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读后感] 《舌尖上的中国》 [打印本页]

作者: 宇栋    时间: 2012-5-20 01:04     标题: 《舌尖上的中国》

《舌尖上的中国》,是我看过的,中国内地最好的饮食风俗节目。曾经也看过许多大陆的美食节目,但总觉得缺少了些什么。现在看来,以往的节目表现的只是美食本身而已,忽视了美食的文化底蕴。“底蕴”这种感觉,很微妙,我把这种感觉称为“认同感”。美食,不仅仅只是味蕾上的感知,她应该烙上本土文化。这就和民俗中的物质生产,生活,社会交往,人生仪礼,产生了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些民俗学的概念恰恰也构成了,我们对于一个文化最直观的感受。《舌尖》恰恰从民俗学的这些角度记录了中国饮食文化。
     第一集 自然的馈赠
       高原松茸和竹笋的采集,冬季厚厚冰层上的捕鱼。可圈可点的反而是纪录片的“摄影技术”。对于摄影技巧我也是一窍不通,但作为观众,对于自然界的色彩,风声,雨声,流水声;让我想到自然纪录片《天地玄黄》。作为人类取食的最原始的阶段,自然对于人类的地位是多么的重要,自然界在这集纪录片中被显得更加广阔与庄严,渺小的人类在广袤的自然中觅食。现代社会,已经是人和人的社会了,人早已从自然中脱离出来。这种原始的食材采集给我们现代人一种远古的记忆。但这种原始采集方式却不是满足人们原始的温饱需要,它恰恰与现代社会紧密联系。松茸,竹笋成为酒桌上的高档佳肴,采集者们“靠天吃饭”,自然界的馈赠似乎异常珍贵,气候环境对于他们的生计是至关重要的。这是原始生活方式的一种变异吧。
   第二集 主食
对于中国南北饮食特点的分类,摄影技术还是亮点之一。尤其在色调的选取上,各个地域都被配上了合适的色彩。黄土高原的厚重的黄,南方缠绵的暗和冷冷的绿,东北平原的明快的绿和一望无际的黑.各地的主食也因为周遭环境的渲染而更加充满表现力,好比粗糙,厚黄色馍馍,在土黄色的窑洞以及那种特有的土黄色下,会让人对于它的存在,感觉到“理所应当”。这就表现出了民俗事物和民俗环境(黄土地),文化(建筑文化,风土人情)不可分割的关系。
   
第三集 转换  第四集 保存
   这是对于中国美食“创造”的讲述。“创造”区别了过去和现在,体现了时间的流动。从原始的自然物到各式各样的形态食物的转变,中国人通过不断的重复,得到偶然或探索到的发现,由此我们的生活在改变。这些改变的积累的逐渐进入我们的文化记忆:发现豆子,种植豆子,豆子变作豆腐,将豆腐发酵为臭豆腐,各种化腐朽为神奇的烹调。俨然就是文化发展的缩影之一。
  在对食品的保存中,大概体现了人们的一种永恒的时空观,腌菜酱肉如同制作“木乃伊”(呵呵可能有点恶心),我猜古人对尸体的防腐企图永生是不是先从腌菜开始的?无论如何,人们开始试图保存现在,希望得到不朽。正是这种“保存”的思想,某个阶段的文化总会通过各式各样的物质形态保存下来,这些物质也是这些历史阶段的直接证据。也许人不可以永生,但这种“永生”的意识,却为人们提供了保存文化的方法,小大腌菜大到史书典籍的撰写,民间故事传说的流传继承….,..
   “转换和保存”正是文化发展的两个方面。正如,我们无法完全体验到已过的那些历史,换句话说,历史不可能百分之百的保留。这恰恰是因为人们的“转换”,发展创造是生命的特性。而发展的起点却有恰恰是基于之前的文化历史,因此以往历史的分子正游离在我们等下文化的各个部分中,这就是对于伟大民族的记忆继承基因。
    许多人对于文化的“消失”感到悲怆。我却并不认为发展中的东西是消亡,他是新生的血脉。

第五集 厨房的秘密        
这集是对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的奥义的探寻:刀工,火候;还是赋予其中的文化记忆?最后编者将其引向一个哲学命题——和谐。这是我觉得本片最败笔的地方,任何中国文化都或多或少被加入:和谐中庸这些烂俗的概念。个人觉得儒家这一套,不是不可以运用,但至少被滥用了。或许对于大汉族来说,他的影响可能是巨大的,但这也仅仅只限于思想吧。就算他在思想界广泛存在,但是否又是人们真正的方法论?就如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影响,但又有几个人将它作为真正的思想方法论?生活民俗的实用性是非常强的,他主要是因时因地而产生的,以实用主义的特点出发。东北猪肉炖粉条的豪爽,湖南辣味的肆意,草原风味的狂野,江南山珍的回味悠长……有张有合的个性,构成了中华美食的特色,更写照了多样的民族性格。一个概念,只会狭隘我们的视野

