙)。况遇相望一水人!此是白莲洋彼岸,红尘不到好安贫。
  拚将不值一钱身,努力追踪空石人;还被蚊虻挫精思,易筋洗髓道终贫。
  神方一起苦吟身,恐作拔山盖世人;要仗奇穷铸刚骨,嘱君医病莫医贫!

  读齐物论

  物遇长风成地籁,心因深想发天机;但离自取原无性,怒者何须更问谁?
  青蒙蒙外白茫茫,六合中间说圣王;齐到不齐成物化,一场蝶梦太荒唐!

  寿天童寺净心长老六十

  太白仙人金之精,当年曾现童子形,大椿冥灵俱夭死,松鹤千年真弹指!
  唯有义师璇师杜多行清苦,永与名山名蓝亘万古!
  我忆初至太白山中天童寺里受戒时,桓桓寄师蔼蔼净师戒坛戒堂亲见来。
  戒坛大师三年前曾寂化退藏密,所留一塔冷香便是金刚不坏之真迹。
  戒堂大师今当阳,譬如先佛后佛坐道场。法鼓蓬蓬来释梵,圆同大镜无余欠。
  绵绵昼夜一百八,佛寿刹尘又尘刹。
  从来轩历难为筹,传道恰恰花甲周,天童老人常不老,不妨随喜现寿考。
  寄师六十开寿筵,我曾诗座停翩翩;
  而今活埋小白花,不获重瞻太白仙人献寿之碧藕大如船与琼枣大如瓜。
  自笑住在珠宝岭之根,却能居然穷到一具赤骨存。恨无药王百福臂,真法供养香薪燔。
  忽然跃出管城子,松烟袅袅拂兰沚,白月流辉沧海鲜,颂成无量寿佛篇。
  天上之星地上之山同一名,山中之僧僧中之师同长庚。

  答示一幻

  一场富贵春婆梦,万种愁思古佛灯。白夹缁衣总憔悴,大江孤枕莽奔腾。
  好头颅竟谁来斫,穷性命无天可凭;何不便从陆沉去,等闲歌哭在师僧!

  补怛禅关漫兴

  海岛幽栖似坐船,管宁传说隐楼颠。心斋恰是涵虚白,门闭原非草太玄。
  缕缕炉香经案静,重重灯影佛台圆。易驱惜命偷油鼠,难护轻生赴火蜎。
  半璧图书连沆瀣,满壶冰雪耐熬煎。惯闻喜鹊墙头叫,默逗驯蛇瓦眼穿。
  送到寺钟催早起,朅来吟伴扰迟眠。诗思偶逐秋声壮,疟势曾因暑病添。
  却忆枉风惊拔木,每临清沼念栽莲。雨看千嶂烟岚积,晴放一房光气鲜。
  老树窗前青未了,乱山檐下紫堪怜。朝霞灿灿生寒浦,暮色苍苍接远天。
  被絮新装任冬尽,瓶概斜插欲春妍。禅超物外空余子,锁断人间更几年。
  月影夜窥花不动,潮音日说偈无边。文殊漫把圆通选,此意难教口耳传。

  题思愆室诗集

  空碧澹摇秋水远,恍从天末见伊人。曲高和寡吟偏苦,貌逸神闲意自亲。
  离合死生催泪尽,江山云物入诗新。榕乡一卷关风雅,子美由来是史臣!

  题刳蕉所藏山水图(图为施聆秋女士作)

  太平洋中波不平,蓬蓬海气鱼龙腥,未能铲却普陀好,轩然天半头峥嵘。
  何处天地开鸿蒙?一山飞堕来相争。漠漠青雾生白璧,森森丛木蔽大明。
  欲停不停松间云,将瞑未瞑霞际城;翕辟变化有神鬼,岩岫顷刻换阴晴。
  正怜孤屿失辅助,更见群峦纷奔迎,隐约天童乳峰突,迢递天姥腰带萦,
  欹岸侧岛因依立,起伏多端势纵横。一桥阔卧溪水清,有客背人携杖行;
  不知游客是归客,却看茅屋非茅亭。刳蕉扪图忽大笑,深谷还惊春雷鸣。
  画师先疑郑广文,细向苍崖认姓名,如何雪肤花貌人,胸中邱壑偏老成?
  想见落笔风劲疾,恍闻万树腾秋声;始信宇宙心所作,一体不分情无情。

  和湛庵春日出瓜洲口(传是伍员解剑渡江处)

  春波鳞鳞摇圆湛,扁舟如登蜀山栈。闻道吴市吹箫客,渡江曾此逃楚难,
  彷徨一疑脱龙泉,翻教渔父投深渊;芦中人兮芦中人,呼不出兮今几年。

  和湛庵过汉阳归元寺吊云岩

  剔灯曾共展奇文,今日重来倍忆君。一挺孤身忠佛国,
  (辛亥义师战败,誓守归元寺弗遁,乃与寺同烬。)
  几经浩劫战魔群;已留壮节心应慰,无复知音琴可焚。
  小系扁舟又东渡,何时重吊汉江云!

