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第二届海上风都市民俗学论坛·民俗资源与都市文化学术研讨会直播贴 [打印本页]

作者: 朱卿    时间: 2014-7-19 09:01     标题: 第二届海上风都市民俗学论坛·民俗资源与都市文化学术研讨会直播贴

主  办: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承  办: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
协  办:《社会科学报》编辑部
《中原文化研究》杂志社
《蔚秀报告厅》摄制组
时  间:2014年7月19-20日
地  点:闵行校区人文学术沙龙(东川路500号)

9:00-9:15    开幕式
主持人:苏长鸿(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硕士)
  致辞:吴瑞君 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
  田兆元 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
  
  
9:15-9:20   合影茶歇
  
  9:20-10:20  主题报告

主持人:程鹏(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博士)
  
  1、陈勤建(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09:20—09:40
  题目: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都市民俗学的机遇和挑战
  2、蔡丰明(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上海社科院研究员)09:40—10:00
  题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图谱研究
  3、蒋明智(《文化遗产》编辑部主任、中山大学教授)10:00—10:20
  题目:问题意识与时代思潮:都市民俗学的展望
  10:20-10:35  点评讨论
评议人:田兆元(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教授)
  
  10:35-10:40  茶歇
  
  10:40-11:40  主题报告
主持人:张迪(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博士)
  
  4、刘秀梅(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10:40—11:00
  
题目:民俗学精神传播的物化形态与可持续发展
  5、安俭(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教授)11:00—11:20
  题目:新疆汉族民俗文化研究
  6、唐忠毛(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副教授)11:20—11:40
  题目:佛教民俗化与市民生活的公共空间:以上海为例
  11:40-11:55   点评讨论
评议人:陈勤建(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12:00-13:30  会议午餐
  
  
13:30-17:00  研讨
  
  
17:00-19:00  晚宴(秋林阁三楼)
  
  
7月20日议程

  
  8:30—12:00   研讨
  
  12:00-13:30   会议午餐
  
  
13:30-15:00  学术沙龙
  
主持人:孙正国(华中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教授)
  
  
15:10—15:30   闭 幕 式
主持人:刘慧(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硕士)
  
论坛颁奖:第二届海上风都市民俗学论坛征文颁奖仪式15:10-15:20
  
闭幕致辞:田兆元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教授)15:20-15:30
  
  
会议结束

  
7月19日研讨专场

  
  13:30-14:10   民俗变迁专场
主持人:  雷伟平(上外贤达学院助教、博士)
  1、高艳芳(华中师范大学民间文学博士)
  题目:当代七夕情人节取向的动因研究
  2、王鑫(北京联合大学社会史硕士)
  题目:北京节日建构、重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3、苏长鸿(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硕士)
  题目:水库移民中的权力博弈及其话语变迁——基于X县文化保育运动的思考
  4、刘资颖(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硕士)  
  题目:国内民俗学研究范式的源起及发展
  
14:10-14:30  点评讨论  评议人:蔡丰明(上海民协副主席、上海社科院研究员)
  
  14:40—15:20  民俗资源专场
主持人: 柳倩月(湖北民族学院教授、博士)
  1、颜慧珍/王晔(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系硕士)
  题目:都市化背景下“肘阁戏”艺术的活态传承及思考
  2、王蕾(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硕士)
  题目:隐秘而伟大:台湾布袋戏的“霹雳化”探索
  3、张玥(云南大学民俗学硕士)
  题目: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中少数民族神话的政府保护和开发——以拉祜族《牡帕密帕》为例
  4、王婷婷(西南民族大学历史文献学硕士)
  题目:作为旅游资源的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15:20—15:40   点评讨论
评议人:蒋明智(《文化遗产》编辑部主任、中山大学教授)
  
