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分论题:民俗学与中国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高丙中    时间: 2014-3-3 23:52     标题: 分论题:民俗学与中国问题

组织者:高丙中

在分议题“民俗学的中国经验”之下,与路线图中的2.1(现代性理论)、2.2(后现论),3.1(“民”诸范畴)、3.2(“俗”诸范畴),4.1(现代社会,民俗的条件)、4.2(日常生活:民俗的实践),5.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都有所关联。
近代以来,中国问题需要民俗学参与寻求解决之道,中国问题也成就了民俗学与民俗学人。中国问题不是民俗学参与就能够解决的,但是没有民俗学的参与,或者民俗学不以正确的方式参与,一些问题更难解决。

思考线索:
1)民俗学如何参与制造“中国问题”(中国问题出在谁身上,中国问题归因于什么,等等);
2)民俗学在中国扎根的路径(在中国发现“民间”,现代语、国家文学);
3)学者们意图用民俗学解决什么问题(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得力于什么诉求),而民俗学真真实实在中国解决过、解决着什么问题;
4)我们期盼民俗学在中国的新发展基于民俗学能够解决中国的什么问题。
作者: 虾哥    时间: 2014-3-4 00:00

“民俗学如何参与制造"中国问题"”
请问老师,这里的“制造”中国问题是指什么?没太看懂。
作者: 吕微    时间: 2014-3-4 00:22     标题: 欢迎丙中参与

没想到丙中已经准备组织分会场了,谢谢支持!不过如虾哥所言,还没太看懂。
作者: 穆昭阳    时间: 2014-3-4 09:49

就是概念的使用吧,类似《制造国民》这样的书名。
作者: 户晓辉    时间: 2014-3-4 11:09

欢迎丙中兄参加讨论!窃以为他提出的问题很具体并且很有针对性,便于操作和讨论,没啥不好懂的哈。
俺正在修改拙书稿,甚至认为“民间文学”这个词虽然当初是舶来品,但中国的民间文学问题却不仅是移植的花朵,而是中国自己制造出来的“中国问题”。尽管欧美已经弃而不用这个术语,但我们仍然需要讨论:为什么中国的老百姓和学者仍在使用“民间文学”和“民俗学”这样的术语,难道仅仅是因为我们赶不上世界学术大潮乎?还是因为这些术语在中国还没有完成其内涵和使命?丙中兄的问题正好可以接在这个问题下面进行讨论。
作者: rop    时间: 2014-3-4 11:17

从民俗学的视角, 努力提出“中国问题”,参与解决“中国问题”,经世致用。
作者: 恩施土家    时间: 2014-3-4 15:08     标题: 回复 6# 的帖子

是否两层含义:1、何为中国? 2、中国何为?
作者: 刘晓春    时间: 2014-3-4 16:22

引用:
原帖由 户晓辉 于 2014-3-4 11:09 发表
欢迎丙中兄参加讨论!窃以为他提出的问题很具体并且很有针对性,便于操作和讨论,没啥不好懂的哈。
俺正在修改拙书稿,甚至认为“民间文学”这个词虽然当初是舶来品,但中国的民间文学问题却不仅是移植的花朵,而是 ...
老百姓未必用,说白了,是学者的饭碗,说学术点,这是学者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概念工具。

问题是,我们为什么要用西方人已经弃用的“民间文学”、“民俗学”这样的概念来分析中外共同的文化现象?概念的运用与更新,不是简单的词语变换的文字游戏,而是有其深刻的学理考量,必定是原有的概念或者无以周延正在变化的对象,或者由于外在社会原因(比如学术制度、政治因素)的逼迫,促使学者生产、使用新的学术概念。

一个学科的历史,可以说是概念的发展史,从概念的稳定,以及概念可持续被阐释的可能,可以看到一个学科悠久的学术传统和深厚的根基,一个学科的概念如果老是腾挪跳跃,缺乏统一的、可供学者共同讨论的学术问题,这个学科无疑是不成熟的。吕微老师和晓辉兄一直致力于中国民俗学的理论建设,我想他们是希望为民俗学伟大的经验传统,即无限的多样文化呈现之中注入普遍性的思考。普遍性的思考不同于多样的经验,它应该是超越经验的,是抽象的。

对于习惯于呈现田野经验的民俗学者来说,这是一个大的跨越,是对自己知识结构的挑战。
作者: 高丙中    时间: 2014-3-4 17:32     标题: 回复 2# 的帖子

中国现代的学术从两个方面指向“中国问题”,一个是制造问题(或者用另一种路子的话说,发现问题),一个是解决问题(有时候只是从话语中消解问题或者关于特定问题的观念)。前者的例子:传统村落里过着自己的大致太平的日子,虽然时不时有些纠纷,但是内部能够化解。但是阶级斗争的观念传播进来,阶级压迫成为头号“中国问题”。再例如:百姓年节祭祀,理所当然。但是“迷信”的概念成为现代知识,迷信妨碍社会进步成为中国问题。这些都有历史成因,很难单纯否定或肯定,但是时移世易,重新检讨确实很有意义,也很有意思。

因为中国现代历史是观念先行的历史,观念对于现实要有针对性,就需要确认问题(靶子),所以制造问题是知识界的首要工作。
作者: 高丙中    时间: 2014-3-4 17:49     标题: 回复 5# 的帖子

晓辉的民间文学案子可以扩及“民俗学”。一般以为中国是文献大国,自古就有“风”、“俗”、“习俗”,也有各种关于风俗的论述和“公共政策”,似乎就有“民俗学”的传统。这是现代的中西对比思维的一个惯常的套路。从很多方面来说都“言之成理”。但是,从folklore的理念以及中国近代把民众日常生活选择性地界定为“民俗”的理念来看,“民俗学”完全是一种全新的现代的学术:现代的民俗学是在时间维度上造就一个文化的他者,这是古代的风俗观不曾在社会内部如此见外的。当代民俗学发生了重大转变,把文化上的他者重新认同为自我的构成要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就是这种转变的宣言,以及(尤为重要的是)社会实践。
    我想呼应的是:民俗学是一门现代的学术,不过在当代已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作者: 京师园丁    时间: 2014-3-4 17:55

看吕微老师的长文,觉得是受哲学教育,努力把自己当成没有学好哲学的学生。
读高老师的议题,竟然觉得自己简直不是学民俗学的了,没有明白高老师想说啥, 笨啊!
作者: 高丙中    时间: 2014-3-4 18:07     标题: 回复 6# 的帖子——我同样关心的是理论

谢谢声援。也尤其感谢你的点评刺激我思索论题的着重点。
“中国问题”自然有经世致用的考虑,但是我的主观动机还是理论探索,既是关于“中国问题”的生成的理论探讨,也是民俗学在中国发展的理路的探讨。是一种学科史与社会史、思想史的互构的理论探讨。
作者: 高丙中    时间: 2014-3-4 18:13     标题: 回复 11# 的帖子

感谢京师园丁留了面子。
就是要做民俗学的学科发展史的研究,你这么逼一下,我脑子里才冒出来这几个词。
不过,也不是学科发展史那么单纯的考虑。所以问题就说复杂了。
作者: 户晓辉    时间: 2014-3-4 18:48

欢迎晓春兄参与讨论!“民间文学”这个词当然主要是学者在用,老百姓虽然不一定常用,但他们不陌生,而且知道它指什么,至少他们有自己关于民间文学的表象。想想《民间文学》和《故事会》的发行量!

"当代民俗学发生了重大转变,把文化上的他者重新认同为自我的构成要件"——丙中“大师兄”说得对啊,这正是愚弟目前正在改写的作为主体的民间文学所经历的变化,当然民俗学也同样如此。民间文学和民俗学当初设定了自己的对立面,后来逐渐学会或者渐渐明白,这些对立面无非是自己为了区分自己而主动设定的东西,于是它扬弃这些对立面的外在性,自己就变成了更丰富的、有更多规定性的东西。这是民俗学和民间文学向现代学成熟迈进的“根本转变”。
作者: 刘晓春    时间: 2014-3-4 21:44

引用:
原帖由 户晓辉 于 2014-3-4 18:48 发表
欢迎晓春兄参与讨论!“民间文学”这个词当然主要是学者在用,老百姓虽然不一定常用,但他们不陌生,而且知道它指什么,至少他们有自己关于民间文学的表象。想想《民间文学》和《故事会》的发行量!

"当代民俗学发 ...
晓辉兄还是以自己的概念度他人的经验啊!

老百姓看《民间文学》和《故事会》的时候,有多少人会像学者那样考虑我看的是不是民间文学、是不是故事?民间文学、民俗,是老百姓自己的概念吗?很显然不是。他们用的是讲古、瞎话、逢年过节、求神拜佛。

我不是跟老兄纠缠这个问题,而是说“民间文学”和“民俗学”都是学者发明出来的概念,他们为什么要用这概念而不用其他概念?可能很多人会说,这有啥好质疑的,前辈用了,我们也就跟着用,不证自明。

问题就出在这不证自明之中。

[ 本帖最后由 刘晓春 于 2014-3-4 22:20 编辑 ]
作者: 刘晓春    时间: 2014-3-4 22:18

引用:
原帖由 户晓辉 于 2014-3-4 18:48 发表
欢迎晓春兄参与讨论!“民间文学”这个词当然主要是学者在用,老百姓虽然不一定常用,但他们不陌生,而且知道它指什么,至少他们有自己关于民间文学的表象。想想《民间文学》和《故事会》的发行量!