  和湛庵五十初度二首

  昔昔今今两不迁,故人非故独君怜。芒鞋箬笠三千里,楚尾吴头五十年。
  旧雨尊前祝生日,小晴江上养花天。倾怀放抱形骸外,携手飘然总欲仙。
  江楼阅尽古今人,添得空王一素臣。黄鹤杳然余故址,白鸥聊尔豁愁颦。
  侠边肝胆冷还热,笔底云烟幻亦真。兴到应忘吾老矣,及时欢赏趁芳辰。

  和湛庵闭关扬城东庵韵即以奉赠

  璠玙古玉净无瑕,爱我偏将燕石嘉。楚北诗名倾耳早,海南禅影未肩差。
  寄书每署忘年字,对镜曾经较鬓华。不肯一关同此筑,料来只是怕多蛇。
  (尝说普陀多蛇)德邻曾缔记溪清,几度经窗话月明。聚首且留来岁约,寸心难忘去秋情。
  业多枉自逃山泽,隐大何妨在市城。千里诗筒远相寄,祝平安更报安平。
  诗禅处处常安乐,早是双修福慧全。准备一生超十圣,岂从四果滞三贤!
  微尘剖出经千卷,一念圆融劫万年。江海炳灵无障碍,潮音应共法音宣。
  混迹沙门滥吹竿,形声狼藉我谁如!原知道谊同山重,犹恐交情共岁除;
  况未介眉黄鹄寿,又难飞梦绿杨居。闭关今得真消息,何幸天涯展尺书!

  喜 雪

  晓来寒透梦中身,顿觉窗前景物新。鸟篆静窥遗喜鹊,玉书重见吐祥麟。
  三冬柳絮人间瑞,万树瑶花海上珍,分咐天公重抖擞,好为诗笔振精神。

  岁 尽

  三生圆慧业,一悟见天才。解语凭顽石,能寒耐老梅,
  眼从云外送,头在雪边回。炊得黄梁熟,人间剧可哀!

  立春次施樊楼偶作韵(丙辰)

  人天默默两忘言,寂历空山久闭门;荣辱自知心已死,纵横难信舌犹存。
  东风忽欲回枯木,生意无私到废园。吹断廉纤一宵雨,林岚漠漠石窗昏。

  病中得聊叟咏雪二绝次韵郤寄

  吟残腊雪又春时,声断溪流冻解迟,柳眼不舒梅顶秃,健寒侵骨梦先知。
  消尽名心与利心,却宜闲趣病中寻;久曾壮士无颜色,不怕床头没一金。

  赠了意禅人

  让王千古有遗风,游侠延陵世所雄;一笑桑门还断发,人天长揖付鸡虫。

  和陈师竹述怀

  不复冲天慕一飞,现成生事懒研几。情场梦历三千劫,活剧知开第几闱。
  却笑烂羊侯伯贱,闲怜病鸟荻庐依。漆园枉费论齐物,至今何曾绝是非?

  赠润州吴云亭(桂林)入都

  润州名胜甲天下,腰挟金焦两点青,一江风月浪无尽,千古英雄淘更生。
  京国象呈德星聚,海峤帆系野人情;山林近日成寥落,相送惟凭墨数行。

  赠昱山禅兄即次圆关原韵

  人在永嘉天目间,点红尘亦不相关;三年牧得牛纯白,清笛一声芳草闲。

  和陶答却非兼似定法

  心性我不得,物质谁能贫?道轻世所贵,俗弃真所勤。
  五车竞名役,千里悲行人。采翳目前诱,逐逐变转新。
  那曾容取舍?空自纷厌欣,遐哉定老宿!危坐慈湖津,
  胸中冰炭消,忽然成比邻。方知莲花国,荡荡非帝民。

  和昱山赠清虚阁

  菊逸渊明宅,莲清惠远庐;香光澹花月,三昧醉何如!

  赠杨一放次原韵

  出天莫怪冰能热,入地应怜世已贫,造化小儿何足责,还须自做自由人。

  赠方瘦梅

  应是毗耶会上仙,未容端的辨人天。兰心已共莲花净,慧业还同福果圆;
  梵贝静翻经十二,绣帏闲习礼三千。岂徒咏絮才无敌,入定曾依佛座边。

  答方瘦梅次原韵

  秀毓灵钟古甬东,仙才谪自蕊珠宫。班姬史笔光华国,庞女禅机夺道公。
  诗魄水含孤皎月,琴心论契不真空。兰因絮果都无著,一洒清言万绿丛。

  赠方稼孙

  泛泛吾生一叶轻,听曾培玉读书声。藏山已觉浑忘世,遇子何期尚识名!
  海上梵音通謦欬,室中晴翠绝将迎。谈诗不厌频垂访,也爱才华异样清。

  赠别方瘦梅方稼孙

  缘证三生石,交深两卷诗。相知原自早,良觌怅偏迟。
  旖旎风怀好,殷勤意气奇!明朝闻汽笛,别恨一丝丝。

  丁已立春出关

  出关刚值立春日,却为立春方出关,山后山前霎时遍,春风浩荡白云闲。

  题阿育王寺十二景

  寺古春长在,林深径转迂;偶然凭玉几,写入夕阳图。[玉几春色]
  欲识丹山胜,窗前草色赊;明朝晴更好,暮树乱流霞。[赤堇晴霞]
  畴昔金刚杵,于今铁炮台;一般神护法,佛海禁宏开。[雨台护刹]
  万变沧桑里,岿然塔一双;斜阳分上下,云拥影幢幢。[双塔矗云]
  曾闻迦叶佛,足迹鄮峰留;雁度长空远,寒潭水自流。[鄮峰佛迹]
  一角袈裟地,依稀石上纹;乌衣新色相,日日浣风云。[乌石袈裟]

