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上海大学民俗学展示周4——学生展 [打印本页]

作者: lishihu    时间: 2013-1-24 10:11     标题: 上海大学民俗学展示周4——学生展

上海大学历届民俗学研究生学位论文

[ 本帖最后由 ymmelon 于 2013-1-25 12:02 编辑 ]
作者: lishihu    时间: 2013-1-24 10:14

导师:程蔷        题目:五四歌谣运动与周作人  作者:周康敏        专业:民俗学  毕业时间:2005-07-03
论文摘要:
    五四期间,一批当时中国知识界的文化精英胡适、陈独秀、蔡元培、鲁迅、周作人、刘半农等,以北大为中心,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歌谣征集活动,号召师生和全国教育界人士关心和开展搜集歌谣工作,以此拉开了五四歌谣运动的序幕。 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周作人积极参与了五四歌谣运动,担任我国第一个民间文艺研究团体——歌谣研究会的领导工作,负责编辑我国第一个民间文艺刊物和民俗学刊物——《歌谣周刊》,撰写了“发刊词”,并发表了一系列民俗民间文学方面的研究文章,对我国民俗学的倡导和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分上篇与下篇两部分。上篇着重探讨五四歌谣运动兴起的原因、发展阶段及历史贡献;下篇论述周作人在五四歌谣运动期间的活动及其民俗文化见解,并探讨他的民俗文化思想形成的原因。
作者: lishihu    时间: 2013-1-24 10:17

导师:程蔷  作者:赵方  题目:二月河小说与民间文学   专业:民间文学  毕业时间:2005-06-22
论文摘要:
   历史小说与民间文学之间有着源远流长的关系。历史小说的最早形态孕育在“讲史”话本之中,历史小说的发展过程受到了民间说书传统长期的影响,形成了民众喜闻乐见的审美情趣特征,从人物塑造到情节建构乃至语言运用上都洋溢着世俗民众的审美趣味。 本文所说的“清帝”系列是二月河所创作的关于清代帝王历史的三部小说:《康熙大帝》(四卷)、《雍正皇帝》(三卷)和《乾隆皇帝》(六卷)。 本文以二月河的“清帝”系列历史小说为研究对象,论述其与民间文学的关系,主要是分析民间文学对二月河创作的影响。文章包括五个部分:绪论,阐明文章的主要理论依据。第一章“清帝”系列与民俗文化,论述二月河小说所描绘的种种世俗场景和人物形象。第二、三章论述民间文学英雄主题以及伦理、发迹变泰主题在“清帝”系列小说中的表现。最后是简短的结语。 本文根据二月河小说的文本、根据民间文学和小说创作理论集中论述民间文学叙事主题对作家的影响。在充分重视文本的同时,笔者特地采访了二月河本人,与他就“清帝”系列的创作,就他的经历、文化教养等做了交谈。这样,笔者就更深入具体地了解二月河是如何运用丰富的民俗文化知识积累,营造浓郁的清代社会氛围,使历史小说走向大众,使其作品被誉为当代历史小说雅俗共赏的典范,从而充实了论文的内容。兹将采访报告附于文末。
作者: lishihu    时间: 2013-1-24 10:19

导师:田兆元  作者:游红霞  题目:蒋观云民俗思想研究  专业:社会民俗  毕业时间2008-06-14
论文摘要:

    蒋观云是我国清末民初时期的文学家和诗人,早年留学日本,曾追随康有为、梁启超参加维新变法运动,为资产阶级改良派人士。蒋观云率先引进神话概念,并发表第一篇具有现代意义的神话学论文;他也是进化论学说的早期引进者,并将该理论运用于中国社会风俗的分析,从而逐步形成富有时代特色的民俗思想。本文即是对蒋观云民俗思想的一个相对系统的研究。 本文包括五个部分:第一章对相关研究成果做文献综述,阐述本课题的意义与思路;第二章分析蒋观云民俗思想的背景和发展历程;第三章叙述蒋观云引进了西方人类学、神话学等理论,这些理论奠定了民俗学的学科基础,因此可将蒋观云誉为“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先驱”;第四章讨论蒋观云民俗思想的具体内容。蒋观云是位学贯中西的学者,一方面,在西学的刺激下,蒋观云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存在诸多弊端,与西方相比有很大差距。于是,他深刻反思中国现实,批判中国传统农耕社会中风俗的主静和保守,提倡移风易俗以鼓荡民性,实现强国新民的政治理想。另一方面,在外来文化面前,蒋观云萌发出强烈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怀,他汲汲于保种保文化之辨,试图通过追溯共同的文化渊源来增强民族凝聚力,极力捍卫中国文化的本土性。 最后总结出,蒋观云通过引进西方学说并将其用于本土文化的分析,从而奠定他“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先驱”的学术地位,社会改造与学术研究相统一、西方人类学思想与中国传统民俗观相统一,是蒋观云民俗思想的显著特点。蒋观云的民俗思想于当今民俗学的学科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和深远意义。
作者: lishihu    时间: 2013-1-24 10:21

导师:田兆元  作者:明亮  题目:三峡地区嫘祖信仰文化及其复兴问题研究——以宜昌市及周边地区为例  专业:社会民俗  毕业时间:2007-06-14
论文摘要:

    嫘祖是中国上古神话人物黄帝的正妃,华夏民族的始祖母。传说是她发明养蚕缫丝,并将此技艺传播到民间,开启了远古先民穿衣的文明史。因其尊贵的身份和不凡的功绩,嫘祖被尊为“先蚕”。自周朝起,历朝皇室都会组织隆重神圣的仪式,专门祭祀嫘祖。在民间,嫘祖也成为民间信仰谱系中的一员,受到人们的祭拜。 三峡地区有着悠久的嫘祖信仰历史,但因战争、国家意识形态等原因,嫘祖信仰文化在近代遭到破坏。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国内出现嫘祖信仰复兴的热潮,其中以三峡宜昌地区的嫘祖信仰文化复兴现象格外引人关注。 本文选取西陵峡口宜昌市及其周边地区为研究对象,结合民俗学田野调查方法,对三峡地区的嫘祖信仰文化及其复兴历史进行回顾,并对该地区嫘祖信仰复兴载体——嫘祖庙和嫘祖庙会节等进行了详尽的对比和分析。 本文首先回顾国内嫘祖信仰文化发展的历史,着重在第三章介绍三峡宜昌地区的嫘祖信仰和传说,并简单分析了嫘祖信仰文化在该地区的“三峡”特色。本文的第四章借用大量田野调查资料,回顾嫘祖信仰文化在该地区的复兴过程,并分析这一过程中不同力量起到的作用以及不同动机引起的矛盾和冲突。 本文在最后阐述了自己对三峡宜昌地区嫘祖信仰复兴问题的思考:仅凭个别知识分子的力量难以承担复兴的重任,纯粹以盈利为目的的“伪宗教式”粗暴开发是复兴的致命伤。此外,政府时而关注时而漠视的暧昧态度,也是操纵民间信仰或兴或衰命运的直接原因。民间信仰长期受到官方意识形态的压抑,人们已“俗信”与“迷信”不分。将所有信仰行为都一概排斥的心理结构是影响民间信仰复兴命运的深层原因。
作者: lishihu    时间: 2013-1-24 10:24