"当代民俗学发 ...
当现代民俗学引进中国的时候,学者从来都是将民间文化看作是现代社会的构件,他们孜孜以求的,就是一直希望自己的研究能够从学术的江湖进入国家的庙堂,中国民俗学运动的民粹倾向虽然颇受1949年之后国家意识形态的青睐,但是国家意识形态只从中截取了民间文学艺术元素,将其改造为大众文艺,而生活习俗却被定义为封建迷信。

我们要区分的是,究竟是学者还是国家意识形态,将民俗文化看作是国家文化的负面因素。

[ 本帖最后由 刘晓春 于 2014-3-4 22:37 编辑 ]
作者: 高丙中    时间: 2014-3-4 22:54     标题: 回复 16# 的帖子——民间文化作为现代社会的构件

不知晓春是以什么线索认为(民俗学)学者从来都是将民间文化看作是现代社会的构件?我有不同看法。从逻辑上说,民俗学进入中国,总的来说,是用现代之眼把特定的生活内容界定出来,对它进行问题化,并且在时间意识上让它属于过去(当下已经不是它的时代)。从经验上(案例上),歌谣发刊词就说要从歌谣中产生民族的诗歌,意思是它们本身不是、自己不能自动是“民族的诗歌”;典型的又如神话,文献(古文献)中的碎片是“神话”,而现存的活态的完整的反而不是(汉族),如果哪个(少数)民族的叙事被列入神话,那一定是过去的遗留物——这里都体现的是民间文学、民俗的前现代本质论。也许周作人论儿童文学有些差别。
只有到了当代,关于民俗、民间文学的历史意识才发生了明确的转变,才努力纠正否定民间文化是现代社会构件的学科预设。这是我在意的。
你研究维科以来的西方观念史,另有学术的眼光。可能是我的盲点所在。请你展开解说一二。先谢过。
作者: 吕微    时间: 2014-3-4 23:14     标题: 勿让幸福的机会溜走

十五年前,我在一篇怀念友人的文中曾这样写道:“你可以和他争论,你可以拒绝他并被他所拒绝,但是你的内心是愉快的,因为你相信,你的感情和立场能充分地被他理解,被他尊重。当你们相向对坐,面对他那微笑的眼睛时,你清楚地知道,他在认真地倾听,他在倾听你的流淌的话语,也在倾听你的内心。我坚信,我今生今世最感愉快的事情,就是和李伟交谈了。虽然,从大学毕业到我离开西安的十年间,我们并没有几次交谈的机会,一年平均不到一次吧,但是这样的交谈在我的生命中始终占有最重要的位置。当一个人确信,一次倾心的交谈总是在你生命的前方等待你的时侯,你不认为,你的生命是愉快的吗?即使等待中的交谈也许要在一年甚至几年之后才可能实现,但它存在着,存在于你的期待之中,因而也就是存在于你此刻的生命之中。”(《怀念李伟》)说真的,人的一生能有几回真正倾心投入的交谈甚至争论?就为一个完全无用的问题。如果现在就有这样一个幸福的机会,你是拒绝它,还是投入其中,不让它从你的指缝间溜走?
作者: 吕微    时间: 2014-3-4 23:15     标题: 动手动脚找东西

感谢诸位参与讨论,诸位的发言,让问题越来越多,也让解决问题的思路也越来越凌乱。让我试着整理一下问题和思路,或者说从我个人的角度,尝试给出一个较清晰的描述。初看丙中的帖子,有点摸不着头脑。还是rop一下子就抓住了本质:“从民俗学的视角, 努力提出‘中国问题’,参与解决‘中国问题’,经世致用。”(rop6#帖子)rop的理解显然得到了丙中的认可:“一个是制造问题(或者用另一种路子的话说,发现问题),一个是解决问题……”(高丙中9#帖子)但“发现问题”的着重点是,问题本来就在那里,我们只是把它发现出来;而“制造问题”的着重点是,问题本来并不在那里,需要我们把问题放置进去。其实,“制造问题”的始作俑者是康德,康德在认识论上的哥白尼革命,说白了就是“制造问题”,例如:
“我们关于物先天地认识到的只是我们自己放进它里面的东西。”(《纯批》第18页)
“在先天知识中能够赋予对象的无非是思维主体从自身取出来的东西。”(《纯批》第16页)
“他必须凭借他自己根据概念先天地设想进去并(通过构造)加以体现的东西产生出这些属性,并且为了先天可靠地知道什么,他必须不把任何东西、只把从他自己按照自己的概念放进事物里去的东西所必然得出的结果加给事物。”(《纯批》第12-13页)
“我们之所以能把它们作为清楚的概念从经验中抽出来,只是由于我们已将它们放到经验中去了。”(《纯批》第181页)。
但既然问题是我们放进去的,那么:第一,我们制造了什么问题?第二,我们又是如何把制造的问题放进去的?又成了问题,而这个“又成了问题”的问题,大概就是“学科发展史的研究”(高丙中13#帖子)或“关于“中国问题”的生成的理论探讨,也是民俗学在中国发展的理路的探讨”(高丙中12#帖子)要解决的问题吧!?“若将民俗学的理论演进放入人文科学的范式转换中进行考察,可以看到民俗学的理论发展与人文科学的整体进步之间存在着呼应关系。因此,要定位民俗学科当下所处的历史阶段,除了从自身的理论演进之中寻找合法性和必然性之外,还可以从其与邻近学科的关系,乃至从人类认识的不断进步如何推动了学科发展的眼光进行反思。对于民俗学这样的学科而言,这种‘以史为鉴’、‘以史为凭’的眼光更加重要。”(朱刚)
从“制造问题”的角度看,有些问题既然是制造出来的,是放置进去的,则问题原本“子虚乌有”(“古代的风俗观不曾在社会内部如此见外的”,高丙中10#帖子)。“中国古代的老百姓,也基本上过着一种散漫的生活,它就是本着习俗生活的,虽然散漫却和平,那是一种消极相安的日子。”(王杰文,《民俗研究》第4期)以此,“民俗学完全是一种全新的现代的学术:现代的民俗学是在时间维度上造就一个文化的他者,这是古代的风俗观不曾在社会内部如此见外的。当代民俗学发生了重大转变,把文化上的他者重新认同为自我的构成要件。”(高丙中10#帖子)“‘民间文学’这个词虽然当初是舶来品,但中国的民间文学问题却不仅是移植的花朵,而是中国自己制造出来的‘中国问题’。”(户晓辉5#帖子)“民间文学和民俗学当初设定了自己的对立面,后来逐渐学会或者渐渐明白,这些对立面无非是自己为了区分自己而主动设定的东西,于是它扬弃这些对立面的外在性,自己就变成了更丰富的、有更多规定性的东西。”(户晓辉14#帖子)。
    通过以上的引文,我们可以发现,“制造问题”的是民俗学“自己”或“自我”(“自己”、“自我”反复出现在以上引文中),于是,现在的关键问题是:民俗学的“自己”或“自我”究竟是什么?进而,民俗学的“自己”或“自我”究竟制造了什么问题?以什么方式制造了这些问题?又以什么方式把制造的这些问题放置进“他者”之中?以期把他者认同为民俗学的“自己”或“自我”的“构成要件”?使民俗学的“自己”“变成更丰富的、有更多规定性的东西”?我想,我们这些年来“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找的就是这个“东西”吧!
作者: 刘晓春    时间: 2014-3-4 23:31

回顾赵世瑜教授2012年12月在中大演讲的旧帖,回应丙中教授的帖子

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 ... &extra=page%3D2

我有一个跟帖,作为聆听赵教授讲座和多年来学习赵教授论著的心得,重新发布于此,权作回应丙中教授的第一问题,至于第二个问题,容我点时间,再做回应。


本学期赵世瑜教授在中大博雅学院客座,好不容易抓到他有这个演讲的机会。

赵教授既是历史学家,也是民俗学家,他对民俗学的理解具有深刻独到的历史学眼光,他一直强调民俗学是研究传承的学问,传承,是民俗学区别于其他学科最重要的核心概念。作为一个历史学家,他关注传统史学不太注意的历史垃圾箱里的民俗文化,但他更多的是通过“民间”理解更宏大的历史进程,通过“民间”呈现的区域史、地方史进程,试图重新解释中国的社会历史。因此,他在演讲中指出,民俗学最终要做的,是理解“中国何以为中国”的问题。从他以及许多民俗学家的思考中,我发现,有思想的民俗学家都会思考一个共同的追问:“以民俗为对象就是民俗学吗?——民俗学为何疏离了现代?”(岩本通弥之问)当然,回答岩本通弥之问,不仅仅只是思考“中国何以为中国”的问题,可能还可以通过民俗,思考更多的其他历史与现实问题。这样才有可能突破小圈子的自说自话,通过民俗学的研究成果,既保持学科自身的独立性,又能够参与到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对话之中。

