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直播间】中国民俗学会第八届代表大会暨2014年年会第四组讨论 [打印本页]

作者: 荆楚苗乡    时间: 2014-10-12 09:10     标题: 【直播间】中国民俗学会第八届代表大会暨2014年年会第四组讨论

“圈”里“圈”外
——义乌穆斯林文化“圈”的互动研究
白莉(南京师范大学)
白老师在介绍义乌穆斯林文化“圈”的种类,按地区分布
义乌穆斯林文化“圈”形成的动力:自然力、认为动力。载体是清真寺餐厅,而不是清真寺。义乌穆斯林文化在义乌的嬗变,如:女孩观念变化。
亲们:注意啦!尤其是对穆斯林文化有兴趣的同人。白老师阐述互动的延伸:摩擦和创新,形成群体意识。最后指出其文化困惑
作者: 荆楚苗乡    时间: 2014-10-12 09:16

板櫈、座次与合餐——秦汉坐席、座次与分餐纠正
刘德增(齐鲁师范学院) 哈哈,刘老师脱稿!
果然是山东汉子,声音洪亮!
作者: 荆楚苗乡    时间: 2014-10-12 09:17     标题: 回复 2# 的帖子

当代合阳农村修谱活动的调查与研究
李志斌
明代以来,合阳农村普遍重视修续族谱,清代至民国更是村村修谱,家家参与。解放至改革开放前,农村修谱活动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为农村修谱活动开辟了宽松的环境。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始,农村修谱活动快速发展,并成为当代农村普遍的民俗活动之一,其特点:一是修谱祭祖,相沿成风。二是活动规模空前,非同凡响。三是修谱更注重内容和质量。农村修谱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村风民俗的改善。最明显的,一是家庭关系和睦。二是促进了农村社会秩序稳定。三是村民更加重视家庭教育。四是提高了农民文艺活动的兴趣。农村行政组织应主动引导,县志办公室及民俗工作者,应帮助农村提高修谱质量,搞好族谱收藏,使修谱活动更好地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作者: 荆楚苗乡    时间: 2014-10-12 09:26     标题: 回复 3# 的帖子

山东枣庄地区“仁兄弟”现象的人类学考察——以枣庄市市中区涝坡村为例
王明远(枣庄学院)
盟兄弟与拜干亲、结干姊妹被人类学家统称为拟亲属,拟亲属是民间社会中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枣庄地区的“仁兄弟”就是这种拟亲属中盟兄弟的典型代表,它具有自己的特点,并且目前正处于一种急剧变化的状态,本文就以涝坡村案例进行研究。

因偶遇而与“仁兄弟”结缘。
作者: 荆楚苗乡    时间: 2014-10-12 09:31     标题: 回复 4# 的帖子

从人类学角度探析社会组织民俗中的仁兄弟的互助制度。产生根源:男权社会、独在异乡为异客安全感的需求、当代的情况
作者: 荆楚苗乡    时间: 2014-10-12 09:33     标题: 回复 5# 的帖子

冲突与调适:湘西用坪还傩愿重建中内在机制的调适功能探究
刘兴禄(凯里学院)
湘西用坪还傩愿在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曾发生过断裂,但改革开放后又走上了重建之路。其重建过程中存在着傩法师“坛头”的争议和跨族群学艺的异议等诸多矛盾冲突,在化解过程中,还傩愿内在机制表现出强大调适功能,彰显着民间智慧的力量。
作者: 荆楚苗乡    时间: 2014-10-12 09:35     标题: 回复 6# 的帖子

想要了解湘西民俗的亲们可以关注一下刘老师。可以说,他在某种程度上掌着湘西地区民俗学的话语权。
作者: 荆楚苗乡    时间: 2014-10-12 09:38     标题: 回复 7# 的帖子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有一定的现实与学术意义!
作者: 荆楚苗乡    时间: 2014-10-12 09:43     标题: 回复 8# 的帖子

全场老师们完全被刘老师的论文吸引!萧放老师更是屡屡提笔记录。结论:还傩愿内在机制起着主导和核心作用,虽然现在弱化但条件成熟就会重新建立;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欲传承需要考虑其内在机制的规律与演变,警惕人为的制定表演规则,并区别对待!
作者: 荆楚苗乡    时间: 2014-10-12 09:47     标题: 回复 9# 的帖子