导师:田兆元作者:罗未玮  题目:上海地区的黄道婆信仰  专业社会民俗  毕业时间:2007-06-13
论文摘要:

黄道婆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手工棉纺织技术革新家。她是松江乌泥泾人,年轻时逃到海南,在崖州生活数十年,掌握当地的纺织技艺。元贞年间,她毅然回到家乡,传授棉纺先进技术,改革棉纺织工具,推进乌泥泾经济的发展,改变当地贫困的局面,给上海地区棉纺织业带来了巨大影响,进而促进经济发展,变更经济结构,引发社会变化。经济发展的需要、传统上的崇德报功、团结和约束同业同帮的需求促成黄道婆信仰的产生。黄道婆信仰始于黄道婆祠堂的建立。信仰者多半从事棉纺织业,黄道婆被视为棉纺织行业神。随着棉纺织业的迅速扩展,黄道婆庙宇曾遍布于上海地区的各大重镇。当手工棉纺织业衰落下来,黄道婆信仰也逐渐衰微,祭祀场所与信仰人群锐减。若长此以往,黄道婆信仰必将寿终就寝。但现实中,政府大力扶植黄道婆信仰,斥巨资维护黄道婆信仰,包括修建黄道婆墓地、改造黄母祠、新造黄道婆纪念馆等,甚至计划建造黄道婆公园以飨后人。在民间仍有民众信奉黄道婆。信仰从兴起到鼎盛,转而衰败,发展至今黄道婆凭借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功申报再次回到民众的视线中。此时,信仰出现显著变化,这种变化背后隐含着大小传统的冲突与协调。它对于我们今天如何理解政权与社会信仰具有一定的参照意义。
作者: lishihu    时间: 2013-1-24 10:26

导师:王继洪  作者:许晶晶  题目:洋泾浜英语与近现代上海都市民俗文化  专业:民俗学  答辩日期:2011-06-13
论文摘要:

洋泾浜英语是近代上海自1843年开埠以后,在中西文化交往过程中所产生的,主要是上海方言与英语接触并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混合口语。它不仅属于上海的地方文化,更是近代以来中国在接受西方经济文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在近百年的上海社会文化和生活习惯等方面产生过深刻的影响,折射出中西方文化交往的轨迹,值得进一步重视和研究。本文以上海洋泾浜英语为主要研究对象,阐述上海从近代开埠以来洋泾浜英语的产生所反映出的都市民俗文化特征,由此考察近现代海派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并深入探讨在这一文化变迁过程中人们的生活、心理状况及社会关系的状况。绪论部分简述了对洋泾浜英语的研究缘起,从而确定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论文正文从对前人有关洋泾浜英语和上海都市民俗文化的研究综述开始,梳理归纳出前人研究的概况并在此基础上引出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目标。接着具体阐述上海洋泾浜英语形成的历史背景,以及洋泾浜英语在语音、语法以及词汇上的主要特征。随后,罗列汇总近代上海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洋泾浜英语词汇,并且从中西方文化融合的角度,描述洋泾浜英语在社会交往中的运用情况。在此基础上,重点展开在洋泾浜英语盛行时期对上海都市民俗的具体阐释,笔者分别从商业贸易、服饰饮食、文艺娱乐三方面的民俗文化进行深入剖析,来表现出当时中西方文化交汇下兼容并蓄、趋新善变、崇尚洋派的上海都市民俗特点。进而把洋泾浜英语所折射出的都市民俗文化特征与海派文化的产生与发展联系起来;自洋泾浜英语这一具有海派性质的方言诞生,对中西文化交融的海派文化也起到了不容忽视的沟通桥梁作用,促进了海派文化的发展与提升,并且在本文最后提出了海派文化发展对上海市民的民俗文化精神的积极作用。
作者: lishihu    时间: 2013-1-24 10:29

导师:王继洪  作者:宋治梅  题目:丰子恺漫画的现代民俗学意义  专业:文艺民俗学  答辩日期:2010-06-07
论文摘要:

丰子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漫画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和翻译家。其丰子恺漫画开创了我国漫画界的新纪元。值得注意的是,丰子恺从事文艺创作之时,正值我国现代民俗学开创与发展之始,其漫画作品丰富的民俗内蕴为我们从民俗学及其学科史视角对其进行分析与探讨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本文从民俗学视角观照丰子恺漫画及其艺术创作理念,挖掘丰子恺漫画丰富的民俗内蕴,从而揭示其对现代民俗学发展所具有的意义,意在引起民俗学人对丰子恺漫画之民俗学价值的重视和进一步的挖掘。 绪论部分综述丰子恺漫画及其研究现状,从而确定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论文正文从丰子恺的成长经历及艺术生平入手,阐释了其漫画艺术作品之所以具有丰富的民俗意蕴的背景原因,具体从丰子恺童年的乡土民俗文化积淀、国外绘画艺术的启发、社会时代思潮及佛教的影响等几个方面予以分析,在此基础上重点展开对丰子恺漫画丰富民俗意蕴的具体挖掘与梳理,从漫画所呈现的当时民众的民俗生活场景及其浸透着的传统民俗性格和民族精神、江南地方民俗风情、护生漫画的民俗教化功能等四个方面进行论述,进而把丰子恺漫画艺术创作置于我国现代民俗学的发展轨迹中予以审视,揭示其对我国现代民俗学发展所起到的呼应与推动作用,最后论述了丰子恺漫画对于我国当前艺术创作民俗化、民族化的借鉴意义。
作者: lishihu    时间: 2013-1-24 10:31

导师:王继洪  作者:江小林  题目:江绍原:民间礼俗迷信研究的先驱——论其在民俗学研究方面的特殊贡献  专业:中国民间文学和民俗文化 答辩日期:2008-06-14
摘要:

江绍原的学术研究涉面很广,他不仅是国内外著名的比较宗教学家,也是我国著名民俗学家,民间礼俗迷信研究领域的拓荒者。江绍原在北京、广州、杭州等当时民俗学中心的活动中都有多方面参与,为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但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当时相关刊物上发表的民俗学文章多属文献资料的排列或乡俗的描述,缺乏深入研究,江绍原充分利用西方理论知识并结合中国传统治学方法对多种民俗事象给予解释和分析,这是他民俗学研究的独特之处。本文拟从这一视角出发,把江氏民俗学研究置于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发展脉络中加以观照。 论文分绪论和正文,绪论阐明研究目的、学术意义、研究方法,综述国内外有关江绍原民俗学研究文献。正文第一章简介江绍原的生平、成长环境和时代背景的影响及其民俗学研究的基本状况。第二章先回顾了民间礼俗迷信研究史,再从人生礼俗、姓名迷信、岁时节日、医药民俗四个方面重点考察江氏民间礼俗迷信研究的具体领域,从而较为全面地揭示出江氏民间礼俗迷信研究理论体系的建构和其礼俗迷信研究的独特性。第三章着重探讨江氏有关民俗学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的深入研究,进而关注江氏民俗研究向纵深方向迈进的特点。其中民间信仰方面研究包括“小事物”迷信、血液迷信、宗教法术研究等。第四章从对“礼俗迷信”的理解,民间文化的重视、宽泛的民俗观、强调“人的自觉”等方面来归纳出江氏民俗学思想的基本构成。余论部分对江绍原学术研究中显现的治学态度和精神作了总结。笔者认为,对江绍原学术历程及其民俗学思想的梳理,不仅是中国现代民俗学史的必要内容,而且对于学科目前和未来的发展也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故抛砖引玉,期望引起更多学者关注这一目前尚属研究薄弱的课题,对江绍原民俗学研究思想做出更精深的探讨。
作者: lishihu    时间: 2013-1-24 10:33

导师:王继洪  作者:赵楠  题目:从江阴、诸暨两地赵氏家谱看清朝江浙地区的义田制度  专业:文艺民俗学  答辩日期:2007-06-14
摘要:

义田义庄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用以维护和保障宗族和氏族整体利益的一种“善举”,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民俗的一个重要方面。以往有关义田义庄制度研究的文章为数不少,但是其资料来源多着重于地方史志,而以宗族家谱的记载为主,来研究某个姓氏在特定时期、特定地区内的义田义庄制度,尚不多见。有鉴于此,本文试图以江苏江阴的《暨阳章卿赵氏宗谱》、《石桥赵氏宗谱》及浙江诸暨的《暨阳南门赵氏宗谱》、《赵氏清门宗谱》等家谱资料为主要文本,阐述清朝时期江阴、诸暨地区的赵氏宗族所实行义田义庄制度的概况及特色,揭示其义田义庄内部的管理体制和宗族组织及其宗族内部的宗法伦理道德,并从理论上分析义田义庄制度对巩固封建宗法制的重要作用,从而为充实我国社会文化史上有关义田义庄制度的研究做些切实的工作,并尝试让占我国古籍数量比重巨大的谱牒文献能在学术研究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作者: lishihu    时间: 2013-1-24 10:34

导师:耿敬  题目:女性主义影响下的美国民俗学  作者:杨晓晶  专业:民俗学  日期:2011-06-12
摘要:
20世纪中后期以来,美国民俗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这一时期开始,美国民俗学不断走出欧洲中心主义,开始显示出自己的学术创造性。从1960年代以来,美国民俗学界讨论的议题和领域不断的扩大。美国民俗学讨论的要点如果单指我们所熟悉的美国表演理论、民族志诗学和公众民俗学是不全面的。关于民族主义、女性主义、性别和通俗文化的研究也不断出现。美国民俗学研究不断贴近美国社会,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研究。本文通过概括收集美国女性主义民俗学的研究材料,分析女性主义民俗学研究新视角。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综述与本文有关的已有的研究成果;第二章概括美国女性主义产生的背景;第三章概括分析美国女性主义的发展历程;第四章概括分析美国女性主义民俗学主要代表人物,研究方法以及对美国女性主义民俗学研究的新视角;最后一章为结论部分。通过以上几章内容的研究和分析,本文结论可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美国女性主义思潮推动美国女性主义民俗学的产生,美国女性主义民俗学成为1960年代以后美国民俗学的一个分支,值得关注。第二,美国女性主义民俗学迎合美国社会关注现实的变化从而改变研究对象和方法,也通过从1960年代开始,美国民俗学整体研究的转变,透视出美国民俗学向实用民俗学发展,美国民俗学不断成为更有实际价值的学科。第三,反思中国民俗学应如何借鉴美国民俗学,如何适应社会的变化发展,从而更贴近社会,成为社会化的学科。
作者: lishihu    时间: 2013-1-24 10:36

导师:耿敬  题目:成人宣誓仪式的国家在场——以2007年南京市暨下关区十八岁成人宣誓仪式为例  作者:韩瑜  专业:仪式研究  日期:2009-06-17
摘要:

成年礼,又称“成人礼”、“成丁礼”, 是古代社会对内部青年男女成员实行的通过仪式。传统成人礼是一种关于接纳部落成员,并以某种特殊形式来完成仪式的习俗。我国汉族地区的成年礼已经消失多年了,十几年前在城市首先出现新的礼仪,此即十八岁成人宣誓仪式。 成人宣誓仪式一般是公共性仪式活动,本文力图展现的就是一场真实发生在城市广场的当代成年礼,这是消失许久的汉族成年礼俗在新历史条件下的公共表达。我们试图探究当代成年礼究竟表达了什么,如何表达的,这些意义表达和表达方式背后服务的逻辑又是怎样的。 笔者曾于2001年亲自参加过南京市在当时新落成的南京长江二桥广场举行的成人宣誓仪式,于是选取2007年南京市暨下关区十八岁成人宣誓仪式为调查对象,对仪式过程进行详尽叙述,试图描绘成人宣誓仪式的基本面貌,并以中国古代成年礼为比较对象,展示结构与象征元素的双重差异,以埃德蒙•利奇的仪式研究理论为分析方法,挖掘仪式象征的古今转换,最终的结论是国家这个符号贯穿了整个仪式,并征用成年礼试图建构青年的行动逻辑。
作者: lishihu    时间: 2013-1-24 10:38