赵教授的演讲还有许多精彩论述,比如,当下的民俗不再是作为经济唱戏的被搭台对象,而民俗文化自己也在唱戏了,民俗作为一种文化传统,已经成为现实社会的文化工具。根据赵教授的论述,联系到当下的非遗保护运动,我们可以认为,民俗被作为文化工具最典型的文化现象是民俗的遗产化。被遗产的民俗与作为生活传统的民俗之间,其传承主体、传承空间都发生了变化,两者应该具有不同的传承机制。如何透过热闹非遗的背后,还原不同社会力量参与到民俗文化的遗产化与再创造的过程,揭示其传承的机制,可能要放在一个更长的历史阶段考察,才有可能从众多的个案中,揭示“原生语境的民俗”与脱离原生语境的“被遗产的民俗”,如何作为中国社会发展之原动力的历史传统与社会文化机制。

[ 本帖最后由 刘晓春 于 2014-3-4 23:46 编辑 ]
作者: 吕微    时间: 2014-3-4 23:52     标题: ”是……“的民俗学与”应该是……“的民俗学

世瑜是历史学家,他认为中国民俗学最终要做的,是理解“中国何以为中国”的问题,即”中国是什么“的问题,顺理成章,各国民俗学要做的,是理解”各国何以为各国“即”各国是什么“的问题;岩本的问题”以民俗为对象就是民俗学吗?——民俗学为何疏离了现代?“我的理解,讲的是”中国和各国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只有这样的提问,岩本所谓以”是什么“的民俗为对象不一定就是民俗学,才是合理的。
作者: 刘晓春    时间: 2014-3-5 00:08

引用:
原帖由 吕微 于 2014-3-4 23:52 发表
世瑜是历史学家,他认为中国民俗学最终要做的,是理解“中国何以为中国”的问题,即”中国是什么“的问题,顺理成章,各国民俗学要做的,是理解”各国何以为各国“即”各国是什么“的问题;岩本的问题”以民俗为对象 ...
我对岩本之问的理解,与吕微老师大体一致。

岩本通弥认为,柳田追求的民俗学不是研究“民俗”,而是通过“民俗”进行研究的学问。岩本通弥痛感柳田之后的日本民俗学背离柳田民俗学的旨趣,将民俗作为客观材料,作为探究历史的材料,使之升华为日本人的集体表象。他认为,民俗学应该放弃以民俗为研究对象,而是应该通过研究民俗,关注当下的日常。
作者: 刘晓春    时间: 2014-3-5 00:20

这几天在忙碌之余,我在努力消化与思考吕微老师和晓辉兄的宏伟构想。

我在想,如果我们的对话、反思与建构不是基于学科史的平台,将很难找到对话的前提,因为我们找不到一个可供共同讨论的概念、理论与方法,作为我们批评的靶子。

如果我们尚没有对学科史进行认真的梳理,我们何以反思、批评我们的前辈,建构一个新的概念理论方法论体系?
作者: 吕微    时间: 2014-3-5 07:21

世瑜和岩本制造的问题以及制造问题的方式都不同,打个比喻,前者说:“从歌谣中产生民族的诗歌”;后者说:“它们本身不是、自己不能自动是‘民族的诗歌’”。
作者: 吕微    时间: 2014-3-5 07:23

引用:
原帖由 刘晓春 于 2014-3-5 00:20 发表
这几天在忙碌之余,我在努力消化与思考吕微老师和晓辉兄的宏伟构想。

我在想,如果我们的对话、反思与建构不是基于学科史的平台,将很难找到对话的前提,因为我们找不到一个可供共同讨论的概念、理论与方法,作为 ...
晓春的批评有道理,许多业内同人都有类似的批判吧!如宗迪、周星。
作者: 户晓辉    时间: 2014-3-5 09:12


  “幸福的机会”与“态度的同一”

  一觉醒来,发现坛子上的诸“神”之战已经拉开序幕。丙中、晓春二兄的参与顿时让坛子热闹起来。那鲁智深的散文读起来真是让人如沐春风,一旦他转移话题说起专业,借用巴莫学生若干年前的话说,就得让人“多死好多脑细胞”。没办法,虽然爱东号召我们像鲁智深写散文那样来写论文,但智深那些理论问题还真不适合用散文来“论证”。

  大家能够相与论道,理论理论,对学者来说可不就是难得的“幸福的机会”吗?知遥兄在我的博客中跟帖说“学者的确需要理论建设的野心。很难,但必须要追求”。我的回帖是:“谢谢知遥兄鼓励,愚弟不敢有‘野心’,单有一颗痴心而已,只是别沦为痴心妄想就好。”如果非要说有野心,那我的“野心”就是希望学科里的人首先有知遥兄那样“态度的同一”,也就是丙中兄在跟帖中说的:“民俗学圈子的理论努力不能是单独的一块,而是要成为学科同仁分享的智慧,成为勾连、贯通众多学者的个人领域的粘合剂。”倒不是希望别人关注我们(我们爱理论,但不代表理论),而是希望学科里的学者无论做什么都有自觉的理论追求,这样才能使学科整体在高位上运行并且成为一个事实上的共同体。当然,这样很难,可能只是我们幻想出来的一种乌托邦愿景。但是,是否愿意朝这个方向努力则首先取决于每个学者“态度的同一”——个别学者认为可以不需要理论,也有些人认为反正自己不做理论也就不必理睬理论——虽然“态度的同一”不足以决定成(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败,但如果没有它,压根就不会开始努力和尝试。

  好了,回答晓春兄的两个问题:一、学者发明的“民间文学”概念被“不证自明地”用来“度他人的经验”,晓春说得很对:“问题就出在这不证自明之中”。晓春兄也许有些受后现代思潮的影响,怀疑这样做的可能性。其实,胡塞尔已经研究了类似的问题,在我们的日常经验来看,人与人能够相互理解和交流经验,这是自然而然也不证自明的事实。可是,胡塞尔由于从自我的单子论(欧洲哲学传统的人观)出发,非要对此问个为什么并且要加以证明——学问本来就应在常人不起疑处起疑,胡塞尔的本体论思路不同于意识形态的立场。

  我在拙书《现代性与民间文学》中曾经分析了“民间”概念与各国现代意识形态的关系。在后来的思考中,我已经不在这个层面考虑问题了(但不是这个层面的问题不存在)。我在最近改写的书稿中试图表明,“民间文学”这个外来概念被用来指称中国传统的“风”,实际上已经给“风”增加了新的东西并且让“风”变成了新的东西。这种新东西就是我们在论坛上讨论的,民间文学作为一门现代学科“新”在何处的问题。实际上,或许由于民间文学长期被意识形态利用,所以后来的学者反而受此限制,不如胡适、周作人对民间文学本然的要求理解得深刻和到位。用康德的划分来说,“民间文学”不是一个理论的概念而是实践的概念。如果是理论的概念,它就不能由学者发明后再“不证自明地”用在老百姓的现象上。但是,作为一个实践概念,它可以这样用(当然仍然需要证明),因为实践概念不仅用来指“旧”的现象,更是用来开辟新的实践的(“民间文学”是一个实践的目的论概念)。这种新的实践恰恰是以往我们没有充分认识而此次讨论需要认真讨论的事情。“中国实践”在我看来更主要的是指这种新的目的论内容和新的目的论形式。拙书稿就是试图证明,这种新实践虽然是仅仅着眼于意识形态或后现代的视角看不到的,却是“民间文学”自身的内在目的和要求,不是学者和任何意识形态从外面强加给它的。

  其次,晓春兄说得很对,“如果我们的对话、反思与建构不是基于学科史的平台,将很难找到对话的前提,因为我们找不到一个可供共同讨论的概念、理论与方法,作为我们批评的靶子。”我的拙书稿也被几位大佬批评对学术史研究得不够,有架空之感。此番改写更是很少涉及传统的学术史。先不说我的“共时”(理论)研究不需要与“历时”研究混为一谈的问题,单问:什么是学术史?不能说,我们迄今已经写出来的、已经认识到的历史“事实”才是学术史。昨晚看罗马尼亚电影《布加勒斯特东12点8分》(原名A fost sau n-a fost?,罗马尼亚语,“在那里还是不在那里?”),一家小电视台针对16年前即1989年12月22日在那个城市是否发生过革命搞了一个专题调查节目,结果不同的当事人对同一件事情却有截然相反的看法。如果从口述史的角度看,谁说的才是真历史呢?这至少启示我们,我们已经写出来的和已经认识到的学术史并非铁板一块,学术史还有另外的可能性。这不是要导向相对主义,而是对学术史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当然这种理解必须有理有据。我换一种立场或角度看到的可能是以往被忽视和遮蔽的学术史,你非要说这与以往的学术史“对”不上,那是对不上!如果对上了,我反而不一定想做,因为我认为自己不一定有做那个的必要。