  15:50—16:40  民间信仰专场 主持人:杨旭东(《中原文化研究》编辑、博士)
  1、刘慧(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硕士)
  题目:神格化的人:台湾蒋公信仰探究
  2、雷伟平(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学院助教、博士)
  题目:城市化背景下三官文化传统的变迁——以上海民间三官俗信为例
  3、胡玉福(上海大学民俗学硕士)
  题目: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城镇化——以山东省后道口村贴门钱习俗为例
  4、张迪(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博士)
  题目:城市化与民俗变迁——以甘肃天水市区社火为例
  5、朱卿(云南大学民俗学硕士)
  题目:都市散居景颇族群体的文化认同——以昆明“目瑙纵歌”为例
  16:40—17:00   点评讨论
评议人: 唐忠毛(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副教授)
  
7月20日研讨专场
  
  8:30-9:10  民俗传承专场
主持人:任志强(山东大学民俗学博士)
  1、滕传婉(西藏民族学院民族学硕士)
  题目:诺苏哦首:彝族服饰文化活态传承的承载者
  2、刘薇(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
  题目:清代滬、蘇、浙、皖、贛地區婚禮中的媒人
  3、胡萌萌(浙江师范大学文化产业本科)
  题目:金华斗牛传承人作用研究
  4、王群芳(安徽大学汉语言文学硕士)
  题目:中国汉族婚礼用语的辞格运用
  9:10—9:30   点评讨论
评议人:杨旭东(《中原文化研究》编辑、博士)
  
  9:40—10:20   民间文学专场
主持人: 高艳芳 (华中师范大学民间文学博士)
  1、任志强(山东大学民俗学博士)
  题目:中国都市传说研究:理论与实践
  2、王天一(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硕士)
  题目:变体与延续:当代都市传说述评——从“幼女爬进洗衣机”说起
  3、钱斌(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硕士)
  题目:“游戏”与文本的另类结合——浅析网络文本中隐藏的游戏结构
  4、王明月(辽宁大学民俗学硕士)
  题目:程序员不是“程序猿”——浅析程序员笑话与程序员群体的身份认同
  10:20—10:40    点评讨论
评议人:柳倩月(湖北民族学院教授、博士)
  
  10:50—11:40   都市民俗专场
主持人:刘薇(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
  1、程鹏(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博士)
  题目:传统饮食制作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研究
  2、史禹(长江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
  题目:都市民俗旅游研究——以荆州民俗旅游开发为例
  3、王泽媛(山西大学民俗学硕士)  
  题目:都市公共空间下的戏曲传承与发展  ——以太原迎泽公园晋剧演唱团为例
  4、喻雨田(西南民族大学民俗学硕士)
  题目:成都“粽子一条街”的公共文化空间建构
  5、许淼(长江大学专门史硕士)
  题目:《红楼梦》与清代都市民俗文化
  11:40—12:00  点评讨论
评议人:毕旭玲(上海社科院助理研究员、博士)

[attach]30173[/attach][attach]30174[/attach][attach]30175[/attach][attach]30203[/attach]
作者: 朱卿    时间: 2014-7-19 09:02

首先由第一届海上风民俗学论坛坛主程鹏发言,感谢各位老师同学的到场,介绍第二届海上风论坛的坛主苏长鸿

[attach]30204[/attach]
作者: 朱卿    时间: 2014-7-19 09:03

第二届民俗学论坛坛主苏长鸿发言,介绍今年的论坛基本情况,介绍与会嘉宾

[attach]30184[/attach]
作者: 马向阳    时间: 2014-7-19 09:06

熟悉的背景,首届,已成为第二届,继续前进!
作者: 朱卿    时间: 2014-7-19 09:08

吴瑞君 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为论坛致辞,介绍社会发展学院基本情况,代表学院老师同学对参与论坛的同学表示欢迎和感谢,将一如既往的对论坛进行支持,将论坛办成有特色有影响的论坛,最后祝论坛圆满成功。

[attach]30181[/attach]
作者: 朱卿    时间: 2014-7-19 09:13

田兆元 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致辞,对来自祖国各地的老师同学表示欢迎,介绍与会嘉宾

陈勤建(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蔡丰明(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上海社科院研究员)
蒋明智(《文化遗产》编辑部主任、中山大学教授)
刘秀梅(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
安  俭(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教授)
唐忠毛(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副教授)
作者: 朱卿    时间: 2014-7-19 09:21