  如何濠上人,能知鱼游乐?还应水中鱼,亦似人爱国。[鱼游乐国]
  此井有龙卧,此日乏甘霖;谁摘颔下珠?谁披沙中金。[龙卧金沙]
  仙才得自天,仙与人何益?仙风旋坤舆,处处留仙迹。[葛仙翁井]
  妙喜泉水清,赵州茶味苦,试问尝过人,能否将舌鼓?[妙喜泉茶]
  不受秦封污,翛然晋韵存;放光何日事?新翠浴朝暾。[晋松余韵]
  人间现优钵,天上有娑罗,一例关灵瑞,花奇不在多。[娑罗奇花]

  依韵答韩蘧园

  又赚名流为品题,荒唐一卷语无稽。公家竟尔私三鲁,乱德凭谁正九黎!
  方内外游颜尽瘁,世高低路走皆迷。使君应有如椽笔,能作温峤照水犀。
  去岁君来我闭关,潘衙春访怅桃殷。
  [春间访君定海县署适值旋里]。盈盈共惜天边月,落落相看海上山。
  已是论交神略迹,未妨得句往频还。
  近来一事真堪笑,混俗和光不得闲。

  与普陀懒石过普慧庵赠下帷室主用诗佛韵

  快领清谈意自消,恍如空外泛仙桌;新从古寺寻诗佛,又向名山挂酒瓢。
  海色苍茫连户牖,天风浩荡过窗寮。虎溪恰好成三笑,陶令由来懒折腰。

  依韵答下帷室主

  相逢一面亦前因,况共名山寄此身!稽首同龛弥勒佛,诗轮大转一微尘。
  历尽沧桑不见因,与天同醉久忘身;莲洋我又成重渡,何处人间可染尘?

  和邢蓉轩五十述怀

  浑同鱼跃与鸢飞,饥到加餐冷著衣,物各逍遥游性分,神全活泼浚天机。
  仲尼此日欣知命,子美他年叹古稀;万六春秋大椿在,鬓华应笑未曾非。

  访下帷室主即事用冷雪韵

  淡风凉雨昼绵连,坐久谈深似入禅;读印观书多兴致,一杯添作醉中仙。

  偕玉皇游慈溪龙山清道观和亭间冯次牧韵

  众妙曾闻道有门,犹龙潜隐此山尊。一亭松竹幽吟好,微籁石泉凉意存;
  苍翠荡胸云不定,楼台放眼海能吞;轻烟万壑清旸里,澹若秋宵梦后魂。

  赠孔肥西和丙辰仲秋东游杂咏六绝原韵

  欲阅人间变相穷,不妨南北又西东,超然利锁名缰外,便是乾坤一放翁。
  未须永叔赋秋声,了境唯心本不生;白浪红尘闲掉臂,应无兕虎陆行惊。
  晋代高风元亮宅,汉家明月子云亭,幽人大抵耽禅悦,为爱心声静里听。
  人伦自昔圣中华,乔木今还多故家;大雅扶轮知有在,漫将胡语谱琵琶。
  玄黄血战起群龙,尽入浮云变态中;料得曾经沧海客,悲天悯世此心同。
  端正故乡归去休,故乡净土非神州,神州火宅不堪住,落叶哀蝉又报秋。

  和吟雪游月湖诗

  曾记携吟侣,秋初过月湖。医饥茶送枣,袪热扇摇蒲;
  有句催诗钵,无愁遣酒壶。庭前芳草绿,应未委荒芜。

  晓起题窗前浅草场

  窗前晓爱平芜绿,石缝秋留浅草青;应胜买山钱万贯,赢将清气满疏棂。

  和陆镇亭太史惠韵即以奉赠

  早是双修福慧兼,灵山一笑又花拈,高文盖世应无上,大浸稽天不可淹;
  佛地诗坛今有托,安心乐道更何嫌!漫云绚烂归平淡,杜老吟尤晚岁严。

  陆镇亭太史秋日在观音寺结木犀香诗社即以为题限犀香二韵分赋二律和圆瑛禅兄韵

  广寒仙桂飏天香,一曲霓裳落上方。难得骚坛开大雅,许从诗社托清狂。
  才华敛作千秋鉴,意气消成六月霜;应似今宵圆满月,凭人处处仰辉光。
  此日明州咏木犀,满身云水又全提。(予方谋作扶桑游)
  三千里外殷回首,重九糕从何处题?破浪乘风聊击楫,登天捉月且移梯。
  应怜海上寻诗料,一角奚囊手自携。