  总之,“如果现在就有这样一个幸福的机会,你是拒绝它,还是投入其中,不让它从你的指缝间溜走?”这还得首先取决于“态度的同一”哈。

作者: 京师园丁    时间: 2014-3-5 09:45

户老师要么潜水极深,要么夜不能寐
作者: 吕微    时间: 2014-3-5 09:56     标题: 谁教教老讷

怎样才能做像户晓辉那样,贴的就是“大字报”?
作者: 户晓辉    时间: 2014-3-5 10:50

多年前,我曾经笑鲁智深“简单的事情”基本上不会做了。可是,轮到我头上时是复杂和简单的事情都是半吊子了,至今仍然不会引用帖子,汗啊
俺的贴有点长,贴上以后忽然想起有童鞋说字小费眼睛,于是向我家的“高手”请教,才知道在编辑栏里点“全选”,然后从字体大小栏选3或4,出来的就是大字报哈!
作者: xiaofang    时间: 2014-3-5 11:18

丙中兄的“民俗学与中国问题”的出发点,是将民俗学关注的重点转向当代社会。联系到前段时间有以前毕业的在民政部工作的同学说:民俗学在当代热点问题上很少有声音,是我们关注不够。我当时回复说:不是我们不发声,而是相关部门不重视民俗学者的意见。虽然有我们学术倾向的问题,但主要责任不在民俗学者。比如民政部门关于殡葬管理的问题,没有民俗学者的意见参与,是管理部门可能就没有邀请民俗学专家参与讨论,或者讨论了,根本不采用你的意见。我也参加一些管理部门关于节假日的讨论会,极力发表自己的意见,但在一些经济、旅游、社会学者那里提出,传统节日不都需要都放假,中秋、端午假日就可挪到其他地方。这还是很高层的学者,都是这种认识,何况一些官员。所幸我们的政府在传统节日假日化方面是听取了民俗学者与一些人文学者的意见。民俗学对中国问题是有发言权的,但相关管理部门是否认同接受,就难说。我们的责任是站在学者立场上,以超越性的眼光,审视中国问题,公开表达自己的理论主张。因此,我想以“民俗学与当代中国生活秩序重建”为题,讨论当代中国日常生活的规范性问题。这是初步的想法,仅作本专题的呼应,请各位批评。
作者: 户晓辉    时间: 2014-3-5 11:37

欢迎放兄加入专题讨论。
窃以为,以“民俗学与当代中国生活秩序重建”为题,讨论当代中国日常生活的规范性问题,非常必要和及时。尽管我们的观点不一定马上被采纳,但正如丙中兄曾说的那样,表述出来就是事实。学者首先是生产观念的,至于是否被采纳,是第二步的事情。
作者: 张勃    时间: 2014-3-5 12:52

引用:
原帖由 高丙中 于 2014-3-3 23:52 发表
民俗学与中国问题分论题
组织者:高丙中

在分议题“民俗学的中国经验”之下,与路线图中的2.1(现代性理论)、2.2(后现论),3.1(“民”诸范畴)、3.2(“俗”诸范畴),4.1(现代社会,民俗的条件)、4.2(日 ...
我理解高丙中老师是希望在“中国问题”中理解民俗学的历史、当下和未来方向,或者说试图将中国民俗学的发展置于“有问题的”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来进行理解和规划,强调民俗学与国家历史进程的关联性,强调民俗学的经世致用性,强调民俗学是在经世致用中走来的。这种思路对于当下民俗学的导向在于要和当代中国社会建立起密切的关系,参与当代“中国问题”的发现和解决。
查“问题”一词有四种含义:
1. 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
2. 需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
3. 关键;重要之点。
4. 事故或意外。
高丙中老师所说“中国问题”中的问题指的是什么呢?
我理解中国问题中的问题二字可以指前三种含义。尽管这三种含义差别很大,但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它们都是主客观的结合,都需要主观的认定。以第二种含义为例,现实中存在的某些现象对于组织或个人造成了麻烦,是矛盾、疑难,而且被主观地认识到需要解决,这一现象才能称为问题。换句话说某种客观存在的现象成为“问题”需要人为的界定。如果这个理解是对的,那么什么是中国问题?什么是当代已被公认的中国问题?其中哪些又是民俗学可以参与解决的中国问题?当前民俗学又能够发现或曰制造什么“中国问题”而引起社会的关注?所有这些,都值得深入讨论。这不仅是学理问题,更是民俗学经世致用、发展自己的重要切入点。

高丙中老师所用“制造中国问题”一词,可以有两种解释,第一种是指说民俗学者率先意识到现实中存在某些题目要回答解释,或者存在某些现象(某些缺失)是需要解决的“矛盾”、麻烦,将其表述出来,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第二种是指民俗学者将本来不存在的社会现象制造了出来并引起了麻烦或者需要社会解释回答。我们当然希望民俗学者在前一种情形中有更大作为,但是谁又能保证民俗学者在后一种情形中没有“作为”呢?
作者: 吕微    时间: 2014-3-5 12:56     标题: 我们制造了什么民俗学问题?

丙中制造的问题,一石激起多层浪,我的补充是,康德是“制造问题”的始作俑者。这几年多读康德,看问题的立场深受其影响,所以,我现在必须声明,我以下的讨论也是站在康德的理论和方法的立场上。因为,如果我不是首先说明自己的立场,则讨论的结果,无论共识还是异议,都不具有“方法同一性”的必然(异议固然基于不同的方法论,但共识也未必出于共同的方法论)。当然,我不是说康德就是完全正确的,康德之前之后的反康德论始终此起彼伏(例如普南特《事实与价值二分法的崩溃》),但我现在既然选择了康德,那么我就必须说明我的立场(这也就是康德的理性批判的意义,在讨论之前先检验我们自己讨论问题的理性能力和权利);不然,在具体观点上争来争去,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都无助于对不同观点的发生条件(方法)的正确、准确把握。

康德的方法论除了区分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暂时搁置),最大特色就是区分对象为“物自体”和“现象”。康德承认物自体的客观存在,但却坚持,我们能够认识的只是物自体呈现给我们的现象,而不是物自体本身,物自体本身是理性永远也无法认识也不该去认识(只能信仰、敬重)的东西。在物自体无法被认识的意义上,康德承认休谟是正确的,“太阳晒—石头热”如果说的是物自体,康德认为,休谟的观点无法反驳,因为,我们永远无法肯定,石头热只能是太阳晒的结果(也许还有其它可能)。但是,如果无论什么东西都是物自体,因而都是无法认识的,那么无论什么东西也就都是偶然的,则我们就会陷入认识论的宿命论,认识论就破产了,因为认识总是对必然性的认识,对偶然性不需要认识,只需要放弃对必然性的认识。

康德想出了一个克服休谟不可知论的办法,这个办法就是把对象区分为物自体和现象,物自体固然不可认识,但我们可以认识物自体呈现给我们的现象,在康德看来,能够让物自体呈现出来的条件(除了感性直观)就是知性的“概念”,或者建立在概念基础上的“问题意识”。使用不同的概念,以不同的问题意识“走近”甚至“走进”对象,对象就会呈现为不同的现象。西村认为,燕家台人创造了一个拉家的自由公共空间,而泳超认为,洪洞人营造了一个传说的权力博弈场域,从不同的概念和问题意识(这里暂时忽略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角度看,都是正确的;但与此同时,我们又必须指出,无论自由公共空间还是权力博弈场域,都不是描述的物自体本身,而是物自体通过我们的概念和问题意识呈现出来的现象,而物自体,即民的日常生活本身,究竟是怎样的东西,我们通过概念和问题意识的方法论条件,是永远无法将其完整地呈现出来的(不可全知)。

现在,轮到我们讨论学术史了,但学术史本身(站在康德的立场看)也是一个物自体,但可以通过我们的概念和问题意识呈现为学术史现象。爱东的学术史研究具有休谟倾向,我之所以说“倾向”,是因为我认为,尽管爱东认为学术史基于偶然性,比如杨成志从法国带回了人类学的理念,于是把顾颉刚在中大开创的民俗学人类学化了,没有杨成志的留学归国,中大民俗学的人类学化是无法想象的。但爱东(作为自然科学家)仍然承认杨成志留法归国这件事是原因,中大民俗学的人类学化是结果(二者在时间中有条件的经验性联结)。而休谟完全不会承认这一点(所以休谟被称为是彻底的经验论者),休谟会说,杨成志归国和中大民俗学的人类学化,完全是爱东在主观上的习惯性联想,在客观上不构成因果性关系。以此,爱东和休谟之先于学术史研究的问题意识,以及使用的概念(偶然性)仍然是不同的,所以民俗学学术史在他们二人的眼中呈现为不同的东西(休谟视之为本体,爱东视之为现象)。