田兆元教授发言,介绍华东师大民俗学学术传承,介绍谢六逸先生的民俗研究传统,同时介绍吴泽霖等苗族研究,由印象之学到学术之学。
介绍上海地区的民俗学学科建设和分布情况,介绍学院的人口学的等优势学科与华东师大民俗学发展的壮大的历程。
希望将华东师大民俗学学科建设成一个国际交流基地,欢迎各位同学来华东师大交流、访学、深造。
希望民俗学为社会发展服务,期待同国内外高校高校对民俗学发展做出贡献,促进学术增进,增进友谊。

[attach]30180[/attach]
作者: 朱卿    时间: 2014-7-19 09:31

第二届海上风都市民俗学论坛与会嘉宾和同学合影

[attach]30205[/attach]
作者: 朱卿    时间: 2014-7-19 09:36

陈勤建教授主题发言:新城镇化进程中都市民俗学的机遇与挑战

宫田登《都市民俗论的课题》:1’都市民俗学的基本概论2‘都市民俗的心意(现代社会民间信仰为主)

民俗不是乡下人和农民的土特产,城市居民也有民俗;民俗学也是现代学,未来学;民俗是人类永恒的伴侣(人俗);上海现代城市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城市民俗的影响。

民俗学的四大转变:
1、古文化残存物——活世态“生活相”
2、乡民学——人民学
3、古代学——现代学
4、独立学科——边缘交叉学科

都市民俗的主要内容及研究资源:
1、古都民俗
2、乡村民俗的城市化:落地唱书——越剧
3、城乡交融民俗:五方杂处民俗融合。钢琴协奏曲
4、都市新民俗:传承三代以上(30年?20年?)

都市民俗学研究侧重应该是都市都市的民俗学,应该是符合城市特色的民俗,应该关注都市民俗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上海作为国际化的都市,民俗有其特点,包括原住民习俗,还有外来的包括移民和国外引入的。再如海洋民俗研究。

[attach]30179[/attach]
作者: 朱卿    时间: 2014-7-19 10:02

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蔡丰明教授主题演讲: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图谱研究

图谱一词是一个中国化的概念,主要包括了图(即图像和图形)与谱(即按一定关系而组成的某种系列)两个方面。
图谱最早实践是在目录学实践,南宋郑樵《通志·图谱略》提出一系列有关图谱的理论思想,认为图与文字一样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提出图具有至约,简易的特点,其有关图谱的理论思想具有前沿性。

图谱从古代到现代也发生了变化,经历了手绘图谱,到写实性图谱到信息化图谱过程。信息图谱最为典型的是现代西方知识图谱,此外还有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编制图谱事业上的运用,是90年代以后信息化图谱的又一重要应用,如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家谱地理信息系统等。

面对浩如烟海的非遗资源整理过程中,非遗的图谱研究突显出重要作用,其主要任务是将现有的搜集到的大量的非遗资源进行图谱化处理。目前的非遗图谱研究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1’范围相对狭小,2‘规则不统一3’信息不够多元4‘专门特殊不浓

作者从本质论、方法论、价值论三个维度上来提出关于中国宏观的非遗图谱研究的理论。
通过科学的手段,将非遗资源的各种要素,进行图谱可视化的展示。
现在图谱的特点:
直观明了、信息集聚、要素共联
非遗图谱编制的主要方式:
要素、信息、数据、图化、谱化(谱系化)。

[attach]30183[/attach]
作者: 朱卿    时间: 2014-7-19 10:28

蒋明智教授发言:问题意识与时代思潮
1、研究生如何写论文的观点。
避免重复化、敢于创新、争辩、问题意识。针对有非议的问题,提出新问题、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推翻别人或者提出新说。以传说起源地的研究为例。各地故里之争。
研究生论文存在的问题:拼凑、重复、信息的堆积、没有问题意识、严谨、掌握学术训练方法。
选题应突破学科研究的范式、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知识面广、信息积累多、站在世界的高度选题。
时代思潮、对前人的超越、要与现实社会相接触。
2、都市民俗学的走向:
都市民俗学可以成为民俗学研究的一个新的转向,上海具有引领的地位。
社会的流动致使很多农村属于“半城镇化的”农村。
都市民俗学可以涉及到的方面:
商业民俗、政治民俗、物质民俗、信仰民俗、制度民俗、语言民俗、交际民俗、娱乐民俗、陋俗(黄、赌、毒)、农民工习俗
都市民俗与乡村民俗的关系、与舶来品民俗的关系。
都市民俗的修复(核心元素的选择)
都市民俗与公共文化建设