  东游答圆瑛禅兄原韵

  锡山清梦倦寒香,又说男儿志四方。迦叶当年破颜笑,菩提何处歇心狂!
  且携诗钵贮沧海,待咏梅花傲雪霜。只恐此行难代得,胸无万卷玉琳琅。

  倚装东游和苦佛玉皇二律

  曹溪一派水东行,万浪端头跋大鲸。文字业缘翻意影,别离时节斗诗情。
  舌存终莫说真法,礼失还须问野氓。欲挈颓流归太岳,道修途远未能程。
  此心弥满复清净,中不容他孰可邻!漫握空拳诳儿女,平添幽阱陷生民。
  食牛乳虎当阳视,擒兔苍鹰古道瞵,莫使齿牙齐笑掉,劳叨犹自话疏亲!

  东游和韵答王吟雪二律

  东方日出红光满,挂在珊瑚第一枝。人是少年都有兴,诗逢佳节且争为。
  从来未合来何别,不善非资善岂师!怜取眼前君意好,咏梅先订远归期。
  文心万千手笔敏,空手一双心印传。待放轮舟到海岸,再穿腊屐登山巅。
  工谈侃侃捕蛇者,天网恢恢司马迁,海东多少兴亡史,不知安乐谁刘禅!

  将赴日本答和章希夷四律

  涤腑披脏不见魂,人生真相觅无门,分明容易呈千象,宛转应难剩一痕。
  柳岸春深成鸟国,桃源世外有仙村;小家珍说凭纷乱,吹万何须待定论!
  玉露凝秋菊绽霜,暗窗清泪向寒塘。趋生物各争天地,处世人如鼓橐囊。
  已见刘邦真作帝,不妨韩信假称王。茫茫落叶来歌哭,独挈西风返恨乡。
  为谁营食复忙衣?伫苦停辛换昨非。空养色身终老死,幻成心影又依稀。
  生惟义务无权利,活被牵缠莫泳飞。大患从知难解脱,乐天还与愿相违。
  无端觅我亦堪怜,撷得空花贯野烟。疏树斜阳红惨淡,乱云荒草绿芊绵。
  人天交接渺何处!湖海飘零更几年!鼓枻中流浑未已,暂时停向晓江边。

  题岐昌法师照相

  寒潭湛寂深千尺,秋月圆明皎一轮,漫说无形宁有影,有情谁识本无身?
  如何具足孤高相,偏是能同世俗尘!渺渺东瀛流佛法,非关海外慕真人。

  由上海抵门司漫吟

  无尽江山汇海东,一丸春日渡秋风。沤边映取佛花白,浪隙飞来光线红。
  大死生天昼如夜,小沧桑地色皆空;华严刹海仙珠网,早是全收入梦中。
  将军何必汉嫖姚,四海波涛载一瓢。此夜此时无限感,秋风秋雨太平潮。
  守梅应化千年鹤,鞭石偏成万里桥。回首吴山青一发,月移云驶莫停桡。
  推窗又是夕阳天,玉女红肤衬绿绵,摇出秋凉疑欲雨,留来人籁喜闻弦。
  无端大块形劳我,如此东流水逝年;惊起鸳鸯眠不定,粲然微笑电灯前。
  应有仙蜃斗玉蛟,潜灵幽怪助呼号。燃犀那得温峤烛,折竹谁传博野刀!
  晓月晨星萦别梦,坠尘零影念诸曹。此身留待作奇死,肯把千钧等一毛。

  由门司至台湾基隆

  病梦迷离易断残,添衣独醒战余寒。心头突欲他生卜,肚角翻来隔夜酸。
  稳睡海棠红隐隐,放晴天气白漫漫。罡风一扫游丝尽,不许纷纷到笔端。
  凉生桅末浪微闻,水色天光一线分。沪上[(狭-夹)+羊]狂哀散木,海南羁病忆栖云。
  沧溟揽入钵盂小,豆蔻噙将肝肺熏。造物有权终战败,未须灵乞使氤氲。

  多少杨妃出浴图,白纱帏外影馍糊。也关佛说众生相,算是人间女丈丈。
  拍合胡笳谁蔡琰?风观夷女几罗敷?偷闲笼得云鬟就,又换鲜花把粉涂。
  一卷金光至教存,和风有扇剂寒温。榻悬已是难成睡,枕倚还应暗断魂;
  浪碎萍沉惊短梦,探消问息怅无门。善天女咒空持诵,至竟何曾见道源!