晓春认为,从学术史入手,选择一个大家都能“置喙”的切入点,是可行的策略( 我同意),但如何看待学术史,就已经有分歧了。当然,通过讨论学术史,暴露出我们各自的方法论(概念和问题意识)的不同,本身就是有益的事情,即实际上就是康德所说的理性批判的自我检验。而根据康德,我们基于不同的概念和问题意识,先于学术史的经验性研究,就已经决定了我们对学术史的看法。宗迪认为(吕微,《民俗研究》第3期),民俗学学术史证明,民俗学始终是一门经验学科;但我站在康德立场上认为,经验研究当中,至少已经有先验的成分,即像进化论这样的问题意识,并不是通过民俗历史的经验研究而被给予的,反而借自其他学科的概念、命题,这些概念或命题,在人家那里也许是经验性的概念或命题也未可知(这是需要检验的),但到了我们这里,则肯定已经是先验的概念和命题了。

在这里,我仍然要为晓春做一点辩护,丙中认为,过去民俗学者拒绝视民俗现象为“现代社会的构成条件”,是从理论认识的立场说的,过去,民俗学者的确、大都是这样做的;而晓春认为,民俗学家从来都把民俗现象作为“现代生活的构成条件”,是从实践(至少是实践效果)的角度说的。这里我要引用丙中的一个说法(我已经引用过):“当时对‘遗留物’作为文化现象的发掘,对‘遗留物’的言说作为合法话语的呈现,实际上奠定了中国社会后续发展的文化基础,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的集体意识或无意识。……不管民俗学者在那个时代对作为遗留物的中国民俗说了什么或怎么说的,我们今天感到欣慰的是,他们的述说本身开启了遗留物重新成为日常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的可能性。他们的论说曾经被中国社会科学的兄弟学科所忽略、轻视,事实是他们的学术活动参与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文化现实,最起码是呼应、催生了一个新的文化中国的问世。”(高丙中《日常生活的现代与后现代遭遇》)在这个意义即从实践的效果看,我们的确可以说,民俗学“学者从来都是将民间文化看作是现代社会的构件”(16#帖),即民族国家的文化正当性根据,即便它在主观上、在理论上被认为是遗留物,但在客观上、在实践上是“现代社会的构件”。

这就是说,在视民的日常生活为本体的今天,民俗学者总是先于经验就制造了不同的学术问题,让民俗呈现为日常生活的特定现象;但在过去,民俗学者是不会这样看待学术史的,不仅不会把民俗视为“现代社会的构成条件”,甚至不会认为“民俗是遗留物”的命题是“制造问题”,是民俗学者看待民的日常生活本体的先于经验的问题意识,因为他们并不区分民的日常生活本体和民俗现象。以此,在视民的日常生活为本体,在民俗学者制造了民俗现象的问题这一点上,丙中、晓春的立场是一致的,只是晓春16#帖不经意用了“从来”一词,让丙中从理论上抓了把柄(从实践上说,晓春没有错),至于世瑜和岩本各自制造的问题,也分别属于制造问题的理论范式和实践方式。就此而言,制造问题,不仅与民的日常生活和民俗作为对象的本体和现象之分相关,也与制造民俗现象的问题的理论方式和实践方式相关。但是关于后者,一个问题一个问题逐一讨论吧!
作者: 吕微    时间: 2014-3-5 13:04     标题: 回复 30# 的帖子

小芳已经确定了自己的论文题目,逼得老讷也得赶快确定自己的论文题目了。
作者: 高丙中    时间: 2014-3-5 13:05     标题: 回复 19# 的帖子——价值增量的生命逻辑

吕老大最擅长的是1)发现别人的可取之处,2)把别人的那么一点优点放大,3)把“这一个”与其他同行相提并论,造成无独有偶之势,4)用先哲的睿智支撑对“这一个”、“这一群”的肯定与张扬,好像这位先哲早就为这个局面做了铺垫,等待着这个时刻的来临。
既然老大把大家串起来了,我也做点沟通的事情。

在对象里看到的是自己,对事物的发现是对自己心灵的发现,在事物中找到的是人预先放置进去的东西——如此等等的说法都是明白地把人的活动当作是有前史的。人的活动都是在开天辟地之后发生的,前史既是社会的,也是个人的,所以看似“发现”是在一个特定的活动中得出的,但是实际上有前因。自从开天辟地之后,就再没有什么活动是开天辟地的。人类各种民族讲各种版本的开天辟地神话,就是要强声告知,相互约定,各位再做各种事情,都要明白相关的重要的事情已经发生了,再不能从“无”中生有,只能从此在到彼在。没有开天辟地的神话及其哲学自觉,就是存心让人犯傻。

还是回到老大、晓春、晓辉的论题上。“找出来的”与“放进去的”是什么关系呢?有一种哲学说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另一种是“日日新”的哲学。我是后一种哲学的信徒。结论是:1)能够找出什么,是因为先放进考虑什么;2)放进去的东西,再找出来,却已经不是那同一个东西;3)这个东西是新的,或者是因为新的质,或者是因为新的增量。

为什么旧事物成为了新东西呢?最根本上说,是因为新的人的活动投入其中了。有人的活动就必然产生新的增量吗?在理论上说是如此。又是为什么呢?这是基于对人的信念:1)每一个生命都是有价值的,2)其价值体现在他的每一次活动里,3)有的活动似乎没有价值,那不是必然,而是其价值(尚)没有彰显,4)人的生命活动就是价值投入的过程,没有例外。实践产生新事物,实践产生新质、增量,这是人类文明的基础,这话是说大了,说泛了,但是文明民俗学圈子说这个话,却是别有新意: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也是一个价值增量的过程。这个理念很有意义。

老大从康德那里可以佐证,晓辉说,“民间文学”被用在中国语境中,“增加了新的东西并且让它变成了新的东西”,也是讲的这个理。晓春说,回到学科史才能够在当下获得新知,还是在这个逻辑之中。

参与就是增值增量,更多的参与,意味着更多的增值增量。反复互动,有点像反复加息(本利一起滚动)。这就是老大体验的对谈之乐的内中根由。

大家都在感叹现代造成的人与人的疏离(到处是人厌烦人的情绪),这是因为现代造成了人与人的互动(增值机会)的暴增,人真的受不了这个增量。现代文明又弄出一些东西来阻隔、妨碍人与人的互动。因为这些阻隔就不或者没有能力做增值互动,这就吃了现代的亏了——“现代”是民俗学家群体吃亏之地吗?显然不是。恰恰相反,“现代”是成就民俗学与民俗学者群体的。岩本老师关于现代与民俗学之问,真抓住了要害。

上有天,下有地,中间是我们。前有先贤,后有来者,中间是我们。左边是友邻学科,右边也是友邻学科,中间是我们。
作者: 户晓辉    时间: 2014-3-5 14:32

一觉醒来,又有日行千里之感哈!欢迎张勃参与讨论!

首先纠错:
老大:"小芳已经确定了自己的论文题目,逼得老讷也得赶快确定自己的论文题目了。"应该不是“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而是萧放也。
丙中:“但是文明民俗学圈子说这个话,却是别有新意”。应该是“但是我们民俗学。。。。”

所谓“放进去的东西,再找出来,却已经不是那同一个东西”,我很同意,因为放进去的时候是目的,而再找出来时已经是结果,正如一个婴儿已经成长为大人一样。
只有目的是经过运动和变化而保持不变的东西,所以,我一直在盯住学科的目的不放。

[ 本帖最后由 户晓辉 于 2014-3-5 14:39 编辑 ]
作者: 高丙中    时间: 2014-3-5 16:50     标题: 回复 30# 的帖子——萧放好题目:民俗学与当代中国生活秩序重建

萧放兄果然有多年在心中酝酿的好题目,“民俗学与当代中国生活秩序重建”,怎么琢磨怎么有内含。有没有一个技术可以把三级题目放在二级题目之下,在目录里就一目了然?以便大家跟帖。
民俗学是要思考普通人生活的意义结构。生活必然是有意义的生活,必然是在主体自身认同的意义里成为秩序。而恰恰是现代,普通人的生活意义是外界不欣赏、不认可的,而外界推荐的生活或生活意义又是普通人一时不能好好消化、全盘接受的,这就乱套了。重建秩序,重建内外关系(思想观念的关系、法权的关系等等)是一个非常艰难的目标。实际上还是会牵涉整个体制的观照。
作者: 刘晓春    时间: 2014-3-5 17:17

引用:
原帖由 吕微 于 2014-3-5 12:56 发表
丙中制造的问题,一石激起多层浪,我的补充是,康德是“制造问题”的始作俑者。这几年多读康德,看问题的立场深受其影响,所以,我现在必须声明,我以下的讨论也是站在康德的理论和方法的立场上。因为,如果我不是首 ...
谢谢吕微老师的阐发、提升。

在一个民族-国家内部,民俗学运用人类学的进化论设定分析对象的时候,是否也同样具有殖民主义这一先验的意识,是需要仔细辨别的。

安东尼•史密斯在考察民族主义的时候发现,知识分子通过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社会学、语言学、民俗学等学科来追寻民族的“根源”与“特性”,这些学科为发现“我们是谁”、“我们从何时起源”、“我们如何成长”以及可能还有“我们将往何处去”等,为民族主义强调民族个性提供了工具与概念的框架。([英]安东尼史密斯:《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叶江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29页。)