看了这几期,突然对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不那么纠结了,不知道是不是宣传得很到位,呵呵
作者: 大高    时间: 2012-5-20 10:04     标题: 《舌尖上的中国》片尾笑脸集锦(来自网络)

[attach]21702[/attach]

请点击放大
作者: 刘慧    时间: 2012-5-20 13:18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人们向大自然索取时的智慧,他们对于大自然的敬畏,让人感动和敬佩!
作者: 瑶族小妹    时间: 2012-5-20 16:54

我想要一个可以为爱人和家人朋友烹饪的厨房
作者: 耿羽    时间: 2012-5-20 18:29

中国的食物,里面是有各种感情成分的。每家的菜,都有不一样的味道。
西方很多食物,都“流水线”化了,如肯德基、麦当劳什么的。
作者: 耿羽    时间: 2012-5-20 18:30

《中国食物》,我没仔细研读,lz可以来看看,好书。
作者: 英古阿格    时间: 2012-5-20 18:33

味道中国。
“你吃了吗?”
作者: 木兰山人    时间: 2012-5-20 18:58

我经常吃学校一个餐厅的拉面,因为我看见卖拉面的那个窗口的师傅也吃这个,所以我感觉是安全的。其他窗口卖的事物,比如鸡蛋吃得一点鸡蛋味没有,总让我怀疑是不是假鸡蛋。众所周知,很多食堂的窗口都被私人承包了,既不好吃,又让我们吃着感觉不安全。
作者: 小猫咪    时间: 2012-5-20 19:07

以前只知道吃什么和怎么吃 比较重要,其实有了家室之后,才知道每顿饭做什么怎么做才是核心问题。。

不知道在家里当过厨子的筒子们有啥子感想?
作者: 木兰山人    时间: 2012-5-20 19:33     标题: 回复 9# 的帖子

你有家室吗?
作者: 耿羽    时间: 2012-5-20 20:14     标题: 回复 10# 的帖子

他暴露啦~~小日子整得挺滋润~
作者: 笛威辛亢    时间: 2012-5-20 21:03

都在说味道中国,舌尖上的中国。CCAV这片子倒引起天朝吃货一顿骚动。
可以趁势看些此类的书吧,看看赵荣光主编的“中国饮食文化专题史”大致有这样几本《中国饮食典籍史》、《中国食料史 》、《中国饮食娱乐史》、《中国饮食器具发展史》。

此外,可以看看另一本发出异响的书《中国食文化批判:如何走出“民以食为天”的囚笼 》,李波著,目录如下:
第一章 好了肠胃,忘了痛
(一)由亚当和夏娃的“国籍”说起
(二)天谴已经降临
(三)吃的就是心跳
第二章 “口腔民族”是如何形成的
(一)我食,故我在
(二)民以食为天
第三章 口腹之欲如何成为文化
(一)审美、文化源于味觉
(二)文人让“吃”看上去很美
第四章 超级美食大国的盛宴
(一)瓷器:中国的名字
(二)中国是个大餐桌
(三)满汉全席
第五章 中、西方口腔文化的主要差异
第六章 饥民和饥民社会
(一)饕餮的传人
(二)饥民:吃出来的国民人格
第七章 让我们吃喝,因为明天我们就会死去
(一)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饕餮
(二)生当封侯,死当食庙
第八章 “吃”是一种秘密武器
(一)饭桌上的政治启蒙
(二)既是矛,又是盾
(三)致命性武器
(四)非致命性武器
(五)酒是一副药,喝了跑不掉
第九章 “吃”等于立场和荣誉
(一)嘴巴:人格的大门;肠胃:道德的容器
(二)吃出来的软骨症
(三)两大口腔文化,一样的悲哀
第十章 中国已经被吃垮过N次
(一)火山上的宴席
(二)鸦片战争:吃出来的战争
(三)西方人、日本人对鸦片的态度
……
第十一章 在魔鬼炮制的液体里迷失
第十二章 美食家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第十三章 别了,美食故乡
第十四章 “我们会一觉醒来变成甲壳虫吗?”
第十五章 我们还有多小家底可吃
第十六章 谁来养活中国
第十七章 谁来捍卫动物的权力
第十八章 素食主义救中国
附1 谁让我们变成了病人
附2 传统文化的口腔化批判
作者: 土家寨子    时间: 2012-5-20 21:12     标题: 回复 5# 的帖子

家的味道 是世界的极致的美味。
作者: 土家寨子    时间: 2012-5-20 21:13     标题: 回复 9# 的帖子

我的妈妈就喜欢简单 还没有我对菜式用心 只要我回家 我爸爸就享福了
作者: 土家寨子    时间: 2012-5-20 21:21     标题: 回复 8# 的帖子

极力地推荐湖北民族学院的食堂 欢迎各位去品尝  物美价廉 质量过关
作者: 大高    时间: 2012-5-20 22:51

这片儿导演叫陈晓卿,原来也是个吃货,他在《Time Out》中文版、《天下美食》等报刊开设有美食专栏。
[attach]21710[/attach]
作者: 沙野    时间: 2012-5-20 23:23     标题: ??