  登月眉山

  不二门开道有师,(由基隆至灵泉寺,约六里,行三里至月眉山麓,有门额曰不二法门。)进行无复费疑思。
  纡青路比长安直,环翠亭留小住宜;
  隔树幽溪消世虑,闻钟梵刹见僧仪。
  此身又在深山里,初夜当看月似眉。

  日本发台湾寓灵泉寺即事

  上极天苍苍,下穷水茫茫,中间何所有?一鸟东南翔。
  厚积六月息,轩然翼怒张;白兔伴之行,赤乌浴以光;
  左盻失邓林,右眄辞扶桑;去去瀛台洲,缥缈蓬莱乡。
  仙乡忽已达,群动朝皇皇。五尺一奇士,身短心独长;
  昂首招鸾鹤,鸾鹤休高扬;低头呼鱼龙,鱼龙休潜藏;
  于法得自在,云我为法王。造化司橐籥,宇宙归括囊,
  摇荡而恣睢,孟浪以猖狂,与为无町畦,且令蹈大方。
  前不见羲农,后不见汉唐,孔黑脱桎梏,尧禹落秕糠。
  何谓欧罗巴?一粟飘太仓;何谓美利坚?众虱攒败裆。
  何谓拿破仑?小丑偶跳梁;何谓华盛顿?稚儿喜得糖。
  耶苏摩哈末,琐琐歆天堂;卢梭达尔文,伥伥坠鬼坑。
  利亚能食壤,丸丸转蛣蜣;威廉能磨刀,霍霍向猪羊。
  古今一邱貉,罡风轻尘飏,既与外天下,亦使生死亡。
  醍醐灌大顶,甘露润直肠,彼彼无热恼,人人获清凉,
  事事普成毁,物物咸迎将。洗脚登道岸,雾深夜未央,
  漫漫不可辨,转陷荆棘场。水仙幸知警,怀内披短章,
  援之榛莽墟,导之琼瑶房,相见如相识,欢生禅客妆。
  相识还相待,升降寻趋跄,飞艎奔云气,俄停古渡傍,
  拍拍又浮去,疑欲藏诸隍。鱼贯入官舍,迟迟几彷徨;
  簿书堆满屋,怜伊无事忙。三圣重接引,举步成康庄,
  分明妈祖宫,不是德寿堂。鸣祀化城耳,行行趣宝坊。
  沿途多烟炖,回首杳帆樯。高跻不二门,盘纡过崇冈,

  疏林度梵钟,幽卉含妙香。庭殿阊阖开,金碧何辉煌!
  湛湛灵鹫泉,胜地最吉祥;弯弯蛾眉月,佛子示覆障;
  佼佼善慧师,股肱多贤良。食我以玉粒,饮我以璚浆,
  游我芳菲苑,衣我云锦裳,坐我芙蓉座,浴我豆蔻汤,
  居我散花室,卧我离垢床。晨兴纵游眺,指点为参详。
  此山伏金精,佛面金色黄;此山含宝气,峰髻宝塔装。
  出山一猛狮,舞若青凤凰;入山一香象,宛如绿鸳鸯,
  塔心启玲珑,寺形合圭璋;制作关天人,才巧双难量。
  自我入山寺,淫淫雨不旸。隐隐三仙宅,攀探徒怅望,
  悠悠五佛台,梦魂空徜徉。题糕记何处?忽忽今重阳。
  当时凌波涛,不异处岩廊;连日沉岚霾,还疑遗沧浪。
  安得御六气,浮云扫八荒,仰摩山巍巍,俯瞰海苍苍!

  灵泉寺塔

  名山营佛塔,胜地建禅林,不独才思巧,尤关德意深!
  制参新世法,道契古人心。何处闻钟梵?灵泉演法音。

  答灵泉山诸德

  定知诗律杜陵师,佳句抽来绝妙思。古貌古心双不借,名山名士两相宜;
  瀛台自昔神仙宅,蓬阙应存汉晋仪。笑我秋瓠浮五石,漫游何幸识芝眉!

  灵泉寒翠居

  寺是灵泉境,未是灵泉心,欲识灵泉心,更入深山深。
  内有大水窟,潺潺常龙吟。拨云穷杳冥,晓露湿衣襟;
  行尽得禅室,悠然寒翠岑。

  灵泉法会

  五台俱会出寻常,七日宏开选佛场。八面玲珑三宝塔,十方洞达普光堂;
  洗心藏密获秋实,止雨停风乞太阳。千尺灵泉两眉月,待裁霞锦入篇章。

  答日僧慈愍

  斜风细雨暮秋天,此地相逢亦夙缘;记取灵泉三塔影,与君佳话共千年。

  辞月眉山

  此行归去有余师,半月优游足我思。塔隐九层分合巧,韵成三叠唱和宜。
  阴晴不测天经济,道俗交参佛律仪。曾忆似眉初夜月,更堪后夜月如眉!

  寓基隆赠许颜二君

  人生遇合亦何常,翰墨缘深兴便长;料得他时归国后,还应有梦到东方。

  和梁任公壁间韵

  一楼帆影度仙舲,清浅蓬瀛过几程;残雨晓风吹欲断,晨星落落数灯明。

  咏水族馆

  不辞徒步雨淋漓,眼界添来水族奇,种种众生种种相,分明容易又迷离。

  赴台北

  回忆基隆初到日,舍舟半月乍登车;拨开云雨到台北,天末飞虹横暮霞。

  游台北街

  晚来偕向市场游,灯火星罗车水流,一切繁华如电拂,生心无住不停留。

  新北温泉

  霢霂吹来欲湿衣,电车形式汽车机;特投新北试新浴,尘事灵泉两不依。

  游台北公园等处

  偶从云外昂头立,颔下群峦翠带围;料得月眉山上雨,地天分处彩虹飞。
  遥望月眉如女儿,云鬟雾鬓未开眉;一衣带水双桥路,动物园中夕照迟。

  纪日本太虚

  日本中华两太虚,未逢先见壁间书;他时如有相逢日,面目须眉如不如?