当然,盖尔纳也发现,民族主义通常是以某种假定存在的民间文化的名义进行征服的。民族主义的象征来自农民、民众那种健康、纯朴、充满活力的生活。民族主义声称捍卫民间文化,而事实上,却在建构一种高层次文化;它声称保护着一个古老的民间社会,而事实上,却在为建立一个没有个性特征的大众社会推波助澜。([英]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韩红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76页,第163页。)

好了,这实际上解释了我的谬误、丙中教授的理论逻辑以及吕微老师的实践结果,盖尔纳特意强调,民族主义对待民间文化的态度其实质是非常奇怪、诡异的,充满着悖论。

[ 本帖最后由 刘晓春 于 2014-3-5 17:34 编辑 ]
作者: 高丙中    时间: 2014-3-5 17:42     标题: 回复 32# 的帖子——向张勃致敬

谢谢张勃帮助我们把“问题”展开了。几个基本点都谈到了。
经验研究与问题确实是多重关系:1)经验研究要先提问题,可以是别人的问题,也可以是自己的问题,无论如何,为了逻辑的自洽,别人的问题也要经过自己的表述,因此在文本里都是自己界定的问题。
1.1)问题所涉及的现象当然是在那里(在某地,可能需要专门的活动去发现),但是问题的提出与表述是一件学术工作;
1.2)形成了的“问题”是观念,而不是客观之物;
1.3)有的研究只提问题,论证问题的存在(实际上是在逻辑与理念上“成立”);
1.4)所以提问题是复杂的学术环节,也是学术共同体内部争论的第一阵地;
1.5)民俗学以及各体裁的研究有自己的传统问题(内在研究的与外在研究的),这些年中国民俗学的长进首先表现在提问题本身成为了学术的一环,而且是越来越重要的一环,甚至是影响整个学术程序的一环;
1.6)中国民俗学的这点长进既靠的是社会参与能力的提升,也靠的是哲学修养的提升。

    2)“发现问题”的说法比较侧重问题所涉及现象的客观性,“制造问题”的说法比较侧重问题得以表述的主观意向,但是都不否认提问题的学术性(专业性)——都是专业事件,而不是勤劳的农夫早起在村头挎篮拾的驴粪疙瘩。
2.1)“发现问题”是研究工作进行中,尤其是学生培训过程中使用的概念,多一份真诚;
2.2)“制造问题”是反思专业活动所使用的概念,是学术史、思想史的角度,是要揭破先前提问题的主观方面,多一份清醒。

    3)经常说的“解决问题”也应该像张勃那样解剖。老百姓的信仰活动成为“迷信问题”要解决,早前是指在社会层面解决(根除),在近些年已经转化为在观念层面解决(权力精英和知识精英的概念调整),到一定状态,可能就只需要学术层面的解决(解构,如让“迷信问题”其实不成立的论说成为国民的共识、现代的常识)。
            经验研究与问题的关系随着我们学术圈的长进而变得越来越有魅力。朴素的学术理念在哲学修养的提升中正在变得妙趣横生。大家看到,吕老大和晓辉总在督促我们对论说的前提、方法论、逻辑保持充分的自觉意识。如此磨练,鲁智深的兵器就成为了我们大都娴熟的玩意儿(任用自如)。
作者: 刘晓春    时间: 2014-3-5 17:46

引用:
原帖由 高丙中 于 2014-3-5 17:42 发表
谢谢张勃帮助我们把“问题”展开了。几个基本点都谈到了。
经验研究与问题确实是多重关系:1)经验研究要先提问题,可以是别人的问题,也可以是自己的问题,无论如何,为了逻辑的自洽,别人的问题也要经过自己的表述 ...
一个技术问题:按Enter键分隔段落,可以让读者更愉悦地感受您的思想。
作者: 高丙中    时间: 2014-3-5 18:10     标题: 回复 38# 的帖子——晓春的关键引用:我们的过去与我们的未来如何不再拧巴

谢谢晓春阐发现代学术、文化与民族主义的关系时引用盖尔纳的着重点。在中国,大我通过过去的自我认知(“我们是谁”、“我们从何时起源”、“我们如何成长”)与对共同体的未来的想象是十分拧巴的局面。当然得通过历史与大众界定“我是谁”,民族主义要以界定我的要素为神圣之物才是。恰恰相反,主导时势的是精英主义,他们是通过否定民族的自我来憧憬共同体未来的,是要通过文化革命导出未来的。如此而论,中国是一个未完成现代“民族-国家”建设的共同体。“我们”对现代国家的憧憬在诸多方面都是未建成的。仅以文化而论,社会的文化(民间文化)在国家公共生活中起码的地位(合法性)都不具备。好在这是大家已经在参与改变的现实。
作者: 户晓辉    时间: 2014-3-5 19:28

我们的学科:一个未完成的现代精神的方案
“中国是一个未完成现代‘民族-国家’建设的共同体。‘我们’对现代国家的憧憬在诸多方面都是未建成的。”
丙中兄这话说得好,具体到学科而言,民俗学和民间文学诸多的中国问题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的学科仍然是一个未完成的现代精神的方案(哈贝马斯),仍然没有完成向现代学科的转换。这种转换不是我们加给学科的,而是学科在起源时就有的内在目的。在我看来,促成学科目的的实现既是学科现代转型的关键,也是学科参与中国现代社会进程的天然入口。
哈贝马斯在著名的演讲中讨论的das Projekt der Moderne(现代精神的方案)被英译为project of modernity,汉语译为“现代性方案”,虽然不能算错,但与“现代性”对应的是哈贝马斯在该演讲中提到的另一个德语词Modernitaet。由于国内对“现代性”的理解五花八门,不少也不得要领,所以我还是译为“现代精神”。简而言之,该方案就是18世纪启蒙哲学家表述的基本理念,即追求客观化的知识学(die objektivierenden Wissenschaften)、道德和法律的普遍主义基础、艺术的自主发展和生活关系的理性结构。这些现代精神或现代价值观都可以归结为追求人格的独立和真正的自由,让理性的太阳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升起,从人治走向现代法治制度。实际上,如果说“现代精神”在欧洲还是“一个未完成的方案”,那么,在中国,它不仅尚未完成和建立,甚至可谓方兴未艾,尽管从近代以来的现代精神启蒙和转型的历程已经为时不短而且历尽坎坷。也许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即使作为现代学科的民间文学和民俗学在欧美已经完成了其使命,但在中国仍然是“现代精神”这个未完成的方案的一部分,因此,仍然有待“完成”并且需要“完成”(vollenden),也就是voll + enden(完满结束,全面实现)。

[ 本帖最后由 户晓辉 于 2014-3-5 19:32 编辑 ]
作者: 吕微    时间: 2014-3-5 20:09

引用:
原帖由 穆昭阳 于 2014-3-4 09:49 发表
就是概念的使用吧,类似《制造国民》这样的书名。
“概念的使用”就是"制造问题“,穆昭阳的表达在前,我的表述在后,不敢掠美,特此说明。
作者: zjhong1978    时间: 2014-3-5 21:19

借用刘老师的“问题就出在这不证自明之中”一用,我们在田野当中所看到民俗的在当地人看来本就是不证自明的一种生活,但我们也知道这种不证自明其实是当地人的一种“传统的发明”,而这中“传统的发明”恰恰就是当地社会生活发展的动力,而这种“传统的发明”的出现它也是有其内在的生成机制,而这种机制也是我们所要追问的,也许也在一定程度上会是回应了刘老师和赵老师的说法。
不知道这样的追问是否恰当,恳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作者: 吕微    时间: 2014-3-6 10:46     标题: 回复 44# 的帖子

咦,这里还有zjhong1978的一个问题,待我考虑一下,咱们一起讨论。
作者: 吕微    时间: 2014-3-7 23:04     标题: 回复 45# 的帖子