引用:
原帖由 大高 于 2012-5-20 10:04 发表
21702

请点击放大
点击了,没有见到……
作者: 木兰山人    时间: 2012-5-21 07:22     标题: 回复 1# 的帖子

感觉确实像楼主所说,各地各民族的饮食文化并不是受一种宇宙观影响,汇总到一起就牺牲了部分个性吧!
作者: 宇栋    时间: 2012-5-21 10:09

不可否认,消费社会对于食物已经“符号化了”,比如麦当劳,肯德基乃至现在的中餐连锁:兰州拉面,天津包子……我们消费的似乎只是被高度抽象的企业文化,楼上说的很对,这些流水化了的生产工艺可能不会使味道改变太多,但与之相关的语境就消失了,好比曾经人们是在熙熙攘攘的集市上围坐在一个摊上吃臭豆腐的,因此人们消费的就不仅仅是臭豆腐本身了,而是一种集市气氛,人际关系的交流。
   我们看到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会感动,可能是节目揭示了那份行走在消逝中的饮食文化吧,绝非饮食本身。
     唯一要考虑的问题是:消费社会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传统文化的变异是在所难免的,因为这就是发展的规律,但她应该如何发展?传统文化可以向消费社会过渡,且不沦落为一个干巴巴的符号?在这方面应该向日本学习,传统文化似乎被未成为发展的绊脚石,反而成为其特色,比如泰八郎的银镜,纯手工制作,一年只有几千付,却成为抢购的奢侈品;侧面也反应出我们的急功近利吧,认为传统的文化太繁琐,就急急忙忙把其压缩为一流水线商品,并打上一个传统的幌子,长此以往,必然使人们对于其的文化特征产生遗忘,最终他们就只得沦落为快餐。为什么我们的传统工艺不可以做到好吃,好玩,好感动?
   此外,正如龙哥已经其他前辈提到的,我们这些不谙世事的青年与那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文人们眼中的“感动”,可能是一种自以为是的谬误吧,美食的采集者,制作者,往往没有我们这种欣赏美味的闲工夫,只是为了生存而已。这种纪录片多少有些美化生活,缓和阶级矛盾的嫌疑——光鲜的色调下,似乎我们正在太平盛世。
       费正清说过一句话,大意是:“当你看到一艘船在中国的长江逆流而上时,别忘了,拖动这艘船的其实是两边的纤夫。”(大意)看中国,不可以以直观的角度,应该放大,放大到一些不为人知的因素:采集者冒着生命危险的寻觅,美食小贩起早贪黑地卖命(还有城管的骚扰)。。。。。。
作者: 穆昭阳    时间: 2012-5-21 14:43

沈宏非的书可以关注,还有唐鲁孙,都是写食物的
作者: 草民何    时间: 2012-5-26 14:54

还有一个香港姓蔡的,他的名字在香港饮食界成了招牌。
作者: 小猫咪    时间: 2012-5-26 15:07     标题: 回复 19# 的帖子

所以对一部作品的解构很重要,但是不是每个受众都要去解构他们消费或者欣赏的东西...

学者当然要有这样的洞察力,但是普通人,看了觉得好看就行,因为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容易,美化并不是可以歪曲,起码你在画面中看到了采集者的辛苦,这也说明一个文本的意蕴是多重的,既给大家提供了视觉消费,又让大家有了重新思考生活的机会,很好的事情!
作者: 宇栋    时间: 2012-6-8 22:36     标题: 回复 21# 的帖子

蔡澜《人生必住的酒店》
作者: 放牛班的课堂    时间: 2012-6-10 04:14     标题: 大家“笑了”吗?

《舌尖上的中国》引热潮 成就一种文化现象

北青网 2012/05/28 17:01:04 来源:齐鲁晚报

  无论从播出时间,还是纪录片本身的定位上看,《舌尖上的中国》都不具备成为热播片的潜质,但不可思议的是,它火得一塌糊涂。不仅收视一路狂飙,网站视频点击量激增,成为微博“刷屏利器”并高居话题榜,还直接导致了各种版本的《舌尖上的XX》出炉。
  “吃货”、普通观众、传媒人、文化学者、社会学家等各路人士纷纷发出了各种专业感慨,以求揭秘它何以“走红”,甚至它还引发了人们对中国纪录片处境、市场前景的思考。
  《舌尖上的中国》简直成了一种文化现象。