[attach]30182[/attach]
作者: lishihu    时间: 2014-7-19 12:17

主题发言:
刘秀梅(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
题目:民俗学精神传播的物化形态与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迅速发展,国内外交流的互动、传播民俗文化的热潮在这个平台上得到了可持续性的拓展,为民俗学精神的传播创造了广阔空间。历史博物馆、科技场馆、新媒体、网络空间、地球村。

1、民俗学精神传播的物化形态。
2、民俗学的可持续发展性。

[attach]30206[/attach]
作者: lishihu    时间: 2014-7-19 12:57

主题发言:
安 俭(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教授)
题目:新疆汉族民俗文化研究——以乌鲁木齐市汉族为例

一、引言
新疆暴力恐怖事件:较多、集中
原因:
1、少数极端分子认为汉族抢占了他们的资源
2、发展落后
3、敌对势力
4、部分少数民族厌世心理
5、境外势力的鼓动

二、乌鲁木齐汉族的来源
新中国成立以后五次大批的移民:
1、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2、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的移民,
3、新疆铁路建设中进疆人员,
4、全国各地的支边青年,
5、改革开放以来,四川、河南的打工者。
全国各地的人聚集到一起。

三、乌鲁木齐汉族的基本特征
语言上以现在的普通话为主,夹杂陕西当地的方言,还吸收了新疆当地的语法,民族语言的成分也夹杂在汉语的表达中。
饮食主要以面食为主。还吸收了维族的饮食习俗,牛羊肉较多,
礼俗上相对来说简化。
较多参加当地少数民族的节日,汉族的节日也互相参与。其中所用食品都是清真的。

四、结论
乌市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多个民族互相融合、互相影响。这种多元的文化交融在一起,造就了乌鲁木齐宽容、包容的心理状态。

[attach]30207[/attach]
作者: lishihu    时间: 2014-7-19 12:57

主题发言:
唐忠毛(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副教授)
题目:佛教民俗化与市民生活的公共空间:以上海为例

何为佛教的民俗化?
佛教民俗经济活动与“因寺成镇”
寺庙作为市民日常生活的公共空间
寺庙作为当代都市民俗存续与民俗活动的重要空间

总结与思考:
1、寺庙是当代仍然提供活生生的日常民俗活动的重要空间
2、当代都市佛教民俗的现代性问题:
内部科学合理化、意识形态的多重压力,但它又必须有依附性;
来自佛教精英与民俗学家、人类学家的态度

[attach]30208[/attach]
作者: 王统炎    时间: 2014-7-19 14:49     标题: 回复 9# 的帖子

都市民俗的主要内容及研究资源:2乡村民俗的城市化:落地唱书——越剧
这篇论文主要讲述了哪些要点?可以让我学习学习吗?烦请帮忙回忆下,谢谢。
作者: 南池子    时间: 2014-7-19 15:19

看完诸位老师的发言,受益匪浅!
我想加一句我个人的感受:在“都市民俗学”的框架下,理论上涵盖了传统民俗的都市化研究,以及现代都市的新兴民俗研究。上述发言有提及这一点,它应该是首先明确的一个重要议题。两者混合而谈可能会模糊一些方法论上的理论诉求和介入途径,比如古代都市的民俗现象是历史学意义上的某种时段性生活片段的再表征化,主要依靠文字文本来作为研究介入点。而新兴的某种研究可能更多的是社会学意义上的横向社会结构意义上的理论观照,并且还需要回应“是否为民俗”的质疑,它更多是倚重于田野作业。
♪( ′▽`)
作者: 恩施土家    时间: 2014-7-19 16:08     标题: 回复 16# 的帖子