导师:耿敬  题目:“天女羽衣”传说与日本民族的集体意识  作者:陈婧  专业:社会民俗  日期:2008-06-19
摘要:
长期以来,神话传说研究一直在民俗研究中占据重要位置。芬兰--地理学派,俄国文论家普罗普以及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等均对对民间故事和神话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及观点。中国学者顾颉刚、鲁迅、叶舒宪、贺学君等也对中国的神话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西方众多的研究理论中,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尤具代表性。荣格认为,神话是人类集体无意识积淀在特定时代的显现,不同的原始神话熔铸了不同的民族心理积淀,即不同的价值取向和观念认同。 “天女羽衣”传说作为日本古老的民间传说,一直流传于日本各地,历经千年沧桑,至今犹以各种文学艺术形式广泛流传在日本人民中间,对日本的文学和精神影响甚为深远。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对于了解日本民族文化以及日本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如今,“天女羽衣”又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融入了现代新兴的动漫文化之中。本文旨在借用荣格的无意识理论来分析“天女羽衣”传说与日本现代漫画《梦幻妖子》,并将古今的这两个不同文本进行对比。运用荣格集体无意识理论分析两个文本相同以及不同之处,从中找出《梦幻妖子》不同于“天女羽衣”传说的新的因素,并尝试对新因素存在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从而探讨日本的民族精神。这有助于发掘日本文化传统和心理积淀,从而从更深的层次上读解日本民族精神。同时,将民间传说研究与新兴产物--动漫结合起来,用西方的理论进行分析,也为民间文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为用西方的理论研究东方文化提供了一个范例。
作者: lishihu    时间: 2013-1-24 10:40

导师:耿敬  题目:表演实践中人际交流的缺失与中国民间曲艺困境——以上海独脚戏为例  作者:许玉洁专业社会民俗  日期:2008-06-15
摘要:

中国民间曲艺艺术源远流长,种类繁多。但多数民间曲艺现在的生存状况却不容乐观。国内不少学者、曲艺演员以及脚本作家对出现此种情况的原因做了很多有益的分析,诸如娱乐方式多元化、脚本作家的缺乏、演员断层、观众娱乐需求的变化等。但少有从演员与观众的互动角度来进行分析的。 独脚戏是上海富有地方特色的代表曲艺形式。本文选取上海独脚戏为个案,运用理查德•鲍曼的表演理论,通过分析独脚戏表演实践中演员与观众的交流互动情况,发现独脚戏的表演方式从早期的即兴表演逐渐演变为按照既定脚本的固定表演,在这个过程中,观众渐渐被排除在脚本的二度创作之外。 本文认为中国民间曲艺的生存愈加艰难的内在动因,是演员与观众的直接人际互动和交流日益弱化,甚至缺失,导致观众的二度创作作用消失。
作者: lishihu    时间: 2013-1-24 10:42

导师:耿敬  题目:茶馆民俗与茶人生活—俗民视野中的成都茶馆  作者:余瑶  专业:社会民俗 日期:2007-06-13
摘要:

民俗指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是由各种程度不同的习惯组成的巨大集合,它既为个人提供方便,也对个人构成限制,以保证群体关系的协调。如果我们不对这种在民众生活中产生重大影响的文化现象进行研究,我们就对自己的基本民生世情缺乏全面的了解。过去由于种种原因,民俗学家对民俗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民俗事象而忽略了民俗的主体——俗民,即承载民俗事象的民俗人。其实,在民俗养成的各项习俗化活动中,始终是俗民在操纵民俗,是俗民的生命活动提供了民俗事象展开的动力。因此,民俗学研究理应以民俗的主体为中心,研究了解在民俗中如何养成了俗民,俗民又如何负载着民俗。 本文选择作者生活并熟悉的成都市作为研究调查点,成都是四川的首府,不论是谁,在什么时候只要提到成都,都不得不提到成都的茶馆。成都茶馆作为一种民俗文化,对俗民的生活习性、行为方式等都起着一定的塑造及导向作用,形成了一系列与之相联系且具有民俗风格的茶馆心理、茶馆行为和茶馆人生。论文主要通过对成都几个不同类型特点的茶馆进行田野调查,并结合前人已有的文献资料,运用社会学、民俗学的基本方法,对成都茶馆这一环境空间下的俗民——茶人进行分析。以期从他们自身的视角来关注茶馆这种民俗文化现象,关注俗民对自身的理解和定位。 全文共分四章,六个部分。首先是绪论,回顾了目前学术界对于茶馆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构想和研究方法。第一章,纵向地梳理茶馆的发展历史,对成都茶馆的特点给予了特别说明。在此基础上,横向地比较了中外茶馆的异同。第二章,三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运用分类法,将成都茶馆里的茶人分为茶老板、堂倌、茶馆艺人、小商贩和茶客等,通过访谈,对这些不同身份的人物进行了分门别类的分析。第四章,综合以往的文献成果和访谈资料,探寻在茶人自己的眼界中,茶馆这一民俗事象之于他们这样身处于事象中的俗民是怎样的。最后是结语,探讨成都茶馆作为一种民俗文化现象对于成都茶人的本真意义。
作者: lishihu    时间: 2013-1-24 10:44

导师:黄景春  题目:上海竹枝词中的新年习俗研究  作者:王育婧  专业:民俗学  日期:2011-06-13
摘要:

竹枝词作为一种通俗诗体,最早是由巴蜀间的民歌演变过来,后经过唐代刘禹锡的创作而变成了一种文人诗体,对后代影响很大。竹枝词是以书写文本形式保留下来的口传文化的重要遗产,对于现在来说,它兼有社会学、民俗学、史学、甚至历史地理等多重价值。上海竹枝词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内容丰富,且创作者众多。从内容上看,上海竹枝词是描写和记录他们自己生活中的事物的真实情况,内容不仅包括了上海的风土民俗、历史掌故、社会变迁,还涵盖了山川形胜、百业风貌,是上海地区整体文化风貌和人文地理的一种地方知识的真实记录。某种程度上整理出来的上海竹枝词可以看做风土志,成为上海其他历史材料的极好补充。 以往对上海竹枝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现存竹枝词的搜集整理,将上海竹枝词作为史料辅助工具的研究方向也多偏向于上海开埠后某一领域的分析。所以结合上海竹枝词来研究上海开埠前后的岁时方面的民俗特征还是一个新领域,且具有跨学科意义。根据上海竹枝词的史料特征对从古代至近代的新年民俗进行考察、分析,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了解和考证上海新年习俗的转变过程。 第一章从竹枝词研究的现状出发,确定了全文研究视角——上海竹枝词与上海新年习俗结合研究的可行性及其意义;第二章通过对上海竹枝词进行分析、整理,探讨了古代上海新年中的各种习俗;第三章通过分析开埠之后的上海竹枝词中反映的新年新俗,并和传统新年习俗相比较后,分析其变化趋势;第四章在前三章的基础上总结了上海新年习俗的整体四个特征。 整篇文章主要依据顾炳权的《上海历代竹枝词》和《上海洋场竹枝词》来对上海从古代到开埠后的近代时期新年习俗做了分析和比较,最后探讨其民俗特点和产生根源。通过竹枝词和新年习俗的结合,建构了文学与民俗研究跨学科的框架,探索文学、民俗学相结合研究的双重价值和理论意义。
作者: lishihu    时间: 2013-1-24 10:45

导师:黄景春  题目:“三言”中的民间信仰  作者:李舟舟  专业:文艺民俗学 日期:2010-06-17
摘要:

“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是明朝末年冯梦龙编纂整理的宋、元以来白话短篇小说的选集,搜集和遴选的范围广泛,多收唐宋传奇、宋元话本、文人笔记丛、野史奇闻。“三言”中包含着丰富的宗教文化内涵,涉及佛教、道教、原始宗教、民间信仰等多个方面,题材范围广泛,内容丰富。中国民间信仰是一种多神的信仰,它融合了佛、道两教,以及原始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民间神祗,成为民众普遍的信仰形态。“三言”作为冯梦龙搜集民间故事的杰出代表作,真实反映了这种多神的民间信仰,它既涉及佛道两教,还包含丰富的民间信仰资料。民间信仰素材成为冯梦龙编纂“三言”的重要内容,并被故事化、形象化,同时也成为冯梦龙通俗文艺观的重要体现。 以往“三言”的研究多着重作品考证、文本的文学和艺术价值、以及其对通俗文学的贡献。在学术界文化研究热潮的带动下,小说与宗教文化的结合研究是一个新领域,具有跨学科的意义。对“三言”的民间信仰文化内涵进行全面的考察,探寻鬼狐世界的魅力,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了解小说的文化意蕴。 第一章从“三言”和“民间信仰”研究的现状出发,确定整篇文章的研究视角---“三言”与“民间信仰”结合研究的可行性及其意义;第二章探讨“三言”作品的来源和冯梦龙对“三言”编纂,揭示“三言”中民间信仰内容出现的必然性;第三、四、五章分别从宗教人物形象、他界、故事情节三个方面研究“三言”中的民间信仰,这是整篇论文探讨的重点和核心;第六章分析民间信仰的世俗性,探讨“三言”中民间信仰的文化意义。 整篇文章研究的基础是晚明民间信仰文化对 “三言”故事搜集、编纂及其内容的影响,进而整理分析“三言”中的民间信仰,并将其分类和系统化分析,最后探讨“三言”故事的民间信仰特点和内涵。通过对“三言”和民间信仰的结合研究,建构文学与民间信仰研究的跨学科框架,探索文学、民俗学、宗教学结合研究的多元价值和方法论意义。
作者: lishihu    时间: 2013-1-24 10:47

导师:黄景春  题目:《玄怪录》《续玄怪录》中的民间信仰——人与神仙、精怪及鬼的关系探析  作者:樊文星   专业:文艺民俗学  日期:2009-10-08
摘要:

本论文在借鉴前人研究资料的基础上,首先对《玄怪录》《续玄怪录》及其作者进行了简单扼要的论述,并对当下学界有关民间信仰的概念做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将民间信仰对象概括为精怪、神仙、鬼魂和冥吏四大类,并依次将其分为三章来分别讨论其与人之间的关系纠葛。最后依据前面的分析,对《玄怪录》《续玄怪录》中的民间信仰特点进行总结。综上所述,以证明在《玄怪录》《续玄怪录》中,人与神仙鬼怪的关系实际上反映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形与神的关系。
作者: lishihu    时间: 2013-1-24 10:48

导师:黄景春  题目:山西省阳泉市冥婚习俗调查与研究  作者:贾玉洁  专业:文艺民俗  日期:2008-06-18
摘要:

冥婚这一习俗普遍存在于中国及世界各地,国内外的学者都对其予以了广泛关注。就国内的研究而言,学者们大体上依据历史文献、小说文本和在田野调查基础上三方面进行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历史文献、小说文本上,田野调查的文章则相对较少。台湾学者虽有较多的田野调查,但也都立足于台湾本岛,对大陆冥婚的现状则很少有人涉及。 因此,本文将以田野调查为基础,以山西省阳泉市为调查单位,描述该市的冥婚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的选题意义,国内相关研究现状,本文的创新之处、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第二章从冥婚的历史、现状及类型三个方面介绍了我国冥婚的概况。第三章描述了山西省阳泉市的冥婚现状。首先,介绍阳泉市的概况;其次,通过当地当代方志文献和笔者的田野调查两大方面来描述阳泉市的冥婚现状。其中,田野调查中的冥婚主要通过冥婚的类型和冥婚的过程两大部分来展现。该地的冥婚有三种类型:第一、死人与死人之间的冥婚;第二、死人与人偶之间的冥婚;第三、死人与活人之间的冥婚。冥婚的过程基本上是比照当地的婚礼进行的。第四章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阳泉市冥婚依然存在的原因。最后,结语部分指出冥婚不应被简单地贴上“陋俗”、“迷信”的标签,应该从文化史的角度来看待冥婚习俗,对它有一个较公允的态度和一个较全面的看法。
作者: lishihu    时间: 2013-1-24 10:50

导师:黄景春  题目: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器物精怪研究  作者:郑艳  专业:民俗学,民间文学  时间:2008-06-13
摘要:
精怪信仰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也是中国民众思想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从山精水魅到狐仙花妖,在中国古代小说中都有经典形象。本文即选取精怪中比较鲜见的器物精怪,探讨其生成、表现以及与人的关系。 导论部分从考察古代小说中的志怪传统入手,逐步转入对精怪的定义以及分类,从而确定整篇文章的视角——研究中国古代小说中庞大精怪体系下的器物精怪族群。第一章首先对器物精怪进行界定,说明其名称的来由及其基本范围,然后揭示器物精怪在精怪中的独特性质;第二章主要是分析器物精怪的生成条件及其所具有的幻形与原形的双重生命性征;第三章详细论述器物精怪在人世生活中的作祟等行为表现以及人面对精怪的种种态度,并说明在人类决绝的手段下,器物精怪的最终下场只能是失败;第四章通过挖掘器物精怪现象背后的思维、信仰、意识等社会文化内涵,来说明器物精怪这一文化现象并非实有,而是存在于人们思想中的幻象。 整篇文章通过分析古代小说中器物精怪的生命历程,说明其在人们意识中的形象、表现,旨在揭示器物精怪始终处于人类思想控制之下,成为人类感觉自我、展现自我、肯定自我的精神载体,从而揭示人类自我精神的张扬。
作者: lishihu    时间: 2013-1-24 10:52

导师:黄景春  题目:地方文化系统中的大众爷信仰——以福建省平和县慈惠宫庙会为例  作者:叶青云  专业:社会民俗  时间:2008-06-13
摘要:

本文是对福建省慈惠宫庙会的个案研究。在以往的庙会研究中,研究者多以庙会的集体仪式为切入点,重点阐释庙会的象征意义及其对建构社区、社区认同的作用,而轻视了庙会、神灵传说在信仰生成、社区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本文中,笔者通过田野调查,以慈惠宫庙会为依托,通过对大众爷原型、传说及其生命力的论述,揭示了庙会与信仰在地方文化系统中所起的作用,目的在于揭示信仰与传说在民众生活中的意义——地方性信仰与敬奉神灵的集体仪式共同界定着神灵与民众生活世界间的关系,建构着民众的社区生活。 在结构上,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交代研究本选题的学术意义,并对大众爷和庙会已有的研究成果作了综述。 第二部分对慈惠宫庙会所依托的村落环境作了介绍,并描绘分析了2007年慈惠宫庙会的盛况。 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有关山格大众爷的相关传说及信仰内容,并对大众爷信仰兴盛的原因做了分析。 第四部分则分析了慈惠宫庙会的生命力所在,最后对其未来走向作了预测。
作者: lishihu    时间: 2013-1-24 10:54

导师:黄景春  题目:乡村过年的民俗娱乐:以山西省太原市杨家村为例  作者:郭然  专业:文艺民俗学  时间:2007-06-13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杨家村过年的民俗娱乐活动。娱乐与休闲在民众生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娱乐休闲活动本身很难从复杂的现实生活中剥离出来。看似单纯的娱乐活动,却与民众信仰、心理寄托、物质需要、精神需求紧密联系,不但具有游戏成分,同时还承载着多种社会功能。尤其是乡村中的娱乐活动,更是信仰隐喻、价值判断、经济联络、社交机遇等,是多种社会活动共时存在的复合体。对乡村民俗娱乐活动的关注,正体现了对乡村的文化关怀,在今天建设新农村之际,具有不言而喻的现实意义。 民俗节日是集中体现乡村娱乐的特定时段,具有丰富而充裕的文化内涵。在乡村生活中,过年是一年之中最重要、最非常的时段,各种娱乐休闲活动集中展现出来。本文从过年这一特殊时机切入乡村娱乐活动,选择这样一个角度切入,考察过年期间乡村娱乐活动的历史和现状,希望以此探讨社会生活自近代以来所发生的变化,尤其是要描述、记录今天杨家村娱乐活动的现状,分析其来历和将来发展的走向,并就有关问题提出自己的一点见解。 本文选择杨家村这个典型的城乡结合带为调查地。这里传统与现代因素并存,显示出了时代变迁下的“新”的乡村的特点,在过年的娱乐活动方面,该地很多娱乐活动具有地方特色,同时也具有我国北方的普泛性。本文以杨家村为解剖点,有时也会引用晋源区地方志、民俗志中的文献记载作为佐证,也引用相邻村落对过年的记录作为参考文献。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增强研究的实证性和可靠性,也扩大了本文的研究视野。 本文共包括五个部分:绪论、调查地概况、节庆娱乐活动、日常化娱乐活动与理论思考。笔者在对调查地进行田野作业后发现,当下过年期间的民众娱乐生活除了具有节日狂欢性质的特殊活动之外,还有占有重要位置的日常化的娱乐活动,因此本文将研究对象粗略分为节庆娱乐活动与日常化娱乐活动两部分,并分别对其展开考察。在考察节庆娱乐活动时,根据民众的活动地点与活动范围,本文分别以家庭式节庆娱乐活动与广场娱乐活动为着眼点,逐个进行描述与探讨。在广场娱乐活动一节,将田野作业中获取的材料与民间人士记载的文本进行纵向比较,以获取该地节庆娱乐活动的演变轨迹。对调查地日常化娱乐活动的考察主要集中在村民的电视收视行为描述与分析上,并对村民喜爱的电视节目进行简要的文本分析。
作者: lishihu    时间: 2013-1-24 10:57

导师:钟宗宪   题目:台湾七夕习俗的母性结构研究   作者:钟琴   专业:民俗学  时间:2011-06-13

摘要:
岁时节俗活动由中国古代长期的农业生产活动发展演化而来。人们根据天候、气象等的变化,总结出农业生产的相关经验与习俗,进而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的岁节令习俗。这些岁时节令活动随着时代的推移与社会的发展,同人们的精神文化与心理愿望相契合,以各类民间习俗表达人们的崇神辟邪、驱灾避厄、子孙繁衍、喜庆丰禳等信仰与心理愿望。从而以强化家庭、家族与民族的情感联系,满足人们对安全感、归属感的需求;强化和调节人际关系,进一步整合社群,强化民众的集体意识;调适社会成员的生活,满足人们放松身心的娱乐性需求。 七夕节日习俗即是此类岁时节令活动之一,经历了两千多年的传承演变,衍生出丰富的节俗活动,呈现出其文化内涵的重要性与和多元性:七夕文化给予了我们丰富的文化遗存,自由神圣的爱情观、勤奋朴实的劳动观、积极进取的精神、纯正规范的道德观等一系列的价值观念,以及诠释的爱情永恒的主题及其现实的意义,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文化领域中自觉不自觉地反复出现,展示其永恒的文化魅力。以乞巧为核心的传统七夕习俗,在台湾形成了以母神保护儿女信仰为主题的做十六岁成年礼及其相关习俗,进而发展衍化出不同于中国传统七夕的信仰与习俗系统。 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台湾地区特殊的“七娘妈生·做十六岁”成年礼习俗进行实地的调查与记录,探究七夕节俗在台湾地区的发展演变,以及在以乞巧为核心的传统七夕节俗文化之外的母性信仰意涵。通过对台湾地区现存七夕节日习俗的发展、演变与现状进行全面的记录和梳理,深入地了解现在台湾的节日习俗概况;同时,对台湾的七夕习俗系统进行信仰与仪式逻辑分析,进而探讨在“母性”关怀与信仰心理下,台湾七夕习俗系统中以七夕为核心的母性信仰结构进行探讨,进而对目前关于七夕节俗文化的研究,提供一个可能的参考视角。 本文首先对台湾地区的七夕习俗现状进行记录与梳理。台湾传统的七夕做十六岁成年礼,在当地政府的主导下已发展成广为流传的“府城七夕16岁艺术节”。府城传统的七夕做十六岁之俗并非台湾所独有,而是沿袭自大陆沿海之闽、浙二省,只是传至台湾之后在台湾发展出了新的信仰传说与习俗内涵,形成了以织女为中心的母神信仰,以及在此种信仰下的做十六、捾絭、拜契等相关母神保护儿女习俗。比较传统冠礼与府城之十六岁成年礼,发现两者有着截然不同的仪式指向,前者体现的是对于未来社会和人生的训练与认知,是一种个人身份的转换;后者所体现的则是对儿童阶段养护和护佑进行酬谢、感恩,是以脱离儿童状态和庆祝成长阶段结束为中心。 其次,对传统的七夕习俗及其文化蕴含进行溯源分析,再比照台湾之各地七夕习俗行事,可发现台湾七夕习俗的母性保护儿女信仰主题,在中国传统七夕习俗中即有其深层文化因子,传至台湾后,在台湾特殊的文化背景下交叠发展,逐渐形成台湾现存的七夕习俗形态。对台湾特殊的地方文化背景作简要介绍,并分析与七夕密切相关的牛郎织女神话故事在台湾的主题变异,以探讨七夕习俗在台湾特殊地方文化语境下所发生的演变。 最后,对台湾地区以做总结。
作者: lishihu    时间: 2013-1-24 10:59