  “电视台长笑了,各地旅游局局长笑了,食品特产销售商笑了,厨师培训学校校长笑了,厨艺网站站长笑了,炊具销售商笑了,特色菜饭店老板笑了,民俗学会会长笑了,连民俗研究专业研究生导师都笑了。”《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有网友形象地总结道。一部非黄金时间播放的纪录片引发了一场以美食为名的“暴动”。

  》 收视评价超过热播剧
  5月14日,《舌尖上的中国》22:30在央视一套开播,首集收视率为0.012,此后一路飙升,平均收视率达到0.5%,最高收视率达到0.55%,收视率比最近几大卫视的热播剧《甄嬛传》还高出不少。导演陈晓卿喜滋滋地说:“已经和BBC的纪录片收视率差不多了。”
  网络上,该片的点击率已超过了热播的韩剧《屋塔房王世子》等。
  除了收视狂飙,该纪录片在豆瓣网站获得网友评价的分值高达9.5,而《阿凡达》也不过是8.7.截至5月22日早10时,新浪微博由《舌尖上的中国》引发的《舌尖上的母校》话题讨论多达260万条。某解馋网站第一时间将《舌尖上的中国》里提到的菜式整理出最地道的81种做法,再度引发“吃货”们的跟风追随。

  》 网店也打“舌尖”旗号
  《舌尖上的中国》不仅勾起了人们的口腹欲与思乡情,还直接勾出了商机。宁波年糕、诺邓火腿、铁棍山药……不少网店卖特产时,已经打着“舌尖”旗号了。常见的情况是,“吃货”们,一看完节目就直接跑到网上搜索,几天来淘宝上的各类特产零食的搜索与销售量猛增。来自淘宝的数据显示,自《舌尖上的中国》播到第5天,已有5844791人上淘宝搜索零食特产;有2005万人浏览过相关美食页面,成交729万多件。就连传统烹饪的蒸锅、砂锅的成交量都增长了30%多。
  值得注意的是,自打该纪录片热播,食品类的购买高峰时段,逐渐从上午11点、下午4点-5点,向晚上10点以后转移了。
  据最新“传闻”,某门户网站频道总编这几日辞职,在单位楼下开了一家煎饼摊--还能说什么?胆儿肥的就跟上。
  美食旅游也有望随之掀起一波高潮,不少看完纪录片的人希望尽快休年假,在游览名山大川的同时,尝遍各色小吃。

  》 《舌尖》地方版纷纷出炉
  《舌尖上的中国》火了,地方版的“舌尖”系列应运而生。拿北京来说,网友们来到老字号,把焦圈、豆汁儿、驴打滚一股脑儿装进相机,发到网上,制造“舌尖上的北京”,甚至还有了“舌尖”上的美食地图。上海、四川、合肥等地网友也在网上图文直播“舌尖上的家乡”.
  各个版本“舌尖上的××”纷纷出现,其中最著名的是“舌尖上的母校”系列,打头炮的是《舌尖上的清华》、《舌尖上的北大》、《舌尖上的人大》,学校食堂的菜系、特点,学生们推崇的菜品等,被拍成一组组照片晒上微博。有的“舌尖上的母校”已经开始拍纪录片了。
  各个高校自卖自夸还只是小打小闹,后来,连一些平时只发布严肃消息的官方微博也跟着忙活起来。山东省旅游局官方微博直接发布:“山大、山师、海大、石大、青大、济大……哪些舌尖上的母校食堂,你还想再吃一遍?”
  带有“舌尖上的……”几个字的微博名被网友争抢,“舌尖上的中国”微博名早在5月17日就被抢注了。

  》 比拼看家美食激发“舌尖体”
  如何在大家晒美食时脱颖而出?“舌尖上的清华”使用了这部纪录片所运用的解说语,一炮而红,被大家称为活脱脱的“舌尖体”.看看这些版本的“舌尖体”吧。
  美国版:入冬了,缅因州人民吃了一次麦当劳1号餐,远在千里之外的南国佛罗里达人民更喜欢2号餐,而远离大城市的田纳西山区中的山民吃了个3号餐,而同样处于海边的加州人民却更喜欢4号餐。
  德国版:入冬了,中部的图林根人民吃了一次图林根烤肠;南部的慕尼黑人民选择慕尼黑白肠;而距离不远的纽伦堡人民更加喜欢纽伦堡香肠;东边的柏林人民则将咖喱肠作为他们的餐食。
  人大版:从踏入人大的那一刻,女人街,这个位于人大东门对面的小小巷子就成了人大人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社团庆功、毕业聚餐、平常闲逛。2.2私家菜、永吉抄手、第一家、三角烧……这些人大人耳熟能详的店名陪伴着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从入学到毕业。




欢迎光临 民俗学论坛-中国民俗学网 (http://www.chinafolklore.org/forum/) Powered by Discuz! 6.0.0