  善德堂

  卷剩秋风黄菊影,开来午日绿柑村;善心男子慈心女,(用壁间联语)
  一例如来德相存。

  送别歧师

  忆自明州发脚行,俄将一月寄蓬瀛,游怀宽处归心急,屈指犹须十日程。
  古人八十犹行脚,六十于今亦赵州;漫道古今相去远,一杯沧海几曾浮?

  无心雁影度寒潭,作客非关客味耽,已是天涯同作客,客中分别更何堪!
  芙蓉乍放菊初残,眉月又将初夜看;再待风霜经一月,腊梅归咏雪香寒。

  彰化昙华堂即席答施寄庵

  未值嵩山面壁僧,幸闻遗教道堪征。愿将文字有为法,传作光明无尽灯!
  北拱群星争灿烂,东流万派与清澄。诗坛今夕参三昧,佛也拈花叹未曾。

  和势山厅长

  一现昙华直指心,欣从海外拓胸襟;达摩千载无消息,今日彰城见少林。

  答黄卧松居士

  战国世重开日局,杀人场欲辟星球,群魔忍看争千劫,一镜谁悬仰万流。
  有漏杂心因莫造,众生同业果须酬;漫漫长夜沉沉梦,一念圆明便不俦。

  和苏南记者

  犹未观光向二京,更须买桌渡东瀛;最宜万顷汪洋水,扰不浊兮澄不清!

  和王敏川

  秋风猎猎暮云低,各有来时路不迷;了得佛儒无二致,不须原道笑昌黎。

  赠芬兰女士

  得到嫏嬛福地游,应曾慧业几生修。岂徒书胜十年读,浑不剑行千里留。
  何处帝天成电笑?无多佛法付风讴。火中优钵谁能似?秋后霜英红未休。

  答林湘沅

  最爱离骚读远游,湘波渺渺忆前修。鸡林价格曾悬解,鸿雪因缘喜迹留。
  今后应教常纪念,此间何幸共清讴。高风千古林和靖,宁止能诗皮日休!

  赠周永福

  佛心通处即灵山,福慧深修不等闲;应与眉峰千古月,共流光耀满人间。
  我今亲入众香国,应胜毗耶会上逢;直至菩提乃消得,天花无著且从容。

  台中讲演会

  根本*轮惟一音,随机得解在人心;千流万派无辞让,始悟归墟佛海深。
  神话洗除存德音,逢人直指佛唯心,拈花一笑灵山后,重会台中悟入深。

  台中展览会

  听彻弦歌雅颂音,十年教训百年心,示人多少良模范,应比空言感化深。

  和黄子清

  同根天地即真吾,心外由来一物无;毕竟无人无我相,不妨相见两馍糊。
  如读南华秋水篇,令人神往意相牵;定和参透庄生旨,一物能齐大小年。

  和峻山

  扫除地棘与天荆,尽使人心向佛倾;端赖君曹入尘俗,共将浊世一澄清。
  曾从佛法得心休,念念能通觉海流;彼岸诞登回首望,仲尼犹是一天囚。

  谢子林

  潦草未成章,偏难拙自藏;砖抛能引玉,吟稳静闻香。却忆青山住,曾怜白日忙;

  人间小游戏,容得我清狂。

  赴阿罩雾林宅

  一回合眼观阿弥,已过蔗田十里奇,岩岫远从云雾看,新高山色旧迷离。
  悠然当户有青山,花木阴浓鸟语闲;领略此中高雅趣,能令世虑一时删。

  赠林阶堂

  五桂堂连花萼楼,名园乔木德馨留;秦王汉武空存想,输我蓬莱仙岛游。

  赠林献堂

  净名居士是前身,会得无言道最真;却引文殊来说法,一时倾赞动天人。

  寄洪月樵

  珠碎南崖,槎浮东海。变入沧桑,注破冬青之引;迸来哀愤幻成春艳之歌。
  闻夏声而如在,知汉泽之犹存。爰和鹤唳,用达莺鸣。
  曾闻天网说恢恢,赞佛梅村拜五台。蓬岛连云秦代望,潜流有水汉时来。
  聊从大海游怀放,怕向中原醒目开;鸡鹜一群只逐食,治平无复见雄才。