导师:陈志勤  题目:傩文化传承群体的现状及其“新传承”——以江西省萍乡市石洞口傩班为例   作者:刘凤  专业:民俗学  时间:2011-06-14
摘要:

傩文化被认为是传承了两千多年的传统文化,但在解放以后特别是在文革中基本处于消失状态,改革开放后在各种力量的努力下得以再生,现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背景下,傩文化又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其中,因为传承群体以及地方政府的运作,呈现出了一种“新传承”的现象。以往有关傩文化的研究大多偏重于傩文化起源流变、宗教信仰、文化内涵等侧面,对传承群体和传承方式的研究涉及较少,而近年以来虽然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人有诸多关注,但是在傩文化再生、发展的过程中传承群体的能动性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揭示。本文旨在通过对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赤山镇丰泉村石洞口傩神庙的调查,分析与傩神庙相关的传承群体的现状,并揭示其中的傩文化“新传承”现象。通过这样的有关传承群体在场的傩文化的研究,或许可以从一种新的视角来理解现在的傩文化现状;并且对传承群体的能动性、自律性的揭示,也可为目前文化保护工作中以政府为主转向以传承群体为主的过程中,提供一个可借鉴的具体实践案例。本文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围绕傩神庙、傩文化的再生、发展过程中傩艺人、当地政府、地方文化人士等行为相关者的调查,首先揭示在改革开放后石洞口傩文化恢复过程中傩文化传承群体的作用;然后阐明在石洞口傩文化旅游资源化的背景下以及在传承群体与当地政府互动中,所呈现出来的傩文化的“新传承”现象。具体分为以下五章:第一章主要综述与本文有关的已有的研究成果;第二章是对调查地江西省萍乡市石洞口傩神庙的一个概况描述;第三章论述石洞口傩文化在新时期的再生过程,以及当地传承群体在傩文化再生过程中的自律作用;第四章揭示石洞口傩文化的“新传承”方式;第五章为本文结论部分,主要探讨在傩文化传承过程中各传承群体形成的嵌套式结构。通过以上五章内容的研究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石洞口傩神庙以及傩文化在经历了解放后特别是文革期间的断层之后,在其再生过程中傩文化传承群体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二,在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石洞口傩文化出现了“新传承”方式。这种“新传承”不仅体现在傩舞的传教培训、傩庙的管理方法以及傩庙的传承主体上,而且还体现在傩文化传承主体互动而形成的嵌套式结构中,这两个层次构成了石洞口傩文化的“新传承”的体系;第三这种“新传承”体系不仅体现于石洞口傩文化在当下的发展过程中,有可能对于其他民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作者: lishihu    时间: 2013-1-24 11:01

导师:陈志勤  题目:《关于民俗文化的发明与地方文化建构的研究——以“罗店划龙船习俗”为例》  作者:许莉萍   专业:社会民俗   时间:2010-06-08
摘要:

2003年以来,中国全面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现在已经可以看到各地自开展这项保护工作以来所产生的各种新的文化现象,其中的是非也引起社会和学界的极大关注。我们可以这么说:利用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已经成为谋求地方发展的手段之一;而在民俗主义论以及传统发明的背后却是地方发展的需求。对于这样的一种社会状况和发展趋势,在民俗学的研究中已经是不可能回避了,甚至还必须通过深入地研究进行反思指导实践。 鉴于此,本文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罗店划龙船习俗”为例,考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统节日法定化和国际民间艺术节这些背景之下,民俗文化的发明现象以及地方文化的建构过程,以此进一步探讨传统民俗文化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综述与本文有关的已有的研究成果;第二章考察“传统”划龙船习俗的再生过程;第三章揭示划龙船习俗的传承与发明现象;第四章探讨地方文化的建构过程:从“金罗店”到“划龙船罗店”、从“划龙船习俗”到“龙船文化”的文化转化过程;最后一章为结论部分,是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的关系的探讨。 通过以上几章内容的研究和分析,本文结论可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从罗店镇民俗文化的发明现象和过程中可以看到一个发明的结构关系,即在传统化的基础上呈现多元化的文化发明的结构,兼具国际化与现代化现象;第二、通过罗店镇的事例可以看到在民俗文化的保护、利用、发明的过程中,也完成了其地方文化的建构,使过去的“金罗店”成为了现在的以划龙船文化为特征的“划龙船罗店”, 使小文化的“划龙船习俗”成为了大文化的“龙船文化”;第三、通过以上地方文化的建构以及民俗文化的保护、利用、发明这些层面的考察与分析,关于传统文化、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一种事实:对民俗文化的利用是一种保护的措施,同时,对民俗文化的发明(创造)也是一种保护的方式。保护、利用、发明都是我们现阶段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种文化客体的几个侧面。
作者: lishihu    时间: 2013-1-24 11:03

导师:常峻  题目:汉语民间谜语民俗结构、文化意蕴及传承保护研究  作者:张闻  专业:民俗学  时间:2011-06-13
摘要:

本文选取汉语民间谜语为研究对象。如今谜语被收录到“国家级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它主要分为民间谜语和灯谜两大类。民间谜语也被视为事物谜、儿童谜语。它是由百姓在生产生活中总结创造出来的一种口传文学,是包含着先人智慧以及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信息的民俗体裁。国内对灯谜也就是文义谜的结构、制作技法、猜射技巧等的研究较丰富,而可能由于民间谜语主要来源于口头和民间,没有严格的制作规定又较易猜,所以对民间谜语的研究不多且比较单一,在民俗结构和民俗文化意蕴层面的研究更少。笔者将使用西方尤其是美国民俗学者对谜语的研究理论来分析民间谜语的民俗结构分类和民俗文化意蕴,从而总结出汉语民间谜语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结合对民间谜语的使用情况问卷调查数据资料,试图找出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场合中如何推广民间谜语的使用及创作的方法,也是保护和发展汉语民间谜语的有效途径。 正文包括绪论和五个章节。 第一章绪论部分交代了选题的目的和意义、与选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第二章较详细地列举出本文将参考使用的西方理论:阿兰·邓迪斯(Alan Dundes)和罗伯特·乔治(Robert A. George)提出的谜语民俗结构研究理论(固定的民俗结构使谜语等口传文学不会受语言翻译、文化差异等因素的束缚。)和阿切尔·泰勒分类法(通过划分谜面的事物性质分类,而不是以谜底的性质分类。他共分出大约七大类,细分为1749个型式。)第三章主要分析汉语民间谜语的民俗结构,找出具有汉语民间谜语民俗特点的结构核心,并且依据民俗结构分类和核心来总结制作和猜射民间谜语的方法。第四章试图使用泰勒分类法对汉语民间谜语进行分类,按照新的类别逐一分析民间谜语蕴含的民俗文化意蕴。在研究民间谜语的功能和使用中,强调民俗文化意蕴的传播。第五章主要结合对汉语民间谜语使用情况问卷调查收集到的数据资料,谈谈汉语民间谜语的功能和使用现状,提出四点推广民间谜语的保护对策。第六章是总结和展望。 本文通过使用新的西方理论,并不是否定和摒弃国内现有的关于谜语的研究成果,而是试图开创汉语民间谜语的新的研究角度和思路,希望能为如何保护与传承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有效的方法,也能引起各界对民俗保护与传承的关注与思考。
作者: lishihu    时间: 2013-1-24 11:04