与zjhong1978讨论他的两个帖子:
(一)借用刘老师的“问题就出在这不证自明之中”一用,我们在田野当中所看到民俗的在当地人看来本就是不证自明的一种生活,但我们也知道这种不证自明其实是当地人的一种“传统的发明”,而这中“传统的发明”恰恰就是当地社会生活发展的动力,而这种“传统的发明”的出现它也是有其内在的生成机制,而这种机制也是我们所要追问的,也许也在一定程度上会是回应了刘老师和赵老师的说法。不知道这样的追问是否恰当,恳请老师们批评指正。(44#帖)
(二)就一些具体的问题向各位老师请教:
1、当代中国生活秩序之下我们是否应该追问普通人原来的生活秩序框架是什么,现在的生活秩序受到了怎样的冲击,冲击之下人们又是怎样调适,调适的边界在哪?
2、当代中国生活秩序是否要思考城市与乡村、宗族与非宗族、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区分;
3、同时,不同秩序的碰撞所产生的火花以及各自的反应能够带给我们怎样的思考。当下体制与原来的生活秩序的观照的调适点在哪?(6#帖)
zjhong1978的问题,都是些很难回答的问题,老师们都没有回答就是证明;我也没有现成的答案提供给你,只能硬着头皮与你讨论。先讨论第一个问题。
你在田野中看到,第一,“民俗的在当地人看来本就是不证自明的一种生活”;第二,“这种不证自明其实是当地人的一种‘传统的发明’”,或者这样说也可以,当地人发明了传统的不证自明性;第三,“这种‘传统的发明’恰恰就是当地社会生活发展的动力”;第四,“这种‘传统的发明’的出现它也是有其内在的生成机制,而这种机制也是我们所要追问的”。
在我看来,你在田野中的追问,非常有逻辑,一问套一问。但是现在,我把你的问题连成一个追问的系列之后,也许你就能够看出,你的追问和民俗学这些年在“现代性”的题目下,对民俗学的反思性描述,大体是一致的,也就是说,民俗学与“当地人”干的是同样的事情,只不过一个在国家的层面,一个在地方的层面,我们对比一下:
第一,“民俗的在当地人看来本就是不证自明的一种生活”——民俗学者认为,民的生活是不证自明的。
第二,“这种不证自明其实是当地人的一种‘传统的发明’”,或者这样说也可以,当地人发明了传统的不证自明性——民的生活之所以具有不证自明性,因为生活是传统,是遗留物,遗留物具有不证自明的正当性。
第三,“这种‘传统的发明’恰恰就是当地社会生活发展的动力”——民俗学发明遗留物构成了民族国家的社会生活的发展动力。
第四,“这种‘传统的发明’的出现它也是有其内在的生成机制,而这种机制也是我们所要追问的”——这也是反思的民俗学“所要追问的”。
而追问的结果就是晓春老师说的“现代性的民间表述”,也就是说,通过追问,我们最终认定,当地人对传统的发明,不过是一种现代性表述,即当地人为在社会生活中赢得自己的正当性权利,尽管这是通过对传统的发明而希望达成的,所以,你这样的追问是恰当的,当然,你在田野中的追问还会不断深入,就像反思民俗学所做的那样,始于反思现代性,而又突破了现代性反思,而你的第二个问题显示了你的进一步追问。
在第二个问题中,你区分了“当代中国生活秩序”(“当下体制”)、“现在的生活秩序”与“普通人原来的生活秩序框架”、“原来的生活秩序”的“不同秩序的碰撞”。对于你来说,“普通人原来的生活秩序框架”、“原来的生活秩序”大概就等同于第一个问题中“在当地人看来本就是不证自明的一种生活”的“民俗”吧?但是你认为,“现在的生活秩序”受到了冲击,你暗示这是因为“现在的生活秩序”没有延续“原来的生活秩序”,以此,你认为,受到冲击的“现在的生活秩序”应该调适,只是你不知道“调适的边界”或“调适点”在哪里?是完全调适到“原来的生活秩序”呢?还是达成“原来的生活秩序”与“现在的生活秩序”之间的某种平衡?
现在, 我用你的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回答你的第二个问题:如果,传统的发明只是“现代性的民间表述”(或“民间的现代性表述”),那么,当地人就不一定愿意把自己的“现在的生活秩序”完全调适回“原来的生活秩序”,因为发明传统其实只是一个手段,其真正的目的,正在于人自身当下的生活秩序的重建,而生活秩序的重建又可能是建立在一个并非传统的理念之上,而这个隐秘的理念恰恰就是你在第一个问题中“所要追问的”生活秩序“内在的生成机制”。
我借用你的问题的自身逻辑回答你的问题,对你的问题,也不知理解的对也不对,提供的建议也不知合不合适,有不同意见尽管反驳我!
作者: 高丙中    时间: 2014-3-8 10:56     标题: 回复 46# 的帖子——不再只是民俗现象

老大回复zjhong1978的帖子,在结尾处说:生活秩序的重建又可能是建立在一个并非传统的理念之上,而这个隐秘的理念恰恰就是你在第一个问题中“所要追问的”生活秩序“内在的生成机制”。
  这是一个很好的思考模式。民俗在经验研究层面看到的是民俗事项(呈现、变化了 的呈现、消失、复兴、变异了发复兴,等等),但是要谈论“生活秩序”、内在、生成机制,就得尝试去发现“(背后的、底层的)理念”。理念可能有多种分类,你们这里使用“传统”作为分类的参照,那么可以得出:1)传统理念,2)非传统理念,3)传统理念与非传统理念结合的创新理念,4)……那么,传统的发明,生活秩序的重建,就是明确要通过民俗的复兴去认识背后的理念构成。
   民俗学真是在往深刻处、精致处走。
作者: zjhong1978    时间: 2014-3-9 09:43

感谢吕老师与高老师的指点,学生俊红感激不尽。
这几天重度感冒,稍待好点再上来说说我自己的看法,也恳请老师们批评指点。
作者: 尹虎彬    时间: 2014-3-17 12:47

论坛成为了学术驱动力——增强知识转化或者创新的力量,大家关键时刻怎能掉链子。不过还有一些问题要请教。
一、        理想的做法是从学术实践中归纳问题,突出重点, 抓住核心,体现时代精神。是否可以从以下角度测试?
1,民俗学如何促进了国人的文化自觉,如伴随着国人对社会号召力、文化软实力以及精神价值的追寻。如何定位10年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它与国家、政府、政党的文化建设战略和思想有如此深刻的联系。如何看待民俗利用过程中的负面现象:成为地方名片、经济附庸、消费文化的对象、政绩工程的抓手、地方利益的争夺对象。
    2,民俗学在中国的发展,其复杂性不可忽视:多民族(历史文化意义上的复合性)、多元开放和包容的特点、学科视角的多重维度等;中国民俗学的背景不是单一民族国家文化,因此也缺乏高度统一的发展脉络等。
二、通约性和学术史惯例如何被尊重? 学科发展带有历史偶然性,非纯粹逻辑推演,是否应该更加关注学术共同体的实践。
1,有些概念并非民俗学专属。如: 国民、人民、公民、民族、国家、社会、群体(边缘、下层)、地方、社区……;这些概念可能不是民俗学者擅长的,大家是否认为民俗学的关键词是“传承”呢?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都在研究民间信仰,但是角度和方法不一样。
2,涉及具体概念的时候如何分别出层次?
俗(文化):文本、形态、体裁、类型、母题、遗留物、模式、程式、编创、表演、功能、语境、生活、实践……
      3,民俗学的理论模型——偏向哲学?文化哲学?文化论?文化研究?
“现代性”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大范畴, 并非民俗学专门学。
作者: rop    时间: 2014-3-17 14:33

在两会,中央政府明确要“向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宣战”,以民俗学的眼光看,这当中是否有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如果有些偏差,会出现哪些新问题。
作者: 户晓辉    时间: 2014-3-17 15:08

虎彬兄出手不凡!一下子就把问题具体化了,俺理解,《草案》中列出的这些概念只是有意扩大了可选择范围,当然并不限于民俗学,咱们讨论时可以选取其中与民俗学关系密切者。不同概念的不同层次,正是有待大家讨论和研究的问题。
作者: 户晓辉    时间: 2014-3-18 14:07     标题: 民俗学理论为什么要“绕道”谈哲学和普世价值?