这是目前都市民俗学框架的困惑。
当然华东师大都市民俗学论坛并非要建立一个学科框架,而是提供一个研究生学习平台。
我们的分组还是按照民间文学、民间信仰、传承人研究、非遗、文化产业这些传统的话题来的。
本次论坛邀请了《文化遗产》蒋明智、《华东师大学报》唐忠毛、《中原文化研究》杨旭东三位大编辑给大家挑刺。
真正走向都市民俗学的议题还需时日。论坛需要更广泛的参与和更优质的论文!
作者: 王永强    时间: 2014-7-19 16:38

预祝成功
作者: 朱卿    时间: 2014-7-20 13:33

海上风都市民俗学论坛  学术沙龙
主持人:孙正国(华中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教授)
主讲题目:媒介的维度:白蛇传的都市民俗学意义
(以下为发言的部分内容的整理)

感谢田老师,感谢华东师大都市民俗学论坛这个机会!
我们对民俗学越来越强调新的意义的开掘,传统的民俗学的范畴进行新的反思,对这些进行思考可以有不同的讨论。

一、媒介的理解
第一,人类叙事有一条媒介叙事的线索。人类叙事媒介主要以语言、表演、图像为核心的要素。在互动和虚拟性存在的,在界定都市民俗学过程总,虚拟性是绕不开的。
第二,厘清了人作为特殊媒介的人类学性质。口头媒介的弱主体性,虚拟平台上的“数字人”的出现,都是人的媒介的深刻表现。网络故事中数字人的目标已经由意义传播转向娱乐互动,时间、空间的纯粹性超越。
第三,人类已经创造出复杂而全新的叙事方式:网络媒介叙事。当代网络媒介正强势地包容和改变其他媒介形态

二、故事建构

对现代《白蛇传》的多种媒介形态与故事讲述者、故事时间和故事空间关系的讨论,可以发现媒介因素在故事建构、传播与演变过程中具有积极价值。同时,娿反证了故事对媒介因素存在一定的选择性。

第一,不同媒介形态的故事的故事传承着大致相同的母题。这种传承包含着显著的情节变化,不同媒介因其不同

第二,从传播层面考虑,也就是传播媒介传播故事的过程与故事存在内在关联。媒介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建构艺术作品的材料,一个是传播艺术作品的路径。口耳相承的传播、文字与印刷的传播、影视传播的多为信息播放与传输、网络传播的虚拟扩展、全球互动以及游戏娱乐等多种传播显然对故事的生存、延续有着影响。

第三,网络传播媒介已经改变了故事的内在结构域原初意义。当代网络媒介中,全新的传播与故事之间越来越具有内在的互动关系,如游戏形态的故事,这种传播没劲儿使故事在玩家的关注和参与中得到传承,而且可以将故事作为一种知识谱系来加以认识和理解。今天我们在都市民俗中抛却网络就站在都市民俗学之外。

第三,白蛇传的都市民俗学意义
1、白蛇传的经典化定型是宋明以来都市民俗发展的必然产物。
2、白蛇传的多媒介形态与传播推动了都市民俗的开创性发展。
3、白蛇传为都市民俗学提供了艺术民俗领域的重要资源。

[attach]30233[/attach]

讨论话题
话题一:民俗资源的都市类型

话题二:田野调查的都市民俗类型

话题三:都市民俗学的学科问题
作者: 朱卿    时间: 2014-7-20 15:06     标题: 都市民俗学论坛闭幕式

程鹏博士学术总结:

感谢孙老师的演讲和同学们的讨论!
介绍了海上风都市民俗学论坛的筹办及举办情况,指出大会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讨论不够热烈等。
希望大家能增强自己的问题意识。对持续两天的都市民俗学研讨进行了总结,谈了对都市民俗学的前景的展望。
作者: 程鹏    时间: 2014-7-20 17:18     标题: 回复 16# 的帖子

都市民俗学现在还很难说是一个成熟的分支学科,都市民俗学,是伴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而发展起来的,它是对民俗学作为“现代之学”的肯定与实践,是取空间上的都市化与时间上的现代化的并集,所以都市民俗学不仅关注产生于都市里的民俗,也关注都市化的民俗。对于都市民俗学的概念,我更倾向于现代民俗学的表达,至于都市民俗学史的部分,其实也是历史民俗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可惜都市民俗学在中国学界并未获得广泛的讨论,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
作者: 程鹏    时间: 2014-7-20 17:48     标题: 回复 16# 的帖子