导师:常峻  题目:张爱玲作品与上海都市民俗文化  作者:储洁  专业:民俗学  日期:2010-06-06
摘要:

自开埠后,上海都市民俗文化吸收传统与现代民俗因素,铸就新旧交融的民俗文化形态。在四十年代的上海,张爱玲用纸笔记录下处于社会转型期间的都市面貌,为我们都市民俗研究提供了一扇窗口。她的书写不迷恋于五光十色的都市表象,而是以独特的日常生活视角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普通市民的社会民俗生活画,着力于剖析在社会转型期间都市民俗文化对民众心理、民众生活的影响。 本文运用文艺民俗学相关理论梳理张爱玲文学作品中都市民俗文化的存在形态与表现特征,分析文艺作品与都市民俗文化之间的交互关系。包括都市民俗文化如何制约作家本人思维、如何对其创作产生影响,作品中如何体现都市民俗风貌,以及文学作品对都市民俗文化的变异和传承产生的影响。 首先,通过分析张爱玲本人的成长环境、学习经历、文化背景阐述处于新旧文化冲突、交融中的上海都市民俗文化对张爱玲本人及其文学作品的影响。 其次,从三方面考察张爱玲在作品中如何展现上海都市民俗文化。第一,张爱玲在作品中通过描画上海都市市民的居住环境、街景展现上海都市的独特风情。第二,张爱玲把人物在新旧冲突中的心理状态融入日常生活中,在看似平淡无奇的日常交往中展现传统文化的制约力。第三,通过描写混杂中西元素的婚恋习俗,透视当时的社会状况与人物思想矛盾。 再次,通过对当下部分市民的调查,了解张爱玲在当下市民群体中的形象与影响力。 最后,通过对张爱玲的作品与都市民俗文化交互关系的分析,总结文学作品对都市民俗文化有重要的意义。植根入都市民俗文化的作品会持续不断地影响市民的深层民俗意识,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传统民俗思想与行为模式始终对民众日常生活起制约作用。优秀的文艺作品正是源于这一点,与读者产生共鸣,得以拥有鲜活的生命力,在读者心中成为永恒的经典之作。
作者: lishihu    时间: 2013-1-24 11:06

导师:常峻  题目:汨罗江畔端午节习俗研究——以渔街市村为例  作者:唐韡  专业:社会民俗  时间:2009-06-17
摘要:

端午节作为仅次于春节的传统重大节日之一,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民俗内涵,一直以来为学者们所关注。综观学界,对端午节源流的探析梳理以及具体民俗事项的研究是比较繁多的,这类著述多从古典文献中寻求论证,采用的多是传统的单学科研究方法,尔后出现了一批用人类学观点来研究端午节的文章,这方面有诸如闻一多先生、李亦园先生、江绍原先生等,这种跨学科的研究思维和方法的使用为端午节研究注入新的血液。近年来,随着韩国端午祭的申遗成功,重新点燃了普通民众对端午节的关注和热情。学者们开始关注中国传统节日在海外的发展和变异,从节日传承和保护的角度重新对端午节进行审视,亦成为当代端午节研究上的一种新趋势,在这方面刘魁立先生、贺学军先生、高丙中先生等学者都纷纷拟文发表自己的看法。但是我们也注意到,虽然有一批以地域为视角的端午节个案研究类论文陆续产生,包括对甘肃临潭、湖北西塞神会、安徽马鞍山等地的端午节研究,但总体看来,数量仍十分有限。对具体区域中端午节的全面研究仍比较薄弱,所以笔者选取了深受楚文化影响的汨罗江畔渔街市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渔街市村端午节期间的仪式过程、传统活动、历史传说的调查分析,探悉当地端午节所具有的文化特点以及端午节在当地的民俗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并且针对当地端午节的传承和保护提出笔者的一些看法和措施。 第一部分,介绍渔街市村独特的地理位置,整个村落的自然环境和历史形成,并对当地的民风民情作简要描述。 第二部分,对当地的端午节最主要的仪式活动——龙舟竞渡作全面的介绍,包括竞渡前的准备活动、龙舟竞渡的举行、以及竞渡后的欢庆活动三个部分。这一部分既有对当地龙舟竞渡历史的梳理,也有通过田野调查对当地龙舟赛的实况记录,尽量展现当地的端午节龙舟竞渡的完整风貌。 第三部分,通过笔者的田野调查,真实地展示汨罗江畔渔街市村的端午节期间的各种活动,并对这些活动的历史渊源做一定的梳理。 第四部分,从咒语、祷词和传说三个方面,对当地的端午节口传系统进行记录和整理,并针对其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第五部分,在全面记录渔街市村端午节各个民俗活动和民俗事项的基础上,挖掘和探讨当地的端午节俗的文化特点。 第六部分,从节日的文化功能研究入手,分析研究渔街市村端午节的文化功能。 小结,从非物质文化保护的角度出发,对当地端午节的传承和保护,提出笔者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作者: lishihu    时间: 2013-1-24 11:10

导师:黄景春  题目:茅山道教传说研究   作者:吉黎霞  专业:民间文学  日期:2008-06-13
导师:黄景春  题目:《老乞大》《朴通事》与元代饮食习俗研究        作者:陈双双  专业:  民俗学  日期:2012-06-14
导师:陈志勤  题目:传统民间信仰与现代地方精神的整合——有关西塘七老爷信仰的研究  作者:朱超宇  专业:民俗学  时间:2012-06-14
导师:常峻           题目:彝族“亡灵超度”仪式中的生命观研究----以贵州毕节市某家庭调查为例  作者:李慧  专业:民俗学  时间:2012-06-14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3-1-24 11:56


作者: 辛灵美    时间: 2013-1-25 09:41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www.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