也许窟鬼先生见俺“左躲右闪”,不正面回答和讨论问题,所以很快就失去了耐心。因此,俺就试着答复一下他的疑问(民俗学理论为什么要“绕道”哲学?)——“我相信这也是民俗学界大部同仁的期待”——并且感谢他提出的善意忠告:
    如果我们的“先进”(考虑到吕、户等人在民俗学界的重要地位)们不能面向未来延续与发展学科传统,不能在学科的延续与创新中找到恰当的衔接点,反而横空出世,强要把哲学的深思纳入民俗学的研究当中,并且给大伙造成“泰山压顶”的印象,那只能使原本脆弱的“民俗学共同体”更加混乱。这是负责任的“先进”学者们应该深省的。
如此看来,俺责任重大,是得“深省”。首先得声明,俺不是故意要“给大伙造成‘泰山压顶’的印象”,更不是要向不弄哲学的许多民俗学同行显摆“能耐”、故作高深。因为俺很清楚,这样的显摆恰恰是没能耐的表现,有种的就要在关公面前耍大刀,向弄哲学的人挑战!俺并非不敢,只是不愿(俺有点小自信,即便纯弄哲学,俺做不了最好,也不会落得最差)。俺舍学科不得,觉得学科本身还有点事可做,所以窟鬼先生看出俺不是个“自了汉”。
    好了,排除了俺的主观动机,就来看学科的客观需要。
    应该承认,无论“把哲学的深思纳入民俗学的研究当中”是否是俺“强要”,都会给同行造成“横空出世”的感觉和印象。但是,这种做法并非仅仅出于个人的主观爱好和学术兴趣,而是出于俺对学科整体和学术史的理论认识。
    在欧洲传统中,哲学本来是各个学科的基础,所以直到本世纪初,德语地区的民俗学研究所一直都在各个大学的哲学系,民俗学的博士学位也叫Ph.D.(哲学博士)。至少“后”现代以来,哲学的地位开始降级,它的基础地位不仅不再“不证自明”,反而不断受到质疑。民俗学与各个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一样,在脱离了哲学的基础和“母体”之后,开始了越来越细碎的分化(碎片化、原子化)。分化到如今,即便在同一个学科之内,分工也越来越细,过去的隔行如隔山变成了现在的同行如隔山。人们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甚至研究王村的与研究李村的也可能很少通约性和共同语言。在欧美学科体制的影响下,中国各个学科的遭遇也大致相同。
    偏偏俺这个理论控还老操心着学科的整体(森林)建构和学科划分,怀念着各个学科有哲学“垫底”的时代。在民俗学初期,德国学者曾尝试对学科进行划分,但因为没有多少人理会而搁浅。俺抱持古典理想,认为学科在理论上(不一定是实际上)应该有一些不同层次的划分或分支,所以,“近年来,我在思考的过程中益发感到有必要参照滕尼斯的做法,首先把民间文学研究划分为普通民间文学和特殊民间文学,但与滕尼斯不同的是,我把普通民间文学继续划分为纯粹民间文学和实证民间文学,把特殊民间文学划分为经验民间文学和应用民间文学。其中,纯粹民间文学是普通民间文学的基础,也是特殊民间文学的基础,它试图从纯粹哲学层面讨论和研究民间文学的普遍基础问题”(拙作《纯粹民间文学关键词引论》)。请注意,俺是在学科普遍基础的层次上引入哲学,而不是让哲学进入学科的所有分支,更不是希望学科的多数人都去爱好哲学。2013年3月9日,在“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十届年会”上,朝戈金、陈建宪两位大虾早就说过,哲学基础工作虽然重要,但不会是许多人愿做和能做的事。
    窃以为,许多同仁大概不反对学科得有基础,只是对基础的理解各有不同。俺理解,学科的基础涉及的主要是学科的普遍问题(这些问题是什么,还需要专门讨论和研究,但至少应该包括学科的“公识”而不仅仅是“共识”)和学科分支之间的关系问题。应该承认,由于以往学科内部没有明确的理论划分,所以对学科的普遍问题的讨论,只有零星的和散见的,缺乏专门性和系统性。从分散和零散到专门和系统、从学科内部理论划分的从无到有,这是学科不断从不自觉走向自觉的成熟过程。学术的进步也应该体现在站在前人的肩上推进学科建设向成熟方向迈进。前人想做而没做的,俺们可以做;前人没有的,不表明俺们就不能做不能有。
    好了,学科的基础是学科的普遍问题,而这个普遍问题恰恰在俺看来又多是普遍性的问题。可是,问题就来了。民俗学自产生以来,大多处理的是特殊性和个别性问题,除了母题、类型等概念涉及普遍性之外,民俗学者最擅长的似乎就是追寻各种民族的、区域的、群体的、身份认同的文化特殊性和个别性,逐渐遗忘了自己的出发点还有共同性和普遍性。例如,学科争论了一百多年的“民”,被理解为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但最后,民俗学者们总算认识到,嗨,其实俺们每一个人都是民啊(邓迪斯和理查德传斯)。饶了一圈好像又回到了起点。其实,在当初,在赫尔德和胡适、周作人那里,民早就是“(人)民”了,在他们那里,民后面一直有“人”,这个“人”是普遍的价值基础,是自由的主体。后来的许多学者和政客忽视了这一点,只把“民”当作各种社会角色加以利用,在学科内和社会上做了不少越俎代庖的事情。在一定意义上说,赫尔德和胡适、周作人之所以能够看到(特殊的)民也是(普遍的)人,恰恰因为他们有现代哲学的眼光并且受到了现代自由价值观的启蒙,而后来的许多学者之所以看不到这一点甚至对民俗学伟大先驱的洞见视而不见,恰恰是因为他们远离甚至忘却了现代哲学的眼光和自由价值的启蒙。但是,正如许多民俗学者已经指出的那样,无论学者是否意识到这些,中国的民众自身都正处于民主、自由的现代价值观的启蒙和自我启蒙(尽管艰难而缓慢)的过程之中。中国的民俗生活也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如果俺们继续忽视对学科普遍问题的探讨,继续对文化和人的普遍价值与特殊价值的问题采取回避(价值中立)态度,继续忽视民众的主体性和自由意志,那么,学科将如何应对时代和现实向我们提出的问题和挑战?
不错,民俗学研究的总是处在某时某地、属于某个民族的具体的人或民及其特殊的文化,民俗学者好像可以不关心、不研究普世价值,普世价值本身也不是民俗学研究的对象,可是,在全球化时代,这些具体的民和特殊的文化却不能不与普世价值有关。正如虎彬兄在帖子里敏锐指出的那样:“文化多样性和价值普遍性,这两者的联系是绝对的!抽象的普世性和封闭的特殊主义都要克服!”“对于民众日常生活的学理探讨,反映了人们对普世价值的追寻。”这两极是辩证的对立统一关系,俺只是觉得民俗学长期以来正确地强调了文化多样性和特殊主义,却有点忘记了价值普遍性和普世性,应该把这个环节补上,才算完整和齐活。没有价值普遍性和普世性的制衡和补充,不仅文化多样性和特殊主义可能走向极端,而且“多样”和“特殊”也无从谈起。民俗学的主流一直在谈文化、身份的特殊性和个别性,这固然是学科的本行,俺只是想在基础问题层面上提醒大家别忘了普遍性和一般性。这两方面谁也离不开谁。
    另外,虎彬兄在帖子里还正确地指出,“学科发展带有历史偶然性,非纯粹逻辑推演”,俺当然也不会迂腐到用逻辑推演去要求学科发展。俺问贤内(数年前曾教过一点形式逻辑)是否赞成虎彬兄的这句话,她说后半句赞成,前半句赞一半。俺问原因,答曰:偶然性里也有必然性啊。这话虽然有点庸俗辩证法的味道,却不无道理。俺的逻辑不好,这些年借着学哲学补了一点课,但形式逻辑仍然很差。不过,俺想,学科的发展之所以不完全是偶然的,恰恰因为学科不是完全偶然的、无目的的无序发展,而是有目的的,学者最好是明确学科的目的并且有意识地、主动地推动和促进学科目的的实现。当然,这只是理想状态,现实中总是有人自觉有人不太自觉或者有人清醒有人醉,甚至有人根本不承认学科有什么目的。另外,俺也认为,研究的对象或现象可以没有或者往往没有逻辑,但是,俺们的研究不能跟着没有逻辑,而是必须讲点逻辑推演。否则,写出来的东西可能不是论文而是随笔、散文。前几天有友人痛心疾首地谈及中国学者的文人化倾向,俺也一直在有意识地避免这种倾向。
    总之,如果俺们承认学科需要基础,而基础又涉及普世价值(自由、平等、主体性等等)问题和逻辑推演问题,那么,恰恰是德国哲学对这些问题做出了深刻思考并且已经对世界范围内的现代社会和现代诸学科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邻壁之光,堪借照焉”,老大和俺借德国哲学来考虑本学科的基础问题,似乎不仅不是“绕道”,反而是必由之路了哈。
俺想尽量通俗地解说理由,难免挂一漏万。容后有机会,再行补充。
    最后,俺认为,学者的主要任务是生产知识和观念,所以,窟鬼先生问:“我们既然想要贡献社会,何不学习‘卢作孚、晏阳初、梁漱溟’等人的作为呢?”俺虽然对晏阳初等前辈十分敬佩,但也认为,学者固然可以像他们那样直接投入“实践”,更可以立足本职,用知识和观念的生产来“改造”世界,因为知识和观念的生产也是一种实践,而且好知识和好观念付诸实践之后对世界的改变要大得多,所以霍姆斯才说:治当今世界的是手无寸铁的康德,而不是黄袍加身的拿破仑。这句话的一部分意思是说,康德的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变成并且落实为欧美社会的社会现实和制度框架,所以,那里的民俗学已经有了民主、平等和自由的不言自明的观念前提和社会前提,或者说,这些普遍的观念前提和社会前提已经理所当然地成为他们不需要讨论的学科基础和前提,他们一般只需直接谈论文化的差异性、个别性和多样性就足矣。但是,中国民俗学无论在观念上和社会现实层面都还不具备这些前提,所以这些普遍性的问题仍然是中国民俗学有待论证和建立的基础问题。关键的问题是,中国民间文学或民俗学的内在目的恰恰与这些普遍性的问题直接相关。既然在俺眼里把这些普遍性的问题讨论得最彻底、最清楚的仍然是德国哲学,那么,这也就是俺“把哲学的深思纳入民俗学的研究当中”的重要理由,因为“我们不能认为一个人或者一门学科存在于现代就是一个现代人或者一门现代学科。不经过现代价值(自由、平等和民主)的自我启蒙和洗礼,即使存活在当下,也不能真正成为一个现代人或者一门现代学科”(拙作《〈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能给中国带来什么新东西》)。

[ 本帖最后由 户晓辉 于 2014-3-18 15:29 编辑 ]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www.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