城镇化进程中的“香头”权威与社区秩序——基于上海郊区县民间信仰的实证研究
李高
在现代社会,城镇化的进程则是对传统的反复爬犁与不断粉碎,然后再进行重新的建构,从某种意义可以如是说:这是一个间接地重造社会的过程。其所爬犁之处传统已经碎片化,则民间信仰可依托的传统资源在城镇化过程中将逐渐消解、消逝,但是民间信仰并没有消失。
文本着重探讨民间信仰中的精英人物——香头,以城镇化为背景,探讨香头在城镇化过程中的分化与类别,分析香头权威的建构与其底层动员能力;进而,再探讨香头以及归属其的信仰群体在基层社会秩序建构中的作用与地位问题,分析香头(包括归属香头的香客信仰群体)与基层社会的整体关系。
作者: 荆楚苗乡    时间: 2014-10-12 09:48     标题: 回复 10# 的帖子

色香味俱全的论文!
作者: 荆楚苗乡    时间: 2014-10-12 09:55     标题: 新型城镇化语境下民俗文化反哺效果

从新角度解读民俗!从社会管理、文化认同等五个角度阐述城镇化的病态对民俗文化的冲突。认为为城市文化的流逝与传统与民俗文化的抽离,在新的文化要素的融合下呈现出新的民俗或者以伪民俗的形式呈现
作者: 荆楚苗乡    时间: 2014-10-12 10:00     标题: 回复 12# 的帖子

从民俗学角度解读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及城市、民俗的双向互动。
新型城镇化可能瓦解民俗的根基,同时也置于民俗之中。指出营造一种俗民社会。
民俗文化反哺的潜在维度。从文化生态机制、社会控制机制、社会和谐机制、创意资源机制、身体技术机制、认同机制,指出民俗在以上几个方面的影响
作者: 荆楚苗乡    时间: 2014-10-12 10:09     标题: 萧放教授简评

评:
1、杨旭东老师:对莲池会的探讨有一定的科学性,从政府角度研究给我们一定的启发!
2、白莉老师:阐释清楚有条理,是很好的一个材料,对汉族地区宗教生态的一个很好的反映。
3、刘德增老师:没有墨守陈规,指出汉代就有凳子的观点。
作者: 荆楚苗乡    时间: 2014-10-12 10:11     标题: 萧放教授简评

刘兴禄老师:从傩文化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阐释其内在调和机制是一种非常好的见解
作者: 荆楚苗乡    时间: 2014-10-12 10:48     标题: 萧放老师讲孝文化

萧放老师讲孝文化
作者: 荆楚苗乡    时间: 2014-10-12 10:50     标题: 孝文化

古今孝文化及孝意识

[attach]31190[/attach]
作者: 荆楚苗乡    时间: 2014-10-12 10:51     标题: 终于发出一张照片了


作者: 荆楚苗乡    时间: 2014-10-12 10:59     标题: 第四会场照片

第四会场照片剪辑
作者: 荆楚苗乡    时间: 2014-10-12 11:03     标题: 徐赣丽老师会讲

公共空间与民俗生活——侗族村寨文化内在逻辑关系的呈现
徐赣丽
(华东师范大学)
侗族的村寨空间独具特点,其公共空间丰富多样,这是与侗族群体意识强,喜好公共生活的民族特性相关联的;同时也是由于侗族社会热心公益、积极乐捐的风俗为公共空间的建设提供了物质来源。侗寨的公共空间为村民的公共生活提供了可能;而公共生活的需要又促进了公共空间的营造,频繁的公共空间内的集体众议有助于讨论通过和激发大家营建和维护公共空间,这样一种空间文化体现出侗民族的生活智慧。
作者: 荆楚苗乡    时间: 2014-10-12 11:20     标题: 信仰资源的建构与首次分配之法则

信仰资源的建构与首次分配之法则——以山西洪洞地区的二郎传说与信仰为对象
王尧(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
神灵信仰具有资源供应性质,可以转化为有形或无形的资源,包括庙宇建置、巫觋、亲属身份、传说等。凡人成神的信仰发生期同时伴随着信仰资源的首次分配,灵验法则、精英法则、亲属法则在此过程中参与作用。其中,灵验法则是本质性的,是信仰资源分配的第一推动力;在此前提下,民俗精英与亲缘关系是次一级的法则,是灵验性的衍生品。在信仰初创时期,为了强调灵验性,民俗精英与巫觋有相当程度的重叠;神灵后裔也依赖灵验法则将其客观身份转化为信仰身份,亲属关系才能具备资源属性。
作者: 荆楚苗乡    时间: 2014-10-12 11:29     标题: [陶波]民间信仰,宗族与社会变迁 ——以滇东“三姓村”为个案