  年年不共不能和,早是光阴六载过;据社凭城狐鼠逞,噬人肥己虎狼多。
  浴云嫌我带龙气,讲学逢君隐鹿河;便好蒿莱同没尽,不关临去转秋波。

  台中公园散步

  垂柳条条舞碧波,水心亭子晓风多,此间别具天然趣,下有鱼游上鸟歌。
  鸟语清圆入耳宜,晶莹树色露华滋,波光画出垂垂柳,恰值无风不动时。

  别台中寺日僧大野

  百城烟水卅年身,来作支公座上宾;目击道存温伯雪,不须言说自情真。

  答别台中诸友

  出岫闲云偶尔来,会逢展览此中开;得君一角袈裟地,尽化台湾作讲台。

  由基隆发神户

  别离容易又销魂,不异秋风出国门。碧海粼粼摇梦影,青山隐隐认诗痕;
  欣从名士称禅客,爱此蔗乡接橘村。两月优游一弹指,萍踪絮迹本难论。

  赴日楼船散步

  怒涛飞舞万银蛇,尽向蛟宫认故家;人在下风低处立,还疑乱坠是天花。
  蓬莱三岛海天邻,零落天才觅汉秦;尚有桃源余韵在,风流绝似晋时人。
  一水澄鲜绿似苔,楼船高处步瀛台;斜阳两见天无际,忽见青螺九点来。
  睡去茫茫水接天,醒来忽在万山边;一来一去成重渡,风景依稀未隔年。

  宿小郡温泉旅馆

  也似南京有下关,晓车飞渡万重山,来从小郡汤田浴,细雨微风暮色殷。
  平生最爱是山居,浅霭轻岚此寄庐,小小园林饶逸趣,池边水鸟水中鱼。
  围炉煮茗夜谈清,身意安恬梦亦轻,夜半钧天闻广乐,隔楼徐度绕梁声。
  云开山迥晓楼晴,槛外清天槛内明;大有五弦挥手意,凭栏目送一鸿冥。

  访曹洞宗第四中学林

  晴峰顶上青天迥,白日光中素鸟翔。檐下寒岩佛无语,云边古寺塔成行;
  桃花碎作千林锦,枫叶飘来一路香。仔细参详新学制,不妨归去欲斜阳。

  赴广岛车中

  波光岛影天连水,沙白松青石接云,海景山岚无限好,收罗且趁未斜昏。

  宿广岛龟福馆

  一时风雨一时晴,渺渺烟波两岸平。海市蜃楼多变幻,潜灵幽怪怕分明。
  巍峨佛塔依神社,潋滟山光映水精。断屿连峤有仙意,云开雾合逞才情。
  崔灏未题黄鹤楼,雪泥鸿爪让先留。蓬壶此是新三岛,世界今传大五洲。
  过客知谁龟又福,闲人似我鸟中鸥。江山漠漠迷烟雨,始信乾坤日夜浮。

  宿冈山后乐园

  胜是明州后乐园,曾闻七驻葆华轩。冲寒得得冰霜踏,拥翠团团草木温;
  玉镜一池光影泻,缃烟千嶂画图翻。林间立石桥边鹤,也似游人爱晓暾。

  宿冈山后乐园

  胜是明州后乐园,曾闻七驻葆华轩。冲寒得得冰霜踏,拥翠团团草木温;
  玉镜一池光影泻,缃烟千嶂画图翻。林间立石桥边鹤,也似游人爱晓暾。

  赠别庄樱痴

  一窗红旭吐东隅,明月曾窥贮玉壶,多谢净名分丈室,还应说法愧文殊!

  赠谢籁轩

  解得三隅反一隅,不妨圆峤即方壶,神山海上相逢处,世外人间两未殊。

  答鸿汀次前韵

  原来不用反三隅,等是空空付一壶;但得世情同觉悟,禅逃商隐未途殊。

  游神户公园等处

  萧森松柏石崚嶒,翠冷苍寒此共登;祥福寺成初到地,玲珑塔现最高层;
  大仓山远天门近,小趣园幽鬼谷凭。游罢金星台上望,神皋莽莽暮烟腾。

  京都游

  身似太空飘一叶,岁暮来游微欲雪,京尘不扬翠雾霏,蓬莱宫殿境清绝。
  西归本愿见未真,无量光边同磬折,三十三间千准提,十六明王半明灭。
  古物纵横看不穷,佛华刀影眼中挈;凉羽清商流水音,登高远望净无缬。
  狮攫象掷狐装人,击钵鸣杯入纤屑。夜从书城搜蠹残,花海灯市才一瞥。
  披得如来功德衣,案外点灯案内说。更闻明日订同游,不知何处磨轮铁?

  续京都游并夜观电影连锁

  三转四折不知处,行来忽在法隆寺;当年佛法初传至,圣德太子始建树,
  闻已千有二百岁。驱车仆仆岚山行,猗猗竹外田畴平,照眼一溪流水清,
  松青枫丹相映明,潺湲犹作太古声。不是天龙一指禅,墨龙夭矫蟠云天,
  画龙石砚犹留传。我读天童寺志时,曾知日本荣西师,法传妙心东海归。
  遥遥临济宗派开,更闻大学今多才,诫心专来瞻光仪,日暮途远怅望回。
  我离台五来五台,弘济大师山寺开,寺是清凉宗天台。东西本愿何纷纭?