我们长期受对象论的制约,在做研究的时候往往首先会考虑“这算不算民俗”,尤其是在研究都市新兴民俗或者泛民俗的时候,这种争议经常会存在,不过看似新兴的民俗也不是凭空出现,我们也可以在传统民俗中找到其根源。网络祭祀也不过是将传统的祭祀活动置于虚拟空间,微信拜年也只是用新兴媒介传承拜年习俗,对于街头艺人我们也可以看到传统艺人撂地的影子。不过,对于这些新兴民俗的研究,大部分民俗学家都不怎么涉足,反倒是很多学生和年轻学者初生牛犊不怕虎!
作者: 刘慧    时间: 2014-7-21 12:05     标题: 回复 4# 的帖子

分明是正面!哈~感谢!
作者: 南池子    时间: 2014-7-22 11:03     标题: 回复 22# 的帖子

我与你们几位的想法是一致的,我意以为:
如果是古代都市的民俗研究,仍然应该纳入历史民俗学的研究领域,其中还需要看这项民俗的生存状况,如果是已经消失的民俗活动,就应该交给历史学来书写,如果是今日有变迁的,就可以继续视为民俗史领域的课题来展开。关于都市化的新兴民俗,我认为才是现代民俗学的重中之重,它是有别于过去“古典的民俗学”的一个研究领域,但是我们必须寻找研究的路径和基本的思路。实际上,也如程兄所言,正是因为尚待讨论,所以就应该在具体操作中保持学术上的审慎。可惜,我在某些论文的标题中就看到了过于泛化的问题,并且在概念使用上的不严谨。

我同意程兄所言,任何传统的所谓“创造”或“发明”,真正追根溯源,都能找到过去文化传统的身影。景军的《神堂记忆》有一段话就很明确这么指出。另外杨旭东在《偶像更替与精神固守》进一步提出,文化的变迁更多体现在物化层面,而只要精神保留,就仍然是过去传统的必然延续。就此而言,现代民俗学的研究并不是无根之水,关键还在于我们必须重新找到它的“文化肌理”(恩施土家语)。我个人更喜欢将这种文化的变迁视为一种传统文化的再生产,而不是所谓的“发明”:新兴民俗不过是改变了一种表述的策略和形式,内在的核心其实十分稳定。

之前开会,朝大人说到我们“革命性不够”。这是个问题。但是也如诸位所言,有了民间文化论坛和海上风都市民俗学论坛,我想未来的民俗学发展会思路比较清楚。关键还在于,在接受好传统的“古典民俗学”训练之下,我们能否寻找到当代民俗学研究的新课题,是否已经思考清楚民俗学科本身的基本命题,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学问研究的“想象力”(吕微老师的词)~~~不过,接触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同学后,我对学科未来的走向是乐观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论坛进行了两年,华师大在上述学科建设和学生培养工作方面所做的努力确实有目共睹,也受大家所钦佩和敬重。既然新旧坛主都主动说到了论坛的“问题”,那我就“站着说话不腰疼”一次,举办会议耗费上下精力和财力也是需要考虑在内的。就权当一个可能性的展望吧:学术讨论贵在讨论二字,评论稍微应该让步于它。充分的对话才是彼此交流的最佳模式。或许我们还可以尝试改革一下会议的方式,或者增加一些学生对话的空间,兴许能够使会议更进一步。
作者: 程鹏    时间: 2014-7-29 11:16     标题: 回复 24# 的帖子

池子说得是,我们现在的会议模式的确可以考虑调整一下,大到年会、小到各种论坛,大家都是各自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交流讨论只能在私底下。我们在讨论民俗学会“民主化”之路时,也可以商讨改革一下会议的方式,增加讨论的时间。
作者: 朱小宝    时间: 2014-8-27 10:39     标题: 回复 1# 的帖子

祝贺祝贺!热烈祝贺~
作者: 思行笃    时间: 2015-6-17 10:45

希望今年能够参加到!!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www.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