滇东是云南历史上开发比较早的地区之一。五尺道的开凿,加强了云南与内地的联系,也拉开了内地移民入滇的大幕;东行驿道的贯通,加速了云南的内地化。内地移民入滇,带来他们原有的民间信仰。村落开发建设过程中,庙宇也随之修建,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变迁,村落的民间信仰、宗族也随之变化。我们试图以三姓村五显信仰、宗族的变迁来探析滇东移民社会的特征。
作者: 荆楚苗乡    时间: 2014-10-12 11:35     标题: 陶波 阐述:

主祀神的变迁,通过具体例子阐明当地神像的改变不影响信仰的改变,只管它德精神实质性。云南五显信仰的产生、传播路线。宗族变迁与民族信仰的关系。由家族祭祀到私有祭祀。
作者: 荆楚苗乡    时间: 2014-10-12 13:50     标题: 青海藏传佛教民俗文化圈的基本特征 唐仲山

青海藏传佛教民俗文化圈的基本特征  唐仲山
(青海民族大学)
摘 要:藏传佛教在青海的传播与复兴,实现了藏传佛教对诸如藏族、蒙古族、土族和汉族等世居民族的宗教文化整合,加强了民族关系,构筑了稳定而和谐的社会局面。藏传佛教文化在信众世俗生活与宗教生活的深入渗透,造就了以信仰为主题的多层次多角度的文化模式,并最终形成藏族、蒙古族、土族和汉族的在同一信仰下的藏传佛教民俗文化圈。藏传佛教民俗文化圈的历史形成和现实存在,成为模塑和刻画民族性格与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模式,深刻影响着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
作者: 荆楚苗乡    时间: 2014-10-12 13:51     标题: 藏传佛教

文化根源的咋柔性与多元性。
作者: 荆楚苗乡    时间: 2014-10-12 13:53     标题: 桂东盘瑶“度戒”仪式中的几种信仰体征 肖文朴 (广西艺术学院)

摘 要:瑶族度戒仪式作为瑶族民间宗教活动中最为隆重的一种,历来是海内外学者观察瑶族宗教信仰文化的重要窗口之一。在瑶族地区,度戒主要存见于操勉语的盘瑶系统,其中以过山瑶、蓝靛瑶、排瑶等支系为代表。但各支系对度戒的称呼不一,桂东盘瑶、泰国过山瑶等均称“tou21 sai33”(度师)或泛称“kua33 daŋ21”(挂灯),广东排瑶称“vong44 ko44 tong53”(旺歌堂),而云南蓝靛瑶有师、道两派的明确区别,度师称“tsai33 θai53(斋师),度道叫“tsai33 taau44”(斋道)。瑶族度戒仪式之所以成为跨界少数民族宗教仪式研究和世界瑶学研究中长久不衰的热点课题,主要在于其自身所蕴含的大量的复杂的文化信息。本文通过探讨桂东地区盘瑶度戒仪式中的几种信仰体征(阈限、象征、主题、传承等)加以说明。
作者: 荆楚苗乡    时间: 2014-10-12 14:02     标题: 瑶族

“度戒”并非是成人礼。应用道教的外衣来传承信仰。
一、阈限空间与象征。  “投坛”  象征分离;阈限“跳云坛象征新生;
二、反结构动作与文化主题。
详解《退七步刀梯歌》——重留一步。。。。。
其突出功能在于解决信仰的传承,而非道教传信仰等观点
作者: 荆楚苗乡    时间: 2014-10-12 14:06     标题: 云南大理下关将军洞本主李宓崇拜初探 李鹤 (中国社会科学院)

摘 要:本主崇拜是白族特有的民族民间宗教信仰,是一个民间多神崇拜系统。李宓是下关地区最大的本主,下关将军洞是李宓崇拜的中心。下关的地理环境,当地人民对英雄的崇拜,对和平的期望,加上历代统治者的扶持,民族融合的趋势,使李宓成为下关地区最大的本主,将军洞成为李宓崇拜的中心。李宓这位外来侵者及其家族成员,共同接受下关地区各个民族的香火祭祀,信仰范围较为广阔。本主李宓崇拜具有保护村社,保证灌溉,送子,帮助发财,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对当地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着重要作用。
作者: 荆楚苗乡    时间: 2014-10-12 14:11     标题: 宗族傩的宗族化 ——兼论石邮傩傩源及其流变 黄清喜(赣南师范学院)

本文通过对石邮傩傩源的考证来探讨石邮傩与吴氏宗族之间的深层关系,主要结合吴氏宗族史,阐述吴氏宗族内部传承石邮傩的深厚基础及其传承过程中的演变历程。从石邮傩傩源的三重属性和傩的三次改编来探讨石邮傩随吴氏宗族跌宕起伏的历史而演变的历程。
作者: 荆楚苗乡    时间: 2014-10-12 14:13     标题: 回复 15# 的帖子