  本派大谷派又分,学舍嵯峨高连云,创设六十余年间,学生五百五云云。
  闻道智山劝学院,当年诸宗学共劝,专宗设学制度变,今已分途各树建。
  智积院从空海现,所宗是密不是显,五十假音施方便,迄今真言风未坠,
  传教之外此为最。知恩一院最闳窎,念佛称名宗善导,净土本以方便妙,
  圆光大师领其要,尼众设学此堪效。京都最是圆山好,岁暮天寒青未了,
  依山因水园林绕,形势天然少人巧,步步入圣出意表。灯光如海浪花涌,
  幻幻真真一剧统,原田之儿知何种?

  题壁间画

  近山如黛远山青,一舸容与一舸停;桥畔邮亭岩下树,冷冷客梦几曾经。

  赠万非道人二绝

  光阴原未失东隅,珍重冰心贮玉壶!君是道人吾佛子,山林城市竟何殊?
  中原走失连城璧,化为海上草庐石;奇石一旦遇知音,也与拱璧同珍惜。

  赠别神户善慧诸友

  迥然空劫出今时,不可团圞不可离,听取无弦琴一曲,高山流水证牙期。
  何须更著定交篇,道谊心兼翰墨缘,见物思人多纪念,月眉神户两难谖。

  泊门司

  更无锥地驻离魂,又是孤舟出国门。野鸟轻帆游客感,连峰断岛暮云痕;
  海灯摇出西风意,渔火远明微雪村。饭饱只求能睡稳,茫茫世变敢评论。

  泊长崎

  云影波光荡客魂,岖崎长岛锁倭门。庙留唐将征东迹,师乞明臣伐北痕;
  一楼海宴存中国,八首诗遗读晚村。风涛此去知何状?夜梦沉沉不可论。

  长崎观鸥

  众生业力不相同,羡尔能行水陆空,浪雪涛花天上下,白棉飞破晓烟红。

  归沪和陈完赠诗

  出门曾未漫言归,何处虚空去又来!直到维摩深杜口,方闻舌底有风雷。

  答穆穆斋赠别

  三年成一面,顷刻又天涯;此意原难说,为君强作诗。
  蓬瀛证仙佛,津岛驾蛟螭。客路怜交臂,催人是别离。
作者: 2012213469    时间: 2014-12-12 21:53     标题: 佛教丛林语言规范

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34599
作者: 李芳菲    时间: 2014-12-13 13:07

http://www.guiyuanchansi.com.cn/story.aspx?typeid=15这是归元禅寺的一个官方网站,我们可以参考一下
作者: 李芳菲    时间: 2014-12-13 13:08

http://www.guiyuanchansi.com.cn/zine/这是归元寺做的电子杂志,里面有一些罗汉故事
作者: 李芳菲    时间: 2014-12-13 19:50

我觉得我们可以以归元寺“数罗汉”作为一个研究载体,进而探究在这一活动中所体现出的当代人们的精神信仰倾向和其存在的社会意义。这样可以一步步深入,先从罗汉传说入手。
作者: 李芳菲    时间: 2014-12-13 19:52     标题: 罗汉相关传说

罗汉最开始是由十六罗汉到十八罗汉最后到五百罗汉,关于五百罗汉的来历,在佛教中有多种说法。其中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中记载:摩揭陀国有一千名佛僧,其中五百名是修成了正果的罗汉僧,另五百是凡夫僧,国王名叫无忧王,对他们都很敬仰。由于五百罗汉僧平时不露真相,无忧王不知道他们是罗汉僧,只当一般佛僧看待。有位叫摩诃提婆的凡夫僧发表违背教规的言论,造成佛僧思想混乱,无忧王决定处死这一千名佛僧。这时,五百罗汉各显通,腾云驾雾而去,在迦湿弥罗国的一个山谷里隐居起来。无忧王知情后专程来道歉,并在国都按五百罗汉模样塑造了五百尊像。从此,五百罗汉像就流传下来,并传到中国。尽管说法不同,但罗汉被共认为是“断尽烦恼,堪受世间供养之圣者”。
作者: 李芳菲    时间: 2014-12-13 20:01

其实,佛教原来没有十八罗汉之说,较早说的是十六罗汉。据说这十六位罗汉受佛祖之命,永住世间,护持正法,济度众
生。这一说法最早出自公元2世纪时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庆友尊者所撰的《法住记》,里面记载了十六阿罗汉的名字和所住地区。他们是宾度罗跋罗惰阇、迦诺迦伐蹉、迦诺迦跋厘惰阇、苏频陀、诺讵罗、跋陀罗、迦哩迦、伐阇罗弗多罗、戍博迦、半托迦、罗怙罗、那伽犀那、因揭陀、伐那婆斯、阿氏多、注荼半托迦。这部佛典后来由著名的玄奘法师,也就是唐三藏,在唐高宗永徽五年译成汉文,十六罗汉说开始流行中土,受到信众尊奉。盛唐大诗人王维信佛,他就画过十六罗汉图,与他同时的画圣吴道子的弟子卢楞伽也画过。在十六罗汉说之前,中土较早是在西晋的时候接触到的四大罗汉说,即摩诃迦叶、君屠钵叹、宾头卢、罗云(罗睺罗)。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www.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