云南大理下关将军洞本主李宓崇拜初探
李鹤
(中国社会科学院)
摘 要:本主崇拜是白族特有的民族民间宗教信仰,是一个民间多神崇拜系统。李宓是下关地区最大的本主,下关将军洞是李宓崇拜的中心。下关的地理环境,当地人民对英雄的崇拜,对和平的期望,加上历代统治者的扶持,民族融合的趋势,使李宓成为下关地区最大的本主,将军洞成为李宓崇拜的中心。李宓这位外来侵者及其家族成员,共同接受下关地区各个民族的香火祭祀,信仰范围较为广阔。本主李宓崇拜具有保护村社,保证灌溉,送子,帮助发财,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对当地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着重要作用。
作者: 荆楚苗乡    时间: 2014-10-12 14:14     标题: 回复 30# 的帖子

宗族傩的宗族化——兼论石邮傩傩源及其流变  黄清喜(赣南师范学院)
本文通过对石邮傩傩源的考证来探讨石邮傩与吴氏宗族之间的深层关系,主要结合吴氏宗族史,阐述吴氏宗族内部传承石邮傩的深厚基础及其传承过程中的演变历程。从石邮傩傩源的三重属性和傩的三次改编来探讨石邮傩随吴氏宗族跌宕起伏的历史而演变的历程。
作者: 荆楚苗乡    时间: 2014-10-12 14:18     标题: 回复 31# 的帖子

傩源的三种属性分析。。。。。。嘎嘎,肢体语言太丰富了,好可爱好萌的老师
作者: 荆楚苗乡    时间: 2014-10-12 14:19     标题: 回复 32# 的帖子

浪以不浪为目的!!
作者: 荆楚苗乡    时间: 2014-10-12 14:21     标题: 回复 33# 的帖子

傩的历史含蕴果真浑厚
作者: 荆楚苗乡    时间: 2014-10-12 14:23     标题: 回复 34# 的帖子

傩的三种属性只有回到祖先”身份“中才能有血有肉
作者: 荆楚苗乡    时间: 2014-10-12 14:25     标题: 回复 35# 的帖子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毛南族“肥套”相关问题的文化解读
石丽璠
(广西师范大学)
摘 要: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毛南族“肥套”在当地社会生活中影响甚为深远。本文在近年来毛南族“肥套”研究的基础上,对肥套本质特征、肥套傩事神灵及其面具、肥套文化传承几方面进行解读,揭示其传承不断的深层次因素,为毛南族肥套获得更广泛认知做出努力。
作者: 荆楚苗乡    时间: 2014-10-12 14:59     标题: 回复 15# 的帖子

张士闪老师在点评哦
作者: 荆楚苗乡    时间: 2014-10-12 15:16     标题: 回复 15# 的帖子

大师就是大师,讲评如此精彩
作者: 荆楚苗乡    时间: 2014-10-12 15:17     标题: 回复 38# 的帖子

张士闪老师好棒啊!感觉田野味、男人味、巫傩味。。。。。。。
作者: 荆楚苗乡    时间: 2014-10-12 15:18     标题: 回复 39# 的帖子

啦啦啦啦,没电了,,,,,,,,,,,
作者: 荆楚苗乡    时间: 2014-10-13 12:24     标题: 回复 15# 的帖子

肿么我传的照片都看不到啊,明明传了的
作者: 张多    时间: 2014-10-14 09:15

辛苦辛苦!!
作者: 暮蝉    时间: 2014-10-15 09:11     标题: 回复 41# 的帖子

照片可以放在附件里哦,不过大小也是有限制哒
好想看照片呀,快上传快上传
作者: 黄清喜    时间: 2014-10-15 15:40

乡音难改,浪以不浪为目的应为“让”以“不让”为目的。肢体语言的丰富可能是因为小时候的好动症在之乎者也的读书年代没能使之中规中矩地收敛。也好,像思想一样,还也以让它“自由”发挥。
作者: 小人家    时间: 2014-10-15 20:53     标题: 回复 44# 的帖子

黄老师不仅肢体语言丰富,表情也丰富,语调也丰富,极富感染力而且还没超时,真是我这个听得太投入忘记计时的主持人的救星啊!
作者: 山间野人    时间: 2014-10-15 22:02     标题: 回复 32# 的帖子

我记得陈泳超老师较早前写过 傩的本义及正误 ,当年做端公研究读此文,启发很大。文章见:《民族艺术》1997年第01期
作者: 辛巴达    时间: 2014-10-18 17:57     标题: 回复 46# 的帖子

对,这种辩证是很好的研究。。。还有李道和教授《释巫》也是很好的这类辩证。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www.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